登陆注册
4579400000004

第4章 非常时刻飞往美国(1)

布什总统前来上海的时候

2001年9月11日,美国突然爆发“9·11”事件,使我深为震惊。因为就在八个多月前的2001年1月,我曾经登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也曾经前往华盛顿的五角大楼。

理所当然,作为中国的纪实文学作家,我关注着太平洋彼岸正处于恐怖主义阴影之中的美国。

在这历史的非常时刻,在美国发生“9·11”事件之后一个多月,我准备又一次前往美国,采访“受伤的美国”。

2001年10月19日下午,我和妻“打的”前往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办理签证手续。

这天正值周末,下午原本是上海行车最拥挤的时候,今日却一反常态,一路上畅通无阻。路上不见一辆货车,只有轿车与公共汽车。马路格外整洁,不见一片纸屑。街头,鲜花与警察都比平日明显增多。天气也帮忙,秋高气爽,阳光灿烂,蓝天上飘着一朵朵多巧的秋云。

对于上海来说,这天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APEC峰会正在这座中国第一大城市举行。美国总统布什在昨日傍晚6时,从美国飞抵上海浦东机场,踏上中国的红地毯。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访华,也是美国爆发“9·11”事件之后布什总统的第一次出访。

布什总统的到来,使上海的安全警卫工作紧张到了极点,两万名警察扼守要津,待机而动。因为本·拉登从阿富汗发出警告,声称第一号暗杀目标就是美国总统布什。不言而喻,中国方面把保卫布什总统的安全作为重要任务。

原本中国方面要安排布什总统下榻上海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浦东的金茂大厦。然而,在“9·11”事件中,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贸中心姐妹大楼轰然倒塌,使美方觉得“高处不胜寒”。新建的金茂大厦虽然如云中仙阁,在美方看来毕竟缺乏安全感。

据说,美方曾经建议布什总统住在游弋于上海附近海域的美国军舰上。且不说在军舰上住宿条件比不上五星级宾馆,而且军舰也并不安全,何况让一国总统住在军舰上也太丢中国的面子。

也曾经考虑让布什总统住上海的别墅。中国方面曾提议让布什总统住上海西郊宾馆,那是毛泽东、邓小平来上海时常住的地方,也是英国女皇曾经下榻之处。那里不高,也就不那么“寒”。不过,如果恐怖分子驾机像撞击华盛顿五角大楼那样俯冲攻击,自然是防不胜防。何况那里离上海虹桥机场不远,飞机起降十分频繁。

最后,双方还是商定,布什总统下榻于上海南京路五星级的波特曼酒店。那里不高也不矮,处于闹市之中,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布什总统抵达上海波特曼酒店之后,晚8时多,江泽民即去看望,作礼节性拜访。

19日上午,布什总统前往江泽民下榻的西郊宾馆“睦如居”进行会谈。中午,江泽民设宴招待布什总统……

我恰恰在这个当口上,前往位于上海淮海中路与乌鲁木齐路交叉口的美国领事馆办理签证手续。

由于我去美国,每次都是只住两个月左右——虽然美国领事馆每次都给我半年内多次往返美国的签证,而且入境时都给我半年的居留期。像我这样总是提前回来,有着“良好纪录”的人,再去美国,可以“免面谈”。

所谓“免面谈”,即不必去美国领事馆当面办理签证,而是只需到离美国领事馆一箭之遥的中信实业银行办理“转交手续”。也就是把护照以及签证所需文件交给他们,由他们转交美国领事馆,“免”去了与领事“面谈”,这便叫“免面谈”。能够享受“免面谈”待遇的,差不多都能获得签证。

尽管我可以“免面谈”,我还是让司机把轿车开往美国领事馆。我想看看如今等候签证的队伍长不长,拒签率高不高——因为在“9·11”事件之后,据说前往美国的人大为减少,生怕美国不安全,一怕所乘的飞机成了“飞弹”,二怕染上可怕的“炭疽病”……当然,我不在乎这些,所以也就在如此“危险”的时刻前往美国。

往日,到了下午1时多,美国领事馆前面正是最热闹的时候。然而,今日一反往常,美国领事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美国领事馆门口空荡荡的,门可罗雀。

原来,由于布什总统来到上海,美国领事馆暂停签证。也正因为布什总统来到上海,美国领事馆生怕恐怖分子前来捣乱,所以成了上海“重点保护单位”。

我只得直接在中信实业银行门口下车。步入银行,店堂里空空如也。我来到“免面谈”办事处,接待小姐看了一下我和妻的护照以及签证申请表,当场把其他所有的文件退回,诸如经济担保书、邀请书之类。她说,对于你们来说,已经不需要这些文件了。我和妻每人交了405元人民币的签证费,另外又各交了200元的“转交费”,短短两分钟就办完了“免面谈”手续。

接待小姐把收据交给我。她说,由于明后两天是双休日,加上美国领事馆又因布什总统的到访,暂停签证数日,所以你们要到26日方可前来领取签证。

就这样,轻轻松松、简简单单办完了“免面谈”的手续。

此后,在五年内,我和妻都可以这样“免面谈”办理赴美签证。本来,我可以在美国申请绿卡。然而,“免面谈”手续如此简便,所以是否申办美国绿卡都无所谓了。

在回家的路上,同样畅通无阻。司机对我说:“如果APEC会议天天在上海召开,交通天天这样通畅,那该多好!”

上海街头处处鲜花怒放。在APEC会议期间,四百万盆鲜花把上海打扮得“花枝招展”。

我家门口的二十多米宽的那条不大不小的苏州河支流,这几天河水变得格外清爽。这是因为换水系统加强了更换新水,使原本黑臭的河水迅速变清了。

这次出席APEC会议的国家元首总共有二十位,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总统布什。25年前,小布什曾经来过上海,他是从美国前往北京探望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父亲老布什的时候,路过上海。25年之后的上海,已经今非昔比。面对上海浦东崛起的崭新的高楼群,穿上蓝色唐装的布什总统感叹上海巨变,他的话通过媒体向全世界广为传播,使东道主倍感兴奋。这套织有牡丹图案和“APEC”字样的唐装的设计者,一位年轻的姑娘,一下子也成了新闻人物。

出席APEC会议,外国元首们差不多都带了夫人——准确地讲,是带了配偶,因为菲律宾总统和印度尼西亚总统是女性,她们带了丈夫。布什总统却没有带夫人前来上海,这表明美国正处于非常时期,也表明布什总统此行充满危险性,因为恐怖分子把袭击的目标对准了他。

国家元首们在上海忙于开会、相互会见,而配偶们则很逍遥,由江泽民夫人王冶坪领着游豫园、游周庄,坐在豫园包厢里看中国戏剧,坐在一叶轻舟里游水乡周庄。尽管如此惬意,细心的主人还是提醒元首夫人们别穿高跟鞋,而是给每人送上一双软底鞋。元首夫人们喜欢上海的小枣粽子,也喜欢上海的芡实、豆腐干以及五香豆。

布什总统在上海乘坐的防弹专车是从美国运来的。他的车队前面,由中国的引导车引路。从他下榻之处到APEC会场这条行车路线,中国方面事先让引导车经过15次“排练”,以求掌握准确的行车路线与行车时间,以求行车时间的误差不超过一分钟。还准备了一条备用路线,以便在发生突然事件时仍能让布什总统按时到达会议现场。这小小的细节,也充分说明中国方面对于布什总统的到来,是何等的看重。

10月20日,布什总统在上海黄浦江畔观赏了大型焰火晚会“今宵如此美丽”。在短短20分钟里,燃放了一万五千多枚烟花。虽然焰火如此璀璨,而中国主人为了保障安全却费尽心机。因为这么多烟花中的炸药,相当于十万吨TNT炸药的爆炸力!这一回,中国不仅成功地用电脑控制众多的烟花次第燃放,组成壮丽的彩色画卷,而且没有发生一桩意外。

布什总统在上海处于红地毯、鲜花、掌声、歌舞、微笑、焰火的包围之中,似乎可以暂且从“9·11”事件的爆炸、浓烟、烈火、血腥、泪水、哀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布什总统的专机,停在上海浦东机场,受到中国公安日夜守护。直到布什总统在21日夜间乘专机离开浦东机场,中国方面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坐镇上海、指挥保安的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只在APEC会议结束之后,江泽民接见为会议辛苦多日的各方代表时,坐在接见席上,才在媒体上露了一面。

就在APEC刚刚结束,24日一早,我接到中信实业银行那位接待小姐的电话,告知我和妻的签证提前两天,已经在昨天由美国领事馆签发。于是,我和妻即驱车前往淮海中路中信实业银行。

这天,上海的道路恢复了平时的繁忙。我们的轿车一直跟在一辆水泥搅拌车后面,再也没有APEC期间那么潇洒。一路上,几度遭遇塞车。

在中信实业银行取回已经签证的护照之后,我顺便前往美国领事馆看看。APEC会议时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在乌鲁木齐路上,美国领事馆门口人头攒动,等待签证的人排着长队。队伍四周,围着诸多打听签证消息的人。

我也挤了进去,作“随机调查”。

我问:“美国那么乱,又是摩天大楼倒坍,又是炭疽病,你们敢去吗?”

答:“怕什么?美国有一亿多人,才死了那么几个!美国人都不怕,我们怕什么?”

又问:“签证的人比过去少吗?”

答:“该去美国的人,还是要去。签证的人还是那么多。”

又问:“拒签率比过去高了还是低了?”

答:“被拒签的还是很多,特别是前往美国留学的学生,拒签率比过去高!”

我看到,队伍里好几位年轻人,手里拿着崭新的护照,一脸严肃,一脸紧张。不言而喻,是第一次前来签证。

“哦,祝你们好运!”我对他们说道。

旧金山也紧张起来

就在我准备前往美国的时候,小儿子从旧金山给我发来E-mail,告诉我旧金山也紧张起来了!

恐怖分子的袭击,本来集中在美国东部的纽约、华盛顿。旧金山地处美国西海岸,在“9·11”事件之后,一直太平无事。然而,从11月1日起,旧金山也骤然吃紧了!

旧金山属于加利福尼亚州,紧张的消息是从州长加利·戴维斯(Gray Davis)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

11月1日,戴维斯在洛杉矶举行新闻发布会,宣称美国情报部门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恐怖分子已经把加利福尼亚州的四座大桥列为袭击对象。

戴维斯说,这四座大桥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和海湾大桥,洛杉矶的文森特·托马斯大桥以及加州南部港口城市圣迪哥的科罗拉多大桥。

戴维斯说,恐怖分子将袭击的时间定在11月2日至11月9日。也就是说,就在新闻发布会的翌日,加利福尼亚州的这四座大桥就可能遭到恐怖分子的袭击。

一位记者致电美国司法部,要求证实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宣布的消息是否可靠。

美国司法部答复说,这个情报并不“很可靠”,目前还缺乏有关这个恐怖威胁的详情。

这位记者又问戴维斯州长,情报是否可靠?

戴维斯州长回答说,他的情报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加利福尼亚州警察厅。

戴维斯州长又补充说,他作为一州之长,除了信其有,别无选择。

戴维斯州长用很坚定的口气说:“最好的准备就是要让恐怖分子知道他们的计划已经露出马脚,我们已经准备好大网,正在等待他们。”

戴维斯州长着力于布置那张“大网”。他说,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已指示州警察厅协同联邦调查局加强对这四座大桥的保护,并增加了预备役士兵和海岸警卫队加强对大桥附近水面、桥墩的水下部分、周围的高速公路以及州内其他重要交通设施的安全检查。

戴维斯州长还宣称,他已经指定一名有着23年经验的前联邦调查局的高级侦探、57岁的乔治·文森作为他的特别安全顾问,负责和协调加利福尼亚州的安全工作。

戴维斯州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通过传媒的广泛报道,一下子就传遍了全世界。就连我在上海所订的报纸上,都很醒目刊登了恐怖分子即将袭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消息,有的还刊登了身穿迷彩衣的美国士兵在旧金山金门大桥上站岗的大幅照片。在上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里,我还见到美国国民保卫队加强保卫旧金山机场的报道。

我的儿媳打电话来,告诉我旧金山气氛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紧张。家家户户都到超级市场买食品,买矿泉水。她也跟着朋友们一起去买了一袋大米,买了几箱矿泉水……

这么一来,一向平静的旧金山,充满了备战气氛。我这次去美国,第一站就是旧金山。看来,一到美国,就会陷入战争氛围。但是,我决定了的事,不会动摇。就是旧金山爆发了恐怖事件,我照样还会去的。

恐怖分子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用的是民航客机。加利福尼亚州政府除了加强机场检查、防止恐怖分子劫机撞桥之外,还花大力气对过桥的汽车进行检查,以防恐怖分子用“汽车炸弹”炸桥——恐怖分子在1993年第一次袭击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时,用的就是汽车炸弹。

在恐怖分子准备袭击的加利福尼亚大州的四座大桥之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旧金山的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同类推荐
  • 坏民主

    坏民主

    本书作者薛涌,和林达一起被列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公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阐释美国民主生活。
  •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学懂弄通基本理论

    本书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基本理论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着重说明理论的精髓、特色和关联。在概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貌、全程的基础上,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全体党员干部,要把学懂弄通党的基本理论作为自身良好发展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把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指引,以便更好地观察复杂形势,破解疑难问题。本书注重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旨在说明其中的贯通性,将精深的基本理论通俗化,做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真正做到学懂弄通,以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努力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
  •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共分为理论篇、实战篇两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评价中心、案例分析概述、公共管理案例、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等。
  • 论自由

    论自由

    约翰·穆勒的《论自由》一直是政治哲学乃至人文思想领域内享誉至高的作品,虽然篇幅不大,却是一部划时代的思想巨著,它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论述,集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之大成,成为历久不衰的经典之作。本书清晰地阐明了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个人只要在不伤害他人的范围内,就应该拥有完全的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个性自由(行动自由),而这一原则的实施,有赖于对政府及社会权力的界定和限制,这也正是本书最早的中译者严复先生将其译为“群己权界”的渊源所在,这种思考对每一个迈向现代社会的国家来说,仍然至关重要。
  •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2007年是杨尚昆同志百年诞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电视台为此几次来向我了解杨尚昆的一些情况。之后,应中央党史研究室资料征集办公室之邀,陆续将杨尚昆同志在撰写回忆录期间有关回忆录第二册的谈话内容整理成文,在《百年潮》和《中共党史资料》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2008年秋,在杨尚昆同志逝世十周年之际,又以一篇拙文《怀念杨尚昆》回顾了他光辉的一生,缅怀伟人,激励自己。现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将这些文稿汇编成《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出版。为了保持内容的完整性,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特将经杨尚昆生前审定、以杨尚昆名义公开发表的《高饶事件》一并放入《杨尚昆谈新中国若干历史问题》。
热门推荐
  • 无限造物主系统

    无限造物主系统

    什么?扎了屁股的石头是个系统?唉?系统怎么走了?那我一个人搞毛线啊!先造个世界吧!什么?蚁族叛乱了?打入地狱吧。什么?没有地狱之主,自己造一个,撒旦降临,不如搞成魔法世界吧!既然都是魔法世界了,龙族要有吧!精灵也是标配吧!再乱入个天使,加点独角兽,再来个树人德鲁伊,好一个世界大杂烩!
  •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主动出击。
  •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玩转古代之情乱战国

    本不该是我的命运,却因为一次阴差阳错而开始了我的战国之旅。本不该相逢的我们,却偏偏相逢在赵宫的那个阴冷败落的冷宫中。本不该开始的缘分,却因为他的算计,因为他的霸道而纠缠不断。本不该延续的爱恨,却因为他的牵绊,我的不舍而再度牵扯万千。我不爱他的时候,他情深万千。我爱上他的时候,他冷酷无情。命运和我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玩笑,而我们终究是情深缘浅……PS:历史考究派勿入.此文无关历史,只谈风月.(此文纯属自娱娱人,如果看后有头晕,呕吐不适现象的,请尽快绕道而走.)第一篇文,估计很傻,没心里准备的勿入,入了后果自负。
  • 汉起

    汉起

    这是一个膏粱跋扈不法,商贾豪掷千金,贫贱一捧黄土的时代。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是千万草根励志地奇迹。年幼丧父,长于单亲,虽受大儒之教诲,平生却好衣马。寒门白身,从军搏命,鲜兄弟伯叔襄助,一生坎坷百折。兄弟义气,铁马弯弓,刀剑生辉,问,这江水属谁之物?红妆迷醉,枕戈入梦,登高赋诗,望,哪块云是我的天!群号:429629561
  • 周易阐真

    周易阐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豪门大少的封心情人

    豪门大少的封心情人

    苏语蓉C市的酒店之花,拥有绝佳姿色的她却只想过最平凡的生活,这样最基本的愿望在遇到C市第一公子,褚哲瀚时一切为化乌有。褚哲瀚,C市市委书记之子,长相英俊,玩世不恭,对苏语蓉的惊艳到强形的占有,一切都只凭着他自己的喜恶。强求的欢娱难否开出幸福的花朵?被囚的心能否生出爱意?一切皆是未知。*****************************************************苏语蓉:我只是想像大多数人那样生活,为什么就这么难。安元:我想做个好人,但好人的结果是失去了一切。所以我决定做个坏人,即使化身为魔,我也要护我所有。褚哲瀚:这个世界只有我要与不要,没有你说肯和不肯。推荐好友之文尘陌(前妻的蛊惑)(美人谋心)叶清欢(狂野宝贝)潇湘尚帝(致命纠缠)蝴蝶吻花香(相公多多追着跑)莫言染(小兽相公很有爱)汪无忆(洪龙门之二痴恋狂鹰)清和(赖上前妻)心若芷萱(撕婚)我要票票要收藏,鲜花和钻钻亲们留着看V书,偶要票票啊。(>-<)
  • 侯府长媳

    侯府长媳

    谢景翕的二姐难产而死,留下一对孩子,谢景翕就在这种情况下嫁进安奉候府,做了二姐夫的填房,在经历双子夭折,娘家放弃,夫君的不信任后,谢景翕选择独居别院十几年,却不料最终还是被人害死。重生后的谢景翕决定这一世一定要为自己而活,找出杀害自己的凶手,然而孤立无援的她,注定要因此走上一条充满血腥的道路。只是走着走着,谢景翕突然发现,她身后那个出了名的病秧子夫君,竟是比她还要心狠手辣……
  • 媚行天下:妖妃蛊君心

    媚行天下:妖妃蛊君心

    容姝是垣国第一美人,有着比皇后更尊贵的身份,深爱着垣国的皇帝容沐。可一腔柔情,终究不及江山如画。奉诏远嫁霖国大将军司马妥,她情有不甘。诡计、阴谋、堕落、鲜血、代价、秘密……一连串始料不及的事情正在前方悄悄静候这位绝世佳人!
  •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谁来买单:走进经济学聊天室

    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与过去相比简直是飞跃一般的进步,但是人们却“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政府机构年年精简,但是却不断地变得更加臃肿;很多个人的小公司渐渐地发展成了巨人,而有些巨人般的大企业却在不知不觉间轰然倒地……这都是为什么呢?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为你解答了本书生活工作中这些令人困惑的问题。本书没有刻意追求经济学严谨的逻辑性,而是通过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开销用度、求职谋生、投资办店等活生生的生活故事和真实案例,将以往“高深”的经济学的原理变为浅显的生活常识。
  • 敌营十八年

    敌营十八年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古都北平,风和日丽,艳阳高照。上午九时,一辆黑色伏尔加小轿车悄然无声地驶进新华门,在一栋古色古香的房子前停了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一身戎装的青年。“哦,时雨同志,好精神啊!”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号人物——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之一、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紧紧握着这位身材高大、姿容英俊的青年人的手,感慨不已道,“我在中央北方局当书记和在新四军当政委时,经常得到你的重要情报。每次你都干得很出色。我曾对陈老总说过,你一个人顶三个师。在敌人心脏整整战斗了十八年,今日得以凯旋,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我看是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