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2700000022

第22章 外感热病杂论(3)

热燥黄疸之症状表现,主要是热与燥二个方面。但上二条文只着重论述了病因病理及燥的表现,关于热的症状描述不很具体,但《金匮·黄疸篇》“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这一条也是论述热燥黄疸之文,且于热的症状描述较详,可以合参。其中“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两句,是插笔。燥湿对举以为衡,是仲景作论常用之法。在论热燥黄疸之时而提及湿,目的在于既强调了黄疸毕竟以湿热为常,又告诫黄疸辨证,须就燥化湿化的不同病机,注意作鉴别诊断,有叫人对勘意。至于用下法治疗,是因热燥二面,处在因热而燥,尚以热为主的情况下,热邪入里,邪从燥化,必致里结,故治用釜底抽薪、急下以存阴。

刘完素深明仲景治疽以燥湿分论之旨,故《河间六书》云:“大抵凡诸黄者有二,一则湿热气郁而黄,万物皆然,义如麦秀而黔雨,湿热过极则黄疸也,及水涝而天气湿热,则草木将死而湿变黄者也;或病血液衰,则虚,燥热太甚,而身面痿黄者,犹亢旱而草木痿黄也,夫病燥热而黄者,当退热润燥而已。”黄宫绣之说,即基刘氏说而来。张石顽亦云“黄疸有干有湿”,惜片言只语,论述不详,为与临床相印证,现举前人治验一则,以备参究:

“朱天一年二十余,喜食糖及燥炙诸饼,忽病黄,面目如金,脉之两关数实有力尽滑,大便六七日不行,小便黄涩,此敦阜太过,加以素嗜炙火,其色必黄,非湿证也,与小承气汤加当归、白芍,一剂便行而瘥。”(《续名医类案,黄疸》)

按:此案明云非湿,诊者确有见识,其治方与仲景论热燥黄疸之文互参,实有互为补充,互为说明之妙,使人很受启迪。可见陈修园“黄疸皆由湿热成”(《医学实在易》)之说,乃为初学者说法,若医者止足于此而不入仲景之堂奥,以流于浅薄为自足,是固不足与语高深者。

燥淤黄疸

经云:“孙络水溢,则经有留血。”故津伤与血淤常可同时发生。若因发热而致伤津劫液,或热病后期,热邪虽退,阴津不足,因燥致淤,淤结发黄者亦有之。《金匮》:“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条,即是言此种证型。此条之舌痿是身痿,痿黄是形容黄色枯燥不润泽,与湿病篇的“熏黄”是形容黄晕如油正相反,亦宜对勘。腹满是胃肠燥结,肠中干粪不去之征。躁不得睡,则是热去阴伤之表现。黄疸篇“诸黄,猪膏发煎主之”条,即是为燥淤黄疸出治法。据前人治验,此方治燥淤黄疸效果很好。黄疸因多属湿热,油腻生湿助热,最为大忌,此其常也。惟燥淤黄疸,不但不忌,且可用猪油治疗。《肘后方·治卒发黄疸诸黄病第三十一》中曰:“伤寒频要疗男子妇人黄疸病医不愈,耳目悉黄,饮食不消,胃中胀热,生黄衣,在胃;中有干屎使病耳,用煎猪脂一小升,温热顿服之,日三,燥屎下乃愈。”《沈氏尊生》亦云:“有服对证药不效,耳目皆黄,食不消者,是胃中有干粪也。宜饮熬猪油,量人令禀,或一杯,或半杯,日二次,以燥粪下为度,即愈。”这是单用猪油治黄疸的记载,然唯燥甚淤微者为适宜,如淤甚,古人也有单用血余来治疗的,血余祛淤而兼能利水,对淤甚而兼湿者为适宜,若是燥淤黄疸,则总以猪膏发煎为妥贴。

燥淤黄疸用猪膏发煎取得显效之治验,可与下“《伤寒论》200条释疑”一文中之例案相互参。

淤血黄疸

淤是黄疸常见之病理产物,故仲景治疸,常淤热并提,或淤湿同治。但淤血化水或阻滞肝胆等也可以是引起黄疸之因,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淤血有时还可能成为疸病久治不愈之症结所在。《伤寒论》129条:“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粳,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此后半条是血蓄下焦,淤血发黄,病不在气分,与湿无涉,故小便自利。《金匮》,“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疽,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薤状,大便正黑,皮肤爪之不仁,其脉浮弱,虽黑微黄,故知之,”以及“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囚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这二个条文,也是淤血为主,故有非水也之明示。惟前者病在太阳而属实,故用抵当汤峻攻,后者病在少阴而属虚,故用硝石矾石散缓消。浙江诸暨已故名中医杨则民谓:“仲景用猪膏发煎治女劳疽。”说明女劳疸既有以淤为主,以虚为主之分,亦有病从燥化,病从湿化之别。硝石矾石散所治之女劳疸是以淤为主,虚而兼湿,故以泻为补,行淤兼以化湿,猪膏发煎所治之女劳疽是以虚为主,淤而兼燥,故以补为泻,润燥兼以行淤。

淤血黄疸之脉证,除上述条文描述者外,也可与“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淤血也,当下之”等论述淤血的有关条文互参。

现举淤血黄疸例案二则以资参阅

一、“中翰汪先于病疸,服茵陈五苓不应。八月间,邀石顽诊之,脉弦大而芤,肾伤夹淤,结积刁二散所致,急乘元气尚可攻击时,用金匮硝石矾石散,兼桂苓丸之剂,以洗涤之,迟则难为力矣。汪氏有业医者,以为药力太峻,不便轻用,旋值公郎乡荐继以公车,未免萦心,不及调治,迨至新正二日,复邀石顽相商,脉转弦而革,真元竭尽无余,半月以来,日眼人参数钱,如石投水……”(《张氏医通》)。

按:虚实之理,原有对待。人谓女劳疸属虚,多不敢用泻药,而后世亦咸以肾气丸为主治,至硝石矾石散一方,遂束之高阁,不独敢用者罕,敢服者亦罕,此案即是一例,良由仲景大法不明于世故也。

二,“应天王治中遍身发黄,妄言如狂,苦于胸痛,手不可近,此中焦蓄血为患,用桃仁承气汤,一剂,下淤血而愈。又太守朱阳山弟下部淤血发狂,用抵当汤而愈”(《续名医类案》)。

按;黄疸病机,多属湿热淤,但重湿者则曰无湿不成疸,重热者则曰疸以胃家实热为本,重淤者则曰黄疸必伤血,治疽要活血。实则湿重主以茵陈五苓散,热重主以茵陈蒿汤,淤重主以抵当汤,原是仲景之常法。后人偏执其一端,实失仲景之活法。上案是淤血黄疸之属实者,故用桃仁承气汤、抵当汤下蓄血而愈。若湿盛热重或正虚者,各宜辨证定方,又当别论,而偏执一端,划地为牢以自囿,诚为黄疸治疗之大忌。

虚寒黄疸房事不节,精血内伤,或脾阳不振,中土失健,虽无湿热,但因气血之败,不能华色,亦可产生疽黄。如太阴黄疸有寒湿与虚寒二个证型,《伤寒论》所论者属寒湿,故有“小便白利者,不能发黄。”“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等论述。《金匮》中所论者属虚寒,故曰;“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予虚劳小建中汤。”“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等论述。此外,《金匮》“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疽。”以及“尺脉浮为伤肾”,“女劳之病,非水也,”等条文所述,虽不属太阴黄疸而属少阴黄疸,但也属虚寒而不是因于湿,故后人每用畜鱼置介法治疗。诚因虚寒黄疸非因于湿,故小便自利,且色亦可不变。而寒湿黄疸,则与湿热黄疸一样,同样与湿邪排泄不畅有关,故均有小便不利并色变黄之征。当然,寒湿者可以兼虚,虚寒者可以兼湿,淤热者可以挟湿,湿热者亦多兼淤,但这是另一个问题,宜当别论。

现举虚寒黄疸治案一则如下

“柴屿青治觉罗马德夫人病疸,医投茵陈五苓散未效,又合末药服之,肌肤白,眼皆如金色,转致不思饮食,右关缓弱特甚。柴曰:胃为水谷之海,脾为仓禀之官,腑脏失职,湿热滋甚,今唯有调其土,使能健运,湿热自去,不必治疸,而疸自愈矣,六君子汤加厚朴、炮姜以温中,神曲、麦芽以助戊巳之化,不数剂而全愈。”(《续名医类案》)

按:泛用苦寒清利以治疽之时弊,前人早巳论及,儿科于此,尤须注意,陈复正云:“小儿黄病,昧者一概呼为湿热。无非除湿利水,清热退黄,除此之外,无别法矣,岂知湿热发黄者少,脾虚发黄者多。盖脾土强者,足以悍御湿邪,必不生黄,惟其脾虚不运,所以湿来乘之。”湿热发黄少,脾虚发黄多,在儿科者或如是,成人则究亦以湿热黄疸为居多,但虚寒黄疸亦不可忽视,上案虚作实治,泛用清利,反致增疾之覆辙,今人亦有重蹈者,此所以余尝有治疸须重脾之论也。

疫毒瘟黄

瘟黄仲景书中未见记载,其名出自《明医杂著》,实即急黄,急黄最早见载于《渚病源候论》,认为是:“因为热毒所加”而致。《杂病源流犀烛》认为是感受“天行疫疠”之气,故亦可称为疫毒急黄。此种黄疸的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势重的特点,常一患病即出现卒然身黄,迅速加深,黄色如金,心满气喘,高热口渴,尿如柏汁;腹胀胁痛,神昏詀语,烦躁,脉弦数或细数,舌红绛,苔黄燥,吐衄便血,身见斑疹,或出现腹水昏迷等证。这种急剧症状的出现,与病因属特殊的热毒疫气,不同于一般的湿热有关。从其病理变化来看,此种;热毒之邪很易内陷心包,入侵营血,故化燥伤阴较速。其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清心开窍为大法,一般用犀角散为主方,配合生地、丹皮、玄参类的凉血滋阴药以及金花汤,牛黄丸一类的清热解毒、清心开窍剂加减。此证有时虽亦可挟湿,但由于病因主要是热毒,且每从燥化,故也是一种非湿黄疸。若与热燥黄疸比较,彼之病因非疫毒,此则是疫毒为患,故证有轻重之殊。囿于“黄疸无湿不成”之认识者,由于论疸不离一个“湿”字,谓此证亦是“湿热挟毒”,实属不妥。此证无论就病因论,从病机看,或结合治疗分析,均不得谓是湿作祟。

结语:论黄疸若只强调湿热,或只强调淤热,而全然不知有燥化非湿之诸证型,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须知仲景治疸之法,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汗法;抵当汤的下法;栀子豉汤的吐法;栀子柏皮汤的清法星小柴胡汤的和法,小建中汤的补法,硝石矾石散的消法;于寒湿中求之的温法;茵陈五苓散的利法,猪膏发煎的润法等等。其层次之明,法度之严,方药之细,均可师可法。如单就阳黄论,则在太阳分经府气血,入阳明别吐清下润,在少阳立疏和通泄,治亦不同,凡此均足以说明,仲景并不专执一法一方以泛治。若此而不知,竟以“湿,热、淤”三字作茧自缚,唯知以清热利湿行淤之品杂凑成方为用,是划地为牢,自陷于狭隘。

《伤寒论》第200条释疑①

《伤寒论》第200条的原文是:“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此条亦见于《金匮·黄疸篇》,仅“微烦”作“发烦”。历代医家对此条的解释很不一致。笔者不揣谫陋,略谈己见,以供参考。

一、历代医家的几种解释

历代医家对此条的解释,约有五种:

1·认为是阳明(胃)中寒证。考历代之注《伤寒论》,持此种观点者甚众,如柯琴、方有执、程云来、舒弛远、程应旄等。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伤寒论讲义》也持此说:“阳明病脉应沉大或沉实,今脉迟,是胃阳虚弱,阳明中寒证。”②

2·认为是阳明(经脉)虚寒证。张隐庵说此条是“言阳明经脉虚寒而成谷疽也。……病在经脉,虽下之而腹满如故,所以然者,以脉迟而经脉虚寒故也。”③一般说,阳明病有传有中,传是从经脉传,中是直中于里,所传为热,所中属寒。此外,尚有认为是经脉虚寒证者,则第236条;“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即指此言。

3·认为是阳明经热证。成无己说:“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甩饱,……脉迟为热气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④成氏所说的意思是虽有热,但尚未形成阳明腑实证,仍是阳明经热证。

4·认为是阳明虚热证。尤在泾在《金匮心典》中说:“脉迟胃弱,则谷化不速,谷化不速,则谷气郁而生热,而非胃有实热,故虽下之而腹满不去。”他在《伤寒贯珠集》中,也有类似的注文。喻昌也说:“因外感阳明,胃中之余热未除,故食难用饱,饱则食复生热,二热相合,而发烦头眩。……不过虚热内壅,非结热当下之比。”⑤

5·认为是太阴(脾)虚寒证。吴谦说:“谷疸属胃热,脉当数。今脉迟,脾脏寒也。……其证原属太阳寒湿郁黩而生……属脾阴寒化而不可下者也。”④今人宗此说者较多,如南京中医学院编的《金匮要略译释》说:“这显是太阴虚寒证”;成都中医学院编的《金匮要略选读》说:“本条论述谷疸从寒化的病机。……是太阴脾虚寒证。”

同类推荐
  • The Lost House

    The Lost Hou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考

    诗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中故语

    吴中故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国史补

    唐国史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阳全真集

    重阳全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简约生活

    简约生活

    写这本书,更多的应该是圆自己初中时代的一个梦吧,这是我开的第一本书,很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有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而我也一样憧憬着。但我想到最后大家希望的,还是平平淡淡的幸福,平平淡淡的生活。所以希望大家喜欢我这一本SimpleLife~
  • 斗气大陆

    斗气大陆

    雷战意外穿越异世大陆,在这个斗气为主的大陆,从小就备受欺凌的雷战,机缘巧合下开始修炼高深的斗气。逆天的天赋加上刻苦的勤奋,雷战势必将再次崛起,朋友和敌人是成正比的,当雷战遭遇到各种阴谋后,深知拳头大才有话语权,雷战组建了大陆最强大的佣兵团。平静千年的大陆再次点燃战火,谁都想做开疆扩土的千年帝王,当雷战为这些当权者默哀的时候,看着遭受苦难的人民,雷战同当权者们展开了斗争,一代帝王横空出世。在异世大陆因为异族入侵开始动荡之后,为了身边的亲人,为了挚爱的红颜,为了生死兄弟,雷战将谱写新的传奇。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

    企业的用人问题最重要的是对职员做出公正、合理的考核,并通过薪酬来激励职员的工作热情。本书系统介绍了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的基本理论和常用的方法与技巧。对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各个环节都做了具体的介绍,并在各章都附了一定的案例。理论介绍的同时,注重从实际操作角度讲各种常用的考核与激励技术。
  •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腹黑王爷下油锅:浴火狂妃

    大胤国风流成性的七皇子成婚,婚撵内绑着当红花魁云纤纤,新娘却不知所踪,只余浓墨狂书:“七殿下床技高超,贱妾不才,不敢领教,献上尤物一枚,仅以此谢罪。”往来宾客皆目瞪口呆,唯有高堂之上左拥右抱的七皇子依旧淡然,捏着手中书信,双瞳幽深似海,嘴角却微微敛起一抹宠溺的笑。◆◆◆◆◆◆叶蓝荞,大胤首富之女,儿时流落青楼,登台接客之日被父亲寻回,从此嫡母欺辱、姊妹打压。她敛去光芒,只求安心度日,却不料因家族宝藏卷入皇室联姻,对象还是恶名远播的七皇子!本以为投其所好,献上美人就可以逃过一劫,却不想还是误入了恶魔的眼。◆◆◆◆◆◆轩辕谌,大胤国七皇子,因风流纨绔,百花丛中笑,人称花谌。母后被害,宁贵妃执掌后宫,朝中权臣结党营私,奸臣当道,为保皇族基业,他敛去风华,荒唐度日,只盼有朝一日怒指风云,重掌江山!原以为他早已足够淡然,可以小心翼翼地收起所有喜怒哀乐,偏偏有那么一个女人,像上瘾毒药,总叫他欲罢不能。天下女人皆赞叹他的俊美,迷恋他的多情,唯有她,占了他正妃的头衔,心里头却时时惦念着别的男人……嫁他之前,她逃婚、献花魁;嫁他之后,她殷勤为他纳妾,自己却跟外面的男人藕断丝连,甚至还要休夫!终于有那么一夜,他醉酒而归,摸索着她紧闭的房门,一脚踹开了门锁,将她温香软玉般的身子摁在怀里,压上床榻,猩红着眸子怒斥道:“叶蓝荞!你别太过分!你是本王的妃!伺候本王是你的荣耀!”
  • 龙渊惊虹

    龙渊惊虹

    一个来历不明的失忆少年,本是杀伐果断,冷酷非常,可却因为一个花痴少女,乱了这个江湖,亦是乱了整个世界。
  • 我的男友有点儿病

    我的男友有点儿病

    沈伊刚刚大学毕业,父母便奋不顾身地奔向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怀抱,去那里挥霍钱财,帮助其增长GDP。只留下了一间心理诊所和1000块生活费。沈伊现在很郁闷,已经一个月没有生意了,再这样就要饿死了。就在这时,脑海里响起一个声音来: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就这样,沈伊踏上了拯救精神病之旅。一号病人:幸存者的内疚二号病人:社交恐惧症三号病人:被害妄想症四号病人:抑郁症五号病人:幽闭恐惧症六号病人:多重人格渐渐地沈伊发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故事会(2015年7月下)

    最近读到一个故事,故事虽短小,却令我久久咂摸,反复玩味。一名专栏作家同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会面,喝到微醺时,两人聊起了从前的学校生活。老同学呷了一口酒,红着脸说起了一个秘密。他说,那一年,同班的一个女孩,偷偷给他送过一封情书。这事儿,他没和任何人讲过。他记得,女孩把情书夹在了他数学课本的第15页和第16页之间。因为前一天的数学课,老师讲到第14页,而第15页,正好是第二天要学的。
  • 灭霸,别碰我的宝石

    灭霸,别碰我的宝石

    穿成自己写的重生女主复仇仙侠小说里炮灰女配,阮糖为了保命化身修炼狂魔。16岁已是天骄级的阮糖刚松了口气,只是渡个小劫,却不小心又穿了。阮糖看着外星人,蜘蛛人,超人齐飞的世界,两眼常含泪水……拿了修仙挂,却身处没有灵气的高危世界,果然老天你就是要整死我吧!握紧手里蓝色的灵石,阮糖重新燃起了希望。无限宝石么,修炼从收集宝石做起!食用说明:女主修仙设定: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飞升)。 欢迎加入杉杉作品群,群聊号码:874322021
  • 豪门夺情:医生大人别腹黑

    豪门夺情:医生大人别腹黑

    "卖葛的,没事长这么帅干嘛,还真是祸害啊!只是没想到被祸害的居然是她。可不是?她的初恋、她婚礼、她深爱的男人,都因为他全泡汤了。他说好让她选择,爱她所爱的!可是,怎么就乘人之危,不择手段了呢?他,是那么温文尔雅、卓越迷人,堪比妙手仁心的男主角。可有一天,他竟然也强逼着她嫁他。伪君子啊,伪君子啊!要了她的人还不够,还想要她的心!他那高雅温柔的外表下藏的是何等腹黑的一颗心?"
  •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

    韩愈与柳宗元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头上顶着光环的人物,其文章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都是学生的必读范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反不容易见到其真面目。有光环的地方,就有盲从,就容易放弃理性的思辨与探索。时至今日,普通学子对韩柳的认识又比古人深刻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