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1500000006

第6章

寻迁御史,转给事中。自以为身居言路,当周知天下利弊,陈之于上,方不负职;故其数年中陈奏甚多,多见施行。而其最切中时病者,则有条陈亏空弊端各条:『一日冒滥宜禁。各省司库支发钱粮,向有扣除二、三成之弊。故藩司书吏,外而授意州县、内而怂恿本官,将不应借支之款冒支滥借。此在领者便于急需,不敢望其足数;而在放者利于多扣,不复问其合宜。至于动项兴修工程,多有署印人员辄行支借,离任后归款无期;则虽应放而仍与浮冒无异。一日抑勒宜禁。州县交代,例限綦严;一切铺垫、衣服、器皿等项均不准充抵。近日仍多以议单欠票,虚开实抵者。在新任之员岂肯甘心承受,自贻伊戚;总由上司多方抑勒,偪令担承。一日糜费宜省。各省摊捐、津贴名目纵为办公,岂尽必不可省!闻州县所解各上司衙门饭食、季规等银,逐岁增加。而无益之费如邸报一事,州县多出己赀取阅钞报,而各省又有刻报一分。闻安徽省此项费用,每年通派各属竟及万金!窃思刻报即不可少,亦何须捐费如此之多!一省如此,他省可知;一事如此,他事可知。一日升调宜慎。部选人员多系初任,或尚能谨守筦钥;前任有亏,不敢轻易接受。惟佐杂题升及调补繁缺二者,其中固不无结实可靠之员;然每多久历仕途,习成狡滑。于升调之时,或诩担承之力以自见己长,或托弥补之名以巧合上意;上司不加体察,轻易受其欺朦。在题升者急于得缺,明知此地之多累,不复顾后而瞻前;在调补者迁就一时,转因原任之有亏,希图挪彼以掩此。究之担承、弥补,皆属空名,不过剜肉补疮,甚且变本加厉』。其言深切着明。又如奏漕船积弊,谓『舵工、水手习教敛钱,纠结党与,江苏、浙江等帮最甚;恐酿成事端』!后数年,果有浙江漕船滋事重案;足见君于天下利弊,访求者熟也。在科道任内,巡视仓廒、东城,皆弊绝风清。

己卯,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是冬,授福建分巡延建邵道。莅任,编查保甲,设立「缉捕章程」八条,通行各属;匪徒敛迹。上官廉其能,调署台湾兵备道。至即缉获洋盗张充等多名,均置于法。旋即实授;道光甲申,以病乞假调理。台地背山面海,幅源辽阔,民多犷悍,素称难治;君在台三载,力行清庄弭盗之法,镇之以静、感之以仁,民番安肃,率属清慎。事无巨细,悉心综理;用有积劳成疾。然自君去后,踰年而彰化、淡水即以械斗起衅,扰及全台,至动大兵剿定;则君绥辑之功不少矣。

君自少工词章;通籍后,究心经术。遇有请求实学者,必殷勤造访,引为同志;人有投以撰著者,必细加考核,别其是非,不为虚文酬应。解经多心得,不苟同前人;以牵于公事,未就。至是,归里调愈,遂专力著作。君初精研「小学」,熟于「尔雅」、「说文」;谓惠氏栋「九经古义」未及「尔雅」,遂补撰数十条。「小尔雅」原本不传,今存「孔丛子」中,世多谓为伪书;君初亦疑其伪,后乃断以为真,作「义证」。其言曰:『「小尔雅」者,「尔雅」之羽翼、「六艺」之绪余也;「汉书」「艺文志」,与「尔雅」并入孝经家。扬子云、张稚让、刘彦和之伦,皆以「尔雅」为孔门所记以释「六艺」之文者;然则「小尔雅」犹是矣。汉儒训诂,多本「尔雅」;公毛传「诗」,郑仲师、马季长注「礼」,亦往往有与「小尔雅」合者。特以不著书名,后人疑其未经援及。然如「说文」所引「尔雅」之「囗〈儿京〉」,则固明明在「小尔雅」矣。其中如金舄之解、公孙之偁、请命之礼、属妇之名,合符「诗」、「书」,深裨经谊。沿及魏、晋,援据益彰。李轨「作解」今虽不存,而所注「法言」曼无邵美,即用雅训;是固足以名其学矣。唐以后人,取为「孔丛子」第十一篇,世遂以「孔丛」之伪而并伪之。而郦氏之注「水经」、李氏之注「文选」、陆氏之「音义」、孔贾之「义疏」、小司马之注史、释元应之译经,其所征引,核之今本,粲然具存;此可见「孔丛」本多刺取古籍,而所取之「小雅」犹系完书,未必多所窜乱也』。又取戴氏震所疑四事,一一辨释;具载本书。嘉庆甲戌,培翚在都,馆于君邸;时方草创「仪礼疏」,昕夕与君谈论。君见郑氏注中引古、今文异字,贾疏多略不及,笑谓培翚曰:『吾当专为书以助子全疏之一矣』。其后在闽渡台,以书笥累重难携,「仪礼」一经,每日公事毕,辄纂一、二条,成「古今文疏义」。其言曰:『郑注所谓「今文」者,乃小戴本,出于高堂生;所谓「古文」者,则「前汉书」「艺文志」云「古经出于鲁淹中」者也。郑君作注,参用二本。从今文者,则今文在经、古文出注;从古文者,则古文在经、今文出注。然今文、古文,各有一字两作者。如「膱」为今文、「胾」为古文,而又云今文「膱」或作「植」;「缫」为古文、「璪」为今文,而又云古文「缫」或作「藻」。且有不言今、古文,但云「某」或作「某」者。殆当时行用更有别本,典籍流传,字多通借。「周礼」故书、「礼记」他本、「论语」异读,凡皆审定声义,务存折衷。此经之注,亦同斯旨。囗〈宀取〉其略例,盖有数端。有必用正字者,取其当文易晓、从「甒」不从「庑」、从「盥」不从「浣」之类是也;有即用借字者,取其经典相承,从「辩」不从「遍」、从「膉」不从「嗌」之类是也;有务以存古者,「视」为正字,「示」乃俗误行之而必从「视」是也;兼以通今者,「升」当为「登」,「升」则俗误巳久而仍从「升」是也;有因彼以决此者,则别白而定所从,「乡饮」、「乡射」、「特性」、「少牢」诸篇是也;有互见而并存者,可参观而得其义,「士昏」从古文作「枋」、「少牢」从今文作「柄」之类是也』。又尝撰「春秋三传文字异同考证」。然其毕生精力所专注者则在「毛诗」,所撰「毛诗后笺」一书,采集甚富,后儒说诗之是者录之、似是而非者辨之;而其最精者,在能于「毛传」本文前后会出指归,又能于西汉以前古书中反复寻考贯通诗义,证明毛旨:此则君所独得者。同时长洲陈奂亦治「毛诗」,君数与书讲论;奂著书惟毛之从,君尚有别择,然亦从毛者多。尝与培翚书曰:『承珙「后笺」,专主发明毛传;为之既久,然后知笺之于传,有申毛而不得毛意者、有异毛而不如毛义者。盖毛公奏人,去周甚近。其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已有后汉人所不能尽通者;而况于唐人乎、况于宋人乎!姑以一事言之:「召南」「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传:「兴也。厌浥,湿意也;行,道也。「岂不」,言有是也」!笺云:「我岂不知当早夜成昏礼欤!谓道中之露太多,故不行耳」。案此诗首章三语初读之,似与「王风」之「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小雅」之「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文法相类;故笺语云云。「正义」即用以述传:「但此女方被讼不从,而开口乃云「岂不」,欲之作此婉辞不合语意;且他处言「岂不」者下皆言有所「畏」而不敢,此则是谓「非畏」。盖此「谓」字与下章「谁谓」之「谓」,一律皆讼者诬蔑之辞;众不能察,而欲归于召伯之听之者也。故此云「厌浥」者,道中之露。然必早夜而行,始犯多露;「岂不」早夜者而亦谓多露之能濡己乎?以「兴」本无「犯礼不畏强暴」之相诬者也。毛于他诗,「岂不」无传;而独于此言之,明其词旨不同。「岂不」言「有是」者,谓「有是早夜而行者,乃可谓道中多露」;经反言之、传正言之耳」。故不熟读经文,不知传文之妙;不细绎传文,不知笺说之多失传旨。郑学长于征实、短于会虚,前人谓其「按迹而语性情」者以此。唐人作疏,每欠分晓;或笺本申毛而以为易传,或郑自为说而妄被之毛。至毛义难明,不能旁通曲鬯,辄以「传文简质」四字了之而已。拙著从毛者十之八、九,从郑者十之一、二。始则求之本篇;不得,则求之本经;不得,则证之他经;又不得,然后泛稽周、秦古书:于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往往有前人从末道及者,不下数十百条。拟俟通录一本后,乃摘出别钞,以便就正』。又与魏源书曰:『承珙于「诗」,墨守毛传;惟揆之经文实有难通者,乃舍之而求地证。如「弗躬弗亲,庶民弗信」;「传」谓「庶民之言不可信」;而「左传」、「国语」、「淮南」、「说苑」引此诗,皆谓「民不信上」。此「笺」说之所本,而于经文尤顺;故宜舍「传」从「笺」。然似此者,才十之一、二而已』。此君「后笺」之大旨也。撰稿屡易,手自写定。至「鲁颂」「泮水」而疾作,未卒业;陈奂补之。君诗,亦积生平精力以为者。同邑朱侍讲臶序其集,谓『音节悉本唐贤,使典尤镕其膏液、弃其渣滓。体安以雅、辞丽以则,寄托遥深。诗之正声,庶几弗坠』。盖不诬也。所著「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小尔雅义证」十三卷,皆手自付梓;「毛诗后笺」三十卷、「尔雅古义」二卷、「求是堂诗集」二十二卷、「奏折」一卷、「文集」六卷、「骈体文」二卷,卒后子先瀚、先頖次第梓以行世;其为之而未成者,又有「公羊古义」、「礼记别义」二书。

君操行淳笃。归田后,家居九载,足不出里门,不预外事;惟与二、三故旧,间为诗酒之会。注经常至夜分,寒暑罔辍。平居自奉极俭;然遇修邑城、兴书院及族中平粜等,多乐捐资助成。生于乾隆丙申岁三月十四日,卒于道光壬辰岁闰九月十四日,年五十七。

论曰:世之沈潜经义、精于考订者,往往拙于文词;即或工文矣,而诗未必工:盖兼之者,难也。又如闾巷憔悴,专壹之士文章学问负一时重名而终其身坎坷不遇者,多矣。君经学、诗文卓然,均可传后,而早登甲料、陟历清要,中岁拥旄海外,宦绩伟然;岂非生有夙慧,得天者厚欤!然君练达时务,貌虽若不胜衣,而虑事周详慎密,心力有过人者;余又以惜其设施之未竟也!

——见「续碑传集」卷七十二「儒学(二)」。

张学尹

张少衡先生墓志铭郭嵩焘

张少衡先生既卒二十有四年,遗命不为行状及铭墓之文;诏其子自牧曰:『若是以为名也,其将绍述吾学而光大之,无以名而以实,其可乎』!已而军事起,自牧积劳至道员,加布政使衔;以其官赠先生荣禄大夫,尽刻其遗书曰「周易辑义」十二卷、曰「诗义钞」八卷、曰「礼记辑义」八十卷、曰「春秋经义」百二十卷、曰「听园文存」二十四卷。于是,先生之学大光显矣。同治十有三年,重治鹤寿山墓道,以告于嵩焘曰:『吾先公不欲为名以自张也,自牧惴惴焉,惧隳弃先人名德,未敢有忘。而讫于今,无文墓;将使后世子孙无以考览先人之德业以称其家世,自牧盖尤惧焉!诚得君文纪其实,砻而掩之,被之无穷,犹先公之志也』。乌虖!若先生者,何所资于吾文。然综叙先贤政迹与其箸书,固亦后死者之责也。

先生讳学尹,字子任,一字少衡;晚年自号听翁。世为湘阴人;先世以行贾,寄籍宛平。既举进士,奉父丧归葬,复为湘阴人。改官即用知县,签发福建,署归化、莆田县事;补闽清县知县,调补侯官;擢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代理兴化府知府。以忌者中伤,罢官归。归而著书,讲学三十年;年七十七,乃卒。

先生赴官福建,汪尚书志伊方总督闽、浙,考按史事、甄叙人才,尤勤于治盗;独谓先生精敏,值事庞剧,它令不能辨治,以任先生。先生亦喜自负,诛鉏梗化,无避嫌怨。捕盗为句距之术,求按验,有发必觉;扶奸擿伏,肃若神明。而要务为民利,未尝有苛刻憿憿之行。归化地硗,无生计民皆佣旁县造纸。先生课之种竹,求得养竹法十余事;逾年竹成,归化纸遂为闽中冠。县民张、杨、罗三姓,日为奸猾相讦控。先生知其宋儒裔,旧有横渠、龟山、豫章三先生祠;为诣祠讲「西铭」及豫章从事、龟山渊源,三姓人皆感服罢讼。莆田马洋盗发,都司廖起贵蔽罪平海澳渔者;汪公怒,檄副将庆善会捕。先生惊曰:『果渔者,一健捕收,系之有余;多兵何为!诚往,澳人殆矣』!因以计羁留。会捕兵急驰至澳,集验渔户,无出洋者;告之故,皆涕泣愿从入县受质。先生以能口给十人行,而上白渔户无罪;十人者皆得释。闽清俗:停棺不葬,岁久暴露。先生收瘗之;下令:『死三年不葬,官为收瘗』。民争即山以葬,俗以大变。侯官故有荔枝贡,先生为定经制:岁课园户二百株备贡。贡甫入,而报言二百株槁且尽。总督董公诘责急,先生召示园户,则已别储二百株以俟。董公为革领贡者「承办」之名,自是贡树为常例。先生所至,尤喜以儒术润饰吏事,兴教化、美风俗;虽处繁劳,御犷悍之民,温然若子弟之相接。闽俗喜械斗;先生闻,辄驰至以身捍之,徐徐开说道义,皆慑伏退听。其罢官,以失贵冑意;先生顾自喜曰:『吾道于世,有宜、不宜,天也。归勤吾学,在我而已;吾何歉焉』!

同类推荐
  • 岭表录异

    岭表录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医杂着

    明医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子为道

    老子为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诚业本行上品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诚业本行上品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战争与大国崛起

    战争与大国崛起

    本书历史地考察大国崛起与战争的关联,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什么是大国?什么是崛起?什么是战争?厘清历史上大国崛起与战争的关系,以及战争在21世纪大国崛起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很多人喜欢杜诗,杜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本书将为你讲述吴小如对于杜诗的理解。
  • 神秘列车之旅

    神秘列车之旅

    本书收入残雪中篇小说代表作五部:《神秘列车之旅》《工厂区的生活》《茅街的长延和他姑妈的通信》《矿区的维克》《空中囚禁》。其中延续发展了残雪“灵魂歌者”的风格,全面而深刻的自审意识,直抵灵魂的深度;自由彰显欲望的潜意识,已经超越了自我,真正构筑起了残雪的艺术王国。本书精选了残雪1999—2009年间的五部中篇小说,以期能够揭示其文学生活真相。
  • 神奇的田园

    神奇的田园

    许修涵是华夏国最杰出的特工,没有之一!不过这些都已是曾经,因执行一项艰巨任务,虽然成功完成任务,但自身也是重伤脱困,借此原因,许修涵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辞呈,申请归隐做一名悠哉的田园居士!
  • 穿越千年爱上你:宁不为皇妃

    穿越千年爱上你:宁不为皇妃

    OMG,穿越过来,居然被一支箭射得晕了过去,醒过来,却发现自己穿到了仇人的家里!面对仇敌咋办?当然是秉承最毒妇人心的真理,将仇敌全家搅得鸡犬不宁!想报仇,仇人的儿子又很帅,OK,那就用美人计吧!他,温润如玉,城府深沉,却惟独不肯对她算计;他,飞扬跳脱,风流不羁,却惟独对她情深一片;他,俊美无俦,冰冷绝情,却只愿为她展露温柔;他,惊才绝艳,目空一切,却只愿为她空悬妃位。
  • 靖康缃素杂记

    靖康缃素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尘往事依为痴

    前尘往事依为痴

    我念着,喜欢的,你的名字。你梦着,想梦的,却不是我。
  • 秋葵老屋

    秋葵老屋

    《秋葵老屋》是二十一世纪之交,以淮海路中段改造为契机,涉及陕南新村二十四户动迁为背景,重点叙述秋葵老屋面临动迁的矛盾和困境。该户主人公林友兰本人是美院教师又是宗教界人士,有三个成婚的女儿和至今未婚的妹妹林雨桐。本篇整个故事完整,背景广阔。时间范围涉及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文革上山下乡、改革开放洋插队;空间范围涉及上海、威海、黑龙江、安徽、江西以及法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浦江三部曲《梦东方》是系列长篇小说。有《秋葵老屋》、《苏河湾的石库门》、《梦东方》三部中篇组合而成。三部共268节,60余万字。三部既互相关联又相对独立,内容广泛又纵横捭阖,主辅线平铺展开又相互交融。
  • 网王之勿忘我冰山部长同人

    网王之勿忘我冰山部长同人

    她是现实世界里的一枚剩女,一枚只知道学医医人,做药膳的剩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了网王里的双部之战,一发不可收拾地恋上他。一次意外,她来到他的世界里,却是在错误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说白了就是一剩女在网王世界里当吃瓜群众的同时把冰山收缴了的过程。
  • 你我都是局外人

    你我都是局外人

    他是这样一个男孩,苍白,有些阴郁,可是才气十足。十年前的夏弥,面目清秀,性情温和,同时也伴随着胆小,怯懦。在遇见他之前,她以为爱情与她,千里之遥,遇见他之后,她渐渐相信,爱情与她,早已擦肩而过。匆匆已过十年,那埋葬了十年的爱情终于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