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92800000103

第103章

释法揩。曹州人。十五出家。依相京贤统而为弟子。师习涅盘通解文义。及受具后专攻四分。云晖两匠振纽齐都。备经寒暑伏面咨禀。皆赐其深奥无所子遗。及齐法俱亡。南避淮表寿山之阳。随开律教。开皇首岁大辟法门。还返曹州。欲终山水将趣海岸。而道俗邀留不许东骛。揩性虚静。更于城北三里左丘山营造一寺。名曰法元。高显平博下临城邑。遥望发心皆来受法。未为安而能迁。古人所尚。久在尘厌不无流转。便入关壤观化京都。住扬化寺复扬戒律。仁寿置塔。奉敕送舍利于曹州。揩以初基有由。欲报斯地。表请树塔还置法元。上帝不违。任从所请。初达曹部。置舆州内。广现神瑞。备如别纪。但学未经远难得遍知。故略编之。想未繁挠。日别异见。具如后述。于三月十四日中时。见佛半身面白如玉。舍利舆前佛顶之上。黄赤光起。二十九日夜降甘露。味甜逾蜜。现于赤光遍于城上。须臾流照达于塔所。四月五日。舍利上踊白色鲜明。其日申时。帐上北面忽见光影。中有白云气。中生树状如青桐。下有青色师子。面西而蹲。六日卯时复有光影。见云气内。有三莲花。两厢双树下有佛像。楼阁树林沓重而出。上有立菩萨像。辰时又见金色光明出没渐大。已时复见重阁。阁上有树叶。如贝多。旁立圣僧。午时复现双树之形。下列七佛。申时双树又见一佛二菩萨像三花承足。又见天人擎花在空黄师子等。亥时帐后见千佛形。舍利室内出黄白光。四月七日。又见双树黄雀一头及以光云师子等像。辰时又见金翅鸟身飞龙树林宝盖等像傍现二菩萨及黄师子。已时又见宝幢树林。下有菩萨黄衣居士。白色师子蹲踞石上。又有云气树林楼阁菩萨。午时又见白色云气宝幢树林青色师子。申时又现双树繁茂须臾变为宫殿楼阁佛坐花台其色黄白。亥时云起西北雨润三寸云上六天一时见身。四月八日将欲下塔。平旦之时天雨白花。飞扬不下。卯时又见诸天宝盖树侧菩萨及黄师子。辰时又见大盖两重众宝庄严。下坐菩萨及白师子踞在石上。帐上又见光影云气。气中金光乍大乍小。下有莲花时开时合。又雨天花。大者在空。面阔尺余。小者堕地。状如桃花。已时帐后见三诸天三师子及莲花水池。午时将下。又见双树并立菩萨。舍利忽分以为五粒。流转光曜。四月九日。填平已后。帐后板上光影之内叠石文生。又见大树。青衣沙门执炉而立。又感奇香郁烈人鼻。楷具列闻。帝大悦。令图缋之。以流海内。自仁寿创塔。前后百余。感征最优勿高于楷。后以常业终于本寺

释智能李氏。怀州河内人。布意远尘束怀律教。收听令誉风被河右。开皇之始。观道渭阴随奉资行。住转轮寺。仁寿置塔。奉敕召送于青州胜福寺中。处约悬峰山参天际。风树交结迥瞰千里。古名岩势之道场也。元魏末时创开此额。初置基日。疏山凿地。入土三尺获古石函。长可八尺深六尺许。表裹平滑殆非人运。所谓至感冥通有祈斯应矣。及下舍利大放光明挺溢山宇。道俗俱见。乃至出没流转。变状匹论。能晚还寺更崇定业。林泉栖托不预僧伦。逃名永逝莫测其终

释昙良。姓栗。潞州人。十六出家。专寻经典。及长成德。以大论传名。兼讲小经。接叙时俗亟发归信。为众贤之赏。入京游听住真寂寺。文帝下敕召送舍利于亳州开寂寺。将欲起塔先造石函。地非山乡周访难得。良曰。待觅得石期至匹成但发胜心何缘不济。乃要心祈请愿赐哀给。忽于州境获石三枚。底厢及盖各是异县。运来合之宛是一物。众嘉异之。具闻台省。良性乐异迹周览观之。亳州西部谷阳城中有老君宅。今为祠庙。庭前有柏三十余株碑文薜道衡制。庙东百余步老君母宅。亦有庙舍。次西十里有苦城。即传所云李聘苦县人。斯处是也。还归本寺专诚忏礼。食息已外常在佛前。唐初卒也。八十余矣

释道嵩。姓刘。瀛州河间人。十三出家。游听洛下访讯明哲。终日迻遑。衣服粗单全不涉意。值慧远法师讲诸经论。陶染积时遂寝幽极。随入京室。为慕义学士同侣推崇道心人也。仁寿置塔。敕召送于苏州。舍利将至。井吼出声。二日乃止。造基掘地得古甎函。内有银合。获舍利一粒。置水瓶内。旋绕呈祥。同藏大塔。嵩还京室住总化寺。餐味涅盘依行忏悔。身戒心慧悉戴奉之。一钵三衣盈长不畜。遵经圣行息世讥嫌。遂卒于世

释智嶷。姓康。本康居王胤也。国难东归魏封于襄阳。因累居之十余世矣。七岁初学。寻文究竟。无师自悟。敬重佛宗。虽昼权俗缘令依学侣。而夜私诵法华。竟文纯熟。二亲初不知也。十三拜辞即蒙剃落。更咨大部情因弥着。二十有四方受具足。携帙洛滨依承慧远。传业十地及以涅盘。皆可敷导。后入关中住静法寺。仁寿置塔。敕召送于瓜州崇教寺。初达定基。黄龙出现于州侧大池。牙角身尾合境通瞩。具表上闻。嶷住寺多年常思定慧。非大要事不出户庭。故往参候罕睹其面。末以年事高迈励业弥崇。寺任众务并悉推谢。唐初卒也。七十余矣

释道颜。姓李氏。定州人。初学远公涅盘十地。领牒枢纽。最所殷赡。仍频讲授门学联尘。道启东川开悟不少。后入京辇还住净影寺。当远盛世居宗绍业。仁寿中年。置塔赤县。下敕征召送舍利于桂州。初入州境。有鸟数千齐飞。行列来迎舆上。从野入城良久方散。及下安处。感五色云叆叇垂布屯聚基上。余便廓清日曜天地。后返京邑常尊上业。唐运惟新宇内尚梗。崇树斋讲相循净影。因疾而卒。春秋七十余。即武德五年矣。临终清漱。手执香炉。若有所见奄然而逝。自颜之处世也。衣服粗素不妄朋从。行必以时情避嫌郄。言必详审深惟物忤。又兼济禽畜慈育在心。微经恼顿便即垂泣。不忽童稚不行楚叱。纵有轻陵事同风拂。顾诸属曰。不久去也何烦累人。故于无常得其旨矣

释净辩。姓韦齐。州人。少涉儒门备闻丘索。孔墨庄老是所询谋。忽厌浮假屏迹出家。经律具尝薄通幽极。复缠名教避世山林。受习禅门息缘静虑。开皇隆法入住京师。依止远公住净影寺。更学定境。又从迁尚受摄大乘。积岁研求遂终此业。曾与故友因事相乖。彼加言谤。辩终不雪。及委由问答曰。吾思其初结交也情欣若弦岂以后离复陈其失。时以此高之。后敕召送舍利于衡州岳寺。本号大明。即陈宣帝为思禅师之所立也。行达江陵。风浪重阻三日停浦。波犹未静。又迫严程。忧遑无计。乃一心念佛。衡波直去。即蒙风止安流沿下。既入湘水沂流极难。又依前念举帆利涉。不盈半月便达衡州。及至岳寺附水不堪。巡行山亭平正可构。正当寺南而有伏石。辩乃执炉发愿。必堪起塔愿降祥感。便见岳顶。白云从上而下。广可一匹长四十里。至所迀基三转旋回。久久自歇。又感异香形如削沈。收获数斤气烟倍世。道俗称庆。因即构成。初此山僧顗禅师者。通鉴僧也。曾有一粒舍利。欲建大塔。在寺十年都无异相。及今送至乃扬瑞迹。黄白大小聚散不定。当下之日。衡山县治显明寺塔。放大光明遍照城邑。道俗同见。古老传云。此寺立来三百余年。但有善事必放光明。经今三度。将非帝王弘福思与众同。感见之来诚有由矣。辩欣斯瑞迹。合集前后见闻之事。为感应传一部十卷。后兴禅定复请住之。大业末年终于此世

论曰。夫吟啸之鼓风云。律调之通寒暑。物理相会有若自天。况乃神道玄谋。义乖恒应。而可思也。故圣人之为利也。权巧众途示威雄以摄生。为敦初信现光明而授物。情在悟宗。规模之道既弘。汲引之功无坠。至于混小大之非有均彼我之恒仪。齐色心于性空。绝形有之流转。幽通而扬化本。极变以达神源。斯道穷微非厝言也。然则教敷下土。匪此难弘。先以威权动之。后以言声导之。转发信然所以开萌渐也。像末浇竞法就崩离。神力静流通感殆绝。二石之世澄上扬名。两萧接统志公标德。备诸纪录未敢详之。顷世蒙俗情多浮滥。时陈灵相或加褒饰。考核本据顿坠淫邪。妖异之谚林蒸。是非之论蜂起。至如观音之拔济。信而有征。大圣之通梦华实相半。斯则托事亲蒙难免语意无涉余求想象实假冥缘故得有沦虚指。因斯以言良有以也。圆通之游圣寺。昭达之涉仙宫。信其言焉。难穷事矣。前传之叙蓬莱无乖鄙例。曩者显宗通感。创开玄化之基。法本内传具列灵通之应。或腾虚而现奇。或飞光而吐瑞。有晋嘉相杂沓臻焉。昙翼之感育王。陶侃之逢妙德。自后繁华难具陈矣。隋高建塔之岁。踊瑞纷纶。神光嘱于群物。至泽通于疾疠。天花与甘露同降。灵芝共瑞鹿俱程。空游仙圣结雾来仪。水族龟鱼行鳞出听。百有余塔皆备潜通。君臣相庆缁素欣幸。其德荣明不可加也。然而当年即世或坠流言。俗习常谈五福。欣其寿考通神。达命三畏君子所弘。及炀帝镕铸高阳开模之始其像。顶含翠髻身曜紫金。灵光通普。显五色之希寄。瑞花满庭。开六彩之殊相。上下同泰无德称焉。下诏图之远颁郡国。义当向斯厚泽荷福无疆。遗厥宗社如山之固。寻复兵饥荐集。宇内分崩。亡历丧宝卒于身世。统详终古五运非不推迁。近以情求殃庆迷其倚伏。又如圣母上天功高遂举。轮王树塔祸及凶终。何以明其然乎。信由业命之淳薄故。感报果之休咎耳。岂以恒人之耳目。而远筹于三世之道哉。若夫卜商贾谊之为言。班彪季康之着论。但知混而谓之命。莫辩命之所以为然。何异见罗纨于箧笥。而未识成之由机杼也。睹百谷于仓廪。而未知得之由稼穑也。儒之所云命也。释之所云业也。命系于业。业系于心。心发其既参差。业成故亦无准。是以达命业之开士。知报熟而无辞。迷因果之恒人。谓徒言而不应。故马迁嗟报施之爽。积疑而莫之通。范滂惑善恶之宜。含情而无以释。斯皆睹流而不寻源。见一而不知二。览释门之弘教。岂复沦斯网哉。夫造业千端。感报万绪。或始善而终恶。故先荣而后枯。或吉凶之杂起。故祸福而同萃。惟色一也。等面异而殊形。惟心一也。齐百化而无定。故无学或尽于此生往业终于即世。有缚感。由于既往受报。未止于今时。身子悟理之通人。常怀疾恼。目连威雄之达士。终缠碎身。至圣纳谤于只园。王子被谗于清众。儒宗绝粒于陈壤。尧汤遭变于中原。虽玄素之相或乖。而业命之缘无爽。是知文炀大宝。往福终于此世。崇建塔像。今业起于将来。交运相投。无识因之致惑。隋遭两镜。通命岂其然乎。复有深宫法济。寄神祝而锁灾。慧日法安。凭研石而流水。转明之越巨浸。通达之沐炎汤。琼公拜而邪象崩。道英终而大地转。斯德众矣其徒繁矣。既云神化。固不可以由来拟之。辄叙篇中识僧伦之难偶耳

同类推荐
  • 下第夜吟

    下第夜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再生缘

    再生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戊戌定乱平粜记略

    戊戌定乱平粜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林藏书录

    武林藏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A Mountain Europa

    A Mountain Europ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定位:企业利润的GPS导航

    定位:企业利润的GPS导航

    本书围绕定位的价值、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误区陷阱等问题对"定位"展开全面、详细地论述,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的问题及出路,强调当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时,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区隔其他产品,并将自己的品牌"钉"入消费者心中,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使自己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定位,是将自己的品牌定在消费者首选的位置,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其关键是找到自己产品的独特价值。
  • 剑动映天

    剑动映天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片大陆里,金钱,美女,似乎都需要实力来支持。而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如何闯荡天下的呢?
  •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民主社会主义评析

    本书是对“民主社会主义”进行的分析、研究和评判。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民主社会主义的渊源及其在我国的蔓延。在这部分里作者对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我国的蔓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批判民主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任务。第二,民主社会主义是一股饭马克思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潮。作者通过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若干重要原理,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种种反马克思的本质进行了批判。第三,民主社会主义是作若干改良的资本主义。作者通过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深入分析,指出什么事真正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等重要问题。
  • 性与性格

    性与性格

    本书是一部涉及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的西方学术名著。作者对男女不同性别在精神上的差异进行了系统论述,对妇女解放问题有深刻的见解。
  • 有魂之刃

    有魂之刃

    这是一个实验用文。你会发现这一秒是异界,下一秒废土生存,刚看清楚,变成了不算硬核的科幻文。最后你会发现,这是侦探小说。
  • 众人与我皆在苦海

    众人与我皆在苦海

    这是一个悲剧,也是我的故事。你问“我”是谁?是你,是他,是每一个在青春里迷茫的人。爱过,痛过,哭过,笑过,我长大了,也对未来充满无限,可未来又是怎样呢?活着,本没有容易的。
  • 贵女攻略

    贵女攻略

    娘说:胖是一种爱爹说:胖是一种福,渣夫说:胖是一种耻辱,就像贵公子出门牵着大母猪。渣姐说:胖是一把刀,刀刀催命。携神秘七星古币重生归来,林诗语誓不再做众人眼里萌萌哒的“肉丸子”。狠虐毒辣的嫡母,惩阴险的渣姐,将曾经欺辱她、灭她之人,一步步推入深渊……
  • 第一至尊

    第一至尊

    星域苍穹,十方世界。有通神神通,修炼可天地同存,永生不灭。有武魂万千,‘至强武魂’镇压万古时空。’至强武魂‘拥有者天耀武帝凌耀阳,因修炼绝世神通‘至尊诀’,在突破星位时陨落重生为青龙宗弟子叶无生。从此十万年千载浩劫解开面纱,一步一步解开重生之谜,成就武道至尊。
  • 木兮秀静,水兮清澈

    木兮秀静,水兮清澈

    清晨烟气缭绕、水流湍急的扬子江面,一叶轻舟知天下悲欢离合,晓万古长青缘起缘灭。瘦影行:两岸丹青,曲水扫鱼尾,烟气淼淼,浊浪点舟舷,无奈虎啸猿啼成空去,沙鹭点点江心白。一张桌,四把凳,半杯浊酒泪沾襟;小静舫,半月天人呜咽,丹青水墨,凌乱四空心,一水掀翻一一泪眼血影人徘徊。“久儿,哥哥终究还一一还是对不一一起你一一啊!”“笑含哥,你中了剧毒一一,别一一别一一说话。画舫船过了前面那道弯,就到爪洲渡了,到了扬州,你就能活下了。”久娘一边眼角大滴大滴地掉着泪珠,一边难受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