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妒嫉奸臣失便宜,君前降级把忠欺。
害人害己成何益,千秋难免臭名遗。
再说狄千岁等候至来日五更时候上朝,到了朝房,早有众王爷文武大臣已到了。既齐来观看还阳虎将,人人拱手称谢,同说:“王亲死中得活,全亏包大人之力,苍天不负英雄,复得圣上效用,实圣上洪福齐天。”狄爷拱手说:“列位千岁大人,我小将年轻愚昧,小小与国家出力,不才感蒙列位大人抬举,焉敢当此谬赞。”众人还要有言相问,忽听得轻敲龙凤鼓,缓撞景阳钟,天子登坐,金銮文武官员按爵进参圣主已毕。此时文武大臣,个个纷纷入朝房,有平西王在午朝门外伺候。包公奏知圣上。天子在朝,有值殿官传了万岁旨意。有文班中闪出包爷,说:“臣包拯有奏,如今平西王狄青,精神如昔,现在午朝门外候宣。”天子闻奏,即降旨宣进来,不一会平西王上殿,参见圣上,说:“罪臣狄青见驾,愿吾主圣寿无疆。”天子说声:“御弟平身。”包爷在旁一想,从来圣上不曾叫过御弟,今在用人之际,叫起御弟来。此刻嘉祐王把狄青一看,颜容不过如前,原来嘉祐王自闻狄青死后,日日怀思,君臣间别已久,今日重逢,心头大悦,说:“御弟啊,你平日征伏西辽,功劳不小,及早君臣共享荣华,朕因一时之忽,忽使君臣两地分开,朕悔莫及。前起闻卿身丧,心好不凄惶,只道今生难得君臣再会,亏得包卿救你还阳,此乃寡人之幸。”此时思量圣上也会说好话,狄青听了,说:“圣上啊,微臣深沐君恩,粉身难报。蒙我主赦臣斩罪,发配三年,罪完之日,深望再观天颜。臣岂料到驿中未久,却被冤魂作祟,一命归阴。阴府阎君细查生死轮回,却知臣命不该终,只因杀生太重,致冤魂不忿,特着臣一年在阴界牢守鬼关,一载方得还阳,后来阎君给文与臣命,将引道至乌台告状,又得包龙图救活还阳,又蒙君恩,赦臣无罪。圣上洪恩,也难报万一耳。”包爷一想他的鬼话倒会说的。
天子听了微笑,说:“真有此事也奇了。御弟你征西杀人,原党太多,但辽王无礼,要侵夺朕之江山,杀贼无辜,由他所以,至今又起兵攻三关,非御弟不能退敌,今幸御弟还阳,仍要劳你往三关退敌。”狄爷说:“臣启陛下,念臣年纪尚轻,智略俱无,朝中还有别将可以领兵,臣实无能,不堪当此重任,诚恐有误国家大事,罪在不赦,乞赐微臣归籍,足感陛下龙恩不浅矣。”天子说:“御弟你狄门世代为官,忠心报国,永留忠义之名。御弟你今在朝,虽有君臣之别,算来乃是骨肉之亲,如今你乃国家内戚,还不与寡人同力,再有何人与朕分忧?若然御弟果是无能之辈,也不差你去提兵。今日西辽兵将,厉害非凡,雄关外一带州府城池俱已失去,目下雄关有燃眉之急,你不提兵前往,谁人敢当此重任?望御弟勿辞此劳,火速提兵去解了三关之危,与朕分忧。如若退得西辽兵马,国家安宁,朕心才得放下,回朝之重赏厚禄,以报卿劳。”狄爷思起用人之际,说尽退归之言,料想退辞不脱,只得说道:“微臣领旨。”龙心大悦,仍加封平西总帅,该用将兵多少,任卿主持可也。
左班中忽有庞洪有奏。天子说:“庞卿又有何事奏闻?”庞洪说:“臣奏前验过珍珠旗是假的,西辽王原有欺君之罪,今次若不伐尽西辽,我国久留后患,而且别邦效尤,伏乞圣裁。”天子一想,这句话也不差,即降旨狄御弟,说朕如要灭尽西辽,我心不忍,可命御弟将假旗倒换真旗回朝,以抵欺君之罪。如彼不从,后再征伐未迟也。狄爷说:“臣领旨。”国文在旁,心中暗喜。此时天子降旨,内侍速往库房取出珍珠旗,交与狄爷。天子正要退朝,早有包爷出班说:“臣包拯有奏。”天子说:“包卿有事且奏来。”包爷说:“臣奏救活狄王亲,庞洪该降三级。”天子见有主状在先,只得依奏。批庞洪暂降三级,就此退班。众朝臣退出午朝门外。
只说平西王回到王府,六位将军迎接进内,同见太太,就将此事说明。太大开言说:“儿啊,为臣原要报君恩,既然圣上差你岂能违逆?早日成功,可慰亲娘之愿也。”狄爷说:“母亲啊,孩儿如今此去非是半年三月,久久总要三年两载,方得还京,儿并无挂虑,只有娘亲在此,无人侍奉,实是放心不下。”太君说:“儿啊,自古尽了忠时难以尽孝,你娘虽老,身体倘康健,不要把为娘挂在心头。”众弟兄多说:“老太太之言不差。”当时狄爷定了出师良辰。一面行文与兵部,挑选十万精兵,自有四虎将同焦。孟弟兄同往破敌,不用别挑战将了。来日又往各王府以及崔信。文爷、包公众大臣府中辞别。叙谈不能一一细说。次日又到天波府,拜别佘太君。也是一番叙话不表。
狄爷又到南清宫,见了姑娘,说明领兵缘故,辞别原由。太后只是恨着庞洪,说声:“侄儿,这庞贼如此凶狠残毒,少不报应有期。但你又要提兵解围,此去须要事事小心,愿你马到成功,早早回朝。”狄爷说:“承姑娘训谕,不敢少违。”潞花王说道:“表弟啊,你有王命,万事且自丢开,待等奏凯回朝,这奸臣有了破绽,必要降了当道虎狼,班中才得宁靖安然。”狄爷说:“表兄之言有理。”狄太后又吩咐排开酒宴,表弟兄对饮用酒已完,狄爷辞别,回归王府。
再说庞洪自降了三级,终日恨忿包公,原是又因救活了狄青。想了一回,急忙修书一封,悄悄打发家人,前往雄关送与孙秀,叫他留心打算,害这狄青。自言用尽千方百计,摆布他不得身亡,如今实算他不得了,贤婿可有妙计,须要摆算他。原是包拯救活这小畜生,不日提兵即到了,书意如此。即着家人投递去了。前日孙秀告急本章,请旨掣回,此时天子因何绝不提起?只因前日正在停征罢战之时,并且未选得能人去掌管。如今原有五虎将兵前去,所以仍着孙秀守关。好歹自有狄青承当,所以至今无掣回的旨意,不题。
再说狄爷奉旨提兵,换这珍珠旗。此时是六月天时,正值炎天暑热,所以行军稍缓,若是边庭危急之际,顾不得天寒暑热了。即要兴兵,如今是停征罢战之时,耽搁多几天,也是无妨碍。是以狄元帅发兵之期,定于立秋之后吉日。光阴迅速,已到立秋,此时狄爷不敢再缓,不觉已是七月十一日。狄爷先来辞别圣上,又往各衙辞过众大臣,又行文兵部,点兵伺候。兵部即时挑选强健雄兵十万,都在教场上伺候去了。狄爷又令焦廷贵、孟定国二将,可往教场上收管,众将即往南清宫别过潞花王、狄太后,又有一番小心嘱咐之言。潞花王说:“表弟,此行须要小心,舅母在此,自有为兄照管,不必操怀。”狄爷应允称谢。此后狄太后母子与狄爷有许多言语,不能细叙。
当时拜别他母子,回到府中,与四虎、焦、孟一同进内,拜辞了太君。当时太太只为孩儿出兵,须要吉采的,只得强忍别离珠泪,再三嘱咐孩儿,又叮咛六位将军,众英雄一同连声答应,安慰太太一番。府堂上又排上酒筵,各将用过了。有石将军说:“千岁,小弟也要到赵王府去别过母亲、岳父母,即回来的。”狄爷说:“贤弟正该如此。”石玉即时离了狄府,一程到了赵府中,拜别母亲与岳父母,又拜别郡主,也有叮咛分别之话,不能细述。不知后事如何?正是:
母子分离因国务,夫妻间别立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