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2100000015

第15章

世尊不受后有智者。上来广明二乘有畏。从此下第二会之入大。以有畏者。终趣无畏。就文有二。第一牒前二种四智。二从彼先所得地不愚法下。会小入大。牒四智者。由佛四智究竟。二乘四智不究竟。是故会二乘以入佛乘也。不受后有智有二者。总牒大小二种四智。举后以牒。是故偏言不受后有智有二也。下别牒之。前牒佛智。罗汉辟支度生死下。牒二乘智。牒佛智中。前牒三事得智所以。一切尔炎无碍慧下。正牒智体也。得所以中。上有四无余。今具牒三事。前牒法身。次牒般若。后牒解脱。就法身中。初至出世。明其位极。余显德满。三事之中齐有此二。位极中。无上调御。对治胜也。佛善调御中极。故曰无上。降伏四魔。离过尽也。如来善断生死因。故降烦恼魔。亦能灭除生死果。故降伏阴魔及以死魔。内患既除。外无不伏。故降天魔。智度论云。得无生法忍。降烦恼魔。得法身。降伏阴魔。得无生法忍及法身。降伏死魔。得不动三昧。降伏天魔如大集经中。对四种功德。破坏四魔。一对四谛智以说。若知苦能坏阴魔。若断集坏烦恼魔。若为证灭坏死魔。若能修道坏天魔。二对四法印智以说。若能见苦坏阴魔。若见无常坏烦恼魔。若见无我坏死魔。若见涅槃寂灭天魔。三对四念处智以说。若能观身坏阴魔。若能观受坏烦恼魔。若能观心坏死魔。若能观法坏天魔。四对三空门智及回向智以说。若观空坏阴魔。若观无相坏烦恼魔。若观无愿坏死魔。具足三法回向菩提坏天魔。此等悉是随相别德。若实论之。一一行通坏四魔。今显如来证穷后际。究竟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间位中极也。超过分段变易。名出一切也。下德满中。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应身也证得不思议法身。真如身也。就波若中。于尔炎地无碍自在。彰德满也。生智境界。名尔炎地。如来于此具知。名于一切无碍自在。于上无作无所得地。明位极也。佛望上更无所作。明其因圆。无所得地。彰其果极。亦可诸佛种智圆备。名无所作。一切智满。名无所得。就解脱中。十力勇猛。彰德满也。十力坚固。魔不能动。故得勇猛。升于第一无畏之地。明位极也。亦可前句明得十力。此明无畏。上来牒三事明得智所以。下牒智体一切尔炎无碍智观。牒上般若。般若是智体。故复牒之。不由他下。就前所牒明不受后有不由于他。简大异小。小乘四智由他教得。如来自证故。不受后有智师子吼者。正说智体。如来得此无碍智时。名不受后有。说无碍智。名不受后有智。道理决定。名师子吼。世尊阿罗汉下。次此牒二乘四智。于中亦二。一明二乘自谓四智究竟。世尊阿罗汉辟支佛观第一下。第二自谓涅槃究竟。所以明此二者。前是智究竟。后是断究竟。前是菩提究竟。后是涅槃究竟。又前是有为功德究竟。后是无为功德究竟。初文有三。一明其所得相。二作是念下。说其自观所得究竟。三罗汉辟支观察时下。结自谓究竟也。罗汉辟支。举得智人。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脱乐。是四智体。度生死畏者。度分段生死畏也。次第得解脱乐者。得有为无为解脱乐也。观四谛及九地。皆次第断次第得。初果见谛尽。二果六品尽。三果欲界尽。罗汉辟支三界尽。因尽果亡。是次第得解脱。脱生死之苦。故得无为之乐。作是念下。是四智相。出观有中。缘己所得。生究竟想。故言作是念。我离生死。不受生死。离生死现除苦因。不受生死当无苦果。又离生死现灭诸苦。不受生死当苦永息。又我离生死怖。不受生死苦。犹是得解脱乐。但前就得说。明得解脱乐。今就离过说。故云不受苦。世尊阿罗汉观察时。第三文也。詺向作念。为观察时。为此观时。生得智想。是故名为得不受后有智观第一苏息处。有人言。此是牒大小两涅槃。观第一处涅槃者。牒上如来所得涅槃。胜鬘观佛所得涅槃。故名为观。如来所得苏息中极。名第一也。涅槃地者。出其息处。有人言。还是二乘自知变易外有圆极第一涅槃。今谓不然。上来明二乘自谓四智究竟。今明二乘自谓涅槃究竟。故云第一苏息处涅槃地。彼前所得地者。有人言。上第一苏息是大乘涅槃。今牒小乘涅槃。今谓不然。上明小乘自谓涅槃究竟。今牒彼小乘涅槃不究竟。欲明会入究竟。就文为四。一牒不究竟。会入究竟。二何以故下。问答辨释。三是故三乘即一乘者。结也。四得阿耨菩提下。就所会入一乘普摄众德。即显所入一乘是究竟也。彼前所得地者。有人言。二乘所得涅槃。对后际大涅槃。故名为前。有人言。彼前所得地者。谓干慧地性地。内凡之始。五根成立。便自知还原。必应作佛。名不愚于法。然因时本自知。非至果始自知。但厌苦情深。且取小果耳。有人言。犹是牒前句。故称为前。今谓不然。二乘自谓四智究竟。涅槃满足。此是愚法之时。后值善友闻说一乘。得不愚法。愚在不愚之前。故名彼前得地也。不愚于法者。举所会人。声闻有二。一愚法人。二不愚法人。现在时中。种性声闻。执小迷大。名为愚法。退菩提心声闻。知小解大。名不愚法。问。愚法之人。何时得不愚耶。答。愚法之人。未来无余涅槃之后。心想生时。值佛闻说法华。方得不愚于法。故法华化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自于所得生灭度想。我于余国作佛。为说是经。得入佛慧。不愚法者。不愚迷大乘究竟法也。问。前云谓四智究竟。后云不愚于法。自知不究竟。为是一人。为是二人。答。犹是一人。初自谓究竟名为愚法。后闻一乘经。回小入大。自知不究竟。名不愚法。今明本乘声闻。退菩提心声闻。并是愚法。所以然者。夫自知作佛。必不证罗汉。若证罗汉。则自谓究竟。不知作佛。二种声闻并证罗汉。自谓究竟。悉是愚法。此之二人。若闻一乘经。回小入大。自知作佛。皆是不愚法。于二人中。根性无量。或利或钝。入大早晚。若回小入大。并是不愚法人。问。二人何异。答。本乘声闻。昔不闻大乘。未发菩提心。无一乘种子。入无余后。值佛闻经。方乃发菩提心。退菩提心声闻。昔曾闻一乘发菩提心。有一乘种子。但中途退大乘取小。现在闻一乘经。续发菩提心。自知作佛。故二人为异。问。此之二人藉二种他。一者人他。谓佛菩提。二者法他。谓一乘。何故言不由于他。自知作佛。答。实由二种之他。但今言自知者。若明由他方知作佛者。则作佛义不分明。今欲明了了自知作佛。是故说不由他后当广说。问。何故明二乘之人了了自知作佛。答。欲明无二有一故也。所以然者。非但佛说道理有一无二。亦二乘之人自知有一无二。具斯二义。故有一无二义成。所以会入义显也。亦自知有余者。非直不愚大乘是究竟法。亦知自分有余非究竟故。必当趣菩提者。既知自分非究竟大乘是究竟故。必当舍不究竟入于究竟。何以故下。第二问答辨释。何以故者。问也。二乘与佛乘异。何由能得无上菩提。下对释之。彰彼二乘同入大乘。故得菩提。依法华论。三乘人法身无异。是故三乘同入一乘。又说一为三。故三是一也。问。大乘一乘。云何同异。答。有人言。大乘通因果。一乘唯是果。今明此中是异名。或名大乘。或名一乘。但显所入一乘是佛乘。故是究竟。是故三乘即是一乘者。第三结。是二乘入一乘。故三乘即是一乘也。问。何故或言二乘入一乘。或言三乘入一乘。答。若言二乘入一乘者。唯会别二乘以归一。故但说二乘入一也。若言三乘入一乘者有多意。一者非直会别二归一。亦会权大以入实。故具说三以入一也。二者然但会二而言三者。但二是三中之数。故通以举。言三而实二也。此如法华疏说。又如四卷楞伽说。三乘亦非乘。一乘亦非乘。最上摩诃衍。是名为大乘。彼说会二归一。及会权大以入实。故说三乘亦非乘。并复会实因以入果。故言一乘亦非乘。言非乘者。非究竟果乘也。摩诃衍名大乘。名究竟果大乘也。又一就理释之。三乘一衍。并非真乘。非三非一。中道之法。始是大乘。此如法华方便品同异门中说。得一乘者。第四明一乘并摄众德。显所入者是究竟。就文有三。初以一乘即摄众德。二得究竟法身即一乘下。以众德即一乘。三究竟无边不断下。显究竟一乘。德无不含。体是常住。一乘即众德中。初以一乘即菩提。次菩提即涅槃。后以涅槃即法身。所以但明三法者。以三法即三德。菩提即般若。涅槃即解脱。后明法身。三法并即者。对二乘三法异体。二乘般若法身是有为。涅槃是无为。是故今明三法同体。皆是无为。又菩提与涅槃异者。菩提为智。涅槃是断。菩提为果。涅槃为果果。又涅槃云。生因所生。名曰菩提。了因所显。名曰涅槃。此明菩提为生因所生。名为始有。是方便净。涅槃为了因所了。名为本有。是性净。又同体义分。一切诸德。圆通无碍悉名菩提。寂灭无为。通称涅槃。得究竟法身。第二众德即一乘。亦开三别。初法身即一乘。二如来即法身。三复宗还明法身即一乘。初句如文。无异如来者。第二句。无异如来。明法身不异如来也。无异法身。明如来不异法身。如来即法身。结成无异。问。何故明人法不异。答。人闻乘是所乘之法。如来是能乘之人。谓人法异。是故今明人法不二。又叹一乘无义不摄。非但摄法。亦摄于人。又上来明三法相即。未明人法相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克隆赢家

    克隆赢家

    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克隆已经证明有效的方法。要成功,快速成功,就一定要研究成功学,研究已经成功的实例。
  • 云鲸记(二)

    云鲸记(二)

    飞船进入比蒙星大气层时,正是深夜。我被播报声吵醒,拉开遮光板,清朗朗的月光立刻照进来,睡在邻座的中年女人晃了下头,又继续沉睡。我凑近窗子向下望,鱼鳞一样的云层在飞船下铺展开来,延伸到视野尽头。一头白色的鲸在云层里游弋,巨大而优美的身躯翻舞出来,划出一道弧线,又一头扎进云里,再也看不见。窗外,是三万英尺的高空,气温零下五十多度。不知这些在温暖的金色海里生长起来的生物,会不会感觉到寒冷。我额头抵着窗,只看了几秒,便产生了眩晕感,手脚都抖了起来。为了阿叶,我鼓起勇气,咬着牙,穿越星海来到这颗位于黄金航线末端的星球,但这并不代表我克服了航行恐惧症。
  • 三国之战神召唤

    三国之战神召唤

    新书末世文《当地球再次格式化》,望诸位读者大大支持。本文为系统流的三国穿越小说,主角韩武穿越后很牛B,貌似什么话都不想说。QQ交流群:648315109。
  • 玄武乾坤录

    玄武乾坤录

    怪龙,巨蟒,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阴谋,阳谋,宫闱惊变,深不可测;佐龙宫,佑武盟,江湖纷乱,血雨腥风!武玄望着这广阔的江山,又看了看手里这半部玄武乾坤录,苦笑道:“半部就半部吧,我就靠着这半部功法闯遍这无限江湖!”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每一种动物,都是自然界中靓丽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每一种动物的生存智慧,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本书让我们感悟动物的成功品质,学以致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
  • 皈依(中篇小说)

    皈依(中篇小说)

    桃花汛过后,资水就渐渐地平静了。婆婆崖渡口有人在扯着闲谈等候渡船,一个中轻汉子正扬起手向老远走来的圆满和尚打招呼。“圆满师傅,您这是过河还是上街啊?”那汉子是对河鹊坪人。“阿弥陀佛!是上趟街去。施主您这是回家吧?”听到喊声,圆满和尚收住了纷乱的心思,也停住了脚步,出于礼节就明知故问地答了话。两人当然是老相识,去年开春,他还去他家里化缘过树苗的。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圆满和尚却有意隐瞒了是去看慕容大夫的实情。或许这也不叫打诳语,因为人家又没有问他是去街上做什么事。他于是向其他人也作了个揖,重又拾步前行。
  • 那年的青春我们错过

    那年的青春我们错过

    上了初中的她,本该是平凡的一生,却因为一群人改变了她。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候在那里,最纯真地爱恋也在那里
  •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

    《奥巴马演说:跨越种族的声音》主要介绍了美国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执政以来的历次演说。奥巴马的演说平易近人,风格幽默。每篇演说都语言巧妙,内容丰富感人。他的演说给听众带来了极大的内心震撼,激发了民众的感情。以英文演讲词与中文翻译兼备形式编写。
  •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淡定小傻妃:王爷,有种就休我

    什么?!当朝有权有势、风华绝代的王爷,竟然使计娶了众所周知的傻小姐?天下多少女子想嫁给他,这……有违常理……咦?一个傻瓜怎么脾气刁钻古怪?在闹得王府鸡犬不宁后,又跑到一旁乐悠悠地瞧戏,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样子?!这,怎么回事…
  • 我的独立系统

    我的独立系统

    猩红如血的眼珠,清澈碧绿的笛子,挥起一卒,歌谣天下。仙女伴奏,颤动诸天!凤舞狂动的身躯,手握一戟,血色猩红,临威八方,血饮诸天!?飘渺无边的天际,一人,一笛,一酒,一饮,人则临威,笛则一曲,酒则千年沉淀,饮则八荒清泉,曲,动人心,动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