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輔行云。法華大車譬十法。且順經文次第。不依十法次第。謂大乘高廣。不思境也。幰蓋慈悲寶繩交絡。即發心也。安置丹枕。枕有內外。若車內枕。休息眾行。即安心也。若車外枕。或動或靜。或靜。即通塞義。破塞存通。即塞而通。其疾如風。即破無明。是破徧義也。乃至始自白牛。終至平正。道品義也。又多僕從。即正助也。遊於四方。即次位也。安忍。只是忍於五品違順二境。令入六根。離愛。只是離六根相似法愛。是知前七。正明車體。及以具度。後三。只是乘之所涉也。
二別明圓機十乘十。初明觀不思議境。
一觀不思議境。謂觀一念心。具足無減。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即此之境。即空即假即中。更不前後。廣大圓滿。橫豎自在。故法華經云。其車高廣(上根正觀此境)。
【註】此初乘觀。忘能所故。從境受名。又為九乘本。稱本修九。方堪入位(所入位。即觀行位也)謂觀一念心等者。即現前陰妄一剎那心。稱性而觀。具三千法。不惟三科揀境明一念心。正當於此揀思議心。取不思議心也。故妙樂一云。揀境及心。光句記一云。須去思議。取不思議。方名揀心。(文)即達陰境。成不思議境也。既云三千性相。復云百界千如者。以三千法。約百界千如。歷三世間而論也。
【記】此明觀一念心具足三千也。所云稱性而觀現前一剎那心具足三千者。詳解云。如止觀一部。其要在於解之與行。解則解於法法本真。行則立行定境用觀。正用觀時。的觀現前一念妄心具三千法。三千即一念。一念即三千。不縱不橫。不前不後。觀之不已。則陰境轉成不思議矣。是為稱性而觀一剎那心具三千法也。所言三科揀境明一念心者。如輔行云。陰入界並可為境。寬漫難示。故的就陰。如去丈就尺。略四從識。如去尺就寸。由界入所攝寬多。陰惟有為。有為之中。義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復名含心及心所。今且觀心王置於心所。故初觀識是也。揀思議心取不思議心者。如止觀云。觀心不可思議者。此境難說。先明思議境。令不思議境易顯。思議者小乘亦說心生一切法。謂六道因果。三界輪環。若去凡欣聖。則棄下上出。灰身滅智。乃是有作四諦。蓋思議法也。大乘亦明心生一切法。謂十法界也。若觀心是有。有善有惡。惡則三品。三途因果也。善則三品。修羅人天因果也。觀此六道無常生滅。能觀之心。亦念念不住。又能觀所觀悉是緣生。緣生即空。是二乘因果法也。若觀此空有。墮落二邊。沉空滯有。而起大悲。入假化物。實無身。假作身。實無空假說空。而化導之。即菩薩之因果法也觀此法能度所度。皆是中道實相之法。畢竟清淨。誰善誰惡。誰有誰無。誰度誰不度。一切法悉如是。是佛因果法也。此之十法。邐迤淺深。皆從心出。雖大乘無量四諦所攝。猶是思議之境。非今止觀所觀也。不思議境者。如華嚴云。心如畫工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莫不從心造。種種者。十法界也。法界三義。十數是能依。法界是所依。能所合稱。名十法界。又此十法。各各因。各各果。不相混濫。言十法界。又此十法。一一當體皆是法界。言十法界也。夫一心具十法界。十法界各各互具。成百法界。界界具十如是。百法界則成千如是。又各具三種世間。所謂正覺世間。五陰世間。器世間也。千如是。則成三千種世間。故云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也。此三千在一念心。若無心則已。介爾有心。即具三千。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言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例如八相遷物。物在相前。物不被遷。相在物前。相不被遷。前亦不可。後亦不可。只物論相遷。只相遷論物。今心亦如是。若從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則是縱。若心一時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橫。縱亦不可。橫亦不可。即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縱非橫。非一非異。玄妙深絕。非識所識。非言所言。所以稱為不思議境。意在於此。是為揀思議心。取不思議心也。故妙樂下。證三科簡境明心。文句觀心釋結文云。即別圓二觀(云云)妙樂釋云云云者。乃未足之辭。今應於此以辨同異之相。方便正修。簡境及心。并對前二。以辨權實等。乃至四觀。亦須開量。今但略引一句。以證三科簡境明心也。光句記下。證揀思議取不思議也。即達陰境等者。申上光句記意。記云下。發明三千性相百界千如也。
【註】即此之境等者。即境為觀。即空假中。境觀不二。三一互融。更不前後。亦不一時。不縱不橫。絕思絕議。此境周徧。故廣大。無法不備。故圓滿。橫周十界。豎徹三諦。橫豎相即。故云自在。法華車體。其在是歟。
【記】即境為觀觀即是境。故境觀不二。然觀有三。而境唯一。既境觀不二。是為三一互融。一融三。故不前後。三融一。故不一時。不前後。則不縱。不一時則不橫。言思道絕。名不思議境。此境周徧。四聖六凡。情與無情。無處不有。故曰廣大。世出世間。染淨色心。無法不具。故曰圓滿。橫周十界之邊。豎徹三諦之底。橫即豎。豎即橫。相即隨心。故曰自在。是則法華大白牛車體。其在斯歟。
【註】其車高廣。文句五(二十七)云。假名車有高廣相。譬如來知見深遠。橫周法界之邊際。豎徹三諦之源底(文)。
【記】以車之廣。譬如來知見橫周。以車之高。譬如來知見豎徹。法界三諦。並非橫豎。法界從徧。言橫則便。三諦名異。言豎則便。不二互顯。思之可見。
【註】上根等者。義例云。上根之人。即於境種而生於果。為中下根。復論九乘。大意云。又此十法。雖俱圓常。圓人復有三根不等。上根唯一法。中根二或七。下根方具十(文)。
【記】上根等者。謂上即於此不思議境種。而起觀照。久觀此境。而生於果。輔行云。且如十境。只一念心。行之地也。二顯示境相不同。行之種也。一一起於十乘觀法。行之雨也。一一轉成不思議境。行之芽也。一一發心。行之幹也。一一安心。行之葉也。一一破徧。乃至正助。行之華也。一一次位。以至法愛。行之果也。若無六事道樹不端次第雖爾。若從人說。上根即於境種而生於果。文云。直聞是言。病即除愈是也。為中下根論九乘者。輔行云。為中下根。更須後法。文云。至長者所。為合眾藥是也。大意下。證十法三根之殊。
【註】然此不思議境。在止觀中。具明三境。一性德境。觀一念心。具三千法。二修德境。推本具心。離四性計。三化他境。解離四性。無妨四說。蓋即性德而為修德。如輔行云。其實但推本具理心。(文)當修德時而有化他之解。非即說法也。如輔行云。初心依理生解。與起教後心不同(文)。
【記】此指止觀具明三境也。初半行。標指。一性下。示性德。觀一念心具三千法者。即所謂性德不思議境也。二修下。示修德。正觀問。心起必記緣。為心具三千。為緣具。為共具。為離具。若心具者心起不用緣。若緣具者。緣具不關心。若共具者。未共各無。共時安有。若離具者。既離心離緣。那忽心具。四句尚不可得。云何具三千法耶。答。他人云。一切解惑真妄。依持法性。法性持真妄。真妄依法性也。攝大乘云。法性不為惑所染。不為真所淨。故法性非依持。言依持者。阿賴耶是也。無沒無明。盛持一切種子。無沒者。即八識無始恒有。故云無沒。若從地師。則心具一切法。若從攝師。則緣具一切法。此二者。各據一邊。若法性生一切法者。法性非心非緣。非心故而心生一切法者。非緣故亦應緣生一切法。何得獨言法性是真妄依持耶。若言法性非依持。黎耶是依持。離法性外。別有黎耶依持。則不關法性。若法性不離黎耶。黎耶依持。即是法性依持。何得獨言黎耶是依持。又違龍樹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乃至云當知四句求心不可得。求三千法亦不可得。既橫從四句生三千法不可得者。應從不念心滅生三千法耶。心滅當不能生一法。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從心亦滅亦不滅生三千法者。亦滅亦不滅。其性相違。猶如水火。二俱不立。云何能生三千法耶。若心非滅非不滅生三千法者。非滅非不滅。非能非所。云何能生三千法耶。亦縱亦橫。非縱非橫。求三千法亦不可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故名不思議境也。三化下。示化他。如止觀云。當知第一義中一法不可得。況三千法。世諦中一心尚具無量法。況三千耶。樹龍云。不自生等。大經云生生不可說等。有四緣故。亦可得說。謂四悉檀因緣也。蓋即下。專明修德境。文中略引輔行正釋。今具記云。言修德不思議境者。即是自行。須明行相。故輔行問答推檢而為行體。如前理性。本無性過。約修門說。須明離計。故約四性以為正問。然此問中。且約所起。對理自具。以為研覈。其實但推本具理心。恐生計故。故須此覈。故下答文但離縱橫等四句執竟。還歸本理。一念三千也。當修下。轉明化他境。云若聖若凡。凡欲利他。皆須四句橫豎破執。乃可四句慈悲為他。然此為他。與後起教。其義不同。彼唯實報八相被物。發起權實施開廢等。此唯初心依理生解。無性執已。為他四說。亦通後心。仍在習果無生忍位。四執寶破。赴物說四是也。
【註】雖分三境。只在一心。用觀推求。正在修德。蓋末代行者。離四句外。無修觀處。今文云具足無減等。即性德也。即空假中。即性而修也。如義書(第二義云)心具三千是假。此之三千。(假觀)非法性。(自生)無明。(他生)自他共離而造故。(空觀)約此空假。遮照不偏。名為中道。(文)又輔行釋修德云。不得而得。三諦宛然。(文)不得者。空觀遮情也。而得者假觀照性也。遮照不偏。中道在焉。今缺明化他境者。修德離四性時。而有無妨四說之解。即化他也。
【備】此以今文會通三境。初二句。會通性德境。次二句。會通性修境。如義書下。引證即性而修。又輔行下。重證即性而修。次行半。申明輔行文義。今缺明下點示化他一境。文相雖無。約義却有也。意謂此文於三境中。點明用觀推求。正在修德。此玉師一片婆心。示修觀下手處也。後人於一念三千。性德亦似了了。而未能深入者。病在不用四句推求之故。四句推求。即觀此具。謂從法性生。從無明生。從法性無明共生。或從離生。俱不可得。只此不可得處。即不思議境。即不思議觀。如此境不現前。即重提起四句推求行住坐臥。頃刻莫離。勤加五悔。無論時日。務得三諦泠然。一心無寄。遮照同時。法界洞朗。此是止觀氣分。既得實心。以緣實境。則實緣自然次第而生。實實迭注。心心無間。豈有不入實理者耶。輔行問。前性境及前章安料簡中。皆云一心任運具足。今此何得對緣推耶。答。今此正推一念心起。已具三千。故推此具。為心為緣。若推此起。起不可得。念與三千。俱不可得。不得而得。三諦宛然。須知若推此起起不可得四句。正是用觀推求。不得而得二句。正是遮照同時。法界洞朗時候。從此發品信觀行證。相似分真。不離此境。是為上根。或推之未入。昏散重增。則發宏誓以助觀。善巧總別以安心。再未能入。此必破法之故。用無生門以遍破之。辨通塞以檢校之。加以三十七道品次第調試。八萬四千事惡對治助開。果能如此。未有不得證入者。所謂中根二或七也。下根具用十者。亦一往分之。是以輔行云。為中下根。更須後法。不必拘定。又修觀中。必有境發。如病煩惱見禪等。倘心安於諦。不須更換。或境強觀弱。則當以所發之境。依止觀中別以為觀。使境消而仍歸於不思議。或即所發境而證入。在學者自察之。此是起修要處。不厭詳細。幸毋略焉。釋不思議境竟。
二真正發菩提心。
二真正發菩提心。謂依妙境。發無作四弘誓願。憫己憫他。上求下化。故經云。又於其上。張設幰蓋。
【註】輔行五中(十四)問。應先起誓。後觀妙境。何故境後方云發心。答。境前非不發心。具如五略中意。今發重為成觀。故須緣理益他(文)。
【記】輔行云。初起大志。造趣所期。名之為發。不依教道。名真。依三諦理。名正。菩提。即是所期之果。妙境。即是所行之路。心。即能行能趣。有情以無始來。隨逐塵染。不知無緣體徧法界。惟隨妄我慮知之境。今依聖教。從迷反迷。故名為發。制此慮知。令上求下化。復名為發也。如五略意者。謂以五略而攝十廣。則初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即發大心。六方便。七正修。即修大行。八果報。即感大果。九起教。即裂大網。十旨歸。即歸大處。是故境前非不發心也。今發下。正答今後發心之故。
【註】大意五云。觀境不悟。須加發心。此人無始以起宏誓。今由觀境不契於理。重須發誓。於靜中思惟彼我。鯁痛益他。無量劫來。沉迴生死。縱發小志。迷菩提心。我今雖知。行猶未備。故重發誓等(文)。
【記】此引大意示明境後重發之意。初明自行觀境不契。故重發誓。次明利自他行未備。故重發誓。所言思惟鯁痛者輔行云。思惟是宏誓之始。鯁痛是悲願習成。鯁者。魚骨刺喉。痛者。傷苦之甚。是故重發誓願也。
【註】張設幰蓋者。文句五(二十七)云。譬四無量。眾德之中。慈悲最高。普覆一切也。
【記】此釋張設幰蓋者。以慈能覆護一切。其猶幰蓋之遮蔭一切也。
三善巧安心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