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此結示胎中位也。初總示。次引證。輔行引阿難問經。佛為廣說胎相。初七名阿羅邏。如薄酪。二七名阿浮陀。如厚酪。三七名閉手。如短小藥杵。四七名伽那。如溫石。五七名波羅奢呵。五皰開張。六七現膝相。七七現手足相。八七手指相。九七眼耳鼻口。大小便道相。十七堅實有風門。吹胎如囊。十一七七孔開徹。母性改常。十二七生大小腸如絲綖。有三支節。一百孔穴。十三七生飢渴想。十四七生九脈交絡纏繞。十五七生二十脈派一邊各十。又四十脈派。八萬名。十六七氣息通。十七七眼得光。十八七諸根明。十九七諸根具。二十七生諸骨。二十一七生肉。二十二七生血。二十三七生皮。二十四七生膚。二十五七血肉長。二十六七生髮。二十七七以業力故。分別端醜。男居母左。女居母右。男面向內。女面向外。皆手掩面。蹲踞而坐。二十八七生八種想。謂牀榻園林等。二十九七生光潤。五色別異。三十七長髮爪。三十一七至三十五七。人相具足。三十六七生厭離想不樂。三十七七生穢獄想。三十八七風力所轉。頭向產門。申兩臂。出產門。每於一七。各有一風。吹令變易。風各有名。具如彼經。生已。八萬戶蟲。從方而生。縱橫飲噉。左右各五百諸節。各有若干蟲戶。長大衰老。常與蟲居。是則乃至三十八七。計日成二百六十六。計成九月。所以少四日者。以半小月故也。問。世教及經。並云十月。何故唯九。答九即十也。如月初一受胎者。定唯九月。二日已去。日數滿時。即跨至十。又羅云六年。脅尊者六十。亦有減者。乃至五月者。雖謂增減不同。而壽煖息必具。此不可以常論。
六觸(出胎)。
【註】出胎已後。至三四歲。由根對塵。情塵識合。然於違順中庸差別境上。未能了知生苦樂捨。是名為觸。
【記】此釋觸名體也。先出體。謂人生三四歲時。眼等五根。對色等五塵。中有識生。以此情塵識三。和合而成觸體。故法界云由入對塵。情塵識合。是名為觸。然於下。示觸名。謂一切境緣。並有媸妍。見有好醜。皆出自心。故人於違境生苦。順境生樂。非違順中庸境。生捨。今尚未起苦樂等見。名之為觸也。
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
【註】從五六歲至十三歲。因六塵。觸六根。即領納前境。於三受違順中庸境上。已能了別。然未能起淫貪之心。故名受也。
【記】妙玄云。能分別苦樂。避危害事。能生貪愛。不起淫欲。於一切相。不生染着。是時名受。此上識等五。以三世因果言之。同是現果。即現在五支果也。
八愛(愛色男女金銀錢物等事)。
【註】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貪於種種勝妙資具。及淫欲等境。然猶未能廣遍追求。不名為取。皆是愛支所攝。
【記】此釋愛名用也。先明業用。謂貪勝妙資具。乃愛資生塵境。及貪淫欲。乃愛男女情境。法界云。從受中心著。名愛。謂於領受中心心渴愛也。然未能廣遍追求。如衝虎穴。過龍津。不顧危亡。唯以欲求。乃名為取。今既未能。故是愛攝。
九取(凡見一切境。皆生取著心。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
【註】即從二十歲已後。貪欲轉盛。於五塵境。四方馳求。名之為取。
【記】以釋取名也。謂二十已後。正當強壯。血氣方剛。較前淫欲。愈覺轉盛是以戴月披星。梯山航海。適越投楚。走北奔南。深染塵欲。名之為取。妙玄云。以貪境故。四方追求。是時名取也。此取與愛。以三世因果言之。同是未來生死因。以三障三道言之。如過去無明同煩惱障。煩惱道。即無明愛取三煩惱也。惟無明發業。愛取潤生。有殊耳。
十有(業已成就。是未來因。屬業道。如過去行)。
【註】體即是業。謂馳求諸境。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當生三有果。故名為有。注云是未來因者。雖屬現在。却為未來苦果之因也。
【記】此釋有名體也。初指體次釋名。取為能起。善惡業為所起。即此所起善惡業為牽引因。成三有之異熟果。是則有因有果。因果不忘。名有。法界云。從取。則後世業因成。名有。又因能有果。故名為有。注指儀文原解。業已成就是未來因者。雖云現在三支因。實為未來苦果之因也。又以三道言之。而此有支。與過去行支。同是業道。即行有二支屬業道也。然有少別。以行惟善惡二性。有。通善無覆無記也。
十一生(未來受生事)。
【註】從有還受後世五眾之身。是名生。所謂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記】此釋生名也。初正釋名。謂由現在有支為正感生死之因。故受未來生身之果。五眾。即五蘊也。所謂下。示生處。先德云鑽馬腹。入驢胎。塗炭經曾幾度回。適從帝釋殿前過。又向閻君鍋裏來。是也。四生六道。乃善惡者。受生之處也。
十二老死。
【註】從五眾之身熟壞。是名老死。
【記】此釋老死名也。如唯識云。老死。猶云衰變敗壞。住世衰變。總為老名。身毀命終。最後敗壞。乃得死名也。而老死同一支者。唯識又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也。此老死支。與上生支。同為未來苦果。即未來二支果也。又此未來二果。及現在五果。於三道。即苦道。於三障。即報障也。
此是所滅之境。
【註】以能滅之觀。順推此境。故此十二。即所滅境也。
【記】此釋結名也。言所滅之境者。如法界云。若正觀諸法實相清淨。則無明盡。無明盡。故行盡。乃至眾苦和合皆盡。是為以觀順推。此境滅盡。名所滅境。
【註】不立病支者。妙玄二(十六)云。問。何不說病為支。答。一切時。一切處。盡有者立支。自有人從生無病。如薄拘羅生來不識頭痛。況餘病也。是故不立。問。憂悲是支否。答。非也。以終顯始耳。如老死。必憂悲(文)。
【記】此節料簡有二。先明病不立支。問以生老病死為四大山。皆能逼害於人。既三種立支。何獨病不立支耶。答中不徧時處。故不立支。如瑜伽論云。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而病不遍一切處。不定一切時。故不立支。又唯識論云。薄拘羅。年百六十歲。無病無夭。由昔持不殺戒。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施僧一訶黎勒果。故身常無病。欲界眾生尚有如薄拘羅者。況色無色。故不以病為支也。次明憂悲不立支。如有老死。必有憂悲。故婆沙云。老死有果。謂憂悲。老死為憂悲因。名始。憂悲為老死果名終。憂悲既苦。老死亦苦。故云以終顯始耳。
【註】釋籤三(三)云。問。愛取何別。答。愛增廣。名取。(文)然上一往似論三世。在支佛逆順兩緣。百千萬世觀因緣等。
【記】因緣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種。隨修一種。即證緣覺果故。今但論三世也。支佛逆順兩緣。百千萬世等觀。已記前。
二諦緣開合殊異三。初標顯殊異。
與前四諦開合之異耳。
【註】止觀一(十二)云。總說名四諦。別說名十二因緣。
二徵釋開合。
云何開合。謂無明。行。愛。取。有。此之五支。合為集諦。餘七支。為苦諦也。
【註】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支。集。是無明。行。愛。取。有。五支。道。是對治因緣方便。滅。是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文)輔行一下(十)云。離苦集為十二支。觀因緣智以為道諦。十二支滅。以為滅諦。(文)文句七(二十一)云。十二因緣者。還是別相細觀四諦耳。約苦集。即有無明老死。約道滅。即有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文)。
【備】此對聲聞四諦判。
三殊異所以。
既名異義同。何故重說。為機宜不同故。
【註】聲聞總觀四諦。緣覺別觀十二因緣。
【記】根有鈍利。所謂機宜不同也。
三境觀逆順研推。
緣覺之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註】緣覺之人。等者。此觀十二因緣生。若滅觀者等。此觀十二因緣滅。
【記】此順推流轉還滅二門也。
【註】諸文更有逆順等異。如阿含明始無明。終老死。名順觀。始老死。終無明。名逆觀。又止觀禪境。以有支在初。推因。知果也。釋籤先從受支起觀。此推果知因也(此如輔行。又四念處約十二支。觀愛觀見。明推尋觀破之義也文)。
【記】此指諸文推境推觀。阿含明逆順觀者。但作此觀自滅諸惑也。止觀以有支在初者。文云。思惟心所緣處。或緣善心惡心。能緣所緣。即是有支。有能含果。此有由取。以取善惡。而得有有。若不取者。亦無此有。故知有從取生。復知取從愛起。如愛色故取。不愛。則不取。愛因受生。由領受善惡。故愛生。若無領納。愛則不生。又觀受由觸。六塵來觸六根。故得有受。無觸。則無受。經云。六觸因緣生諸受。又知觸由入。若無六陰統六根。則不能涉入諸塵而生觸。入由名色。色心合故。則有于入。當知入由名色。名色由初托胎識。故有凝酥薄酪。六皰開張。名色和合。當知名色由識。識由過去善惡業行。行由無明癡愛。造作眾行。使識流轉。從過去來今。從今愛取緣有。有能含果。招未來生死。是知以有支在初。以欲推因知果也。釋籤先從受支起觀者。文云如諸觀法。皆從受起。若支佛自起觀者。應如阿含。生滅各有逆順觀境。但作此觀。自滅諸惑。今大小偏圓。共為觀法。況四諦因緣。名異義同。四諦。觀苦為初門。故今觀因緣。亦初起苦道。如四四諦。苦並居初。故四觀緣。咸從受起。知苦斷集。次第不殊。用四種智。見理各異。須分此四也。是知從受支起觀。乃欲推果知因也。此如輔行者。文云觀十二緣。凡有二種。一。推果知因。如先推受。以至無明。既知無明。生於受等。則不起愛等。起於當果。具如玄文。釋因緣境。二推因知果。即如今文。文明發得。還寄修辯。於定心中。所緣善惡能所和合。得名為業。業必招果。故名為含。業即有因。故有能含果。次推此業。還由於取。取於善惡。乃至無明。故息現因。令滅當果也。四念處文。已記前五卷因緣觀中不錄。
四結顯悟理受名。
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
【註】因觀十二等。以觀因緣生滅。覺悟真空。而結名也。
【記】此釋結名也。意謂因緣和合。諸法有生。因緣別離。諸法有滅。是知生滅本自因緣。而諸法體寂然不動。真空之理。從茲別觀。細察自悟。是故得名因緣覺也。
二明獨覺自悟。
言獨覺者。出無佛世。獨宿孤峯。觀物變易。自覺無生。故名獨覺。
【註】觀外因緣。無師自悟。未必一向。獨宿孤峯。如國王花飛釧動等(如釋籤七二十一云)。
【記】此別釋獨覺也。花飛者。如大論云。有一國王。出國遊戲。清旦見樹林花果鬱茂。甚可愛樂。時王食已。即便偃臥。王諸婇女。採花毀樹。時王覺已。見林毀壞。思惟一切。悉皆無常。無漏開發。斷結成辟支佛果。釧動者。如禪經云。有國王。令宮女摩身。為鐶釧鬧。令漸漸減。乃至唯一。則不復聲。因思此聲。從因緣生。悟證辟支佛果。等者。如獼猴見支佛坐禪。後於餘處。見諸外道。種種苦行。乃教外道。跏趺而坐。捻其口。合其眼。外道歎云。必有勝法。外道受教。皆證支佛是也。
三同異二。初明兩種自揀行位無殊。
兩名不同。行位無別。
【註】雖緣覺獨覺之異。而同修因緣之行。同證侵習之果。
二與聲聞對揀斷侵有異。
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
【註】習氣者。慣習氣分。如氣中香。其香雖盡。餘氣尚存。統論諸文。有三家二即。今是見思家習耳。
【記】三家。謂見思塵沙無明三家習也。二即謂塵沙即習。無明即習。
【補】無明亦分正習。而言即者。菩薩斷無明時。至等覺位。必斷其習。無留習者。故言無明即習。若聲聞但斷正使。則正習條然不同。故不即也。
【備】集註問答云。通名三家。別稱二即。何耶。答。見思最麤。正使外別有習氣體。故聲聞斷正。支佛侵習不盡。菩薩方盡。塵沙無明惑細。習無別體。只附於正。正斷。習亦斷。是知二無別體。故即。三各不同稱家耳。
【註】大經云。我衣我鉢。見習也。舍利弗嗔。畢陵伽慢。思習也。
【記】大經云。聲聞緣覺。有煩惱習氣。謂我身我衣等。又疏云。二乘猶有我衣我鉢。是見習也。大論佛言。舍利弗往昔為蛇。曾害國王。醫人收蛇。令吸毒氣。若不吸者。即須入火。蛇思之云。我毒已放。云何更吸。即入火死。以由善惡不相妨故。故得聖果。猶餘嗔也。又畢陵伽。一日渡河。因其水急。叱曰。小婢駐流。河神詣佛白言。畢陵慢我。佛令懺悔。畢陵喚云。小婢來。我與汝懺悔。眾笑。懺而更罵。佛問神。見畢陵合掌未。曰。見。佛言。懺已無慢。當知此人。五百世作婆羅門。又見河神。宿生曾為己婢。常自高傲口言而已。是思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