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此牒釋行因久近。意明二乘各有利鈍。而上文乃就二乘鈍者。論行因久近也。次料簡勝劣。問中舉行因久近。故以聲聞為勝。答中約所證淺深。故顯支佛為勝也。言三生者。聲聞順解脫分。外凡為一生。四善根順決擇分。內凡為一生。見道入聖位為一生。俱舍云。極速三生得解脫。謂初生起順解脫分。二生起順決擇分。三生入聖乃至得解脫。婆沙問。順解脫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細。已種未種。云何可知。答。以相故知。彼有何相。謂聞善友說法。身毛為豎。悲泣流淚。厭離生死。欣樂涅槃。於法。法師。深生愛敬。當知決定已種順解脫分善根。若不爾者。當知未種也。支佛四生者。三生見道。得初果已。出無佛世。證無學果。故為四生。
【註】又有相者支佛。無相者聲聞。分別功德論五卷。初謂字函云。身子有七相。目連有五相。阿難二十相。獨難陀有三十相。難陀金色。阿難銀色。(文)是則聲聞亦有相耶。須知元是聲聞根性。不論種相。若是支佛轉為聲聞。不妨有相。四教義二云。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文)若文句解形色憔悴。謂二乘不修相好。此以大形小。不可為並。
【記】此相有相無相義別。初二句。指釋。論下。引證可知。四教義下。指人顯根性也。如四教義云。若生佛世。聞生滅十二因緣教。即發四辯。還名羅漢。在聲聞數。如迦葉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亦名辟支佛。若不爾者。那得次為求支佛乘。說十二因緣。設不值佛。亦自得道。據此。則知身子等聲聞。是支佛根性。故亦有相也。
【註】又根利鈍者。別對支佛是法行。聲聞是信行。通論各有信法二行。文句五(三十一)妙樂六(二十八)。
【記】文句云支佛求自然慧者。辟支是法行人。從他聞法少。自推義多。故取譬鹿。鹿不依人故也。自然慧者。從十二因緣門入。此門本自有之。非佛天人所作也。妙樂云。是法行人者。一往。且對聲聞憑教所以。支佛自思為法。然支佛必自證。聲聞信法。信法具如止觀第五記。引婆沙等文。聞法少者。支佛或聞教。墮在聲聞者。亦是因信。但云聞少。是則文句證成別對妙樂證成通論。各有利鈍也。
【註】諸文更有侵習不侵習。亦由根利鈍故。
【記】此重約利鈍釋也。謂支佛根利。故斷正使更能侵習。而聲聞根鈍。故雖盡正使不能侵習也。
【註】支佛不制分果。四教義二。釋小獨覺云。本是學人在人間生。或須陀沍。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悟成道。(輔行亦云七生初果)此是聲聞根性。出無佛世。後證支佛。是故云爾。非分果也。
【記】此明支佛。不立分果也。初一句。直標。次四教義下。引示。文云。本是學人。在人間生。爾時無佛。佛法亦滅。或須陀沍。七生既滿。不受八生。自悟成道。是人不名為佛。亦非羅漢。但名小辟支也。若論其道力。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羅漢也。輔行亦云。若七生初果。值無佛世。名小迦羅。此是下。釋非分果義也。
【註】若般若經。明獨覺向。(此則無妨)大乘同性經。明支佛十地(此乃兼說耳)。
【記】如大品云。辟支佛辟支佛道。當知支佛道。即獨覺向也。無妨者。以獨覺向。但是伏惑之類。非是分斷惑果。故雖明。而不妨也。大乘同性經。明諸佛十地。聲聞十地已有菩薩。名海妙深持。問佛。支佛地復有幾許。佛言。支佛地。有十種。一。苦行具足地。二。自覺甚深十二因緣地。三。覺了四聖諦地。四。甚深利智地。五。八聖道地。六。覺了法界虗空界眾生界地。七。證寂滅定地。八。六通地。九。微秘密地。十。習氣漸薄地。是名十種支佛地。是知同性明支佛十地。乃因問之便兼說耳。言兼說者。謂此經正明菩薩聲聞十地。約行證境智。而明支佛十地者。乃兼說耳。
【註】別行疏云。支佛侵習為淺處。通教菩薩正習盡名彼岸。(文。此以三藏支佛。與通菩薩共論。)疏記上云。支佛修行。不立分果。深觀緣起。九種三多。(作福。供佛。聞法)福慧既隆。預侵二習。(預。進也。此釋支佛侵習之所以也。不可竟作斷習看。而連下文作難)雖未發真(真無漏智)四流莫動。(欲。有。見。無明)名得淺處。(支佛向中伏惑)頓證極果。名到彼岸。(此以支佛向。與支佛自論)通教菩薩。正盡。得淺處。習盡。到彼岸(文。此約通菩薩正盡習盡自論)。
【記】此別行疏明水難中文。疏以三藏支佛。與通菩薩共論淺處彼岸。記中各論二人淺處彼岸。可解。二習。即煩惱習。業習。以其福隆。故進侵業習。以其慧隆。故進侵煩惱習也。與支佛自論者與。支佛果自論也。
(舊謂支佛必須發真。方侵習氣。別行疏記云。預侵二習。復云。雖未發真。此謂難也。須知疏中以三藏。支佛與通菩薩共論淺處彼岸。記中義開二人各論。不可謂記文正釋疏中支佛侵習為淺處。以預侵二習連下雖未發真。而作難也。若如上註釋。則無妨矣)。
【記】此段小註。正上記文句義。先出引舊并疏記文作難。次誡示疏記共論各論義別。不可下。遮其以文作難。若如下。指依上釋為妥。
二分釋二。初明緣覺稟教四。初正明所稟教法。
值佛出世。稟十二因緣教。所謂一無明(煩惱障煩惱道)。
【註】過去一切煩惱。皆是無明。體。即是癡。迷闇為性。無所明了。故曰無明。
【記】此指無明名體也。初二句。指名。如法界次第云。過去一切煩惱。通是無明。以過去未有智慧光明。則一切煩惱得起。是以過去煩惱。悉是無明也。次一句。出體。如唯識論云。癡惑於諸理事。迷闇為性。當知癡。即無明也。又云。我癡者。謂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若敵體指之。亦如唯識云。此中無明。唯取能發。正惑後世善惡業者是也。末二句。謂無智照之明於諸事理。無所明了故。
【註】注云煩惱障煩惱道者。輔行三下(十四)云。能蔽聖道故名為障。展轉互通。故名為道。並從過患功能立名(文)。
【記】此釋無明。即名障道。蓋障者。遮障遮蔽為義。道者道路能通為義。而此無明。能遮蔽聖道真明。能互通有漏業果。是故以三障論之。為煩惱障。以三道論之。為煩惱道也。
二行(業障。業道。此二支。屬過去)。
【註】造作名行。於過去世。造作諸業也。
【記】此釋行業名義。如法界云。從無明生業。業即是行。以善不善業。能作世界果故。故名為行。妙玄云。行時過去諸行時。唯識論云。即彼無明所發。名行也。既行以造作為義。能引為支故於三障。為業障。於三道。為業道。此即過去二支因也。
【備】辨訛曰。標記云。三障。與三道不同。數數現起者。名煩惱障。餘惑名煩惱道。五逆惡業。名業障。餘業但名業道。北洲無想及善惡趣名為報障。餘報。但名苦道。分道障者。修行之切要也。
三識(托胎一分氣息)。
【註】既有惑業。以生垢心。故父母交會時。意識妄念投托母胎。一剎那間。有了別義。名之為識。
【記】此釋識名惑業者。即無明與行。為能生垢心。即顛倒垢染之心為所生。由此所生垢心。於父母交會根境研磨之時而起妄念。或愛母而憎父。或愛父而憎母。認其所遺。以為己有。即此三緣和合。名為投胎。所謂流愛為種。納想為胎也。一剎那間有了別義名之為識者。法相宗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蓋明八七六識次第得名也。今指第六名識支。又法界云。從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犢子識母。自相識故。名識。即是父母交會托胎時名。
【註】托胎一分氣息。止觀九(二十一)云。初托胎。名歌羅邏。此時即具三事。一命。二煖。三識。是中有報風。依風。名為命。精血不臭不爛。名為煖。是中心意。名為識。(文)此時便隨母氣息上下出入也。
【記】此引止觀之文釋托胎也。如輔行云。初入母胎如風雨入舍。入已。若不壞者。七日一變。初七名歌羅邏。此云凝滑。狀如薄酪。是中有報風依風名命者。輔行云。壽名風息。初投胎時。有一毫氣。但根未具時。隨母氣息。根具氣分。名為兒息。由有息故。連持此身。從能持說。故息名壽也。精血名煖者。輔行云。煖。即是身。以由煖故。精血不壞。從功能說也。心意名識者。輔行云。識。即是心。從當體說。
【補】報風依風。亦名報息依息。依息者。依心而起。如嗔欲時。氣息隆盛。初入母胎。即有報息。隨母氣息。兒漸長成。風路滑成。兒息出入。不復隨母。生在異處。各各有息。名曰報息。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
【註】從托胎後。五個七日。名形位。生諸根形。四支差別故。雖有身根。及意根。未有眼等餘四根故。六處未圓。皆是名色躡。
【記】此釋名色也。初一句。示胎中第五位。以教中明初七名歌羅邏。翻凝滑。二七名頞部曇。翻皰。三七名蔽尸。翻凝結。四七名羯南。翻凝厚。五七名鉢羅奢佉。翻形位也。雖有下。明成及未成各根。妙玄云。已受生相續。未生四種色根也。
【註】名是心色是質者。四蘊是心。一蘊是色。質礙曰色。心但有名也。
【記】名者。緣慮之氣。但有其名。而無其實。法界云。從識生非色四陰。及所住色陰。是為名色也。
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
【註】從名色後至第六七日。名髮毛爪齒位。七七日名具根位。五根圓滿故。
【記】妙玄云。六入已生。四種色根具足也。法界云。從名色中生眼等六情。名六入。從五皰初開已來。即是六入名也。
【註】六根成者。輔行四下(二十一)云。十九七日。諸根具足。(文)此胎中總有名色六入。皆胎中位故。輔行(八)云。三十八個七日。皆胎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