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72

第72章

二通教三。初標。

次明通教者。

【註】四教義一(二)云。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之初門也。(遠通常住故)正為菩薩。傍通二乘。(通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道者。為同稟此教也(通部)。

【記】此釋通教所通之義。如云因緣生法。我說即空。當體無生。而上通但不但中道理。乃此教所遠通也。菩薩二乘而分傍正。乃此教所通機也。此教正為菩薩學般若至佛地。遠通別圓。而有已辦支佛二乘之機。故曰傍為。方等般若有二乘稟教得道者。乃此教所通部也。大品云。欲得聲聞乘。當學般若。欲得緣覺乘。當學般若。欲得菩薩乘。當學般若。如曰三乘同稟般若。是此教所通部也。有師標云。華嚴不共。阿含唯藏。法華開顯。唯方等般若為共。節義云。因緣即空句。是傍影大論。無生四諦句。是傍影大經。四教皆先提此宗本。

【註】問。何故不名共教。答。共名但得二乘近邊。不得遠邊。若立通名。遠近俱便。言遠便者。通別通圓也。

【記】此亦四教義文。料簡立通教名之所以也。問中以三乘共學此教。故云何不立名為共。答中先明立共不便。次明立通之名俱便也。

二釋四。初釋名二。初互通前後。

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

【註】此望前望後。獨就菩薩釋通教名。

【記】此標釋立通教之名。獨就菩薩。通前所以對通後而立也。二乘雖有通前之義。而不通後。則無所望。故并不得名通前也。

【註】釋籤九(二十)云。通近同三藏。通遠如別教。

【補】然通教既是遠通常住。當云通遠如圓教。今籤曰如別教者。以別教證道同圓。體是同故。有師標曰。通前三藏。云何亦就菩薩釋名。答。正指當教佛。亦同三藏佛歸於灰斷。然此佛豈二乘所成耶。故就菩薩釋。

【註】四念處二(句)有三通義。一因果俱通。通當教是。二因通而果非通。即被接者是。三通別通圓。即藉通開導人是。謂別圓用通而為方便。但成別圓因果人也。此三通義。唯在菩薩。

【記】此證釋獨就菩薩立名之所以也。如四念處云。通義有八。謂教理智斷行位因果。教者。同稟無生之說。理者。同緣即色是空。智者。諸法不生般若生。斷者。須陀洹若斷。同是無生法忍。行者。同乘摩訶衍乘。位者。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因者。同學般若波羅密。果者。同到薩婆若海。三人八義不殊。故名通也。復次通有三義。一因果皆通者。如上八義。近通偏真四枯拙度。二因通果不通者。乃是別果來接通因。得見佛性。成四榮雙樹。三通別通圓者。別圓因果。皆與通異。藉通開導。得入別圓。因成非枯非榮雙樹之果也。然三通義。唯就菩薩而論。

【補】如因果俱通一義。而二乘應有。唯在菩薩者。以二乘雖有前之一義。而無後之二義。故并不受因果之名也。

【註】今文通後別圓者。下文釋出。雖但被接。意亦該於藉通開導也。

【記】蓋通教機雜。若受別圓來接。欲成別圓之人。必當藉通開導。雖通人被別圓所接。但別圓亦藉通教預為開導。故通為大乘之初門者。良有以也。所言藉通開導者。拾遺記云。即於乾慧及性地中。聞體法空。不但空于二十五有。亦乃空於涅槃。此人須藉通教談空開導其心。而了此空體是中道。乃以別圓內外凡觀。同於二乘。歷乾慧地。及後諸地乃至十地。即成別圓初地初住八相之佛。是乃通教通別圓之義也。則知後文雖出被接之機。其意必該乎藉通開導也。

二當教得名。

又從當教得名。謂三人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空。故名通教。

【註】此通就三乘釋通教名。若三藏。諦緣度三法分三乘。今通教三乘。同觀無生四諦。同體假入空。觀十二因緣。同觀六波羅密見第一義。而分三乘之別者。但總相別相等智。斷結。侵習。自行化他。根性不同耳。言說是事。即空故無。

【記】三人同以無言說道句。四教義。四念處。廣解。四教義問。菩薩可修六度。二乘何得同觀亦修六度耶。答。涅槃經云。福德莊嚴有為有漏。是聲聞法。何處有慳貪聲聞。破戒瞋恚放逸散亂愚癡羅漢辟支佛耶。但二乘不能徧行其事。成就眾生。何曾不同修六度。第一義諦。無言說道而斷結耶。而今所以分三乘之別者。四教義云。三乘同秉通教。見第一義諦。同斷三界見思。得一切智。同求有餘無餘涅槃。此義既同。而分三乘者。聲聞。總相體法入空。智慧力弱。但斷正使。根性不同。亦有慧俱二種解脫。如前三藏教中分別。緣覺。福德利根。能少分別相。體法入空。生無佛世。不因聞法。時至道熟。自然曉悟見第一義。斷三界結使盡。侵除習氣。是名辟支佛乘。根性不同。亦有二種。一者小辟支迦羅。二者大辟支迦羅。已如前說。若菩薩。具修總相別相智慧。體因緣即空。起大悲誓願。以修諸行見第一義。斷界內煩惱。用誓願扶習。還生三界。用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三乘善根湻熟。即坐道場。用一念相應慧。斷煩惱習盡。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轉生滅無生二種法輪。化三乘眾生。入無餘涅槃。是為大乘。則知分三乘之別者。但約總相。別相。等智。斷結。侵習。自行。化他。根性不同故耳。又妙玄云。通教聲聞。總相一門。達俗即真。緣覺能於一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菩薩能於四門總相別相。達俗即真。又能遍四門出假。教化眾生。籤云。聲聞緣覺於一門總相別相者。總。謂但作苦集觀耳。別謂觀苦七支。集五支。以自行故。但依一門。菩菩為化他。故於四門。然七地前約自行邊。亦但一門。入假方便。亦須徧習。正此意也。所言總別相等智者。經云。初以分別諸法智慧。後用涅槃智慧。分別諸法。是別相。涅槃智慧是總相也。而三人隨力用之。末二句。釋無言說道。

【註】輔行六上(十六)云。通人既觀諸法如幻幻本不生。今無所滅。名之為體。(文)謂體六凡依正之色。如幻如化。當體即空。而入真理也。

【記】體色入空者。四教義云。今約無生四諦。信無生苦諦者。信陰入界不生。如夢幻響化。水月鏡像。畢竟空無所有。解苦無苦。不為苦所苦。而有真諦。無生集者。了一切煩惱業行。如夢幻等。空無所有。無和合相。知無所有。不為結業流轉。解集無集。而有真諦。無生滅者。知一切生滅法不可得。設使有法過於涅槃。亦如夢幻。本自無生。今亦無滅。若不知無生無滅。生滅終不自滅。若知無生無滅。生滅自滅。而有真諦也。無生道者。信一切至涅槃道。皆如夢幻。無有二相。若見有二。有通不通。則成壅塞。若知不二。不見通與不通。任運虗通。入第一義。是則知道而有真諦也。釋當教得名竟。

二顯位二。初原當教因果列十階級四。初略標。

依大品經乾慧等十地。即是此教位次也。

【記】四教義四云。通教三乘。同觀二諦。二乘雖觀二諦。一向體假入空。用真斷結。至無學果。菩薩亦觀二諦。始從乾慧終至見地。多用從假入空觀。從薄地。學游戲神通。多修從空入假觀。從辟支佛地。學二觀湻熟雙照二諦。入菩薩地。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文)問。若爾。何得此中第九菩薩地。方云從空入假耶。此文亦與四教義同。蓋前之七地。但明三乘共意。未及別顯菩薩。第八支佛地。亦與緣覺共明。至此第九菩薩地。方別明菩薩事也。此乃總敘之詞。非謂菩薩至此方入假也。讀者詳之。先以圖示之。

【記】然支佛不立分果。此中何故亦有位次。蓋支佛雖無分果。而斷惑亦有次第。故有位次。斷惑修行。雖從淺至深。若證果位必至第八。是知前七祇屬於因。非分果也。又菩薩佛地名異二乘。而言共者。以名雖有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故也。

【註】此是三乘共位。

【記】此判圖義。大品經文云。從乾慧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知三乘共位也。止觀云。乾慧地。正是三賢位。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通是外凡。故言乾慧地也。性地者。即四善根位。以總相念處力。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增進初中後心。得入頂忍世第一法。通名內凡。故言性地也。此二位共伏見惑。八人者。八忍也。從世第一轉入無間三昧。故言八人也。見者。見真諦理。斷三界見惑八十八使皆盡也。薄者除欲界思惟六品也。離欲者。除欲界九品盡也。已辦者。除色無色七十二品盡。如火燒木為炭也。辟支佛者。福慧深利。功德力大。而除習未盡。故名為侵也。菩薩地者。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等。殘習將盡。如餘少灰也。佛地者。大功德力資利智慧。得一念相應慧。習氣永盡。如劫燒火。無炭無灰。此即三乘共十地而斷思惑之位也。或問。輔行謂通教二乘。七地已前與菩薩共。名共聲聞。若爾。八地以上過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薩耶。答。以初名後。從本立名。不同別圓始終別故。三藏教中。雖有二乘。菩薩行遠。始終伏惑。永異二乘。故不名共。不聞別理。復非不共。又問七地思惑已盡。何故六地名共聲聞。八名支佛地。何故七地名共支佛耶。答。通位從容故也。節義云。當教共位。出大品燈炬深奧品。大論七十五卷委明通十地行相。

【備】集註問答。支佛八地所侵。乃見思家習。菩薩九地進侵。乃指出假塵沙家習。至佛十地。兩家習盡。

【註】若明三借等義者。一三乘共借別教始終位次。二單借別教十地亦三乘共。三別為菩薩借別一教。又別為菩薩立忍名。別明菩薩燋炷十地。大品更說十地菩薩為如佛。併圖於後。

【備】通教機廣。上明三乘共位。是通三乘總判。今所列三乘借別等。皆別判內三乘借別。及單借別地。三者係三乘共。別為菩薩借別教。又別為菩薩立忍。菩薩燋炷十地。更說十地如佛。四者專指通菩薩論。止觀輔行六卷三卷中詳列。

【補】十地菩薩如佛句出大品大論。

【備】今此一圖。與集註所列少異者。依辨訛改正。辨訛曰。圖中須將別歡喜地等置下。通乾慧地等列上。方妥。如二果是薄地。二向豈亦可云薄地耶。若改轉。則不妨薄地中含有二向二果。餘可例知。

【補】止觀云。借別教名。名通位者。外凡三賢是乾慧。名十信。內凡四善根是性地。名十住。十行。十向。八人見地是須陀洹。名歡喜地。薄地是斯陀含。有向有果。向為離垢地。果為明地。離欲是阿那含。有向有果。向為炎地。果為難勝地。已辦是阿羅漢。有向有果。向為現前地。果為遠行地。辟支佛為不動地。菩薩地為善慧地。或以菩薩後心。為法雲地。或以佛地。為法雲地大品云。十地菩薩為如佛。得作此釋也。輔行釋云。通教地前。無位可論。故借別教內外凡位。但名通教初地二地。通教地後亦無復位。故借別教法雲佛地。以名通教九地十地。從容不定。故有或言。大品既云十地如佛。當知即是別名名通。楞伽云。遠行善慧。法雲佛地。是佛種性。餘者悉是二乘種性。此亦別名名通位也。若是別位。豈遠行已前屬二乘耶。近代釋位。地前伏惑。正是此列。

【記】四教義云。約名別義通辨位者。即十信三十心十地之名也。鐵輪位。即乾慧地伏忍。三十心。即性地柔順忍。八人地。見地。即歡喜地得無生忍。大品云。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薄地向果。向。即離垢地。果。即發光地。大品云。斯陀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離欲地向果。向。即炎地。果。即難勝地。大品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已辨地向果。向。即現前。果。是遠行大品云。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辟支佛。是第八不動地。侵除習氣也。大品云。辟支佛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菩薩地。即第九善慧地。佛地。即第十法雲地。當知如佛坐道場時。以一念相應慧。斷煩惱障法障習氣盡。化一切有緣眾生竟。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八相成道。是則用別教名。以辨通教位也。

【補】通教名借位者。指南集云。初借位之意。佛教被機。機樂別位名通。佛說義通名別。旨蘊秘結。古執有情。勞我天台。申通經論。七地齊於羅漢。別義難收。四地斷惑證真。通無此語。四善屬於行向。伏惑在於地前。二教不收。諸部奚判。故立借別名通。以為通經法式。二借位所依。問。雖曰通經。憑於何典。答。仁王四地斷見。大品十地如佛。楞伽種性有無。輕毛六心退等。此等經文。位名在別。義乃屬通。若非借別名通。為何教收耶。集註問。藏通三乘。同斷見思。既可借別名通。安知非借別名藏耶。答。通屬大乘。原有通後之義。且三乘共行。故借於可借耳。藏一向是小。無通後義。三乘差別。而菩薩因不斷惑。何可借耶。

(單借十地。既乾慧斷見。何位伏惑。如輔行六上八云。彼此地前通為伏惑。通雖無位。即未斷惑不入地故。文意指地前修觀伏惑也。妙樂二(二十一)云。或指地前假立七賢(文))。

同类推荐
  • 四六谈麈

    四六谈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分比丘尼戒本

    五分比丘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故演义

    掌故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长安亲故

    长安亲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德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君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戏子如画总裁我是你爸爸

    戏子如画总裁我是你爸爸

    娱乐圈小透明余安玖抢影后未婚夫,微博热搜让余安玖好好火了一把,却摊上一个扫把星大总裁,余安玖:我都成全你妹妹了好吧,你还缠着我干嘛,要不要我找个男的陪陪你,我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好吧?总裁顾承安表示:你就是我的家。哎哟喂,怎么一不小心被甜到………本文前期搞笑中期虐心后期甜到爆炸,花样多套路深,欢迎入坑
  • 恐怖的超级武器(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恐怖的超级武器(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翻开《恐怖的超级武器》,它将带领我们去探索五彩缤纷的武器世界。人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
  • 腹黑娘亲耍大牌

    腹黑娘亲耍大牌

    她是现代穿越女一枚,让人闻风胆的金牌杀手。一穿越未婚未嫁便成了娘亲!他是贵人临终托孤的遗腹子,三岁会吟诗四岁会舞剑,简直奇才!天才儿子离奇身世为她惹来麻烦重重,可定睛一看,有点不对,是麻烦但全是美男啊!那个比明星还帅还高冷的美男对她说了什么,愿意做孩子的爹?她嗤之以鼻,“呸,和我抢儿子你还太嫩了!”
  • Literary Boston As I Knew It

    Literary Boston As I Knew I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数码宝贝之最黑暗的光

    数码宝贝之最黑暗的光

    遥远的超古代时期,一个异界灵魂降临,取代了原本的光明兽成为数码世界之王,然而他依旧没有逃脱被背叛、被封印的命运。无数年后,八个被选中的孩子穿越时空而来。获得了一部分光明兽记忆和力量的八神太一,在拥有了足以媲美究极体的力量的同时,也引起了无数数码宝贝的窥探。相同的面孔之下,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人类与数码宝贝,又会迎来怎样的结局?(书友群:737188868,欢迎进群催更!)
  • 锦衣笑傲行

    锦衣笑傲行

    新书《好风青云路》发布,请广大书友支持。
  •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

    《你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选择的话题不同于以往的那些名人名言,而是来自民间、来自百姓、来自草根,直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 重生之倾杯天下

    重生之倾杯天下

    大陆中央,生有四国,分别为隐雾国、忘炎国、琉风国、启习国。四大强国以绝对的优势主宰天下,虽然看似和平年代,但战争的苗头却是隐隐若现。江湖中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影响政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以白诗缨为首的雨缨宫。白诗缨,天煞之星,生得绝美冷艳,因女扮男装而被成为被世人所知的“魔君”,她一生无情,逍遥天地,唯一能留住她的心的只有自己的好姐妹夏晓雨。夏晓雨,琉风国的帝姬,与白诗缨青梅竹马,彼此依靠与珍惜。两个姐妹性格迥异,却对彼此爱护欣赏,在这一片乱世之中,情关重重,挫折不断,她们两人又将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
  •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生活常识

    本书从现代家庭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把生活中的常识尽可能多地罗列出来,把浩渺的知识融入到一个一个小常识中,从科学性、便利性、大众化的角度精心编辑,分门别类地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中必备的各种常识,如食品选购、食物禁忌、食品营养、家庭医疗、电器使用、美容等等。通过了解这些常识,可以让您在居家过日子中,掌握一些生活的诀窍,让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 位面无限重生

    位面无限重生

    一言不合就自杀,没有任务是死一次解决不了的,死一次不行,那就死两次!无限恐怖-生化危机,死亡一百五十五次。新铁血战士,死亡三十一次。虐杀原形,死亡十五次。魔兽世界,死亡???次。权力游戏,死亡???次。怪物虐人,死亡???次。……智多近乎妖?不不不,我只是读档读多了而已。艹,都死了那么多次,怎么还找不到隐藏任务!一个拥有死亡回放能力的青年在无限世界中的奇幻历险,又称叶思雨的一千万种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