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23500000074

第74章

三八人地四見地。此二位入無間三昧。斷三界八十八使見盡。發真無漏。見真諦理。與藏教初果齊。

【註】三乘信法二行。體見假以發真斷惑。在無間三昧中。八忍具足。智少一分。故名八人位也。(即八忍也)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八十八使盡也。

【補】此明得名八人見地也。初三乘下。釋八人地。次三乘下。釋見地也。八人位中。只具八忍七智。但是十五心。少一道比智。故曰八忍具足。智少一分。即以具足立名。故名八人地。至十六心滿。即入見道。名見地也。

【註】無間三昧等者。止觀六(六)云。若言三地者。據斷見初。言四地者。據斷見後。皆不出觀(文)。

【記】此釋二位無間三昧斷見也。止觀云。別名名通家共位者。舊云三地斷見。或云四地斷見。或言六地斷思盡。或言七地斷思盡。今覈此語。若云三地四地皆斷見者。此師不解通教義。三乘共位。同入無間三昧。不出入觀而斷見。那忽用三地四地斷見耶。若但取三地斷見者。四地應斷思。若但取四地斷見者。三地應未斷見。若用兩地斷見。為出入觀。為不出入觀。若不出入觀。則無兩地。若用兩地斷見為出入觀。非斷見位。人師救云。經說如此。蓋由此師不解經意。今言經借別教之意。以顯通教耳。然別見義長。論三地四地。通見義短。不出入觀。但名可借別。義必依通。若作不出入觀釋者。如言三地者。據斷見初。言四地者。據斷見後。皆不出觀。例如十六心。或言是見道。或言是思道。是則無間三昧者。三四二地。以斷見初後分之。雖分二地。觀智無有間斷。故云無間也。

【註】輔行六上(七)云。通雖二地。斷時仍促。三乘共故。雖促復長。是故雖分三地四地。

【記】此釋通教斷見須分三四兩地也。輔行問。當通教中。判斷見位。自分二地。何須破他。自立借別。立斷見位。還同通教。答。只緣同通。故得名通。通雖二地。斷時仍促。三乘共故。雖促復長。是故雖分三地四地。或時借別。別見更長。仍有二意。若約理說。通至佛地。若約教道。云三四地。雖二意殊。見義並長。以別長故。故借教道判兩地斷見之義無爽。若依通義。云不出觀。若依別義。地地皆能破見。以此為異。以別長故。故後兩番通用四地皆斷見位。人多不見。謂通義足。何須借別。

四明薄地。

五薄地斷欲界九品思前六品。與藏教二果齊。

【註】體愛假即真。發六品無礙。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輕薄也。

【記】此明得名薄地也。言薄者。厚之待也。以前三四二地。惟斷見惑。思惑全在。猶冰之堅厚也。至此第五地中。不但斷見。復能進斷欲界九品思惑中前之六品。正與藏教二果位等。以其欲界之煩惱輕微。猶冰之少薄。故名為薄地也。

五明離欲地。

六離欲地。斷欲界九品思盡。與藏教三果齊。

【註】禮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

【記】此明得名離欲也。言五下分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使。四貪使。五瞋使。是也。見四卷廣明。

六明已辦地。

七已辦地。斷三界見思惑盡。但斷正使。不能侵習。如燒木成炭。與藏教四果齊。聲聞位。齊此。

【註】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斷五上分結七十二品思盡也。斷三界事惑究竟。故言已辦地(文)。

【補】此明得名已辨也。言已辦者。以三界事惑斷盡。無功可用。如云所作已辦也。見思曰事障。無明曰理障。以無明理障。對見思事障。故曰事惑。事惑者。即五上分也。五上分者。一掉舉。二慢。三無明。四色染。五無色染。斷此究竟。則名所作已辦也。

【註】燒木成炭。四教義三(十二)引智論云。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然。猶有炭在。

【記】此釋斷正使不能侵習氣也。言習氣者。煩惱殘習也。如乳母衣。久故垢著。以灰淨浣。雖無有垢。垢氣猶在。衣如聖人心。垢如諸煩惱。雖以智水浣。煩惱氣猶在。如難陀。淫習重故。雖得阿羅漢道。於男女大眾中坐。眼先視女眾。而與之言語說法。舍利弗。瞋習重故。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即便吐食。終不復受請。摩訶迦葉。瞋習重故。佛滅度後。集法之時。敕令阿難入突吉羅罪懺悔。而復自牽阿難手出。不共住。言汝漏未盡。不得以不淨人而集佛法。畢陵伽婆蹉。罵河神為小婢。慢習重也。摩頭婆私咤。或時從衣架踔上樑。或樑至棚。或棚至閣等。掉戲習重也。如是等聖人。雖漏盡。尚有習在。如火焚薪。炭猶存也。

【註】聲聞位齊此者。輔行六上(七)云。通教二乘。七地已前與菩薩共。名共聲聞。若爾。八地已上。過二乘地。何故亦名共菩薩耶。答。以初名後。從本立名。不同別圓始終別故。

【記】輔行又問。藏教亦共聲聞。何不立共名。答。三藏教中。雖有三乘。菩薩行遠。始終伏惑永異二乘。故不名共。不聞別理。復非不共。則顯通教菩薩斷盡正使。故與二乘齊。復聞別理。得受別接。共與不共。皆可以說。不同三藏也。

七明支佛地。

八辟支佛地。更侵習氣。如燒炭成灰。

【註】緣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習氣也。

【記】侵者損也。習氣未盡。故但言侵之損之。而使之盡也。

【註】燒炭成灰者。四教義三(十二)引大論云。緣覺智慧力勝。如大火燒木。木然炭盡。餘有灰在。

【記】經云。譬如窮人。負他錢債。雖債欲畢。餘未畢故。猶繫在獄。而不得脫。聲聞緣覺。亦復如是。以有愛習餘氣。所以不得成菩提也。

八明菩薩地。

九菩薩地。正使斷盡。與二乘同。扶習潤生。道觀雙流。游戲神通。淨佛國土。

【註】從空入假。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游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斷習氣將盡也。

【記】此明菩薩修學佛道。正習雙除。儼超二乘之像。乃三乘中之傑士。所謂出類拔萃者也。言。從空等者。二乘慧眼了空。惟觀真諦。菩薩法眼照假。能觀俗諦。所以從空。亦能入假也。道。謂化道。即慈悲利物。觀。謂空觀。即鑑理自利。所謂悲智雙融。真俗並運也。色心無知。即塵沙障習。五眼中。法眼能觀俗。三智中。道種能照俗。下別教住行向中解。通教菩薩。與別教菩薩。斷習及得眼智。逈有淺深麤細不同。然觀空自利。觀俗利他。亦能進斷塵沙。得法眼。證道種智也。成就眾生。即下以布施攝眾生來生其國等。佛十力者。法界次第云。此十通名力者。即諸佛所得如實智用。通達一切。了了分明。無能壞。無能勝。故名力也。大菩薩亦分得此智力。比佛小劣。故不受名。十力者。是處非處力。業智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處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盡力。四無所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三說障道。四說盡苦道無所畏。此四通名無畏者。於大眾中廣說自他智斷。既決定無失。則無恐懼之相。故稱無所畏也。言斷習將盡者。既之曰將。當知未全盡也。須知此菩薩盡習。必在七寶菩提樹下。機緣熟時。以一念相應慧。而頓斷也。

【備】問。藏通菩薩既同不見中。何以一留惑。一斷惑。答。藏通雖同不見中。藏則正化二乘。若云菩薩斷惑。二乘大恐。故須留也。通則正化菩薩。不妨明言斷惑。

【註】扶習潤生者。輔行五下(二十四)云。大品云。留餘殘習。以誓願力。及扶餘習。而生三界。利樂有情。(文)此教亦無中道應本。以誓扶習。而生三界。

【記】此明扶習潤生。初二行。舉輔行引經正釋。次一行。明扶習潤生之故。亦是兼藏教菩薩而言。妙記云。兩教入滅。無未來化。玄文云。藏通等聖。亦得有應。但是作意神通。譬如圖寫。作意乃成。覈論無本。何者。灰身泯智。無常住本。約何起應是也。

【備】問。正使牽生死。習氣不牽生死。何以言扶習而潤生耶。答。菩薩生三界。當以誓願為正。扶習為傍。所以扶習者。不過為受生緣耳。不必定如凡夫以使為牽生。習不牽生為難也。若不留此殘習。便登佛地。何以長能出假度生耶。

【註】道觀雙流者。道。謂化道。觀。謂空觀。帶空出假。故曰雙流。

【記】化道。即修行六度。空觀。即體達法空。空假並行。故曰雙流也。

【註】游戲神通者。游諸世間。譬如兒戲。亦如幻師。種種變現。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

【記】此釋游戲神通。初二句。釋游戲義。諸世間。即器。有情。正覺。三世間也。菩薩游三世間。行來往返。其猶兒童嬉戲。不作意分別也。次二句。喻神通義。謂幻師以幻呪力。幻造種種之事。或拈莖草。幻成為人。或舉幅巾。變為匹馬。今菩薩承禪定力。種種變現。或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亦如幻師也。末四句。約法正釋。即瓔珞經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然之慧。徹照無礙。當知天然慧性。與六法相應。即能轉變自在。故曰神通也。

【註】淨佛國土者。一切諸行。無非菩薩淨土之行。如以布施攝眾生。菩薩成佛時。布施眾生來生其國等是也。

【記】淨名經云。佛為寶積。廣明眾行。為淨土因。如云布施。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持戒是菩薩淨土。成佛時。行十善滿願眾生來生其國。忍辱是淨土。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精進是淨土。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禪定是淨土。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智慧是淨土。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四無量。四攝法。一切方便。三十七道品。回向心。說除八難。自守戒行。不譏彼闕十善法等。皆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乃至命終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誠諦。常以軟語。眷屬不離。善和諍訟。言必饒益。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是也。輔行云。淨佛國土者。通教出假菩薩。亦為眾生作淨土因。處處結緣。眾生機熟。斷習成佛。名淨佛土。結緣之時。名淨土行。故淨名經云。菩薩取於淨土。皆為饒益諸眾生故。乃至布施是淨土。成佛時。一切能捨眾生來生其國。結緣時。以布施攝。成佛時。地多珍寶。諸所捨者。同生其土。而受五種布施化益。由攝生有五差故。所謂人天及以四教。一切諸行無非菩薩淨土之行。故有四土橫豎攝物。是則淨土義通諸教。今文且依通教菩薩斷餘殘習。為淨土果。但是異于二乘而已。

二果地顯義三。初明成佛。

十佛地。機緣若熟。以一念相應慧。頓斷殘習。坐七寶菩提樹下。以天衣為座。現帶劣勝應身成佛。

【註】上釋諸位。具如妙玄四(二十八)。

【記】妙玄云。大功德力。資智慧。一念相應慧。觀真諦究竟。習亦究竟。如劫火燒木。無復炭灰。喻習究竟。如象渡河。到於邊底。喻真究竟。雖菩薩佛。名異二乘。俱觀無生體法。同是無學。得一涅槃。共歸灰斷。證果處一。故稱為通也。

【註】過菩薩地。則入佛地。用誓扶餘習。生閻浮提八相成道。五相同三藏。唯六成道樹下。得一念相應慧。與無生四諦理相應。斷一切煩惱習盡。具足力無畏等。名之為佛。

【記】一念相應者。眾生機緣既熟。即一念空慧與無生理相應。習盡成佛。妙玄云。藏佛因伏果斷。通佛因果俱斷。藏佛一日三時照機。通佛即俗而真照不須入。

【註】頓斷殘習者。觀音玄記下(五)云。前斷正使。今侵二習。至於佛地。見思習盡。真諦究竟。塵沙習盡。俗諦究竟。

【記】此菩薩從已辦地。留習潤生。用慈悲道。與真空觀。雙行化物。造到佛位。頓斷殘習也。

【註】七寶天衣者。表殊勝自然也。

【記】大品云。我當於菩提樹下。從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膩吒天。以天衣為座。當學般若。大論申明生身佛把草樹下。法性生身佛天衣為座。成佛時。諸天龍等各以妙衣為座。欲界天衣。從樹邊生。無縷無織。譬如薄冰。光曜明淨。有種種色。色界天衣。純金色光明。如是等寶衣敷座。菩薩坐上。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寶樹。表殊勝。天衣。表自然也。

【註】現帶劣勝應者。通佛亦是丈六之身。或十里。百億。神通變現耳。住空故劣。住中故勝。以通教有合身義。故云帶劣勝應。

【記】仁王疏云。帶丈六像。現尊特身。樹下一念相應。斷餘殘習。即通教佛自覺覺他。則神通變現。有十里百億神通身量也。金光明疏云。丈六身佛。住真諦。丈六尊特合身佛。雙住真中。尊特身佛。雙住俗中。法身佛。住中道。此依二理。故有二佛。則知通佛住空故劣。住中故勝也。然通佛有合身佛義者。神寶記云。即三藏佛。示成道相。帶丈六像。現尊特身者。通被衍門。有利鈍二機。故所見相。勝劣不同。所謂合身尊特者是也。而實一佛。機見有異。非謂大邊存小名為帶也。言合言共。亦義云爾。舊多錯解。故略云之。

【補】光明記云。通教觀既體法。顯二種空。謂但不但。鈍根菩薩同二乘人。唯見但空。無中實故。非色心本。故佛元由誓扶殘習。幻出身智。終歸灰斷。色有分齊。故曰丈六。利根受別圓接。解不但空。空是本覺中實之體。是妙色身。佛慧證得。所有身智。稱體無邊。故名尊特。尊重奇特。亦名根身。只一佛身。由利鈍機見二種狀。故曰合身。通教佛身。須作此辯應了利根見佛。縱高十里乃至百億。以依但空。亦非尊特。有分齊故。若利人見。丈六八尺。既依中道。亦無分齊也。

同类推荐
  • 玉梨魂

    玉梨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俱舍论颂疏论本

    俱舍论颂疏论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魏晋世语

    魏晋世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符经玄解正义

    阴符经玄解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太上北极伏魔神咒杀鬼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人性的优点全集

    人性的优点全集

    一滴墨水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无数人的命运。10位伟大的励志导师带你步入成功的人生。本书详剖这些人物本人及其励志精神,并介绍一些从烦恼中站起来,创新人生的实证,本书融哲学性、理论性、实用性为一体,为读者开启人性的优点。
  •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传达到你的耳畔

    传达到你的耳畔

    少女澹台绘玲一觉醒来脑海里竟然多出了她未来20年的记忆!甚至自己二十年后将会病逝于家里?!为了安抚自己受惊的小心脏打开收音机,突然想起未来的自己曾经有一个梦想,从此决定成为一名中外闻名的“亚洲第一声”。本该正常向着梦想前进的她,自从某一次的错拨电话之后就被某人莫名的惦记上了……不想成为声优的中二病不是一个合格的中二病!1v1男女主双洁!男主不是乞丐!男主不是乞丐!男主不是乞丐!【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他只是在观察人类罢了w
  • 星流毁灭
  • 快穿撩人:女配,请hold住

    快穿撩人:女配,请hold住

    穿越!苏默内心其实是拒绝的,但她发现每个世界俊男都有三大特点:颜值满,肾好,他们都喜欢自己!“辣鸡系统!霸道总裁爱上我怎么办?”“忍住!”面对着颜值满满的禁欲系,苏默表示,老娘忍不住!!!苏默:“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熊锦榕:“我绝不会放弃……与你相遇的每一个世界相遇……”【女主设定由弱到强,不喜欢弱的直接跳第一个位面】1:本文女主和男主【1V1】,每个世界的男主。2:由于作者是个蛇精病,逻辑已经被吃掉了,不要强行去找。BUG被吃掉,不要强行去找回!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4

    “一个人完全可以用心理学的方式来彻底解剖。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在家庭中承担什么角色,无论你在人生的哪个阶段,心理学始终是对你最有帮助的一门学问。”本书荟萃100多个问题,配以通俗易懂的讲解,全面介绍了心理学领域的基础知识,让你一学就通!
  •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亲情与家庭(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本书指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正如孟子所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此可见,家庭的和谐与否,在建设和谐社会大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而亲情是构建和谐家庭的必备条件,亲情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对父母、亲属、家庭的自然感情。亲情关系是人世间最原始最天真的感情。是最纯真无私的感情。亲情的体现为“爱”和“孝”。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呵护是为“爱”。晚辈对于长辈的尊敬爱戴是为“孝”。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金牌王妃:罪臣女生存手册

    金牌王妃:罪臣女生存手册

    想她堂堂现代一大警花,上得厅堂,下的武场,却穿越到了一个病弱美人的身上。好吧,穿就穿吧好歹有爹爱有娘疼,有了上一世从来没尝的亲情。可进宫当皇帝的女人?爹爹还为了她的身体不惜叛国?好吧,为了这一世的亲情,她只好以身冒险了,至于那个皇帝小子,哼,别想着她会从一而终,等她找出了内贼救了爹爹,你这个万千后宫的渣男就给她有多远滚多远!
  • 名门婚爱

    名门婚爱

    人前,他是气势逼人、冷酷无情的豪门大少!人后,他是疼爱老婆的宠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