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6300000031

第31章 叙(31)

(按,《孟子》,齐宣王谓文王之囿七十里,孟子谓“于传有之”,则当时事实也。囿既七十里,以百里大国计之,已占其七分,岂复成国哉?当时境地寥廓,随地皆可迁徙,随地皆可垦拓,非有如今日此疆彼界之严也,则非百里明矣。乃孟子谓文王以百里,荀子谓汤、武皆百里之地,可知百里为孔子之制,托古以明之耳。又《贾子新书》,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所谓“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贾子发明孔子制者也。)

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由来者也。(《荀子礼论》)

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荀子礼论》)

(按,事生、送死、祭祀、师旅之礼,国家重典也。既为百王所同,则皇皇巨制,彪曜古今,岂有不知厥由来者哉?何以夏礼、殷礼、杞、宋皆不足征?且既为百王所同,何以墨子所称述者又不同也。至墨子丧制三月,孔子三年,故滕文欲行之,父兄百官皆不欲,援引先君以挠之。不然,是为百王所同,古今一致,滕文行之,百官敢诬先君以不孝者哉?可无疑于孔子托先王者矣。)

古者什一而藉。古者曷为什一而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寡乎什一,大貉小貉。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宣十五年传)

(按《孟子》,貉稽言“吾欲二十而取一”。孟子攻之,盖非孔子中正之制也。古无是制,孔子托之耳。)

“作三军”。《传》曰:古者上卿、下卿、上士、下士。(《公羊》襄十一年传)

(三代前无是制,孔子托之耳。与《管子法法》之言四士说,同。)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惟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论语泰伯》)

(“民无能名”,固见尧之大,然亦可考见尧无事实流传。凡孔、墨所称,同为托古也。)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史记伯夷列传》)

(按三代以上茫昧无稽,列子所谓若觉若梦若存若亡也。虞、夏之文,舍六经无从考信。韩非言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可见六经中先王之行事,皆孔子托之以明其改作之义。“《诗》、《书》虽缺”句,疑刘歆伪窜。)

孔子曰: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史记殷本纪》)(董子《三代改制质文》篇详言之。孔子立三统之义。)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

(孔子最尊禅让,故特托尧、舜,已详《孔子特尊尧舜篇》。《韶乐》即孔子所定之乐。《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春秋》应天作新王之事,时正黑统,王鲁,尚黑,绌夏,亲周,故宋,乐宜亲《韶》、《武》,故以虞录亲乐。非孔子之乐而何?)

儒者称法古而言訾当世,贱所见而贵所闻。(《盐铁论论诽》)

子路问于孔子曰:“请释古之学,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说苑建本》)

今世儒者之说人主,不善今之所以为治,而语已治之功,不审官法之事,不察奸邪之情,而皆道上古之传,誉先王之成功。(《韩非子显学》)(儒者道上古,誉先王,托古以易当世也。)

据古人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贱于诸侯也。(《盐铁论相刺》)

文学守死渣滓之语而终不移。夫往古之事,昔有之语,已可睹矣。(《盐铁论国病》)

今以近世观之,自以目有所见,耳有所闻,世殊而事异。(同上)

(此盖当时攻儒者之托古。然则托古之风,沿袭已久,故人皆得知而攻之也。)

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淮南子要略》)

孔子先反,门人后,雨甚,至。孔子问焉,曰:“尔来何迟也?”曰:“防墓崩。”孔子不应。三。孔子泫然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礼记檀弓》)

易墓,非古也。(同上)

(葬义,孟子发之至详,不过备棺椁、蔽骸体而已。孔子重魂不重魄,故有庙祭而无墓祭,《记》所谓送形而往,迎精而反,是也。门人厚葬颜子,犹非之。盖厚葬修墓,乃是旧制,孔子反言非古,正是托古。)

孔子曰:五帝出,受图箓。(《尚书纬璇机钤》)帝喾以上,朴略难传;唐、虞以来,焕炳可法。(同上)

自三皇以下,天命未去,飨善,使一姓不再命。(《尚书纬帝命验》)

河图曰:“仓帝之治八百二十岁,立戊午蔀。”(《尚书纬运期授》)黄帝冠黄文,白帝冠白文,黑帝冠黑文。(《春秋纬合诚图》)黄帝德冠帝位。

黄帝请问太一长生之道,太一曰:“齐戒六丁,道乃可成。”黄帝布迹,必稽功务法。

黄帝游玄扈洛水上,与大司马容光、左右辅周昌等百二十人临观。凤凰衔图置黄帝前。帝再拜受图。

伏羲龙身,牛首,渠肩,达腋,山准,日角,奯目,珠衡,长九尺有一寸。望之广,视之专。(并同上)尧时气充盛,上感皇天,景星出。(《春秋纬感精符》)

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春秋纬》卷三十五)

(黄帝、伏羲皆茫渺无可考,观于宰我问于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令,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耶?抑非人耶?何以至于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耶?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见《大戴礼五帝德》)然则三皇五帝之事,列子所谓若存若亡,若觉若梦,安有上世之遗书,黄白之帝冠,黄帝观凤凰衔图,伏羲之龙身牛首,瑰矞诡琐,如此之实迹耶?其为称托何疑。)

孔子对曰:“生乎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为非者,不亦鲜乎?”哀公曰:“然则今夫章甫、句屦、绅带而搢笏者,此皆贤乎?”(《大戴记哀公》)

(章甫,句屦,绅带,搢笏,盖孔子所改定之儒服也。《孝经》所谓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孟子所谓服尧之服,此所谓服古之服,皆托也。)文学褒衣博带,窃周公之服。(《盐铁论利议》)

(儒服创自孔子,哀公见而惊问,而云“窃周公之服”,知必孔子之托周公也。)

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谷梁》庄二十八年传)

古者十一,藉而不税,初税亩,非正也。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私田稼不善则非吏,公田稼不善则非民。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以公之与民为已悉矣。古者公田为居,井灶葱韭尽取焉。(《谷梁》宣十五年传)

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非人人之所能为也。丘作甲,非正也。(《谷梁》成元年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孝经卿大夫章》)

(法服者,儒服也。儒服为孔子之服,鲁哀公之问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此云先王,盖孔子托也。)

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

(平王东迁而周亡,故孔子作春秋,绌周王鲁,直以春秋为继周之一代,托始于隐公,适当平世,何尚东周之可为乎?此言为东周,盖托也。)

孔子改制考 卷12

孔子改制法尧舜文王考(尧舜为民主,为太平世,为人道之至,儒者举以为极者也。然吾读《书》,自《虞书》外,未尝有言尧舜者。《召诰》曰:“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又曰:“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又曰:“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多方》曰:“非天庸释有夏,非天庸释有殷。”《立政》曰:“古之人,迪惟有夏”,“亦越成汤陟,丕厘上帝之耿命。”皆夏殷并举,无及唐虞者。盖古者大朝,惟有夏、殷而已,故开口辄引以为鉴。尧舜在洪水未治之前,中国未辟,故《周书》不称之。惟《周官》有“唐、虞稽古,建官惟百”之言,然是伪书,不足称也。《吕刑》有“三后”矣,“皇帝清问下民”,古人主无称“皇帝”者,盖“上帝”也。则亦无称尧舜者。若《虞书尧典》之盛,为孔子手作,观《论衡》所述“钦明文思”以下为孔子作。皋陶有“蛮夷猾夏”之辞,尧、舜时安得有夏?其为孔子所作至明矣。韩非谓孔、墨同称尧舜,而取舍相友,尧舜不可复生,谁使定孔、墨之真?由斯以推,尧、舜自让位盛德,然太平之盛,盖孔子之七佛也。《孝经纬》所谓托先王以明权。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然其恶争夺,而重仁让,昭有德,发文明。《易》曰“言不尽意”,其义一也。特施行有序,始于粗粝而后致精华。《诗》托始文王,《书》托始尧舜,《春秋》始文王终尧舜。《易》曰“言不尽意”,圣人之意,其犹可推见乎?后儒一孔之见,限于乱世之识,大鹏翔于寥廓,而罗者犹守其薮泽,悲夫!)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记中庸》)

(孔子改制,专托尧、舜、文、武。公羊既发大义,子思传之与公羊合,可谓独提宗旨,发揭微言。孔子最尊文王之让德,志在文王。然墨子谓孔子法周而未法夏,荀子谓孔子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故亦并称文、武也。)

昔者三代圣王既没,天下失义,后世之君子,或以厚葬久丧为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或以厚葬久丧以为非仁义,非孝子之事也。曰二子者,言则相非,行则相反,皆曰吾上祖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墨子节葬》)

(孔子厚葬久丧,墨子薄葬短丧,相非相反,而皆自谓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此与韩非《显学篇》谓孔子、墨翟“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可复生,谁使定尧、舜之真,全合。比两书观之,藉仇家之口以明事实,可知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不必其为尧、舜、文王之事实也。若尧、舜、文王之为中国古圣之至,为中国人人所尊慕,孔、墨皆托以动众,不待言矣。)

——右孔子法尧舜文王总义。

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尧舜之道与?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也?(《公羊》哀十四年传)

(《春秋》始于文王,终于尧舜。盖拨乱之治为文王,太平之治为尧舜,孔子之圣意,改制之大义,公羊所传微言之第一义也。)

尧舜当古历象日月星辰,百兽率舞,凤凰来仪。《春秋》亦以王次春,上法天文,四时具,然后为年,以敬授民时,崇德致麟,乃得称太平。道同者相称,德合者相友,故曰乐道尧舜之道。(《公羊》哀十四年何注)

(《春秋》据乱,未足为尧舜之道;至终致太平,乃为尧舜之道。)

孔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道而行之于世,虽非尧舜之君,则亦尧舜也。(《新语思务》)

孔子生于乱世,思尧、舜之道,东西南北,灼头濡足,庶几世主之悟。(《盐铁论大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黙庵集

    黙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隐婚甜宠:娇妻疼入骨

    隐婚甜宠:娇妻疼入骨

    心灰意冷好不容易脱离苦海转眼间又落入狼嘴。酒醉误事?TM谁说的!明明是误人!谁来告诉她,不过是过了五个小时怎的自己身边就多了个男人?!KKK,一小时不到她就有主了???!“以后我来护你,守你,疼你,宠你,爱你。”这么宠溺的语气当真是传说中高冷禁欲的大神?<本文1V1专宠,对啦,外加一只萌宠神助攻。甜溺宠~欢迎入坑>
  • 健康怀孕一点通

    健康怀孕一点通

    本书分为孕前、孕期、临产三大部分,包括了怀孕准备、优生受孕、营养锻炼、饮食住行、个人卫生、分娩宜忌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涉及了很多易被忽略的问题,特别提醒准备为人父母的青年夫妻重视起来,从盲目怀孕转变为科学的有准备的受孕。本书内容丰富、贴近生活、资料翔实、语言通俗,适合准爸爸准妈妈阅读。
  • 法澜澄禅师语录

    法澜澄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倒霉神探系列:遁行消失

    倒霉神探系列:遁行消失

    在一个平常的市集中,一群营营役役于生活的普通人,却蕴藏着一个绝不平凡的神秘组织,组织成员都是一些非同一般的人。在他们的眼里,所谓神鬼、所谓预知过去未来等等神秘事件,全部都可以解释,甚或加以操纵……面对这样一件无头公案,碰上如此的一群人,再加上一个堪称极度完美的情报员拍挡,一向倒霉的神探似乎更加倒霉,将要堕入万劫不复的地狱里,他能否绝处逢生,得破奇案呢?
  • 抢个皇帝做老公:战神八小姐

    抢个皇帝做老公:战神八小姐

    她生平最讨厌被人背叛,前世死于伙伴之手,穿越后又有人对她不断放暗箭,想要置她于死地,她叶骨朵,真就这么好欺负么?竞争少族长,抢伪善姐姐的老公,她发誓要为自己复仇,可是……这个被抢的男人不是应该失声痛哭大声求饶么?可他这一脸心满意足的是为啥?OMG!!难道……她抢错人了?
  • 太上戒经

    太上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食人魔的美食盒

    食人魔的美食盒

    《烹人指南》:1.找一个或八个活人2.打他3.继续打他4.把他丢到火里5.吃他。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

    《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

    《<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内容简介:《儿童文学》由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63年——联合创办,风雨40余年,哺育三代人,其麾下汇集了凡代最有名望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2009年,《儿童文学》平均月发行量突破100册大关,特精选创刊46年来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以志纪念。《<儿童文学>百万纪念文集 童话卷》精中选精,篇篇精彩,含金量极高,代表历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短篇创作的最高水准,值得一世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