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9100000010

第10章

五明十地者。此是圣种性位。从此位见佛性。发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波若海。证无作四谛。一实平等法界圆融。从初地至佛地。皆断无明。但以位约分为三道。初地名见谛道。二地至六地名为修道。从七地已去。名无学道。十地者。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明慧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此十通名地者。一能生成佛智慧住持不动。二能以无缘大悲荷负一切。故名地也。初欢喜地名见道者。初发真中道见佛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故名欢喜地。大涅槃经云。菩萨圣行满。即是住于无所畏地。即是初地。初地菩萨离五怖畏。无死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无恶名畏。无大众威德畏。涅槃经虽不作此名。义推孱同。若言不畏贪欲恚痴。内无三毒。外离八风。无恶名畏也。若言不畏地狱等。即无恶道畏。若言不畏沙门婆罗门即无大众畏。今既入无畏地。见中道则无二死。故言无死畏也。法身常命以显无不活畏也。以得入此地故。则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是实性。是名慧行成就。得五三昧即五行成就。住于无畏之地。即得初地之名也。就此即为五意。一明得二十五三昧圣行成。二明梵行。三明天行。四明婴儿行。五明病行。一明得二十五三昧圣行成者。即为三意。一释二十五三昧名。二正修明二十五三昧成。三外用利物。一释二十五三昧名者。略为四意。即是约四悉檀而立名也。一者随时趣立名。二随便立名。三随对治立名。四随理立名。一随时立名者。譬如人有二十五子。随时名作一字。大者初生为作一字。次者后生。又作一字。不可见大儿名。此亦令第二者名此。如是则不滥。此二十五名亦如是。各举一名令世谛不乱。世间名字皆尔。不可求定实也。二者随二十五有便而立名。若作余名事义非不便。是故随便立名也。三者随对治立二十五三昧名。各治一有用是故对治立名。四者随理立名者。此二十五三昧不出法性理。理合于义。从义而立名。名义虽异理实无别。约此四意故。得立二十五三昧名也。详经文意。多有对治约理两义。以立二十五三昧名。二正释二十五三昧修成者。一一三昧中皆有四意。一出诸有行业惑障。二用三昧治破。三结成三昧。四慈悲破有。一一悉具此四意也。初明无垢三昧破地狱有。即为四意。一明业结者。罪之尤重莫若地狱。恶业垢重见思垢尘沙垢无明垢。二明用三昧破无明者。菩萨为破是诸垢故。修前根本戒破恶业垢。修前八背舍等定伏见思垢。修有作无生等慧断见思垢。修无量慧破尘沙垢。修无作慧破无明垢。三明结成三昧者。破见思垢故真谛三昧成。破恶业垢及尘沙垢故。俗谛三昧成。破无明垢故。中道第一义三昧成。四明慈悲利物。菩萨已自破地狱垢故得三谛三昧。有大慈悲冥薰法界。众生有机关于慈悲。以王三昧力。法性不动而能应之。如婆薮调达。应入地狱。随其所宜。而为说法破地狱有。如圣行品所明。自修戒定慧等诸行。故自证三谛三昧成。于圣行中有慈悲誓愿。故破他三谛上垢。亦破他三谛上恶业烦恼垢。自既无垢。令他无垢。故此三昧名无垢三昧也。因此下具此四意类前可知。次明不退三昧破畜生有者。畜生无惭无愧。起恶业故退失善道。见思故退失。尘沙故退。无明故退。菩萨为破诸退故。修戒忍破恶业退。修定伏见思退。修生灭无生慧。破见思退。修无量慧破尘沙退。修无作慧破无明退。见思破故位不退三昧成。尘沙破故行不退三昧成。无明破故念不退三昧成。自以修行力破三种退。成三不退。自得三谛三昧。慈悲之力冥薰法界。随畜生有机感。或为象王啄鸟大鹫之身。随其所宜而生其中。现为说法破畜生有。自既不退令他不退。故此三昧名不退三昧也。次心乐三昧破饿鬼有者。饿鬼有常为悭恶业缠绕贪爱饥饿苦。见思烦恼苦。尘沙无知苦。无明闇弊苦。菩萨为破是诸苦。修戒施破悭恶业苦。修定伏见思苦。修生灭等慧破见思苦。修无量慧破尘沙苦。修无作慧破无明苦。破见思苦真谛无为心乐三昧成。破悭恶业尘沙苦。俗谛分别多门心乐三昧成。破无明苦中道常乐三昧成。以自修行证得三乐三谛三昧。以诸行中慈悲之力薰。现诸鬼形声。施令得饱满而为说法。令破三种苦得三种乐。菩萨自得此乐。又令他得乐。是故三昧名心乐三昧也。次欢喜三昧。破修罗。有修罗多忿恚恶业怖。见思怖尘沙怖无明怖。菩萨为破是诸怖故。持戒精进而修习诸行。不破欢喜破恶业怖。修禅悦喜伏见思怖。修生灭无生灭等慧得喜觉喜破见思怖。修照镜喜及无量惠破尘沙怖。修无作慧破无明怖。见思破故真空喜悦三昧成。恶业尘沙破故。一切众生喜见三昧成。无明破故喜王三昧成。以自修行力。得如此三谛欢喜三昧。以诸行中慈悲之力。薰修罗有而生其中。软语调伏而为说法。破修罗有令得无怖。自无三怖自证三喜。令他无怖。令他得欢喜。是故三昧名为欢喜三昧也。次日光三昧破弗婆提有者。日初出于东随便为名。日譬智光能照迷闇。破恶业迷闇。见思尘沙迷闇。无明迷闇。菩萨为照此诸迷闇故修善业戒光。修禅定流光。修生灭无生灭一切智光。修道种智光。修一切种智光。明生闇灭。以善戒光破恶业闇。以禅定光伏见思闇。以生灭无生灭光破见思闇。修无量道种智光。破尘沙闇。修无作一切种智光破无明闇。破见思闇故。一切智日光三昧成。破尘沙闇故。道种智日光三昧成。破无明闇故。一切种智日光三昧成。以修行力自证如是三谛三昧。以慈悲力薰弗婆提有。应现说法破其三迷。显三谛智日故。此三昧名为日光三昧也。次月光三昧破瞿耶尼有者。月之初生光现于西。此随便立名也。月光亦譬破闇。释三昧四意。类日光三昧可知。次热焰三昧破郁单越有者。北方是阴地冰结难消。自非热焰终不消也。郁单越人。冰执无我我所。难可化度。非智火热焰。无我我所心终不可消。破无我我所。乃是妄计无我我所理。实犹有性。人我之惑。有法我惑真如我惑。冰蛰未融也。菩萨为破此诸我惑冰执。修生灭等真无我慧。破性人我惑。修无量四谛慧破法我惑。修无作四谛慧。破真如我惑。若得真人空智焰。破性人我惑。真谛三昧成。得真法空智焰。破法我惑。得俗谛三昧成。故能如空种郁树。空顺俗以化物也。得真如无我智焰。破真如我惑。知非我非无我。是真我义。无我法中有真我。即见郁单越之我性。即有三昧成。心心寂灭也。菩萨自证三谛三昧。慈悲力故现郁单越形声。破北方无我我所。令成真我三昧。故此三昧名为热焰三昧也。次如幻三昧破阎浮提有者。南方果报杂杂。寿命短促不定。犹如幻化。此是心幻出生恶业果。幻出烦恼幻出无知。幻出无明。一切众生不知如幻。今菩萨为破是诸幻故修三种三昧。修真谛三昧幻出无漏。破见思之幻。修俗谛三昧幻出道种智。破无知之幻。修中道三昧幻出一切种智。破无明之幻。修行力故自证三谛三昧。成慈悲力故破他力成。是故名为如幻三昧也。次不动三昧。破四天王有者。此天守护国土。游行世界身报流动。此则是果报动。见思动无智动无明动。一心修善不动。及修背舍等不动业。破果报动。真慧不动破见思动。出假慧不动破无知动。中道慧不动如须弥顶。破无明动。修行力故自证三种不动。慈悲力。故破他三动。故此三昧名为不动三昧。次难伏三昧破三十三天有者。此天居四天之顶。即是果报难伏。见思难伏无知难伏。无明难伏。菩萨为破其高心。是故修戒定智。破果报难伏。修生灭无生灭。故破见思难伏。自行力故成三难伏。慈悲力故破他三难伏。故此三昧名为难伏。三昧次悦意三昧破炎摩天有者。此天虚空无刀杖畏。以之为悦。实非是悦。未有不动业悦。未有无漏悦。未有道种智悦。未有中道悦。菩萨为破此故。修四谛观八背舍中禅悦。破其动散不悦。生灭无生灭慧破其有漏不悦。无量慧破其沈空不悦。无作慧破其二边不悦。以无生悦故真谛三昧成。出假称机之悦故俗谛三昧成。中道悦意故中道三昧成。自行力故自证三昧成。以慈悲力故破他三昧成。故名悦意三昧也。次青色三昧破兜率天有者。此天果报乐青眼玩皆青。菩萨为破此有。故修第一义。非青真见青真。非青假见青假。故得中道。见青中道破其青有。义推可知。次黄色三昧破化乐天有。次赤色三昧破他化自在天有。类前青色三昧可解。次白色三昧破初禅有者。初禅离欲界五盖不善。即是定心善白。但未离见思尘沙无明等黑。菩萨为破是诸黑行故。修三谛白法。破戒之义推之可知。次种种三昧破梵王有者。梵王主三千大千。大千品类既多。故有种种之号。为破其种种故修种种空。入种种假。见种种中道。如来藏多所含藏。名种种三昧也。义推可知。次双照三昧破二禅有者。二禅独有内净喜两支故。受双名。菩萨为破此双故。修双空双假双中。双照二帝。义推可知。次雷音三昧破三禅有者。此禅受乐最为第一。着乐深入如冰鱼蛰虫。菩萨为破此乐故。用三谛雷音以惊骇。推之可解。次霔雨三昧破四禅有者。四禅如大地具种种芽。若不得雨芽则不生。一切善根。在四禅中。若三谛雨三智善发生也。义推可解知。次如虚空三昧破无想天有者。此是外道天实非无想。而计为无想涅槃。如小儿梦尿。菩萨为破是有故。以三谛空破无想故言如虚空三昧次照镜三昧破那含有者。修薰禅随禅生此。虽得净色不能知。色如镜像。菩萨知色如镜像即空。分别无量像依镜。即见本性中道。成三谛三昧破那含有也。次无碍三昧破空处有者。此处得出色笼飘扬无碍。未是三谛三昧之无碍碍。见思碍尘沙碍无明等碍。菩萨为修三谛三昧破是诸碍。故名无碍三昧次常昧三破识处。有识相续不断即无常。菩萨为破此无常。故修数缘常。化用相续常佛性常湛然常破之。次乐三昧破不用处有者。此不用处如痴。痴故是苦。菩萨用三谛三观三昧。破得三谛三昧乐。是为乐三昧次我三昧破非想天有者。此天最顶计为涅槃真我。菩萨见此。犹有细烦恼不自在。即是见思不自在。尘沙不自在。无明不自在。何得是我。为破此我故。修三谛三昧破之。令得无我。随俗我八自在我。是故名我三昧。二十五有三昧用自除二十五三昧。一有之中悉有三谛。三昧菩萨自修三谛三昧。自除二十五有三谛之惑。以慈悲力。除他二十五有三谛之惑。由是得二十五三昧之名。或从无住之本。用四悉檀立二十五有名。如说。通言三昧名调直定也。真谛三昧以离爱见而为调直。俗谛三昧以称机为调直。中道三昧以无二边之曲为调直。是故皆名三昧。若但入空之直不为直。声闻人得入空非王三昧。若入假亦非究竟。菩萨虽得道种智。亦不名王三昧。以得中道三昧故称之为王。以二十五三昧。一一皆有中道三昧故。故称二十五三昧。悉是王三昧。涅槃经云。是二十五三昧名诸三昧王。若入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故菩萨住不动地。具得此二十五三昧种种力用。须弥高广内于芥子。吞吐出没变通自在。能入地狱不受碎身等苦。若圣行成能有是事。具如涅槃经说。三明外用利物者。所谓能隐显二种利益者。入王三昧。一切三昧王悉入其中。是故一切众生受诸苦恼。一心归依称名求乞救护。菩萨住三昧中即观三业皆得解脱。解脱有八种。一破二十五有果报之苦。二破二十五有因苦。三破声闻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四破缘觉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五破三藏菩萨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六破通教三乘人二十五有见思烦恼苦。七破别教菩萨二十五有恒沙无知别惑苦。八破圆教菩萨二十五有三谛无明之惑苦。一心称名皆得解脱。意在此也。故说二十五三昧。能破二十五有也。二显利益者。即是住二十五三昧。十法界众生机缘来感。普现色身八番与众生乐。如观音普门示现神通之相也。若有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即能八相成道现身说法。即是此经明住不思议解脱。种种示现也。此菩萨初地圣行满足。具无缘大慈大悲。如磁石吸铁也。二明梵行者。即是无缘慈悲喜舍。菩萨以大涅槃心。修于圣行得无畏地。有二十五三昧无方大用。尔时慈悲是真梵行。非余梵天所修。四无量心。亦非三藏教通教等众生缘法缘之慈悲也。菩萨尔时。以此慈悲无缘无念。薰修众生行无不成辨。此之梵行即是一切法故。涅槃经云。慈即如来悲即佛性。慈若不具足。佛十力三十二相四无畏者。非如来慈故。智力弘深能具足一切福德。以自庄严名梵行也

三明天行者。即是中道第一义天。天然之理。籍行显理因理成行。故名理为天行。菩萨虽入初地。初地不应住。以有所得故。又应修上地智慧。十重发真修慧契理显理成行。名为天行。天行即是智慧庄严。梵行即福德庄严。上求佛道。是故有圣行天行。下化众生即有梵行病行婴儿行也。四婴儿行者。若菩萨福德智慧转增。是则实相弥显。虽不作意利益众生。任运能有冥显两益。以天行之力则有冥益。以梵行之力则有显益。众生应有小善之机。无菩萨开发不能生长。以慈善根力。如磁石吸铁。和光利行能令众生得见。菩萨同其始学。渐修五戒十善人天果报。三十三天杨叶之行。又示二百五十戒观练薰修禅。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同二乘婴儿行。又示同修六度。百劫种相好柔伏烦恼。六度菩萨小善之行。又示同即色是空无生无灭。通教小善之行。又示同别教历别次第相似中道。小善之行。皆是慈心之力。俯同群品提接成就。从心与乐起婴儿行。如涅槃经言。婴儿者。能说大字。所谓婆和。此即同六度也。六度是小行而求作佛故言大字。所谓婆和。又云。不见昼夜亲疏等相此即同通教菩萨。即色是空第一义谛意也。又云。不能造作大小诸事。大事即五逆小事即二乘心。此则同别教别教非生死故。无五逆非涅槃故无小乘心。又云杨树黄叶。即同人天五戒十善之婴儿。又云。非道为道。以能生道微因缘故。说非道为道。即是同二乘婴儿。故知大慈善根之力。能出假化物。同其小善方便。引之令趣佛慧。故名婴儿行也。五病行者。此行从无缘大悲起。若生小善必有病行。今当分别同生善边。名婴儿行。同烦恼边名为病行。病行从大悲生众生病。是故我病大悲熏心游戏地狱。同众生恶业之病。如调达在地狱。如三禅乐。乃至畜生饿鬼修罗亦如是。又同人天有结业生老病死之病。又同二乘有见思之病。方便附近语令勤作。三藏教通教菩萨亦如是。又同别教尘沙无明之病。是故菩萨还同彼病。遍于法界利益众生。是为五行之相也。病行即是此维摩经问疾品。室内六品之所明也。初地菩萨五行具足。或是初功德也。余九种功德。或可对九地。所言破无明见惑者。涅槃经云。自此以前。皆名邪见人也。是则两教三乘之人。皆未见此理。故名邪见人也。是以大士呵须菩提。六师是汝之师。天魔外道一手作诸劳侣意在此也。乃至别教十信。三十心虽伏此或。既未能断。犹是成就无明别见。呵诸菩萨或意在此也。此二从二地至六地名修道。断别惑三界爱。如智度论明。迦叶闻瓢迦罗琴声不能自安。云三界五欲我已断竟。此是菩萨净妙功德所生五欲。故于是事不能安忍。例色无色爱亦复如是。此经。大士呵须菩提云。同于烦恼不到彼岸。入于八难不得无难。意在此也。故从二地至六地。通名修道断此别惑也。今以义推。二离垢地。即假断别教欲爱名斯陀含向。三明地。即是别教斯陀含果。四焰地。即是别教阿那含向。五难胜地。即是别教阿那含果。断别惑欲爱尽也。六现前地。即是别教阿罗汉向。断别色爱也。七远行地。即是别教阿罗汉果。断别无色爱尽。故从此名无学道也。问曰此对四果出何经论。答曰别教明断伏对四果。经论多不同也。诸大乘法师所用。亦异地论师。通教判位云。初地断见。二地断欲爱。三地断色爱。四地断无色爱。地论师通宗判位。有用三地断见名须陀洹。从四地至六地名斯陀含。第二依法师。七地名阿那含。第三依法师。十地等觉名阿罗汉。是第四依法师。有三地断见。四地名斯陀含。五地名阿那含。六地名阿罗汉。有用仁王经。四地断见五地名斯陀含。六地名阿那含。七地名阿罗汉。如是等异说不同。难可定依。今以义推作此对四果也。一往似解便。既无的文佛意难知。不须苟执也。问曰何故解释不定。答。曰已如前释。八不动地即是别教辟支佛地。地论师云。从此明无学道。未知的出经论。不但八地得无生忍寂而常用。用而无相无功用心。自然断法界无明惑色习尽也。九善慧地。无明稍薄断心习尽。慧转分明善入实相也。十法云地。慈悲智慧犹若大云。慈悲普洽一切。皆雨慧云。能持十方诸佛所说法雨。断无明也。六等觉地者。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三魔已尽余有一品死魔。在断无明习也。问曰前通教何意不辨等觉佛耶。答曰界内习气易尽。故不须开法云出等觉也。问曰别教经论。何故有处处明法云之后。更有金刚等觉。自有经论止明十地行满。便成佛果。南北法师抑诤此义。答曰更立等觉未足为碍。所以然者。华严经。明法云十地功德智慧。用此比于佛。如爪上土方于大地。若尔虽说一品无明而实不可说品。何以得后心菩萨无功用道。其疾甚风。一日之间。能破无量品无明障惑。何况璎珞经明等觉地。于百千万劫入重玄门。倒修凡夫事。是故开法云地。更立金刚心等觉佛于理无失。若知一品有无量品无明。因法云地无碍之智即尽。复何须开出等觉地也。七妙觉地者。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肃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为果果。问曰。为定用金刚智断无明。为用妙觉智断无明耶。答曰。涅槃经云。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问曰。胜鬘经云。无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答曰。若用别教通十地等觉。即是佛菩提智。所以者何。涅槃经云。九住菩萨名为闻见。十住菩萨名为眼见。虽见佛性而不了了。以无碍道与惑共住。故不了了。诸佛如来了了见者即真解脱。肃然累外故了了也。若别教明义。从初欢喜地。即用佛菩提智。断初品无明。乃至等觉后心方乃断尽。若圆教明义。即是初发心住。得用佛菩提智。断初品无明。乃至等觉后心方断尽也。第四约别教位释净无垢称位者。维摩既是一生补处大士即是法身。居等觉金刚心无垢菩萨之位也。佛性理显故名为净。别惑正习俱尽。无明余习。譬若微烟虽有如无。故名无垢。边际智满内称深理外用无方。法界平等赴缘行化。故名为称。故云净无垢称也。岂可同彼三藏通教。辨净无垢称义。所以教迹现同补处位者。为呵通教三乘。别教大乘接义也

同类推荐
  • 怀紫阁隐者

    怀紫阁隐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仁王般若实相论

    仁王般若实相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友斋丛说

    四友斋丛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川略志

    龙川略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金牌狂妃

    金牌狂妃

    世人皆知,凤家大小姐凤妖娆胆小懦弱、胸无点墨、人人厌之。殊不知,一朝灵魂变换,迎来了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腹黑、狡诈、睚眦必报如她,又怎么能放过那些伤害她的人呢!从此,世人言,“宁愿得罪阎罗王,也勿惹到凤妖娆。”,因为凤妖娆,就如同恶魔一般的存在,人人惧之。暖色新文【霸气穿越:暴王的鬼眼妃】
  • 变身大作战:玩转男校女校【完结】

    变身大作战:玩转男校女校【完结】

    青春搞笑+纯真爱情谁说男的不能读女校,女的不能读男校。我们的两个主角读完女校读男校。主角,丁家二宝。哥哥丁小一,妹妹丁小二。丁小一:家中的宝,阿姨家的草,这一生最大的目标就是欺负自己的妹妹——丁小二,可总是事与愿违。碰到自己喜欢的女生不敢表白,十足的女孩子气。丁小二:家中的草,阿姨家的宝。这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要让自己的哥哥——丁小一俯首称臣。碰到自己喜欢的男生,愿意奋起直追,十足的男孩子气。喜欢打闹的兄妹俩,将女校和男校彻底地玩了一遍,将所有的悲欢都交织在其中。愿意追随青春步伐的亲,请点击观看。关于VIP章节阅读:一、注册后在个人管理中心充值就自动成为VIP用户。二、指通用红袖网站的一种虚拟货币,其计量单位为:1元人民币=100点红袖币。它可消费红袖上所有需要收费的服务。每消费一次,红袖系统都将扣除相应数量的红袖币。三、充值步骤是:登陆个人管理中心后点击“VIP用户充值”,输入您要充值的用户名。四、VIP作品的阅读价格根据会员等级划分:初级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3元/千字(即3点红袖币/千字);高级会员和至尊会员阅读收费章节的消费价格为0.02元/千字(即2点红袖币/千字);不足1点红袖币的零头忽略不计;已经订阅过的章节再次阅读时不需要再次付费。五、充值的红袖币可以转化为积分,人民币1元相当于100点红袖币,也即积分1000分。目前,积分可以兑换一些特殊项目的服务,但积分无法直接转化为红袖币。具体请看:http://m.wkkk.net/help/m.wkkk.net++++++++++++++++++++++++++++++++++++++++++梦梦的新坑《误惹倾城皇子们》,希望亲们多多支持,风格大大的不同~推荐依妃的《总裁的受虐妻》希望亲们也能支持下妃妃~谢谢~http://m.wkkk.net/a/103064/《窃爱假面新娘》文/菲宇也请支持下,好文哦!http://m.wkkk.net/a/106249/+++++++++++++++++++++++++++++++++++++++++++++++欢迎亲们,点击、收藏、推荐、留言。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在此谢过每个阅读过我作品的人,谢过每个收藏、推荐、评论的人,真心感谢!~~
  •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管官(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重点论述了历代的丁忧制度。例如,秦朝为了强化对人民的精神禁锢,曾号令天下臣民一律戴重孝为天子守丧三年等。而丁忧制度真正普及开来,是在儒家思想得到统治者认可,成为国家正统思想之后。如在唐代法律中,丁忧制度被加以确认,形成了对官员丁忧行为的礼制和法制层面的双重约束。而到了清朝又施行了满汉不同的丁忧制度。
  • 何不大梦一场

    何不大梦一场

    讲得清的是理,看不透的是情。情理之间,道之所存。道之下,众生皆梦;道之上,唯余独行。
  • 重生灵植空间:崛起吧,小农女

    重生灵植空间:崛起吧,小农女

    [1V1,女强,男强,强强联手]重生前的宫枢,竟想不到有朝一日她会被人指着鼻子骂傻子!想她可是堂堂丹淩宫的丹祖,会是傻子吗?!一手人人眼红,及出神入化的炼丹之术,她是傻子,那天下所有人可就愚不可及了。一具弱小的躯体内,当被一个强大的魂魄入驻时,那便是南宫漾的新生崛起。从此后,看谁再敢欺辱她分毫,与之争锋![寄语:小萌新,求各位金主多多支持!鼓励评语,推荐票,月票,打赏皆可。($b?3?b$)~]
  • 完美公主进化论

    完美公主进化论

    【正文完结】她是安斯特沫星的七公主,绝世容貌,过目不忘,却因为天生的银发被冠上了“禁忌”两字。他是北布冽尔星尊贵的王,带着父王的遗志,誓要攻下安斯特沫,却无法对她下狠手。他,星际中让人闻风丧当的冥王之子,甘愿放弃所有的一切,只为护她一世安好。命中的相遇,注定的纠葛。他们都问她,“为了这个从来没有珍视过你的星球,你这么做值得吗?”她的回答始终如初,“你知道吗,这个问题在我的心中从来就不是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当不完美的公主在血与泪中蜕变,当昔日的爱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恨,还有遗忘。
  • 火爆魔妃之紫魅妖瞳

    火爆魔妃之紫魅妖瞳

    当紫眸再次睁开,她,21世纪的异能A级特工,穿越在异世废材七公主身上。她,是天生强者,怎肯容忍至亲一次次践踏。她与他,前世今世再次相遇,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那些回不去的旧时光

    怀旧是从何时开始的?从春天第一片花瓣飘落的时候,从冬日第一个雪人融化的时候,从大学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从工作第一个项目完成的时候,从一位同路人匆匆转身的时候,从你说“我喜欢你”的时候。怀旧是因为旧时光的无以复刻。往事或许明朗简单,温柔清丽,或许酸涩孤独,伤痛迷惘,但岁月的光线总会把它们一一暖化,镀上一层柔和朦胧的光晕。记忆就如一潭无风似镜的湖水,过往人事皆幻化成条条小船,于湖心平静无声地漂泊着。清晨拉开窗帘,阳光斜射到墙面的贴画。那幅画恰好是凡·高的《向日葵》,冥冥之中还在不停积攒阳光。
  • 超杀帝君

    超杀帝君

    我一时无敌,便能一世无敌!天下之间,我便是无敌,无敌!
  •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3

    “一口气读懂经济学”系列中最值得玩味的经济学新体验,成人与儿童都能读懂的经济小说。书中用小狗皮皮的视角,结合人们日常的经济行为。分析出经济学中最质朴的原理,带你轻松享受阅读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