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0600000144

第144章

十二月乙卯,都给事杨涟疏曰:“前选侍移宫一事,护驾诸臣知之,外廷未必尽知。及今不一昭明,将以今日之疑端,成他时之实事。臣蒙先帝召见,目击当日情形,敢不一语。忆先帝凭几之言,间及选侍,而再四叮咛,则曰:‘辅皇上要紧张状态。’选侍忽从门幔中手挽皇上而入,复推而出,随有‘要封皇后’之言,诸臣相顾错愕。夫君臣正相引痛之时,忍于要挟求封,一旦事权在握,岂仅仅虚名足称其意!此八月二十九日事也。迨九月初一日子夜,先帝急召诸臣,而龙驭上宾矣。此时主君为重,宜急于请见,一见即呼万岁,以慰人心。而宫门内使乃有持挺不容入者,臣冒犯忿詈与争。此初一日卯刻入宫事也。诸臣哭临毕,请见皇上于寝门,拜呼万岁,天语‘不敢当’者三。诸臣捧龙轩至文华殿门,行嵩呼叩头礼。已而大小臣工共祈皇上即日登极。上传谕卜期,而诸臣皇皇,深以未登极为危。盖先帝变出仓卒,上无圣母之凭依,中无皇后之慰藉,在旁窥伺,谁为可恃?此初一日辰刻事也。尔时诸臣议皇上宜归何宫,臣思选侍推挽景象,又习闻其上有深相交结之贵宠,乃云从来冲龄天子,不宜托之素无恩德之妇人。且选侍如可托,皇上必深知之,虽强之离而不得;如不可托,虽强之留而亦不可得,而圣驾果径归慈庆宫矣。此初一日巳刻事也。御极卜期初六,至初二日,九卿科道有移宫之请,御史左光斗有移宫之请。盖因皇上一正九五,断无避宫,而又不可同居。至初五日期且迫矣,臣是以有正位参及李进忠等之疏。总以宫嫔自有定分,即加恩选侍,原不在宫之移与不移。假令登极之后,而宫嫔悍然居天子之宫,天子归青宫非理,归干清不得,尚得朝廷尊而体统正乎?此初五日午刻,臣从诸臣于慈庆宫前愤争事也。至本日移宫,臣即语诸大臣,移宫自移宫,隆礼自隆礼,必两者相济而后二祖列宗之大宝始安,先帝在天之灵始妥。即本日缉获罪,只宜歼厥渠魁,无滋蔓引。大抵宸居未净,先帝之社稷付托为重,则平日之宠爱为轻。及其宸居已定,既尽臣子防危之忠,即当体皇上如天之度,今诸大臣犹在耳也。臣之所以议移宫者,始终如此。乃移宫之后,忽来蜚语,有倡选侍徒跣踉跄,欲自裁处,皇妹失所至于投井者,或传治罪过甚者,或称内外交通者,使夙夜忧时之士,忄吴收为一时感慨叹息之言,作此日不白之案。九庙神灵,鉴此热血。若夫缉罪,此譬如人家主人谢世,群仆乘间窃其帑藏,主人之子偶一究问,只在法司得其平耳,于选侍恩礼何与!臣谓宁可使今日惜选侍,无使移宫不早,不幸而成女后垂帘之事,彼三十余年凭依蟠结之群邪,又得以因缘多事,于以保惜先帝宠爱则得矣。而辅皇上要紧之深意,在天之灵,果以此为愉快邪?况两奉圣谕,选侍居食,恩礼有加,哕鸾宫火,复奉有选侍、皇妹无恙之旨,方知皇上虽念及于孝和皇太后之哽咽,仍念及于光宗先帝之唏,海涵天盖,尽仁无已。伏乞皇上采臣言,更于皇弟皇妹时勤召见谕安,不妨曲及李选侍者,酌加恩数。遵爱先帝之子女,当亦圣母所共喜者。”疏上,下旨褒谕。又特谕廷臣曰:“朕冲龄登极,开诚布公,不意外廷乃有谤语,轻听盗犯之讹传,酿成他日之实录,诚如科臣杨涟所奏者。朕不得不再伸谕,以释群疑。九月初一日,皇考宾天,诸臣入临毕,请朝见朕,李选侍阻朕于暖阁,司礼官固请,选侍许而后悔,又使李进忠请回者至再至三。朕至干清宫丹陛上,大臣扈从前导,选侍又使李进忠来牵朕衣。卿等亲见当时景象安乎?危乎?当避宫乎?不当避宫乎?是日朕自慈庆宫至干清宫,躬视皇考入殓,选侍又阻朕于暖阁,司礼监王体干固请得出。初二日,朕至干清宫,朝见选侍毕,恭送梓宫于仁智殿,选侍差人传朕,必欲再朝见方回。各官皆所亲见,明是威挟朕躬,垂帘听政之意。朕蒙皇考命依选侍,朕不住彼宫,饮食衣服,皆皇祖皇考所赐。每日仅往彼一见,因之怀恨,凌虐不堪;若避宫不早,则彼爪牙成列,盈虚在手,朕亦不知如何矣。既殴崩圣母,每使宫眷王寿花等时来探听,不许朕与圣母旧人通一语。朕苦衷外廷不能尽知,今停封以慰圣母之灵,奉养以尊皇考之意,该部亦可以仰体朕心矣。臣工私于李党,不顾大义,谕卿等知之,今后毋得植党背公,自生枝节。”时方从哲在告,刘一景等上言:“皇上嗣位以来,宫禁肃清,乃以形迹影响之疑,互相纷辨,致廑圣怀。伏读圣谕,当年宫掖事情,及顷者辟宫景象,凄惋危衷,宛然在目。诸臣徒以事后论安危,谓周防为多事。皇上责以猜疑轻听,诚恐有之,若云庇护党私,则万万不敢也。”御史王业浩上言:“先帝毓德青宫,止孝止慈,何以一女子之微,致生枝节。如圣谕派与照管,并殴崩圣母等语,天下万世不察,则先帝御家之盛德,不无少损。且父母之雠,不共戴天,普天率土,俱有同仇之义。而圣谕至此,且曲处如此,则前日之肃清,既未得为义之尽,今此之优厚,亦不得为仁之至。外廷臣工比肩事主,至分目之曰安社稷,安选侍。臣恐水火之情形既判,玄黄之战辩方兴。”奏留中。庚午,都给事杨涟乞归,疏曰:“垂帘之秘事未闻,入井之烦言啧起。臣不过发明移宫始末,使了然在人耳目,而旋荷纶之褒,过邀忠直之誉,使臣区区之苦心,反为夸诩臣节之左券。臣之不安一也。当时首请御文华殿受嵩呼者,周嘉谟等也。初出干清宫捧皇上左右手者,张维贤、刘一景也。臣乃以愤争之故,独受忠直之名,俯惭卑末,岂可掩人于朝;仰藉清平,岂可贪天为力。臣之不安二也。宫禁自就肃清,社稷有何杌?而圣谕以志安社稷为言,君幸有子,不忧杞国之天,臣独何人,敢捧虞渊之日?臣之不安三也。臣引分自思,俯全臣节,惟有决去一著而已。臣蹇穷肮脏之人,披上方之文绮,赉两朝之赐金,归里门,以忠直二字出告亲友,入教子孙,直觉俯仰皆宽。即不幸先犬马填沟壑,持此二字以报皇考于在天,见先人于地下,臣亦可瞑目安寝矣。臣无病,不敢以病请;皇上未罪臣,又不能以罪请;惟有明微薄之心迹,乞浩荡之恩波,放臣为急流勇退之人而已。”诏许之。

熹宗天启元年春二月,御史贾继春直陈具揭之实,奉旨切责。继春复上言:“臣初入班行,当移宫之后,祗因痛切先帝,急欲效忠皇上。及捧读圣谕,乃知天地之高厚,曲为保全。而小臣之狂愚,犹妄有规劝,谨备录原揭回话。”上以其疏中无“雉经”“入井”二语,著再回话。夏四月,吏部尚书周嘉谟及九卿科道会议,云:“继春席藁待罪,恳请优容。”仍下旨切责,落职永不叙用。

四年夏四月,大理寺少卿范济世请遵遗命,封李选侍为妃。下旨切责。先是,光宗青宫旧监王安强直不阿选侍,魏忠贤既矫杀之,乃尽反其所为。会杨涟上疏,发忠贤二十四罪,忠贤益愤。六月,遂矫上命,复议封选侍。礼臣林尧俞奏止之,不听,竟封李氏为康妃。

十二月,召还御史贾继春、徐景濂、王志道等。夏允彝曰:庚申一月之内,连遭大丧,中外汹汹。杨涟率众排闼,见东宫即罗拜。选侍时在干清宫,以母礼自待,左光斗遽疏言

干清宫非至尊不可居,持论自正。但中言“武氏之祸立见于今”,差亦过当。杨、左即拉阁臣揭请即日移宫,选侍颇觉皇遽。御史贾继春遂言先帝至孝,何至一妾一女不能遗庇,亦未可尽言其非。然宫之应移,自属定礼。杨、左不可居以为功,他人亦何可诋之为罪也。杨与贾互相讥讽,贾以杨必将与大共受封拜讥之,杨遂挂冠归。中旨切责,贾贾仓皇自辨,词颇哀。高弘图、张慎言出疏两解之,言至平旦确。乃贾终黜为民,而杨不久优擢至副院,则亦东林失平之事也。后遂以此杀杨、左,则冤弥甚,即贾亦心怜之。总之,东林操论,不失爱君,而太苛太激,使人难受。攻东林者,言风颠,言可灼无他意,移宫太亟,不失调停。卒以此罪诸贤,而加以一网,不大谬乎!

五年夏四月,给事中霍维华上言“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略曰:“选侍之请封也,请封妃也。妃之未封,而况于后!请之不得,而况于自后!不妃不后,而况于垂帘!臣谓宫不难移也,王安等故难之也。难移宫者,所以重选侍之罪,而张拥戴之功。神祖册立东宫稍迟,诸臣群起而争之。然笃爱震器,始终不渝。倘果如奸邪所称,废立巫蛊之谋,则九阍邃密,乃藉一风颠之张差,有是理乎?非神祖先帝慈孝无间,王之き、陆大受同恶相济,开衅骨肉矣。神祖升遐,先帝哀毁,遽发夙疾,而悠悠之口,致疑于宫掖,岂臣子所忍言!孙慎行借题红丸,诬先帝为受鸩,加从哲以弑逆,邹元标、锺羽正从而和之。两人立名非真,晚节不振,委身门户,败坏生平。伏乞严谕纂修诸臣,以存信史。”已而《三朝要典》成,起乙卯止辛酉,魏忠贤矫宸翰斥之。

愍帝崇祯元年五月,侍讲倪元璐上言:“主挺击者,力护东宫,争挺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红丸者,原情之论。主移宫者,弭变几先;争移宫者,持平事后。六者各有其是,不可偏非也。未几而魏忠贤杀人则借三案,群小求富贵则借三案。故凡推慈归孝于先皇,正其颂德称功于义父,批根今日,则众正之党碑,免死他年,即上公之铁券。由此而观,三案者,天下之公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以臣所见,惟毁之而已。假阉竖之权,役史臣之笔,亘古未闻,当毁一。未易代而有编年,不直书而加论断,当毁二。矫诬先帝,伪托宸篇,既不可比司马光《资治》之书,亦不得援宋神宗手序为例,当毁三。臣谓此书不毁,必有受其累者,则非主三案者之累,而争三案者之累,又纂修三案者之累也。争三案诸臣,品原三等,如崔呈秀、刘志选、李春煜等不足问矣。最上如黄克、贾继春、王业浩、高弘图、刘廷宣等,始处君子,而不必求同。既遇小人,而自能为异,本末炳然。然管、华之席未割,老、韩之传同编。数人高明之观,岂不引为坐涂之辱!若其次者,虽非尽有执持,要亦不皆濡染。而特以史氏抑扬之过,保不为后人翻驳之端。至于纂修词臣之在当日,更有难言者,丹铅未下,斧镬先悬。姜逢元阁笔一叹,朝闻夕逐。杨世英、吴士元、余煌等备极调维,其于忤诸疏,有匿其全文,有删其已甚,时传书成而狱又起,则有宁加丑诋之词,决不下一不道无将等字,以传会爰书。凡此苦心,亦多方矣。而事在见闻之外,未易可明。若复弹章一加,万节俱丧,此臣之所谓累也。愿敕部立将《要典》锓毁,一切妖言市语,如旧传点将之谣,新腾选佛之说,毋形奏牍,则廓然荡平。”上从之。

同类推荐
  • 观自在菩萨阿么齿来法

    观自在菩萨阿么齿来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石霜楚圆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船头

    船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冥报记辑书

    冥报记辑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神脉丹尊

    神脉丹尊

    昔日丹皇,抱憾而终,携九天神脉重生故宗。武道征途,步步荆棘。今世,且看我一路高歌,再临神尊帝位,演武化圣。
  • 帝尊驾到:世子,很倾城!

    帝尊驾到:世子,很倾城!

    她是凤倾凰,神魔之子。破命运之轮,浴火重生。
  • 北漂男一夜获百万:爱情路过北京

    北漂男一夜获百万:爱情路过北京

    毕业后长驻北京的“三无”青年李傲,短短几个月内,突然“捡”了两百万,得了一套房,丢了次“老婆”,还暧了个昧……上帝似乎为他打开了一扇窗,可门在哪儿呢?他想要留在北京,父母不让;他想与女朋友长相厮守,可危机重重;他精神出轨,爱上美丽“富二代”,最后却两败俱伤;终于有了房,产权问题又纠结不清……现实的冰冷,爱的热切,青春就这么左右摇摆……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史记故事(导读本)(上册)

    在《史记》的世界里,有明智的君主,有昏庸的帝王,有贤惠的后妃故事,也有残酷的宫廷秘密,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臣子和原本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在《史记故事(导读本上)》里,你会看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它们会带着你感受几千年前的世界,让你在故事中体验不同的人生,变得更加聪明睿智。
  • 雪域神鹰

    雪域神鹰

    几十年前,二战正进行到关键的时刻,李长天在一次上山采药时,偶遇了苏联空军王牌飞行员维克多,为使维克多的战斗机上天,全村人都作出了努力,可惜飞机还是坠落在了深山之中,维克多是生是死也没了音讯……
  • 太上大道玉清经

    太上大道玉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丧尸之人生旅途

    末世丧尸之人生旅途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从前,我只能不断的向前奔跑永不回头,我也只能从懦弱的学生,变成一个诡异又强大的怪物
  • 娇妃惊天下:霸爱罗刹王

    娇妃惊天下:霸爱罗刹王

    被莫名的丢到异世,杀宣王妃揍皇帝扁摄政王,还生死无惧是为啥?带着神兽小弟,扛着嗜血剑,风风火火的把天下当成了自家后院逛了便,没想到她欠了一屁股的感情债。“我会等你的。”那傻得有点痴呆的严诺。“杀了我嫔妃,你就留下来顶替她的位置吧。”沉默寡言的宣王居然密谋想监禁她终身。“你就是死了,我也能让你活过来,区区逃跑就想躲开我可能吗?”不当人是条命的秦月居然占有欲完全超标。看来除了回家没有其他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