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1800000075

第75章 志氏姓(8)

〔一〕襄卅一年左传。

〔二〕史记赵世家。

〔三〕史记秦始皇纪。

〔四〕“汉兴”二字旧脱,据汉书冯奉世传补。此言冯氏,俱本奉世传。

〔五〕史记。

〔六〕汉书。

〔七〕当云“曾孙”。

〔八〕后汉书。按传云:'子豹,字仲文,长好儒学,乡里为之语曰:“道德彬彬冯仲文。”’而不载敬通之号。

晋大夫郇息事献公〔一〕,后世将中军,故氏中行〔二〕,食采于智〔三〕。智果谏智伯而不见听,乃别族于太史为辅氏〔四〕。

〔一〕左传“郇”作“荀”。广韵十八谆“荀”字注云:'荀姓本姓郇,后去“邑”为“荀”。’

〔二〕文十三年左传中行桓子,杜注:“荀林父也。僖二十八年始将中行,故以为氏。”史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晋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

〔三〕下当云“故氏智”。宣十二年左传知庄子,杜注:“庄子,荀首。”“智”与“知”同。赵世家索隐引世本云:“逝敖生庄子首。”

〔四〕晋语。

晋大夫孙伯黡实司典籍,故姓籍氏。辛有二子董之,故氏董氏。〔一〕

〔一〕昭十五年左传。铎按:杜注云:“辛有,周人也。其二子适晋为大史,籍黡与之共董督晋典,因为董氏。”

诗颂宣王,始有“张仲孝友”〔一〕,至春秋时,宋有张白蔑矣〔二〕。惟晋张侯〔三〕。张老〔四〕,实为大家。张孟谈相赵襄子以灭智伯,遂逃功赏,耕于囗山〔五〕。后魏有张仪。张丑〔六〕。至汉,张姓滋多。常山王张耳,梁人。丞相张苍,阳武人也〔七〕。东阳侯张相如〔八〕。御史大夫张汤〔九〕,增定律令,以防奸恶,有利于民,又好荐贤达士,故受福佑〔一0〕。子安世〔一一〕为车骑将军,封富平侯,敦仁俭约,矜遂权〔一二〕而好阴德〔一三〕,是以子孙昌炽,世有贤胤,更封武始,遭王莽乱,享国不绝〔一四〕,家凡四公,世着忠孝行义〔一五〕。前有丞相张禹〔一六〕,御史大夫张忠〔一七〕;后有太尉张酺,汝南人,太傅张禹,赵国人〔一八〕。司邑闾里〔一九〕,无不有张者。河东解邑有张城,有西张城〔二0〕,岂晋张之祖所出邪?

〔一〕六月。

〔二〕“白”当作“囗”,张囗见昭廿一年左传。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表距阳侯刘白,汉表作“囗”,误与此同。“蔑”字衍,与下行“灭”字相并而误。

〔三〕成二年左传。即解张。

〔四〕成十八年左传。

〔五〕赵策“囗山”作“负亲之邱”。铎按:“囗”疑当作“负”,负山即负丘。尔雅释丘:“丘背有丘为负丘”,是此丘所由得名也。赵策一作“负亲之邱”,“亲之”二字盖涉下文“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而衍。(“负亲”亦见赵策三,黄丕烈战国策札记卷中引吴正传云:'恐“燕”下“负亲”字衍。’非也。)

〔六〕魏策。

〔七〕并见史记。

〔八〕史记文帝纪十四年。

〔九〕汉书张汤传赞云:“冯商称张汤之先与留侯同祖,而司马迁不言,故阙焉。”

〔一0〕“佑”疑“祜”。诗信南山。桑扈。下武并云:“受天之祜”,郑笺:“祜,福也。”汉书扬雄传长杨赋云:“受神人之福祜。”铎按:长杨赋“祜”与囗。舞。胥。雅为韵,或作“佑”,非。然楚辞天问:“惊女采薇鹿何佑?”与“喜”为韵,则非“祜”之误。王逸注:“佑,福也。“是”福祜“亦可言”福佑”,非必字误。汉书王嘉传:“宜思正万事,顺天人之心,以求福佑。”尤其明证矣。

〔一一〕汉书附汤传。

〔一二〕“矜遂权”当作“务远权”,汉书称其“欲匿名迹,远权势”。按史记货殖传:“微重而矜节”,徐广曰:'“矜”一作“务”。’此务。矜相涉之证。铎按:传封侯在前,为车骑将军在后,此文两句当互转。

〔一三〕按汉书张汤传赞云:“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有后;安世履道,满而不溢;贺之阴德,亦有助云。”贺,安世兄也。阴德,谓贺为掖庭令时,视养宣帝有恩。此以“好阴德”属安世,盖误。铎按:安世传称其隐人过失,即所谓阴德也。

〔一四〕按汉书:“安世五世孙纯嗣侯,恭俭自修,王莽时不失爵,建武中,更封富平之别乡为武始侯。”此叙封武始于王莽前,误也。

〔一五〕汤为御史大夫,安世为大司马;纯为大司空,纯子奋亦为司空,见后汉书纯传。

〔一六〕汉书。

〔一七〕汉书成帝纪阳朔二年。

〔一八〕并见后汉书。前。后,谓东。西京也。

〔一九〕司邑,谓司隶所部邑。

〔二0〕汉书曹参传云:“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孙东张”,苏林注:“东张属河东。”水经涑水篇:“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注云:“又西南径张阳城。竹书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张城南郑者也,汉书之所谓东张矣。”

偃姓舒庸。舒鸠。舒龙。舒共。止龙。郦。淫。参。会。六。院。囗。高国〔一〕,庆姓樊。尹。骆,曼姓邓。优〔二〕,归姓胡。有。何〔三〕,葴姓滑。齐〔四〕,掎姓栖。疏〔五〕,御姓署。番。汤,嵬姓饶。攘。剎〔六〕,隗姓赤狄〔七〕。姮姓白狄〔八〕,此皆大吉之姓〔九〕。

〔一〕“偃姓舒庸。舒鸠。舒龙。舒共”旧作“优姓舒唐。鸠。舒龙。舒其”,据后纪七注引改。文出世本,见文十二年左传疏。后纪“止”下无“龙”字。按“止龙”当为“舒鲍”,左传疏引世本有舒鲍,此下列鲍姓在郦上可证。“共”世本作“龚”,又别有舒蓼,“参”疑即“蓼”之误。“淫”后纪作“谣”,按当为“繇”,后汉书郅恽传有西部督邮繇延,章怀注:“繇姓,咎繇之后。”“院”后纪作“阮”,当为“皖”,汉书地理志庐江郡皖县在舒与龙舒之后,国名纪二引地记:“皖,偃姓,皋陶后。”“白”与“”偏旁形近之误。“高”当为“鬲”,即汉志平原郡之鬲,国名纪引郡国县道记云:“古鬲国,偃姓,皋陶后。汉为县。”亦见国名纪六。“囗”后纪作“棐”,王侍郎云:'疑是“裴”。’广韵十五灰“裴”字注云:“裴姓,伯益之后,封于囗乡,因以为氏。后徙封解邑,乃去邑从衣。”铎按:“蓼”误作“参”,秦嘉谟说同。其上当据世本六舒补“舒”字,而移至“郦”上。“囗”程本作“筑”,秦氏据僖十七年春秋“齐人。徐人伐英氏”,及史记陈杞世家“皋陶之后,或封英。六”,谓“筑”当为“英”。考英即今湖北英山,六即今安徽六安,壤地相接;若伯益乃嬴姓,而解邑在今山西,去偃姓诸国弥远,则知王说谬而秦说是矣。今辄正其文如下:“偃姓舒庸。舒鸠。舒龙。舒共。舒鲍。舒蓼。郦。繇。会。六。皖。英。高国。”言此十三国皆偃姓也。(王绍兰说又有补证,见所为本书序中,徒劳无益,故不引。)

〔二〕“曼”旧作“嫚”。桓七年左传疏引世本云:“邓为曼姓。”九年传:“邓南鄙鄾人。”此作“优”当误。铎按:秦氏据晋语四改“庆”为“滕”,当是。

〔三〕国名纪六云:'世本:“胡子国,归姓。”’又云:'“有”本一作“洧”。’铎按:襄卅一年左传:“立胡女敬归之子子野”,杜注:“胡,归姓之国。”

〔四〕后纪五。国名纪一,“葴”作“箴”,“齐”作“济”。

〔五〕“掎”后纪十四寒浞传注。国名纪六作“猗”。按上云“黄帝之子”有葴氏。拘氏,此在葴姓下,疑“掎”即“拘”之误。

〔六〕“剎”旧作“杀”,据前纪三。国名纪六改。国名纪“剎”一作“利”。铎按:“嬛姓饶。穰。谷”,秦氏据路史。左传订如此。

〔七〕周语:'富辰曰:“狄,隗姓也。”’韦昭注:“隗姓,赤狄也。”

〔八〕昭十二年谷梁传范宁注:“鲜虞,姬姓白狄也。”疏云:“世本文。”此“姮”字疑“姬”之误。秦氏据程本作“陧”,以为即晋语黄帝后十二姓之酉。铎按:下文“短即犬戎氏”,“短”与“陧”形不相近,无缘致误。秦说失之。

〔九〕孙侍御云:'“大吉”疑“太古”。’

齐有鲍叔,世为卿大夫〔一〕。晋有鲍癸〔二〕。汉有鲍宣,累世忠直,汉名臣〔三〕。汉郦生为使者,弟商为将军〔四〕,今高阳诸郦为着姓。昔仲山甫亦姓樊,谥穆仲〔五〕,封于南阳。南阳者,在今河内〔六〕。后有樊倾子〔七〕。曼姓封于邓,后因〔八〕氏焉。南阳邓县上蔡北有古邓城,新蔡北有古邓城〔九〕。春秋时,楚文王灭邓〔一0〕。至汉有邓通〔一一〕。邓广〔一二〕。后汉新野邓〔一三〕禹,以佐命元功封高密侯〔一四〕。孙太后囗〔一五〕性慈仁严明,约敕诸家莫得权,京师清净,若无贵戚;勤思忧民,昼夜不怠。是以遭羌兵叛,大水饥匮〔一六〕,而能复之,整平丰穰〔一七〕。太后崩后,群奸相参,竞加谮润〔一八〕,破坏邓氏,天下痛之〔一九〕。鲁昭公母家姓归氏〔二0〕。汉有隗嚣季孟〔二一〕。短即犬戎氏,其先本出黄帝〔二二〕。

〔一〕见左传。按齐语韦昭注云:“鲍叔,姒姓之后。”

〔二〕宣十二年左传。

〔三〕宣见汉书。宣子永,永子昱,见后汉书。“汉名臣”上当脱“为”字。铎按:此三鲍并承上文言之,则偃姓十三国当有舒鲍明矣。

〔四〕史记郦食其传。

〔五〕见周语。按后汉书樊宏传云:“其先周仲山甫封于樊,因为氏焉。”

〔六〕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修武,故南阳,秦始皇更名。有南阳城。阳樊,攒茅田。”刘昭注引服虔曰:“樊,仲山之所居,故曰阳樊。”

〔七〕昭廿二年左传“倾”作“顷”。

〔八〕“因”旧作“田”。

同类推荐
  • 大学点睛补

    大学点睛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逝童子经

    佛说逝童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潜夫论笺校正

    潜夫论笺校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迷失的坟茔

    迷失的坟茔

    毛驴脖子上的铃铛声、车轮轧雪的吱哑声,伴随着西北风的哨音,汇成一曲生离死别的哀乐。黑丫咬着头巾的一角,眼里含着泪水,一鞭一鞭地抽在毛驴身上。她想一步赶到车站,又多么想叫毛驴慢慢走,能跟于了尘多呆一会。随着火车一声长鸣,黑丫使劲把于了尘推上火车。于了尘打开车窗,把手中的两只玉镯送给黑丫一个。黑丫双手捧着,按在胸口上,跟着开动的列车跑,恩情绵绵,怨离惜别,哀苦万般,言以难表。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村里来了民兵队,四处清乡,剿匪除霸,大面积扫荡国民党残渣余孽,于仁信是重点专政对象。恶人告状,于家的家丁郎三反咬一口,告于仁信欺男霸女,剥削穷人,害死人命。民兵把于仁信拉出去暴打一顿,关了起来,放出来没几天,就一命呜呼。
  • 生命教育(六年级)

    生命教育(六年级)

    本书是小学六年级《生命教育》教材。以生命教育为主旨和主线,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与生命教育有关的各专题教育(如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的指导纲要编写。本书由“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四个专题组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一系列课题和活动安排,帮助学生加深对生命的理解,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救能力,提高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 订鬼篇

    订鬼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生气不如争气 斗气不如斗志

    生气不如争气,要争气,就要有为自己争一口气的毅力和气魄,与其总生别人的气,不如学会自己争口气。人生道路很漫长,途中难免会有杂草、碎石阻挡,而这些只是一种考验,锻炼我们的毅力、耐心,使我们变得更勇敢、坚强,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不必为了身边的那几块毫不起眼的石头,而放弃一整片绮丽、明媚的景色。我们一定要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生气不如争气,斗气不如斗志!
  • 穿越与另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穿越与另类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本卷《穿越与另类》,既包括最近几年非常流行的穿越小说这一类型,也收入了一些题材比较“另类”的小说。穿越小说中,既有典型的网络穿越小说,也有发表于流行阅读杂志的穿越作品,还有“另类”的穿越小说。“另类”小说中,既收入了贾平凹、莫言等纯文学作家的作品,也选入了耽美和奇幻这两种类型的网络小说。既有文坛巨匠,也有文学新人;既有成名已久的传统作家,也有人气旺盛的网络作家,超越雅俗界限。将穿越小说和“另类”小说汇集于一册,是本卷的特色,而“另类”中,纯文学与网络小说的并行不悖也是本卷选目的特点。
  • 阴阳眼小师妹

    阴阳眼小师妹

    轻松,学生,感情,玄学,作品介绍:她有一双阴阳眼,能看透阴阳两界的人事物,在她的眼眸里,有一片,人与鬼怪之间的故事因果,在这里我们将打开人类世界通往鬼怪世界的交叉界的灵异事件的前因后果,有的故事可以缘起缘灭几千年,为此,朝朝暮暮,看夕阳,等待黑夜降临,迎接另一个阴阳界。
  • 活宝一生一起走

    活宝一生一起走

    亲爱的姐妹要结婚,她们比新郎还激动!四大小姐,共度青春。她们古灵精怪,她们拌嘴不断。毒舌!共枕!她们约定,一生一起走!活宝聚义,正式登场……
  • 情深不寿:许你一世朝夕

    情深不寿:许你一世朝夕

    她原以为他会为了自己勇敢,原以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所有,然而这一切只是她以为。她说:你只是好奇,像我这样的人是如何生活的。所以,那并不是爱。他说:我知道你是怎么生活的,我真的只是好奇我能不能在你身边存活,所以,给个机会吧。她记得那天的机场很是喧闹,她听见自己的声音:也许这里还存有自己所期盼的温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似水年华

    我的似水年华

    他给不了我爱情,只能给我一片无尽的落寞,这份落寞让我窒息。我总是一次又一次的望着他远去的背影,那是我永远都追不上的人,直到有一天,那个男人回归,一切,都变了!
  • 云国毒后

    云国毒后

    意外穿越,竟成为王后?不料危机四伏,皇上去世,她就这么成为太后了?为新皇册立嫔妃,入庙上香,却还是敌不过后宫激烈的争斗!太后寿辰,皇嗣差点中毒,土氏国大力进攻,云国陷入严重危机!她,作为一代传奇太后,守护自己的子民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