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9300000001

第1章 小浣霞池馆随笔(甲辰)

漳郡人烟稠密,街巷蔽以竹棚,白日如夜;命尽撤之。越日,有不戒于火者,因未蔓延。旧无火神庙,于西城外校场火器神庙之后安火帝像于中殿,题其上曰「丽正南瀛」。

道署有城隍庙,内署迤东有武庙、观音庙、土地庙,井上为龙神庙,朔望皆瞻拜。又东为陈忠毅公祠。公名启泰,字大来,镶红旗贡生。康熙三年任巡道。耿精忠之变,其妻刘氏及女皆自缢,妾婢二十余口相继死。公亲为排次,从容引僚属入,众皆失色,莫敢出声。公朝服望北再拜,系帛以死。事闻,赠资政大夫,谥「忠毅」。旧祀东关外赤岭,额曰「忠毅流芳」,志称「流芳祠」。乾隆六年巡道陈树耆重建,移奉署内,有碑。今中龛为公主,左刘夫人,右宋淑人,两侧为侍婢。行三揖礼。祠屋上为小楼,人迹不到,四围皆树而楼瓦间无落叶。近将圯,亟葺而新之,额曰「心照霞丹」。旧额云「一家仁」。

闽人语音难解,字法亦多异。濷(同涨)、〈上上大下〉(音害)、菽(扭平声)、屘(读如母)、掱(音怕)、沓(滥),皆俗字也。然其理固通。如典质田宅曰「胎押」,童养幼妇曰「苗媳」。胎取其生息也,苗言其初长也。

壬寅秋召对,钦奉圣训: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惟日孜孜,实心实力,不可懈怠。任四川保宁郡守,谨将后三句刊示堂上。今敬谨全书悬于道署,谨跋云:道光壬寅秋,由山左济州入觐,奉命出守蜀中,迭蒙召对,三接天颜,祗承谟训。次年夏,再拜恩纶,分巡闽海,圣人之言犹在耳。谨识之,不敢忘。甲辰十月初三日。

乾隆庚子,前任嘉兴冯(光熊)刊大堂屏门铭曰:我巡斯土,我升斯堂,两郡一州,维我保障。我示之贪,孰凛冰霜?我示之惰,堕乃纪纲。我作好恶,云谁其臧!吁嗟瘠土,山多田少。风雨以时,民乃一饱。煦之、噢之,曰予攸好。茫茫大海,岛屿云浮;鲸窟无波,维国之庥。安益求安,毋忘绸缪。郁郁芝兰,滋之、培之。济济多士,何以裁之!除彼稂莠,嘉禾乃植;剪恶安良,伊谁之职?我心则劳,我才则拙。不素餐兮,我其曷克!永言志之,以待贤哲。右中丞渤海徐公(士林)观察时所题。前哲名言,允堪勒诸座右。冯公楹帖云:九重轸念岩疆,时殷清问:莅斯土者,惟期大法小廉,共勷治理。千载讴思徽国,咸仰遗规;居是邦也,端赖兴仁讲让,尽返淳风。富海帆(呢杨阿)联:清夜无惭,期于观我、观人,咸臻纯备;丰年有兆,愿与斯民、斯世,共乐承平。张集馨联:建节来临,问何时蚁阵勾回,蜂衙放出?焚香默告,顾此日鲸波永靖,厖舍无惊!程东轩(铨)联:法要平宽,宽黎庶,不宽奸究;职司鉴察,察官吏,先察自家。

心导堂,戊寅元旦闾阳甘国基书「法自然」三字;又「恭慈仁恕」四字,康熙丁卯山左邓秉恒书。「爱养百姓」额跋云:壬戌夏奉天子命出守杭州,恭请圣训,勖以「爱养百姓」为要。大哉王言!诚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至道也。予在浙、在闽,恪谨遵行,惟恐陨越。用是敬录座右,奉以自儆,并与民牧所共励之者。乾隆庚午高密单德谟报朝廷:某事荣父母,某事宽百姓几分,留子孙几分。右先大父文康相国抚畿辅时训属吏语也。家大人历官所至,辄书座右。今予奉命观察汀、漳,敬悬厅事,用识不忘云。商邱宋至。慎思额,嘉庆二十五年临川李秉钺书。藏恕堂额,道光癸未纳音富呢杨阿题。快雨堂额跋:漳南气候早蝒〈日耎〉,二月、三月即插秧。春日多晴,东作待泽孔亟;翠雨连朝,三农起舞。此丰年玉也。顾而快之。偶阅米帖,有此三字双钩;摹诸堂额,以志喜焉。鲁岩冯光熊。泊槎额跋:职方所隶,为省十有八。余二十余年来,出使、从戎、游历几遍,所未至者,甘肃耳。譬诸浮海作汗漫游,迄今停泊,而老冉冉其将至矣。戊戌春,荷恩命,有粤西迁闽,渐近乡土,庶几其初泊乎。适葺清漳官舍,状类舟,因题曰「泊槎」。乾隆己亥,欈李冯光熊。退思堂额跋:漳属素称繁难,吏治民风未易奏绩,余奉命来巡兹土,值海波不靖,籍手尤艰。退食之余,惧速官谤,因颜斯堂以自儆。道光壬寅,古真州张集馨。舣亭额跋:虹庄之南,砌小池受水,而亭其中,若尺舫焉。隔墙绿树纷披垂荫,俨如檥舟。树杪好鸟栖飞、游鳞潜泳,天机在俯仰间也;何必南华秋水,始见蒙庄!辛卯嘉平,金竹蒋允焄题。今于亭舟题额曰:小浣霞池。跋云:仙霞岭一卷石,浣霞池一勺水,偶一凭栏,辄神往焉。即小见大,因以名之。甲辰嘉平(括囊旡咎旡誉小额跋见后)。今道署毁于兵燹,赖此数行存之。

偶检敝簏,得嘉庆壬申年余方十七岁州、院试皆第一冯耐圃先生集杜句赠先君子云:持卫留藻鉴,惊代得麒麟。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应天才不少,得士契无邻。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南图回羽翮,北极捧星辰。公若登台辅,乘时各有人。并颂州尊唐陶山师也。

庚辰通籍后请假南归,其间宾朋燕集觞咏交酬,或旗亭旅馆书壁留题。废纸堆中,偶检一、二,并录存之。沾襟莫怪相思泪,恋到残花有几人!月能常见人偏隔,花到将离态更浓。我在东山高处望,琴心可许托飞鸿?多情最是阑干外,临去秋波颅夕阳。为有高堂人倚望,雄心不敢就题桥。旅店联句:聪听祖考彝训,思贻父母令名。立志不交无益友,存心常报有恩人。看明世事归涵养,参透人情付笑谈。小心谨慎事师古,大气盘旋春被人。

辛丑十二月十八日摄兖州郡,次年三月间即去任矣。鲁人德之,各制牌匾送于济州行馆。绅耆曰:恩敷十邑。十二学衿士曰:道济温公。民人曰:声隆剖竹。商人曰:德媲龙图。盖余昔年曾任曲阜,辛巳四月到任、七月卸事,今任济牧,与兖郡毘连,士民相习日久,遂至阿私所好,竞诩虚声;所谓不虞之誉也。附记以见东鲁民俗之厚。

自杭州水路入衢州,坐「江山船」,三字每思属对而未能。及由浦城陆路,装载杂物者名天地盖;偶得句云:天地盖中行李稳,江山船上看花忙。

武夷山出茶,漳郡出大柑名文旦果,偶作对句云:霜后旧藏文旦果,雨前新试武夷茶。

赵少愚太守赠南丰先生全集,盖其乡先辈也。又伊先人赵也愚(秉忠)劝戒溺女歌,言之悱恻。即此一端,知其不忍人之心所济者多矣。也愚先生任杂职,而少愚掇科第、入词垣,显达盖有由来也。

家藏太高祖严叟公手札墨迹卷,甲辰监试携至闽,闱中诸内外共事者,并以五色笔题之。凤池书院存闽省志稿,谨以公墓志敬求院长魏私齐先生编入「宦迹」。又于永安志内得小传一篇,敬录于家藏墓志之后。公于康熙戊子入闱分校。

辛丑年〈口英〉夷犯顺,占踞厦门,复航海欲入漳南,乃招海上舵工识水线者为操楫焉。舵工引至中流,浅礁搁而不能进,夷人杀之,乃返棹去。是漳南郡县皆舵工一人之力,惜询访不得其姓名。

门人孟雨山,尝赠余以家藏张二水书中庸一册;过浦城时,以赠梁芷林中丞。昔日任济州时,得彩绘圣迹图一册,敬以赠孔上公。余分校所得耳字号,中卷四氏,学皆出余门。戊子孟广均、辛卯孔宪璜所得圣贤后裔珍藏之翰墨,不轻以与人;中丞收藏图书甚富,故以中庸册存之,免行箧中多亵渎也。

戊子科题为择可劳而劳之二段,请主试式;曰:平正通达,勿取偏锋,五美之目侧重者不取。中秋日闻聚奎堂下有抄发刻中卷者,视之则以仁字作主,拟魁矣。次日问主试,曰:其笔气甚佳耳。于是日得以仁字作主一卷,即荐呈,亦取中,为平度州白玉佩卷。三场则先刻之号因其未到而毁板矣。是令余见之者为白生一卷也。然未见以先,其偏师被黜者多矣。岂非天哉!辛卯进卷于聚奎堂,内监试以次分十二束,正考掣某束签,副考掣某房签,东曰第一束,西曰第一房,东曰第二束,西曰第二房,同官皆讶之。余为第三房,乃默祝曰:如得第三束,则得元卷。及出,则非第三束,而房亦为别房矣。未后两边各余一签,一为第三东,一为第三房。卷束至案前,忽闻异香,举笔则蟢子旋绕于毫端,是科榜首谢维岭出余房。戊子得元者,住于第十二房屋内,各听便居之,不依房数。辛卯余先占此屋,而元卷亦出其中。

甲午八月十二日初升堂,外帘进卷若干本,各分数十本。红号内有元字号,而元字一号卷在余房,即先取而阅之。文尚平顺,取其吉利。而初阅者即呈荐,乃取中,为胶州高行方卷。初入闱,五、六日无事,携高南阜先生(凤翰)诗集点窜选次。后问高生,则先生之裔也。然则以该生卷适编元字号而引之余房,其先生之灵乎!

甲午有同房考某不知文,余助某阅之,于落卷中得其数卷荐中,内有次科得鼎甲者。

甲辰监试闽闱,偶记一、二事录存之。第一场点名毕,方扃门而闻大声疾呼,则后至者;例不能再招之使入。正回龙门,有人报某号某生病重求出,监临谓甫封门可开放,扶出。扶出而有一人大呼闯入,以头触地,阻之不可,皤然老儒,年七十六矣(长乐许汝弼)。代求给卷,三场皆见其矍铄如故。即不中,来吃粥饭亦命也。或曰:先之后至者早涕泣而去,老者乃适当开门之顷而来也。一、二场犯贴甚多,稍可原者皆免之,俾得完卷见亲友耳。或幸而中,亦未可知。每贴卷,例应卷面大书,然必夹签送监临定夺,而后书之。有西余字二十八号(汀州罗承炳),草稿逾限,弥封所驳回。时三场已点名,余忽而思卧,退堂入室,书吏以罗卷至。余即大书草稿逾限、不能弥封四(?)字于上;既而悔之。数日,又有二场西服十一号卷亦然(汀州李中枢);思设法成全之。或曰:弥封露草,恐有关节,即中式,草稿割裂,亦不能解部;乃留至三场毕后,而贴于堂。头、二场宜宽,末场宜严;宽以留其颜面,严以免誊录之枉劳也。三场抬写小误而字迹工楷者,不忍屏斥之,数日而对读有驳回者,又数日而收掌有驳回者。余曰:姑存之,冀其头场之或可幸中也。数日,而提调必欲贴出截数;无如之何,会同折弥封,一一贴出。越日,闻内监试云:有首场卷已发刻而后场未到者,主司惋惜,不忍毁其板。后查为台湾朱丽金。或曰:台湾士子多弊。设无弊焉,远隔重洋,既得复失,能无扼腕乎?后闻刻文者为漳州属之王治云:有三场正写第一问誊其数行字极工,忽接书乱谈,且有「帐里风流」字样,字亦大小不一。是有冯焉,其必有因果乎!附记告示:谕诸生均自登瀛桥进,鱼贯前行,相期吁俊门开,霓裳同咏,共臻斯路,毋入歧途。又科场舞弊中式者斩,不中者遣戍。诸生文章报国,扬名显亲,求荣乎?求辱乎?安分远辱,不中亦荣;作伪希荣,中则更辱。士子无不自爱者,慎无受奸徒之惑诱也。又放场自下而上,十卷一放,周而复始,原为体恤诸生,恐挤损试卷;且完卷静坐片时,检点一番,可免讹误。三年辛苦,何必取快一时乎!非不念诸生场屋之困,故欲迟留也。

昔年山左分校数事,追忆记之。戊子得佳卷,时任泰安令,其文似见余著作者,疑其为泰安人。三场皆整赡,荐为房首,后中十五名,为泰安程灿策,乃平日书院中屡取首卷者。暗中摸索,仍中吾房,亦巧矣。泰邑自雍正以后无甲榜,该生壬辰得进士。其本房为郭韵泉同年,任泰安府,县为乡试房师、府为会试房师。府在后日,则县在当日之无关节,可知皆定数也。有同考者问余,何以中卷独多?余曰:择其尤者先荐,余俟再阅。彼即草草过目,案前獭祭堆积,信笔点之。忽而腹痛如厕回坐,盥手拭目,一卷在前,阅之大佳,荐而得中。

甲辰闽闱,龙溪中者甚多,内有林广迈、曾省二生。抵任后,见新订黄子道周年谱,则二生初校刊也。

余自四十以后,堕齿三:一遗于京都,一置于山左济南趵突泉右燕围别墅之金线泉东井中,一置于蜀中成都城外武侯祠右琴台前池中。

抵福州,有幕宾孟莲友(国经),本山东邹人,亚圣裔也,迁于浙而游于闽,予门人孟雨山之族孙也。以家刻孟子外书赠余,曰闲道集,余代雨山寄宗谱授之。又着有仁寿镜一书,内载求嗣之说甚详。节其要云:易称干道成男、坤道成女,男女平时清心寡欲,养其干健之体,则感而生易。或云天癸净一、二日者成男,以为阴气方亏,阳气当胜耳。方家转女为男之法,或验、或否,要在积德行仁,肝胆血诚固结,阳长阴消,人定胜天也。一、受孕后以雄鸡尾尖长毛三茎,潜放妇女卧席下。一、孕三月以后,夫自取发及手足甲潜放其席下。又以斧系床下,刃向下。皆勿令本妇知,勿令人知。一、以真雄精一两或三两佩之,勿误用雌黄,或佩宜男草。一、孕一、二月后,用红纸两条,写「五更露结桃花实、二月春生燕子窝」贴,于床两柱向后贴对联,勿令妇知。写时一面写,一面默诵「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四句,念七遍。十四字写毕,七遍亦念,一口气、一手写完,恰合式,不得参差。手完口不完,皆不合式,仍须另写。行书亦可,必炼熟而后能也。一、受孕后,夫用弓弦一条,令妇缚于腰下,满百日解去。缚时亦勿令人见之。

漳郡至腊月二十五、六日,如孟夏天气,衣棉袷而挥汗不止;鸟啭花浓,蛩吟草碧。二十八日立春前二日之夕,电光闪烁,雷声辚隐,为平生所创见。

郑蔼人明府(廷锦),奉委渡台,来函云:罗山为漳属匪类之渊薮,海口为泉州匪类之渊薮。嘉义之斗与彰化异:彰化为仇,非为盗也。嘉则匪类惟恐其乡之不斗,而激之使起,藉以为盗,实非该处之人仇不能忘,故焚劫多而杀伤少。始斗之时,立拿为首数人,即可了解。今既势如燎原,内地调兵不能得用,祇得一素得人心之员,选用镇辕精兵数百,可安定也。达镇择一千兵,另立一班,募养署中,久之控驭不得法,适以长骄。不养不过无兵,养之害则更甚。欲治民,先治兵;兵知畏法,民自奉法矣。须先治治兵之官,尤难于治治民之官。

到漳数月,士民以匾额伞盖鼓乐而送于堂下,且因送道而兼送府、县。职司监察,岂容违例受此?然此邦官民隔阂已久,乘其天良之偶动,老幼环集公堂,正官民一家之时,告戒一、二语,尤易入。因手书「有气要忍不可告官,有仇要解不可掳人,穷有天命不可盗窃,恶有天报不可械斗」八语于红帛,当堂与之,令遍告村庄子弟。留其匾额一,藏于署旁庙中,余皆却之而去。合属绅士以八语刊布数千张于各境,较之官司告示为易入。

幕宾陈义三长女四姑昭贤,幼读女学,与同乡张韵亭次子张友朝垂髫共入塾。张子十余岁即归,至甲辰年复来问业于义三之门,义三以四姑字之。是年冬将娶,而张子病,至乙巳正月九日而逝。女闻之,请往守节;张不许,取两耳金环吞之与张子同日绝命。翁姑来哭之日,四姑目不瞑,呼曰:「新妇与儿合葬」,乃瞑。众议以木主先用鼓乐仪仗送归,复以两槥同日出厝于庙中公祭,为请旌而归葬之。其姑是夕归,仆妇见少妇随其后,英灵固不没也。张子将死,以手指两耳,其亦有默感者乎!余为作传入文录。赵少愚太守为文祭之,有「不同日生、誓同日死」之语,皆纪实也。署中旧有陈忠烈公庙,即在义三幕室之前;其殉节眷属,并祀其中。木主亦有名四姑者,拟以烈女并配祀。陈之幼女、张之季子皆未聘,将与僚友为媒合,俟其生子而承祧焉,四姑可含笑九泉矣。余刊有闺范图,拟以女续之,并另为绘画,作征诗文启,以传其事,于风化不为无裨也。正月二十五日,张子卯时出厝于北门外漳王庙,女于辰时出而合葬,率文武同僚撰文公祭。时方旱,是日得雨,古有「节妇雨」,今为「烈女雨」也。两槥入庙后方雨,可见天意之鉴此贞心。城外市民皆以香花设门前迎迓之。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岂不谅哉!或语以余往吊而设者,非也。开漳王,唐时人,亦为陈姓云。父政,子元光,府志云威惠庙是也。

按漳州志载:唐陈元光疏请七闽增为八,建一州泉、潮间,以控岭表,委刺史领其事。朝议以遐僻之地,万一遣官不谙土俗,民反受其殃。元光父子久牧兹土,蛮民畏怀,即令其兼辖尤便。诏从之。「不谙土俗、民受其殃」二语,可谓切中古今来之通病。

龙溪孝廉林广迈,赠黄子忠烈公道周年谱及泉漳治法论钞本。此书,谢金銮着。甲辰春由山左归途,遇试春官者,闽人也,与之坐而言焉。曰:吾闽有「泉漳治法论」一书,可为治漳之要。其原本在闽省中,已于其后人得刊本印订若干分贻同僚矣。今得孝廉本,每篇加以附识数语,皆洞达治体。观风策论,以保甲利弊为题。诸生辛秉劳等极言时弊,入附录;闽中人材,至今犹盛也。林又附钞「治南狱事论」,并录呈「劝禁赛会文」及陈北溪先生「论民俗、禁乡税淫戏」二条。

漳民恶俗,收买小儿,养成为盗匪。令械斗斗死,则认为尸亲,诈取银钱,名「饲金龟」。又有男与男为配,配者言动皆如妇人。同类者以姊妹相呼,装饰亦如妇女,出门则去之;名曰「十八好」(蒋召棠云)。

昔有任龙溪令孙某者,信用胥役方湘者,贪婪箕敛至十余万金。无子,将死,妾有遗腹,孙嘱之曰:幸而生子,为余后也,勿即立继也。及生,则女也。初,有媪言于妾曰:方湘,城乡皆有妻妾数人,闻有孕者二,生子则易之。后如计行。既而悔之,又索其女;言于人曰:将以为媳也。天之报贪吏也,惨矣。

山左旧僚王海门大令,生前遣人寄书,赠经石峪福寿字、孔谷园墨迹、玉斝一、牙管笔二,镌字如蚊脚。海门侍松湘圃相国有年,想幕中所得也。远道来书,人物皆古矣。为之黯然。

谕各社家长收养贫家子弟,为劝民歌八章,并将告城隍文,请助灭凶徒,以彰因果云云刊示之,于考试丹霞、芝山两书院散与生童。又以关帝宝训及白沙先生劝民歌等书并给之。又劝赛会之费节省,行善事以冀神佑,十室必有忠信,或可为之倡也。龙溪人郑广文锡三,以告文刊板,注云:此观察昭告祝文化。真诚肫挚,深悯漳属好斗、诬陷善良,而凶顽之辈反得漏网,敬恳明神显彰报应,仰见至诚自能感神。彼挑唆掳杀者,纵幸免阳诛,断难逃阴谴也。但穷乡僻壤,未能周知,爰敬刊布,共为触目惊心,怵惕改行,以无负惩劝至意云尔。广文族中,自立禁约,内有语云:「宁致数人于刑法,各保合族之身家」二句,甚为中肯。蜀中谕会首记,举人林广迈为刊布之;跋云:迎神赛会,搭台演戏,漳俗最盛。意谓敬神,然不知神之无用此也。释迦佛诗曰: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是敬神在心、不在物也。古谚曰:天公不要房住、神道不要衣穿。强将神佛塑像,不如救些贫难。是用财敬神,不如用财救人也。关圣曰:每年观吾儿所奏,问田宅、问功名、问官司、问谋财产,无一个问及圣贤正经学问;一月计周仓所称许挂袍、许送对、许添油、许修庙宇,无一个许及刊刻前圣书文。人心风俗,大抵如斯矣。然则人不行善,而但媚神求福,乌知神且厌之、恶之也!恶知天地以好生为心、神佛代天行化,即以天地之心为心。若存心仁恕,乐善不倦,便是替天地神佛用心,神佛断无不庇佑之理。公祖未莅吾漳,即感神梦神之意,岂但为蜀人言,殆为天下之奉神者广言之也。我漳素称轻财,然迩来生理萧索,诸义举亦艰于募集。若省此迎神演戏之财以行善事,尤善之善者也。至于丛杂倡优,装演淫邪,蛊惑人心,不受阳诛,必遭阴谴。普劝各社老成共立约禁,是亦培植福田之美事也。

漳郡石码地方,为海〈氵义〉要隘,分防者为通守而不得力。传其役来署,谕令严缉奸匪,唯唯而去。嗣获一犯来,云费六十缗购线得之;亟赏之。或曰:犯供尚未确也。曰:赏其伪者,则真者自来,此千金买骨之计也。

河路抢劫,几至商旅不通。添设哨船巡缉,仍另制兵备道巡哨旗帜,自官哨三号外,四号编至百余号,以停泊各船五丈以上者,每船给一号旗。旁书云:商货搭配,不准漏税;遇有贼匪,格杀免罪。令各船户照备号灯,并添置枪械,则民船皆官哨矣。城市之盗,莫敢撄者,放枪为号,而无一人出而御之。非无鎗铳,恐兵役以私造、私藏为索诈之由。因命全数送署编号还之,则民枪皆官枪矣。

前道张(集馨)题内厅曰「退思堂」,在任未三月,而闻讣即退矣。余偶于书斋前大榕树戏刻「卧宠」二字,又「与木石居」四字,语皆近隐遯。抵任未半年,而闻太恭人之丧矣。一言一动,皆为谶兆。二月二十日,兼摄漳州府事,拜印之日,池鱼尽死。是日神气昏沮,不知何为!其时母丧已五日矣。哀哉!

在任五月,绅民于三月初九日为余祝五旬生日。沿门悬彩,比户焚香,灯戏三日,禁之不止。及闻三月十四日太恭人之丧,备冥器、设醴筵、白衣冠而来吊者不绝。呜呼!动谓漳南皆乱民,民情之厚,孰有如漳南者乎!

同类推荐
  • 韩愈集

    韩愈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咏史诗·鸿沟

    咏史诗·鸿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慎柔五书

    慎柔五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法集要经

    诸法集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和乐天感鹤

    和乐天感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豪门风云:独宠小淘气

    豪门风云:独宠小淘气

    蒙若雨做了一场噩梦,梦到自己狼狈的回到他身边,惊醒过后,发现自己躺在一家陌生的酒店里,看着这张熟悉的脸,她害怕,只能逃离。本以为她逃离了他全世界,后来发现这就是一个套路!她一直在他的世界里打转。
  • 闪婚蜜爱:神秘老公不离婚

    闪婚蜜爱:神秘老公不离婚

    领证前夕,未婚夫竟跟别的女人有了孩子?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她宁远澜又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非要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下一秒就选了个优质男扯证结婚。婚后,大尾巴狼的腹黑本性显露无遗。好!既然事已成定局,管你是红三代还是富一代,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凌少,放马过来吧!
  • 快穿男神喝汤吗

    快穿男神喝汤吗

    【1v1】有个日常作死的男友该如何?答曰:打一顿。这个作死男友是冥王怎么办?孟婆苏娆月面露微笑:照打不误,打完灌汤,反正他不记得。论女神想打自己怎么办?冥王曰:想打哪,我自己伸过去,一次不够多来几次,只要能拐到媳妇!!!#豪门大佬:女神,考虑一下联姻吗?黑化丞相:想谋朝篡位,考虑递个刀吗?人鱼小哥哥:猫儿是我本能所畏惧的,而你是我喜欢的……猫。妖王大人:妖后的位置喜欢吗?要不,玩一下师徒恋?……#冥王原以为被告白拒绝几万次了,追妻之路一定很难。后来他才知道,原来一开始就是两情相悦……【群】:327867763
  • 重生之我是星二代

    重生之我是星二代

    重活一世成为坑爹的星二代,爹爹不疼,后妈不爱,身无分文,他该何去何从?新书上传:我不想当巨星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墨竹河

    《墨竹河》以作者(熊忠彦)援藏12年期间的生活、工作经历为主线,以原始日记为依据,用纪实性的笔法讲述了墨竹工卡县各项援藏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俗,展现了1976年—1988年那个时代背景下藏汉干部群众的高尚情操和鱼水相依的融洽关系,讴歌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一用就灵刮痧拔罐祛百病

    实用有效:刮痧、拔罐畅通经络保健康。好学易懂:一学就会,全家人都能轻松操作。速查速用:病症快速检索,方便对症自疗。
  • 外嫁女人的故事

    外嫁女人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外嫁女人的故事。周若琳是在欧洲留学的中国女孩,在当地男子菲利浦的热烈追求下,出了校门就进入了家庭。在和菲利浦的生活中虽有摩擦,但也不影响两个人的感情。而当若琳意外怀孕后,他们的生活却起了波澜,东西方的文化冲突开始显现,在经过长久的痛苦纠结后,他们的婚姻该何去何从?而彭家慧是一名国内的中年离婚妇女,通过中介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将近二十岁的公司主管艾瑞克。嫁到异国他乡,新的生活从此开始了。彭家慧生活稳定后就把国内的儿子接了出来,她一心为了儿子,不但和老公的家人相处不好,并且希望从老公那里得到更多的钱,她对钱的过分看重引起了老公的反感和戒心,两人展开了一场争夺财产大战。。。。。。外嫁中的爱,有温暖,有失落,有激情也有恐惧。而生活中有了各种摩擦,更加之中西文化观念上地冲突,这份爱能撑多久呢?
  • 快穿之许你生生世世

    快穿之许你生生世世

    【1v1宠文,身心干净】夏侯璃洛一不小心绑定了一个神棍系统,本以为被坑惨了,没想到,要攻略的对象,居然是她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男神。从此之后,夏侯璃洛欢欢喜喜奔赴各个世界攻略自家男神……冰山王爷,病娇少爷,傲娇总裁……他们每一个都有同一句台词:“小洛洛,我们再生一个吧!”夏侯璃洛扶腰,欲哭无泪!“咱能不能换个任务?”自认为帅炸天的某系统:【宿主,很抱歉,你自己选的任务内容,无法更改!】某男神腹黑一笑:丫头,你永远都逃不出我的手掌心,我就是,格外喜欢你主动的样子!
  • 九州·登云

    九州·登云

    谁说,在那九重天之上的就是天神?那一日天现异象,无数火石坠落大地,天界分裂,翼人叛乱。两名冀人在激战中撞破天爨,落到人界。叛逆者重伤逃脱,临死前用天界的碎片制造了一个傀儡。追杀者心系人间苍生,却被人间小人暗算,几乎丧生。当傀儡人类逐渐长为一个贪财的乡村小木匠,事情的发展是否还能如希望的那样?莫名卷入这场纠纷的他,每每在飞翔美梦中惊醒,直到头脑里出现种种幻觉,莫非他他就是天神的使徒?身上的力量逐渐被唤醒后,踌躇满志地想回归天界的愿望真的可以实现吗?还是灰飞烟灭……
  • 我的中二修仙群

    我的中二修仙群

    在人群之外,城市之间。有着这么一伙人,他们维系世间不收妖魔侵害,平衡世间阴阳,不过他们不是什么道士术士,他们只是一群拿钱办事的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