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9800000004

第4章 道窍谈(3)

又有问生人生物者。团阳曰:这个先天,天地主之。一而三,三而一。一者炁也,三者精、气、神也。鼓铸群生,不离三一。以言其精,为二五之精。以言其气,为阴阳之气。以言其神,为虚空之神。虚空之神,即与阴阳之气相来往。二五之精,即与阴阳之气共生成。其气灵,灵故神。其气妙,妙故精。上蟠下际者,气也,而天地之精神在其内矣。人得此气而受生,即为天元之气。但此气有清有浊,有刚有柔。得其刚者为男,得其柔者为女。得其清者为智,得其浊者为愚。父母未交以前,此气存于于穆。父母施受之际,此气降于厥初。迨其精血混融,胎元完具,而此气已浑然在胞矣。此时无神,以气为神。此时无精,以气为精。气肫而包固,即精也。然此乃元气、元精、元神,为人受生之先天。童子逢师得诀,守此清修,亦可希无为天仙。又有真气、真神、真精,为我修丹之先天者。学者不识真机,无从下手,何以觅其至宝?今夫先天者,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乃丹士致虚守静,借假修真,从无产有者也。斯时也,三二一之道,分合自然。神为不神之神,精为至精之精,气为真一之气,三也。不神之神,神乎其神,龙性是也;至精之精,精而又精,虎精是也。二也。至于真一之气,乃是了命真铅,即合龙虎情性,打成一片,号为丹母者也,一也。得此真一而饵之,三尸五贼皆逃遁,六六宫中尽是春。夫岂受生之气、精、神所可同哉?又岂后天之气、精、神所敢跂哉?后天者,呼吸之气、思虑之神、交感之精,三物可闻可见,可测可推,生身以后之用也,故曰后天。夫人在胞胎时,只有一点元气,并无呼吸之气。及至十月胎全,脱离母腹,遂假口鼻之窍,外纳天地之和,此呼吸气之所以由来也。于是而思虑之神,亦缘此气而进。借家为寓,夺舍而居。此神乃历劫轮回种子,生时先来,死时先去,弃旧图新,毫无休息者。赤子下地而先哭,盖亦默著其轮回之苦也。迨其抚养渐成,识神用事,情欲缠扰,元气日亡,并使呼吸之气刻无停息,亦何惨也!更有后天之精者,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因身中元气渐充渐满,推而至于十五岁后,阳极阴生,阴长阳消,遂令浑沦之气,化为交感之情。交感者,有交有感则有精,无交无感亦无精。此精乃欲念所逼,气血所化者也。更有梦感、梦交而遗其精者,必是气血不固,肾窍难留也。此交感之精也。吾愿学道之士,只取先天,不取后天,则上药可得矣。即或筑基炼己,不敢骤寻极品,亦必炼元精而化元气,炼元气而产真铅,以为后天之先天,以足半斤之后天,则亦可求此无上之先天也。

第十七回神气精论

《心印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此修丹之妙物也。愿其最上者,元神、元气与元精,真精、真气与真神。元者何?先天也。真者何?亦先天也。先天之元,生于皇降,童子之天元是也。先天之真,成于大道。我辈之人元是也。不得天元而修之,必也人元乎?

或问:“天元者,天地以阴阳五行化生人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生人之气,元气也。父母未交以前,此气存于于穆。父母施受之际,此气降于厥初。儒所谓天生蒸民,有物有则。盖指此也。此气甚灵,灵则有神,神即为元神。此气甚清,清则至精,精即为元精。胚胎未生之前,其中止有元气,而无后天呼吸之气。及至十月形全,宛存口鼻,乃随阿母之呼吸,外纳天地之太和。并使轮回阴神,缘此呼吸而进。则后天之神气两全,即时哇然堕地也。幸而口不能言,目不能笑,无知无识,元气浑沦,不虑不思,阴神无用。元气以元神得以相资而养,迨至二八之年,神完气足,阳极阴生,遂变出后天交感之精,而欲火蓬蓬,阴神肆志矣。故童真上德,有缘遇师,即将天元之体,清净修持,可作无为天仙。若等后天用事,则先天退位矣。

或者谓天元之易修如此,何不举童子而入山证果,即童子而即神仙乎?曰:善哉问!天地生人,所以立天之道,行天之德。故当内守成真者,不妨外出成人,以广大其造化。否则仙道虽盛,人道必微也。故于顺生人之后,重与逆生仙之方。此人元大道,所以曲成万物而不遗,范围天地而不过者也。只要人识得这精、气、神耳。

或问:“元神与真神若何?”曰:元神者,浑浑噩噩。真神者,朗朗明明。一隐混沌而无光,一经锻练而有用。儒以静安能虑得,释以行深大般若,道以泰定生智慧。此真神是圆知圆识。故童子犹有清修,凡夫必加静炼,乃克企乎至人之真神也。

或又问:“元精与真精若何?”曰:元精在我家,真精在彼家。其在我家者,绛宫浑然之气,积久而生灵液者是也。其在彼家者,华池壮盛之气,《悟真》所称首经者是也。八月十五,金气足而水潮生,正合二分真信。学人识得此精,一口吸来,霎时天仙有分,非凡物也。

或有问:“元气与真气如何?”曰:元气者,童子得之于天,所谓成形之气,随年加长者也。若夫真气则不然。先天元始之祖,自虚无内生来,要得真师口诀,先设乾坤鼎器,调和真龙、真虎,打合真阴、真阳。半个时辰,结为铅母。铅中产阳,乃为真气。故天以元气生人物,而道以真气生仙佛。人元炼气之法,有夺天地造化者,非容易也。

或闻团阳子人元炼气夺天地造化之论,遂起问天元与人元若何。团阳曰:居,吾语汝。天命之谓性,理从气出,天元也。尽性以至命,气从理出,人元也。上德无为,不以察求,清静之功也,曰天元。下德为之,其用不休,返还之道也,曰人元。上德之士,得天甚厚,然犹有清静修持。必将元气、元神炼为至清至虚,化为正等正觉,乃克尽乎天元之理。是天元非上德现成之事也。其以上德为天元者,以其故我无亏,自与天元相近耳。下德之士,得人最多,故先有还返妙谛。必将阴丹阳丹,打成一团、一片,炼入太无、太虚,乃克全乎人元之道。是人元非下德现成之体也。其以下德为人元者,以其自他有耀,故号人元之术耳。上德本体,性命双赋。下德妙用,性命双全。而要以一气为陶铸,是故人得元始真一之气以成仙,即如天施阴阳、五行之气以成人。丹道所以夺天地之造化者,以天道同也。

第十八回精气神再论

上德之体,精、气、神皆称为元,盖得于天者甚厚,不必求之彼家也,故曰天元。下德之事,精、气、神皆名曰真,盖取于人者甚多,不能求之我家也,故曰人元。然此人元下手,亦有采元之妙谛,求元之秘机。是故以人还天者,采元精而补元气,炼元气而养元神,炼元神以成真神,则后天之事毕矣。即真神以生真气,即真气以求真精,夺真精以成真铅,则先天之事毕矣。到得返本还元,抱元守一,直与上德之事大相同也。

修下德而不造无为之境,抱上德而不究无为之玄。皆不能服食天元,位证天仙也。

第十九回性命顺逆

性命之理,有顺有逆。顺成之性命得之天,以一兼二。逆成之性命造乎人,以一合二。以一兼二者,即气以赋理,气理合而性命浑全。以一合二者,举水以灭火,水火交,而性命长在。天命之谓性,命中有性焉,顺成也。孟子以形色谓天性,盖其所命者,有是形,即有是性。良知良能,皆于所命之形体寄之。尽性以至命,性中造命焉,逆成也。至人以神火种命宝,盖其所性者,有是神,乃有是命。于感于召,皆于所性之神光为之。今而知上德清静,守其顺成之道,而结仙胎,即天以全人也。并可知下德返还,修其逆成之道,而结圣胎,又尽人而合天也。学道者其知之。

第二十回玄关一窍

玄关一窍,自虚无中生。不居于五脏六腑,肢体间无论也。

今以其名而言:此关为玄妙机关,故曰玄关。此窍为万法归一之地,有独无对,故曰一窍。一言以备之曰:中是也。中在上下之中,亦不在上下之中,有死、有活故也。何谓死?以黄庭、炁穴、丹田为此中,就是死的。何谓活?以凝神聚炁,现出此中,就是活的。以死的论,就叫做黄庭、炁穴、丹田。以活的论,乃算做玄关一窍。故曰:自虚无中生。真机直露。得者秘之。

第二十一回玄关再说

玄关者,神气交媾之灵光。初见玄关,明灭无定。初入玄关,惝惚无凭。以其神气乍合,未能固结也。到得交抱纯熟,死心不离,始识玄关之中,人我皆忘,鬼神莫测,(离此不能躲无常。)浑浑纯纯,兀兀腾腾。此中玄妙,变化万端,不可名状。无怪其名之多也,各人所见不同。各因所见而字,各就所用而号。古仙师秘而不言,都要摩顶受戒,乃有传述。即有所谕,不过曰非心、非肾而己。吾谓其并非黄庭、炁穴、丹田也。今再说破,识者秘之。

第二十二回两孔穴法

丹家有一穴,一穴有两孔。空其中,而窍其两端,故称为两孔穴。师所传“口对口,窍对窍”者,即此境界也。为任督交合之地,阴阳交会之所,乌兔往来之乡。一穴两孔,其中有作为之法,此法最玄玄也。

《参同》曰:“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斯数语者,即尽为之之法也。上下者,天地也。闭者,冥合也。有无者,妙窍也。称者,名状也。一上一下,皆藏于此穴之间。若有、若无,咸在乎此穴之内。当其致虚守静,天地冥合之时,有以观其妙。妙有之物,不可名而可名,故称有。所谓“窈冥有精,其中有信者”也。无以观其窍,虚无之窍,可状而不可状,故称无。所谓其中有物归无物者也。无者以奉上,非是空空回复,乃是先天真铅。老子所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者也。丹法以无奉上,即是将无还有。其所谓奉者,是谁敬奉?是谁相奉?神德恭居,其气自还,还即奉也,只怕上无神德耳。上即黄庭之上,德即谦柔之德。《契》所谓“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也。致虚用道,求铅用德。德有为,而道无为,不可不知其法也。

两孔者,玄牝之门也,为金丹化生之所。人于一穴两孔中,知行追摄之法,则两门皆开。夫而后金来归性,可称还丹也。故曰“金气亦相须”云云。相须者,相须此摄法也。

第二十三回玄牝根基

修玄之士,无论大丹、小丹,均宜静养谷神,立其根本。

谷神者,先天虚灵之称,吾人元性是也。养于何处?玄牝尚焉。上阳云:“玄牝乃二物,若无此二物。又安有万物哉?”盖以玄,天也。牝,地也。已见《易》之首卦矣。可知玄牝一窍,实为生生化化之源。入道者,可不寻此生化之源哉?夫此生化之源,即是玄牝之窍也。

或引老君之言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若又以谷神为玄化者,何也?答曰:假虚无之玄牝,养虚无之谷神,故以谷神之名名玄牝。此因用所名之义。而且更有说者:《金丹四百字》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则玄牝不但养神,而并以养气也。今夫神气交而玄牝现,故当凝神聚气,二物交融,乃能结成乾坤圈子。此其中有颠倒之用焉,何则?自上凝下者,神也。以其玄天之尊体,而行牝地之卑躬,则上下交泰,气神和合也。《道德经》云:“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盖此窍当中,故曰天下之交,中有柔道,故曰天下之牝。言牝道,而玄道亦在内,故曰玄牝。玄牝者,一乾、一坤,一刚、一柔也。不如是,则神健气健,反相敌而反相离。故谓以男下女,以神下气,颠倒相俱,阴阳相媾,斯神与气会,而根基立焉。否则神自神而气自气,气自气而神自神。神不得气,则无补神之物也。气不归神,则无养神之用也。欲令元神长在,其可得乎?而且神住绛宫,则绛宫为布政之明堂,知识见闻皆扰之,惟凝于黄庭,而后声籁绝,念虑除,此亦不无清养也。故《悟真》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谷神者,至虚至灵之汞性。真精者,至清至嫩之铅情。根基者,以汞迎铅,造就金丹之地也。黄金室,黄房也。以其为还金之地,故曰黄金室。金铅木汞交并,方成一颗明珠。明珠者,一颗金丹,大如黍珠也。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一得永得,故曰永不离也。尝谓紫阳此诗,直明千古真诀,先天后天皆宜之。愚所解者,先天也。即以后天论,亦须先求玄牝,乃可筑基其丹基焉。盖谷神凭此而立,则真精亦凭此而返。以玄牝养谷神,以谷神养真精。神得精而培元,精得神而化气。《参同》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又曰:“性主处内,立置鄞鄂。”可知修身之要,必先以静养谷神作根基矣。

第二十四回中字直指

《道德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识得这中,即是圣贤仙佛种子。否则修道无地,一举足而即落魔坑。

中者何?玄关是也。《参同》云:“运移不失中”,“浮游守规中。”皆指此也。陶仙云,“中非四维上下之中,儒曰喜、怒、哀、乐之未发;道曰念头不动处为玄牝;释曰不思善、不思恶,正凭么时,那个是本来面目,乃是真中也。”中境妙自养己凝神,入室还丹,以至脱胎神化,无不在是。故初入道者,即要识得这中,乃有登进之路。

在昔文始天尊问道于太上曰:“修身至要,载在何章?”太上曰:“在于深根固蒂,守中抱一而已。”今即其言试述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每日氪金计划

    每日氪金计划

    ?一发入魂十连改命,没有什么是氪金不能解决的事情!这是一个不愿意屈居于系统的系统流大佬,利用系统客串金手指老爷爷针对各大世界男女主角进行恶意骗氪的故事。“嘿兄弟,我这里有一本太初混沌轩辕决,给我三百块钱,以后它就是你的!”
  • 原配嫡女

    原配嫡女

    一不小心,穿书了。温宥娘以为自己穿到了一本继室文里,结果穿越十几年后才知道是另外一本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bye,我的冷情首席!

    bye,我的冷情首席!

    “冯先生,您愿意娶姚小姐为妻吗?”“我愿意!”“姚小姐,你愿意嫁给冯先生吗?”“我……”“不要——”教堂的门忽的被人推开,一个年轻女人哭喊着冲进来,接着又忽的涌进一群人,教堂里刹时乱成一团。那女人跌跌撞撞地跑到新郎的身边,抓着他的衣袖,泪流满面地哀泣:“君宇,你娶了她,你叫我怎么办?你叫我怎么办?我肚子里有你的宝宝啊!”新娘呆呆地站在一旁,她的耳畔是女人不绝于耳的哀嚎,目光却怔怔地望向教堂门口处那身材颀长英俊无比的男人——她的前夫。他正眼神灼灼,目光如炬地望着她。那眼睛里仿佛燃着一团凶猛的烈焰,似乎要将她狠狠烧灼成灰。“姚雨菲,跟我回家去!”他一步一步向她逼近,周身带着无比的寒意,一刹时,她仿佛坠入千年玄寒的冰窖中,身体倾刻间颤抖不停……
  •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挫折·走出困境的智慧

    “顺境不一定全都是好事,逆境也未必都是坏事!”这样的诠释用来形容挫折怕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非要对挫折的正面意义再来一个更为精确的阐释的话,再也没有什么比“越挫越勇”这个成语更为适合的了。挫折不一定只能带给我们困苦和疼痛,相反,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其他一些意想不到的正能量,比如认识到勇气和坚持的可贵,并学会在以后的困境中勇敢地去面对它们。
  •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历史就是这么率真

    本书收集了大量令人信服的历史资料,介绍了一些已被后人脸谱化的历史人物不为大众所知的另外一面,从而让读者了解到他们也是优缺点并存、有血有肉的人,进而对这些历史人物有更深入、客观的认识,建立更为完善的历史观。
  •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系列丛书)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将揭开海洋是怎么诞生的,海洋是什么样子,海洋里有什么,人们怎么去探索海洋、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串成一线,回答青少年未知的海洋知识。读完《掀开大洋的盖头来》,您会对海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您会发现,海洋科技领域将成为广大青少年报效祖国的用武之地。在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祖国新的海洋事业正在等待着千百万有志青少年投身其中。
  • 不染君尘

    不染君尘

    本故事讲述的是二位仙子下凡体验人间疾苦生活,但不知哪根弦搭错了,他们之间原本纯净如水的忘年交友谊,玩着玩着就变了味……还双双堕入魔道。但在天上当不了仙王,入了魔道却因着深如幽洞的执念,而称上了双王。且看二位翩然仙子,如何步步堕入深渊。
  • 爱至末日

    爱至末日

    阳光帅气的南宫冉一直爱慕着纪新语,可她只拿他当好朋友。当颜沐枫出现后,纪欣语虽然口口声声说讨厌他的狂傲和自大,内心却不知不觉被他吸引。南宫冉察觉到纪欣语对颜沐枫太过关注,决定趁长假带她去法国散心,可惜事与愿违,在巴黎街头,两位有情人再一次相遇,并且让纪欣语的心更进一步沦陷。然而命运早已下了判决,最后,身患重病的颜沐枫不告而别,而纪欣语则守护着那片宁静的海,固执地相信他们的爱会延续到末日降临……
  • 拆迁

    拆迁

    李跃进蹑手蹑脚走到窗前,轻轻掀开一条拉链那么宽的缝隙,眯着眼往外偷看。泥水地里到处是民工。有坐着的、歪躺着的、相互支撑靠着的,他们骂骂咧咧,摇着头,精神病人一样用眼狠狠剜着李跃进的房子,有的骂累了,垂着头打盹,像只遭瘟的瘟鸡。李跃进轻轻放下窗帘,轻轻往床边靠,李跃进握紧了床上老伴黄素花的手,贴着她的耳朵说,放心吧,暂时没问题。大概拆迁通知发放一星期左右,特殊学校教职工、李跃进的邻居们便自觉搬空了自己的家。
  • 今生的魂重生的人

    今生的魂重生的人

    现代女孩蓝雪阴差阳错成了替死鬼大闹阎王殿,最后焦头烂额的阴间使者给她置换了一个新身份,穿越到一个未知时代重新生活,可她偏偏命运坎坷,穿越的路上遇到时空地震,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