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6400000058

第58章

昔与小王先生言:“王舒公介甫何至于无后?”小王先生曰:“介甫天上之野狐也,又安得有后?”归白鲁公,鲁公曰:“有是哉!顷有李士宁者,异人也。一旦因上七日入醴泉观,视卿大夫络绎登阶拜,睹一衣冠,亟问之曰:‘汝非獾儿乎?’衣冠者为之拜,乃介甫也。士宁谓介甫:‘汝从此去踰二纪为宰相矣。’盖士宁出入介甫家,识介甫之初诞,故竟呼小字曰獾儿也。”铁围山丛谈

萧注熙宁间上殿奏对罢,上问:“今臣僚孰贵?”曰:“文彦博。”又问其次,曰:“韩琦。”又问王安石何如,注曰:“牛形人,任重而道远。”又曰:“安石牛耳虎头,视物如射,意行直前,敢当天下大事。”清波杂志画墁录、钱氏私志较略

黄庭坚尝言:“人心动则目动。”王介甫终日目不停转。道山清话又荆公观书,目光射纸上,见前杜衍条下。

王荆公目睛如龙。老学庵笔记

荆公之生也,有獾出于市。一道人首常戴花,时人目为戴花道人,来访其父曰:“此文字之祥,是儿他日以文名天下。俟至执政,当见之。”荆公父书于册,自后不少差,荆公甚神之。洎拜两地,道人果来曰:“自此益得君,谨无复讎。”荆公扣之,曰:“公前身李王也,戒之!”遂辞去。云麓漫钞

荆公在钟山读书,有一长老曰:“先辈必做宰相,但不可念旧恶,改坏祖宗格法。”荆公曰:“一第未就,奚暇问作宰相,并坏祖宗格法?”老僧云:“曾坐禅入定,见秦王入寺来,知先辈秦王后身也。”贵耳集

蜀道有梓潼神祠,素号异甚。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则必殿魁。有王提刑者过焉,适大风雨,王心因自负,然独不验。时介甫丞相年八九岁,侍其父行,后乃知风雨送介甫也。铁围山丛谈

王介甫乃进贤饶氏之甥,锐志读书。舅党以介甫肤理如蛇皮,目之曰:“行货亦欲求售耶?”介甫寻举进士,以诗寄之曰:“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龙鳞衣锦归。传语进贤饶八舅,如今行货正当时。”坚瓠集此条他书不见,不知褚氏所本何书。又安石幼时事一条已载张方平条下。

庆历三年御试进士,时晏元献为枢密使。杨察,晏壻也,弟寘时就试毕,负魁天下望。未放榜,寘以小赋求察问晏公己之高下。晏公入,见寘之赋考在第四人,出以语察,察密以报寘。寘与酒徒饮酒肆,闻之,以手击案曰:“不知那个卫子夺吾状元矣!”不久唱名,再三考量以第一人卷进御,赋有“孺子其朋”之言。不怿曰:“此语忌,不可以魁天下。”即王荆公卷子。第二即王圭。以故事官人不为状元。令取第三人,即殿中丞韩绛。遂取第四人卷子进呈。上欣然曰:“若杨寘可矣。”复以第一为第四。寘方骂时,不知己为第一人也。然荆公平生未尝略语曾考中状元,其气量高大,视科第为何等事耶。默记

王荆公于杨寘榜下第四人及第。是时晏元献为枢密使,上令十人往谢,晏公俟众人退,独留荆公,再三谓曰:“廷评乃殊乡里,久闻德行乡评之美。殊备位执政,而乡人之贤者取高科,实预荣焉。”又曰:“休沐日相邀一饭。”荆公唯唯。既出,又使直省官相约饭会,比往时,待遇极至。饭罢,又延坐,谓荆公曰:“乡人他日名位如殊坐处。”且叹慕之。最后曰:“有二语欲奉闻,能容于物,物亦容矣。”荆公但微应之。归至旅舍,叹曰:“晏公为大臣而教人者以此,何其卑也。”心颇不平。荆公后罢相,其弟和甫知金陵时,说此事,且曰:“当时我大不以为然,我在政府,平生交友,人人与之为敌,不能保其终。今日思之,不知晏公何以知之。”默记清波杂志较略

天台县桃源洞,千山万山,人烟断绝。其间古桃树,年深化为精魅,常迷人。王介甫夜坐,梅月照轩窗,读易。忽有一姝,容颜姝丽,见介甫,自言知易。遂相与谈论,实能发人所未发,介甫喜甚。间得报司马君实来访,介甫出迎,至轩,彼姝即隐身不出。及司马去,彼姝复来,怪而问之,对云:“妾乃此梅花月之妖,君实正人,妾不敢相见。”介甫爽然。枣林杂俎

韩魏公知扬州,介甫以新进士佥书判官事。韩公虽重其文学,而不以吏事许之。介甫数以古义争公事,其言迂阔,韩公多不从。介甫秩满去。会有上韩公书者,多用古字,韩公笑曰:“惜乎王廷评不在此,此人颇识难字。”介甫闻之,以公为轻己,由是怨之。及介甫知制诰,言事复多为韩公所沮。会遭母丧,服除,时韩公犹当国,介甫遂留金陵不欲参。曾鲁公知介甫怨忌韩公,乃力荐于上,强起之,其意欲以排韩公耳。涑水纪闻

韩魏公知扬州,王荆公初及第为佥判,每读书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上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见荆公少年,疑夜饮放逸,一日从容谓荆公曰:“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荆公不答。退而言曰:“韩公非知我者。”魏公后知荆公之贤,欲收之门下,荆公初不屈。故荆公日录,短魏公为多,每曰:“韩公但形相好尔。”作画虎图诗以诋之。邵氏闻见录

荆公与魏公论事不合,曰:“如此则是俗吏所为。”魏公曰:“公不相知,某真一俗吏也。”晁氏客语

舒王性酷嗜书,虽寝食,手不释卷。知常州,对客未尝有笑容。一日大会宾佐,倡优在庭,公忽大笑,人颇怪。乃共呼优人,厚遗之曰:“汝之艺能使太守开颜,可赏也。”有人窃疑公笑不因此,乘间启公,公曰:“畴日席上偶思咸常二卦,豁悟微旨,自喜有得,故不觉发笑耳。”墨客挥犀

荆公为江西漕,梦小龙呼相公,求夹注维摩经十卷,久而忘之。后至友人家,见佛堂有是经,因录而送庙。及在相府,梦小龙来谢。孙公谈圃

王荆公性不修饰,经岁不洗沐,衣服虽敝,亦不浣濯。与吴仲卿同为群牧判官。时韩持国在馆,三数人尤厚善,因相约每一两月即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出新衣为荆公番,号拆洗王介甫。公出浴,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石林燕语

司马温公尝曰:“昔与王介甫同为群牧司判官,包孝肃为使。一日群牧司牡丹盛开,包公置酒赏之,举酒相劝。某素不喜酒,亦强饮。介甫终席不饮,包公不能强也。某以此知其不屈。”邵氏闻见录

仁庙嘉祐间,开赏花钓鱼燕,介甫以知制诰预末座。帝出诗,群臣属和。末至介甫,日将夕矣,得披香殿字,未有对。郑毅夫獬顾曰:“宜对太液池。”故其诗曰:“披香殿上留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翌日都下盛传王舍人窃柳词,介甫颇衔之。西清诗话

仁宗朝王安石为知制诰,一日赏花钓鱼宴,内侍各以金楪盛钓饵药置几上,安石食之尽。明日帝谓宰辅曰:“王安石诈人也,使误食钓饵一粒,则止矣。食之尽,不情也。”帝不乐之。后安石日录厌薄祖宗,于仁宗尤甚,每谓汉武帝,其心薄仁宗也。邵氏闻见录

王荆公为小学士时,尝访蔡君谟。君谟闻公至,自取绝品茶,亲涤器烹点以待。公于夹袋取消风散一撮投茶瓯饮之。君谟失色,公徐曰:“大好茶味。”君谟大笑。墨客挥犀

有献砚于王荆公者云:“呵之可得水。”公笑而却之曰:“纵得一担水,能直几何?”五总志

嘉祐初,李仲昌议开六漯河,王荆公时为馆职,颇右之而功不成。仲昌赃败,刘敞以书戏公曰:“要如宗人夷甫不与世事可也。”荆公答曰:“天下事所以易坏而难合者,正坐诸贤无意如鄙宗夷甫也。但仁圣在上,故公家元海,未敢跋扈耳。”东轩笔录

王荆公知制诰,吴夫人为买一妾,荆公见之曰:“何物女子?”曰:“夫人令执事。”安石曰:“汝谁氏?”曰:“妾之夫为军将,运米失舟,家资尽没,犹不足,又卖妾以偿。”公愀然曰:“夫人用钱几何得汝?”曰:“九十万。”公呼其夫,令为夫妇如初。邵氏闻见录

安石在仁宗时,论立英宗为皇子,与韩魏公不合,故不敢入朝。安石虽高科有文学,本远人,未为中朝士夫所服,乃深交韩、吕二家兄弟。韩、吕朝廷之巨室也,天下之士不出于韩,即出于吕。韩氏兄弟,子华与安石同年高科;持国学术尤高,大臣荐入馆。吕晦叔亦与安石同年进士。子华、持国、晦叔,争扬于朝,安石之名始盛。又结一时名德如司马君实辈,皆相善。先是治平间,神宗为颍王,持国翊善,每讲经义,神宗称善。持国曰:“非某之说,某友王安石之说。”至神宗即位,乃召安石,以至大用。同上

神宗初即位,犹未见群臣,王乐道、韩持国等以宫僚入慰于殿西廊。既退,独留持国,问王安石见在何处,维对在金陵。上曰:“朕召之肯来乎?”维言:“安石盖有志经世,非甘老山林者。陛下以礼致之,安得不来?”上曰:“卿可先作书与安石,道朕意,行即召矣。”维曰:“若是必不来。”上问:“何故?”曰:“安石平日每欲以道进退,若陛下先使人以私书道意,安肯遽就?然安石子雱见在京师,数来臣家,臣当以陛下意语之,彼必能达。”上曰:“善!”于是荆公知上眷待之意。石林燕语

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稿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颜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读,急足怒曰:“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趋出曰:“好舍人,好舍人。”默记

熙宁间,富郑公苦足疾,多不入,曾丞相将及引年,时王介甫、赵阅道、唐子方为参政。介甫日进说,以更庶政,阅道颇难之而不能夺,但退坐阁内,弹指言苦。唐子方屡争于上前,既而发疽死。京师人言中书有生老病死苦,谓介甫生,曾公老,富公病,子方死,阅道苦也。类苑引倦游录邵氏闻见录、东轩笔录同

荆公与唐质肃公同为参政,议论未尝少合。荆公雅爱冯道,尝谓其能屈身以安人,如诸佛菩萨之行。一日于上前语及此事,质肃曰:“道为宰相,使天下易四姓,身事十主,此得为纯臣乎?”荆公曰:“伊尹五就汤,五就桀,正在安人而已。”质肃曰:“有伊尹之志则可。”荆公为之变色。东轩笔录

公在侍从时,每为人言,唐太宗令谏官随宰相入阁,最切于治道,后世所当行也。及入政府,孙莘老、李公择在谏职,二人熟闻公此论,遂列奏请行,公不可曰:“是又益两参政也。”吕氏家塾记

熙宁庚戌冬,荆公自参知政事拜同平章事。是日百官造门奔贺者无虑数百人,荆公以未谢恩不见,独与余坐西庑小阁,荆公忽颦蹙久之,取笔书窗曰:“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放笔揖余而入。后三年,公罢相知金陵,又乞宫观。元丰癸丑春,余谒公于第,公邀余同游钟山,憩法云寺,坐于僧房。余因为公道平昔之事,及书窗之诗,公怃然曰:“有是哉。”微笑而已。东轩笔录

安南不灭,议者归咎王荆公进郭逵而退李宪,荆公笑曰:“使逵无功,胜宪有功。使宦者得志,吾属异日受祸矣。”他日有朝士在中书称李宪字,荆公厉声叱之曰:“是何人!”即出之。孙公谈圃按古事比云,安石之得君,由宦者蓝元震。未知本何书,志此待考。

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一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渑水燕谈录

王荆公初参政事,下视庙堂若无人。一日争新法,怒目诸公曰:“君辈坐不读书耳。”赵清献同参政事,折之曰:“君言失矣,如皋、夔,稷、契之时,有何书可读?”荆公默然。邵氏闻见录

熙宁初,王介甫当轴,神庙一切委听。号令骤出,于人情适有难合。于是故臣名士,往往力陈其不可,多被降黜,后来者结舌矣。当时以君相威权而不能帖服者独一教坊使丁仙现,丁仙现时俗但呼之曰丁使。丁使遇介甫法制一行,必因燕设于戏场作为謿诨,肆其诮难,介甫不堪,遂发怒欲斩之。神庙密诏二王,取丁仙现匿诸王府,故一时谚语有“台官不如伶官”。铁围山丛谈

王荆公秉国时,有人题相国寺壁云:“终岁荒芜湖浦焦,贫女带笠落柘条。阿侬去家京洛远,惊心寇盗来攻剽。”人皆以为夫出,妇忧荒乱也。及荆公罢相,子瞻召还,诸公饮苏寺内问之,苏曰:“于贫女句可以得其人矣。终岁,十二月也,十二月为青字;荒芜,田有草也,草田为苗字;湖浦焦,水去也,水旁去为法字;女戴笠为安字;柘落木条剩石字;阿侬是吴言,合吴言为误字;去家京洛为国;寇盗为贼民;盖言青苗法安石误国贼民也。”枫窗小牍

余尝侍楼宣献,宣献论荆公雪诗曰:“势合便疑埋地尽,功成直欲放春回。农夫不解丰年意,祗欲青天万里开。”余曰:“旧闻京师隆冬,尝有官检冻死秀才,腰间系片纸,启视之,乃喜雪诗四十韵。使来年果丰,已无救沟瘠矣。”桯史

唐坰知谏院。成都费孝先为作卦影,画一人衣金紫,持弓箭,射落一鸡,坰语人曰:“持弓者我也。王丞相生于辛酉,即鸡也,必因我射而去,则我从而贵矣。”翌日抗疏弹荆公,又乞留班,颇諠于殿陛。上怒,降坰太常寺太祝,监广州军资库,以是年八月被责。坰叹曰:“射落之鸡乃我也。”东轩笔录

同类推荐
  • 十六汤品

    十六汤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世宗宝训

    明世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朝经世文编_4

    皇朝经世文编_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mellia girl

    camellia gir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百层

    百层

    伊士塔尔的百层塔是位于世界中央的高塔,只要通过塔的考验就可以获得一次许愿的机会,塔会在能力范围内满足许愿者的愿望。这一天观测员七号遇到了名叫高凡的挑战者。而从那一天开始七号开始逐渐被改变。
  • 异世狂后之嫡女归来

    异世狂后之嫡女归来

    [高甜文1V1]明明是嫡女的身份受到的待遇却比下人还不如,明明是小姐,却要做着下人该做的事…这,是在欺负她不懂这边的规矩吗?呵呵~不急,姐来教教你们什么叫做规矩,在这里,老娘就是规矩!
  • 元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元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

    她只是想好好地平静的再公司里当个小秘书,可是却因为误救了总裁的奶奶而被看上当了孙媳妇……她一心想要得到南宫家的财产,但是没有想出中途杀出个人,嫁了进来,造成了她的威胁……他爱的是她,娶的却是她,当最后发现,原来爱错了人后,他说了很久以前,他对她说的那句话:丫头,你是我要守护的!【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
  • 道德真经集解

    道德真经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致命的八个经典问题

    人生很复杂,也很简单,复杂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简单到每个人的一生都可以归纳为解决这8个致命的经典问题的过程。解决这8个经典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导致了最终收益的不同--成功或失败,幸福或不幸,或轰轰烈烈,或平如止水,或"春风得意马蹄疾"或"道似天凉好个秋"。
  •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财富之上:刘汉元和他的商业哲学

    本书以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先生的成长为线索,对通威的发展进行案例式的深入研究,因循逻辑,层层深入,探析通威3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制度与管理变革及其决策经营思路,从而挖掘出刘汉元系统性的思维和方法论……
  • 尘封的时间

    尘封的时间

    在渡灵之地,力量与灵力便可以决定世间一切的。在这里,灵力并不只是一种神秘莫测的能力,更是拥有着思想的物质,它可以在使用者的引导下变换成任何东西。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企业合同管理实用大全

    企业合同管理实用大全

    本书从如何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入手,以合同管理实务操作为重点,介绍了企业合同的订立与效力、内容与履行、变更与解除、重点与难点、风险与绩效、陷阱与防范。书中选用了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结合法律知识全面而深刻地对企业合同各个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加以解析,并提出解决与应对方案,为企业合同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