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0300000003

第3章 咳嗽

秋令天气下降。上焦先受燥化。其咳症最多。屡进肺药无功。按经云。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是不专于理肺可知矣。六旬又三。形体虽充。而真气渐衰。古人于有年久嗽。都从脾肾子母相生主治。更有咳久。气多发泄。亦必益气甘补敛摄。实至理也。兹议摄纳下焦于早服。而纯甘清燥暮进。填实在下。清肃在上。

凡药味苦辛宜忌。为伤胃泄气预防也。

早服 水制熟地 白云苓乳蒸 五味子 建莲 淮山药 车前子 淮牛膝紫衣胡桃肉霜 上为末用蒸熟猪脊髓去膜捣丸开水送下晚服 真北沙参 生黄 薄皮 麦冬 生白扁豆 生甘草 南枣肉 上淡水煎汁滤清收膏临成加真柿霜收开水化服昨议上焦肺病。百日未痊。形肌消烁。悉由热化。久热无有不伤阴液。拟咸补如阿胶鸡子黄。复入芩连苦寒。自上清气热以补下。虽为暂服之方。原非峻克之剂。细思手经之病。原无剧入足经之理。但人身气机。合乎天地自然。肺气从右而降。肝气从左而升。肺病主降日迟。肝横司升日速。咳呛未已。乃肝胆木反刑金之兆。试言及久寐寤醒。左常似闪烁。嘈杂如饥。及至进食。未觉胃中安适。此肝阳化风。旋扰不息。致呛无卒期。即倏热之来。升至左颊。其左升太过。足为明验。倘升之不已。入春肝木司权。防有失血之累。故左右为阴阳之道路。阴阳既造其偏以致病。所以清寒滋阴。不能奏其速功。

阿胶 鸡子黄 生地 天冬 女贞实 糯稻根须向来阳气不充。得温补每每奏效。近因劳烦。令阳气弛张。致风温过肺卫以扰心营。欲咳心中先痒。痰中偶带血点。不必过投沉降清散。以辛甘凉。理上燥。清络热。疏食安闲。旬日可安。

冬桑叶 玉竹 大沙参 甜杏仁 生甘草 苡仁 糯米汤煎外受风温郁遏。内因肝胆阳升莫制。斯皆肺失清肃。咳痰不解。经月来犹觉气壅不降。进食颇少。大便不爽。津液已久乏上供。腑中之气亦不宣畅。议养胃阴以和阳。不得泛泛治咳。

麦冬 沙参 玉竹 生白芍 扁豆 茯苓冬季温邪咳嗽。是水亏热气内侵。交惊蛰节嗽减。用六味加阿胶麦冬秋石。金水同治。是泻阳益阴方法。为调体治病兼方。近旬日前。咳嗽复作。纳食不甘。询知夜坐劳形。当暮春地气主升。夜坐达旦。身中阳气亦有升无降。最有失血之虑。况体丰肌柔。气易泄越。当暂停诵读。数日可愈。

桑叶 甜杏仁 大沙参 生甘草 玉竹 青蔗浆脉右劲。因疥疮频以热汤沐浴。卫疏易伤冷热。皮毛内应乎肺。咳嗽气塞痰多。久则食不甘。便燥结。胃津日耗。不司供肺。况秋冬天降。燥气上加。渐至老年痰火之象。此清气热以润燥。理势宜然。倘畏虚。日投滞补。益就枯燥矣。

霜桑叶 甜杏仁 麦冬 玉竹 白沙参 天花粉 甘蔗浆 甜梨汁形瘦色苍。体质偏热。而五液不充。冬月温暖。真气少藏。其少阴肾脏。先已习习风生。乃阳动之化。不以育阴驱热。以却温气。泛泛乎辛散。为暴感风寒之治。过辛泄肺。肺气散斯咳不已。苦味沉降。胃口戕而肾关伤。致食减气怯。行动数武。气欲喘急。封藏纳固之司渐失。内损显然。非见病攻病矣。静养百日。犹冀其安。

麦冬 甜沙参 生甘草 南枣肉 青蔗浆久咳三年。痰多食少。身动必息鸣如喘。诊脉左搏数。右小数。自觉内火燔燎。乃五液内耗。阳少制伏。非实火也。常以琼玉膏滋水益气。暂用汤药。总以勿损胃为上。治嗽之药。谅无益于体病。

北沙参 白扁豆 炒麦冬 茯神 川石斛 花粉寡居烦劳。脉右搏左涩。气燥在上。血液暗亏。由思郁致五志烦煎。固非温热补涩之症。晨咳吐涎。姑从胃治。以血海亦隶阳明耳。

生白扁豆 玉竹 大沙参 茯神 经霜柔叶 苡仁 用白糯米淘滤清入滚水泡一沸取清汤煎药又 本虚在下。情怀悒郁。则五志之阳。上熏为咳。固非实火。但久郁必气结血涸。延成干血劳病。经候涩少愆期。已属明征。当培肝肾之阴以治本。清养肺胃气热以理标。刚热之补。畏其劫阴。非法也。

生扁豆 北沙参 茯神 炙草 南枣肉丸方 熟地黄砂仁末拌炒 鹿角霜 当归小茴香拌炒 淮牛膝盐水炒炭 云茯苓 紫石英醋 水飞 青盐 另熬生羊肉胶和丸今年春季时疫。大半皆有咳嗽咽喉之患。乃邪自上干。肺气先伤耳。近日身动气喘。声音渐不扬。着左眠卧。左胁上有牵掣之状。此肝肾阴亏。冲气上触。

冬藏失司。渐有侧眠音哑至矣。劳伤致损。非清邪治咳之病。

六味丸加淡秋石阿胶麦冬蜜丸脉左弱右搏。久有虚损。交春不复。夜卧着枕。气冲咳甚。即行走亦气短喘促。此乃下元根蒂已薄。冬藏不固。春升生气浅少。急当固纳摄下。世俗每以辛凉理嗽。每致不救矣。

水制熟地 五味 湖莲 芡实 茯神 青盐 羊肉肾久有痛经。气血不甚流畅。骤加暴怒。肝阳逆行。乘肺则咳。病家云。少腹冲气上干。其咳乃作。则知清润肺药。非中窍之法。今寒热之余。咳不声扬。但胁中拘急。不饥不纳。乃左升右降。不司旋转。而胃中遂失下行为顺之旨。古人以肝病易于犯胃。然则肝用宜泄。胃腑宜通。为定例矣。

桑叶 丹皮 钩藤 茯苓 半夏 广皮 威喜丸气郁单胀。中空无物。卧则气塞。浊饮上冲。渐有不得安卧之象。问其起病之由。多是恼怒动肝。为肝木郁伤脾土。脾失健运。气阻成胀。延及百日正气愈虚。浊更坚凝。逆走攻肺。上咳。气逆欲喘。脘中蕴热。咳出脓血。病根固在肝脾。今已传及肺部。丹溪曰。养金制木。脾无贼邪之害。滋水制火。肺得清化之权。目下至要。务在顺气。胸中开爽。寝食不废。便可从容论治。不然。春分节近。更属难调矣。先用宣通上焦法。

紫菀 杏仁 蒌皮 郁金 浓朴 大腹皮 桑皮 茯苓皮 黑山栀肾精下损。致阴气上乘。浮阳上灼。咽喉痛痹。有喉宣发现。咳嗽喘促。是下焦元海不司收纳。冲脉之气上冲所致。故日进润剂。望其咳减。为庸医之良法。

实酿病之祸阶。现下胃弱便溏。则非治嗽可疗矣。劳怯不复。当以固真纳气。培扶胃口。希冀加谷则吉。

人参 茯苓 芡实 坎 湘莲子 秋石 五味子 胡桃凡忧愁思虑之内伤不足。必先上损心肺。心主营。肺主卫。二气既亏。不耐烦劳。易于受邪。惟养正则邪自除。无麻桂大劫散之理。故内伤必取法乎东垣。

今血止脉 。形倦不食。呛咳不已。吐痰若粘涎。皆土败金枯之象。急与甘缓补法。

生黄 炒白芍 炙草 饴糖 南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洪荒之镇元

    洪荒之镇元

    盘古为何要开天地?鸿钧为何弘扬大道?圣人真的无情无欲?三族又何之以存于?巫妖又该何去何从?人族何为天地主角?西方世界源于如何?一个后世之人穿越成仙之祖--镇元子,带你们看一遍何为真正的洪荒,本文无女主,不谈感情。不好意思,这本书没写好,所以不写写,新开了一本洪荒之水波逐流。
  • 一代妖姬惑后宫

    一代妖姬惑后宫

    (本文不参赛)她心如蛇蝎,一心只想着攀附权贵.却没有尊贵的身世去做后宫里那最高位的女人.她说:我虽然不想做皇后,别人亦是不能做的.在权利的挣扎间,她发现自己不过是个牺牲品,那些平日里说爱她人,原来皆是利用.步步惊心,何去何从?
  • 化龙点金

    化龙点金

    画龙点睛,那….一定是打开的方式不对。龙的一身都是宝,时时刻刻都得提防着那群想要将宁缺剥皮、拆骨、喝血吃肉的混蛋!目前只有二两肉,尚属未成年,少侠你看等我两年可好?化身恶龙,睚眦必报。妖要是不能惑乱苍生,为祸天下,那活着还怎么好意思嘚瑟?这是一个羽化化龙的故事,且看他如何在这个吃人的修者社会,成为万众瞩目的点金圣手。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 血薇

    血薇

    荒原上的冬雪,稀薄又苍茫。如同那些深深浅浅的爱情。在血雨腥风的疯狂岁月,手持血薇夕影的人中龙凤,征战武林,所向披靡。曲折的命运令他们笃信残忍冷酷的江湖生存之道。他们可以让各路豪强俯首称臣,却无法阻止内心的爱恨与猜忌不断膨胀。或许,只有刀兵相见后一同倒在血泊中的那一刻,他们才肯放下心中的戒备。这本该属于他们的幸福,已如渐渐消逝的体温一般,一去不返。
  • 大宋宠妃陈三娘

    大宋宠妃陈三娘

    现代女安安,失去亲人后穿越到宋朝,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风云更迭,成为局中人、看透历史变迁。
  • 舰娘资源大佬

    舰娘资源大佬

    莫名来到了拥有舰娘的世界,即将开始新的生活。“提督,这是今天的晚餐!”时雨端着餐盘来到了面前。“提督,关于攻略1-2的计划!”长门注视着自己的提督。“提督,你是不是偷藏铝了,浑身都是铝的味道!”赤城炯炯有神的盯着空凌!
  • 先婚后爱:老公太缠人

    先婚后爱:老公太缠人

    “小叔,你怎么了……”她害怕地往后退。“我知道你在酒里下药了。”男人低哑的声音响起,“自己点的火,自己负责灭。”为了报复出轨丈夫,她冲动之下爬上了小叔子的床,从此被这个霸道男人缠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战武神

    斗战武神

    败,与你同生共死,成,看你君临天下。穿越成为太子的冷沐风,本想着声色犬马过一生,不料刚刚重生便遭到追杀。国破家亡,亡命天涯的他,与忠心耿耿的图鲁,在乱世中挣扎生存,谱写出一幕幕令人唏嘘感慨的兄弟情,君臣义。斗武王,战武尊,兄弟携手,一步步崛起为古武大陆巅峰的存在。灭仇敌,复家国,君臣同义,扫荡狼烟看你君临天下。
  •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其中收录了散文诗二十三篇。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