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34800000004

第4章 晋安世谱校正序

林氏出自子姓。殷少师比干谏纣而死,其子坚逃于长林,周武王克商,封比干墓,爵坚郡公,命为监,赐姓林氏,食采博陵。坚生载、磋。载,袭封清河公;磋,成王时为大夫。磋生虎,为康王卿士;虎生光,康王再命为大夫。光生相,昭王时复为监,监诸侯国。相生玄,玄为元士。玄生凤,凤生翊,翊生苌,世为夏官。平王东迁,苌之后材,总六师以从。自是林氏或在周,或居鲁,或在齐、卫。其在周者,贞,为卿士;英,为太保;隽,为畿内侯;宏,为内史;繇,为司冠。其在鲁者,雍、不狃、楚,代仕季氏,传称季氏之良者。而放,问礼孔子,以长山侯祀阙里。其在齐者,回,见「庄子」,既,见「说苑」。其在卫者,类,年百岁,与孔子同时,见「列子」。战国之时,或在周,或在秦;而相赵者皋,始居九门,有九子,号十德之门。秦并赵,徙齐郡、邹郡。始皇时,诘,为河东郡守;文度,朝歌令;治,为治粟内使;亮,侍中。汉高祖定三秦,皋四世孙挚,从赵元父有功,封平棘侯千户;传子辟疆,国除。景帝分邹县置济南郡,遂为济南人。元康中,辟疆曾孙常觐为贞圉大夫。盖自平棘懿侯四世而太传尊,始由儒术显;以今文尚书,授丞相平当,傅为欧阳氏学:故济南之望独盛。而秦侍中亮之后,则有御史大夫别、少府述、御史中丞光,历仕文、景、武帝朝。其出守广陵者告、后汉侍御史衮、吴将军恂,实后之。哀帝时,鉴,为北平太守;后居平凉者,为后魏太守遯。而闾,居成都,抱道隐居;元正间,杨雄师之:其始末无闻焉。新室更始之际,或隐或仕。光武中兴,时,为徐州刺史。而尊之六世孙清泉侯邈,亦徐州刺史;下邳林氏,其后也。永平中,言,为少府卿;三传为大将军万年侯恂。汉末,农,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之事;祗,尚书仆射:此其尤著者。而礼,为鲁王相,历山阳平原太守,以治行称。魏受禅,谭,为尚书郎;豫,为河南、河东太守;道固,吏部尚书。晋泰始初,玉,为侍中兼司隶校尉;显、历安定、博陵、山阳三郡太守。而清泉之五世孙乔,与释道林为友,「世说新语」记之;玄孙道明,后魏清河太守。清河子胜,北齐散骑常侍,后始见之临清;唐太常博士宝祖焉。其居广平者,隋太子率令庭珉,自仕县徙魏郡;庭珉生实,广平魏郡盖同出也。晋安林氏出自徐之下邳,晋黄门侍郎颖(一作隶、字符从);隋元帝南迁,初寓江左、生懋、禄。懋,下邳太守,生六子:鉴之、宜之、庆之、侃之、旭之、敬之,时号六龙,是为下邳祖。禄,由散骑常侍迁晋安太守,卒于官,追封晋安郡王。二子:通直郎景、广威(一作威武)将军暹;葬散骑于温陵九龙岗,始居侯官县都西里,是为晋安之祖。景生散骑常侍开国侯绥;散骑事独详,暹之后不见于谱。而开国五子汉、群、格、熙、鄱,子孙始居莆田,历宋、齐、梁,陈、隋仕者甚众。开国七世孙英之后,自莆田迁洪州,隋末士弘称帝鄱阳是也。十二世孙唐饶州刺史万宠,三子韬、披、昌。韬生尊,尊生福唐尉攒,以孝致白乌甘霞;贞元中,诏立双阙以旌之,故世称阙下林家。昌,居漳浦。而披为太子詹事,生九子:苇,端州刺史;藻,殿中侍御岭南节度副使;着,横州刺史;荐,韶州刺史;晔,通州刺史;蕴,尚书员外郎、邵州刺史;蒙,循州刺史;迈,雷州刺史;蔇,福唐刺史。惟藻、荐,成进士;苇、着、晔、蕴、迈、蔇皆明经及第;蒙由荐辟。而蕴以忠义拒刘辟,事载「唐史」儒学最知名,世称莆田九牧是也。苇生平乐县主簿恕、丰城县主簿应、寿州司户惠。荐生广济令凭、武昌令总。晔生建安尉悫。蕴生国子祭酒愿,其后蔓衍于莆。蒙生余杭令愻,其后皆居闽县。迈生都昌令愈,其后分居长乐、长溪。蔇生晋江令恩,其后居仙游。盖自永嘉南迁,晋安族姓,闽中推为第一。其散处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南安、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者,皆其苗裔,而莆田最盛;故唐、宋称为昌宗。

盖长林赐姓,自晋、魏以来言氏族者,相承如此。故唐李翱作比干庙碑亦据以云,而「列子」林类、「庄子」林回,注家相传,皆云殷之遗民。林宝着「元和姓氏纂」时,匡簿家藏,固足征不诬矣。独夹漈郑氏云:以字为氏,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开生林英,英生林茂、林庆,具讥宝以不知其姓之所自出。窃疑之。按「春秋传」,林雍、林不狃、林楚,代仕季氏;故曰林氏之先,皆季氏之良也。而放,为鲁人;回、既,皆齐人;类,为卫人:在春秋之时,宜非近世矣。夫林开为平王之子,其孙必以王父字为氏,何得入春秋百余年间其子孙离宗为庶,反仕陪臣者若是之众且远哉!且唐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非若后世之判涣无考也。宝之为博士,尚论其世;而乃昧其所自出乎?无是理矣。然宝之所独详者,直济南而下徐州清泉派耳。他如平凉、广陵、魏郡、晋安、成都,仅附见焉。而黄门下邳之后,述于林蕴者,源流本末最为详备。岂非永嘉之乱,文献以南,当时衣冠世族之旧犹有存者,郑氏盖偶未之见耶?至于晋安之林,唐、宋号为昌宗,宝由黄门入闽,族姓推为第一;又有九牧、阙下,以彰大之;而寥寥清泉之裔,无或论著者。郑氏以是讥宝,何也!然郑氏所据,乃「邹县风俗通」所云,而邓名世氏辨误,亦以为然。余观桓王之孙,有林茂、林英者,为王子克之子,则又一族而名氏同者两人,是郑说疑信已相半矣。否则林开之林,又自为姓,亦如虞仲之为虞也与!故今既据旧谱为谱,而复疏其异以备参考焉。

明永乐十八年(庚子)十月,右春坊右谕德翰林院侍讲闽县裔孙志谨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每天学一点管理常识

    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常识蕴涵着真正的智慧。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我家娘子只想逆天

    我家娘子只想逆天

    她本是21世纪暗夜的金牌杀手,无意手刃了双亲,一杯好姐妹给的毒酒,重生在凤神大陆的废材九小姐身上。魔界魔皇霸守于她,神界战神的默默守护,身为冥幽的祭天魅女,想拿她祭天?那由不得你,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要亡我,我就逆天。魔界美人鱼为奴,魔化的仙子情丝为兽,五丹镇守,欺我者死,辱我者灭,她纳兰瑾就是要站于凤神大陆的最巅峰,谁能奈我何。
  • 大明女画工

    大明女画工

    她,是一个现代画工。她从小就对英雄非常崇拜,她来到四百年前的大明,想去拯救蒙古一个乌托邦式的汗国。可是,结果却阴差阳错。他,是一个英俊木呐少年,却有着双重性格。可是,来到四百年前的明朝,却是一个最英勇的战士!她,是万历年间的美女书画家,最终因情所困,却做商人妇……。他,万历年间的蒙古大汗,虽是英雄,可是,最终也游离出命运的不公……。他们在古代与现代之间穿梭,他们勇敢,他们执着。可是,任凭他们怎样的拯救,是否最后都倾了心中的故国……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军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至尊剑仙传

    至尊剑仙传

    宋清偶得仙剑琅邪,父母却莫名惨死,为了寻仇他开始修仙之行,以剑入道,习得剑中剑诀,一路剑魂陪伴,,一剑灭妖,一剑杀仙,一剑斩神魔,以剑为源,破碎虚空,成就剑仙至尊!
  • 西湖游览志余

    西湖游览志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 伯爵殿下的小甜心

    伯爵殿下的小甜心

    他是尊贵优雅的伯爵殿下,她是富甲天下的宫家继承人。两个本不该有交集的人却在如诗如画般的年纪相遇相知相恋,却要被迫分离。多年后,缘分再次降临在他(她)们身边,两人彼此结缘。全文青春洋溢,甜蜜如糖。男主:盛恪(中英混血帅哥)女主:诗晓珠(美丽巨富)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培养不娇气的女孩

    培养不娇气的女孩

    身为父母,你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是强者,不娇气、不软弱。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通过有意识的引导、教育和磨练,使孩子逐渐学会如何面对困难、面对危险,养成坚强的品质。“人格教育是根本的,智力训练只是一种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