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40000000006

第6章 蔬菜类

芥菜,「本草」曰:芥似菘而有毛。有青芥、紫芥、白芥数种(「凤山县志」)。有青、紫数种,可煮食,亦可卤食。又有油芥可榨油(「彰化县志」)。

油芥,叶似萝卜,可粪春田(「淡水厅志」)。叶多缺者,性更辣。取其子研末以和食,为芥辣(「诸罗县志」。谨案:「太平御览」引「岭表录异」云:北人将蔓菁子就彼种者,变为芥。是芥本蔓菁变种,蔓菁即芜菁,亦芥属也)。

姜,春种夏熟(「台湾府志」)。初生嫩者,其尖微紫,名紫姜;亦名子姜,宿根谓之母姜(「彰化县志」)。种山埒少水处,能盛长(「凤山县志」)。又有番姜,花白瓣绿,熟时色红、中有子,味辣(「淡水厅志」)。更有实圆尖小者,种出咬〈口留〉吧,晒干可作辣酱,御湿之菜也(「噶玛兰厅志」。谨案:姜「说文」作〈艹强〉。解云:御湿之菜也。「噶玛兰志」说本此。「史记司马相如传」:茈姜蘘荷。「索隐」引张揖云:茈姜,子姜也。是子姜之名,古已有之。茈音紫,盖亦以紫色得名)。

葱,有香葱、麦葱、风葱三种。风葱可疗风疾(「台湾县志」)。一名芤,以有孔也(「诸罗县志」)。佛家谓之荤菜(「彰化县志」)。

韭,一名草钟乳;以其温补,故名钟乳也。「说文」:一种而久生,故谓之韭。一岁数割,其根不伤割而复生,不用再种。茎名韭白,根名韭黄,花名韭青(「诸罗县志」)。一名起阳,草性、极煖,割后再生,终岁可四五割。正、二月取者佳,秋后开花可餐,尤佳(「澎湖厅志」。谨案:韭一岁数割,其根不伤。故「曲礼」称韭曰丰本也。「尔雅翼」引谚云:韭者,嬾人菜。亦以其不须岁种也)。

薤,似韭,而叶差阔。「尔雅」谓薤为鸿荟(「诸罗县志」)。「本草」谓之菜脂。古礼脂用葱,膏用薤(「凤山县志」)。「本草」薤子为薤之别名,俗云蓼荞。佛家谓荤菜。八月种,头可食,亦可捣虀(「彰化县志」。谨案:薤「说文」作〈〈〈攴,去又〉冖页,上中下〉〈又上韭下〉〉。「尔雅同嘉佑图经」云:薤有赤、白二种,皆春分莳之,至冬而叶枯。今「彰化县志」谓八月种,与古时异。薤白入药曰帖,庾亮啖薤留白,以薤白可种也)。

蒜,有硬茎、软茎二种(「淡水厅志」)。有大、小二种,六、七月种小蒜,八月种大蒜(「凤山县志」)。「尔雅」以小蒜为蒜,大蒜为葫。小蒜一名蒿。「齐民要术」:宜良软地;食之能杀腥膻、虫鱼之毒(「诸罗县志」)。「纪略」:释、道家谓为五荤之一。「说文」:荤,臭菜也。生食增恚,熟食发淫,故绝之。蒜性辛烈,辟邪秽,又能消食。其稍干者,可治蚯症、水积(「澎湖厅志」。谨案:夏小正十有二月,纳卵蒜,此小蒜也。张骞得太宛之蒜,此大蒜也。今台地并有此二种)。

蒝荽,茎叶柔而根多须,绥绥然也。时珍云:味辛香,通心脾,达四肢。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即此(「诸罗县志」)。「湘山集」:即园荽也。或名香菜。「幼幼新书」:即鹅不食草(「澎湖厅志」)。「本草」所谓葫荽是也(「台湾县志」)。佛家以为荤菜(「彰化县志」。谨案: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语出「博物志」,李时珍本之)。

白菜,一名菘,即周彦伦所谓:秋末晚菘也(「淡水厅志」)。其佳者茎扁薄而白,叶青白色。一种茎圆厚,微青;又一种差小,名六月白,端节间即有之(「诸罗县志」)。本出北地,近亦有团束似山东者,叶青碧,叶洁白(「彰化县志」)。兰地以头围者为胜,然味逊于山东。三年必另易其种(「噶玛兰厅志」)。今海外亦多,茎阔而白者为佳(「凤山县志」。谨案:「诸罗志」谓:茎扁薄而白,叶青白色者,此乃白菜之别种;南方谓之黄芽菜,又名黄芽白。北方仍谓之白菜;其实种类各别也)。

芹菜,「尔雅」谓之楚葵,一名水英。可作菹,熟食味微香(「凤山县志」)。北路产于冬春之交,嫩而肥美(「诸罗县志」)。水芹生于水中,旱芹生卑地;有赤、白二色。孟倪云:和醋食损齿。李廷飞云:赤芹害人,不可食。李时珍曰:蛇喜食芹,惊蛰后忌食(「彰化县志」。谨案:芹「说文」通作。解云:菜类蒿,「周礼」有菹。「凤山志」谓:可作菹,本此。「广东通志」引谚云:南蓊西芹,菜茹之珍,盖嘉蔬也)。

苋菜,「尔雅」:蒉、赤苋,即今红苋是也。「埤雅」:有红、白二色。「易」曰:苋陆,乃马齿苋(「诸罗县志」)。吴允睿云:解热毒,通窍,利大小膓(「澎湖厅志」)。「清异录」以红苋为鳖还丹。俗传不宜与鳖同食,谓鳖见苋而生,本此(「淡水厅志」。谨案:「淮南万毕术」云:青埿杀鳖,得苋复生。是苋不宜与鳖同食,古已有其说矣)。

芥蓝(「台湾府志、彰化县志」俱作隔蓝),「通志」:叶如蓝而厚,青碧色,菜之美者。「兴化志」:蜀中万年青极相类;但此一年一种。万年青岁不易,味稍苦耳(「诸罗县志」)。隔蓝一名芥蓝(「彰化县志」)。一名观音菜。又有番芥蓝,人少食者(「淡水厅志」)。芥蓝冬种,番芥蓝叶色蓝,其纹红,根亦红;种久蕃茂,团结成顶,层层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种出咬〈口留〉吧,其国以为上品(「凤山县志」。谨案:「岭南杂记」云:芥蓝叶如芥而绿,花有铅,不宜多食。谚云:多食马蓝,少食芥蓝。今妇人怀孕者亦忌食之,以其有铅,恐堕胎也。又「舟车闻见录」云:相传六祖出家,后与猎处,以此菜与兽肉锅隔开煮,熟食之。故又名隔蓝。今「台湾彰化志」作隔蓝,蓝本于此。说近于无稽,芥、隔乃声之转耳)。

莙薘(「淡水志」作苍薘,苍乃莙之讹),俗呼厚茇菜。唐「西域传:末禄有军达。即此菜也(「噶玛兰厅志」)。「泉郡志」:叶厚而柔,晒之难干;盖载阴气之多者。「本草」谓其补中下气。汁洗衣白如玉,或谓以茎烧灰淋汁(「诸罗县志」)。「闽中记」:能去头风,汁可洗衣(「澎湖厅志」)。又名厚茉莉,有小毒(「淡水厅志」)。

菠薐(「台湾、凤山、噶玛兰、淡水」各志俱作颇薐,惟「彰化志」与此同),刘禹锡曰:菠薐本颇陵国之种,西僧将子来者,语讹为菠薐耳。方士隐名为波斯草,俗呼红根菜(「诸罗县志」)。

瓮菜,种来自东彝古伦国;以瓮盛之,译不能通,但以瓮名(「台湾府志」)。嵇含「草木状」:叶似落葵而小,干柔如蔓而中空。南人编苇为筏,作小孔浮水上。种水中,如萍。根浮水面,叶茎皆出于苇筏。盖水陆皆可生之菜(「诸罗县志」)。蔓生,茎中虚,其苗以土壅之即活(「澎湖厅志」)。能解野葛毒(「凤山县志」。谨案:「广东通志」云:蕹筏名蓊田,在处皆有,亦名蓊草。虽有解毒之功,然能损目)。

同蒿(台湾、凤山、彰化各志同作茼,「噶玛兰」、「淡水志」蒿讹作莴)。时珍云:形气同于蓬蒿,故名。一名蕫蒿。叶似芥艾,花似小菊,性冷微香,多食令人气满(「诸罗县志」)。「学团杂蔬」谓之蕫蒿(「澎湖厅志」)。

萝卜,俗名菜头。「尔雅」疏:紫花菘也。一名温菘,一名葖,一名萝菔。昔婆罗门僧东来,见食面者,曰:『太热,奈何!』及见食中有萝菔,曰『赖此解之耳!』(「诸罗县志」)。莱菔即萝卜(「澎湖厅志」)。秋、冬、春三时皆有(「台湾府志」)。有红白(「淡水厅志」)。

茄,有紫、白二种。「南方草木状」谓:种茄宿根三、五年,渐成大树,一名落苏。「杜宝拾遗录」:隋炀帝改茄为崑仑紫瓜(「诸罗县志」)。有紫、白二种,又有丁香茄、金瓜茄等类(「凤山县志」)。金瓜茄,叶干同茄,花连五瓣,似鸭脚,淡紫色,结实酒钟大,似金瓜,有外瓣,初白后黄(「淡水厅志」)。又有一种野生,形圆而色黄白,则不可食(「噶玛兰厅志」)。金鸡茄(「澎湖厅志」)。

倭菜,一名生菜,有香倭二种(「诸罗县志」)。可生食(「凤山县志」)。

油芥菜,「通志」曰:叶如白菜,青色根微紫,可为油(同上)。油菜一名云苔。时珍云:『此菜易起台;采其台食,则分枝必多,子可醡油,俗呼油芥』。(「诸罗县志」)。

浮藤菜,「兴化志」:叶略圆而厚,藤相纠缠,子紫黑色,和蟳煮味甚甘滑(「诸罗县志」)。俗名蟳菜(「凤山县志」。谨案:浮藤菜一名落葵,蔓生,叶柔滑可食。苏轼诗云:『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蓴羹』。即以其叶柔滑可比于蓴菜也)。

鹿角菜,生海中(同上。谨案:「本草纲目」引「南越志」云:猴葵一名鹿角,以形名。生石崖间,长三、四寸,大如铁线,分丫如角。紫黄色,土人采曝为海错,水洗醋拌则胀起如新;味极滑美。若久浸,则化如胶状。女人用以梳发,粘而不乱。此释鹿角菜形状与其用甚详。旧志未采辑,故录之以补其缺)。

紫菜,一名索菜。「吴都赋」:纶组紫菜。生海中石上,以子月生,亦名子菜,出淡水(「诸罗县志」)。

红菜,叶紫味香,食之补血(「淡水厅志」)。红豆菜,叶红紫,味香烈,妇人食之补血(「噶玛兰厅志」。谨案:「粤东笔记」云:马兰花似菊而紫,味辛,能养新血。盖即红菜也)。

白花菜,茎微红,枝叶带毛,似芹而小,花白如雪,又名雪花。花鲜不可食,腌为菹,味香美(「诸罗县志」。谨案:「广东通志」云:白花菜,花白、腌味酸香。杨贵妃因高力士取之高州,得食甚美,是此菜腌为菹,殆佳品也)。

六月菜,俗呼辣菜(「凤山县志」)。

海粉,青、白二色,状如粉条,生海中(「台湾府志」)。

蕨,捣其根为粉(「凤山县志」。谨案:「粤东笔记」云:蕨,凡有二种:一食其芽,名龙头菜;一以其根为粉者,名蕨粉。是蕨芽亦可餐也)。

菰,俗名肉丝菰,湿地生,味甘(同上)。

笋,「尔雅」:笋,竹萌。「说文」谓之竹胎,种类甚多。诸罗笋无佳者,必煮去苦汁,浸以清水,差可食(「诸罗县志」)。台地产者味苦(「台湾府志」)。土产多苦,亦不甚香(「噶玛兰厅志」)。有麻竹、绿竹、猫儿竹。竹堑、岸里之筀竹最佳(「淡水厅志」)。生自莿竹者,味稍苦。有绿竹笋,麻竹笋,筀竹笋,葭白笋,俱佳(「凤山县志」)。茄荻笋,种池沼中(「淡水厅志」)。

田薯,有紫、白二种;蔓生,根伏土中,一藤可七、八魁,间有一藤一魁者,长五、六尺,如短柱,重十余斤(「台湾府志」)。大薯,即田薯(「噶玛兰厅志」)。薯,俗呼为田薯,叶长而尖,蔓生。「甯化志」:他物下种必用子、用仁或原物根芽;独薯不然,取一条片片切之,只留皮一面,种之发根生苗,诚一奇也(「诸罗县志」)。

山药薯(「凤山县志」),山药,苗生蔓延,紫茎绿叶,花穗淡红,香气远闻,逼似兰花。冬食其根,皮黄肉白,一名玉延。「广雅」:玉延,薯蓣也(「诸罗县志」。谨案:「广雅」,玉延薯藇,署预也。「说文」薯字下解云:薯,蔗也。桂馨「说文解字义证」引「广雅」玉延薯藇释之。然考薯蔗即竽蔗,与山药为果物也)。

芋,叶似荷而不圆,茎亦可作臛菹,一名土芝,一名蹲鸱;大曰魁,小曰子。杨雄赋:蹲鸱沃野世济阳九。言能济人也。凤山、淡水芋极大,魁重至七、八斤(同上)。长曰土芝,圆曰蹲鸱,一类数名。「广志」云:有水、旱二种。旱芋山地莳之;水芋水地莳之,根叶皆相似(「彰化县志」)。台产甚多(「凤山县志」)。山药有槟榔芋、鸡〈月堇〉芋、番白芋、竹芋、狗蹄芋等种;其最美者,槟榔。红芝兰、堡石阁山种最佳,根不着土,叠石水次即生。又番芋大者,或重四、五斤,生番每窍火掩土,行挈为粮(「淡水厅志」)。又有名槟榔心者,大而松,红根相连,如槟榔子,故名。熟较内地为早(「噶玛兰厅志」)。有红、白数种,澎近有值者(「澎湖厅志」)。秫米芋,软而黏,色白(「诸罗县志」)。番芋,种出自番(「噶玛兰厅志」。谨案:「后汉书许阳传」云:亨我芋魁。注:芋魁,芋根也;俗名芋头。「汉书货殖传」云:吾闻〈山昬〉山之下,沃〈樊,土代大〉有踆鸱,至死不饥。颜注:踆鸱谓芋也。其根可食以充粮,故无饥年。是芋可为御饥之粮。故「粤东笔记」谓:芋亦号大米,惟野芋不可食。「博物志」云:野芋食之杀人)。

冬瓜,形似枕。「广雅」一名地芝。「本草注」:经霜,上白衣如粉。陶隐居曰:利解毒消渴(「诸罗县志」)。台地四时皆有(「台湾府志」)。性寒,经霜而上白衣,故名(「凤山县志」)。性清凉,久病阴虚者忌之(「彰化县志」)。八、九月生(「淡水厅志」)。兰地四时皆有。俗切片白糖煮之,以作蜜荐(「噶玛兰厅志」)。

金瓜,一名南瓜,种出南番,有圆者,有长者,身有棱,老则色黄(「诸罗县志」)。南瓜有大小二种(「台湾府志」)。圆而有瓣(「凤山县志」)。种出南方,皮上有瓣,肉厚色黄(「彰化县志」)。有大小扁长数种,不可合羊肉食(「淡水厅志」)。又有一种碗大而红者,曰红瓜;不堪食,可供玩(「噶玛兰厅志」)。「澎湖纪略」云:叶如蜀葵,花黄,开时带子花为母花,不带子者为公花;取公花插母花心,方能结瓜。盖瓜亦有雌雄。澎所独异。林文忠公云:其汁可解鸦片瘾(「澎湖厅志」)。

菜瓜,有青、白二色,酱、豉、糖、醋皆宜,俗名莦瓜(「诸罗县志」)。丝瓜或呼鼠瓜,老则成布。台地种于园中,蔓延于地。俗呼为天罗布,亦名菜瓜(「台湾府志」)。丝瓜亦名菜瓜,老则其中有丝,嫩者性寒,可理热(「凤山县志」)。丝瓜即菜瓜,或呼鼠瓜(「淡水厅志」)。丝瓜即俗所谓菜瓜也。嫩时去皮可煮食,经霜而枯。其中有丝可涤釜器(「彰化县志」)。菜瓜即丝瓜(「噶玛兰厅志」)。

丝瓜,一名天罗,一名布瓜,一名蛮瓜,性寒。「泉郡志」:老则其中有丝,去皮取丝,可擦锅,俗亦名菜瓜(「诸罗县志」)。菜瓜即丝瓜,又名天罗布瓜、蛮瓜、鱼、鼠瓜、乱织等名。叶如蜀葵,味清;瓜老则筋丝罗络可涤器(「澎湖厅志」。谨案:菜瓜与丝瓜异种;菜瓜有青、白二色,丝瓜惟青色,无白色者。菜瓜蔓延于地,丝瓜缘棚而生。菜瓜圆肥如瓠,丝瓜形长起棱,其状各别。台产多菜瓜,少丝瓜;近始有由粤东移植者。以丝瓜俗亦有菜瓜之名,故各志多浑而为一;惟「诸罗县志」以菜瓜丝瓜分为二。「澎湖纪略」亦然,今从之)。

王瓜,亦名胡瓜,张骞西域得种,故名。「本草」一名土瓜(「诸罗县志」)。一名莿瓜,以皮有微莿也。「月令」:四月,王瓜生。台地十二月即有之(「台湾府志」)。台地熟较早(「彰化县志」)。兰地春初即有之(「台湾府志、噶玛兰厅志」)。有青白二色,酱、豉、糖、醋皆宜(「凤山县志」)。

苦瓜,一名锦荔枝(「台湾府志」),一名癞葡萄。皮上痱〈疒畾〉如癞,味苦,吴、越人食其子,闽、广人食其皮(「诸罗县志」)。又呼防羊,言不可与羊同食也(「凤山县志」)。俗呼红羊(「淡水厅志」)。有青、白二色(「彰化县志」。谨案:「本草纲目」云:苦瓜原出西番,今闽、广皆种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茎叶卷须如葡萄;八月开黄花,五瓣如碗,结瓜长者四、五寸,短者二、三寸,青色,皮上痱如癞及荔支壳状,熟则自裂,内有红瓤裹之,味甘。据此则苦瓜亦番种也。以茎叶卷须如葡萄,皮上有粒如癞,故名癞葡萄。又考「广东通志」云:苦瓜一名菩薘,广南以其皮煮肉及盐酱,充蔬品,味苦而香,土人酷嗜之。是广南食皮与吴、越食子者,嗜好不同矣)。

匏,蔓生。「埤雅」:长而瘦,上曰匏,俗名芋匏,又曰瓢。瓜属,故曰匏瓜,又曰壶卢(「诸罗县志」)。有长匏、细腰匏、劲匏。细腰谓之葫芦匏,皆可食;老则坚,可为器(「彰化县志」)。短颈大腹曰匏,有花、青、白三种;又有芋匏、苦匏、枕头匏(「凤山县志」)。有圆匏,又有紫匏(「淡水厅志」)。大者瓠,扁者匏,束腰有柄为葫芦。小者为雅玩,大者可凫水济溺。又有花匏,色青白相间;圆而有柄,可作馔(「澎湖厅志」)。又有小本葫芦匏,七叶而生苞结实,名七叶匏(「彰化县志」)。

附考

凤山县有姜名三保姜,相传明初三保太监所植,可疗百病(「香祖笔记」)。

番薯,明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瘠土沙砾之地皆可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于莆,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闽海而南有吕宋国,朱薯被野连山,不待种植,夷人率取食之。茎蔓生,如瓜蒌黄精山药之属,而润泽可食。或煮、或磨为粉;亦可酿为酒。生食如食葛,熟食味如熟荸荠。生贮之有蜜气,香闻室中,夷人虽蔓生不訾省,然恡而不与中国人。有截取其蔓咫许以来,于是,入闽十余年矣。当时有颂云:不需天泽、不冀人工,能守困者也;不争肥壤,能守让者也;无根而生、久不枯萎,能守气者也;佐五谷,能助仁者也;可以粉、可以酒,可祭、可宾,能助礼者也;茎叶皆无可弃、其值甚轻、其饱易充,能助俭者也;耄耆食之、不患哽噎,能养老者也;童孺食之、止其啼,能慈幼者也;行道鬻乞之人食之,能平等者也;下至鸡犬,能及物者也。其于士君子也,以代匮焉;所以固其廉以广施焉;所以助其惠而诸德备焉(「闽小纪」)!

或云:薯长而色白者,是旧种;圆而黄赤者,得自文来国;未知孰是?余见有大可尺围,形似南瓜者,土人亦不经见也(「赤嵌笔谈」)。

番薯结实于土,生熟皆可啖。有金姓者,自文来携回种之,故亦名金薯。闽、粤沿海田园,裁植甚广,农民咸藉以为半岁粮(「台海采风图」)。

番芋,一类数名,长曰土芝、团曰蹲鸱。又槟榔芋中有红根,相连如槟子。又淡水芋大者重五斤,其味俱佳(「台湾志略」)。

傀儡芋,出南路傀儡番社,长可一二尺,旁无小艿(「台海采风图」)。

芋,有二种:红者呼为槟榔红,白次之;熟较内地亦早,六月初旬即可食。多食滞气,不似内地滑润。南路番仔芋一名糯米芋,有重十余斤者,味佳(「赤嵌笔谈」)。

内山生番,不知稼穑。惟于山间石罅刳土种芋苗;熟则刨地为坑,架柴于下,铺以生芋,上覆土为窍,火燃则掩其窍,数日取出,芋半焦熟,以为常食,行则挈以为粮(「番社采风图」)。

台地竹生笋,不出丛外,皆不堪食。夏月街市亦有煮熟肩卖者,味酸苦,难以充庖。「诸罗志」谓:竹堑岸里之筀竹笋,味甚佳(「使槎录」)。

金瓜茄,叶干同茄,花连五瓣,似鸭脚,淡紫色。结实酒钟大,似金瓜。有外瓣,初白后黄,土人以供玩(「台海采风图」)。

番芥蓝,似芥;叶蓝、其纹红,根亦红。种久蕃茂,团结成顶,层层包裹,彩色照耀。一名番牡丹,种出咬〈口留〉吧,其国以为上品菜。谚云:一丛抵一茇。言其罕也;番钱小者名茇(同上)。

台湾多竹,而笋味均苦,不可食。别有槟榔笋,乃树顶初出嫩尖,巨如人臂,去外壳,仅比交白略长,味甘鲜,且嫩于笋。其树直上无枝,高一、二丈,折其尖则萎,故得之不易,价甚昂(「东瀛识略」)。

同类推荐
  • 新官到任仪注

    新官到任仪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词坛丛话

    词坛丛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呻吟语

    呻吟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ame

    The Ga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雨华盦词话

    雨华盦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城堡(四师推荐版)

    城堡(四师推荐版)

    此版本《城堡》为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四位知名作家指定推荐版本,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苏童作序深度解读。主人公K,深夜迎着大雪来到城堡脚下的村子投宿,自称是城堡主人伯爵大人聘请来的土地测量员。按照常识,你想要去往某个地方,一定有很多条路可以到达。但是K每天在村子里奔来跑去,那座肉眼可见的、不远处的城堡,却始终无法进入。城堡是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然而对其官僚制度有着强烈感受的人不是那里的村民,而是外来者K。村民默守着对城堡世代相传的恐惧,只有K这个闯入者质疑着一切的合理性。每个人都生活在制度之中,却很少有人能透视制度,《城堡》只是写下了一个土地测量员,就深入地处理了一个时代。余华曾评价“卡夫卡对水珠的关注,是为了让全部的海水自动呈现出来。”
  • 佛说大般泥洹经

    佛说大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步步生情

    步步生情

    深爱的男人布下层层以爱为名的局,原来只为了最后予以她最沉重的一击;深爱的女人被自己一手逼到绝境,他却自觉身受的痛楚未曾减少半分;到最后惊觉自己一错再错,造成的伤害不知是否还来得及弥补……一场情事,是否美好收场?
  • 黄泉狩猎者

    黄泉狩猎者

    初遇释方,我曾以为他是个假和尚。他很年轻,细皮嫩肉唇红齿白,像个披着破烂僧袍在大街上东张西望的小姑娘。他说出家人慈悲为怀,骗人钱财是要遭报应的。后来我果然遭到报应了。作为道姑,我本不应该惹上和尚。何况还是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和尚。
  • 师兄帮帮忙

    师兄帮帮忙

    818那个隔壁部门的扫把星居然是师兄。拜师时师傅萌萌哒表示打不过的任务怪可以找他!拜师后师傅切花间表示在攻防帮战有事请找师兄!“师兄,你真的是我的幸运星。”师兄淡定接受这个赞扬。“不像隔壁部门那个扫把星真的见一次倒霉一次!”“……”脸色一变,似乎哪里不对?
  • 丑后训帝

    丑后训帝

    秦舞衣,天耀皇朝丞相之女,当年身为储君的他一句“此女无颜”,让她从此多了一个“无颜女”的称号!京都有打油诗曰:秦家有女是无颜,样貌丑陋人人嫌,二十来岁无人娶,回眸一笑吓哭人,半夜照镜鬼见愁。这样的一个女人,某天被当年嫌弃她无颜的男人纳入了后宫……姓名:秦舞衣职位:贵人当前目标:1.保住贵人职位,不被升职!2.努力让自己完全被冷落!最终目标:离开这座天下最大的院子!【精彩片段一】“你……”看着突然出现在屋内的男子,她惊魂未定,连忙用手掩住脂粉未施的脸,仓惶道:“妾身素颜未着妆,恐惊了陛下,还请……啊——”话没说完,男人已经来到身前一把拉下她的手,捏起她的下巴“朕的贵人,你是第一个敢将朕戏耍得团团转的人!”她身体僵硬,面若白纸,努力稳住心神:“妾身惶恐!不知皇上口中戏耍意为何?”他突然松开她的下巴,唇上噙着一抹深意的笑:“是朕太小看你了,以后朕会好好宠爱你的!”**============严重,强力,推荐【名门呆女】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阴将军”,统领麾下鬼将鬼兵,叱咤妖鬼魔道。奉家百年奇才,却敌不过“阴将军”的宿命——短命。英年早逝,遗愿未了,死不瞑目。这一世,她叫奉绯,是太和国古传世家奉家的小女儿。天生呆子。十七年来,呆得没心没肺,呆得无情无欲,呆得不喜不怒。十七年来,奉家呆女顽固地坚持着如出生时的最高静默状态。十七年来,惜字如金,一句话都未说过。(丫的,体内只有一个魂让她想不呆点也不可能啊!)当其余六魂六魄,六情六欲再度归来,“阴将军”觉醒,必将风华万丈。很好,很劲,很强大!于是乎——啥?奉家呆女笑了?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笑得死人诈尸,葬礼都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哭了?梨花带雨惹人怜,玉容挂泪让人惜,哭得鸡飞狗跳,哭得鬼泣神愁,这喜宴……看来是举行不下去了。啥?奉家呆女生气了?怒目切齿,气势汹汹地指着湛老板,当众宣布:“这男人是我的,谁也不许染指!”再啥……“嘿嘿!湛,我回来了!”觉醒后,她笑得贼兮兮的,拉着老情人,准备找个好地方,花前月下,良辰美景,你侬我侬,共度春宵去。“赫!!奉绯在这,快逃!”刚要恶羊扑狼偷香一记,却被不速之客打断……胆敢打断她奉绯与老情人谈情说爱,找死!!**片段之【遗愿篇】“湛!”“恩?”湛的视线,一直未离开过她。“亲个!”她嘟起小嘴。
  • 三国之召唤水浒

    三国之召唤水浒

    水浒:东:梁山一百零八星将。南:四大元帅,八大天王,十二神将。西:一超二猛五虎将北:十三太保。辽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星宿将军。宋朝:十大节度使,八方都监,四大奸臣。雷部三十六将,一十八位散仙。诸多英雄好汉!……三国:河北四庭柱一正梁,江东十二虎臣,蜀汉五虎上将,曹魏五子良将,虎豹八骑。众多豪杰猛将!……汉末乱世,群雄汇聚,沙场驰骋,称雄争霸,三国水浒,豪杰乱斗,一统天下,众星归位。
  • 闪婚绵绵:湛少稳一点

    闪婚绵绵:湛少稳一点

    他是一路摸爬打滚的雅痞少年,忠犬属性全开;她是一向高冷从容的海归专家,御姐范儿十足;二人初见便是源于一次放荡不羁的手术,而后在各种场合中乐此不疲的见招拆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风微阅读

    家风微阅读

    以人民的名义传承和普及中华好家风,一则则小故事,文字简短却轻松、活泼,努力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体验!
  • 冷酷王爷俏福晋

    冷酷王爷俏福晋

    她,清朝大龄剩女佟婉儿,乐观、善良、迷糊又古灵精怪的女神医一枚。他,庄亲王爱新觉罗.允禄,凶残、嗜血、冷酷又至情的王爷一只。当他中了媚毒与她相遇后,会有怎样的荷尔蒙大碰撞?一夜温情的鱼水之欢,她换得这世间最专情又冷情的男人。他,为了她可以舍去性命,只要有人威胁到她的生命。他可以杀尽天下人,哪怕那人是他的主子。各位看官请端上一杯热茶,找个好位置坐下。听小狐慢慢讲诉冷王爷与俏福晋的爱情故事吧!片段一:某女生完孩子后,“佳娜,老爷子呢?”被点到名的佳娜,浑身一颤:“福晋,爷…爷…他…没有回来…”“什么?!好的很,为了他那个四哥的事,他竟然抛下我们母子,连儿子的面都来不及见?”某女嘴角噙着一抹伤心的笑容,狠狠的道。“福晋,爷也是太忙了!”不忍看到福晋伤心的佳雅出声道。“我知道,好了你们下去吧!”某女突然淡淡的道。“喳…奴才告退!”两侍女甩帕跪安后,退了出去。一个时辰后,刚生完孩子的某女抱着儿子,翘家出走了。一个月后,某只王爷高兴的带着礼物回到王府,家奴们都在门口迎接着,只是少了某个小女人,还在奇怪,不是月子都过了么?带着奇怪回到主屋的某只王爷,终于发现不对劲了,招来躲躲藏藏的伊木:“说,福晋去哪了!”“福晋在生完孩子当天,因爷您没有回来,气愤的离家出走了,奴才们寻找了一个月都没有找到福晋!”伊木越说越小声,也离得某只王爷越来越远,因为某只王爷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铁青来形容了,他怕被愤怒的某只一掌拍死。“该死的女人,刚生完孩子就给我翘家,等我抓到你要你好看。”说完刚回府的某只王爷,又策马离府不知去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