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1300000007

第7章 职官类

《汉官仪》一卷、《续补》一卷

后汉军谋校尉汝南应邵仲远撰。按《唐志》有《汉官》五卷,《汉官仪》十卷。今惟存此一卷,载三公官名及名姓、州里而已。其全书亡矣,李埴季允尝续补一卷。

《汉官典仪》一卷、《续补》一卷

汉卫尉蔡质撰。杂记官制及上书谒见礼式。《随志》有《汉官典职仪式》二卷。今存一卷,李埴亦补一卷。其续者皆出於史中采拾。

《汉官旧仪》三卷

汉议郎东海卫宏敬仲撰。或云胡广。按宏本传作《汉旧仪》四篇,以载西京杂事,不名《汉官》。今此惟三卷,而又有《汉官》之目,未知果当时本书否?《唐志》亦无“官”字,旧在仪注类,以其载官制为多,故著於此。

《唐六典》三十卷

题御撰,李林甫等奉敕注。按韦述《集贤记注》,开元十年,起居舍人陆坚被旨修《六典》,上手写白麻纸凡六条,曰理、教、礼、政、刑、事典,令以类相从,撰录以进。张说以其事委徐坚,思之历年,未知所适。又委毋煚、余钦、韦述,始以令式入六司,象《周礼》六官之制,其沿革并入注,然用功艰难。其后,张九龄又以委苑咸,二十六年奏草上。至今在书院,亦不行。今案《新书百官志》皆取此书,即太宗贞观六年所定官令也。《周官》六职视《周礼》六典,已有邦土、邦事之殊,不可考证,《唐志》内外官与周制迥然不同,而强名“六典”可乎?善乎范太史祖禹之言曰:“既有太尉、司徒、司空,而又有尚书省,是政出於二也;既有尚书省,而又有九寺,是政出於三也。”本朝裕陵好观《六典》,元丰官制尽用之,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颇以为悔云。

《元和百司举要》二卷

唐宰相赵郡李吉甫弘宪撰。首称文班八十四司,四百六十员,武班二十六司,一百八十员,都计六百四十员。末称在京文武官及府县总三千七百九十九员。意者当时实数也。

《具员故事》十卷

唐凤阁舍人梁载言撰。以唐官具员附之历代事迹。盖后人《职林》、《职官分纪》之类所从始也。或称《职总联珠》,《崇文总目》又作《具员事迹》。《中兴书目》惟有七卷,三卷阙。

《官品纂要》十卷

唐乐安任戬撰。以官品令为主,而阶职、勋爵随品具列,历代沿革颇著其要。戬举进士不第。为此书当太和丁未。

《御史台记》十二卷

唐殿中侍御史南阳韩琬茂贞撰。自唐初迄开元五年,御史姓名、行事及官制沿革,皆详著之。第八卷为琬著传,九卷以后为右台。右台创於武后,废於中宗,岁月盖不久也。末有杂说五十七条。

《卸史塞故事》三卷

唐朝集使洺州录事参军李结撰。

结本名构,避光尧御讳。

《御史台记》五卷

不知何人作。记本朝御史台事,至崇、观间。

《集贤注记》三卷

唐集贤院学士京兆韦述撰。叙置院始末、学士名氏及院中故事。

《史馆故事录》三卷

不著名氏。凡为六门,曰叙事、史例、编修、直笔、曲笔,而终之以杂录。末称皇朝广顺,则是周朝史官也。

《翰林志》一卷

唐学士李肇撰。

《承旨学士院记》一卷

唐承旨河南元稹微之撰。专载承旨姓名,自贞元二十一年郑絪,至元和十五年杜元颖,并稹为十二人。末又有李德裕、李绅、韦处厚三人。盖后人所益也。

《翰林学士记》一卷

唐侍讲学士万年韦处厚德载撰。

《翰林院故事》一卷

唐学士京兆韦执谊撰。

《翰林学士院旧规》一卷

唐学士冯翊杨钜文硕撰。杂记院中事例及文书格式,其祠祭、祝版、社稷、宗庙,上至天地,用“伏惟尚飨”,岳、渎而降只曰“尚飨”,此例今人皆莫之知,则施之尊卑无别矣。钜,宰相收之子,其为学士在昭宗时。

《重修翰林壁记》一卷

唐学士丁居晦撰。开元二年也。所记姓名迄于咸通,而独无天宝、大历学士,为不可晓。

《金坡遗事》三卷

学士吴越钱惟演希圣撰。题名自建隆至天圣四年,凡四十七人;自开元而下合三百一十五人。其他典故,视前记详矣。

《别书金坡遗事》一卷

学士澶渊晁迥昭远撰。因钱惟演寄示《遗事》,别书真宗待遇恩礼三则於后。

《翰苑杂记》一卷

学士饶阳李宗谔昌武撰。

《续翰林志》一卷、《次续志》一卷

学士承旨梓潼苏易简太筒撰。以续唐李肇之书。其子耆又以其父遭遇恩礼之盛,续於其后。

《翰苑群书》三卷

学士承旨鄱阳洪遵景严撰。自李肇而下十一家及年表、中兴后题名共为一书,而以其所录遗事附其末,总为三卷。遵后至签枢,父皓、兄适、弟迈,四人入翰苑,可谓盛矣。

《翰林遗事》一卷

洪遵撰。已见上录诸书所未及者。

《掖垣丛志》三卷

丞相安陆宋庠公序撰。时为正字。

《职林》二十卷

集贤院学士钱唐杨侃撰。咸平二年所序。有胡昉者,明道二年作后序,增益事实七百四十五条,而以新续标之。侃,端拱进士,晚为知制诰,避真宗旧讳,更名大雅。欧阳公其婿也,集中有墓志。

《职官分纪》五十卷

富春孙逢吉彦同撰。大抵本《职林》而增广之,其条例精密,事实详备矣。秦少游序之,元祐七年也。

《官制》、《学制》各一卷

司马光撰。

《唐职林》三十卷

石埭尉维扬马永锡明叟撰。以《唐六典》为主,而附以新史所载事实,颇采传记歌诗之属。政和乙未天台左誉序。

《朝集院须知》一卷

无名氏录承平时京朝官得替回朝见礼式。

《皇宋馆阁录》五卷

不著名氏所记,止於元祐。《中兴馆阁书目》云秘合校理宋匪躬撰;又云共八门,原十五卷,存十一卷。今本止五卷,不见门类,前三卷又混而为一,意未必全书也。

《蓬山志》五卷

秘书少监剑川罗畸畴老撰。凡十五门,崇宁四年序。

《麟台故事》五卷

中书舍人信安程俱致道撰。中兴之初,复置馆职,俱为少蓬,采摭旧闻,参考裁定条上。既略施行,而为书十有二篇以进。俱在承平时,凡三入省,故其见闻为详。

《中兴馆阁录》十卷、《续》十卷

秘书监天台陈骙叔进撰。淳熙中,骙长蓬山,与同僚录建炎以来事为此书。李焘仁父为之序。《续录》者,后人因旧文增附之。

《续史馆故事》一卷

著作佐郎曲阿洪兴祖庆善撰。记国朝史馆事迹,以续旧编。

《祖宗官制旧典》三卷

直龙图阁东莱蔡惇元道撰。大略以为元丰用官阶寄禄,虽号正名,而流品混淆,爵位轻滥,故以祖宗旧典与新制参稽并考而论其得失。元道,文忠公参政齐之姪孙,而翰林学士延庆之子,渡江卒於涪陵。尹和靖焞尝题其墓。

《官制旧典正误》一卷

无名氏。

《国朝官制沿革》一卷

黄琮元礼撰。

《职官记》一卷

大理少卿张縯季长撰。专载新旧迁转之异,亦以寄禄为未然也。以上三家皆附蔡氏书后。縯,蜀人,陆务观与之厚善。

《官制新典》十卷

熊克撰。其书以元丰新制为主,而元祐之略加通变,崇、政之恣为纷更,皆具列焉。

《圣朝职略》二十卷

熊克撰。仿马永锡《唐职林》,考其废置因革,亦颇采故事,摘旧制诰中语附焉。其书犹草创未成,盖应用之具也。

《宰辅拜罢录》二十四卷

史馆修撰范冲元长等撰。起建隆元年,止绍兴六年。宰相自范质至张浚,执政自赵普至折彦质,各记除授年月、训词,亦略叙在位本末於后。

《国朝相辅年表》一卷、《续》一卷

同知太常礼院开封陈绎和叔撰。自建隆庚申迄治平丙午。《续》自丁未迄绍兴十四年,称臣易记,而不著姓,当是李易也,时方自给事中奉祠,其曰“私题臣绎之次”者,其书盖未必上,而私续之云尔。自后接於嘉定,则后人所益也。

《职源》五十卷

大理司直金华王益之行甫撰。亦简牍应用之书,而专以今日见行官制为主。盖中兴以后,於旧制多所并省故也。

《元辅表》一卷

龚颐正撰。专录宰相,不及执政。

《汉官考》六卷

知金州清江徐筠孟坚撰。以《百官表》官制为主,而纪、传及注家所载,皆辑而录之。

《汉宫总录》十卷

王益之撰。大较亦如前书。

《县法》一卷

北京留守温陵吕惠卿吉甫撰。曰法令、词讼、刑狱、簿历、催科、给纳、灾伤、盗贼、劝课、教化凡十门,为县之法,备於此矣。虽今古事殊,而大体不能越也。惠卿小人之雄,於材术固优,然法令居首,而教化乃居其末,不曰俗吏而谓之何哉!

《县务纲目》二十卷

赣阳刘鹏撰。凡四十四门,四百七十余事。其说不止於作县,而事关县务者为多焉。元符庚辰叙。

《作邑自箴》十卷

李元弼持国撰。政和丁酉序。

《中兴百官题名》五十卷

监察御史临川何异同叔撰。首卷为《宰辅拜罢录》,余以次列之,刻板浙漕。其后以时增附。渡江之初,庶务草创,诸司间有不可考者,多阙之。

《齐斋台谏论》二卷

尚书霅川倪思正父撰。嘉定初更化,矫韩氏用事之弊,於是为论三篇,言为之鹰犬者,罪在台谏。已而,其弊自若也,则又为续论六篇,言其情状益精详。凡为台谏之所以得,所以失者,至矣,尽矣。

《金国官制》

虏雍伪大定年所颁。窃取唐及本朝旧制,以文其腥膻之俗,马非马,驴非驴,龟兹王所谓骡者耶。

礼注类

《独断》二卷

汉议郎陈留蔡邕伯喈撰。记汉世制度、礼文、车服及诸帝世次,而兼及前代礼乐。舒、台二郡皆有刻本。向在莆田尝录李氏本,大略与二本同,而上下卷前后错互,因并存之。

《开元礼》一百五十卷

唐集贤院学士萧嵩、王仲丘等撰。唐初有《贞观》、《显庆礼》,仪注不同,而《显庆》又出於许敬宗希旨傅会,不足施用。开元十四年“通事舍人王嵒请删《礼记》旧文,而益以今事。张说以为《礼记》不可改易,宜折衷《贞观》、《显庆》以为唐礼。乃诏徐坚、李锐、施敬本撰述,萧嵩、王仲丘继之。书成,唐之五礼之文始备,於是遂以设科取士。《新史》《礼乐志》大略采摭著于篇。然唐初已降凶礼於五礼之末,至显庆,遂削去《国恤》一篇。则敬宗谄谀讳恶鄙陋亡稽,卒不能正也。

《开元礼百问》二卷

不著名氏。

《大唐郊祀录》十卷

唐太常礼院修撰王泾撰。考次历代郊庙沿革之制,及其工歌祝号,而图其坛屋陟降之序。贞元中上之。

《礼阁新仪》三十卷

唐太常修撰京兆韦公肃撰。录开元以后礼文损益,至元和十年。其一卷为目录。按《馆阁书目》云卷数虽存,而书不全,又复差互重出。今本不尔,但目录稍误。

《续曲台礼》三十卷

唐太常博士太原王彦威撰。元和十三年,尝献《曲台新礼》三十卷。至长庆中,又自元和之末次第编录,下及公卿、士庶昏姻、丧祭之礼,并目录为三十卷,通前为六十一卷。案此惟续书,而亦无目录,全书则未之见也。《馆阁书目》亦无之。文宗朝,彦威仕为尚书节度使。

《开元通礼》二百卷

御史中丞洛阳刘温叟永龄等撰。开宝四年五月,命温叟及李昉、卢多逊、扈蒙、杨昭俭、贾黄中、和岘、陈谔以《开元礼》重加损益,以成此书。

《太常新礼》四十卷

提举编修贾昌朝子明等上。景祐四年,同知太常礼院浦城吴育春卿言本院所藏礼文故事未经刊修,请择官参定。至庆历四年始成。凡《通礼》所存,悉仍其旧。哀其异者,列之为一百二十篇。编修官孙祖德、李宥、张方平、吕公绰、曾公亮、王洙、孙瑜、余靖、刁约。

《天圣卤簿图记》十卷

翰林学士常山宋绶公垂撰。始,太祖朝卤簿以绣易画,号“绣衣卤簿”。真宗时,王钦若为《记》二卷,阙於绘事,弗可详识。绶与冯元、孙奭受诏质正古义,傅以新制,车骑、人物、器服之品,皆绘其首者,名同饰异,亦别出焉。天圣六年十一月上之,其考订援证,详洽可稽。

《大飨明堂记》二十卷、《纪要》二卷

宰相河汾文彦博宽夫等撰。国朝开创以来,三岁亲郊,未尝躬行大飨之礼。皇佑二年二月,诏以季秋择日有事於明堂,而罢冬至郊祀。直龙图阁王洙言,国家每岁大飨,止於南郊寓祭,不合典礼。古者明堂、宗庙、路寝同制,今大庆殿郎路寝也,九月亲祀,当於大庆殿行礼。诏用其言。礼成,命彦博及次相宋庠、参预高若讷编修为《记》,上亲制序文。已而彦博以简牍繁多,别为《纪要》。首载圣训,欲以大庆为明堂礼官之议,适与圣意合云。

《元丰郊庙奉祀礼文》三十卷

崇文院校书杨完撰。初,元丰元年,诏以郊庙奉祀礼文讹舛,就太常寺置局,命陈襄、李清臣、王存、黄履等详定,完及何洵直、孙谔检讨。其后,本局乞令原检讨官杨完编类上进,至五年四月书成奏御。

《閤门仪制》十二卷

学士李淑等修定。皆朝廷礼式也。

《政和五礼新仪》二百四十卷、《目录》五卷

议礼局官知枢密院郑居中、尚书白时中、慕容彦逢、学士强渊明等撰。首卷祐陵御制序文,次九卷《御笔指挥》,次十卷《御制冠礼》,余二百二十卷,局官所修也。

《政和五礼撮要》十五卷

绍兴中,有范其姓者为湖北漕,取品官、士庶冠昏、丧祭为一编,刻板学宫,不著名。以《武昌志》考之,为漕者有范正国、范寅秩,不知其为谁也。

《政和冠昏丧祭礼》十五卷

绍熙中,南康黄灏商伯为礼官,请於《政和五礼》内掇取品官、庶人礼摹印颁之郡县,从之。其实即前十五卷书也。

《训俗书》一卷

许洞洞夫撰。述庙祭、冠笄之礼,而拜扫附於末。谢绛希深、王举正皆有序跋。洞,淳化三年进士,希深之舅也。

《孟氏家祭礼》一卷

唐诗侍御史平昌孟铣撰。曰《正祭》、《节词》、《荐新》、《义例》,凡四篇。

《徐氏家祭礼》一卷

唐左金吾卫仓曹参军徐润撰。

《郑氏祠享礼》一卷

唐侍御史郑正则撰。

《范氏寝堂时飨礼》一卷

唐泾县尉南阳范传式、殿中侍御史傅正修定。

《贾氏家祭礼》一卷

唐武功县尉贾顼撰。

《新定寝祀礼》一卷

不知作者。《中兴馆阁书目》有此书,云前后有序,题太常博士陈致雍撰集。今此本亦前后有序,意其是也。致雍,晋江人,及仕本朝。

《孙氏仲享仪》一卷

检校左散骑常侍孙日用撰。周显德中博士,后仕本朝。开宝时作此书。

《杜氏四时祭享礼》一卷

丞相山阴杜衍世昌撰。

《韩氏古今家祭式》一卷

司徒兼侍中相台韩琦稚圭撰。

《横渠张氏祭礼》一卷

张载子厚撰。末有吕大钧和叔说教条附焉。

《伊川程氏祭礼》一卷

程颐正叔撰。首载作主式。

《吕氏家祭礼》一卷

丞相京兆吕大防微仲、正字大临与叔撰。

《范氏家祭礼》一卷

范祖禹淳甫撰。

《温公书仪》一卷

司马光撰。前一卷为表章、书启式,余则冠昏、丧祭之礼详焉。

《居家杂礼》一卷

司马光撰。

《吕氏乡约》一卷、《乡仪》一卷

吕大钧和叔撰。

《高氏送终礼》一卷

礼部侍郎高闶抑崇撰。

《四家礼范》五卷

张栻、朱熹所集司马、程、张、吕氏诸家,而建安刘珙刻於金陵。

《古今家祭礼》二十卷

朱熹集《通典》、《会要》所载,以及唐、本朝诸家祭礼皆在焉。

《朱氏家礼》一卷

朱熹撰。

《十书类编》三卷

不知何人所集。十书者,管子《弟子职》、曹昭《女诫》、韩氏《家祭式》、司马温公《居家杂礼》、吕氏《乡礼》、范氏《义庄规》、高氏《送终礼》、高登《修学门庭》、朱氏《重定乡约社仓约束》也。虽不专为礼,而礼居多,故附之於此。

《庙仪》一卷

吏部侍郎赵粹中撰进。专为太祖未正东乡之位,乃裒董弅、王普、赵涣首议,与一时讨论本末上之。时淳熙中也。

《奉常杂录》一卷、《乐章》一卷

无名氏。杂录礼寺牲牢、乐舞、祝辞。其《乐章》则祠祭见行用者。

《服饰变古元录》三卷

唐翰林学士汝南袁郊之仪撰。郊,宰相滋之子。《唐志》作一卷。

《古今服饰仪》一卷

题蜀人樊建。绍兴癸酉序。

时令类

前史时令之书,皆入“子部农家类”。今案诸书上自国家典礼,下及里闾风俗悉载之,不专农事也。故《中兴馆阁书目》别为一类,列之“史部”,是矣。今从之。

《夏小正传》四卷

汉戴德传,给事中山阴傅崧卿注。此书本在《大戴礼》,郑康成注《礼运》“夏时”曰:“夏四时之书也,其存者有《小正》。”后人於《大戴礼》钞出别行。崧卿以正文与传相杂,仿《左氏经传》,列正文其前,而附以《传》,且为之注。

《荆楚岁时记》六卷

梁吏部尚书宗懔撰。记荆楚风物故事。

《锦带》一卷

粱元帝撰。比事俪语,若法帖中《章草》、《月仪》之类也。

《玉烛宝典》十二卷

隋著作郎博陵杜台卿少山撰。以《月令》为主,触类而广之,博采诸书,旁及时俗,月为一卷,颇号详洽。开皇中所上。

《金谷园记》一卷

题李邕撰。《馆阁书目》云唐中散大夫。按邕字泰和,江都人,至北海太守,世号李北海。其父善,注《文选》者也。中散大夫,唐文散阶,本传不载,不知《书目》别何所据?唐世不应有两李邕也。

《秦中岁时记》一卷

唐膳部郎中赵郡李绰撰。绰别未见,此据《中兴书目》云尔。其序曰:“缅思庚子之岁,洊周戊辰之年。”庚子,唐广明元年;戊辰,梁开平二年也。又曰:“偶记昔年皇居旧事,绝笔自叹,横襟出涕。”然则,唐之旧臣国亡之后,伤感畴昔,而为此书也。按朱藏一《绀珠集》、曾端伯《类说》载此书,有杏园探花使、端午扇市、岁除傩公傩母及太和八年无名子诗数事,今皆无之,岂别一书乎?

《咸镐故事》一卷

唐韦慎微撰。其书与前大同小异,竟不知何人作也。卷末却有鬼神大者号傩公母一语。案《馆阁书目秦中岁时记》一名《咸镐岁时记》。

《千金月令》三卷

唐孙思邈撰。

《韦氏月录》一卷

唐右领军卫兵曹韦行规撰。李翱为之序。

《岁华纪丽》七卷

唐韩鄂撰。采经、子、史传岁时事类聚,而以俪语间之。

《国朝时令集解》十二卷

左仆射真定贾昌朝子明撰。唐因《礼记》《月令》旧文增损为《礼记》首篇。天宝中改名《时令》。景祐初,始命复《礼记》旧文,其唐之《时令》,别为一篇,遂命礼院修书官丁度、李淑、宋祁、王洙、郑戬及昌朝,约唐《时令》撰定为《国朝时令》,以便宣读。盖自唐以来有明堂读时令之礼也。及昌朝解相印治郡,五臣者皆已沦没,乃采经、史诸书及祖宗诏令典式,为之集解而上之。

《岁时杂记》二卷

侍讲东莱吕希哲原明撰。希哲,正献公公著之子,号荥阳公。在历阳时与子孙讲诵,遇节日则休,学者杂记风俗之旧,然后团坐饮酒以为乐,久而成编。承平旧事,犹有考焉。

同类推荐
  • 李文节集

    李文节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王传

    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岳王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忏悔文略解

    大忏悔文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伊犁略志

    伊犁略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女配励志记

    重生之女配励志记

    这是一个渣女配重生的故事,男主女主你们好,请让我过过,给你们腾地方。那个男主,你拽着我的衣服干什么?我不爱你了,我说的是真的,什么!?这绝对不是欲擒故纵!艾玛!男主你别跟着了!我家男神在那边等我呢!小心他分分钟秒杀你!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菟丝子般的女配自己励志成长,结果获得了爱情的故事。自立自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古往今来,它的浩瀚无穷让无数的学者为之苦苦探索,辗转难眠。那么,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它的浩瀚无穷,到底来自于哪里……
  • 娇惯痞妻:老婆,别想离婚!

    娇惯痞妻:老婆,别想离婚!

    她叛逆不羁,闲来无事便以消遣美男打发时间。她爱财,逃离火灾现场之前,也没忘记带上钱夹。她易怒、护短,谁敢动她的朋友,她必定以牙还牙,从来不会手下留情。在这城市中,她是恶名在外的痞女一枚,为人处事,没有什么底限。☆★☆★☆★无意沦为她的消遣品,他就此缠上她,让她再无宁日。他是商业新贵,优雅内敛,对她却是流氓到底,善于利诱或者捏她软肋。因为他懂得,对待她这样的人,用流氓的招数才最有效。☆★☆★☆★【片段1】婚礼上,她问他:“我总是弄不明白,你到底为什么娶我?”他说:“被你闹得没多少人可丢了,也快被你摧残死了,当然要让你负责。”她听得直冒冷汗。【片段2】结婚三个月后,她把离婚协议书拍在他面前:“我要离婚。”他像法官一样平静地说:“先说离婚理由。”她忽闪着大眼睛,“如果我说我有出轨的苗头,你会不会答应的痛快一点儿?”“你要是说别的,说不定我就答应了。”他优雅一笑,“先形成事实再来。”她扬眉浅笑,“好,一定完成任务。”☆★☆★☆★推荐自己完结文《肥妾》推荐自己新文《誘·妖孽冷枭》推荐好友文文《妾后》《一品女官》《杀手-一品傲妃》《重生-妾本倾城》《总裁,甜心不乖》《别惹废物二小姐》《重生—珠光宝妻》《法官爹地,我爱你》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娇惯痞妻:老婆,别想离婚!》
  • 末日生存日记

    末日生存日记

    我拿着自制的尖木棍,重重刺进那头丧尸的后脑勺中!但是,木棍断了!尖头的部分还留在它的脑子里,另一头则被我握在手里。丧尸非但没事,反而更疯狂了!回身朝我扑过来!
  • 重生—前妻不好追

    重生—前妻不好追

    【已完结】本文v字数为二十三万六千!千字三分,七块多看全文!她被心爱男子无情的夺光财产,逼上死路,重生于六年前,懦弱不再,狠辣翻身!踹开前夫,夺回财产,狠败小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谁还敢说她是当年的无用女?可怜滴静静简介无能,可以先看文的前几章————分割————【本文主讲】一个懦弱的弃妇,在重生之后如何在金融业叱咤风云,在黑道中独占一角,在感情上迷倒大片美男!【前期的懦弱是为了后文更狠辣的翻身,只有压制的前戏,才有后文的暴力!】————再割————【重要】本文纯属虚构、禁止模仿,如有雷同,那是不可能滴!!【声明】一:拒绝回头草!二:女主非小白!————还割支持遥遥的新穿越文哦,亲们去瞧瞧??去吧去吧!!《妈咪,我要爹爹》推荐死肥羊的火文,大爱!静静也在追《重生校园之商女》推荐静静相公滴穿越女强文《庶女狂妃》她:宰相府庶出的四小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琉璃国第一美人,一直以为自己嫁的是芳心暗许的四皇子,成亲当天才发现自己要嫁的居然是戴着面具,癫狂痴傻的七皇子,恍若晴天霹雳,羞愤难当的她选择撞墙尽。她:武家第三十七代掌门的继承人,嚣张狂妄,为人奸诈,却在喝了所谓的掌门圣水以后,死于非命,附身在莫夕颜身上,代替她嫁给传闻中的七皇子,开始了她护夫的旅程。。男主腹黑情深,手段毒辣,装傻充愣扮猪吃老虎的本能堪称一流。——现代美文推荐《老婆爱乱来》《重生之哥哥不要逃》——古言美文推荐《天才儿子腹黑娘亲》《花心女王》《爱妃哪里逃》——玄幻美文推荐《控火小悍妞》《狂武十三少》——完结v文推荐《凰倾天下》《第一商女》《极品闲妻》NP《重生—狂宠魔女》挂链区,连载作品无故断更三天,下链,请见谅!————抱养榜单林御辰——由亲水晶樱桃拖回家蹂躏小艾——由亲詹艾拖回家疼爱辰辰——由亲若槿领回去教养宁婉涵——由亲an4503001抱养————分割喜欢的亲们点击【放入书架】↓↓↓↓↓↓↓↓
  • 幻象大限

    幻象大限

    小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我们家的女人最出色,以至方圆几百里、许多代人都能记住她们的名字和往事。我开始记事的那一年大概五六岁,家里由二大爷把持,父亲作为一个上门女婿很不得势,我作为仲家的外种,接受的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我很少见到父亲,至于母亲,听老仆人说,在我出生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人世,我和母亲是同一个星属,而我的命硬,冲撞了母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族中人见了我总是不放心,也因为我占据母亲的位置,就有了一份保障,无论在老院新院,都不怕有人对我横加指责。你一定希望我三言两语地把这里的情形告诉给大家……
  • 镜花水月

    镜花水月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书稿以丰富的细节、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他们热情向上,追求自由、崇尚平等,虽有课业的压力,但仍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写出了他们的渴望、梦想。
  • 吃货丹仙

    吃货丹仙

    一个精致的伪吃货,一路种种田,养养鸡,炼炼丹,当然少不了一路吃吃吃的佛系修仙路。
  • 位面大轮回

    位面大轮回

    表弟失踪,伙伴过世,同学遇难。连番的打击,让武秋生一蹶不振。直到有一天,他也有了同样的遭遇……ps,本书无限流,有原创世界和多位面融合后的世界,主要写国内的。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