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7900000148

第148章

玄洲上卿蘇君傳周季通集

先師姓蘇,諱林,字子玄,濮陽曲水人也。少稟異操,獨逸無倫,訪真之志,與日彌篤。常負擔至趙,師琴高先生,時年二十一,受煉氣益命之道。琴高初為周康王門下舍人,以內行補精術及丹法,能水遊飛行。時已九百歲,唯不死而已,飛仙也。後乘赤鯉入水,或出入人間,而林托景丹霄,志不終此。後改師華山仙人仇先生。仇先生者,湯王時木匠也,服胎食之法,還神守魂之事,大得其益。先生曰:子真人也,當學真道,我迹不足躡矣!乃致林於涓子。

涓子者,真人也。既見之,遂授以真訣,告林曰:欲作地上真人,必先服食藥物,除去三尸,殺滅穀蟲。三尸者:一名青古,伐人眼,是故目暗面皺,口臭齒落,由是青古之氣穿鑿泥丸也。二名白姑,伐人五臟,是故心耄氣少,喜忘荒問,由白姑貫穿六府之液也。三名血尸,伐人胃管,是故腸輪煩滿,骨枯肉燋,志意不開,所思不固,失食則飢,悲愁感歎,精誠昏怠,神爽雜錯,由血尸流噬魂胎之關也。若不去三尸,而服藥者,穀食雖斷,蟲猶不死也。徒絕五味,雖勤吐納,亦無益者。蓋其蟲生,而求人不死,不可得也。是故服食不辟於死生,由青古、白姑、血尸三鬼不去所致爾!雖復斷穀,人體重滯,奄奄淡悶,又所夢非真,顛倒翻錯,邪淫不除,由蟲在內,搖動五神故也。凡欲求真,當先服制蟲丸。制蟲丸者,一名初神去本丸也。欲作真人,當先服制仙丸。制仙丸者,太上八瓊飛精之丹也。夫求長生不死,仙真之初,罔不先服制蟲丸,以除尸蟲,建長生之根矣。若人腹中有蟲,寧得仙乎?形中饒鬼,安得真乎?其蟲凶惡,速人之死,故當除之。

涓子後告林曰:我被帝召,上補中黃四司大夫,領北海公,去世無復日也。後林詣涓子寢靜之室,得書一幅,以遺林也。其文曰:五斗三一,太帝所祕。精思二十年,三一相見,授子書矣!但有三一,長生不滅,況復守之乎!能存三一,名刊玉札,況與三一相見乎!加存洞房為上清公,加知三元為五帝君。後聖金闕帝君所以乘景迅雷,周行十天,寔由洞房三元真一之道。吾餌术精三百年,服氣五百年,精思六百年,守三一三百年,守洞房六百年,守玄丹五百年。中間復周遊名山,看望八海,迴翔五嶽,休息洞室,樂林草之垂條,與鳥獸之相激。川瀆吐精,丘陵蓊鬱。萬物之秀,寒暑之節。弋釣長流,遨遊玄瀨。靜心山岫,念真養氣。呼召六丁,玉女見衛。展轉六合,無所羈束。守形思真二千八百餘年,寔樂中仙,不求聞達。今卒被召,上補天位。徘徊世澤,惆悵絕氣。吾其去矣,請從此別。子勤勖之,相望飈室也。林省書流涕,徬徨拜空,涓師之迹,於是絕迹矣!

夫玄丹者,泥丸之神也,其法出《太上素靈訣》。守三一為地真,守洞房為真人,守玄丹為太微官也。林謹奉法術,施行道成。周觀天下,遊睠名山。分形散影,寢息丹陵。賣履市巷,醜形試真。得意而栖,遯化不倫,時人莫能識也。以漢元帝神爵二年三月六日,告季通曰:我昨被玄洲召為真命上卿,領太極中候大夫,與汝別。比明旦,有雲車羽蓋,驂龍駕虎,侍從數千人迎,林即日登天,冉冉西北而去。良久,雲氣覆之,遂絕。

林未去之時,先是太極遣使者下拜為中嶽真人,後又太上遣王郎下拜為五嶽地真人,宮在丹陵。予見先師得道為仙,已三被拜授,而乃登昇。蓋洪德高妙,玄韵宿感。靈化虛源,神澄八方。龍昇鳳逐,飛步真門。隱顯津梁,觀試風塵。其道神矣!其法珍矣!非紙札麤意所能述宣。今聊撰本師之標略爾。將來有道之士,以遊目也。

太和真人傳元陽子附

太和真人尹軌,字公度,太原人也,乃文始先生之從弟。少學天文,兼通讖緯,來事先生。因教服黃精花,及授諸道經凡百餘篇,皆蒙口訣。先生登真之後,即與隱士杜沖等同於先生宅修學,時年二十八,絕粒行氣,專修上法。太上哀之,賜任太和真人,仍下統仙寮於杜陽宮。時復出遊,帶神丹十餘筒,周歷天下,濟護有緣。或煉金銀,以賑貧窮,或行丹藥,以救危厄。求哀之人,咸得其福利焉。或上朝玉京,校一切行業善惡報應宿命之期;或論天地日月星辰運度賒促之分;或遊宴諸天,參校神仙圖籙,品位部御之方,或論童真始仙威儀俯仰之格;或臨諸地,領察兆人建功立行齋請之福;或監度學道男女,經方藥餌之道,或遊百山千川,檢閱神司鬼神考錄罪福之目;或論風雨雷電水旱豐儉之事焉。吾所遊行,或為道士,或為儒生,或為童愚,或為長老,不可以一塗限也。或與羣真眾仙,驂龍馭鳳,策空駕虛,雲馳電邁,出有入無,分形散影,處處遊集。或巡五嶽之洞,適十洲之宮,出八荒之域,入九幽之府。或酌碧海之津,挹玄丘之雲,採丹華於閬苑,掇絳寔於玉圃。故《上清瓊文帝章》曰:太和真人與太華真人、三天長生君、南極總司禁君、西臺中候、北帝中真、九靈王子、太靈仙妃、赤精玉童、玄谷先生、南嶽赤松子、中山王喬、紫陽真人、西城王君、中黃先生、趙伯玄、山仲宗等,同修行三真寶經上法。皆面發金容,項負圓光,乘虛登霄,遊宴紫庭,變化萬方,適意翱翔,嘯命立到,徵召萬靈,攝制羣魔,决斷生死,駕霄乘煙,出入帝庭焉。

元陽子者,仙人也。生於北極之端,育於虛無之中,與天地浮沉,隨日月周迴,被服自然,含剛懷柔,優遊乎太漠之外,踟躕乎中嶽之上,觀和氣之布施,察萬物之經紀,覽緯度之差序,圖盛衰之終始。乃遇老君,哀愍元陽,遣經一卷,名曰《黃庭》。乃太素之始元,陰陽之至道,分理之真要,養神之訣文。上古之人,行得其真;中古以來,不得其要。傳授謬誤,亦從來久也。本黃老作此經,令學者皆得神仙。然黃老已來,英儒之士多為注解,不得黃老之本旨,失其要說。於是元陽憮然退思,採黃老之妙讖,粗為其注,不能究盡道意,深遠至通,猶可為學之徒使微悟之爾!有得《黃庭經》者,老子也。《史記》或云:黃者、黃帝;老者、老子。今亦謂《太上經》為正也。

太極真人傳

太極真人杜沖,字玄逸,鎬京人也。以周昭王丁巳年,聞文始先生登真,乃於玆靈宅棲玄學道。于時幽人逸士自遠而來者,有五人焉。並沈默虛遠,方雅高素,道術相忘,共弘不伐之則也。後穆王聞之,為修觀建祠,置沖為道士焉。將以氣均巢許,德為物範,故天子禮之而不臣,諸侯敬之而不爵,蓋以其弘修道業故也。

沖閑居幽室,吟詠道德,常攝護氣液,吐納光華。經二十餘載,幽感真人展先生降於寢靜,侍者二人,捧碧玉函立於左右。沖乃拜首求哀,蒙授《九華丹方》一函。謂沖曰:老君與尹先生於東海八渟山,召太帝,集羣真,天下山川洞室仙人,不遠而至。時有地司保舉子之勤勞,老君勑我付爾仙經也。沖依按合服,而身生玉映,五臟堅潤,裁容氣息。又感真人李君授以《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沖復修之,甚得其驗,遂乃解胞釋結,保命凝真,領攝群神,洞觀眾妙焉。

穆王親崇道教,以祈神仙,共策遺風之駿,日馳千里,中到崑崙山,昇玄圃之宮;西詣龜山,謁王母於青琳之室;東遊碧海,展敬丈人,採若木之華;北適玄壟;南邁長離,同挹絳山之髓。驅策虎豹,役使百靈,通冥達幽,莫測其涯。年一百二十餘,以懿王已亥歲,上清元君遣仙官下迎,授書為太極真人,下任王屋山仙王矣。

太清真人傳

太清真人宋倫,字德玄,洛陽人也。以厲王甲辰歲入道,於是凝心寢景,抱一沖和,不交人事,日誦《五千文》數遍,服黃精白术。積二十餘年,乃密感老君,項負圓明,面放金光,披九色離羅之帔,建七映暉晨之冠,有仙童六人,負真執籙。倫匍匐乞哀,乃告倫曰:吾有景中之道,通真之經,生乎三元之始,出乎九玄之庭。五德合慶,六氣凝精,分真散景,保遐固齡。子能修之,立致雲軿,出有入無,徹幽洞冥。三光並耀,二氣齊靈,變化適意,飛昇上清。倫拜受之,乃開蘊,出《靈飛六甲素奏丹符》以付於倫。倫得經修之,乃自然通感。常有玉童六人,更遞侍之,察物如神,言無不驗。能望巖申步,凌波涉險,不由津路。或化為麞鹿,或托作鳩鴿,翱翔原陸,試人之心。年九十餘,以景王時,受書為太清真人,下司中嶽神仙之錄焉。

論曰:按《樓觀仙師傳》及《樓觀本記》並云,昔周康王聞尹先生有神仙大度之志,乃拜為大夫,并賜嘉名,因號此宅為樓觀焉。次昭王時,大夫遇老君,因遂得道。其次穆王乃欽尚遺塵,為建祠修觀,召幽逸之人,置為道士,自爾相承,于今不絕。故《樓觀碑》云:樓觀者,昔周康王大夫關令尹喜所立也,以其結草為樓,因即為號。又云:周穆王西遊,秦文束獵,並枉駕迴輪,親崇道教。始皇建廟於樓南,漢武立宮於觀北,晋宋謁板,於今尚存。秦漢廟戶,相繼不絕。由是論之,乃驗老君西度關在於昭王之時,信矣!或云幽厲平敬之時西度者,此由後人不見《老君本紀》,妄為穿鑿者也。幽王時,孔子時有見老君者,斯並化胡之後,復還中夏幽演之時也。或云老君西出散關者,按張天師述《老君本紀》云,老子幽演訖,乃與文始先生遊此赤城上虞山,過女几雞頭天柱太白山。秦昭襄王聞之,於西麓下為修城邑,今散關中其故墟猶在是也。謂曾於此過,乃昇於崑崙山,故此舊墟尚稱尹喜城,老停驛等名爾。以此詳之,則癸丑年復非度此散關明矣。或云《史記》無文,事同虛妄者,至如九天九壘,川源土俗,徧於六合,猶有不書,況其一區一第,輒能備載焉?若編以史為實錄者,則天下譜牒圖書,讖緯經論,並為虛誕,豈獨此一觀一傳而已哉!蓋驗之在實,其來久矣。周宣王時,郊聞採薪之人行歌曰:巾金巾,入天門。呼長精,歙玄泉。鳴天鼓,養泥丸。時人莫能知之,惟老君曰:此活國中人,其語祕矣!斯皆修習無上正真之道也。

太元真人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傳

弟子中候仙人李道字安林撰

真人姓茅,諱盈,字叔申,咸陽南關人也。姬冑分根,氏族於茅,積德累仁,祚流百世,誕縱明賢,繼踵相承。高祖父諱濛,字初成,深識玄遠,察覽興亡,知周之衰,不仕諸侯。乃師於北郭北阿鬼谷先生,遂隱遁華山,盤桓靈峰,逍遙幽岫,靜念神仙,高抗蕭寥,絕塵人間也。盈曾祖父諱偃,字泰能,濛之第四子也。仕秦昭王之世,位為舍人,稍遷車騎校尉、長平恭侯,毗弼霸正,有功業於時焉。盈祖父諱嘉,字正倫,仕秦莊王,為廣信侯。始皇即位,嘉輔帝室。當莊襄王時也,秦地漸以并巴蜀、漢中、宛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為河東、太原、上黨,東至榮陽,滅二周,置三川郡。以呂不韋為丞相,號文信侯,以嘉為德信侯,使招置賓客遊士,欲并天下。始皇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始皇使嘉將兵攻之,有功焉。衛迫東都,嘉又尅討,皆平之。始皇壯嘉志節,賜金五千斤。二十五年,秦大興兵,使嘉攻燕遼東,得燕王而還。又遣嘉定荊,江南地皆降,是年置會稽郡,嘉將兵於會稽而亡。始皇哀其忠,因以相國禮葬之於長安龍首山西南。嘉有六子,並知名於時,始皇皆官爵承先,並各賜姓。其第六子諱祚字彥英,不仕不學,志願農巷,即盈之父也。祚有三子:長子諱盈,字叔申;次子諱固,字季偉;小子諱衷,字思和。

盈少秉異操,天才穎爍。矯志蕭抗,行邁遠逸。不營聞達,不交非類,獨味清虛,恬心玄漠。盈時年十八,遂棄家委親,入於恒山,讀老子《道德經》及《周易傳》,採取山木而餌服之。濳景絕崖,素挺靈岫,仰希標玄,與世永違。

始皇三十年九月庚子,盈高祖父濛,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先是時,其邑謠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昇入太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曰:此仙人之謠,勸帝求長生之事。於是始皇忻然,乃有尋仙之志,因改臘曰嘉平。

盈於恒山積六年,思念至道,誠感密應,寢興妙論,通于神夢,髣髴見太玄玉女把玉札而携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為君師,子奚不尋而受教乎?心豁靈暢,啟徒內爽,覺悟流光之騰曄,自謂已得之於千載矣。明辰植暉,東盼霄邁,登嶺陟峻,徑到西城。齋戒三月,沐浴向望,遂超榛冒險,稽首靈域,卒見王君。

後二十年,從王君西至龜山,見王母。盈乃叩頭再拜,自陳於王母曰:盈小醜賤,生枯骨之餘。敢以不肖之軀,而慕龍鳳之年,欲以朝菌之質,竊求積朔之期。雖仰遠流,莫以知濟,津塗堅塞,所要無寄。常恐一旦死於鑽放之難,取笑於世俗之夫。是以昔日負笈幽林,貪師所生,遂遇王君,哀盈丹苦,見授治身之要,服氣之法。於是靜齋深室,造行其事。師重見告,以盈身非玉石,而無主於恒。氣非四時,常生於內。正當率御出入,呼吸中適。和液得修,形神靡錯。感應思積,則魂魄不滯。理合其分,氣甄其適,乃可形精不枯。宅不可廢也。若使精神疲於往反,津液勞於出入,則形當日凋,神亦枯落,歲减其始,月虧其昔矣。宜便妙訪,求其長易之益。西王母曰:子心至矣!吾昔先師元始天王及皇天扶桑太帝君見遺以要言,汝願聞之邪?於是口告盈以玉珮金璫之道、太極玄真之經。盈拜受所言,稽首而立。又告盈曰:夫金璫者,上清之華蓋,陰景之內真,玉珮者,太上之隱玄,洞飛之寶章。得其道者,皆上陸霄霞,登遨太極,寢晏高空,遊行紫虛也。向說元始天王、太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隱書》,玉珮金璫之文章也。又有《陰陽二景內真符》,與本文相隨太上法,惟令授諸司命。子玉札玄挺,錄字刊金,黃映內曜,素書上清,似當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矣。此道後別當付於子也。然不先聞明堂玄真之道,亦無由得《太霄隱書》也。

盈於是辭師乃歸,帶索混俗,亦不矯於世。自說入恒山北谷學儒俗之業,時年四十九也。盈父母尚存,父見大怒:為子不孝,不親供養,尋逐妖妄,流走四方,吾當喻汝為不生之子也。欲杖罰之。盈長跪謝曰:盈受命應當得道,道法世事兩不相濟。雖違遠供養,無旦夕之益。能使家門平安,父母老壽。盈已受聖師符籙,見營助者以天丁之兵,見侍衛者以仙童玉女。今道已成,不可打擊,恐三官考察,非小故也。父外信禮度未該,內修道德玄域,意有未釋。故驗盈情狀,俾眾不惑。於是操杖向盈,適欲舉杖,杖即摧折成數十段,段皆飛揚,如弓矢之發,中壁壁穿,中柱柱陷。父悟不凡,嗔意乃止。盈曰:向所啟正慮如此,邂逅中人,則有所傷故耳。

至漢宣帝時,二弟俱貴。衷為五官大夫、西河太守,固為執金吾,並當之官,鄉里相送者數百人。時盈亦在座,謂賓曰:吾雖不作二千石,亦有仙靈之職矣。來年四月三日當之官,能如今日之集會不?眾許之。至期日,盈門前數頃地忽自平治,無復寸芥,皆青縑幄屋,屋下鋪數重白氈,容數百人坐。遠近翕赫相語,來者塞道。客乃有數倍於送弟時。眾賓並集,爾乃大作主人,不見使人,但見金槃玉杯,自至人前,奇餚異果,不可名字。酒又美好,又有妓樂,絲竹金石,聲動天地。香麝之芳,達於數里。飲食隨益,六百餘人,莫不醉飽。明日迎官來至,文官則朱衣素帶數百人,武官則甲兵牙旗器杖曜日。盈與家人及親族辭决,而語宗室子弟曰:夫真仙道隱,貴在跡翳,不應表光曲飾,動耀視聽。吾所以不得默遁藏景,濳舉空同者,蓋欲以此道誘勸二弟之追慕也。亦何但固衷之返迷耶?天下有心者,盡當注向神仙之冀獲爾!言訖,遂歸句曲。邦人因改句曲為茅君之山。

時二弟在官,聞盈玄跡眇邁,白日神仙,乘飛步虛,越波凌津,靈官奉從,著於民口,節蓋旌旗,光耀天下。始乃信仙化可學,神靈可致。然後明松喬不虛,鼎湖實有。於是並各棄官還家,以日仄之年,方修盈糟粕遺事。不得口訣,未為補益。乃相與共歎而相謂曰:家兄得道,非他人也。曷不往從親稟問密訣,而留此按云云方書,以規度世乎?縱往而不達,兄之神仙,終不使吾等死於非所也。遂共棄家,扶輿自載,以尋斯舉。以漢元帝永光五年三月六日渡江,求兄於東山,遂與相見。悲忻流涕,告二弟曰:悟何晚矣!二弟跪曰:固衷頑下,不達道德。願賜長生,濟弟元元。盈曰:卿已老矣,欲難可補復。縱得真訣,適可成地上仙耳。其上清昇霄大術,非老夫所學。今且當漸階其易行,以自支住。於是並教二弟服青牙始生、咽氣液之道,以住血斷,補焦枯攝筋骨之益,亦停年不死之法也。因以長齋三年,授以上道,使存明堂玄真之氣,以攝運生精,理和魂神。三年之內,竭誠精思,神光乃見。於是六丁奉侍,天兵衛護。盈又各賜九轉還丹一劑,并神方一首,各拜而服之,仙道成矣。

後授《紫素》之書各百字,以付固、衷。固、衷拜受,其時亦有執儀者以啟正之。《紫素文》曰:太上有命,天載真書,言咸陽茅固,家於南關,厥字季偉,受名當仙。位為定錄,兼統地真。使保舉有道,年命相關,勤恭所蒞,四極法令,宮館洞臺,治丹陽句曲之山。固其勖之,動靜察聞。又曰:盈、固弟衷,挺業該清。雖晚反正,思微徹誠。斷馘六天,才穎標明。今屈司三官,保命建名。總括岱宗,領死記生。位為地仙,九宮之英。勸教童蒙,開道方成。教訓女官,授諸妙靈。蒞治百鬼,典祟校精。開察水源,江海流傾。封掌金谷,藏錄玉漿。監植龍芝,洞草夜光。治于良常之山,帶北洞之口,鎮陰宮之門也。使者授書訖而去。

至漢平帝元壽二年八月己酉,五帝各乘方面色車,從羣官來下,受太帝之命,授盈為司命東卿上真君。文以紫玉為板,黃金刻之。其文曰:惟盈虛挺遠朗,幽耽妙玄。爰自童蒙,散髮北山。靜心林澤,積思求神。登峻履谷,艱尋師門。擲形絕崿,投軀萬津。丹誠率往,肆其天然。遂造明匠,乃授靈篇。剪髮祝脆,殘首截身。帶索自樂,不恥飢寒。所適惟道,所保以真。情昭上帝,感激太玄。今敬授盈位為太元真人,領東嶽上卿司命神君。君平心正格,秉操金石,丹心矯眾,栖神高映。故報盈以玉鉞、綠旌、八威之策,使盈征伐源澤,折衝萬神。君寒凍林谷,味玄仰真,思激窮岫,啟心精誠。今故報盈以紫髦之節,藕敷華冠,使盈招驅萬靈,封山召雲。君棄家獨往,離親樂仙,契闊險巘,冬袒山川。今故報盈繡羽紫帔,丹青飛羣。使盈從容霄階,携命玉真。君步驟深藪,足履危仞,心耽志尚,曾不愆憚。今故報盈以斑龍之輿,素虎之軿,盈浮晏太空,飛輪帝庭。君披榛併景,寒凌霜雪,心求明真,不戰不慄。今故報盈以曲晨寶蓋,瓊幃綠室。使盈遊盼九宮,靜神溫密。君遠秀遁榮,無疲於心,濳形幽嶽,靜思萬林。今故報盈以流金火鈴,雙珠月明。可以上聞太極,通音上清。君貞心高靜,淫累不經,素挺浩映,內外坦平。今故報盈以錦旌繡幡,白羽玄竿。可以呼召六陰,玉女侍軒。君慈向觸物,陰德萬生,蠢動之毛,皆念經營。今故報盈以鳳鸞之簫,金鐘玉磬。可以和神虛館,樂真舞靈。君飢渴養神,艱辛求真,萬物不能致其惑,千邪不能毀其淳。今故賜盈紫琳之腴,玉漿金甖。可以壽同三光,刻簡丹瓊也。盈標領清玄,紫璋八映,心暉重離,神曜太霞。實真人之長者,故以太元為號。君九德既備,感積太微,天人虛白,不期同歸。今酬九事,以報往懷。盈心神方朗,四靈所栖。丹神啟煥,秉直不迴。正任全固,監無照微。今屈宰上卿,總括東嶽。又加司命之任,以領錄圖籍。給玉童玉女各四十人,以出入太微,受事太極也。治宮赤城玉洞之府,盈其淮之,動靜以聞。

於是盈與二弟决別,而與王君俱去,到赤城玉洞之府。道次,諸山川神靈有司迎啟,引者將以千萬矣。臨去,告二弟曰:吾今去矣,便有局任,不得復數相往來,旦夕相見。要當一年再過來於此山,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期,要吾師及南嶽太虛赤真人,遊盼於二弟之處也。將可記識之。及有好道者,待我於是乎!吾自當料理之,以相教訓未悟。

於是季偉思和遂留治此山洞內,立宮結構於外。將道著萬物,流潤蒼生。德加鳥獸,各獲其情。神驗禍福,罪惡必明。內法既融,外教坦平。爾乃風雨以時,五禾成熟。疾癘不起,暴害不行。父老謌曰:茅山連金陵,江湖囗下流。三神乘白鵲,各治一山頭。召雨灌旱稻,陸田苗亦桑。妻子咸保室,使我無百憂。白鵲翔青天,何時復來遊?

同类推荐
  • 虬髯客传

    虬髯客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Message

    The Mess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金台答问录

    金台答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要修科仪戒律钞

    要修科仪戒律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般舟三昧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重生始于1990

    重生始于1990

    1990年的夏天苏伟重生了穿着大马裤的青年微微一笑:“再来一次,可能我要的比较多!”
  • 孤枫绝涯

    孤枫绝涯

    枫与涯本是孪生兄弟,一场变故,让两兄弟成就两段不一样的人生。
  • 一品嫡妃,农女驯夫记

    一品嫡妃,农女驯夫记

    一个是整日撕逼的深闺女。一个是文弱病娇的公子爷。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人却因为一次逼婚而错点了鸳鸯。看病治人?还是种田养家?是听女婿的?还是听媳妇的话。莫急莫急,娘子啊,不仅要医人,养家,还要生一堆胖娃娃!且看这位深闺女如何突破种种困难,种田养殖,发家致富,左抱帅锅,右抱钱财,走向人生巅峰!
  • 仗舰走天涯

    仗舰走天涯

    2015年4月3日,作者随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从舟山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海军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共为39批90艘中外船舶护航,有效维护了战略通道安全。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未经休整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横跨5大洲16个国家访问。152舰艇编队的护航和环球访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过硬的军政素质,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 伴君千万世

    伴君千万世

    他是强者,却因一场大战而转世,在他最后的三年里,只有她陪伴着他。她是一只普通的狐狸,因为他,她得以脱胎换骨,成为族中最耀眼的天才,得到了她曾经想得到的一切,但却没来得及报答他。为了还他的恩情,她决心去追寻已经转世的他。你给了我三年,我便还你永远。
  • 十年懵懂百年心(下)

    十年懵懂百年心(下)

    网络纯恋小说领军人物李李翔宫心催泪大作!十年懵懂百年龄,纠怨心中似梦。侠剑江湖儿女,阴谋帝后廷宫。相思相恨又相争,何奈相思更盛。建武十三年,宫廷斗争使得云罗一夜间家破人亡。云罗也因此身受重伤,昏睡了整整八年。当云罗终于醒过来,却因为寒毒深入骨髓,丧失了记忆。重生后的云罗和自小被人遗弃的东方弃相依为命;临安城行事狠辣的太子燕苏和云儿不打不相识,情愫渐生时却猛然被少时的那场惊天血案惊醒,爱恨纠缠,心碎成灰。爱而不得的感情纠葛,谜一样的事实真相,峰回路转的情节铺展——原本以为这是故事的全部,没想到仅仅只是冰山下显露的一角而已!
  •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被改变的人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生活史

    本书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历史纪实作品。本书通过为数不多至今健在的幸存者的证言、大量详实、缜密的历史档案资料,详实地还原了南京大屠杀前后南京市民的生活场景与人生故事,用完整详实的细节揭露了日军侵略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与此前的种种大屠杀幸存者口述不同的是,此次口述资料的收集、整理、汇编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持,每一位口述者的经历讲述均由专家审读,并核准相关史实细节。幸存者的口述从大屠杀前的平静生活开始讲起,直至大屠杀过后多年,更为完整、详实、准确地反映了南京大屠杀给亲历者一生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巨大心灵伤痛。习近平同志在《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向世人宣告“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的心愿。我们今天记录历史,记录下大屠杀幸存者最后的证言,是为了记录生命,传递和平,坚守正义,守望明天!
  • 闷骚竹马约不约

    闷骚竹马约不约

    新人【年少轻狂作品】3岁她与他刚相见,她强吻了他,还说他吃了糖没給她。5岁他乘她还不懂一些事占尽了她的便宜,乐星柠垂了垂小脑袋“辰辰哥哥,你为什么要吃柠檬的嘴嘴呢?”龚羽辰看这这个可爱的尤物摸了摸她毛茸茸的小脑袋“因为我想吃柠檬了,你不就是柠檬吗?所以我就吃你喽。”小小的星柠用水灵灵的杏眼看着龚羽辰,一本正经地拍了一下头“哦!我明白啦~我的嘴嘴是柠檬味的,那辰辰哥哥的嘴嘴就是橙子味的啦~我也要吃”某辰“……”本文是宠文,可虐可甜~叠叠乐是个懒汉,所以多多承让~推荐票求给給~也许剧情取决于读者大大们哦~
  • 夺嫡

    夺嫡

    大康王朝,朝堂争斗,风云诡谲,世家门阀,尔虞我诈……地球二十一世纪好青年陆铮,穿越成为江南陆家庶子,受嫡母排挤,遭家族流放,寄人篱下,受尽欺辱。逆境中,且看陆铮如何奋发图强,借势成长,最终庶子逆袭,搅动天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