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7700000092

第92章 脏腑类(17)

伤酒

脉候 短疾而滑,酒病。(《脉经》)证状 凡饮酒过多,酒毒渍于肠胃,流溢经络,使血脉充满,令人烦毒 乱,呕吐无度,乃至累日不醒,往往有腹背穿穴者,是酒热毒瓦斯所为,故须摇其身以消散也。(《病源论》)夫酒性宣通而不停聚,故醉而复醒,随血脉流散故也。今人有荣卫痞涩,痰水停积者,因复饮酒,不至大醉大吐,故酒与痰相搏,不能消散,故令腹满不消。(同上)酒者,水谷之精也,其气 悍而有大毒,入于胃则酒胀气逆,上逆于胸,内熏于肝胆,故令肝浮胆横,而狂悖变怒,失于常性,故云恶酒也。(同上)(按:此取《灵枢·论勇篇》,改酒悖作恶酒。)酒性有毒而复大热,饮之过多,故热毒瓦斯,渗溢经络,浸渍腑脏而生诸病也。或烦毒壮热而似伤寒,或洒淅恶寒有同温疟,或吐利不安,或呕逆烦闷,随脏气虚实而生病焉。病候非一,故云诸病。(同上)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性 悍急疾,后食而入,先食而出,能通关节而走肤腠。上古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

后世嗜之无节,或饮过度,停积不散,蕴滞于胃,散流诸脉,熏蒸腑脏,令人志乱,乃至不醒,有连日而无所觉知者,甚则中毒,而为酒疸诸热之病也。(《圣济》)轻者头痛眩晕,呕吐痰逆,神昏烦乱,胸满恶心,饮食减少,小便不利。甚者大醉之后,忽然战栗,手足厥冷,不省人事,名曰酒厥。(《汇补》)(按:酒厥见《琐碎录》,引在后,又宜与《厥》门相参。)好酒之人,湿热内积,生痰动火,往往发为口眼歪斜,舌强肢废,混似风中血脉,宜解酒除湿,消痰清火,不可以风药误治。(同上)酒随人为患 少年纵酒者,多成劳损。夫酒本狂药,大损真阴,惟少饮之未必无益,多饮之难免无伤,而耽饮之则受其害者十之八九矣。且凡人之禀赋,藏有阴阳,而酒之性质,亦有阴阳。盖酒成于酿,其性则热;汁化于水,其质则寒。若以阴虚者纵饮之,则质不足以滋阴,而性偏助火,故热者愈热,而病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躁烦狂悖等证,此酒性伤阴而然也。若阳虚者纵饮之,则性不足以扶阳,而质留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为臌胀泄泻,腹痛吞酸,少食,亡阳暴脱等证,此酒质伤阳而然也。故纵酒者,既能伤阴,尤能伤阳,害有如此,人果知否。矧酒能乱性,每致因酒妄为,则凡伤精竭力,动气失机,及遇病不胜等事,无所不至,而阴受其损,多罔觉也。夫纵酒之时,固不虑其害之若此;及病至沉危,犹不知为酒困之若此。故余详明于此,以为纵酒者之先觉云。(《景岳》)(按:酒性伤阴,本出东垣;气热质湿,亦出《六要》。并引在治例中。)酒中有热有湿,均足为患,因其本气而患之。本气虚寒者,原不患热,惟患其湿,其湿日积,阳神日衰,一旦协水而动,阴邪横发,闭痛呕逆,上下交剧,法当急驱其阴,以回其阳。真阳素旺者,不患其湿,而患其热,热遗后阴,便血生痔,热遗前阴,茎生诸疳,法宜分解其热,而清其毒。(《舒氏伤寒论集注》)酒入脏腑 以酒为浆,《素问》是戒;怯士酒悖,《灵枢》有讥。丹溪以醇酒冷冻饮料立论,而载葛花解酲汤,为酒客之良药。若日久病深,变症一起,又难以穷其源矣。呜呼!能舍是而不商哉。人之嗜酒,其始也必专入一脏。予以酒后之态推之,入于肺者则多言多嚏,入于心者则多笑多忘,入于肝者则善怒,入于脾者则思睡,入于肾者则思淫。多言伤肺,其后则变咳嗽消渴;多笑伤心,其后则变怔忡不寐;多睡伤脾,其后则变痞满疸臌;善怒伤肝,其后则变胁痛吐血;思淫伤肾,其后则变腰疼脊软。既变之后,固不可专治乎酒,然亦不可竟忘乎酒。

盖酒之伤人,湿而且热,湿热之毒,永久不变,非若他症之有六淫七情、经络传变之不齐也。故治之者,必于本脏药中,而兼去湿热之品。至于葛花解酲,惟为酒客初病者设,因酒必先入胃,故用消食理滞、上下分消之药。若以之概治变后之症,固非丹溪意也。然予所商五入,亦大略耳。外有酒后多汗强饮则胃受之,酒后面青则胆受之,酒后多尿则小肠膀胱受之,酒后积痢则大肠受之,鲜不为病。惟胃与小肠、膀胱受者,汗则从表而散,尿则从便而除,虽多饮亦能终其天年,古之所谓酒中仙者,其以此乎。谚云酒有别肠,误言也。(《医意商》)治例 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 丸大热之药下之,又有用牵牛、大黄下之者,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酒性大热以伤元气,而复重泻之,况亦损肾水,真阴及有形阴血俱为不足。如是则阴血愈虚,真水愈弱,阳毒之热大旺,反增其阴火,是以元气消耗,折人长命,不然则虚损之病成矣。酒疸下之,久久为黑疸,慎不可犯(《辨惑》此下曰: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湿),以葛花解酲汤主之。(《脾胃论》)(按:《微义》于此说稍有辨评,然语意不了,仍不录。)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饮之而昏醉易狂者,热也,宜以汗去之;既醒则热去而湿留止,宜利小便则已。

二者宜酌而用之,大抵葛花解酲汤备矣。(《六要》)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晕,头痛如破,宜冲和汤(即参苏饮加木香)、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干葛七分,或用附子理中汤和缩脾饮。酒渴,缩脾汤,或煎干葛汤调五苓散。久困于酒,遂成酒积,腹痛泄泻,或暴饮有灰酒,亦能致然,并宜酒煮黄连丸。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冲和汤加蓬术半钱。酒停胸膈为痰饮者,枳实半夏汤(用枳实、半夏二味)加神曲、麦 各半钱,冲和汤加半夏一钱,茯苓七分。(《要诀》)中酒属胃弱,忌闭气、升、甘温、燥热、收涩,宜养胃、酸、辛散、淡渗。(《本草经疏》)解毒清利诸方(宜与《积聚》门酒积诸方互参。)饮醉头痛方。

刮生竹皮五两,水八升,煮取五升去滓,然后合纳鸡子五枚,搅调更煮再沸,二、三升服尽。(《肘后》)解酒毒,或醉昏闷烦渴,要易醒宜服此方。

柑子皮(二两洗焙干)上捣细罗为散,遇酒醉不醒,抄三钱,以水一中盏,煎三、五沸,或入少盐花,如茶旋呷,未效更服。(《圣惠》)。

治饮酒中毒方。

上煮黑豆汁,温服一小盏,三服瘥。(同上)饮酒中毒,经日不省者,用黑豆一升,煮取汁,温服一小盏,不过三服即愈,今人谓之中酒是也。(《医说》)又方。

上酒渍干椹子,每服一小盏,三服即瘥。(《圣惠》)治饮酒大醉中毒方。

枳 子树子(三两锉)上每服一两,以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同上)又方。

上用干葛花半两为末,煎作汤,细呷之。(同上)(按:《救急选方》载有数方,宜互参。)千钟酒解酒毒。

蜜曲陆(二两,又名鸡横子,研为膏,入白附子末一两,研和作饼,悬于风处,阴干干曲。) 缩砂仁 白姜(炮各一两)上为细末,稀粥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热盐汤下,少顷便苏醒。(《魏氏》)(按:先教谕曰:蜜曲陆,即枳 子,《本草》又名屈律,又名鸡距子。)《医级》枳 子丸,治酒积成热,状似消中。枳 子三两,麝香当门子二钱,为末,酒曲糊作丸,每服一钱,茶送下。(按:此方本出《苏沈》,宜参《消渴》。)治饮酒过多,大醉不醒,石膏汤方。

石膏(五两) 葛根 生姜(细切各三两)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又治酒毒,积在肠胃,或呕吐不食,渴多引饮,橘皮汤,于本方去生姜,加陈橘皮、甘草。

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莲花青皮(去瓤三分) 木香(五分) 橘皮(去白) 人参(去芦) 猪苓(去黑皮) 白茯苓(各钱五分)神曲(炒黄) 泽泻 干生姜 白术(各二钱) 白豆蔻仁 葛花 砂仁(各五钱)上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脾胃论》)连葛解酲汤,治酒积,腹痛泄泻。

黄连(酒炒) 葛根 滑石 山栀(炒) 神曲 青皮 木香加茵陈、泽泻、猪苓、肉桂,分利湿热,尤妙。(《大还》)《韦谷溪手集》治好饮之人,酒毒发作,头痛目眩,或咽喉闭闷,或下利清水,日数十行,形神委顿。(庸工误作阴寒自利,妄用温燥热药者多有之。)用松花一两焙,陈皮五钱,川黄连三钱,甘草二钱,俱微炒,磨为末,与松花和匀,每早晚各服二钱,白汤调服,二日即愈。(《汇言》)神妙列仙散,治饮酒所伤,以致遍身疼痛,腰脚强跛,手足顽麻,胃脘疼痛,胸膈满闷,肚腹膨胀,呕吐泻利,及酒食停久,成一切积聚,黄胆热鼓,并皆治之。

木香 沉香(各一钱) 茴香(微炒) 槟榔(各一钱) 蓄(二钱) 大黄(一两微焙炒) 麦 (一两半)瞿麦(五钱)上为末,每服三钱或五钱,五更热酒调下,能饮者多饮二三杯不妨,仰面卧,手叉胸前,至天明,取下大便如鱼脑,小便如血为效。忌生冷硬物及荤腥,止啖米粥。(《丹溪附余》)温散诸方 治饮酒大醉,心闷腹胀,吐逆喘急,宜服此方。

草豆蔻(三分去壳) 丁香(半两) 小豆(半两) 人参(半两去芦头) 木香(半两) 高良姜(半两锉)槟榔(半两) 陈橘皮(半两)上件药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治酒厥忽晕倒,以生姜汁灌之,即苏。(《琐碎录》)杂证治方 烧酒醉死,《濒湖集简方》急以新汲水浸其发,外以故帛浸湿贴其胸膈,仍细细灌之,至苏乃已。心头热者,用热豆腐细切片,遍身贴,冷即换之,苏省乃止。(《本草纲目》)(宜参救急选方。)一人饮酒大醉后,口中气仰头往外出不尽,有出气,无收气,此乃气不归元,死在须臾,诸医罔效。用韭菜根捶损,入旧酽醋,炒热,绢包熨脐下,此一包冷了,又易一包,熨至脐下温暖,气渐降而归元矣。(《济世全书》)一人形实,好热酒,急目盲脉涩,此热酒所伤,胃气污浊,血死其中而然也。以苏木作汤,调人参末服。次日鼻及两掌,皆紫黑。予曰:滞血行矣。以四物加苏木、桃仁、红花、陈皮煎,调人参服,数日而愈。(《丹溪》)调摄法 酒虽可以陶情性,通血脉,然招风败肾,烂肠腐胁,莫过于此,饱食之后,尤宜戒之。饮酒不宜粗及速,恐伤破肺,肺为五脏之华盖,尤不可伤。当酒未醒大渴之际,不可吃水及啜茶,多被酒引入肾脏,为停毒之水,遂令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水肿消渴挛 之疾。(《 仙活人心》)

呕吐

名义 尝读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有曰:呕者有声者也,俗谓之 ,吐者吐出其物也,故有干呕而无干吐。

夫呕者,东垣所谓声物兼出者也。吐者,东垣所谓物出而无声者也(按:东垣言出《试效方》)。至若干呕与哕,皆声出而无物也。夫仲景以声物兼出而名为呕,以物出而名为吐,以声独出而名为干呕。惟其呕兼声物,故无物而声空鸣者,乃谓之干,干犹空也。至于吐则是必有物矣,其可谓之干乎。仲景于呕字上加一干字,所以别夫呕为声物兼出者耳。成氏乃以呕为独有声而同乎干呕,得不有失仲景措辞之本意欤云云。夫 与哕,盖字异而音义俱同者也。(《溯洄集》)近世呕吐二字皆通用,然却无甚利害,理亦自不妨。(《要诀》)病由脾胃虚弱 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若风邪在胃则呕。膈间有停饮,胃内有久寒,则呕而吐。其状长太息,心里澹澹然,或烦满而大便难,或溏泄,并其候。(《病源论》)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譬之通瓶小口,顿溉不入,乃升气所碍。人病呕吐,其理如此。盖脾胃气弱,风冷干动,使留饮停积,饮食不化,胃气虚胀,心下澹澹,其气上逆,故令呕吐也。(《圣济》)所因不一 人之阴阳升降,三焦调顺,脾胃和匀,乃能腐熟水谷,变化糟粕,传泻行导,下走肠间。若脾胃虚冷,水谷不化,则阴阳痞隔,三焦不调,浊阴之气不能下行,奔冲于上,故发为呕吐。然吐逆之病,有得之于膈实者,有生于中满者,有发于下焦者。种种虽不同,悉本胃气,逆则呕吐。(《圣济》)呕吐虽本于胃,然所因亦多端,故有寒热饮食血气之不同,皆使人呕吐。据论云: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此亦一涂,未为尽论。且如气属内因,则有七种不同,寒涉外因,则六淫分异,皆作逆,但郁于胃则致呕,岂拘于忧气而已。况有宿食不消,中满溢出,五饮聚结,随气翻吐,痼冷积热,及瘀血凝闭。

更有三焦漏气走哺,吐利泄血,皆有此证,不可不详辨也。(《三因》)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莫不以胃为主。盖胃受水谷,脾主运化,生血生气,以充四体者也。若脾胃无所伤,则无呕吐之患。其或饮食失节,温凉不调,或喜餐腥脍乳酪,或贪食生冷肥腻,露卧湿处,当风取凉,动扰于胃。

胃既病矣,则脾家停滞,清浊不分,中焦为之痞塞,遂成呕吐之患焉。然此特论饮食过伤,风凉冷湿之所由致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上清紫微帝君南极元君玉经宝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贱民王妃

    贱民王妃

    【冷宫贵妃】穿越了,不可思议了,准备离宫了……却不幸落入皇帝手中,挣扎后,却堕落情网。既然爱了,那就勇敢的爱吧!后宫算什么?我还是千年之后的人呢!自由,爱情,友情,亲情统统显出,才知道,原来……【带罪皇后】莫名失忆,来到另一国度,嫁与另一个帝王。洞房花烛夜才知道新郎竟然就是旧识……好吧,既然已经事先知道要被利用,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利用我的就要付出代价但是,事情再次出现的逆转,因为爱,再次……【贱民王妃】再次魂归大韵,才知大家已经四处分散,为了和大家从新见面,陈菱晰我终于摆脱皇宫开始了江湖的冒险旅程。也开始结识新的朋友,只是,命运始终是改变不了的……陈菱晰死前才真正的领悟这个道理。一切的一切,难道又是一场戏,倘若真是如此,那陈菱晰我用意舍弃一切权势,包括朋友和亲人,只愿有一颗完整的心离开人间!
  •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

    《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讲述了战争是人类社会中最激烈、最残酷、最紧张的对抗形式,决策正确与否所带来的影响,马上就会显现出来,因而与其他领域相比,战争中的取胜法则也就更加明晰、深刻而有力度。用战争中的取胜法则来审视企业竞争,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竞争的本质及其取胜原理。可以说,战争理论在本质上是最具有实战性和操作性的竞争取胜之道。孙子兵法是公认的战争理论经典之作,它对战争中取胜之道的深刻理解,至今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今天,孙子兵法已经不单纯是一部战争的著作,它已经延伸到了包括商业竞争在内的所有竞争领域。它已经成为一部竞争理论的专著,散发着引导人们走出竞争困境的智慧之光。
  • 歌德谈话录

    歌德谈话录

    本书是歌德的助手爱克曼辑录的关于歌德的言论和活动的集子,很多人自然地把它当作歌德的传记来阅读;但是我认为,它更加直接和突出地显现出了歌德关于文艺、美学、哲学、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思想,所以还可以称得上是“歌德的谈话录”——就如《论语》体现着孔子的博大思想,以“谈话”的形式,更加灵活、多方面地体现“作者”(在这里,真正的作者应该是歌德了)思想,不受时空体式的限制,没有逻辑思维的束缚,是作者精神面貌的直接呈现,也是我们来阅读歌德、理解歌德的最贴近的一扇窗户。
  •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

    《图说世界名人:哥白尼(现代科学的引导者)》介绍了,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生于波兰。他于40岁时提出了著名的“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哥白尼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巨人,他用毕生的精力去研究天文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点燃生命中的春天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绿妖

    绿妖

    天庭。云雾缭绕,金銮殿椅,众神着锦衣长袍立于两侧,庄严华美的鱼白柱,弥漫的仙气笼罩着凌霄殿。“大胆小玩子!你竟敢私自放走广寒宫仙子!解开蛇妖封印?!乱点鸳鸯谱!致使历史轨道逆行!可知罪?”“小玩子无罪!”玩玩傲然的扬起下巴,大声的反驳道。“哼,原始天尊何在?!将小玩子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玉帝坐在高高的金椅上,双目圆瞪,满是怒气。“玉帝息怒啊!小……
  •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

    《孕产妇健康全百科》以科学讲解、轻松阅读为原则,向广大孕产妇读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指导。科学讲解:从孕前→孕期→分娩→产后,全书按自然孕产规律科学细分章节。例如:怀孕计划安心拥有健康胎儿,健康妊娠280天准妈妈身体自我监控,分娩与产后坐月子,科学胎教培养聪明宝宝等。
  • 重生之别惹商娇

    重生之别惹商娇

    前世,她为别人而活,为组织而卖命,最后因组织死。今生,上天让她重生,要为自己而活,活的肆意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