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77700000099

第99章 脏腑类(24)

半夏(汤浸去滑焙干二两) 丁香(半两) 干姜(炮裂一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煎木瓜盐汤下,不拘时。(《圣济》)曲术丸,治中脘有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口吐清水,嗳宿腐气者。

神曲(炒三两) 苍术(泔浸三宿洗净干炒一两半) 陈皮(一两)上为末,生姜汁别煮神曲末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姜汤下,无时。(《三因》)五百九,治宿食留饮聚积中脘,噫臭吞酸,心腹疼痛,并疗中虚积聚,及脏腑飧泄,赤白痢下。(同上)(方附《胃反》疏里诸方中。)加减安胃汤,治脾胃虚寒,呕吐酸水。

藿香 吴茱萸(各一钱半) 人参(二钱) 陈皮(三钱) 苍术(二钱)水二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统旨》)十味保和汤,治胃气虚而滞,作嗳。(《医统》)(按:即香砂六君子汤加藿香、木香。)匀气丸,治气虚浊升多嗳。

草豆蔻 橘皮 沉香 人参(各五钱) 益智仁 檀香 大腹子(各一两)为末,饭丸梧子大,每八十丸,淡姜汤下。(《入门》)治食后吐酸水,用干姜、吴茱萸各二两为末,每服方寸匕,酒调服,日二服,胃冷服之立效。(《保元》)汪(二十),壮年饮酒聚湿,脾阳受伤已久,积劳饥饱,亦令伤阳,遂食入反出,噫气不爽,隔拒在乎中焦,总以温通镇逆为例。

白旋复花 钉头代赭 茯苓 半夏 淡附子 淡干姜(《临证指南》)清火调停诸方 嗳气,胃中有火痰。

南星 半夏 软石膏 香附子 炒栀子上为丸,或作汤服之。(《丹溪》)《回春》生姜三片,水煎,名星半汤。

破郁丹,治妇人嗳气胸紧,连十余声不尽,嗳出气,心头略宽,不嗳即紧。

香附米(醋煮四两) 栀子仁(炒) 黄连(姜汁炒二两) 枳实(麸炒三两) 槟榔(一两) 莪术(一两) 青皮(去白一两) 栝蒌仁(一两) 苏子(一两)上共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滚水送下。(《回春》)咽酸方。

茱萸(五钱去梗煮少时浸半日晒干用) 陈皮(五钱) 苍术(七钱半泔浸) 黄连(一两陈壁土炒去土)黄芩(五钱陈壁土炒去土)上为末,神曲糊为丸。(《丹溪》)(按:丹溪曰:吞酸者,湿热郁积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宜用茱萸顺其性而折之。又曰:反佐方,用黄连、吴茱萸各炒用。)《统旨》清胃汤,治胃热吐酸,于本方加茯苓、甘草。

(黄连用吴茱萸同炒,去茱不用。)茱连汤,吞酸,胸中无奈,或嗳腐臭主之。

橘皮(一钱五分) 半夏 神曲 苍术(各一钱) 黄连(六分) 萝卜子(炒五分) 茯苓(一钱二分)香附子 山楂子(各八分) 生姜(七片) 吴茱萸(四分和黄连炒)食前服。(《原病集》)《回春》苍连汤,于本方去萝卜子、香附子、山楂子,加砂仁、甘草。

食积吞酸,或嗳腐气,以香砂二陈汤,加苍术、神曲,麦 、炒黄连主之。(《原病集》)黄连制附丸,治气虚膈塞吞酸。

川黄连(姜汁炒一两) 川附子(火煨去皮七钱)上为末,神曲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淡姜汤下。(《心统》)参萸丸,治湿而带气者。湿热甚者,用之为向导,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

六一散(一料) 吴茱萸(一两制)上为末,饭丸。(《丹溪》)食物作酸,萝卜生嚼数片,或生菜嚼之亦佳,绝妙。干者、熟者、盐腌者,及人胃冷者,皆不效。(《濒湖集简方》)(《本草纲目》)调摄法 所以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腻者,是谓能令阳气壅塞,郁结不通畅也。如饮食在器,覆盖热而自酸也。宜餐 食菜蔬,能令气之通利也。(《原病式》)

嘈杂

源候证治诸说 夫心胸嘈杂,妇人多有此证。原疾之由,多是痰也,皆血液泪汗变成。或云是血嘈,今人多用猪余血,炒而食之则愈。详其此理,是以血导血归原尔,恰如以盐极下涎之义。不若用许学士旋复花汤,治心腹中脘痰水冷气,心下汪洋嘈杂,肠鸣多唾,口中清水自出,胁肋急胀满痛不欲食,此胃气虚冷所致,其脉沉迟弦细,是其证也。

《妇人良方》)(按:旋复花汤,即《短剧》半夏茯苓汤方,见《水饮》中。)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姜炒黄连入痰药,用炒山栀、黄芩为君,南星、半夏、陈皮为佐,热多加青黛。

嘈杂,此乃食郁有热,炒栀子、姜炒黄连不可无。(《丹溪》)嘈杂,乃心中似饥,烦杂不安,懒于饮食,谓之心嘈。此乃痰因火动,或酒过湿滞,或肥人痰热,皆使然也。

(《原病集》)夫嘈杂之为证也(按:《医统》此下曰:倏尔腹中如火发,腔内空空,若无一物,似辣非辣。),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 不自宁之况(《医统》此曰:得食暂止)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医统》此曰:而作膈噎),实痰火之为患也。(《正传》)嘈杂之由,为其恣食无节,或酒面炙 粘滑难化之物,滞于中宫,伤损脾胃(按:《医统》作恣食湿面鱼腥生冷,以及烹饪浓味等物,朝伤暮损而成,清痰稠饮,滞于中宫),日久不治,渐成痞满吞酸,甚则为膈噎反胃。

得斯疾者,不可轻视,必须早治,及忌口节欲,无有不安者也。(《统旨》)此证有火嘈,有痰嘈,有酸水浸心而嘈。大抵食已即饥,或虽食不饱者,火嘈也,宜兼清火。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痰嘈也,宜兼化痰。酸水浸心而嘈者,戚戚膨膨,食少无味,此以脾气虚寒,水谷不化也,宜温胃健脾。又有误用消伐等药,以致脾胃亏损,血少嘈杂,中虚则烦杂不饥,脾弱则食不运化,此宜专养脾胃。

总之嘈杂一证,多由脾气不和,或受伤脾虚而然,所以治此者,不可不先顾脾气。然古人于此,悉以痰火论治。

予恐专用寒凉,则胃气虚寒不健者反以日甚,而渐至恶心嗳气,反胃噎膈之类,将由此而起矣。(《景岳》)嘈杂属胃火,忌同胃实,宜清热降火,略兼消导。(《本草经疏》)治方 和中汤,治虚火嘈杂。(《医统》)(按:即六君子汤加黄连、粳米。)三圣丸,治嘈杂神效。

白术(炒四两) 黄连(炒五钱) 橘红(一两)上为细末,神曲糊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下。(同上)又术连丸,于本方去橘红。

香连丸,治嘈杂火郁,瘦人尤宜服。(同上)(方见《滞下》门。)交泰丸,治胸中痞闷嘈杂,大便稀则胸中颇快,大便坚则胸中痞闷难当,不思饮食。

黄连(二两姜汁浸黄土炒) 枳实(一两麸炒) 白术(去芦土炒三两) 吴茱萸(汤泡微炒二两)归尾(酒洗一两二钱) 大黄(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一两煎水,浸大黄一昼夜,切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九蒸九晒用,四两。)上为细末,姜汁打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八十丸,不拘时,白滚水送下。(《回春》)加味小陷胸汤,(秘方)治火动其痰,嘈杂。

黄连(炒三钱) 半夏(二钱) 栝蒌(半个) 枳实(一钱) 栀子(一钱)(《大还》)当归补血汤,治心中血少而嘈,兼治惊悸怔忡。

当归 芍药 生地黄 熟地黄(各三钱) 人参(五分)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麦门冬(去心)山栀仁(炒) 陈皮(各八分) 甘草(二分) 辰砂(研末临服入二分) 乌梅(一个去核) 炒米(百粒)上锉一剂,枣二枚,水煎温服。(《回春》)

痞满

脉候 寸口脉双紧,即为入,其气不出,无表有里,心下痞坚。(《脉经》)脉弦急而滑,骤然胸中痞闷,乃肝气与食滞而成,为实。脉弦或沉弦,或涩,或虚大无力,气口为甚,此日久脾胃受伤,或过服克伐药所致,为虚。胸膈痞闷,而寸口脉沉滑或迟滑者,为有停滞。(《医通》)源候 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也。(按:此二句,据《丹溪心法附录》补。)痞之为病,由阴伏阳蓄,气与血不运而成。处心下,位中央, 满痞塞,皆土之病也。与胀满有轻重之分,痞则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胀满则外亦有形也。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为痞者。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为痞者。有湿热太甚,土乘心下为痞者。(《微义》)(参《心法附录》。)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准绳》)痞者痞塞不开之谓,满者胀满不行之谓。盖满则近胀,而痞则不必胀也,所以痞满一证,大有疑辨,则在虚实二字。凡有邪有滞而痞者,实痞也,无物无滞而痞者,虚痞也。有胀有痛而满者,实满也;无胀无痛而满者,虚满也。实痞实满者,可散可消;虚痞虚满者,非大加温补不可。此而错用,多致误人。(《景岳》)(虚痞更见次条。)治例 心下痞,宜升胃气,以血药治之。若全用气药导之,则其痞愈甚,甚而复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皆非其治也。又有虚实之殊,如实痞大便秘,浓朴、枳实主之。虚痞大便利者,芍药、陈皮治之。如饮食所伤而为痞满者,当内消导,其胸中窒塞上逆,兀兀欲吐者,则宜吐之,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也。凡治痞者,宜详审焉。(《试效》)痞同湿治,惟宜上下分消其气,如果有内实之证,庶可略与疏导。世人苦于痞塞,喜行利药以求速效,临时通快,痞若再作,益以滋甚。(《微义》)中气虚弱,不能运化精微,心下痞者,以香砂六君子汤主之。有饮食痰积,不能施化为痞者,以枳缩二陈汤加姜炒黄连主之,亦治心下夯闷,虚寒不散。心下痞,或宽或急,常喜热物,以枳实理中汤主之。(《原病集》)邪气作痞,宜用疏剂。若气不顺,冲上而为痞,此乃虚痞,愈疏而痞愈作,宜于收补之中,微有疏通之意,决不可十分用香剂,古方载泻后膈痞用理中,即此意也。痞塞服诸药不效,大便不甚通者,宜感应丸加巴豆。

(《要诀》)虚寒之痞,凡过于忧思,或过于劳倦,或饥饱失时,或病后脾气未醒,或脾胃素弱之人而妄用寒凉克伐之剂,以致重伤脾气者,皆能有之。其证则无胀无闷,但不知饥,亦不欲食。问其胸腹胀痞,则曰亦觉有些,而又曰不甚胀。盖本非胀也,止因不欲食而自疑为胀耳。察其脉则缓弱无神,或弦多胃少,察其形则色平气怯,是皆脾虚不运而痞塞不开也。此证极多,不得因其不食,妄用消耗,将至胃气日损,则变证百出矣。治宜温补,但使脾肾气强,则痞满开而饮食日进,元气自复矣。饮食偶伤,致为痞满者,当察其食滞之有无而治之。实滞之痞,当察其所因而治之。(《景岳》)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忌破气、下、湿润、苦寒。宜健脾、兼散结滞、甘温、辛香。(《本草经疏》)和中泻痞诸方 泻脾汤,治脾脏气实,胸中满,不能食方。

茯苓(四两) 浓朴(四两炙) 桂心(五两) 生姜(八两切) 半夏(一升洗去滑) 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又主冷气在脾脏,走在四肢,手足流肿,亦逐水气。(《千金翼》)《医心》效验方,游气汤,治上气,于本方加枳实子。

治心下蓄积痞闷,或作痛,多噫败卵气,枳壳散。

枳壳(去瓤锉麸炒) 白术(各半两) 香附子(一两麸炒舂去皮) 槟榔(三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不拘时候。庞老方。(《本事》)消痞汤,一名木香化滞汤,治因忧气(按:《辨惑论》此有食湿面三字)郁结中脘,腹皮里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

枳实(炒) 当归梢(以上各二分) 陈皮 木香(以上各三分) 柴胡(四分) 草豆蔻 炙甘草(以上各五分)半夏(一钱) 红花(少许)上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食远服,忌酒湿面。(《兰室》)(按:《医鉴》开怀散,系此方之变,见《积聚》,宜参。)枳实消痞丸,治心下虚痞,恶食懒倦,开胃进食。

枳实 黄连(各五钱) 干生姜(一钱) 半夏曲(三钱) 浓朴(炙四钱) 人参(三钱) 炙甘草(二钱)白术(二钱) 白茯苓(二钱) 麦 面(二钱)上件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量虚实加减。(《试效》)枳实理中丸,治中脘痞滞,气不宣通,积寒停饮,饮入不化。(《宝鉴》)(即理中丸加枳实各等分。)家弟曾余患呕逆不食者月余,服宽膈理气药二十余剂,几至绝粒,而痞胀异常。邀余诊之,脉得虚大而数。按仲景脉法云:大则为虚,数则为虚,此胃中阳气大虚,而浊阴填塞于膈上也。因取连理汤方,用人参三钱服之,四剂而痞止食进,后与异功散,调理数月而安。(《医通》)别驾吴蛟水公祖夫人,患痞眩呕逆,向因下体畏寒,肢肘麻木,久服八味、参附不彻,六脉弦滑而按之则濡。此中焦素蕴痰湿,阳气不能周于四末之象,得桂、附辛热之力,有时虽可暂开,究非真阳之虚,且有地黄之滞,所以痞晕漫无止期。遂疏《局方》七气汤,加沉香,一服豁然,再服神爽食进而安。(同上)三脘痞气丸,治三焦痞滞,气不升降,水饮停积,不得流行,胁下虚满,或时刺痛,宜服。

沉香 大腹子 槟榔 缩砂(各半两)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木香 白豆蔻 三棱(炮各一两)半夏(汤泡七次二两)上为末,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陈皮汤亦得,食后。(《宝鉴》)(按:此方先教谕去陈皮,以大腹皮代子用。)胜红丸,治心腹痞满,消食快气,美进饮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2

    淡定的女人最幸福2

    本书是为女人倾心打造的一本暖心之作,里面的每—个故事、每一句箴言都在以自身的温度和质感,似清澈的流水一般洗涤女人内心的不满、悲伤和失望,带领身心疲惫的女人穿过黑暗感受阳光。其内容包括:有一种幸福叫守候;守住生命中的沉香;心若安好,便是晴天;爱,在平淡的流年;留一段安静的时光给自己等。
  • 等到开放的那一天

    等到开放的那一天

    我常常想,倘若梅杏没有来到我们村,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个我?梅杏来我们村的时候,是那年的秋天。深秋。或许已然是初冬了。芦花早就开了,雪白的一片,厚厚地铺在江岸,绵延十几里,远远望去,很是壮观。当一行人在村头出现的时候,天空已经把最后一抹晚霞都收尽了,只剩下一轮夕阳血红血红地挂在西边的天空上,孤孤单单的。那血红血红的样子,仿佛一只注入了苏丹红的鸭蛋黄,看上去有些古怪。而那天看上去也有些古怪的是我们村的人。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纷纷从家里跑出来,朝着一个地方聚集。仿佛长江涨水的季节,忽然大堤裂了一道口子,江水以不可阻挡之势朝着那个缺口奔涌。
  • 重生之超级仙医

    重生之超级仙医

    (火爆装逼爽文)从他重新修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的名字将成为一种荣耀!大帝归来,重修无上仙法!从此强势崛起,吊杀四方!“这一世,谁能阻我?”——褚尚泽。(有人说他杀伐果断、不近人情,有人说他狂妄无知、不留情面,话说满级的大boss降临新手营,不就是这个态度吗?)
  • 婚令如山,契约娇妻请入局

    婚令如山,契约娇妻请入局

    沈木棉和许熙北是青梅竹马,可她从来没有想过他会坑她,一本鲜红的结婚证将二人捆绑在了一起。婚后的每一天都被男神宠上了天,白日里她是光芒万丈的许太太,黑夜里就被男神各种索取报酬。“沈秘书,进来一下。”“……”半天没人回应。“总裁,总裁夫人已经出国旅游,让我送给你4个字。”首席秘书严肃回答,不敢抬头看正一脸阴沉的总裁。“说。”首席秘书突然很尴尬:“衣冠禽兽。”总裁脸不红心不跳地反思,咳咳,前几日似乎太过“用力”了!某日旅游玩的正欢快的某人,手腕突然被人抓住,吓了一跳,回头就看到一张人神共愤的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永远不说再见

    永远不说再见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芬的最新作品选集,包括《永远不说再见》《伞》《逃离》等作品。刘芬的作品语言清晰、故事叙事饱含对人世、情感的思考,既有女性作家的细腻心理描写,亦有对现代都市中众生相的深刻洞察。每一篇都是近年来女性作家中难得的优秀作品。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薄命是红颜

    薄命是红颜

    历史似乎只是由男人写就的,女人们偶尔参与其中,身影也往往被夹在了缝隙中成了—枚标本或书签。《薄命是红颜》选取了近20位历史上的女 名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 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 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
  • 豪门帝少请温柔

    豪门帝少请温柔

    男友精心求婚,却被神秘男子横插一脚,让所有人认为她一脚踏两船的无品女人。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噩梦的开始……“我要你白天为佣,夜为奴,日日夜夜折磨你,以消我心头之恨……”真相大白时被伤的遍体鳞伤的她,转身潜逃。再次重逢,他们的身份对调,他依然霸道且强势:“女人,这辈子你只能是我的,别想再逃!”【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律杂抄

    律杂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蔷薇蕾”的凋谢(一)

    “蔷薇蕾”的凋谢(一)

    土谷荣一郎唯一的兴趣是,到旧书店买书。虽然这与他的警官身分不太相称,但在不值勤的日子里,他总是到小街小巷中几乎被人们遗忘的旧书店里去。一闻到旧书特有的霉气味,他就感到特别快慰。说是买旧书,却不是要寻找珍本和孤本。他专门喜欢到人们不太去的书店里,从人们不太去翻阅的书架中,寻找一些没有人买的、甚至没有人摸过的盖满尘土的书。有一天,土谷在一个胡同里的旧书店里随意浏览着旧书。这个书店他以前没有来过,因为它距离土谷平时散步的路线较远,所以不经常到这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