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1700000002

第2章 入初地品

问曰。汝说此语开悟我心甚以欣悦。今解十地必多所利益。何等为十。答曰

此中十地法  去来今诸佛

为诸佛子故  已说今当说

初地名欢喜  第二离垢地

三名为明地  第四名焰地

五名难胜地  六名现前地

第七深远地  第八不动地

九名善慧地  十名法云地

分别十地相  次后当广说

此中者大乘义中。十者数法。地者菩萨善根阶级住处。诸佛者。十方三世诸如来。说者。开示解释。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说此十地。是故言已说今说当说。菩萨在初地始得善法味心多欢喜故名欢喜地。第二地中行十善道离诸垢故名离垢地。第三地中广博多学为众说法能作照明故名为明地。第四地中布施持戒多闻转增。威德炽盛故名为炎地。第五地中功德力盛。一切诸魔不能坏故名难胜地。第六地中障魔事已。诸菩萨道法皆现在前故名现前地。第七地中去三界远近法王位故名深远地。第八地中若天魔梵沙门婆罗门无能动其愿故名不动地。第九地中其慧转明调柔增上故名善慧地。第十地中菩萨于十方无量世界。能一时雨法雨如劫烧已普澍大雨名法云地。问曰。已闻十地名。今云何入初地。得地相貌及修习地。答曰

若厚种善根  善行于诸行

善集诸资用  善供养诸佛

善知识所护  具足于深心

悲心念众生  信解无上法

具此八法已  当自发愿言

我得自度已  当复度众生

为得十力故  入于必定聚

则生如来家  无有诸过咎

即转世间道  入出世上道

是以得初地  此地名欢喜

厚种善根者。如法修集诸功德。名为厚种善根。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故名为善根。如一切恶法皆从贪恚痴生。是故此三名不善根。阿毗昙中种种分别。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不系合为十二。有心相应有心不相应合二十四。此中无漏善根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修集。余九菩萨地中修集。又未发心时久修集。或一心中有三。或一心中有六。或一心中有九。或一心中有十二。或但集心相应不集心不相应。或集心不相应不集心相应。或集心相应亦心不相应。或不集心相应心不相应。是诸善根分别。如阿毗昙中广说。此中善根为众生求无上道故。所行诸善法皆名善根。能生萨婆若智故名为善根。行于诸行者。善行名清净。诸行名持戒。清净持戒次第而行。是持戒与七法和合故名为善行。何等为七。一惭二愧三多闻四精进五念六慧七净命净身口业。行此七法具持诸戒。是名善行诸行。又经说诸禅为行处。是故得禅者名为善行诸行。此论中不必以禅乃得发心。所以者何。佛在世时无量众生皆亦发心不必有禅。又白衣在家亦名为行。善集资用者。上偈中所说。厚种善根善行诸行多供养佛善知识护具足深心悲念众生信解上法。是名资用。又本行善法必应修行亦名资用。所谓布施忍辱质直不谄心柔和同止。乐无愠恨性殚尽不隐过。不偏执不佷戾。不诤讼不自恃不放逸。舍憍慢。离矫异。不赞身堪忍事。决定心能果敢受。不舍易教授。少欲知足乐于独处。如是等诸法随行已。渐能具足殊胜功德。是法味坚牢故名为本行。若离是法不能进得胜妙功德。是故此本行法与八法和合故。为初地资用。善供养诸佛者。若菩萨世世。如法常多供养诸佛。供养有二种。一者善听大乘正法若广若略。二者四事供养恭敬礼侍等。具此二法供养诸佛。名为善供养诸佛。善知识者。菩萨虽有四种善知识。此中所说能教入大乘。具诸波罗蜜。能令住十地者。所谓诸佛菩萨及诸声闻。能示教利喜大乘之法令不退转。守护者。常能慈愍教诲。令得增长善根。是名守护。具足深心者。深乐佛乘无上大乘一切智乘。名为具足深心。问曰。无尽意菩萨。于和合品中。告舍利弗。诸菩萨所有发心皆名深心。从一地至一地故名为趣心。增益功德故名为过心。得无上事故名为顶心。摄取上法故名为上心。现前得诸佛法故名为现前心。集利益法故名为缘心。通达一切法故名为度心。所愿不倦故名为决定心。满所愿故名为喜心。身自成办故名无侣心。离败坏相故名调和心。无诸恶故名为善心。远离恶人故名不杂心。以头施故名难舍心。救破戒人故名持难戒心。能受下劣加恶故名难忍心。得涅槃能舍故名难精进心。不贪禅故名难禅定心。助道善根无厌足故名难慧心。能成一切事故。名度诸行心。智慧善思惟故名离慢大慢我慢心。不望报故是一切众生福田心。观诸佛深法故名无畏心。不障阂故名增功德心。常发精进故名无尽心。能荷受重担故名不闷心。又深心义者。等念众生普慈一切。供养贤善悲念恶人尊敬师长。救无救者无归作归无洲作洲。无究竟者为作究竟。无有侣者能为作侣。曲人中行于直心。败坏人中行真正心。谀谄人中行无谄心。不知恩中行于知恩。不知作中而行知作。无利益中能行利益。邪众生中行于正行。憍慢人中行无慢行。不随教中而不愠恚罪众生中常作守护。众生所有过不见其失。供养福田随顺教诲受化不难。阿练若处一心精进。不求利养不惜身命。复次内心清净故无有诳惑。善口业故不自称叹。知止足故不行威迫。心无垢故行于柔和。集善根故能入生死。为众生故忍一切苦。菩萨有如是等深心相。故不可穷尽。汝今但说深心相何得不少。答曰。不少也。无尽意。总一切深心相在一处说。而此中分布诸地。此十住经。地地别说深心相。是故菩萨随诸地中皆得深心深心之义即在其地。今初地中说二深心。一者发大愿。二者在必定地。是故当知随在十地善说深心。汝说何得不少。是事不然。悲心于众生者。成就悲故名为悲者。何谓为悲。悼愍众生救济苦难。信解诸上法者。于诸佛法信力通达。发愿我得自度已当度众生者。一切诸法愿为其本。离愿则不成。是故发愿。问曰。何故不言我当度众生。而言自得度已当度众生。答曰。自未得度不能度彼。如人自没淤泥。何能拯拔余人。又如为水所[漂*寸]不能济溺。是故说我度已当度彼。如说

若人自度畏  能度归依者

自未度疑悔  何能度所归

若人自不善  不能令人善

若不自寂灭  安能令人寂

是故先自善寂而后化人。又如法句偈说

若能自安身  在于善处者

然后安余人  自同于所利

凡物皆先自利后能利人。何以故。如说

若自成己利  乃能利于彼

自舍欲利他  失利后忧悔

是故说自度已当度众生。问曰。得何利故能成此事入必定地。又以何心能发是愿。答曰。得佛十力能成此事。入必定地能发是愿。问曰。何等是佛十力。答曰。佛悉了达一切法因果名为初力。如实知去来今所起业果报处名为二力。如实知诸禅定三昧分别垢净入出相名为三力。如实知众生诸根利钝名为四力。如实知众生所乐不同名为五力。如实知世间种种异性名为六力。如实知至一切处道名为七力。如实知宿命事名为八力。如实知生死事名为九力。如实知漏尽事。名为十力。为得如是佛十力故。大心发愿即入必定聚。问曰。凡初发心皆有如是相耶。答曰。或有人说。初发心便有如是相。而实不尔。何以故。是事应分别不应定答。所以者何。一切菩萨初发心时。不应悉入于必定。或有初发心时即入必定。或有渐修功德。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不入必定。后修集功德值燃灯佛得入必定。是故汝说一切菩萨初发心便入必定是为邪论。问曰。若是邪论者。何故汝说以是心入必定。答曰。有菩萨初发心即入必定。以是心能得初地。因是人故说初发心入必定中。问曰。是菩萨初心。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是心云何。答曰。是心不杂一切烦恼。是心相续不贪异乘。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是心为常能集善根。是心能知有为无常。是心无动能摄佛法。是心无覆离诸邪行。是心安住不可动故。是心无比无相违故。是心如金刚通达诸法故。是心不尽集无尽福德故。是心平等等一切众生故。是心无高下无差别故。是心清净性无垢故。是心离垢慧昭明故。是心无垢不舍深心故。是心为广慈如虚空故。是心为大受一切众生故。是心无阂至无障智故。是心遍到不断大悲故。是心不断能正回向故。是心众所趣向。智者所赞故。是心可观小乘瞻仰故。是心难见。一切众生不能睹故。是心难破能善入佛法故。是心为住一切乐具所住处故。是心庄严福德资用故。是心选择智慧资用故。是心淳厚以布施为资用故。是心大愿持戒资用故。是心难沮忍辱资用故。是心难胜精进资用故。是心寂灭禅定资用故。是心无恼害慧资用故。是心无嗔阂慈心深故。是心根深悲心厚故。是心悦乐喜心厚故。是心苦乐不动舍心厚故。是心护念诸佛神力故。是心相续三宝不断故。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初必定心。如无尽意品中广说。是心不杂一切烦恼者。见谛思惟所断二百九十四烦恼不与心和合故名为不杂。是心相续不贪异乘者。从初心相续来。不贪声闻辟支佛乘。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相续不贪异乘。如是等四十句论。应如是知。问曰。汝说是心常。一切有为法皆无常。如法印经中说。行者观世间空无有常而不变坏。是事何得不相违耶。答曰。汝于是义不得正理故作此难。是中不说心为常。此中虽口说常。常义名必定初心生必能常集诸善根不休不息故名为常。生如来家者。如来家则是佛家。如来者。如名为实。来名为至。至真实中故名为如来。何等为真实所谓涅槃。不虚诳故是名如实。如经中说。佛告比丘。第一圣谛无有虚诳涅槃是也。复次如名不坏相。所谓诸法实相是。来名智慧。到实相中通达其义故名为如来。复次空无相无作名为如。诸佛来至三解脱门。亦令众生到此门故。名为如来。复次如名四谛。以一切种见四谛故名为如来。复次如名六波罗蜜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是六法来至佛地故名为如来。复次谛舍灭慧四功德处。名为如来。以是四法来至佛地故名为如来。复次一切佛法名为如。是如来至诸佛故。名为如来。复次一切菩萨地喜净明炎难胜现前深远不动善慧法云名为如。诸菩萨以是十地来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如来。又以如实八圣道分来故名为如来。复次权智二足来至佛故名为如来。如去不还故名为如来。如来者。所谓十方三世诸佛是。是诸佛家名为如来家。今是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名为生如来家。又是菩萨必成如来故。名为生如来家。譬如生转轮圣王家有转轮圣王相。是人必作转轮圣王。是菩萨亦如是生如来家。发是心故必成如来。是名生如来家。如来家者。有人言。是四功德处所谓谛舍灭慧。诸如来从此中生故。名为如来家。有人言。般若波罗蜜及方便。是如来家。如助道经中说

智度无极母  善权方便父

生故名为父  养育故名母

一切世间以父母为家。是二似父母故名之为家。有人言。善慧名诸佛家。从是二法出生诸佛。是二则是一切善法之根本。如经中说。是二法俱行能成正法。善是父慧是母。是二和合名为诸佛家。如说

菩萨善法父  智慧以为母

一切诸如来  皆从是二生

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诸佛家。从此二法生诸如来。此中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复次般舟三昧是父。无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说

般舟三昧父  大悲无生母

一切诸如来  从是二法生

家无过咎者。家清净故。清净者。六波罗蜜四功德处方便般若波罗蜜善慧般舟三昧大悲诸忍。是诸法清净无有过故名家清净。是菩萨以此诸法为家故无有过咎。转于过咎转于世间道入出世上道者。世间道名即是凡夫所行道转名休息。凡夫道者不能究竟至涅槃常往来生死。是名凡夫道。出世间者。因是道得出三界故名世间道。上者妙故名为上。入者正行道故名为入。以是心入初地名欢喜地。问曰。初地何故名为欢喜。答曰

如得于初果  究竟至涅槃

菩萨得是地  心常多欢喜

自然得增长  诸佛如来种

是故如此人  得名贤善者

如得初果者。如人得须陀洹道。善闭三恶道门。见法入法得法。住坚牢法不可倾动。究竟至涅槃。断见谛所断法故心大欢喜。设使睡眠懒惰不至二十九有。如以一毛为百分。以一分毛分取大海水若二三渧。苦已灭者如大海水。余未灭者如二三渧。心大欢喜。菩萨如是得初地已。名生如来家。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天王梵王沙门婆罗门一切声闻辟支佛等所共供养恭敬。何以故。是家无有过咎故。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四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滋味。不断诸佛种故心大欢喜。是菩萨所有余苦如二三水渧。虽百千亿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无始生死苦。如二三水渧。所可灭苦如大海水。是故此地名为欢喜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二

同类推荐
  • 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Iron Puddler

    The Iron Puddl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药房樵唱

    药房樵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丛林盛事

    丛林盛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Kwaidan

    Kwaid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花妖曼珠,叶妖沙华

    在很久很久以前,妖界住着一对男女妖精。男子名为叫沙华,女子名为曼珠。他们是守护在碧落地的精灵。碧落地开满了大片大片的彼岸花,起初,花与叶是相连的。花妖便是花的化身,叶妖便是叶的化身。彼岸花的前世今生。花妖与叶妖以及天界上仙的爱恨纠葛。她与他本该是一对妖精眷侣,但却因为触犯天条而失去记忆。他想,这样也好,一切可以重新开始。却岂料奸人从中阻隔,让她与不期而遇的天界上仙触发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情缘。他内心苦涩,却终不曾说出真相。最后,他以一己之身成全他们。元神俱灭之时,她终于醒悟。他与她,是否今生已无缘。
  • 红颜贪欢

    红颜贪欢

    【起点女生网2组A班签约作品】她说:人生在世,不过须臾。她继续说:在世不贪欢,枉自为红颜。可是……*************************新坑《非上花轿》、《鸳鸯相报何时了》正在更新,敬请收藏阅读。
  • 未央流年

    未央流年

    她是乱世之中颠沛流离的女子,一朝没入宫籍,原以为再也没有出头之日。然而乱世之中风云骤变,如果不想成为旁人垫脚的石子,就只能拔出利剑,守护自身。那一年杏花微雨,她含笑如春风拂柳,他青衣高冠,风姿卓越。然而岁月流年,这场你死我活的争斗里,如何能人生若只如初见呢。
  •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系统,积分能兑钱吗?”“不能。”“那我要你何用!”“本系统能让你当上学霸,你还要钱干啥?”——(起点书友群~学霸1群:792432993(已满) 学霸2群:857106765学霸v群:811131437(加群需要全订阅截图~))本书又名《我要当学霸》
  •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江南冬景(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公园

    公园

    出了清华公寓北门,正对着的便是港城开发区公园。昨晚落了一场小雨,人造瀑布,冲公寓门似高头大马,咆哮着人立而起,落下,再立起。从右侧拾级而上,第一梯是13阶,第二和第三梯,都是5阶,剩余五梯,全是3阶。祝天成每天晨练,必经此处。往左拐偏离石径,人踩出的小道,绕往树林深处。石径与小道交汇处第3棵树下坐一女子,在无声地擤鼻涕。她面前扔掉的手纸,散落一堆,如果划拉起来,足有一垃圾抄子。祝天成停下脚步,犹豫一阵,还是往前走去。他迈到第三步的时候,仿佛再也迈不动了。他不信迷信,自然也不认可投胎转世一说。他以为是幻觉。
  • 我的父亲是医生

    我的父亲是医生

    写一篇女儿和父亲的小说。女儿娇蛮,不懂事,父亲无条件爱女儿。女儿总觉得以后会对父亲好。而这以后变成无期,因为父亲走了。父亲走的前几天,女儿仍未想到父亲会从自己眼前消失。直到眼睁睁地看着父亲离开,才知道父亲是生命中不可缺失的部分。回想父亲生前自己种种不孝,泪流满面。为什么子欲孝而亲不在?因为父母在时,我们总难学会懂事和慈悲。父亲并非生来就是我们的父亲,他亦有他的人生故事,而且精彩。
  • 以生死之名

    以生死之名

    在一个下位面,叶一以捡破烂为生。为了成为一方霸主,他踏上强者之路。此大陆,唯神独尊。不成神,终为神仆。
  • 更师记

    更师记

    吴宝玲是个老实人,从没想过有一天会牵头上访。一开始她只是有点着急上火。期中考试,100分的数学试卷,女儿只得了69分。尽管三天前已经从一脸沮丧的柳月嘴里听到这个分数,家长会上拿到成绩单,看着到处是红叉的卷面,她还是心往下沉,一有急事就免不了疼的那颗牙马上就开始钻心了。家长会,主科老师分别都来叨咕几分钟。别的老师讲什么,吴宝玲听得含含糊糊,她的注意力都在数学老师那儿。数学老师姓齐,年轻,春节刚结婚,开学时给学生们发了喜糖,柳月拿回来显摆过。齐老师声音不大,绵绵糯糯,普通话标准,是吴宝玲喜欢的那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