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4600000020

第20章

寧復者。責詞何有此事也。泥洹經云。佛將般涅槃。於中路患痢。爾雅曰。路有九達曰逵。雙樹者。即娑羅樹。此云堅固。有四雙八隻。四榮四枯。表四德破四倒。如來於中。頭西面南右脇而臥。示現入滅。靈竭者智滅也。體盡者身滅也。天棺者。以千疊纏身。內金棺中次銀次銅。次以鐵棺。灌滿香油。依輪王棺法。化火焚之也。經中廣有異事。皆是隨機見聞。非謂如來體。有生滅也。

三結責迷情。文三。初責有。

而惑者居見聞之境。尋殊應之迹。

即前所陳有餘行相。皆是殊異應迹耳。

秉執規矩。而擬大方。

秉亦執也。規矩者方圓也。老子曰。大方無隅。方圓豈能擬議。以顯真身。湛寂有相。豈能指陳耶。

二青無。

欲以智勞至人。形患大聖。謂捨有入無。因以名之。

此責前所陳無餘行相。因以名之者。因捨有入無。名為返本真實迷之甚也。

三結責。

豈謂採微言於聽表。拔玄根於虗壤者哉。

採拔皆取也。微言者。諸經之妙言也。即維摩放光等經。玄根者。法性真源也。虗壤者。不實之土。以喻應相。為前難者。執權名滯化相故。今責之。豈能採實教微言於聽表。又豈能取法性玄根。於應化之間。上釋真應異同辨竟。

二有無即離辨二。初有無難出問中二。初章名。

徵出第四

徵者推問也。因前章明涅槃出有無故。今雙牒有無。而推問涅槃出有無之理也。

正問二。初汎敘難端中二。初汎敘。

有名曰。夫渾(上呼)元剖判。萬有參分。

儒道窮五運之前。天地未分三才。渾為一氣。故曰混元。亦曰混沌。至於剖判清濁。則清昇曰天。濁墜曰地。和氣於中曰人。則三才啟運。萬物不過三。而分之也。

有既有矣。不得不無。無不自無。必因於有。所以高下相傾有無相生。此乃自然之數數極於是。

三才是有對有立無。於有無中。復暫有無。或高或下。相向相生。此則物理之數。自然如是非彊使之。

以此而觀化母所育。理無幽顯。

道經云。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母者母人有生育義故。未有三才名字之前。此為變化之本。今觀此理。幽顯萬物。無不統攝也。

恢憰恑怪無非有也。

莊子云。恢憰恑怪道通為一。此則言其變怪殊形好醜差別。無不屬有。亦不過有無所攝。

有化而無無非無也。

有而後化。化復歸無。無不屬無。

然則有無之境理無不統。

三才屬顯變怪屬幽竝不過有無故。理無不統。意謂真實涅槃。亦不過無之所統。

二引證。

經云有無二法攝一切法。

此證前為量。

二正伸難意文三。初別經標指。

又稱三無為者。

小乘說無為有三相宗說六。今約小乘人致問也。

虗空。

一也。太虗非生住異滅故。性離作為。

數緣盡。

二也。數即智也。以智為緣。揀擇諸惑。顯滅盡理。即擇滅無為也。

非數緣盡。

三也。即非擇滅無為。不假智數擇斷而得滅盡。如阿羅漢。永離三界苦果。果非擇斷故。云非擇滅。但斷集因。即擇滅也。

數緣盡者。即涅槃也。

標指擇滅所顯。以為真實無為之義。然前即雙執有無二相為真。今則已知有相非真故。疑無相必實雖則捨有取無意。謂亦不過二相故。責無為何離有無也。

二推求出意。

而論云。有無之表。別有玅道。

前云果出有無之域。

玅於有無謂之涅槃。

玅者不可思議故。不可以有無思議。謂之玅道。

請覈玅道之本。

請無名者。研覈其本。必不過於有無。

果若有也。雖玅非無。雖妙非無。即入有境。

此牒前云雖無而有。所謂非無乃徵之也。道若是有玅局非無。非無之玅。即當入有。故知非無即是有也。

果若無也。無即無差。無而無差。即入無境。

又前云雖有而無。所謂非有復徵之也。道若是無玅在無差。無差之玅。即當入無。

總而括之即而究之。無有異有而非無。無有異無。而非有者明矣。

有名者。總以非有非無之文。搜括推究。玅道之本如是也。無有者。不可也。異者非也。不可非有。又非無。又不可非無又非有。玅在非無則定有。玅在非有則定無。則非有非無。微玅之道。不過有無義已明矣。

三結責非理。

而曰有無之外。別有玅道。非有非無。謂之涅槃。

牒前所言出有無也。

吾聞其語。未即於心也。

未解此語故。即者契也。

二雙超不離答。文二。初章名。

超境第五

超出也。境謂色等六塵。界上難者。先以有無名相求真。次徵出有無之所以。今顯真體。超出色聲妄境故。不可以應化為真。故前云果出有無之域。乃曰超境。若了色性本寂有無元真故。下云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故科曰雙超不離也。

二正答。文二。初破汎難三。初縱奪破。

無名曰有無之數。誠以法無不該。理無不統。

此縱也。誠實也。法即萬法。理謂物理。前有名者。所陳有無實。能該統諸法道理。生則有攝。滅則歸無故。

然其所統俗諦而已。

奪破也。俗諦從緣故。有無可統。則知前章所明。但以俗難真耳。

二引經破。文三。初引經。

經曰。真諦何耶。涅槃道是。俗諦何耶。有無法是。

皆上句問。下句答。雖真俗二諦不即不離。然而難者。以俗混真為問故。今引經。且就不即門以示之。涅槃此曰無為。既無生住異滅為作之相。真諦豈有無可攝也。故知前說有無能統者。即俗諦且。

二推釋。

何則(何謂有無是俗諦耶)有者有於無。無者無於有。

無而忽有故曰有。於無有而忽無故曰無。於有。

有無所以稱有。無有所以稱無。

有其無故稱有。無其有故曰無。

然則有生於無。(因無生有)無生於有。離有無無。離無無有。有無相生。其猶高下相傾。

傾奪也。似高下相形奪也。

有高必有下。有下必有高矣。

三結非。

然則有無雖殊。俱未免於有也。

有有故有無。乃不過有為對待所攝故。曰俗諦耳。

三結責。

此乃言象之所以形。是非之所以生。

此出過也。形現也。因有無故。言象可現。是非可生。下責云。

豈足以統夫幽極。而擬夫神道者乎。

幽極者。無為之理。幽深以至於極。神道者。道不可思議故曰神。豈以言象是非之理。而統之耶。

二答正難三。初明前章意。

是以論稱出有無者。

前位體論云果出有無也。

良以有無之數。止乎六境之內。

覈體中所陳有無二相。不過色等六境。

六境之內。非涅槃之宅。(應化非真實故)故借出以祛之。

祛遣也。位體中言出。乃假借之以遣。覈體中執應之惑。

二正顯超境。

庶悕道之流。彷彿幽途。託情絕域。得意忘言。

總勸離執也。庶望也。悕求也。彷彿者近也。幽途者正道也。託情者寄心也。望求道之人。不可任情執。而遠真旨。當以非有非無正解。彷彿近於正道寄解心。於絕六塵之域。得意趣而亡。出有無之言。固可求道矣。

體其非有非無。

此示正解也。體解也。真常法體。即應化而不可以有無聲色推求。方為體解。

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

此明不離義。若即應而真。真不離應故。非有無相外。別有真佛之體。

三示前經意。

經曰。三無為者(前引之經也)蓋是羣生紛繞。生乎篤患。篤患之尤。莫先於有。

此明經意。紛繞者。妄心紛飛眾惑纏遶篤重也。患害也。即善惡等業也。由妄動故。造業受報。故曰篤患。推其過尤本因。執有而興。

絕有之稱(平)莫先於無。

經說無為為真。欲絕有為惑業故。權教三乘。皆說擇斷惑業。永離苦果。而證無為。方為真實。

故借無以明其非有。

假借無為真實。以破有為顛倒。

明其非有非謂無也。

經中明其虗妄非有。非謂無是真實。又三乘之人。若明有為非有。更當了法性真常。非謂斷滅之無故。不可執權經疑實旨也。

三兩亦雙非辨二。初雙非即離問。二即離同時答。初中二。初章名。二正問。今初。

搜玄第六

搜求也。搜求前章玄旨。何以非即。又非離耶。

二正問三。初牒前敘疑。

有名曰。論旨云。涅槃既不出有無。

前云豈曰有無之外別有一有而可稱哉。

又不在有無。

得意忘言體其非有非無。

不在有無。則不可於有無得之矣。不出有無。則不可離有無求之矣。求之無所。便應都無。

即之不得離之不可恐應無道可求。

二重述疑意。

然復不無其道。

有名者。又復疑之云。道不可曰無。

其道不無。則幽途可尋。

既疑有道。必可搜尋。

所以千聖同轍。未嘗虗返者也。

此釋不無所以。千者大數也。轍車轍。有運載義。眾聖同以涅槃出離。未有不得。而却返三界者。乃知其道不無矣。

三搜求玄旨。

其道既存。而曰不出不在。必有異旨。可得聞乎。

雖知道存乎不出不在之間。未達不出不在之旨故。求於聞誨。此則解心已庶幾矣。

音切

(後光切)

(莫朗切)

(杳音)

(怖古切)

(女交切)

(子姚切)

(於何切)

(力誓切)

(奇歸切)

(力弔切)

(居毀切)

(古穴切)

同类推荐
  • 佛说兜沙经

    佛说兜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题兴善寺隋松院与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Under Western Eyes

    Under Western Ey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易象图说内篇

    易象图说内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易

    周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带着技能闯星际

    带着技能闯星际

    顶级游戏玩家风汐桦意外(?)穿越到未来世界,面对全然陌生的一切,她如何应对?且看我大机智与美貌并存的女主如何玩转星际!风汐桦:“低调?呵,笑话。“路人甲:“老板我要举报,楼上有人装13。”风汐桦:“把我的龙骨作杖身,玄冥水作装饰,天心石作聚灵石的法杖拿来,我要教他做人。"路人甲卒。
  • 大漠狼孩

    大漠狼孩

    胡喇嘛村长带猎队灭了母狼家族,哺乳期的母狼叼走无辜者——我的弟弟小龙哺养成狼孩;我从胡喇嘛棍棒下救出母狼的另一只小狼崽秘密养大;于是,人与兽的生存对换,还能是原来的人与兽吗?父亲苏克历尽艰辛寻找爱子小龙,与母狼、盗贼、恶劣的环境展开了大智大勇的殊死搏杀,在古城废墟中披狼皮装狼数年想办法与狼孩接近,然而诱捕回来的儿子已然不是原先的儿子,完全是一只心属荒野嗜血成性的半人半兽!被我养大的狼崽白耳,通人性而机智勇敢、复仇心很强,多次同灭绝狼族的胡喇嘛等人发生冲突, 展开复仇厮杀,死里逃生,可回到荒野时母狼不接纳它这被人类养大的“逆子”!
  •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全传(下)

    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作为旧中国统治阶级的代表和最高统治者,曾经统治中国22年,其后又统治台湾27年,前后近50年。蒋介石(1887—1975)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国陆军速成学堂。1908年留学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会。1910年日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为士官候补生,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1923年赴苏联考察军事政治。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率师北伐途中,于1927年发动了“4·12”政变,在各地清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公开破裂。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不断进行新军阀混战。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发迹史

    武则天14岁入宫,历经12年的蹉跎,26岁却身处感业寺,只能青灯古佛。美人心中的那一计,让李治相思难忍,这才令武则天的人生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二次进宫后,武则天自导自演了一场惊心动魄、血腥残忍的权力大角逐:昭仪,皇后,天后,临朝称制,改唐为周,天下升平……如此82载,谁堪比之?武则天何以从单亲女孩成长为三国皇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令无数粉黛、朝臣尽折腰?不妨看看她的心术操练和宫斗绝技。畅销书作家池墨将通过《武则天发迹史》一书为读者揭秘武则天的发迹之路。
  • 东方幻花录

    东方幻花录

    白色玫瑰,朴素白芒,却是何时凋零?肆落樱花雪,望外池水锦鲤嬉,可怜人已逝。*二次设定完全崩坏注意*设定可能会有错乱*可能有私设*非龙傲天等注意
  • 宠妻101,pick百亿小甜妻

    宠妻101,pick百亿小甜妻

    千年前,大婚当日,他将红线系在长嫂腰间。从此,恣意妄为,像个不懂事的孩子一样,凭她宠爱娇惯闹翻了天。战场上以一当百杀伐决断的男人,被她困于四方床榻间,与她殊死搏弈,至死方休。千年一叹,纪恒然终究是娶到了寤寐难求的姑娘。只,再不敢任性对待,自甘捧如掌上明珠。从古至今,他执意去寻她的手,终究圆了失足恨。从姬然到纪然,她冠以他的姓,成全了两世情。
  • 跟亿万大亨谈个恋爱

    跟亿万大亨谈个恋爱

    “小东西,你真甜。”一次醉酒,她误惹了权势滔天的大人物,牛郎摇身一变成了至高无上的霸道总裁,宠她上天。明明说好做一对有名无实的夫妻,结果婚后管这管那连家门都不让出,终于,某一天,沈小九忍无可忍走到他面前,“厉南衍,我们离婚!”“离婚?”男人不紧不慢地放下手中的工作,邪魅逼近她,“我们的宝宝不能没有爹地,而且,他还想要个妹妹……”
  • 砺炼完美人格

    砺炼完美人格

    塞缪尔·斯迈尔斯在这方面的兴趣一直被“砺炼完美人格”这一主题所吸引,他习惯于从给那些年轻人的演讲体会中做些记录,有时在几个小时的课堂后作笔记,记下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果,因为他在构思与此相关的主题。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有些是很古老的,没有经过改编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由旧的故事改编的,它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后,演变成现在的形式。这些故事有的被缩减,有的被加长,有的保持原来的结构,有的结构已被改变,都是讲故事的人根据听众的特点有意或无意为之。有一些故事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形式,之所以被收录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喜欢听这些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孩子机敏、诚信、善良、勇敢、知足、谦虚的品格,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心灵。此外,本书将作品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绘制成画,让孩子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精彩,获得身心的愉悦,开阔眼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