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16100000020

第20章

从布施至波罗蜜生。四教六度如前说。故四教六度生四佛果满足之身。义显冷然。所言诸者或开六为七为十为百或开八万四千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故言诸波罗蜜生。欲知初心修六度者。行行事善是修五度。慧行即修般若

从方便至三明生。四教各有三种方便如前说。从因方便生果地法身方便。故言从方便生。从六通生者。三藏五通从行行根本净禅观练薰修修得。无漏通从生灭四谛慧行修得。菩萨因中成就五通。约生灭四谛慧修无漏通。三十四心满足即具果地法身六通。故言从六通生。通教五通六通。五通一往同三藏。修无漏通约无生四谛。在菩萨心中或五或六。断正使故六。习未尽故五。今用因六得果地六故言从六通生别圆者。别约界外三土修六通成果。初地分得法身六通但以断不断分别别圆之殊耳。三明者藏通皆约三通见三世事分明以为三明。通明异者一往见远事名通见根本为明。菩萨因中用行行修两明。慧行修无漏明证果得佛地法身三明。故言从三明生。别圆者并通达界外三世之法为三明也。下文云三明与无明等。即是不思议圆教之三明也

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四教道品如前说。四教各修证菩提果名为法身故也。道品悉属当教慧行。止观生者止观即是定慧因也。缘理是慧行缘事是行行。四教各修事理止观之因。证佛法身定慧之果。故言从止观生

从十力至不共法生。三法是果上功德。内智所照名之为力。外用无怯名为无畏。佛地所有十八之法不与下地法而共故名不共。此三皆据佛地功德。今言从此三法生者。当是四教因中用此二行修此三法。故云从生。别圆约界外可知

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四教菩萨各用慧行断见思。行行断无知名断不善。慧行集缘理善法。行行集缘事善性。感四法身诸恶永断众善普会。但别圆两教界外若断若集。分别不同

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藏通观生无生。入偏真理名为真实。别圆观无量无作。入中道佛性名为真实。四教菩萨观真若极。证四佛果故言从真实生。不放逸生者若四菩萨慧行观真缘事即退。名为放逸。若用慧行缘理心心相续不舍大悲名大放逸。不放逸者跋致相也。心心寂灭自然流入故言从不放逸生

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此是举广类劝。但净名以此而为劝端。法门无量悉须约前而修集之。故云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此诸功德皆生如来身也。一音演说随类各解。则四教所明。因果行类用四悉檀。赴机利物普得受行获其利也。其寻学者。若能谛取前之五番二种说法。劝慕果行因则此经不空来也。诸仁者至三菩提心三结劝。既知佛身功德如此由诸胜因。若欲慕果行因何止自利。大士托疾助佛兴教正为利物。诸仁若能慕果行因。亦应同佛及以净名。为断一切众生病也。众生病者如前所明。凡夫及六度菩萨二乘通教菩萨皆有有为无为因果之病。别圆菩萨自体因果之病。故今四教各随所解。应为断除求无上道。则结成化他之意也

如是至菩提心四明时众得益。净名随机约诫劝二门。用四悉檀赴四根缘。所说无差故言如应说法。令无数人皆发心者。即发四种菩提心也。随其四缘各有道心开发。即是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四教发菩提心具如四教玄义

维摩经略疏卷第三维摩经略疏卷第四(小卷十一)

天台沙门湛然略

弟子品初

此品次方便品来者。为破无为缘集成净佛国之教。已如前说其意乃多非凡所测。今亦略用三意通释此品。一正明此品来意。二略释弟子义。三入文解释

初意者大圣慈悲欲令众生得不思议正报解脱法身依报净佛国土。但以化物必在有缘。净名于此忍土与物久结菩提胜业。悬知佛意先因托疾种种说法。扶成解脱佛国之教。今复寝疾默念。意在如来大慈垂问若顾命弟子必辞往昔被弹之事。即得显成如来所说。今明来意略出五重。一为显净名胜智。二为令四众舍小慕大。三为扶成佛国。四为折伏二乘成生苏教。五为印定成经。初意者若命弟子必述昔为辞。大众若闻即于净名生莫测想弥加敬从。若深信内发是则堪闻入室说净土之教。第二意者证果声闻未能回心。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未入位者虽乐小乘闻被弹事必发大心。如说大品时有未入位者。舍受持衣供养如来即发大心。佛即放光仍为授记。亦通开发四众大道利益无量。何者往昔弹斥闻者不多。如呵波离止二比丘心得清净。如呵那律止是万梵发菩提心。若至此席大众普闻益乃无量。故须各述被弹之事。第三意者欲显二乘昔日被呵与今当宗佛国意同。何以知然。众生罪故不见净土。如身子自述净名往昔破其执小之失。令各鄙小慕大。是则执小之罪渐除。慕大之心冥发。今得预此座承佛神力得闻此说。情同五百。因得入室闻不思议。而灯王香积无动之土皆现目前。第四意者如顿教初开。但有大机。小根垢重于其无益。譬之如乳。三藏次兴。方便开三。小根之徒因断见思隔凡成圣。即转乳成酪。次闻往昔大士弹呵。乃至入室声振三千是则鄙小慕大。信心渐转事等生苏。故法华云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若至大品变成熟苏。入法华涅槃即成醍醐。是则重述所弹有成生苏之由。问若五百各述显净名之德为入室生苏之由者。此定属序非正说也。答若成生苏岂专入室。或是尔前闻诸方等如央掘所弹。或昔弹时或闻今重述。或至入室或至在后说诸方等。如是等时皆成生苏。岂得定为入室成生苏。之哢胤属序分耶。若以由苏哢胤即是序者。入室为还庵园之由亦即成序。第五意者净名往昔随物机动。随处弹呵即便教谢。若不因命弟子岂得大众同闻。为如来印定益正像末之四众也。问此弹声闻三观四教各用其几。答具用三观。初弹从折空入假观。用衍三教以弹三藏。二略释弟子义即为九意。一略释弟子名义。二释十弟子。三总对通心数。四别对十心数。五明庄严双树六明生果报土。七明净佛国土。八约观心。九明遣问前后。初意者夫师有匠成之能。学者有资禀之德。资则舍父从师敬师如父。师之谦让处资如弟。故夫子云回也处余如父余也处回如弟。今身子之徒从佛受学即是师资故名弟子。问佛是众生之慈父。一切众生皆是佛子。故法华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岂从夫子之所制立。答经有二义自有依理立名。自有顺俗为目。如法华云我为太子时罗睺为长子。我今成佛道受法为法子。此即约理。世间出世间皆是父子。若顺俗者即如夫子。寻弘教门顺俗无诤。而心不违实法故依外义释名无咎。问若尔俗人皆是何独声闻。答通论实尔别则不然。俗人虽复时来受道既形居俗纲。事亲事君岂能晨宵承奉常得资禀。菩萨常以利物为怀。有机则赴不专佛边。声闻舍家为内眷属。从闻生解事事资承。弟子之仪事理圆足。复次声闻经中明五佛子。五种得果并不说菩萨。是以弟子之名偏属声闻。若衍中多说菩萨为佛子。今仍本约声闻经名为弟子。世多信用故以标品。二释十弟子。诸经明十大弟子次第多有不同。今还约此经以为次第。一往与法华三根意同。唯迦旃延在富楼那后异耳。但如来法王导三界。初开三藏必须辅翼王。此十声闻互有所长。各掌一法助佛开化。身子智慧。目连神足。大迦叶头陀苦行。善吉空行无诤。富楼那辨才说法。迦旃延论义往复。阿那律天眼。优婆离持律。罗睺密行。阿难多闻。皆称第一。问若十德互长从长标称者。如身子持衣带。目连尽其神力三千皆动。而不能动身子之带。目连以事白佛。佛言佛入禅定身子不知其名。身子入定目连不知其名。若目连神足不长于身子。余八未必各有所长。答或是偏长或非偏长。何者形他未必定有所长。就其十德自有偏长。故称第一。但佛为法王所置法臣如世国臣。虽各诸能而八座卿各有所掌。十大弟子虽各有所兼。不可一人独当二事。故分十德各属一人。助佛宣扬十种教门令物慕仰。故各称第一。随彼根缘归心有在。虽各助宣终归一道。三总对十心数者。毗昙偈云。想.欲.更乐.慧.念.思及解脱.作意.于境界.三摩提.以痛。此通大地扶于心王起一切数。如国十臣共辅一主。若共行非法民皆造恶。共行正治民皆有善。众生心王与通心数亦复如是。以此通心通善恶故与王俱起无量善恶。复次王即是师数即弟子。相扶善恶亦复如是。故文云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佛为法王弟子为臣共化王数。若众生信受修行慧行即成见道诸善心数。修习行行即成修道诸善心数。复次十数即十法门能通入涅槃。初以十数为种子。从此修习遂致成道。如合抱之树起于毫末。今法王欲以半满之教化诸众生。先随乐欲。故下文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今十弟子各弘一法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随其乐欲各一法门摄为眷属。虽各掌一法。何曾不具十德。如十心数随有一起余数随起。虽一数当名而实其十

同类推荐
  • 五部六册

    五部六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历实录

    永历实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子略解

    孙子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土官底簿

    土官底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永嘉集

    永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兼明书

    兼明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斯金纳共和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从斯金纳的思想史观、“历史语境主义”、“无依附的自由”、国家理论、公民理论入手,着重阐述了斯金纳对思想史研究范式、共和主义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贡献,并将其理论与传统观点进行了对比和剖析。
  • 穿越之庶女为妃

    穿越之庶女为妃

    昨天晚上临时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到这里追捕某个境外恐怖分子的成员。没想到一到就遭到了对方的埋伏,显然有人出卖了他们的消息。于初秋同去的所有队员都没有能活着出来,她却仗着高人一等的搏斗本领和敏捷准确的枪法得以幸存,不过也身受重伤,她在获救之前就昏了过去,结果穿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月球的新姐妹:卫星(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月球的新姐妹:卫星(征服太空之路丛书)

    刘芳主编的《月球的新姐妹——卫星》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之一。《月球的新姐妹——卫星》讲述了:人造卫星;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内容。
  • 钗魂记

    钗魂记

    杏花春雨,谓之江南。有情有义,叹之愁肠。--我是箜音谷小霸王方庭春!--我是孙家堡小祖宗孙词儿。
  • 樱花之缘

    樱花之缘

    空难夺去了她父母的生命,她的笑容不再快乐,她变了,不再任性了,变得安静了。女友离去,他冷酷依旧。当彼此相遇,他发现她才是他小时候遇到的女孩。她的离开让他撕心裂肺的痛,她的记忆中不再有他让他绝望。当她记起了他,他却拥着另一个女生,幸好她的身边有另一个他为她擦泪。一次又一次的擦肩而过,他们最终如何结束?
  • 酒魂

    酒魂

    小说通过描述一家三代人之间的感情纷争,来表述亲子,爱恨之痛。感情的纠葛,在情义之中的轻重,如酒之魂让人迷醉。通篇以酒言情,言人生,言不能言语的悲痛和愤慨。在现实生活中的难分难解,诉说人生历程中的那些不堪回首的曾经,以及灯火颓靡的现实生活,自然而然地将人带入到醉与醒的边缘,撩起现实社会的痛。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

    唐嵩高山启母庙碑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

    消除一切闪电障难随求如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