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8300000175

第175章

洛水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守敬按:县详《丹水》篇。讙举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守敬按:见上雒县下。《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守敬按:《海内东经》文,今本《经》无上字,盖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守敬按:《中次四经》文。今洛水出雒南县西冢领山。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全云:丹水亦出冢领,而不入洛。守敬按:《西山经》,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竹山之阳,丹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水。盖二水同出一山,一北注渭,一东南注洛也。郦氏于《渭水》篇载竹水,而此载丹水,乃本《山海经》。全误认为《丹水》篇之丹水,故谓不入洛耳。水在今雒南县西北。洛水又东,尸水注

之。朱此八字讹作《经》,尸讹作户,下同。《笺》曰:谢云,户一作尸。戴改尸,全、赵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尸。水北出尸山,朱出下衍发字,戴删出字,赵删发字。南流入洛。[一]守敬按:《山海经 中次五经》,尸水出尸山,南流注于洛水。在今雒南县西北。

洛水又东得乳水,朱此七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水别出良余山,南流注于洛。朱流讹作南。《笺》曰:孙云,按《山海经》,良余之山,乳水出于其阳而东南流注于洛。赵、戴改流。守敬按:亦见《中次五经》,水在今雒南县西北。洛水又东,会于龙余之水。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水出蛊尾之山,东南流入洛。朱蛊作虫,《笺》曰:《山海经》云,蛊尾之山龙余之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洛。此虫字似讹。赵、戴改蛊。赵水出上增《山海经》曰四字。守敬按:此处不必增,详下,水在今雒南县西北。

洛水又东,至阳虚山,会贞按:《隋志》,洛南有阳灵山,灵乃虚之误。山在今雒南县北洛水北。合玄扈之水。朱《笺》曰:宋本合下有于字。赵依增云:《山海经》曰,雒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道元盖钞变其词。守敬按:赵无下《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云云十五字,故以为道元抄变其词。然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二语,则《注》下文明引之,此但先提阳虚山三字于前耳。《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朱无此十五字,赵同,戴增。守敬按:因下有又曰之文,

故赵于上水出蛊尾句首,增《山海经》曰四字,戴则增此十五字。据篇首引《山海经》两条,接叙丹水、尸水、乳水、龙余之水、玄扈水,皆本《山海经》,不处处明提,以省烦文。此《山海经》曰四字,是总承前文,下又曰二字,亦是遥承前文。是也。守敬按:玩此是也二字,明明接引《山海经》之文,不然则是也二字无根,戴补最是,故王梓材据戴改全,而董沛又复以全疵王,非也。又曰:自鹿之山,守敬按:山详《河水注》。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守敬按:以上三条并见《中次四经》。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会贞按:《隋志》,洛南有玄扈山。《通典》同。《寰宇记》,山在县西北一百里,《黄帝录》云,帝在玄扈山上,有凤衔图至前,帝拜受。《明志》,雒南西北有玄扈山,玄扈水出焉,北入于洛。《雒南县志》谓山在洛水南,水今名黑潭子,东北入洛,误。《山海经》称洛水东北注玄扈水,则玄扈山、水当在洛水之北矣。其水径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朱又字讹在曰字下,全、赵、戴乙。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守敬按:《中次五经》文。是为洛汭也。《河图 玉版》守敬按:《中次五经》郭《注》,引《河图》,无玉版二字,以后文《河图 视萌篇》例之,《玉版》当是《河图》篇名。曰:仓颉为帝南 ,朱《笺》曰:宋本作随帝,《山海经 注》引《河图》,但作为帝,盖为黄帝代巡也。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为。登阳虚之山,临

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守敬按:郭《注》 下有狩字,洛汭下无之水二字,末句作出此水中也。

洛水又东,朱无洛水二字,《笺》曰:宋本有洛水二字。戴、赵增。全增同,又据《寰宇记》于水下增北径文邑四字。守敬按:非也。《经》下文云,东北过于父邑之南。《注》谓一合[当作全。]坞故于父邑,则在今宜阳县西。而《初学记》八,引《水经注》曰,洛水东北过文邑,在洛南县。是既以《经》为《注》,又以于父邑为文邑,又以为在洛南县,种种差误。《寰宇记》于洛南县下,引注《水经》曰,洛水北过文邑,盖沿《初学记》之误。乃全氏认为《注》之佚文,改过作径,补入于此,则更误矣。历清池山傍,[二]戴删傍字。会贞按:今雒南县南十里有龙山。《一统志》疑即清池山,似远。据《注》称历山傍,山当滨洛也。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会贞按:今中干山在雒南县南五十里,即武里山,县河之源出其北麓,即武里水也。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门水出焉。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守敬按:门水详《河水注》,或谓即今之宏农河也。但宏农河出处与洛隔山,不与洛通。故《一统志》谓门水今无可考。据图有文峪河自北南流入洛,而源与宏农河源近,岂郦氏时认文峪河自洛枝分逆流,与宏农河为一水乎?《尔雅》《释水》所谓洛别为波也。全云:波水见《谷水注》,道元以门水当之,恐非。王伯厚亦云。

洛水又东,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会贞按:今山在雒南县东南一百里,故县川出此,盖即

要水矣。东北径拒阳城西,守敬按:晋初置拒阳县,寻省,后魏复置,属上洛郡,在今雒南县东南。而东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朱舆讹作兴,下同。赵据《汉志》改,戴改同。会贞按:山当在今卢氏县西南。俗谓之备水也。东北径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东北流注于洛。孙星衍曰:此即俗称八里干囗水也。

洛水又东,径熊耳山北。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会贞按:《禹贡》,导洛自熊耳,即导山之熊耳。《汉志》卢氏下,熊耳山在东。上雒下,《禹贡》雒水出冢领山,熊耳获舆山在东北。是《汉志》不以为洛出熊耳矣。其称熊耳、获舆者,盖获舆与熊耳相连,与称桐柏、大复山同。《水经》,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郦《注》释《经》,而仍不违《汉志》。其引《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所以释《经》出讙举山之文也。而先引《汉志》洛出冢领山,意以讙举即冢领也。此又云,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洛水又东,径熊耳山北。《禹贡》云云,《博物志》云云,所以释《汉志》熊耳、获舆山之文也。胡渭疑讙举是获舆之误,盖字形相近,一望而知。段玉裁亦云,获舆即讙举,声之转。是讙举、获舆不可分为二,审矣。《禹贡锥指》,此山自上洛以至卢氏县, 二百余里,总属《禹贡》之熊耳,其说是也。《山海经》、《水经》谓之讙举,《汉志》谓之获舆,又谓之冢领,所谓连麓而异名称,皆一

山也。郭注《山海经》云,熊耳在上洛南。《括地志》,熊耳在上洛西十里。《元和志》,熊耳在卢氏县南五十里,皆随后世指名耳。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径 渠关北。朱此七字讹作《经》, 讹作阳,下同。戴改《注》,改 ,全、赵改《注》同,仍阳。守敬按:仍阳,非也,见下。 渠水朱笺曰:谢云,阳一作 。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作 。考本篇后文有坞水,又有金门坞、一全坞、云中坞、合水坞、零鸟坞、百谷坞、白马坞、袁公坞、盘谷坞,是洛水左右,以坞名者甚多, 渠当因之立称,与《谷水》篇之阳渠无涉。《寰宇记》朱阳县,后周天象二年,移县于今卢氏县西南渠谷,、 形近,尤此本作 之切证。出南 渠山,赵、戴改出南作南出。守敬按:《注》有两例,南出、出南皆可,说见《浊漳》篇,不必改。孙星衍曰, 渠疑即蔓渠山,此《注》谓 渠即荀渠而以为熊耳之殊称,而《伊水注》引《山海经》伊水出蔓渠山,又引《地理志》出熊耳山,是亦谓蔓渠即熊耳矣。然则此山虽东去伊水之源尚远,实皆熊耳之所绵 也。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中次四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会贞按:《中次四经》文,《续汉志 注》引《山海经》作浮豪,作西北流,与此同。今本《山海经》作浮濠,作而西流。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会贞按:《北次三经》,太行山,其首曰归山。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

门也。朱《笺》曰:《河图括地象》云,熊耳为地门,其精上为毕附耳星也。[按见《御览》四十二。]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径 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会贞按:二水俱在今卢氏县西。

洛水又东,径卢氏县故城南。朱此十一字讹作《经》,戴改,全、赵改同。守敬按:汉县属弘农郡,后汉、魏因,晋属上洛郡。《隋志》,卢氏,后魏置汉安郡,而《地形志》县属金门郡,无汉安郡,但金门郡,天平初置,盖本为汉安,后改置金门,则郦氏时县属汉安郡,在今卢氏县东。《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今本《竹书》周贞定王十三年。晋韩龙取卢氏城,朱作晋韩龙氏城,《笺》曰:《竹书》云,晋韩庞取卢氏城。全、赵改龙作庞,戴不改而均增取卢二字。全又引沈炳巽曰:今本《竹书》作取秦武城,亦见《史记》。会贞按:沈说是也。《史记 秦本纪》,康公二年,秦伐晋,取武城。共公二十一年,晋取武城。《六国表》,秦共公二十一年,当晋出公十九年,则作取秦武城适合。此条盖后人以误本《竹书》羼入,今本《竹书》不误,则已经校者订正。郝懿行不加详考,乃反欲据郦《注》改《竹书》,疏矣。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会贞按:《元和志》卢氏山,或言卢敖得道于此。在今卢氏县西北。东南流,径卢氏城东,而流注于洛水。赵据孙潜校,东而二字互移。戴 东字,改而作南。会贞按:当仍原文。

又东,翼合三川,朱翼上衍龙字,赵据孙潜校删,全、戴删同。并出县之南山,东北注洛。《开山图》曰: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会贞按:《御览》一百五十九,《寰宇记》卢氏县下,引《开山图》同。亦通谓之石城山。会贞按:石城山详《河水注》四。山在宜阳山西南,会贞按:宜阳山详后。千名之山,咸处其内,陵阜原隰,朱讹作险,赵改囗,全、戴改隰。易以度身者也。守敬按:上言卢氏川水北出卢氏山,则卢氏山在洛水北,而接叙洛水翼合之三川在洛水南,此段复详叙卢氏山,文义不相属,且通谓之石城山,石城山亦在洛水北,此段当是上水北出卢氏山下之文,传抄者参错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

洛水又东,径高门城南,孙星衍云:在今卢氏县东。守敬按:《新唐志》,长水县西有高门关。《一统志》称旧志,高门关在永宁县西百二十里,即古高门城。孙氏谓在卢氏县东,意度耳。即《宋书》所谓后军外兵[三]守敬按:《柳元景传》,外兵下有参军二字。《通鉴》宋元嘉二十七年文亦有。庞季明《通鉴》明作萌。《魏书 世祖纪》正平二年称庞萌。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

洛水东与高门水合。朱此八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水出北山,会贞按:水在今永宁县西。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流,径石勒城北,会贞按:《永宁县志》石勒城,在县西长渊乡冯西堡。又东径高门城北,东入高门水,乱流南注洛。

洛水又东,松阳溪水注之。朱此十字讹作《经》,又阳讹作杨,下同。戴改《注》,改阳,全、赵同。会贞按:明抄本作阳。水出松阳山,会贞按:《隋志》,长泉县有松阳山。《金志》,长水县有松阳水。而《新唐志》云,长水西有松阳故关。《方舆纪要》,关在永宁县西六十里。胡渭谓关当与溪相近。据《注》山水在洛水南,则在今永宁西南。北流注于洛。

同类推荐
  • 佛说无垢贤女经

    佛说无垢贤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生怨经

    未生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观义

    三观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张伯渊茶录

    张伯渊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

    你是一个理财高手吗? 你有做生意的潜质吗? 你是否能合理支配薪水?你的理财盲点在哪里? 你的赚钱能力有多强? 你是否适合做投资? 是什么决定你的生活水平?经济学一直被称为“沉闷的科学”,因为经济学家经常带来坏消息。他们会指出一个表面上看来很吸引人的项目,很可能结局并不那么美妙… …《经济学常识一本通》以经济学教材为底本,整合经济学各分支理论常识,一本书能让读者通读整个经济学。同时用简洁易懂的文字阐释经济学常识精髓,再给这些理论配以精彩绝妙的故事加以解说,让象牙塔里的镇塔之宝跟读者做亲密接触。
  • 天上有棵爱情树

    天上有棵爱情树

    仙界北地天尊与西地天尊商议联姻。可是,西地太子西虞昊却对北地掌管天河的司水灵君珑冰玉一见钟情。西虞昊在北地银霜城仙殿上,当众拒娶姬莹公主,甚至还动起了干戈……北地天尊一怒之下,将珑冰玉罚下凡界历劫。十世历劫后,珑冰玉在飞仙之日与不慎坠落山崖的现代姑娘唐淼撞到了一起。结果,唐淼被撞上了渡仙桥,珑冰玉却被关在仙门外灰飞烟灭……自此,这个美院大三女生便开始了一场奇妙的仙界之旅。有恐高症的唐淼,首先要克服的就是神仙成天飞来飞去带来的麻烦——和人学习走路一样,在仙界得学会驾云飞行;其次,民以食为天,唐淼同学对仙界的灵草圣果不“感冒”,没炼过辟谷的她是只彻底的肉食动物……
  • 灰塔的黎明

    灰塔的黎明

    嘿!对,就是你!你这么行色匆匆的要去哪里啊?哦,我知道,我知道生活不易,不过也别太拼命了。你问我在这里干什么?哈哈,我只是坐在这里,讲一些老掉牙的故事,关于巫师,巨龙……你知道的,那些曾经在我们梦里出现过的东西。嘿,你猜怎么着,如果你不那么着急的话,为什么不坐下来听听它们呢?我虽然自认不是个好的说书人,可我敢保证这故事我绝对用了心!来听听吧,也许,它能让你重新梦到,那些早就被我们忘了的……传奇。书友群:193123031欢迎前来催稿
  • 军备竞赛(走进科学)

    军备竞赛(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第一代导弹、第二代导弹、第三代导弹和第四代导弹、轨道式导弹、潜地导弹等。
  • 总裁来袭,偷生一个萌宝

    总裁来袭,偷生一个萌宝

    “爸拔,麻麻说要带我离家出走。”什么?!这该死的女人算计他、生了他的娃,竟然还敢跟他离婚!“好,很好!公司归你,房子归你,车子归你,儿子归你……我也归你!”舒茵茵:“……”不要脸!
  • 企业崛起: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全球化的阴影

    企业崛起: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全球化的阴影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从本土企业的立命之本、建立经营智慧和再造管理基础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上篇是立命篇,这部分从现代零售业的发展规律和居民消费趋势发生巨大变化的视角,分析了品牌将会在未来的市场中被弱化的现象,从而成为本土企业崛起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中篇是经营篇,这部分分析了在不采取低价策略和价格战的竞争方式的前提下,本土企业应如何利用经营智慧赢得市场,并获得更好的利润。下篇是管理篇,当然这里的管理并不是指的生产管理,讨论的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
  • 爱的竖琴

    爱的竖琴

    这些诗,或以深邃的笔墨纸探索爱的哲理,或以细腻的笔触触及少男少女的相思,或以鲜活的感受吟咏对爱与美的追求,或以缠绵的情调表现失恋的痛苦,失意的孤独和渴望爱的慰藉……
  • 她们

    她们

    在北京,很多人并不喜欢自己的生活状态被别人打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生活在这种大都市的人,就像种植在路边的树,也许某一天他们的枝枝杈杈偶尔在风中会碰擦到一起,但在那挺直的树干间,永远有着不可触摸的距离。三个共同租住在京城一套公寓楼里的年轻女人,她们中有成功的白领秦紫苏,有生意、婚姻皆失意的离婚者高静娴,更有玩世不恭的北京漂亮妞夏忍冬。本来,她们在各自的领域里沿着各自的人生轨道,演绎着她们自己的欢喜人生,可是,她们在这个出租房里相遇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生活态度,更有不同的生活本能。
  • 湿热病篇

    湿热病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Elevator

    The Elevat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