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2300000052

第52章

从上佛祖出世及所留言教直是与人指点与据证耳。使指点而不发机据证而无省悟。则虽有出世言教。亦何预人之生死性命哉。予丁巳年随侍博山东苑二先师为先寿昌师翁上寿时诸耆年罗列满堂而目中已默识其概矣。因就寝室询其门下。潜有所契之人。翁从容曰。潜契者不无何可尽说似人。要自有不可掩者耳。若夫元着元莹元谧诸子。皆有省发其老而逝者。足以自了。但出世为人。须如南堂所谓必得十全。始可也。彼元谧者。其年尚未。看将来操履之时缘耳。予谨拜命。因去金陵。而阒大师亦去燕都。明年正月。翁忽迁化四月间。师从燕都归。会予天界两相悲感。更与订约。以机缘不偶。隔去二十有年客冬予始返寿昌。扫先翁塔。师乃屈身推扬。为振祖道。适与师坐禅。因问曰。某闻海岸黄居士。深与师伯投契。尝有偈颂相激。且极力劝请出世。何固吝不为先翁一光大乎。师曰。吾自度不暇。敢越分为人。此黄公护法如是耳。予曰闻黄公再三书来索法语。于浙中授梓。何不先付现前人作一题目乎。师笑曰此是道璞窃有所录。予已取而焚之矣。予数索不得。因密令侍者揭箧取之。师于是无可奈何。予曰今日捉获师伯赃物了也。师曰贼聻。予曰洞上这枝花影。自有人承当在。予即书其事以作缘起。至于发挥公之出世指据大事。则海岸未了公案。当自来结款也。予直名其录曰指据。异日于此录中能发机省悟者。是亦不负立法与流通者之深心云。崇祯丁丑孟夏法侄道盛题于祖庭方丈。

憨山大师全集序

余尝思圣贤立身维世。或开创。或继述。或守成。或重兴。或救弊。其大经大法制作之微。事无不周。义无不备。使千万世下有能寻其旨趣。皆可因之而振起也。我佛祖出世为人。以超生死立性命之法。而化凡圣迷悟之心。其示现普门感应异类者。岂非以续三世之慧灯传大千之种智乎。憨山大师生平。已见于著述。与诸明眼传记赞铭。举世莫不知为再来肉身大士矣。余何能赞一辞。盖痛念法门而有感焉。当宗门凋落之际。憨山与云栖达观称三大师。相为鼎立。以悟宗门之人。不据宗门之位。是预知宗门将振。故为大防。独虚此位。而尊此宗。使狂妄僭窃之徒。自生畏惧。而不敢眇视轻践。此其心。又奚啻程婴杵臼哉。呜呼。有三大师如此光明赫奕于前而后世尚有僭窃不恤为大师之罪人者。宁不大可慨欤。虽然。孔子作春秋正万世名义虽不能使万世之名义皆正。而不正者。亦何能逃春秋之诛。余昔年见大师赞予寿昌先祖。及撰塔铭。即突出大好山。千里遥相见之句。已知与先祖把手共游向上一路矣。至于平生说法著作。曲尽一代时教。始终本末。全体佛心。全行祖意。其提唱拈颂。及指示偈语。曾何减于古人。曾何让于今人。天下后世。自知师实祖位之人。不居祖位。岂可以师不自居。即为非祖位人乎。师没后二十二年。而全身不坏。与曹溪六祖开创重兴。无有二义。其进于维世大经大法。而能续法身慧命。诚无不周。无不备也。兹者大师之孙坚如欲募刻师梦游全集。特请为序而赞成之。予嘉其为法忘躯之诚。因述余仰止慕慨之思云尔。

紫竹林集序

孔子曰辞达而已矣。教中云宗通而后说通。盖情见乎辞。不以辞害意。正是意句俱得。宗说皆通也。况文言为载道之器。非文言则道不足以传。如吾佛祖皆生西域。灭度之久。孰能知之。亦必籍此言教。始得亲见亲闻。始知吾人具有。秪因迷悟而差失耳。末法舍此文字言教。又从何而悟入乎。予癸未冬于金陵会颛大师。相与莫逆。偶别往浙扶竿径山。今日重来白门。而师已示寂于紫竹林矣。予深悼而吊之其室中有千辐佛地二子。汇师生平法语著作。名紫竹林集。以请余曰此吾师生平之骨髓。师意不欲人序。故阙如也师独推重和上。和上俄至则此感应道交。甚为奇特。末后光明。不待和上发挥之而谁望乎。余谓紫竹言教。久信海内。何用更赘但师之法语著作。皆从胸中流出。称性而谈所谓言与心亲。行与道合。非世人揣摩摹拟之辞翰。与浮言过实者。所可比也。有能读此集知其意句。嚗嚗落处。则亦可从此悟入心性之密。恩逾父母矣。法乳所流。宁有穷哉。

重刻证道歌注颂序

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此惟吾宗门。足以当之。故予尝令学人熟读宝志公十二时歌。傅大士心王铭。三祖信心铭。永嘉证道歌。石头参同契。云岩宝镜三昧。诸著作。参研久之。自能随事触机顿入圆明妙性。何则此诸祖如大医王。从旷劫来。遍采奇异方药。修炼微妙灵丹。末法之人何幸遇此。如灵丹在口。但能信而吞之。便足起死回生转凡成圣。岂非证道歌中。所谓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乎。世人以诸祖无有法嗣。又孰知愈于有法嗣者之法乳益深乎。吾弟子姚愚谷。尝随予庐山圆通。偶得竺源禅师所注颂证道歌。不啻如获髻珠。深为秘惜。去年携来金陵质颛大师赞其梓行。亦自于林中剃落。改号千辐。今复乞予序其流通之意。予曰善哉。从上诸祖不吝修证之劳。以自受用者施于末法。而末法自惟。将何以报深恩。今子广为流通何尝非析骨刺血之意乎。虽然。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惟真琉瓶。能盛狮乳。其他则裂也。醍醐毒药。辨之者谁。往往一等痴狂。拾得古人现成快活之句。以为己得。更不思所谓证道。果证何道乎。果能证到绝学无为不求妄想不求真乎。果能证到纵遇刀锋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乎。若不能亲悟亲证古人证道所在。直须生大惭愧始得竺源禅师机用纵横杀活自在。虽能箭上加尖。未免平地陷虎。不惜性命汉子。到遮里也须别能破围斩将。始有出身活路。

重刻悲华经序

予昔在颖州。同鹿门西公尝谈释迦牟尼佛。悲誓宏深堪忍此五浊恶世说难信法。行难行事。更令众生舍此方业苦。取诸佛净土。其于极乐弥陀独为详切六方诸佛同称希有予意诸佛。亦当有说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悲愿经。专以呵责彼土诸菩萨弟子。毋贪着胜妙境界。生娑婆亲觐释迦。即此浊恶心境成就六度万行。而取正觉。予欲代弥陀说释迦牟尼佛经。以互相酬唱不亦更显发乎。西公大笑曰。此即梦笔和上本愿经也。相与抚掌作一法喜。今唐宜之居士。一见悲华经。即劝请流通耿二忆居士。即捐资重刻。固知宝藏如来。与宝海梵志。一枝悲华。照十方刹。曾未昧灭也。又安知非宝海梵志。悲愿所加被。而分身扬化。与予互为证明乎。二居士既深信此经。肯自摈弃其心。而不于生死海中作度人舟乎。顾宜之居士。犹有出入生死海中未易游行之惧。予曰二乘人以生死菩提为二。以涉生死为破戒。大士以生死菩提为不二。以舍生死为破戒。盖大士以度生为行舍生死海。是舍诸佛菩萨之行愿也。又从何而得证此功德庄严哉。不特出世法如此。即处世大圣人。以天下之溺为己溺。天下之饥为己饥。有一不被尧舜之泽者。如己推而内诸沟中。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天下有道。吾不与易。此皆大菩萨之悲愿。决非独善其身之小贤可比也。至于教外别传全机大用。如洞宗礼绝百僚之尊贵堕不断声色之随堕。披毛戴角之类堕超超乎千圣不传之密。何尝非悲华心之所发哉。惟悟入此宗乃能三堕纵横。人境互夺。正偏妙协。玄要同时。又孰谓宗教之不足以互相发明哉。真参实悟之徒。尤当速速细读此经。则佛祖之恩酬报有地矣。

释门真孝录序

天地生人。人孝天地。受中以生。苟不自觉。又何效焉。大小圣凡。惟反本者觉而化之。有以五欲自觉觉亲以及人者。此俗孝效在三途也。有以五戒自觉觉亲以及人者。此常孝效在人天也。有以十善自觉觉亲以及人者。此净孝效在释梵也。已上三孝。世间觉也。六凡以未出分段。生死尚昧于妄觉也。有以谛缘自觉觉亲以及人者。此胜孝效在二乘也。有以六度自觉觉亲以及人者。此等孝效在大乘也。有以性灵自觉觉亲以及人者。此妙孝效在佛祖也。已上三孝。出世觉也。四圣以能出变易生死证悟于正觉也。以世间觉论。则人之有身。本于父母。惟孝父母。则能成生身立身之事。以出世觉论。人之知孝。本于师法。惟孝师法。则能成入世出世之事。故戒经先以孝顺父母师僧孝顺至道之法为宗旨。此正发明世法。出世法为大觉之真孝也。舍此生身生法之本。孰能成此立身出世之大孝哉。今年礼云栖塔时建公以张梦宅居士所集释门真孝录示予。予读之不胜击节曰。此真吾意中事也。而居士先得之矣。居士素皈依云栖大师。受菩萨大戒。深喜古航法兄报亲庵之制。以为尽善。今集佛祖经论真孝之法以自觉觉亲以觉人。一心行持怵然四顾可不谓能觉世间出世间之孝子。而自取其至效者乎。予喜其有同然之举。因为之序。

同类推荐
  • The Golden Slipper

    The Golden Sli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江岸秋思

    江岸秋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斋漫录

    高斋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北行日录

    北行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冯仑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冯仑管理日志(全新修订版)

    要一下子描述出冯仑的公众形象,是有点儿难度的。他有一间满是线装书的办公室,互联网上有网友为其总结的“冯仑语录”,媒体圈称他为“商界思想家”……而冯仑对自己的定位是:“我是个职业董事长,信奉老庄,说话写字比较专业,万通需要我这样具有前瞻性的人。”本书经过全新修订,以经典的“管理日志”形式再现了冯仑的经营管理之道。从创业者的心灵成长、价值观、学先进、战略领先、政商关系、董事会治理、商业模式等12个主题,解读了冯仑的商业智慧和思想理念,同时进行了翔实的背景分析,并配合以行动指南,展现了冯仑“复合”和“多元”的特色,博大精深的行者和智者形象。
  • 穿越远古:奋斗在田园

    穿越远古:奋斗在田园

    90后女白领意外穿越到史前一万年,和远古人过起穴居生活。每天为了柴米油盐辛苦奋斗,日子好辛苦。原始社会冬天异常寒冷,饥寒交迫,饿死很容易。原始部落里,还是一个小社会……纷争,暗斗,此起彼伏……如果想把粮食存到自己窝,更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动不动就能引发一场流血事件。可是,日子还要继续过,带着原始老公,加上他们两人造出的几个包子一起努力过日子吧……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 离婚向左,幸福向右

    离婚向左,幸福向右

    丈夫与婆婆精心算计让我净身出户,带着腹中的孩子。在我卑微如尘的时候,他的出现,如同毒药让我上瘾。他说,我雷蒙的女人,必须要学会仗势欺人。我努力地活着,以为拥有了全世界,却被一张支票甩在了头上。她说,你的价值就是生孩子,离异女活该被甩。当找遍全世界,都找不到他的时候,我选择离开。本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拥有幸福。他却再次出现,告诉全世界,林爱,我的女人。
  •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

    佛说超日明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 穿越之魔女逆袭

    穿越之魔女逆袭

    天使面孔魔鬼身材的小魔女范晓蕾,被迫穿越异时空,成为玄武国的公主,却被迫要她去和亲,做什么救世主?关键还是别人的替身侯补,乖乖,她可没这么伟大的牺牲精神,这么不划算的买卖她可不干,其间遇到冷酷傲然的冷傲辰,还有桀骜不驯的冥夜少主,对她一见钟情的玄武国年轻的皇帝公孙玄,和青梅竹马的李成俊,嗯——到底哪个才是他的真命天子啊?
  • 犹记清欢

    犹记清欢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书友群:427531615
  • 倒霉天神赖上我

    倒霉天神赖上我

    超衰体质的“霉女”沈薇薇遭遇史上最大危机:她遇到了来她家报恩的神,可是,这个神——是一个衰神!
  • 月色撩人(中国好小说)

    月色撩人(中国好小说)

    简彬是一个人到中年的独身女性,是一家医院的医生。一个叫陶然的画家总是找她看病,暖昧的试探,让她久已冰封的内心渐渐开了一点缝隙。知青时代,她把至纯至美激情无限的初恋献给了沈重天,沈重天却在一次战争中死去。求学时期,她爱上了自己的老师,朦胧模糊的期盼终于挑明了,老师却神秘的失踪……自此后,她一边封闭自己,一边却又在内心期待着老师的出现。她最终没能抵挡住放荡不羁的陶然的攻势,再次陷入了感情当中,陶然能否给她内心的安定?能否与她善终……在一次意外的对话中,陶然的一席婚姻观,彻底惊醒了简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