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400000002

第2章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论曰。已说菩萨功德势力分次说菩萨行差别分。

经曰。尔时大众中有天子名定光明主。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定光明主天子。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等是诸菩萨摩诃萨毕竟略道。诸菩萨摩诃萨以是略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诸菩萨摩诃萨略道有二种。诸菩萨摩诃萨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方便道。二者慧道。方便者知摄善法。智慧者如实知诸法智。又方便者观诸众生。智慧者离诸法智。又方便者知诸法相应。智慧者知诸法不相应智。又方便者观因道。智慧者灭因道智。

论曰。法主世尊亲在众中。何故乃问文殊师利。以为示现诸菩萨摩诃萨功德故。此以何义。以诸众生于菩萨所起轻慢心。令生尊重恭敬心故。诸菩萨摩诃萨行差别有二种道。何等为二。一者因清净道。二者功德清净道。因清净道者。以示现胜因清净故。彼胜因清净者。以四种发心说。何等为四。一者说助清净道二者说功德智道。三者说实际证道。四者说如实修行道。功德清净道者有八种。何等为八。一者摄取智教化一切众生。如经又方便者知摄善法智故。二者能忍一切众生诸不善行。如经慧者如实知诸法智故。三者集诸白净法。如经又方便者观一切众生智故。四者观一切菩提分法。如经慧者离诸法智故。五者知诸法和合相。如经又方便者知诸法相应智故。六者知诸法不同相。如经慧者知诸法不相应智故。又慧者知诸法不相应智者。以种种愿故。七者如实知可化众生。如经又方便者观因道智故。八者集种种助道。如经慧者灭因道智故。已说功德清净道。次说因清净道。

经曰。又方便者。知诸法差别智慧者。知诸法无差别智。又方便者庄严佛土智慧者。庄严佛土平等无差别智。又方便者入众生诸根行。智慧者不见众生智。又方便者得至道场。智慧者能证一切佛菩提法智。

论曰。因清净道亦有八种。何等为八。一者观善不善法。如经又方便者知诸法差别智故。二者离诸因缘一切法根本。如经慧者知诸法无差别智故。三者离一切障碍。如经又方便者庄严佛土智故。四者断一切和合。如经慧者庄严佛土平等无差别智故。五者如实知。如经又方便者入众生诸根行智故。六者入一法门。如经慧者不见众生智故。七者如实知一切凡夫虚妄分别。如经又方便者得至道场智故。八者证寂静界。如经慧者能证一切佛菩提法智故。

经曰。复次天子。谓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略道。诸菩萨摩诃萨以是二道。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二。一者助道。二者断道。助道者五波罗蜜。断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碍道。二者无碍道。有碍道者五波罗蜜。无碍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漏道。二者无漏道。有漏道者五波罗蜜。无漏道者般若波罗蜜。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谓从初地乃至七地。断道者谓从八地乃至十地。

论曰。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功德道。二者智道。功德道者集种种善根。如经助道者五波罗蜜故。智道者通达一切法。如经断道者般若波罗蜜故。又经言。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碍道。二者无碍道。有碍道者五波罗蜜者。以行三界故。此初地已前。无碍道者般若波罗蜜者。以过三界入初地证智故。又经言。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漏道。二者无漏道。有漏道者五波罗蜜者。以成就世间果故。此初地已前。无漏道者般若波罗蜜者。以成就出世间果故。此已得出世间智故。又经言。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有量道。二者无量道。有量道者取相分别者。以遍取识境界故。无量道者不取相分别者。以过识境界不见遍取故。又经言。复有二种略道。何等为二。一者智道。二者断道。智道者谓从初地乃至七地者。以如实知有为界故。断道者谓从八地乃至十地者。以如实知无为界故。

经曰。尔时会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勇修行智。问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何谓菩萨摩诃萨义。何谓菩萨摩诃萨智。文殊师利答言。善男子。义名不相应。智名相应。勇修行智菩萨言。文殊师利。何谓义名不相应。何谓智名相应。文殊师利言。善男子。义名无为。彼义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何以故。以无变无相故。义者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以本不成就义故。是故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义者。不移不益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故。

论曰。经言。善男子。义名不相应智名相应者。示现实际有四种。又经言。善男子义名无为。彼义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何以故。以无变无相故者。以离诸无常过故。是故经言。义者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故。以自体性住故。如经以本不成就义故。是故经言。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故。以常真如法界实体住故。是故经言。义者不移不益。无有一法共相应。无有一法不共相应故。又无有一法不移不益者。以法界不增不减故。

经曰。善男子。智者名道。道者心共相应非不相应。善男子。以是义故。智名相应非不相应。复次善男子。智名断相应。是故善男子。智名相应法非不相应法。复次善男子。智名善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善男子。以是义故。智名相应非不相应。

论曰。经言。善男子智者名道。道者心共相应非不相应者。自此以下次说为证法界。有三种句六种十法。此明何义。以何等智云何证。为何义何处住能证法界。以何等智者。以三种句六种十法示现。云何三种句示现何等智。智者谓道。道者心相应法非不相应法。是故经言。善男子。以是义故智名相应非不相应故。又智共眷属能证法界。何以故。以心清净故道清净。以道清净故心清净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智名断相应。是故善男子智名相应法非不相应法者。以递共依止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智名善观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是处非处。善男子。是故智名相应非不相应者。以如实知可知境界故。已说三种句。次说六种十法。初说十种智。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何等为十。一者因智。二者果智。三者义智。四者方便智。五者慧智。六者摄智。七者波罗蜜智。八者大悲智。九者教化众生智。十者不著一切法智。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智。

论曰。经言。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何等为十。一因智者。以善知无始世来解脱种子故。二果智者。以如实知无始世来种种业报故。三义智者。以善知自利利他故。四方便智者。以能增长微少善根令无量故。五慧智者。以能观察善不善法故。六摄智者。以摄取法施资生施故。七波罗蜜智者。以善知成就种种善根故。八大悲智者。以依善根能起善行故。九教化众生智者。以善观察时非时故。十不著一切诸法智者。以离二边修行中道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智。已说初十种智。次说第二十种发。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何等为十。一者身发。欲令一切众生身业清净故。二者口发。欲令一切众生口业清净故。三者意发。欲令一切众生意业清净故。四者内发。以不虚妄分别一切诸众生故。五者外发。以于一切众生平等行故。六者智发。以具足佛智清净故。七者清净国土发。以示一切诸佛国土功德庄严故。八者教化众生发。以知一切烦恼病药故。九者实发。以成就定聚故。十者无为智满足心发。以不著一切三界故。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发。

论曰。经言。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何等为十。一者身发。欲令一切众生身业清净故。二者口发。欲令一切众生口业清净故。三者意发。欲令一切众生意业清净故者。以为远离身口意业一切恶行。发大精进故。四者内发。以化一切众生令学彼处故。不虚妄分别一切众生故者。以不著诸法故。五者外发。于一切众生平等行故者。以远离憎爱故。六者智发。以具足佛智清净故者。以平等教化一切众生故。七者清净国土发。以示一切佛国土功德庄严故者。以闻慧智不颠倒求法故。八者教化众生发。以知一切烦恼病药故者。以于一切法中得自在故。九者实发。以成就定聚故者。以如实知心使随相应说法故。十者无为智满足心发者。以发实法故。不著一切三界故者。以心不著虚妄法故。又实不实心离虚妄取相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发已。说第二十种发。次说第三十种行。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何等为十。一者波罗蜜行。二者摄事行。三者慧行。四者方便行。五者大悲行。六者求助慧法行。七者求助智法行。八者心清净行。九者观诸谛行。十者于一切爱不爱事不贪著行。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行。

论曰。经言。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何等为十。一波罗蜜行者。以助菩提法满足故。二摄事行者。以能教化诸众生故。三慧行者。以如实观生灭法故。四方便行者。以如实知一切法故。五大悲行者。以心不求证涅槃故。六求助慧法行者。以为得四无畏故。七求助智法行者。以为自然得一切法故。八心清净行者。以于一切法中无疑惑故。九观诸谛行者。以入第一义谛故。十于一切爱不爱事不贪著行者。如前所说离憎爱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行。已说何等智。次说云何证。第四十一种无尽观示现。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十一种无尽观。何等为十一。一者身无尽观。二者事无尽观。三者烦恼无尽观。四者法无尽观。五者爱无尽观。六者见无尽观。七者助道无尽观。八者取无尽观。九者不著无尽观。十者相应无尽观。十一者道场智性无尽观。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一种无尽观。

论曰。经言。诸菩萨摩诃萨有十一种无尽观。何等为十一。一身无尽观者。以如实观圣非圣有为无为身故。二者事无尽观者。以如实观实不实义故。三烦恼无尽观者。以如实观净染法故。四法无尽观者。以如实观上中下一切诸法故。五爱无尽观者。以如实观善不善法故。六见无尽观者。以如实观颠倒不颠倒见故。七助道无尽观者。以如实观种种门修集善根回向大菩提故。八取无尽观者。以如实观无边众生界故。九者不著无尽观者。不著义如向所说。十相应无尽观者。以如实观是义非义故。十一道场智性无尽观者。以随众生信示现坐道场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一种无尽观。已说云何证。次说为何义。第五十种对治法示现。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对治法。何等为十。一者对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对治破戒心。身口意业三法清净故。三者对治嗔恚心。修行清净大慈悲故。四者对治懈怠心。求诸佛法无疲倦故。五者对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奋迅自在故。六者对治愚痴心。生助决定慧方便法故。七者对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对治颠倒道。集实谛助道生不颠倒道故。九者对治不自在心。法时非时得自在故。十者对治有我相。观诸法无我故。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对治法。

论曰。经言。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对治法者。以十波罗蜜清净故。何等为十。一者檀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悭贪心。雨布施雨故。二者尸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破戒心。身口意业三法清净故。三者羼提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嗔恚心。修行清净大慈悲故。四者毗离耶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懈怠心。求诸佛法无疲惓故。五者禅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不善觉观心。得禅定解脱奋迅自在故。六者般若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愚痴心。生助决定慧方便法故。七者方便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诸烦恼心。生助道法故。八者愿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颠倒道。集实谛助道生不颠倒道故。九者力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不自在心。法时非时得自在故。十者智波罗蜜清净。如经对治有我相。观诸法无我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对治法故。已说为何义。次说何处住。第六十种寂静地示现。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寂静地。何等为十。一者身寂静。以离三种身不善业故。二者口寂静。以清净四种口业故。三者心寂静。以离三种意恶行故。四者内寂静。以不著自身故。五者外境界寂静。以不著一切法故。六者智功德寂静。以不著道故。七者胜寂静。以如实观圣地故。八者未来际寂静。以彼岸慧助行故。九者所行世事寂静。以不诳一切众生故。十者不惜身心寂静。以大慈悲心教化一切众生故。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寂静地。

论曰。经言。诸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寂静地。何等为十。一者身寂静。以离三种身不善业道故。二者口寂静。以清净四种口业故。三者心寂静。以离三种意恶行故者。以三种戒善清净故。四者内寂静。以不著自身故者。以离邪我见故。五者外境界寂静。以不著一切法故者。以离常无常法故。六者智功德寂静。以不著道故者。以不著有物无物故。七者胜寂静。以如实观圣地故者。以不见声闻辟支佛地。如实观察诸佛菩萨圣地故。八者未来际寂静。以彼岸慧助行故者。以远离一切虚妄取相故。九者所行世事寂静。以不诳一切众生故者。以如实知世谛第一义谛。不颠倒说法故。十者不惜身心寂静。以大慈悲心教化一切众生故者。以为教化众生。一切处生不疲倦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十种寂静地。已说证法界。自此已下次说诸菩萨摩诃萨随顺如实修行义。

经曰。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修行得菩提。非不如实修行得菩提。善男子。云何名为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修行。善男子。如实修行者如说能行故。不如实修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实修行故。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智如实修行道。二者断如实修行道。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调伏自身如实修行。二者教化众生如实修行。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功用智如实修行。二者无功用智如实修行。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分别诸地如实修行。二者善知诸地无差别方便如实修行。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离诸地过如实修行。二者善知地地转方便如实修行。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能说声闻辟支佛地如实修行。二者善知佛菩提不退转方便如实修行。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

论曰。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修行得菩提。非不如实修行得菩提。善男子。云何名为诸菩萨摩诃萨如实修行。如实修行者如说能行故。不如实修行者。但有言说不能如实修行故者。以如所说如是修行。以不违先言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智如实修行道。二者断如实修行道。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者。以如实知证声闻辟支佛智。而不取彼处以为究竟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调伏自身如实修行者。以自取妙道如实修行故。二者教化众生如实修行者。以化余众生令入正道如实说法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功用智如实修行者。以作心行菩萨行功用智故。二者无功用行智如实修行者。菩萨于修道中住。以无作心行菩萨行无功用行智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善知分别诸地如实修行者。以善智慧方便故。二者善知诸地无差别方便如实修行者。以入一相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离诸地过如实修行者。以离二边故。二者善知地地转方便如实修行者。以修行善法不休息精进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故。又经言。复次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复有二种如实修行。何等为二。一者能说声闻辟支佛地如实修行者。以善学一切法故。二者善知佛菩提不退转方便如实修行者。以证真如法如实知修行方便故。如经善男子是名诸菩萨摩诃萨二种如实修行。

经曰。善男子。诸菩萨摩诃萨。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如实修行。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如实修行。诸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如实修行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为难。

论曰。修行四种胜因。成就四种胜果及余如实修行故。彼胜果者诸如来智。于一念中知三世事。皆相应故。

经曰。尔时佛赞文殊师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汝今善能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本业道。诚如汝所说。

论曰。善哉者以不颠倒说法故。随顺如来所说法故。

经曰。说是法时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法王子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论曰。有三种义是故欢喜。何等为三。一说者清净。以于诸法得自在故。二所说法清净。以如实证知清净法体故。三依所说法得果清净。以得净妙境界故。如经皆大欢喜信受奉行故。

同类推荐
  • 请宾头卢法

    请宾头卢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玩指南

    古玩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书记

    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

    夜宴洛阳程九主簿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公子给我笑一个

    公子给我笑一个

    苏木秋平生有三好,美食、美酒还有连檀。听闻城西柳木巷的风来阁有新菜品?还每日限量五份?睡懒觉起晚了吃不到怎么办?城东清河酒坊有陈年佳酿要出售?作为南罗城最大的土地主家唯一的女儿,苏木秋表示这都不是事!风来阁,我家开的。清河酒坊,虽然不是我家开的但是我可以买下来呀。连檀小哥不从怎么办?公子,一万两在这,买你够不够?
  • 凤女的傲娇冷皇

    凤女的傲娇冷皇

    他是天生的王者,尊贵之身,却因手足的陷害,亲眼目睹父皇惨死,更成为被追杀的对象。她是山中不问世事的单纯少女,因为一次意外碰撞,救起濒死的他,注定从此以后的纠缠不清。在漫长的复国之路上,她舍身舍命陪伴始终,用才华和能力注他成就大业。然而,待他终于登临帝位之时,却对她弃如敝履。“秦程言,这辈子爱上你,是我最大的错误!”悬崖之上,她迎风而立,话落之时,纵身一跃,断情绝爱。那之后,他六宫无妃。多年之后,王者归来,她已是至尊之身,复仇,利用,不择手段,他只是挂着宠溺微笑,一步步走入她的圈套之中。最后的最后,她才明白,那个天大的误会,是他无情的开始,也是她爱情的终结……莫玉慈,你要这天下我都可以给,只是能不能,再把你交给我一回?
  • 快穿我的女神如此撩人

    快穿我的女神如此撩人

    想看下面剧情是怎样就加入书架吧,再说这本书就说完了,你们也不会看了,还要前期也许会写的不好,但后面会更好的
  • 独宠明星娇妻

    独宠明星娇妻

    他是国内声名显赫的艺界掌舵人,而她只是路边捡来的落魄少女。一个走投无路的协议,让她甘愿出卖自己的灵魂。一场暧昧的游戏,只论存亡,一招不慎,满心皆输……最终,谁才是这场猎爱游戏的终极赢家?
  • 末世重生之神帝归来

    末世重生之神帝归来

    末世的黑暗,人性的丑恶,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死去,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助。污血的街道,高大的楼房,地面上坑坑洼洼,仿佛诉说着当初的惨烈,当初繁华的城市早已成了废墟。
  • 霸气主母惹不起

    霸气主母惹不起

    当绝色嚣张的幽冥谷少主一朝身死重生在现代顶级世家。倾城无双,冷心绝情是她;嚣张狂傲,毒医双绝亦是她;她是九重天幕后掌权者,是魔狱的魔主。她救人只凭自己的心情好坏,对待朋友、家人倾尽一切,只为护他们周全,对待爱人生死相随,宁可负尽天下人。他,清俊矜贵,霸气孤傲,视女人为无物,冷情到仿佛没有心,似魔似仙。他是古老神秘家族的家主,是众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帝王,手握滔天权势,执掌他人生死。当冷心绝情的她遇到霸气孤傲的他,是强强对碰成为对手,还是强强联合、生死相随?纵宠篇叶倾颜慵懒地窝在君墨宸怀里,抬头看向君墨宸,声音软糯地说道“宸,他们都说你把宠坏了,说我是红颜祸水,仗着你无法无天。”君墨宸伸手抚摸着叶倾颜的长发,宠溺地说“谁说的,我就是要把你宠坏,宠得你离不开我,那样你就是我一人的了。”叶倾颜伸手搂住君墨宸的脖颈,笑着说“你真霸道,不过霸道得我很喜欢。”说完在他脸上印下一吻。本文一对一宠文,男强女强,异能重生,本文均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冥府见习鬼使

    冥府见习鬼使

    她雷厉风行,怎料被心爱之人背叛,死无葬身之地。一朝重生成为冥府见习鬼使,查身世,做任务,收装备,了却前世恩仇,摆着一张面瘫脸做尽坑人事。不仅收获美男老爹和逗比爷爷,还有了一帮脱线却忠心的部下。只是这搅混水的路上,闷骚上司怎么总是猜不透?
  • Eugene Pickering

    Eugene Picker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六零小萌妻

    重生六零小萌妻

    林影和母亲相依为命,却被渣爹一家害得穿越到1959年东北县城一户普通工人家里……刚在这个平行空间混得风声水起,谁想到渣爹竟然也穿到这个时代。想要我的玉扳指?来吧,且看这辈子是谁输谁赢!(西林开新文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西林!)
  • 一本书读懂消失的文明

    一本书读懂消失的文明

    《一本书读懂消失的文明(英汉对照)》主要内容包括世界上已经消失的14大古代文明,它们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明、古印度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印加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吴哥文明、波斯波利斯文明、蒲甘文明、楼兰古国文明。曾经的它们抑或奇特璀璨,抑或神奇飘渺,抑或深蕴着乡土文化,抑或笼罩着城市风采,这些早已逝去的文明却留下了醉人的印记,带领着我们走进古老神秘的文明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