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8800000004

第4章

宗学、觉罗学、东西城分左右翼。雍正间,派编、检二员为宗学教习。乾隆间停。嘉庆间,改用进士、举人为教习。咸安宫学,在内西华门内,为八旗官员子弟读书处。总裁以满、汉翰林各二员充,其后由掌院派充,满二员、汉四员,按日稽课。西配殿读满洲书者,则满总裁稽之。

顺治元年,设八旗官学。康熙二十三年,设琉球官学。二十四年,设景山官学。五十二年,设算学于畅春园之蒙养斋。雍正六年,设俄罗斯学。即会同馆,设学教之。七年,设咸安宫官学。九年,增设国子监南学。乾隆三年,于钦天监附近设算学。其唐古忒学,归国子监。

回、缅官学,总管二人,以内务府司员充。回子教习二人,以内务府回子佐领下回子充。

缅子教习二人,以缅甸国人充。缅子教习五年期满,则归其国。先期,云贵总督选该国夷人至京更替。

粘竿处,即上虞备用处,侍卫四十员。凡驾出入,司扶舆、执灯之事。又司库一员,内务府派。掌藕竿、钓竿及一切戏具。鹰狗处,调犬以八旗人为之,调鹰及雕之属以西八城回子为之。道光间裁。

国初,督、抚兼右都御史者,总督浙江一人,总督两广一人。兼左副都御史者,总督漕运、巡抚凤阳等处一人。兼右副都御史者,总督陕西、三边、四川等处一人,总督江南、江西一人;总督福建一人;总督湖广一人;总督云贵一人;总督河道、提督军务一人;提督、操江、兼巡抚安徽、宁、池、太、广一人;巡抚直隶、保定、真、顺、广、大、紫荆关,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山东,督理营田,提督军务一人;提督雁门等阗,巡抚山西一人;巡抚河南,提督军务,兼理河道一人;巡抚陕西,赞理军务一人;巡抚江西,提督军务一人;巡抚福建,提督军务一人;巡抚甘肃,赞理军务一人;总理粮储,提督军务,巡抚江宁等处一人;巡抚湖广,提督军务一人,提督军务,抚治郧阳等处一人;巡抚四川,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广东,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广西,提督军务一人;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东川等处,督理川、贵兵饷一人;巡抚贵州,提督军务,督理湖北、川东等处一人;巡抚凤阳,提督军务,兼理海防一人。兼右分都御史者,巡抚顺天、河间、永平三府,宣府镇地方,密云等关,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延、绥,赞理军务一人;巡抚宁夏,赞理军务一人;巡抚浙江,提督军务一人;巡抚偏沅,提督军务一人。

乾隆二十七年,定总督兼御前大臣、内大臣等衔在将军上者,班次列将军前;大学士任总督者,班次亦列将军前。三十二年,以总督为从一品,将军亦当为从一品,使文武统率大员品制相当。

旧制,总督、巡抚随时奉命挂右都、右副都、右佥都御史衔,无定员,非地方官也。

有捐助、赈济、完漕等事应加级者,得加侍郎、尚书、宫保衔。见顺治十七年孙尚书廷铨用人四事疏。又雍正元年,加川、陕、江南总督兵部尚书,以川督控制番、羌,江督统理三省,地大兵多,故加以重衔,资镇抚也。二年,加两广总督孔毓殉、河道总督齐苏勒兵部尚书,以不附隆科多、年羹尧也。是加衔并非恒例。乾隆以来,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巡抚加兵部侍郎衔,初授由部题请,皆允行,而以二品顶戴授总督者,仍兼侍郎衔。

附录:纪文达所跋顺治十八年缙绅 [一]各省不列总督、巡抚,而以副都御史列其姓名于都察院衙门,是其时旧制。

雍正间,或用人惟贤,或因事权授,往往不拘定制。而两人同署西安巡抚,则史贻直、硕色也。协办山西巡抚,则布政高成龄也。协办山东巡抚,则吏部左侍郎刘于义也。协理直隶总督,则刘师恕也。管两淮盐政兼署织造,则布政高斌也。

乾隆四十八年,以漕运河道总督与各省总督不同,故给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街,与巡抚同。

[一]「顺治十八年缙绅」「十八」原作「十七」,误。

顺治间,河道总督驻济宁。康熙十七年,移清江浦,二十七年,移济宁。以协理之侍郎开音布、徐廷玺驻清江浦。三十一年,总河移清江浦。三十九年,裁协理。四十四年,山东河道交巡抚管理。雍正二年,设副总河于武陟。五年,以副总河管山东、河南河务。七年,分设南河河道,总督驻清江浦,改副总河为山东、河南河道总督,驻济宁。八年,设直隶河道、水利总督,驻天津。于是北河、南河、东河为三督。若协理、协办、帮办、学习诸名,又随时别经简派者,自康熙至嘉庆,往往有之,非定员也。九年,设北河副总河于固安,又设东河副总河,移南河副总河驻徐州。乾隆二年,副总河俱裁。六年,复设南河副总河,旋裁。十四年,裁直隶河督,归总督管理。于是总河凡一一人,而加南河协办河务官。其后协办归巡漕御史,南河以两江总督总理。山东、河南巡抚亦兼河务。二十二年,设南河副总河,二十三年裁。嘉庆十一年,设南河副总河,十五年裁。十九年,没东河副总河,二十年裁。道光二年,巡漕御史裁。六年,设南河副总河,九年裁。

旧时,安徽藩司驻江宁,办上江事。乾隆二十五年,增设江宁藩司,移安徽藩司驻安庆。

国初,直隶不设藩、臬,以守道司度支,巡道司刑名。通永、大名、霸昌、天津、口北五道,挂山东、山西、河南布政、按察司衔。即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衔。康熙间犹然。

见二十四年胡升猷所上疏。雍正初,改守、巡二道为两司,各道挂直隶布政、按察司衔。各省布、按两司,初但设本司正副官,后因事添设 守、巡二道,遂以为例。往往一道止辖一府,或数道共辖一府。见任源祥职官议。

国初,各省有左布政、右布政,惟贵州以事简,止设左布政一员。

知府旧为正四品,道员则视所带布政使司参政、参议,按察使司副使、分事兼衔为等差,有三四、五品之异。乾隆十八年,以钱谷、刑名二司分任,道虽兼衔,事难越俎。且知府为道所辖,而兼参议、佥事衔者,阶级反较知府为卑,不足以示表率。因定守、巡各道皆正四品,停兼衔,而改知府为从四品。

附录:旧时道员结衔,如陕西则有陕西布政使司分守潼、商道佥事,陕西按察使司分巡榆、葭谊副使,陕西按察使司分巡延、绥、墉道参议,陕西按察使司分巡汉、兴道副使之别。

他省可以类推。

往制,府佐贰卫、千总领运。康熙六十一年,定粮道押运过淮,总漕督运交通仓。雍正初专其事于粮道,而遣御史分巡沿途漕务。

甘肃西宁道兼理蒙、番事,乾隆间定专用满、蒙人员。后总督那彦成以龙万育奏调,遂相沿参用汉人。嘉庆庚辰,复奉旨不用叹员。又如直隶之口北道、山西之归绥道,亦皆用满员。

台湾道加按察使衔,俾奏事,自乾隆五十三年台湾道万锺杰始。

御史外授道府,雍正时犹有仍兼御史衔者,如单畴书为宁夏道仍兼御史衔是也。

国初,满人不占知府缺,以满洲郎中、员外外转,即布、按也。

国初,江、浙有船政同知,管理修造粮船,侵渔最甚。雍正二年裁。

曲阜县,唐、宋以来多以圣裔领县事。金、元以衍圣公兼知县事。明改为世职,由衍圣公保举。嘉靖后,不由衍圣公保举。国初,由衍圣公咨部题授。雍正二年,兖州知府吴关杰奏请拣补不授孔氏,未允行。至乾隆二十一年,命在外题调,不复为孔氏世职矣。

向例,外官告病不准起用,其仍准起用之例,自康熙十二年始。

外官回避原籍五百里以内,自康熙四十二年始。

旧时,继母年老,无终养例。康熙九年,浙抚范承谟疏言,知县丁世淳以继母刘年老,呈请终养。吏部议驳,奉特旨允行。嗣后,继母、生母皆准终养。

台湾文员,知县以上年过四十无子者,始准携眷。此例不知始于何时囗囗乾隆四十一年命停止。

曩八旗文武官遇亲丧,百日后入署办事,朝会、祭祀亦与。乾隆二年谕:二一十七月之内,朝会、祭祀,免其行走。」又百日后,外用督、抚等官者,称署某处某官,二十七月后始实授。

国初,考试月选官,令作八股文。康熙五十七年停止,仍令写履历,以三百宇为限。

京官,旧例历俸六年,始准乞假省亲。雍正七年,命急欲省亲者准呈请,毋以年限。

雍正十一年,世宗以河防关系重大,而全河形势,非讲求阅历,不能洞晓机宜。特命部院慎选司官二员,引见后派往学习,如才堪任用,即保奏留工。道光间,复循故事举行,而翰、詹、都察院等衙门亦得与选。雍正间,选派部员,从布政使高斌请也。

直省知县,正途出身者,三年行取一次,大省三人,中省二人,小省一人。吏部按期奏请,沿前明旧制也。康熙四十四年,从部议,行取知县,以主事用,遇考选科、道时,方准考选。然康熙、雍正间,行取之例,少举多停。乾隆初,亦间行之。其实前明专重资格,按俸迁转,不得不以部用一途疏通壅滞。本朝州县之贤能者,得奏题擢用。且繁剧之任,参罚必多。凡无事故,合行取例者,大约居中简之缺,寻常供职,幸免处分者耳。故事相沿,于吏治无益。乾隆十六年,命永远停止。

旗人不作驿丞、典史,雍正六年,奉旨议定。

三载考绩,文武大臣具疏自陈,袭前明旧制也。顺治间工尿官三品以上及各省督、抚,康熙间增盛京侍郎,雍正间增奉天府尹,皆自陈。乾隆八年,命自陈,乞罢者,举贤自代。

继命宗室王公兼阁部事者,不必自陈。十五年,命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御前侍卫、干清门侍卫,兼阁部及八旗事者,不必自陈。十七年,停止内外大臣自陈之例。二十四年,勅部于京察年分,将尚书至三品京堂以上及直省督、抚军政年分,将军、都统、副都统,驻防之将军、都统、副都统及提督、总兵官,分别缮本进呈,听候鉴察。有以衰庸解退者,皆出自圣裁。

国初,沿明制,以吏科都给事中、给事中,与河南道掌计典。后命各部院堂上官,各察其属之优劣,而等第之,汇送吏部。吏部定期按册点验,谓之过堂。其荐举者,引见后,候旨录用。又京察各官,于吏部过堂时,惟翰、詹衙门不唱名,但称某官几员,则管部事大学士以下皆起立,云请回。俗谓之遇半堂。

外官三年大计,用才、守、政、年四格,始于顺治三年。康熙初停止,四年复行。二十四年停布、按卓异。

附录:康熙二十二年大计,藩、臬与卓异者多。总宪徐公元文上言:旧例藩、臬人觐,虽许条奏地方事宜,然仅由通政司投递。引见一次,辞朝即行,于述职之实,犹有未尽。请令面奏,并加谘访,庶可知其才具之优劣,并以见督、抚所举当否。圣祖是公言。至日,御干清门,科道侍班,通政司引藩、臬官以次面奏。着为令。明年,有旨,藩、臬勿举卓异。

卓异官引见,向例,文职赏朝衣,武职赏蟒袍。盖古者车服以庸之义。日久渐成具文,价浮物敝。乾隆间,遂改为引见,后准卓异者加一级。

云、贵、川、广、福建、甘肃、湖南等省,督、抚、提、镇、藩、臬有丁忧事故,由驿限行四百里驰奏。干 隆二十七年定。以边远省分,非驿递不能速也。

顺治元年,定衍圣公封爵一如前朝,阶正一品,在尚书上。

正一真人 [一]旧袭一品,乾隆时,副都御史梅谷成奏,请量加裁抑。经大学士等会议,降为五品。其时法官娄近垣系四品,高宗谓真人品秩不可过贬,因命视三品秩。

同官回避,乾隆间法始密。其先,如福建巡抚赵国麟与藩司刘藩长联姻,系雍正十二年具奏允行。又雍正间,魏经国为湖广提督,特旨以其子魏瓒为提标中军守备,及为松江提督,以次子魏琨补泰州营游击。其时,固不拘回避之说也。后则部例日繁矣。今复有捐免回避之例。

开列内外官阶衔姓名,汇刊成帙,谓之缙绅。吏部按季呈进,如十二月杪,即进明年春季缙绅,以备观览。曩时缙绅首帙,有各直省舆地图,虽不详悉,而规模略具,今则不复有矣。

附录:阮文达元顺治缙绅册跋云:「余家藏嘉靖缙绅册,得自阙里孔氏。其京职一本,题为缙绅,至外省,则不加之以缙绅之目。此顺治十八年缙绅册则通称为缙绅矣。又嘉靖本,于各省总督、巡抚,皆列于都察院衙门副宪之后,而外省则但自布政司始。此册于都察院既列各省总督、巡抚矣,而各外省又重列之,已驳驳乎不列于京职。故册首叶题日新刊随省总督抚按总镇缙绅。曰新刊随省者,明乎旧之不随省也。此册外省提镇亦列京职,在銮仪卫衙门之后。今亦皆随省矣。」旧制,京官并许条陈。康熙十年,宪臣奏请停止。凡非言官而建言为越职,例当降调。

至言路大开之时,即非言官,亦许陈奏,其不应具折者,准胪举条陈,赴都察院呈请代奏。

国初,尝议裁天下教官,王公太岳疏争之。雍正间,欲设知州、知县副官,鄂文端奏止其事。

岁贡廷试,教官选外省,实为寒儒苦事。国朝改明制,教官铨授本省,岁贡免赴京,德政也。

国初,府、州大县裁训导,小县裁教谕。康熙四年,复设。故教谕、训导有正复之别。

又康熙中,有俊秀监生捐纳教职例。三十年,江南学政许汝霖请,凡捐学正、教谕改县丞,训导改主簿。自后惟生员始得捐,而教授必由科目。

[一]「正一真人」此条原接前条后,据整理稿本改。

顺天府旧设文、武教授、训导,沿明制也。雍正四年,裁武学,统归儒学管束,满洲生员亦属汉官月课。

世祖时,招民授职,费至七、八千两,有至万金者,仍行考试,文理通顺者为知县,不通者改授守备。此捐例之始,然仍行考试,而以文武分途,不失慎重之意。

今制,嘉峪关外南路回疆八城有 :叶尔羌,总理旧疆事务参赞大臣一员,兼管和阑事务协办大臣一员;乌什,办事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 ;喀什噶尔,领队大臣一员;山南回部初设参赞,治叶尔羌 ,后移此。乾隆三十年,乌什乱,移乌什。五十三年,复移此。道光十一年,仍移叶尔羌。原设帮办大臣,改为领队大臣。库车,办事大臣一员;阿克苏,办事大臣一员;喀拉沙尔,办事大臣一员;和阗,办事大臣一员;英吉沙尔,领队大臣一员。北路各城有:伊犁,将军一员,羼下有协领、参领、防御、骁骑校等官总统南北两路,初为定边右副将军。参赞大臣一员,道光间,张格尔平增设。领队大臣五员;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一员,屑下有协领、参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参赞大臣一员,领队大臣一员;科布多,参赞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一员,领队大臣二员;乌鲁木齐。都统一员,属下有协领、参领、佐领防御、骁骑校等官。领队大臣一员;库伦,办事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治喀尔喀及恰克图、俄罗斯边信箱古城,领队大臣一员;库尔喀拉乌苏,领队大臣一员;吐鲁番,领队大臣一员;巴里坤,领队大臣一员;哈密,办事大臣一员,帮办大臣一员。除伊犁将军、定边左副将军、乌鲁木齐都统外,军机处于每月初五、二十两 次开单进呈。西宁办事大臣、西藏办事大臣亦同开列。每年十月,复将各处期满大臣开单进呈,谓之换班。或留,或别简,无一定,亦有不及期而更易者。

按:乌鲁木齐有提督,伊犁、巴里坤有总兵,哈密有副将,其所属有参将、游击等官,则别为绿营也。又驻藏大臣旧设二员,后裁去一员,乾隆十四年仍设二员。

国初,武职品级较文职为大,康熙三十三年始裁定。又文职自正一品起,至从九品为十八阶,武职自从一品起,至正七品为十二阶,旧制也。乾隆五十一年,以领侍卫内大臣为武职正一品,绿营以提督为从一品,无正一品,其从七品以下五阶,以内外武职微员,按其职守,酌分正从,照文阶一体厘定。又旧制武职正从一品,封荣禄大夫,正二品至从五品,皆封将军。乾隆二十年,更定官制,则皆称大夫,五品以下改称为郎,各冠以「武」字。五十一年,高宗以将军为专阃之重,大夫为文臣之称,名义混淆,不足示后,乃改一品至从二品封将军,正三品至从四品封都尉,正五品至从七品封骑尉,正八品至从九品封校尉,自五品以下,凡从于骑尉、校尉,上以「佐」字系之。

国初,京城裁五军都督府。设八旗都统、副都统等官,外省绿营之提督、总兵皆如旧,仍挂左都督、都督同知、佥事等衔。其时提、镇皆用汉人,后始参用满、蒙,而裁兼衔。

国初有京卫,如神武左、金吾左、金吾右、腾骧右、龙骧卫、燕山左、燕山右、永清左、忠义前、彭城卫,大抵皆沿明旧,旋裁。

国初,提、镇甚多。以顺治十八年官册考之,有挂镇海大将军印,镇守京口都统一。镇守沿江沿海副都统二。镇守京口左路水师总兵官一。镇守京口右路水师总兵官一。随征江南左路提督、总兵官左都督一。随征江南右路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云南团练、火器总兵官一。镇守天津防海,统辖水陆官兵总兵官都督仓事一。镇守真、保各关总兵官都督佥事一。

镇守宣府,挂镇朔将军印,辖七十一城堡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大同,挂印绉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临清等处总兵官都督龠事一。镇守沂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河北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汝南等处总兵官都督分事一。提督陕西,统辖满兵驻西安总兵官一。

提督陕西,统辖漠兵管固原镇事一。挂印镇守汉、羌、兴安等处总兵官都督龠事一。镇守甘肃等处,挂平羌将军印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延、绥等处,挂印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宁夏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临、巩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提督江南,统辖满兵,驻江宁总兵官一。总管提督江南、江安等处,统辖汉兵总兵官一。提督江南苏、松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苏、松等处水师总兵官都督佥事一。提督全浙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宁、绍、温、台等处总兵官都督龠事一。镇守金华等处缌兵官左都督一。镇守宁波等处水师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随征福建中路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温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仓事一。提督江西全省总兵官都督同知 一。镇守九江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南、赣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提督湖广全省总兵官左都督一。提督贵州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云南、临沅、广西等处提督、总兵官右都督一。镇守襄阳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郧阳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荆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辰、常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偏沅等处总兵官都督贪事一。镇守湖广、彝、陵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湖广、益畅等处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湖广、祁阳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湖广、沅咖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湖南左路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湖南右路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提督福建等处总兵宫左都督一。镇守福建兴、泉、漳等处,驻漳州。兼管温州一府右路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福建延、建、汀、邵等处驻汀州。左路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福建兴、泉、漳等处右路总兵官左都督一。剿抚四川左路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剿抚四川右路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缜守四川川北等处总兵官都督贪事一。镇守四川、永宁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四川、遵义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四川、重庆等处总兵官都督愈事一。靖藩镇、守广东等处左翼总兵官左都督一。靖藩镇、守广东右翼总兵官右都督一。平藩镇、守广东等处左翼总兵官左都督一。平藩镇、守广东等处右翼总兵官右都督一。镇守广州等处,兼制沿海水师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惠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潮州、饶平等处,援剿无分疆界、闽界挂印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肇庆海防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高雷、廉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镇守广东碣石水师沿海等处挂印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琼州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镇守广西地方总领官,挂征蛮将军印,提督各路土司,控 制苗夷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广西、全州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定藩左翼,镇守浔、梧、平、乐等处总兵官都督佥事一。定藩右翼,援剿柳、庆等处,兼抚苗夷总兵官左都督一。镇守潮州等处总兵官都督愈事一,镇守四川建昌等处总兵官都督同知一。提督四川全省地方总兵官都督同知一。

康熙间,以陕西总兵何天培陕西人。马都统,寻为京口将军。天培遂归正白旗籍。其后温州总兵李华、平阳总兵温州属县,后裁总乓王应虎相继为福州副都统,皆汉人。此当在设八旗驻防之前。

康熙间,以湖广提督徐治都劳绩懋着,援施琅、孙思克授将军例,授徐治都为镇平将军。

是其时将军为提督进阶,非实有其官也。迨后设立八旗驻防,以将军、都统统之,自后将军专为满洲武职一品,无汉人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桃花妻:仙君快到碗里来

    桃花妻:仙君快到碗里来

    叶紫凝,穿越之后混得风生水起。执掌天下第一赌场,结交四海豪客。富甲天上地下,就连天帝爷手紧了,也得找她借钱。四海八荒,她是最炙手可热的待嫁女,可她却独独看上了那一位。绝色、高冷、上万年都没闹出一则绯闻的高贵上神。上神有三好:成熟、隐忍、易推倒。但最重要的是:咱俩看起来很有缘耶!Q:1493144519(欢迎聊天,一起愉快的玩耍吧~)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弃妃倾城:一手遮天

    弃妃倾城:一手遮天

    我初进宫的那一天,正巧是我的生辰,十六岁,碧玉年华。我站在空旷寂寥的紫禁城里,所遇见的九五之尊,也正巧是我一生最爱的男人。我以为……可是,命运的齿轮终是让我们在权利与欲望中纠缠不清。这场斗争中的爱情,连我都分不清,它能相濡以沫,还是相忘江湖。(正文和番外都已完结,请放心入坑。)
  • 死囚分析师

    死囚分析师

    为死囚而开发的软件。突破所有坚墙厚盾的程序。只为寻找谎言的技术。人之将死,其言真的必善?呼救的头颅、流血的公厕、双头怪、白斩人肉……一桩桩血案背后,不为人知的隐情,一件件隐藏于心,黑暗至极的秘密。死囚,究竟隐瞒了什么?将带入地狱的秘密,又有多可怕?
  • 持盾者

    持盾者

    莫名其妙穿越到异世大陆,神?恶魔?魔裔?我要打败他们?开什么玩笑,我是个盾铠战士!我只负责挨打!穿最厚的甲!挨最毒的打!“我想要一顿毒打,最好是两个人!” (世界观庞大,多视角讲述,前期剧情开展不快,容易劝退,需要一定耐心观看。七八章左右进入男主视角,不喜勿入)
  •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毒步天下:废柴小狂妃

    她,金牌杀手,心情愉悦时让人身败名裂,神情阴郁时挥剑斩杀毫不留情!她,名门庶女,寄养在外,废棋一颗!一朝时空逆转,她变成她。恶仆欺主?杀!庶妹抢婚?带着渣滓滚!嫡姐索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当朝皇叔,但凡露面,皆以獠牙面具遮脸,以轮椅代步。她在旁嗤笑,“尊贵的姐夫夫君,你再怎么羽扇纶巾故作潇洒,也掩盖不了你比我长一辈的事实。”他拧眉,“本王20岁!”她摊手,笑的恣意,眉眼间皆是讥讽。朝廷内外,风云陡起,阴谋阳谋层出不跌,谁又能潇洒横行。
  • 至尊庶女:腹黑国师,强势宠!

    至尊庶女:腹黑国师,强势宠!

    她只是一个家中庶出的女子,从小便不得待见。从她遇见他,注定的命运开始交织,她为他血站沙场。他的当朝不受宠的皇子,她费尽心血,助他登上王位,当他君临天下时,却忌惮她的才学和她的功高盖主,想以后该怎么掌控她,帝王永远都摆脱不了那颗猜疑的心,正当为难敌国愿意投降,但却一个条件。要她下嫁!他同意了,宣布圣旨那天,下朝之后,她找到他,第一次她如此愤怒的叫他的大名“上官玄虚,你当真要我嫁给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澎湖纪略

    澎湖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守护甜心之黑猫的别扭女孩

    守护甜心之黑猫的别扭女孩

    本文已经完结【几汐,自创女主】再次强调!!这不是几梦文,是我自己yy几斗出来的文,几梦党请出门右拐,如果不慎进入,麻烦默默点叉。我尊重几梦,麻烦几梦党也尊重非几梦文,圈地自萌,脾气再好的人也受不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责骂,别自己跑来看了我的文,还一个劲怪我。在留言里嚷着几梦王道,显得很没素质好吗。另外,本文雷点多多,一不小心雷到你,语言也很幼稚,情节也很小白,纯属让人乐一乐的文。女主前期伪冰山,后期无节操各种疯癫卖蠢,不喜误入
  • 绘画天才:毕加索

    绘画天才:毕加索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夫子请赐教

    夫子请赐教

    她是温十香,温太师府里的掌上明珠,自小过惯了衣来张口饭来伸手的生活,娇蛮任性却也心地善良,不认输,不服气,不听话。调皮捣蛋样样拿手,琴棋书画样样不会。打架斗殴酒醉,逃课踢馆全会。他叫百里辞,长安书院里的年轻夫子,勤俭节约,温文尔雅,谈笑间风流倜傥,吟词赋博学多才。不喝酒,不赌博,不逛青楼,却是心思缜密,腹黑难敌。本以为诗词歌赋仅会,又怎知骑射剑术乏味。品行样貌上等,文攻武略卓越。劣根学子遇上完美夫子,一二较量,三番比文,四回斗武,书院里乱作一堂。刁蛮千金对上一介布衣,五千白银遣之不走,六次上门告发恶行。罚跪下蹲日日不少,诗书礼乐慢慢调教。出师离书院,回首百里辞。教书教礼还教追男人,果真好夫子也!十香道:“夫子,请赐教!”情节一:某日,太阳当空照,花草点头笑。夫子白雪衣,十香挥墨毫:“上下四条脚,落地呱呱叫。一叫稻香早,再叫夫子笑。夫子,我这诗做得好不好?”夫子侧眉眼,斜目笑十香:“押韵,甚好!”转而低眉弄白衫,泼墨却难消,夫子蹙眉道:“此墨甚好,可持久用之。”十香气倒!情节二:小女子,动春心。夫子瞧破,上府门告知太师曰:“汝女初长成,暗动春心扰读书人之清静,请责之。”傍晚,十香回府。其父曰:“小小年纪,不知羞耻。罚女戒,抄三百。”自此,十香恨夫子。情节三:荏苒时光捎人醉,十香已至出阁时。大喜日,某夫子一身白衣上门。太师问:“夫子怎这般打扮过来?”夫子曰:“娶妻当娶贤,嫁夫当嫁穷。小生无财却多才,十香交予我,定然调教妥当,来年定赠太师外孙也!如何?”太师:“.”嫁衣脱身,凤冠弃地,十香转身唤家丁曰:“将此人拖出去,乱棍伺候之。”遂而,圣贤曰:切记,莫惹刁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