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7000000004

第4章

熟地(五钱) 人参(三钱) 山药(二钱) 枸杞子(二钱) 杜仲(二钱) 当归(二钱) 甘草(一钱炙) 山萸肉(一钱)

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地黄饮子

熟地 巴戟肉 山萸肉 肉苁蓉(酒洗) 石斛 川附子 五味子 白茯苓 石菖蒲 肉桂 远志肉 麦冬上各等分。每服五钱。入薄荷少许。生姜同大枣煎服。

八味生脉汤

熟地(五钱) 人参(一二钱或五七钱) 麦冬(二钱) 山药(一钱五分) 山萸肉(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茯苓(一钱) 肉桂(五分) 泽泻(五分) 五味子(五分) 川附子(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四君子汤

人参(二钱) 白朮(二钱炒) 茯苓(二钱) 甘草(二钱炙)

加姜枣。水煎服。或加粳米百粒。

六君子汤

即四君加陈皮(一钱五分) 半夏(一钱五分) 或加锅心焦(三钱)

如前煎服。

归脾汤

人参(二钱) 白朮(二钱炒) 茯神(二钱) 枣仁(二钱) 黄 (二钱炙) 当归(一钱)

远志(一钱) 木香(五分) 甘草(五分炙) 龙眼肉(七枚)

煎七分。食远服。

人参养营汤

人参(一钱) 白朮(一钱炒) 黄 (一钱炙) 白芍(一钱五分炒) 当归(一钱)

陈皮(一钱) 肉桂(一钱) 甘草(一钱炙) 熟地(七分) 茯苓(七分) 远志(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归芍地黄汤

熟地(五钱) 当归(三钱) 山药(二钱炒) 萸肉(一钱) 白芍(一钱五分炒) 茯苓(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三化汤

浓朴(姜制) 大黄 枳实 姜活(各等分)

每服三两。水三升。煎至一升。终日服。以微利即止。

金匮续命汤

治中风肢体不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能转侧。并治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麻黄(去节) 人参 当归 石膏 桂枝 川芎 干姜 甘草(各三两)

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汗出即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忌。勿当风。

千金大续命汤

即前方内去人参加黄芩。荆沥元戎方用竹沥。

小续命汤

(千金) 通治八风五痹痿厥等疾。以一岁为总。六经为别。春夏加石膏知母黄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药。又于六经分别。药内随症细分加减。自古名医。不能越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去腐) 芍药 甘草(炙)

川芎 杏仁(去皮尖炒) 防己 官桂(各一两) 防风(一两五钱) 附子(五钱炮去皮脐)

上除附子杏仁外为粗末。后入二味和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加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渣。稍温。食前服。

愈风汤

治中风诸症。当服此药以行通诸经。则大风悉去。纵有微邪。只从此药加减而治之。若初觉风动。服此不致倒仆。此乃治未病之要药也。

羌活 甘草 防风 当归 蔓荆子 川芎 细辛 黄 地骨皮 独活 秦艽 黄芩 芍药枳壳 人参 麻黄 白芷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知母(各三两) 生地黄 苍朮(各四两) 肉桂(一两)

上 咀。每服一两。水二钟。生姜三片。煎七分。空心临卧服。空心一服吞下二丹丸。谓之重剂。临卧一服吞下四白丹。谓之轻剂。假令一气之微汗。用愈风汤三两。加麻黄一两。作四服。加姜七片。空心服。以粥投之。得微汗则佳。

便不通利。用愈风汤三两。加大黄一两。亦作四服。每服加生姜五七片。临卧煎服。得利为度。

景岳曰。中风一症。病在血分。多属肝经。肝主风水。故名中风。奈何自唐宋名家以来。竟以风字看重。遂多用表散之药。不知凡病此者。悉由内伤。本无外感。既无外感。而治以发散。是速其危耳。若因其气血留滞。而少佐辛温。以通行经络则可。若认风邪。而必用取汗以发散则不可。倘其中亦或有兼表邪而病者。则诸方亦不可废。录之亦以存古人之法耳。

偏中

偏风一症。名曰类中。类中者。有类于风。而实非风也。譬如树木一边叶枯。

则不能灌溉而欣欣向荣。人身之四末。亦犹是也。经曰。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者。内居营卫。营卫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可见内经谓邪为虚邪。而非外袭之风也明矣。盖肝肾精亏。经脉失荣。血不营运。气不贯通。气血两虚。不仁不用。是以脉中脉外。皆少生动之机。或左或右。无非气血之败。善医者补肾生肝。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矣。填实下元。

肾气回而经脉通。上达舌本。语不蹇涩矣。益气生精。筋脉得血滋养。而营卫之气不失常度。口无歪斜矣。培补脾土。为胃行其津液。灌溉四藏。口涎收摄矣。夫肝邪之为害。实由肝血之亏虚。血虚则燥。气生而木从金化。风必随之。血虚则火性烈。而津为热灼。痰自生焉。治此者。当养血以除燥。则真阴复而假风自灭。补水以制火。则肾气充而虚痰自化。补阳以生阴。则元阳回而水泛自消。风痰之药。不可用断断如也。设也误认内生之风。为外入之风。而竟以外风之药进之。则枯者益枯。误认内生之痰。非津化为痰。而竟以攻痰之药进之。则亏者愈亏。诚如是也。则一边之废。已离恃其无虞。而耗气败血。势必龙火无制。从命门丹田之间。直冲髓海。斯时五绝见而人事昏。大汗出而元神散。群医皆曰。此复中也。不可救也。药之误也。真可畏也。噫晚矣。

透发内经营卫衰。则真气去之旨。足以昭示来兹。

补肾生肝饮

治肝肾精亏。经脉失荣。血不营运。气不贯通。气血两虚。不仁不用。

当归(二钱) 熟地(三钱) 白芍(二钱炒) 女贞子(二钱) 山药(一钱五分炒) 人参(一钱)

枸杞子(一钱五分) 丹参(一钱) 炙甘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眩晕

眩晕一症。有虚运火运痰运之不同。治失其要。鲜不误人。医家能审脉辨症。细心体会。斯病无遁情。而药投有验矣。曷言乎虚运也。如纵欲无节而伤阴。脱血过多而伤阴。痈脓大溃而伤阴。崩淋产后而伤阴。金石破伤失血。痛极而伤阴。老年精衰劳倦。日积而伤阴。大醉之后。湿热相乘而伤阴。

其症面赤耳热。口干不渴。烦躁不寐。寒热往来。大便秘而小便赤。其脉或弦细而数。或弦大而数。或细涩而数。无非精血受亏。阴虚为病。盖蒂固则真水闭藏。根摇则上虚眩仆。此阴虚之运也。如劳倦费神而伤阳。呕吐过甚而伤阳。泄泻无度而伤阳。大汗如雨而伤阳。悲哀痛楚。大呼大叫而伤阳。其症面色青惨。神倦气乏。畏寒厥冷。身面浮气。大便泄而小便清。其脉或沉细而微。或弦细而迟。或浮大而空。无非元阳被耗。气虚为病。盖禀浓则真火归脏。脏亏则气逆上奔。此阳虚之运也。治阴虚者。用六味归芍汤。

加人参之类。壮水之主。以生精血。治阳亏者。用八味养血汤。加人参之类。

益火之源。以生元气。所谓滋苗者。必灌其根也。曷言乎火运也。如房劳则火起于肾。暴怒则火起于肝。思虑则火起于脾。两耳磬鸣。两目昏黑。上重下轻。眩仆卒倒。脉象细弱。无非动乱劳扰。虚火为用。盖火藏则清明内持。

动扰则掉摇散乱。此虚火之运也。若实火眩晕者。其人必强健。其症必暴发。其渴必引饮。其脉必洪数。其呕酸苦水之味。运稍定。其饮食寒冷之物运稍缓。其大便燥结。解后运稍止。无非风火相搏。实热为害。盖有余则上盛而火炎。壅塞则火炽而旋转。此实火之运也。治虚火者。宜六味汤。逍遥散之属。滋阴以制火。舒肝以养脾。治实火者。宜三黄汤竹叶石膏汤之属。

清降以抑火。辛凉以泻热。所谓虚火可补。实火可泻也。曷言乎痰运也。如水沸水泛。则痰起于肾。风火生涎。则痰起于肝。湿饮不行。则痰起于脾。头重眼花。脑转眩冒。倦怠嗜卧。食饮不甘。脉象缓滑。无非疲劳过度。虚痰为虚。盖清升则浊阴下走。气滞则津液不行。此虚痰之运也。若实痰眩晕者。

其症实而脉实。其积热在阳明。其阻塞在经络。其郁遏在肠间。无非风火结聚。积痰生灾。盖液凝则浊阴泛上。饮停则火逆上升。此实痰之运也。治虚痰者。宜六味八味归脾之属。补脾肾之原。治痰之本。治实痰者。宜二陈东加芩连滚痰丸之属。逐肠胃之热。治痰之标。所谓实实虚虚。补不足而损有余也。大抵虚运者。十之六七。兼痰火者。十之二三。即伤寒眩晕。虽有表散之法。亦多因汗吐下后。虚其上焦元气所致。且今人气禀薄弱。酒色不谨。肝肾亏而内伤剧。致眩晕大作。望其容。则精神昏倦也。闻其声。则语言低微也。察其症。则自汗喘促也。切其脉。则悬悬如丝也。当此之时。须执一定之见。毋惑多歧之臆说。惟投参 朮附重剂。多进庶可转危为安。倘病家畏骤补而生疑。医家见骤补而妄驳。旁人因骤补而物议。以虚症为实火。以参 为砒毒。点滴不尝。卒中之变。至危脱之象现。虽有智者。亦无如之何矣。岂不惜哉。

大呼大应。发明脉因症治之理。条分缕析。而又结出望闻问切之情。法精辞畅。气象沉雄。直逼西汉大家。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八味养血汤

熟地(五钱) 当归(三钱) 山药(二钱炒) 肉桂(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白芍(一钱五分炒) 附子(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山萸肉(一钱)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四君子汤

(见中风门)

八味生脉汤

(见中风门)

逍遥散

柴胡 当归 白芍(炒) 白朮(炒) 茯苓 甘草(各等分)

上加生姜。水煎服。

六味汤

(见审虚实门)

三黄汤

黄连 黄柏 黄芩(各等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温服。

竹叶石膏汤

石膏(一两) 人参(三钱) 麦冬(三钱) 半夏(二钱) 甘草(二钱) 竹叶(二十片) 粳米(一撮)

此系今方分两。非仲景旧法。 水二钟。姜三片。煎服。

归脾汤

(见中风门)

八味汤

熟地(五钱) 山药(二钱炒) 茯苓(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泽泻(五分) 山萸肉(一钱) 附子(五分) 肉桂(五分)

水二钟。煎七分。食远服。

二陈汤

茯苓(三钱) 陈皮(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一钱)

上加姜三片。水煎服。

滚痰丸

青礞石(硝 金色一两) 大黄(酒蒸) 黄芩(各八两) 沉香(五钱)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量人强弱加减。

补肝养荣汤

治亡血血虚。眩晕心烦。如坐舟车。举头欲倒当归 川芎(各三分) 白芍(炒) 熟地 橘皮(各一钱五分) 菊花(一钱) 甘草(五分)

水煎服

益气补肾汤

治色欲伤肾。气逆不能归元。眩晕耳鸣耳聋。

人参 黄 (各一钱二分蜜炙) 白朮(二钱土炒) 白茯苓(一钱) 炙甘草(五分)

山药(炒) 山萸肉(各一钱五分)

加姜水煎。

羚羊角散

治一切头眩。

羚羊角 茯神(各二钱五分) 川芎 防风 白芷 半夏(汤洗各五钱) 枳壳 附子(各二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钟。慢火煎七分温服。

燥症

燥症何自而起哉。有外因者。六淫之一也。有内因者。血液之枯也。医家往往误治。不辨脉之虚实。症之新久。体之强弱。概以燥病为外邪。而药投清凉剥削。无怪乎操刃杀人者矣。夫外因之燥。非雨露愆期。即秋日暴烈。非南方不毛。即北方风劲。气偏阳亢而燥生。大约气从皮毛而入者。则肺受之。肺受燥气。咳嗽咽痛之症见矣。从口而入者。则胃受之。胃受燥气。结胸便秘之症见矣。明喻嘉言谓秋伤于燥。

冬生咳嗽。议论发前人之未发。而清燥一方。创自己意。可为治燥之灵丹。至于结胸便秘。世俗多以伤寒混治。不知燥则生火。津液耗而肠胃干。大小陷胸之法。利于体实。而不利于体虚者也。可不慎欤。若内伤之燥。本于肾水之亏。精血之弱。真阴之涸。在肺则清肃之令不行。咳逆口渴。皮聚毛落矣。在肝则将军之性不敛。胁痛暴怒。筋急拘挛矣。在脾则生血之原不运。蓄瘀便结。皮肤不泽矣。欲治其燥。先贵乎润。欲救其脾。先滋乎肾。诚以肾主水。而藏五脏六腑之精。养百骸而为性命之本。若肾阴足而及于肺。水道可以通调。肾阴足而及于肝。木气可以向荣。肾阴足而及于脾。四及可以灌溉。燥无自而生也。第水日亏而火日炽。决非清凉之味所可疗。必须重用六味归芍汤。合生脉散为主治。肺燥则加沙参、天冬、梨汁之属。肝燥则加丹参、枣仁、乳汁之属。脾燥则加柏子仁、松子仁、甘蔗汁之属此燥病之正治也。倘久病而气因精虚。参、 、河车及八味等汤。亦宜急投。盖阴生则阴长。气化则血润。此燥病之反治也。虽然。草木之枯。得雨滋荣。人身之燥。非血不泽。参乳汤救燥病之根。活命饮治燥病之原。又何必纷纷而他求耶。经不云乎。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又曰燥胜则干。其为血液之涸。已明效大验。如膈病之枯。胃之燥也。消病之渴。肺之燥也。爪甲之焦。筋之燥也。产后之痉。血之燥也。而敢谓治燥症为易易哉。庸医必以此症为实。

不惟清凉药进。而反以燥药治燥病。不亦犯内经刚与刚阳气破散。阴乃消亡之旨乎。

燥则当润。经义如是。得其肯綮。治燥之效。有不捷于影响乎。

清燥汤

桑叶(经霜者三钱) 石膏( 二钱五分) 胡麻仁(一钱炒研) 甘草(一钱) 阿胶(八分)

人参(七分) 麦冬(七分) 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 枇杷叶(去毛蜜炙一片)

上九味。以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之。

六味归芍汤

(见中风门)

八味汤

(见审虚实门)

生脉散

(见知生死门)

参乳汤

同类推荐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佛说胜军王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louds

    The Cloud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阴符经玄解正义

    阴符经玄解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佚文篇

    佚文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

    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

    前缀坚强美丽的潘晨拥有着如薰衣草般的特性,她遇到爱情就会努力的去争取!她喜欢上了帅气有才的富家子花雨,潘晨处处忍让,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她心中的那点紫色浪漫,并在现实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最终她能得到花雨完全的爱情吗?片段一鱼的选择......可是鸟儿等了好久,久到飞鸟都无法再飞翔了,鱼儿都没有浮出水面,于是飞鸟终于伤心的离开了美丽的湖水,从此在也没有出现在湖边了......看着看着潘晨流泪了,她和他也逃不开这样的结局吗?片段二时光流转,到底改变了什么?那个曾经的王子,今天确实如此平凡的和我肩并肩的站在一起,这是上天给我的再一次的机会吗?如果是的,我希望这一切永远不变,哪怕......!我要的也只有这样简单的风吹日落,而你在我身边!《爱上豪门公子之紫色浪漫》是晓寒的第一部小说,还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可是晓寒还是希望大家能喜欢这部文文,放入书架收藏!你们的鼓励是晓寒最好的写作动力!晓寒新作《风国佳人》绝对精彩的情节!喜欢本文及喜欢晓寒作品的可以加晓寒方便一起探讨写作方面的技巧或分析人物等!还是希望喜欢的能收藏这本文文,这对晓寒很重要哦!
  •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

    《潘家园书声》是由王曾瑜编写,《潘家园书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忆黎澍先生》《中国古代卖官鬻爵的教训》《康王出使和救援开封的真相》《宋代的绿色革命》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中国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性格

    本书选取了燕赵、三秦、三晋、齐鲁、吴越、荆楚、巴蜀、滇云、岭南、青藏、闽南等十一个文化生态群体,撷取了各地的民俗民情、地方风物、饮食、建筑、文化名人等历史沿革,力图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上,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化性格脉络。同一般的人文文化书相比,本书内容广泛,不仅停留在对风俗人情的简单介绍上,而且是从“文化性格”上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一个深入思考。
  • 三峡交响曲

    三峡交响曲

    这是一首表现三峡工程建设的长诗。诗人将长诗置于广阔而深远的历史背景上,经过精心选择,择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件、人物、场景和画面,歌吟了三峡工程的宏伟与壮丽,描绘了三峡工程建设者的英雄群像, 现出他们朴实的品质和献身精神,使长诗涵蕴工程可歌可泣的场景、人物和故事,从而使长诗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感和浑厚的文化意蕴。
  • Eothen

    Eoth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葛格最帅

    葛格最帅

    护妹狂魔重生了,看萌萌的妹妹,已及护妹狂魔是如何打爆一切敌人(づ●─●)づ?????
  • 君子有匪,白露为霜

    君子有匪,白露为霜

    “今日……她生,我活;她死,我葬!”楚家有位儿郎,君子翩翩,清俊无双;楚家来了位姑娘,伊人窈窕,追夫有方。都说姑娘瞧上了儿郎,都知道儿郎躲着姑娘,你来我往的追逐间,却不知是谁,弃了心、伤了身、丢了魂……后来,是哪里的一场盛世花嫁,迟迟春日,落英缤纷?后来,又是哪里的一场漫天血杀,萋萋芳草,难诉情深?后来的后来,楚家的儿郎抱着心仪的姑娘,耳畔牧笛声起,身侧落日余晖。“小霜,横竖我是离不开你了!当初说的……可还算数?”暖暖的,楚皓轩和白霜的爱情故事,君子佳人,白首相偎。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定柔三迷

    定柔三迷

    侠骨柔情水墨江湖自成奇门派古龙风致定柔三迷领军新武侠风靡网络10周年千万读者专情守候施定柔继《沥川往事》之后,武侠言情全集热血!
  • 冒牌教师

    冒牌教师

    具有神秘身份的李逸接到保护任务,他不得不伪装成教师,潜伏在不食人间烟火的校花身边,但他刚上任就被告知今年命犯桃花不易出行,且看李逸凭借一身本领,将困难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