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92400000045

第45章

孟子曰:「禄足以代其耕也。」在官者不耕而食,故制禄以代之。禄有不及,何以养廉?汉宣帝诏曰:「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今小臣皆勤事而俸禄薄,欲无侵渔百姓,难矣。

近来贪官污吏习以成风,禄之有余者,则视为傥来,略无撙节之心;禄之不足者,则借曰无可养廉,恣为侵渔之地。上下交征,相承为例,廉道丧,不觉其然,宜思所以整救之可也。

时务所急,虽未专在此,而禄之不均,自是朝廷一大缺政。今亲民之官该俸十两者,给职田二顷,独江南半之。南地非肥,北土非瘠也,江北少嚣讼之风,江南多豪猾之俗,而给田乃有重轻,此禄之不均一也。顾兹中外管军管民务站各色官,均为任君事也,均为食天禄也,而职田独与路、府、州县及廉访司官,而余弗之及,于此何薄,于彼何厚!此禄之不均二也。今各处职田,原有官田则有之,原无官田则无之。又虽有官田而不给为职田者。有职田处,除丝、麻、豆、麦外,所收子粒,路之正官不下八百石,微如巡检,亦收一百余石。无职田处,浪得职官之名,不沾颗粒之惠。而外任俸钞从五品止三十两,从六品不满二十两,如九品止十二两,以俸钞买物,能得几何?十口之家,除岁衣外,日费饮膳非钞二两不可。九品一月之俸,仅了六日之食,而合得俸钞,又多为公用掯除,若更无职田,老何以仰给?又如小吏,俱已添俸添米,旧请俸钞六两者,增作八两,每钞一两,月加米一斗。以此比之,则六品以下之无职田者,反不如一小吏也。饥寒相迫,欲律以廉得乎?此禄之不均三也。今内任俸钞倍于外任,而京城之间,寻常米价亦是半锭一石,饮食衣帛,件件穷贵,以钞数计之,虽多一倍,以日用计之,实无外任一半所得,无职田可以供赡!如外任三品官,月得俸钞八十两,职田米八百石,一月该米六十余石。至如九品亦收职田米一百石以上,一月得米近九石之数。随朝三品官,月请俸钞三锭一十五两,既原无职田,又不添俸米,而四品官除俸钞外,月增米一石九斗五升。由此言之,则随朝三品四品之官,反不如外任九品簿尉之俸,此禄之不均四也。

制禄不均则人心不一,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其流弊可胜言哉!且俸禄一事,自归附以来,言者不知其几矣,而所言俱不得其要;朝廷举行亦不知其几矣,而所行皆未底于平,一番更变,又是一番行,终无补于缺政之万一也。中朝冗职,固难枚举,如各处巡检,各路提控案牍,岁收职米尤为虚费。随县置尉司签弓手,以专巡警,又有分镇军官以助之,何须赘设巡检司?甚而一县之内,有设三四处者,徒蠹民间,无济官府。随路既有经历、知事,足任案牍,又令行省赘差一员,徒蠹官府,无益民间。兹类颇多,皆合汰去,既可省俸,又可以清选法也。如处州、徽州等路总管,无职田可收,纵令每月增米一石五斗五升,而省札人员一月反得米八石有零,似此不平,朝廷何尝知之?当今之弊,不在俸禄之薄,而在俸禄之未均;不患俸禄之不敷,而患设官之太滥,均有余以周不足,取滥设之米以给合设之官,则国无所损,而官有所利矣。

议事之臣,日夜讲求俸米之说,谩尔纷纷,莫穷要领。其有俸钞,有职田,则过于厚;无俸钞,又无职田,则过于薄。尸位素餐者空负縻廪粟之讥;服勤输力者,乃有饭不足之叹。若能裒多益寡,截长补短,职田所收,自可敷用。今有额外多费二十八万余石粮,徒于国储大有所损,实于官吏未见其益。且丞相职居人臣之右,每月得俸八锭有零,一日之俸不满十四两,若仿晋之何曾日食万钱无下箸处,虽罄竭私帑,亦不能自给矣。

天子立相,必须厚禄以优崇,大臣律身,自宜戒奢而从俭,岂可先处以约而薄其所养哉?今俸自三锭以上者,不得添米,官益高而俸益薄,甚非尊尊贵贵之道也。又如随朝大小官及各处行省、宣慰司,皆是枢要重臣,既无所取于民,又无职田可收,纵添些少俸米,何足为养廉计?君子犹良骥也,欲责之日行千里,又不饱以刍菽,世无是理也。宜尽取原拨职田,合收子粒钱粮,官为收贮,将中外合设人员,分别差等而普及之。随朝官吏俸给虽厚,米价则穷,凡俸五两,月给米一石。外任官吏俸给既薄,米不值钱,凡俸五两,月给米二石。五两以上,随俸加之。不愿支米者,则随时价准之以钞。内外台察院、廉访司,事烦而形神劳,官清而交往绝,比之有司,量加优添,所以重风宪也。和林、上都、山后、河西诸州城,不系出米去处,照依本处时估折价,不当拘以二十五两,所以重边鄙也。无分军民各色官吏,但请俸钱者,随所给钞数,按月支米。原无俸钱者,随所授品从,依例增支。将官收职田钱粮,先尽外任数足,其余剩者,尽令起运赴都,以给随朝官吏。计其所得,倍多于前,又可无过费太仓之粟,此所谓利国利官之要道也。其禄既均,其政自平,免致饥寒之忧,自存廉之节,然后律之以赃贪之法,彼亦不得而有辞矣。

一、求贤

治天下无他道,得人而已矣。《诗》曰:「得贤则能为邦家立太平之基。」《书》曰:「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自古及今,国家之兴废,世祚之长短,系乎君子小人之分。用君子必治,用小人必乱,不待缕数详陈,虽三尺之童,亦知此语也。

钦明诏,有德行才能不求闻达者,具以名闻。上意非不勤也,未有一山泽之贤,布韦之士,得进于朝廷者,岂四海之广尽无其人耶?天之生才,代不乏绝,何尝借才于异代?不患无才,所患求之之道未至耳。待其自求而后用之,求进者必非佳士。其有异才者,必不肯自鬻其身也。混一以来,中外荐举,纷奏迭章。而取好人之使,接踵交驿,类皆猥琐龌龊之辈,次则庸医缪卜及行符水、售妖术之流耳,未见得一真好人也。古语云:「达视其所举。」又云:「惟贤知贤。」荐引者己非好人,安能识一真好人耶?贤才之生,散在四方。古今大贤,多产于遐陬僻壤之地,出于闾阎寒素之家,虽明君哲辅不能周知,岂廊之内,跬步之间,所能尽天下之贤?今朝廷选人,省部台院互相推举,见任者既罢,前废者复起。往来除授,不出眼前数辈而已。使皆贤也,尚不足以举政,未必皆贤耶!既不取人于寒微,又不历试其能否,数年之后,旧人已死,来者又皆不经事之少年,无仁贤则国空虚,识者之所甚忧也。

唐太宗征高丽,得薛仁贵。谓曰:「诸将皆老,思得新进用之,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盖天下之才犹水焉,浚导其源而疏通其滞,则取之不竭,未见其穷也。三代汉唐以来,有乡举、里选,有孝廉科、贤良方正科、进士科、武士科,又有任子军功之例,进取之途,非一端也。广以取之,而后精以择之,则贤否判然矣。故贤者于此时不求而自至,非乐于求进也,乃于明时不见用也。当今既无广取之科,又无精选之法,取人于吏,他无进身之阶。海宇之中,山林之下,怀瑾握瑜,韫自珍者,甚不少也。如郡县之吏,或以市井小辈,或以仆御贱夫,皆顽顿亡之徒,技止于刀笔,力困于期程。彼磊落之才,必不肯屑就明矣。如朝中小吏,若非达官之瓜葛,即是见役之梯引,争附炎门,自同舆皂,皆游惰无知之子耳。或有生而至者,以文学结交,难投合;非礼物贽见,何足动人?又岂贫者之所能办?彼有志之士,必不肯苟合亦明矣。

昔田千秋一言寤主,即登侯相;郑然明一言见知,便获赏识。古今际遇,往往皆然。若必待肥羊美酒以为先容,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则千秋老死于郎官,然明终役于堂下而已耳。仲弓问政,孔子答以举贤才。又问:「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盖四方之贤,有得于所见,有得于所闻,有得于人之所见所闻。其所知者有限,所不知者无穷。取在取人之知以为已知,非为平生欢半面雅,而后谓之所知也。

今朝廷上下,不问何人为贤,不知贤为何物,但以巧令迎合,即为精细;以勤奔走,善枝梧,即为了得;以久出门下包苴追往,即为知识好人。所知者止此,所举者亦止此。而使此流皆得以居官治民,祇见人才日少,政事日乖,纪纲日坏,不可得而复整矣。使一路一县一衙门之内,止得一真贤委而用之,何政不举,何事不办?不浚其源而澄其流,不端其表而正其影,虽日夜纷更,徒劳无益也。宜令各道廉访司、随路文资官采访遗逸,无问已仕未仕、见仕在闲,但德行可取,才能足称,卓然为乡里所敬及郡邑有声者,不限员数,具以名闻,待以不次之擢,任以繁要之职;兼内外台设监察御史五十余员,各令岁举一人,重责执结,如大失举,甘当罢职不叙,必然不肯徇情容私,以自贻身祸也。贤者遭时,喜于自效;朝廷得人,足以分忧。古者明良相逢之盛,复见于今日矣。

一、养士

自唐、虞、三代、春秋、战国以来,王宫国都,下及闾巷,莫不有学。由闾塾而升之党庠遂序乡校国学,自月书季考以至三年大比,兴贤能而爵之禄之。汉唐以后,崇尚益加,建太学赡生徒,至亿万计。如六朝之纷扰,南北之战争,亦未尝一日废学。而公卿大夫,有不出于学校中者,虽处尊荣,终身为。是以古今用人,必从学校,舍此他无取焉。

钦睹明诏,学校之设,所以作成人才,仰各处正官教官,主领敦劝,严加训诲,务要成材,以备擢用。仰中书省议行贡举之法。今内而京都,外而郡邑,非无学也,不过具虚名耳。京都立国子监,设生员,无非贵游子弟,群居终日,句读未通,已登仕版,欲冀成材,实不可得。若真欲取材于监中,岂二三十辈乳臭无知之子所能尽之耶?在学诸生,既无出身之定例,宜乎来者之不多。所设伴读,又不择人,重赂监官,剩出陪堂,便得入名。更不知所伴所读者何事,惟想望部领史儒学教授而已。朝廷养士为国家深长计,乃令每月梯已出陪堂钞一十五两,势家官族,视此为轻,贫儒寒生,何所从出?今朝廷每岁竭内府太仓以赡怯薛,以锡僧道,岂少十五两钞而靳于乐育人材耶?朔望奠谒,已为简慢,春秋二丁,但揭碑刻,宣圣一本,破官钱,办祭物,略无礼仪之可观。以杯酒腐肉为德色,卤莽灭裂,莫此为甚。随路立学,例设教授,凡隶文庙钱粮,独不考较计点之目。朝廷待士亦云厚矣,何乃不体上意,务为苟且,以偷盗侵欺为能事,以积日满考为尽职?书单作支,破食甚,坐斋习读,不见一人。每岁租入,仅以供给教授、正录、直学、吏胥数家而已,生员子弟,并不沾升合之惠。学校已为虚设,又立一儒学提举司,上不能承流宣化,下不足仪表后进,尤为冗滥者也。且今之为教授者,失于遴选,熏莸并进,有犯赃十恶之徒,有市井无赖之辈,亦有江湖间说相谈命技术之流,及有新进少年,假儒之名,全不通文理者。主领不得其人,安能责成其效?

夫学官与有司官不同。儒者以行为先,若于士行稍亏,声不美,便难居以师儒之职,何待被告取招,然后明其非儒也?台宪上司,特以儒官之故,每加优容,诚为过矣。如邵文龙,乃黄班塘之贼党,起身微贱,两遭杖,不轨之行,乡里不容。因奸易妻,蓄女为妾,闺闱之丑,路人皆知。初任建康,再任平江,皆多士之区,为诸郡之甲,而使此辈居之,岂不为明教之玷,士流之辱?又如方平,因为人奴,久留都下,夤缘诈冒,两除教授,并不到任。在都以结揽公事为活,每日宿饮于生子人家,群优嘲戏,呼之曰「方大头」。弃父母妻子于不顾,俱以冻馁而死,讣音到都,正饮娼门,略不举哀,亦不奔赴,至今父、母、妻三丧不举。闾党有诗讥盈满墙壁,传播都下,言之可丑。他郡学官,似此盖不少也。

又有待选未除五百余名,谁为才学明敏,谁为教养精勤?出于选用,必合相应人数,其有虚伪捏合滥名选中者,又且十居四五。望其作成人材,岂可得哉?作成者固不用心,而人材亦不肯就学。今之隶名儒籍者,不知壮行本于幼学,而谓借径可以得官,皆曰何必读书然后富贵。既仕路非出于儒,不须虚费日力,但厚赂翰林集贤院,求一保文,或称茂异,或称故官,或称先贤子孙,白身人即保教授。才入州选,便求升路,才历一任,便干提举,但求升迁之速,何问教养之事!因此,学校遂成废弛。言者皆归咎于差役所致,不思唐宋盛时,儒人未尝免差,而士风甚盛,人材甚广,无他,声名诱之于前,利禄引之于后也。使前数年不当差役,亦未见有一人成材者。若业儒而获用,则人自慕尚,虽当役不足以抑之。使业儒而无用,则人皆厌弃,虽免役亦不足以励之。

夫士列四民之一,为国效役,乃分之宜。而治国平天下,必须取才于士,非工、农、商之比,在朝廷自当有以优异之,故除徭以逸其身,存恤以养其心,好爵以縻其材,信任以行其志。必如是,可以尽乐育之道也。尽优异之虚文,无激劝之良法,终何补于世用?近朝廷举擢二三孔氏,谓尊崇圣道不 【[必]】 出于此。比年派谱不明,但姓孔者,俱称圣裔,蠢然无学,即充路教。甫历初阶,即陛八品。有实能继圣学明圣道者,反不得援例。夫子之道,垂宪万世。凡天下之蹈仁履义者,皆夫子之徒也,岂萃在一家一姓之中耶?若朝廷广延儒士,孔道大行,则生民蒙其福矣,非谓私其子孙以示尊崇之至也。

同类推荐
  • 名香谱

    名香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使琉球录

    使琉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略论安乐净土义

    略论安乐净土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佛说十地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赠刘景擢第

    赠刘景擢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自信自强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自信自强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美德是“1”,任何名誉、财富等都是“0”,只有写好了前面的“1”,后面才可以有无数个“0”,否则一切都只是“0”。植根于爱的土壤,吸取古今中外伟大先贤的美德智慧,致力于帮助父母、老师和儿童,为中国培育有品格的下一代而努力。
  • 陆太太好久不见

    陆太太好久不见

    离婚五年后,重回茗江市的知名珠宝设计师郁安夏在某次活动上被媒体围堵:“郁小姐,请问你对前夫陆先生将要再婚的事情有什么看法?”郁安夏菱唇微翘,反问:“难道他没有和你们说将要再婚的妻子姓郁么?!”众媒体一头雾水。次日,一则“恒天集团老总陆翊臣夜宿前妻香闺”的新闻惊现头条!【关于追爱】郁安夏十九岁那年,陆翊臣给了她一场人人称羡的盛世婚礼。二十岁生日当天两人领证,从此她是名副其实的陆太太。可这场童话般的婚姻在领证后只维持了一个月就宣告破灭,她独自一人远走国外。原以为再无交集的两个人,但是......为什么五年前看似冷心冷情的男人再次相遇后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她面前刷存在感?相亲时是他,剪彩现场是他,就连她带着儿子参加亲子活动时还是他!郁安夏说:“我也是有脾气的哦,所以和不和好看心情,复不复婚看你诚意。”次日,威严冷漠最要面子的陆翊臣以爱筑花海,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屈膝半跪向她告白。【关于宠爱】陆翊臣出生茗江市第一勋贵世家,商场上呼风唤雨的权贵,为人冷漠低调,手段狠厉。他的温暖,只给了郁安夏一人,五年前如此,五年后亦然。两人和好后,一向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的陆先生为了支持陆太太的新作品,破例和她一起出席新品发布会。发布会上媒体问及传得沸沸扬扬的结婚、离婚又将复婚事件:“陆先生,请问您和陆太太当初为什么匆匆结婚又离?为什么多年后再次复合?”陆先生侧头看着陆太太,温柔缱绻:“因为......第一眼是她,从此之后都是她。”【读书指南】1.本文一对一无虐甜宠文,无小三之类乱七八糟生物,有萌宝。2.背景半架空,请勿与现实中任何人物场景对号入座。3.看得开心就好,不喜请绕道,勿喷。。简介无能,请移步正文,喜欢请加入收藏,么么哒!友情推荐:系列文【早安,顾太太】,【你好,南先生】
  • 重生影后娇养计

    重生影后娇养计

    重生前的苏安风光无限,纸醉金迷。为了帮苏安洗白,他名声尽毁。 为了让她活,他在最后一刻扑到她身上。 连最后临死前的话语都是让她好好活着。 不是她自私,可是她,一直以来就真的只有沐流瑾了。 重生后的苏安只想做好一件事――让沐流瑾成为他的人。 (PS:女主前期事业心不重,后期会加强,绝对的甜。)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植物园的奇迹(探索发现漫游记)

    植物园的奇迹(探索发现漫游记)

    《植物园的奇迹》本书为您讲述植物园中的各种奇迹。本书知识全面、内容精炼、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
  • 锦香亭

    锦香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精灵之恭平

    精灵之恭平

    【宠物小精灵同人】穿越到精灵世界,成为不良少年团一员的恭平,迷迷蒙蒙变强的故事。【标签: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书友群:801794710
  • 民俗实用对联(上)

    民俗实用对联(上)

    对联是做为民族传统风俗文化之一,从其诞生起,就一直为历代人民所重视。本书从岁时节日、人生礼俗、工商百业三大方面,选取精联、名联百余条以飨读者。
  • 六韬

    六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