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0000000090

第90章

十枣汤治身凉干呕,短气筋痛者当行。须是表证已罢,方可用之;表未解者不可行也,以其药性太猛,切戒轻用。

里有水证条云:身凉表证罢,咳而胁下痛者,十枣汤。痞证条云:胁下痛,干呕短气,身凉不恶寒,汗出无表证者,十枣汤。干呕证条云:身凉汗出,干呕胁痛不恶寒,此表证已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可见十枣汤非敢轻用,必审表证罢,惟身凉胁痛干呕,有水气而里未和者方用之。以枣十枚为君,消水药不过一钱,不敢轻用可知矣。

伤寒药方评

易老九味羌活汤为解利两感伤寒而设。经曰:两感于寒者死不治。以其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此为脏腑俱虚,内外俱病。欲表之,则有里;欲下之,则有表,故云两感者不治。然所感有浅深虚实之异,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犹或可治,故易老有九味羌活汤之制也。其黄芩、生地为里热之药,羌活、细辛为解表之药,亦和平表里之轻剂耳。然非正伤寒之主药也,陶氏谓其可代麻黄、桂枝、青龙三方之用,噫!亦过矣。但用之于伤风见寒,伤寒见风,头身疼痛,恶寒发热而兼有里证者宜用之,大抵终是轻剂。若果当发汗,必用麻黄,而羌活、防风岂可比也?若表虚有汗,则用桂枝。若有汗而烦必用青龙,羌活岂可代也?非即病正伤寒,而九味羌活用于春秋之时,比之麻黄、青龙,则又稳也。知者审诸。

诸方目

第一、麻黄汤 治太阳脉浮紧,头痛身疼,发热恶寒,无汗而喘。

麻黄(二钱) 桂枝(一钱) 甘草(五分) 杏仁(八枚)上锉,每服水盏半,先煎麻黄数沸,后加生姜三片、枣一枚,内余同煎至八分,去渣温服,覆取汗。盖麻黄性热,惟冬时正伤寒无汗者用之。若春夏,不可轻用,服之必发斑发黄。如用者,要石膏、知母、黄芩。

第二、麻黄干葛汤 治太阳发热、无汗恶寒,刚 。

麻黄 赤芍药(各三钱) 干葛(钱半) 豉(半合)上水二盏、葱白一茎,煎八分,温服取汗。

第三、麻黄升麻汤大下后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厥逆泄利不止者。

麻黄(八钱) 升麻 当归(各四钱) 知母 黄芩 葳蕤(各二钱) 石膏 白术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甘草 干姜(各一钱)上水三升三合先煎麻黄一二沸,去沫,入诸药,煮取二升。分三服,次第令尽。汗出愈。

第四、麻黄知母石膏汤 治太阳无汗,夏至后服。

麻黄汤加知母(一钱) 石膏(二钱)第五、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治太阳汗后喘。

麻黄(八钱) 杏仁(三十个) 甘草(四钱) 石膏(一两)上水四盏先煮麻黄,减一盏,去上沫,纳诸药,煎取二盏,分二服。

第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治伤寒瘀热在里,身目发黄,中湿身痛。

麻黄 连翘 甘草(各四钱) 桑白皮 赤小豆(各一两二钱) 杏仁(三十个) 大枣(八枚) 生姜(七钱)上水四盏先煮麻黄二三沸,掠去上沫,纳诸药,煎取二盏。分三服,半日尽。

第七、麻黄附子细辛汤 治少阴发热,脉沉微汗之。

麻黄 细辛(各六钱) 附子(一个)水四盏煎麻黄,减去一盏,去上沫,纳诸药,煎取二盏,分三服。

第八、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治风湿相搏,一身尽痛。

麻黄 薏苡仁(各半两) 甘草(二钱) 杏仁(十个)上水三盏煎至盏半,分二服。避风微汗。

第九、麻黄附子甘草汤 治少阴无表里证。

麻黄(三钱) 甘草(一钱) 附子(一钱)上水盏半煎至八分,温服取微汗。

第十、桂枝汤 治太阳中风,发热汗出,鼻鸣干呕。(加黄芩名阳旦汤。)桂枝 赤芍药(各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五片) 大枣(三枚)上水盏半煎八分,温服取微汗。(夏至前加黄芩,夏至后加知母石膏。虚寒者不必加。酒家小便数不可行桂枝。)第十一、桂枝麻黄各半汤 治太阳脉浮缓如疟,无汗身疼。

桂枝(五钱) 芍药 甘草 麻黄(各三钱) 杏仁(二十个) 生姜(三钱)大枣(四枚)上水四盏先煎麻黄二三沸,去沫,纳诸药,煎至二盏,分三服。

第十二、桂枝甘草汤 治发汗过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桂枝(三钱) 甘草(一钱)水一盏煎八分,温服。

第十三、桂枝加葛根汤 治伤风项背强,有汗不恶风,柔 。

桂枝汤加葛根煎服。

第十四、桂枝石膏汤 治热病,夏至后同桂枝用。

桂枝汤加石膏煎服。

第十五、桂枝二麻黄一汤服桂枝,形如疟,得汗必解。

桂枝 芍药(四钱) 麻黄(二钱) 甘草(二钱) 杏仁(十六枚) 生姜(四钱) 大枣(五枚)水三盏先煎麻黄一二沸,去沫,纳诸药,煎二盏,分二服。

第十六、桂枝大黄汤 治关脉沉实,按之痛,大便秘。

桂枝汤加大黄(量强弱下) 芍药,减甘草,煎服。

第十七、桂枝人参汤太阳下之早,协热利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

桂枝 甘草(各二钱) 人参 白术 干姜(各一钱)水二盏先煎四味,至盏半,后纳桂枝,煎至一盏服。

第十八、桂枝附子汤 治风湿身疼,脉浮虚涩。

桂枝汤加附子,煎。

第十九、桂枝栝蒌葛根渴治有汗柔 。

桂枝 芍药(各二钱) 栝蒌根 干葛(各一钱) 甘草(六分)水二盏,姜七片、枣一枚,煎八分,温服。

第二十、桂枝二越婢一汤 治太阳发热恶寒,脉微弱。

桂枝 芍药 甘草(炙。各一钱) 麻黄(一钱) 石膏(三钱) 生姜(四钱)大枣(四枚)水三盏煎盏半,如法煎,分三服。

第二干一、桂枝加浓朴杏子汤太阳下之微喘者,表未解也。

桂枝汤加杏子、浓朴,煎服,取微汗。

第二十二、桂枝芍药汤 治脉浮腹痛。

桂枝汤加芍药一倍第二十三、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脉浮以火劫之,亡阳惊悸,卧起不安。

桂枝 蜀漆(各钱) 甘草(六分) 牡蛎(一钱八分) 龙骨(一钱) 生姜(一钱) 大枣(二枚)上水二盏,先煮蜀漆,减半盏,煎诸药至一盏,温服。

第二十四、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汗后身痛脉沉。

桂枝汤加人参、芍药(一倍)、生姜(一倍),煎服。

第二十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一钱半) 甘草(一钱) 生姜(钱半) 大枣(一枚) 附子(五分)水盏半煎八分服。

第二十六、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汤热病,夏至后用。

桂枝汤加知母、石膏(各一钱)、升麻(五分),水煎服。

第二十七、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服桂枝或下后不解,腹满小便不利。

芍药 茯苓 白术(各二钱) 甘草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一枚,煎至八分,去渣服。小便利则愈。

第二十八、越婢汤 治风痹脚弱。

石膏 白术(各二钱) 麻黄(七分) 附子(五分) 甘草(三分)水钟半,加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

第二十九、茯苓白木汤 治湿温。

茯苓 干姜 甘草 白术 桂(各一钱半)水二盏煎八分温服。

第三十、大青龙汤 治伤寒头痛,发热无汗而烦躁者。

麻黄(三钱) 桂枝(一钱) 杏仁(五枚) 甘草 石膏(半鸡子大一块) 生姜(一钱) 大枣(一枚)水钟半煎,分二服,温服。

第三十一、大青龙加黄芩汤大青龙汤加黄芩煎服。

第三十二、小青龙汤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呕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小腹满而喘者。

麻黄 桂枝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 干姜 细辛(各五分) 五味子(十二粒) 半夏(一钱)水二盏煎服。

第三十三、小青龙去麻黄加茯苓汤青龙汤减麻黄,加茯苓。

第三十四、小青龙去半夏加栝蒌汤小青龙汤去半夏,加栝蒌。

第三十五、小青龙去麻黄加杏子汤 治太阳汗干饮水多,咳而喘。

本方去麻黄,加杏子,煎服。

第三十六、葛根汤 治太阳无汗恶风刚 ,太阳阳明合病。

葛根(一钱半) 麻黄(一钱) 桂枝 芍药 甘草(各六分) 生姜(五片) 大枣(二枚)水二盏如法煎一盏,服取微汗。

第三十七、葛根解肌汤发热而渴,不恶寒,并疫疠。

葛根(二钱) 黄芩 芍药 麻黄(各一钱) 甘草 桂(各五分)水二盏,枣一枚,煎,如脉浮,再服取汗。

第三十八、葛根柴胡汤柴胡(一钱半) 苍术 荆芥 麻黄(各一钱) 甘草 当归(各五分)水二盏,加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第三十九、葛根葱白汤 治已汗未汗头痛。

葛根 芍药 知母 川芎(各一钱) 生姜(三钱) 葱白(五寸)水二盏煎一盏服。

第四十、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 黄芩(各一钱) 黄连(二钱) 甘草(五分)水二盏煎服。

第四十一、葛根橘皮汤 治温毒发斑,心烦呕逆。

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麻黄 黄芩(各八分) 甘草(五分)水二盏煎服。

第四十二、葛根加半夏汤本方加半夏,如法煎服。

第四十三、葛根龙胆汤 治身重汗出,风温脉浮。

葛根(二钱) 石膏(一钱) 麻黄 升麻 芍药 桂枝 生姜 甘草 葳蕤(各八分)水二盏煎至八分服。

第四十四、小柴胡汤 治伤寒四五日往来寒热,胸满心烦喜呕。少阳发热。风温身热。

柴胡(二钱) 黄芩 人参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盏,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第四十五、小柴胡加茯苓汤 治小便难,潮热腹满。

本方加茯苓,煎服。

第四十六、小柴胡加五味子汤 治温病而渴,不恶寒嗽者。

本方加五味子,煎服。

第四十七、小柴胡加桂汤 治身热欲近衣,身热不渴。

柴胡 黄芩 半夏(一钱) 甘草 桂(各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第四十八、小柴胡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汤 治发热而渴。

本方去半夏,加人参、栝蒌仁,煎服。

第四十九、小柴胡去枣加牡蛎汤 治水结胸。

本方去枣,加牡蛎,煎服。

第五十、小柴胡去参枣加五味子干姜汤 治少阳寒热,自利泄泻。

本方去人参、姜、枣,加五味子、干姜,煎服。

第五十一、小柴胡去黄芩加芍药汤下后阴弱生热,脉微恶寒。

柴胡 半夏 人参 芍药(各一钱) 甘草(五分)水二盏加姜三片、枣一枚,煎服。

第五十二、小柴胡加干姜牡蛎汤 治痞而胸膈满胀。

本方加干姜、牡蛎煎服。

第五十三、柴胡桂枝汤 治风温汗后身热、心下烦热,妨闷动气。

柴胡(二钱) 桂枝(一钱) 甘草(七分) 人参(一钱) 半夏 芍药(各一钱)黄芩(一钱) 生姜(五片)水二盏,枣二枚,煎一杯温服。

第五十四、柴胡桂姜汤 治往来寒热,胸胁满,小便不利,渴而不呕。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 桂枝 干姜(各八分) 甘草(五分) 牡蛎(七分)栝蒌根(一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第五十五、柴胡龙骨牡蛎汤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惊狂,亡阳烦躁,卧起不安,一身尽痛。

柴胡(一钱二分) 龙骨 桂枝 铅丹 人参 黄芩 茯苓 牡蛎 半夏(各六分)大黄(八分)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水二盏煎至一盏,纳大黄煎三五沸,温服。

第五十六、五苓散 治小便不利而渴,中暑烦躁霍乱。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各一钱) 桂(五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

第五十七、辰砂五苓散 治伤寒表里未解,头痛发热,心胸郁闷,唇口干焦,神昏狂言,妄语如见鬼,及瘴疟,烦闷未省诸热,清水道。

五苓散加辰砂,炒,研末调服。

第五十八、小建中汤伤寒三四日,心中悸而烦。少阴恶寒,手足蜷而温。

桂枝(一钱) 芍药(二钱) 甘草(六分) 饧糖(三匙) 生姜(五片) 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内饧令化,温服。

第五十九、黄 建中汤尺脉迟,伤寒身痛,汗后身痛弱脉可服。

黄 (一钱半) 芍药(二钱) 桂(一钱) 甘草(六分) 生姜(五片) 枣(二枚)水二盏煎一盏,去渣,入饧一大匙,煎一沸服。若微溏利或呕者,不用饧。

第六十、大柴胡汤 治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内实大便难。

柴胡(一钱二分) 黄芩 芍药(各一钱) 半夏(八分) 大黄(七分) 枳实(四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水二盏煎一盏,去渣再煎至八分,入大黄。

第六十一、调胃承气汤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谵语呕逆。

大黄(六钱清酒洗) 芒硝(一合) 甘草(一钱)水盏半煎八分,去渣,纳硝,微煎服。

第六十二、大承气汤伤寒胃实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痛烦渴。少阴口燥咽干,日晡发热,脉实。三焦俱有邪盛用之。

大黄(五钱) 芒硝(一合)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水二盏先煎朴、实,至盏半加大黄,煎至一盏,去渣纳硝,一二沸服,得利止服。

第六十三、小承气汤六七日不大便,腹胀满。阳明无表证,汗后不恶寒,潮热狂言而喘。专泻上焦之痞热。

大黄(四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第六十四、桃仁承气汤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不利,中焦积血证也。

桃仁(十个) 桂 甘草(各一钱) 大黄(二钱半) 芒硝(一钱半)水二盏煎一盏,去渣纳硝,煎一二沸温服。

第六十五、栀子豉汤 治下后心中懊 ,大下后身热不去,心中痛。

肥栀子(四枚,打碎) 香豉(半两)水二盏先煎栀子,至一盏纳豉同煎,至七分服,得汗止服。

第六十六、栀子 皮汤温家发黄,伤寒发黄。

栀子(四枚) 皮(三钱) 甘草(二钱)水二盏煎八分服。

第六十七、栀子干姜汤医以丸药下之者,身热不去。

栀子(七枚) 干姜(三钱)水二盏煎八分服。

第六十八、栀子升麻汤 治虚烦不止,三月至夏至前谓之晚发,可服。

生地黄(一钱) 栀子(三枚) 升麻(一钱) 柴胡(二钱) 石膏(一钱半)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第六十九、栀子浓朴汤太阳下后腹满,起卧不安。

栀子(五枚) 浓朴(三钱) 枳实(一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得吐,止后服。

第七十、枳壳栀子汤 治劳复发热。

枳壳(一枚) 肥栀子(三枚) 香豉(一两)清浆水二盏空煎,至盏半内二药,煎至一盏入豉,煎八分服,覆取微汗。

第七十一、栀子乌梅汤 治伤寒瘥后不得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契诃夫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契诃夫作品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胜任才是硬道理

    胜任才是硬道理

    一本真正关注员工命运的书!本书指出:未来,我们很难靠学历取得终身受雇的机会,却可以靠培养和提高“胜任力”而存活下来!书中倾囊相授培养和提高“胜任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大量案例总结,激发读者的潜能,是职场人士提升自我、改变人生命运的必修课!
  • 另一时空的我们

    另一时空的我们

    怎么捡张海报就到了另一个时空?什么?就为了一份巧克力,我们要闯关?说好的黄金圣斗士呢?怎么全部是女生?不是打架?闯关类型各式各样?我……
  • 民国奇闻异事录

    民国奇闻异事录

    2010年冬,我闲来无事,刚刚从单位辞职,这个时候,死党俞飞过来找我,说要我陪他去一趟西安城郊的终南山,说这个山上住着一些隐士,有的是故事。那个时候,我接了一个编辑的任务,给一家图书公司写一些文稿,大都是些奇异的人和事,手头正缺素材,于是就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是俞飞的一个爷爷,没有出五服,老头有九十岁左右,手脚利索而且思路清晰,不仅如此,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当他把那三大皮箱的日记和游记给我们从草屋里间拉到外面时,我和俞飞都惊呆了。老头自我介绍,那些都是从民国开始,他所记录和经历过的种种奇人和异事,现在老了,也回味了几遍,就想找个人把这些东西重新写下来,供人们做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 山海地仙

    山海地仙

    明末清初之际,王朝鼎革,战火纷飞,外有异族入主中原,内有反王厮杀争鼎。中华各处杀气恒天,民不聊生,人间正气日衰,潜伏在华夏各处深山密林,人迹罕至之处的邪恶力量渐渐苏醒,为祸一方百姓。修道之人身逢乱世,自当下山卫道。丹阳,道远师徒二人涉险远,降妖除魔,寻访古迹传说,大禹的天极移山,地下的黄幽地府,上古凶神秘教,巴人无底墓洞,契丹和女真千年恩怨,西极葱岭云中之国....上古宝器,凶神,妖魔轮番登场,天地命运居然系在一人之身....
  • 神雕侠侣(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神雕侠侣(第二卷)(纯文字新修版)

    南宋末年,江南少年杨过被郭靖送去全真教学武。全真教教规森严,天性叛逆的杨过在教中吃尽苦头,忍无可忍,终于逃出全真教。被活死人墓中的小龙女收留为徒。师徒二人在墓中一起练武、一起长大,渐生情愫。但师徒通婚违背宋朝礼教,二人爱情不能为世俗所容,其间尝尽聚合离散之苦,杨过更得知了父亲身死的真相,但在国仇家恨的权衡中明白了更多。杨龙二人的感情一再波折,最终分离十六年。二人十六年后重逢,无限欣喜……杨过带着小龙女离开深渊,前往襄阳。杨过以高强武功,于万军之中杀死蒙古皇帝,蒙古大军顿时崩溃,在襄阳就要失守时解了襄阳十六年的围困。经此一役,神雕侠侣天下扬名,杨过却带着小龙女悄然隐退……
  • 将军公主嫁到

    将军公主嫁到

    她叫慕容纱月,是自小扬名天下的奇女子。在兰杀国,她十一岁坐镇军营,十二岁挥攻二城,十三岁孤身杀入叛军大营,十四岁助太子平定六王内乱。十五岁太子登基,功成身退的她在归隐途中与人暗算,幸的一性命垂危的女子所救。那女子毒发身亡之时,却留有遗愿,要她以那女子单如月的身份嫁给天下闻名的夕国修罗无双王爷!为报救命之恩,慕容纱月易音换貌下嫁司徒无双。她从不明白爱情是什么,因为多年的征战连性别,怜悯,和人性都磨灭了。失去了太多属于正常少女的情感,对男女之情更是一窍不通。她认为成了亲就算报了恩,认为妻子的职责就是王府养老,可修罗王爷和罗刹公主的生活怎么可能如此平静。当她不得不卸下伪装和他并肩作战,当他卸下防备惊异的看着他身后绝代无双的女子,天下人才懂得,什么叫做天生一对!
  •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塞纹廷战记

    塞纹廷战记

    人族和兽族的纷争,光明与黑暗的对抗,谁是善?谁是恶?谁是这片大陆最后的选择?
  •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

    《名家自选学生阅读经典:读海文存》精选了刘再复先生的散文集,充满了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彰显出一种思想者散文的大气。书中的这些文字,是一位漂泊者的心灵自传,可让我们看到高尚心灵不平凡的心路历程,还可看到思想的淬炼和生命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