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3200000043

第43章

初一颂。明述一持有七门。第二一行。明初门中七作意。初明七门者。一作意。二离欲。三广辨诸定。四二定。五五通。六生差别。七诸相。下当别释。此第四持中以此为体

第二行颂中。云观察于诸谛者。谓初二作意 如实而通达者。远离作意。以能断惑故 广分别于修者。余是作意 究竟为其后者。是第七果作意。前三十一二等中。明第四障净。今解第五修作意。即第三十中之大文也

论解第二离欲中。云问此中几种补特伽罗即于现法乃至发起加行非出世道。有四种人。其第四人。谓一切菩萨乐当来世证大菩提非于现法。此意明菩萨当来佛道非现在法。世间道虽能现法发加行。但于生死中。成熟众生。于世间道加行故。此人若其心。趣当来佛果。即出世道发加行。今约前义

论解七作意中。了相作意谓能了欲界粗相上界静相。小乘中解六行皆须作。今大乘唯一行即得。不要具六行。于六行中随作意一种也

论解第三相中共相中。云一切欲谓生等苦乃至求不得苦。不言第八行苦者。此中据世共知者说。据世俗共知苦说。不约胜义苦说。此据胜义苦。一切欲及诸事皆虽有。难知故不说也

论解寻思粗品中。云犹如骨锁如凝血肉如草炬火如一分炭火等者。此中如骨锁可恶。如凝血肉言不实可厌。如草炬火须臾灭。如少分火能烧山泽。少诸欲等能烧善根 又云如炭一分有火一分无火。可厌恶也。此义不然。前二作意不言断惑。第三远离作意。能断烦恼故

论解远离中。云最初断道生。问云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何故得了相色界心。犹有欲界惑未殄。述云。了相以前。欲界闻思。虽作厌欲。未能随顺断下界惑。其了相胜解。能顺远离断下界欲故。了相胜解虽不能断惑。而惑不生。如初果人未离欲修。而得未至。今时了相亦尔。未离下品惑等。即得了相。了相起时随惑不生。如善心生时恶心不起。非断故不起。远离作意断故不起。初二作意故犹未断。于初二位中。若间起欲恶

论解后二作意中。加行究竟作意。云由是因缘从欲界系一切烦恼心得离系此由暂时伏断方便非毕竟永害种子等。乃至是名加行究竟作意者。此中解六行伏惑。不得上无间道证故。云暂时伏断。此伏断若伏上心。若伏种子。二俱须伏。何以得知。解初二作意中。云第二作意不为闻思间杂。惑虽不生。以未伏上心。未名无间道。至第三作意中。伏种子上生现行果功能。方名无间道。此有漏行为之。若无漏行要断种子。方名无间道。虽上心不生。仍为方便道。今此亦然。伏上心为方便道。伏种子为无间道

第七作意从此无间由是因缘证入根本初静虑定即此根本初静虑定俱行作意名加行究竟果作意者。此中论意。第九解脱道。居根本静虑。前九无间道八解脱道。皆在近分定中。此中二释。一释始从初静虑。乃至第三禅九无间九解脱。或在近分中。第九解脱或在根本定中。若四禅已上第九解脱道。定在根本定中。前八解脱九无间。在近分中。所以者何。三静虑已下。根本有喜乐故。近分地中有舍故。根本地中。若游观。若断惑。皆无舍受。以闇法故。决定无有。乐喜明利故。有其近分中。若断惑。若游观。皆有舍。明唯游观得为喜乐。喜乐非断惑时。为三静虑以下。有利钝二人。起无间解脱道。若利根人。第九无间道居近分。与舍相应。第九解脱道居根本定。与乐喜相应。若钝根人。第九无间道居近分。与舍相应。心钝以不能速疾入根本定与喜乐相应。其第九解脱。即居近分定。与舍相应。今此文言第七作意入根本定者。即约利根人。速疾能入根本。与乐等相应。此第七作意。取三静虑。若居近分。为解脱道。即与舍受相应。若有根本定。为解脱道。与乐等相应。其第四静虑以上。前八解脱九无间道。皆在近分中。若第九解脱中。必在根本定中。非居近分。此为胜义 又解若不如是分别。前九无间道八解脱。居近分中。第九解脱道。为根本定中。始从初静虑。乃至非想亦然 前义以何为证。若总解更不分别。前六作意是近分。第七是根本。但云无间解脱道处。且为证也。未见文以分别为妙故。后义即以此文为证。前家会此文。如前利钝根人释。至下空处中。当广解释

论第三翻解作意中云又了相作意于所应断。乃至胜解作意为断为得正发加行者。如二十八云。前二作意皆加行道。今此唯以解脱为正加行者。今据胜上处。及邻近无间道处。及不为闻思间处说故。唯说胜解为正加行。前二十八。约实为论。了相应亦是加行 又解此正发加行。未必简了相非加行道。以胜解邻近分胜故。说定正发加行。且说胜解为正加行道。不遮了相。据实无违。如对法抄会

论。云观察作意能于所得离增上慢安住其心者。何故断上品。说不言离增上慢。又不于第三品断后说离增上。而于中品断。说离增上慢。义曰。前六品惑粗易知。后三品惑细难了。断前上中品惑讫。不知下品惑在。乃起增上慢。谓九品并尽已。谓证得根本定。今离此慢故。于断中品惑。后说离增上慢。非上品后说离

论云又了相作意若胜解作意总名随顺作意厌坏对治俱行。今此中意。与四十作意相摄。及四对治相摄。四十作意。如前第十一卷释。随顺作意。于四十中。当二十五作意。随顺作意。厌坏所缘。顺断烦恼故。前二作意是随顺故 又若远离作意加行究竟作意名对治作意断对治俱行。对治作意。当二十六。对治作意者。谓由此故正舍诸惑。为此二无间道故。故对治作意收 又摄乐作意名对治作意及顺清净作意者。顺清净作意。当二十七。顺清净作意者。谓修六随念。即念佛等。若摄乐作意。断中品惑故。名对治作意。以明缘六念修别乐。观清净涅槃佛等。亦名清净别缘。此故不共远离等一处明。又前远离等。不收顺清净作意故。此二同收 问曰何故此中不收四对治。义曰。影显故。此说断惑。准远离等。应知是对治 若尔何故不言俱行。义曰。对治是慧。作意是意。前文又收对治。意与慧俱行。故名俱行。今此中唯明作意。不明对治。无慧故。不言俱行 又若观察作意名顺观察作意者。当二十八作意。顺观察作意者。谓观诸烦恼断与未断。或观先所证诸法道理。此望前亦是远分持对治等。今略不言。望前远离是彼进道。故名远分对治。望摄乐作意。是解脱道。是故持对治。今以从摄乐后明故。不言对治相收。前已不相摄。如对法抄广会之

论。云如是其余四种作意当知摄入六作意中谓随顺作意等者。义曰。四作意是七作意外故名余。皆四作意是四十作意中作意。今收入六作意中六故。故言摄入六作意中 问曰。何故此中不明第七作意相收等。解云。第七作意是果。此四作意。及前六皆因。因可相摄。非果故不收第七作意。此中以七摄四十故。唯但摄四。彼第十一下文中。以四十摄七。即七中有四十作意摄尽义。今以七摄四十。非四十摄七。故不尽不收。有不同勘之

论解初静虑为粗中。云粗意言性是名为寻者。有二释。一云名言自言法名。体是粗意。寻能思诸法。似于名言故。言意言性也。又言说名是言名。思惟名意名寻。是思惟名故。故名意言也。小乘寻伺与根本相应。有人云。今大乘不尔。寻伺唯在方便者。不然。余处又云。定中无寻伺。无发语言寻伺。非无细寻伺。又简无色前五支。根本静虑立支故也

论解寻伺处收中。外处摄者。谓法处也

论云若住增上者。谓下地住于苦增上也

论经解得离生喜乐中。言离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言生者由此为因由此为缘无间所生故。言喜乐者谓已获得所希求义故者。此据利根。第九解脱道。是入根本静虑人故。言生喜乐。若钝根人。第九解脱道居近分定已后方能入根本地生喜乐

论。云乃至七日七夜能正安住者。明入定能至七日七夜安住也。何故不言多时。唯言七日等者。彼欲界中段食。经七日故。若过七日。出定已其身即坏故。不得经多时。又且约尔所时。今而方入灭定。不废多年月也。若过七日已出定。其身即坏。若七日内出定。其身不坏。今约不坏时为论。但言七日 问曰过七日已入灭定。若尔出定应死。义云。不然。多时入定定力持故不死。今亦出定。即入有心定。故亦不死 问云亦出灭定。灭定不持身故坏不坏耶。答曰坏

论云。解第二静虑中。言所言定者谓已获得加行究竟作意故。此与初静虑异。彼名离生。此名定生。彼得初离欲界系名离生。此约先已得定故。故言定生

论解第三静虑中。云第三静虑以下无如此乐及无间舍者。已下有乐体是喜。适悦身心为乐。今第三静虑中。适悦心亦名乐。以乐极故。故言下地无是乐。下地内行中虽有舍。不别显名。又有间故。非无间舍故言无。非有间舍亦无名无舍也

论解第四静虑中。云复次此中对治种类势相似故略不宣说乐断对治但说对治所作乐断者。此中舍念正知。名能对治。第三禅乐名所对治。经中唯说所断之乐。不言能断舍念正知者。以第三禅已明舍念等能对治法。与此第四禅能对治法。相似故名种类。名体相似故言种类。俱能断惑。二处相似。故云势相似。略不宣说。此解经中不明第四禅能治所以

论云由即于此数修习故便能弃舍令不出离第三静虑第三静虑地中胜乐是故说言由乐断故者。此中第三静虑系乐。系缚行者。令不出离第三静虑。不能得彼上第四定。今数修习舍念等。能弃舍此定乐也

论云由是因缘若前所断若今所断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忧喜没者。乐断名今断。余受根名先所断。故下中覆治。云乃至入初静虑时忧受没故。此中如前第十一卷云。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彼品粗重犹未断故。若身在下界可尔。何缘生在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由其助伴相对忧根所摄。诸苦彼已断故。但彼粗重。而未能断。若初禅中苦根断者。是则行者。入初二静虑。受所作位差别应无。由二俱有喜及乐故。应无差别。但以粗重而未断故。说有差别。而经中说由出诸受定有差别 问曰。但以寻伺断不断。岂不得差别。何故要须断苦根。而说有差别。义曰。寻伺望喜乐非相障故。不得为断寻伺说喜差别。其初禅喜有苦根故。未说胜利。第二禅喜已断苦故。其喜净胜。若以有无寻伺而说差别。有无之法无量不同。其禅可别。今反难。乐喜受应无差别。以苦根同喜乐等是受相障故。若不以断苦根。为初二禅喜别。初二禅喜乐等受。应无差别。前初禅时已断苦故。此断粗重。其种子不说断。罗汉由有

论解虚空无边处中。云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谓饮食瓶衣垂庄严具。乃至山林等想于是一切不作意转等者。此据身在欲界。依虚空处遣色想时。于欲界色境。亦遣故说舍园等。非身生色界。欲入虚空。而有此想

论云当知此中依于近分乃至未入上根本定唯缘虚空若得根本缘虚空亦得自地所有诸蕴又近分中亦缘下地所有诸蕴者。述云。第四禅以上其第九解脱道。第七作意。唯在根本定中。其初得解脱道。此一刹那时。唯缘自地诸蕴。第二刹那心者。得缘上下地蕴。今约最初一刹那解脱道说故。言亦缘自地诸蕴。若近分定前九无间道。但缘下地生厌故。故言亦缘下地所有诸蕴。其前八解脱道。亦缘上下地诸蕴。今约无间道说故。言亦缘下地诸蕴。而唯不遮近分根本。但缘上下及自地诸蕴。于近分定八解脱道。不说论九无间故。言缘下蕴。于根本定。说初一刹那。隐立第二刹那以去故。言亦缘自地蕴故。论文中。不言唯缘自地蕴等。而言亦缘。此无间解脱道。如前初禅中解。若与显扬对法第二卷相违。如彼有太师解

论解有顶中有三。初正明欲趣上定。厌无所有处。而为弃想。即始从复次。乃至便能弃舍无所有处想以来。是第二释非想非非想名。就中有二。初解非有想。二解非无想。始从由是因缘先入无所有处定时以下。至谓或有所有想或无所有想以来。明非有想。识处以下。是有所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所有想。是故说言非有想。即非有所有想及无所有想也。今有顶中。非有前二想也。非有想中。有二非有想讫。今非无想中。亦非二无想故 就第二大段中。第二次明非无想。无想有二。一无想定。二灭尽定。此二定心皆灭尽。今有顶不然。故言非无想。即非二无想定也。其有顶中有微细想故。第三明其有顶时。超下无所有处等。及自处近分。而入根本。谓即于此处起胜解时以下是

论。解二无心定中。云如是有学已离无所有贪等者。此据断惑得证。如对法第九卷抄会。寂静住等。彼抄广解。余处文。言唯欲界初起灭定者。此约缘教。若初学时必依欲界。后初起时色界亦得。如第三果人。先欲界时未得此定。生色界已方得此定。即得初起。然由先于欲界初闻此教后于色界方生

论解五通中。死生智通。亦得是天眼相应慧。以缘现在死后事时。亦是死生通。用眼识观也

论云妒罗绵者。谓野蚕虫茧名妒罗绵

论解十二想中。前五想是修神境通法。余四次第修一一通法。修神境通中。第四身心府修者。即身心俱可变化也。若变即身业。若化即变化心

论第五解胜解想中。云远作近解者。谓促长为短 近作远解者。延短令长 粗细相解。是变形质 地水相作。是变四大。此中但说色声二变化。不论余尘。如佛地论广解

论云于梵世诸四大种一分造色自在回转者。一分造色。谓色声二种。故言一分。不回转触及五根等故。唯外境故言一分。又随定所变唯二反。一分不能转变梵世一切。故言一分

同类推荐
  • 赞禅门诗

    赞禅门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案精华

    医案精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菩萨藏经

    菩萨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太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八空论

    十八空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慵懒的魔王系统

    慵懒的魔王系统

    穿越到异世界之后的可雅‘莫名’通过了所有的试练,终于获得了传说之中的二代魔王养成系统,但……“系统,我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两天了,为什么还不给我奖励?”“千年果石懒得去找,你自己从我宝库挑一个别的吧。”“系统,为什么我的日常任务已经大半个月都没有出现?”“每天都发布任务好麻烦,我改成月常任务了。”“到底为什么我会有你这么一个懒蛋系统?”“已经到睡觉时间了,让我再睡一会……”“现在可是大中午唉!系统你怎么能够这么懒?”“zzz……”
  •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三分养,七分教:培养优秀孩子的黄金法则

    本书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养而教之,父母之责;再富也不能富孩子;优秀,尽在爱与赏析;严家无悍虏,慈母有败子。
  • Tom Swift and His Wizard Camera

    Tom Swift and His Wizard Came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花有意恰好流水有情

    落花有意恰好流水有情

    青梅戏竹马,两小即无猜!初见:女就非礼了男,在他嘴上吧唧了一下!沐若倾:“长大后你做我相公吧!”宫抉:“男女授受不亲,亲了要成亲,好!”这是一部甜宠文,大家放心入坑!
  • 此禽可待

    此禽可待

    他们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久别重逢,吴微禹咬牙切齿,“容忆,咱们来日方长。”简而言之,这是两只“禽兽”相爱相杀的纯洁爱情故事。
  • 少年心理师(I)

    少年心理师(I)

    前来咨询的患者不是杀人就是自杀,治疗记录竟然变成死亡记录,被冠上煞星之称的少年心理师到底应该何去何从?前途未卜,偏又遇到移魂之人,疑问一个个接踵而来——迷途的宠物,为什么找不到回归之路?流动的沙堡,淹没的是爱情还是罪恶?被催眠的僵尸,是否可以证明灵魂的存在?瑰丽的图画,怎样才能释放女科学家迷失的心灵?当生物基因可以任意组合,当飞禽走兽能与人类器官任意交换,我们步入的到底是生命的起点,还是终点?看背负着煞星之称的少年心理师与英俊骁勇的年轻警监,携手清除人们心灵中的魑魅魍魉,拯救沉睡中的城市!
  • 迟到的早恋

    迟到的早恋

    林珍惜从小到大只知道一心读书读书再读书,等她27岁时,才发现自己的生活太过索然无味,等她想早恋的时候发现已经过了年纪。所以她想趁着岁月静好,人生如歌的时候谈一场以结婚为前提,不耍流氓的恋爱。可等她一切都准备好了的时候才发现…………咦?男人呢?没男人她谈个屁啊!于是她开启了各种找男人模式,结果男人没找到,自己的生活却开始啼笑皆非了起来。
  • 男神等我十一年

    男神等我十一年

    整整十一年啊,沈诺依以为她已经彻底的忘记了苏何羡,可是,当他再一次活生生的站在自己的面前时,记忆的潮水却是汹涌而至,转瞬将她淹没!她这才明白,原来,深爱过的人是没有办法彻底忘记的……
  •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

    The Voyages of Doctor Doli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某科学的甜品店老板

    某科学的甜品店老板

    无数相位的交叠中,他因一次命运的交错而活了下来。再一次的时空交汇,她来到了他的身边。本该死去的意外生还者,再次回归的档案读取者,会对这座领先外界技术三十年的科技之城,产生怎样的影响呢?ps:严谨向。作者是个十分严肃的人,所以文风也会很严肃……大概? 新群:979/038/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