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8900000010

第10章 释迦方志教相

自释教之来振旦。开济极焉。发悟疏通廓清尘染。其中瑞应具篇前闻。且述数条用程无惑。昔士行寻教意在大乘。将发西域乃有留难。遂将经投火。经身不灰火为之灭。东达此土即放光经是也。又昙无谶获涅盘经。至于凉土盗者夜窃。举而不起稽首谢焉。周武之凌法也。像毁经焚咸见藏经。相从腾上奄入空际。如斯众矣。不可具书。然弘教在人有国为本。度人立寺图像译经。世约相求。故叙由来昌明佛教。而汉魏以往固无得而闻。晋宋迄今辄略铨序

晋世祖武皇帝(大弘佛事。广树伽蓝)

晋惠帝(洛下造兴圣寺供常百僧)

晋敏帝(于长安造通虚白马二寺)

右西晋二京。合寺一百八十所。译经一十三人。七十三部(僧尼三千七百人)

晋中宗元帝(江左造瓦官龙宫二寺。度丹阳千僧)

晋肃宗明帝(造明兴道场二寺。集义学百僧)

晋显宗成帝(造中兴鹿野二寺。义学千僧)

晋太宗简文帝(造像度僧立寺。长干起木塔)

晋烈宗武帝(造皇泰寺本弟。立本起寺)

晋安帝(于育王塔立大石寺)

右东晋一百四载。立寺一千七百六十八。译经二十七人。二百六十三部(僧尼二万四千人)

宋高祖武帝(口诵梵本手写戒经。造灵根法王四寺。供养千僧)

宋太宗明帝(造丈八金像。斋感舍利。造弘普中寺。召诸名僧)

宋太祖文帝(奉斋不杀。造禅灵寺。常供千僧)

右宋世合寺一千九百一十三。译经二百一十部(僧尼三万六千人)

齐太祖高帝(手写法华口诵般若。四月八日常传金像。七月半白普寺送盆供僧三百。造陟屺正观二寺)

齐世祖武帝(造招玄游贤二寺。三百名僧三教格量。四年考定)

齐高宗明帝(写一切经造千金像。口诵般若常转法华。造归依寺。召集禅僧常持六斋)

右齐世合寺二千一十五寺。译经七十二部(僧尼三万二千五百人)

梁高祖武帝(制五时论转四方等。造光宅同泰五寺。常供千僧。国内普持六斋八戒)

梁太宗简文帝(建资敬报恩二寺。刺血自书般若十部。太后忌日不食而斋。撰法集记二百余卷。法宝联壁亦二百余卷)

梁中宗元帝(造天居天宫二寺。供有千僧。自讲法华成实论)

右梁世合寺二千八百四十六。译经二百四十八部(僧尼八万二千七百人)

梁宣帝 梁明帝 等

右二主中兴社稷。于荆州造天皇陟屺大明等诸寺。治在江陵一州佛寺一百八所(僧尼三千二百人)

陈高祖武帝(杨州造东安兴圣天居四寺。写一切经一十二藏。造金铜像一百万躯。度僧七千人。治故寺三十二所)

陈世祖文帝(写五十藏经。度僧尼二千人。治故寺六十所)

陈高宗宣帝(杨州禁中造太皇寺。七级木塔。又造崇皇寺。刹高十五丈。安佛爪造金像二万余躯。治故寺五十所。故像一百三十万躯。写十二藏经。度一万僧)

右陈世五主三十四年。寺有一千二百三十二。国家新寺一千七百。官造者六十八。郭内大寺三百余。僧尼三万二千人。译经十一部。与地图云。梁帝都下旧有七百余寺。属侯景作乱焚烧荡尽。有陈既统国及下民备皆修葺。表塔相望星罗揭辇。经像之富不可殚言

魏(元民)太祖道武帝(于虞地造十五级塔。又云。开泰定国二寺。写一切经。造千金像。三百名僧每月法集)

魏高宗文成帝(重复佛教更开释门。凡度僧尼三万许人)

魏显祖献文帝(造招隐寺。召坐禅僧)

魏高祖孝文帝(于邺造安养寺。召四方僧。六宫侍女皆持年三月六斋有慕道者放令出家。手不释卷顷便为讲为。先皇再治大觉大行供施。度僧尼一万四千人)

魏世宗宣武帝(于式干殿。自讲维摩经。造普通大定四寺常供千僧)

魏肃宗孝明帝(于邺下造大觉寺)

魏敬宗孝庄帝(造五精舍一万石像)

西魏武帝(长安造陟屺寺供二百僧)

魏文帝(造般若寺。用给贫老。口诵法华身持佛戒)

右元魏君临一十七帝。一百七十年。国家大寺四十七所。北台恒安镌石置龛。连三十里。王公等寺八百三十九所。百姓所造寺者三万余所。总度僧尼二百余万。译经四十九部。佛教东流此焉为盛。惟太武世。信用司徒崔皓佞说。凌废正教。潜隐七年。后知诈妄戮诛崔氏。还复佛教光阐于前

齐高祖文宣皇帝(登祚受禅于僧稠禅师受菩萨戒。断肉禁酒放鹰除网。又断天下屠。年三月六劝民斋戒。公私荤辛亦除灭之度人八千)

齐肃宗孝昭帝(为先皇写经一十二藏。合三万八千四十七卷。度三千许僧)

齐世祖武成帝(造宝塔。转大品经)

右高齐六君。二十八载。皇家立寺四十三所。译经一十四部。度人与魏相接

周孝明帝(为先皇造织成像。高二丈六尺。等身檀像一十二躯。并诸侍卫)

周太祖文帝(于长安立追远陟岵大乘等六寺。度一千人。又造五寺供养实禅师徒众)

周高祖武帝(为文皇造锦像高一丈六尺宝塔。一百二十区。又京下造宁国会昌永宁三寺。 凡度僧一千八百人。写经一千七百部。后遇张宾所佞方为不善之首。废僧尼三百万人)

周孝宣帝(重隆佛日。造素像四龛一万余躯。写般若经三千卷。六斋八戒常弘不绝)

右周世宇文氏五帝二十五年。合寺九百三十一所。译经一十六部

隋高祖文皇帝(开皇三年周朝废寺咸为立之。名山之下各为立寺。一百余州立舍利塔。度僧尼二十三万人。立寺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写经四十六藏一十三万二千八十六卷。治故经三千八百五十三部。造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躯。自余别造不可具记)

隋炀帝(为文皇献后于长安造二禅定。并二木塔。并立别寺十所。官供四事。治故经六百一十二藏。 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治故像一十万一千躯。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度六千二百人)

右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译经八十二部

皇唐启运弘敞。释门功业崇繁。未可胜纪故难叙出

释迦方志卷下

大唐永徽元年岁维庚戌。终南太一山丰德寺沙门。吴兴释道宣。往参译经旁观别传。文广难寻故略举其要。并润其色同成其类。庶将来好事用裨精爽云

同类推荐
  • 海东高僧传

    海东高僧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肉攫部

    肉攫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New Arabian Nights

    New Arabian Nigh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家范典教子部

    明伦汇编家范典教子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苌楚斋续笔

    苌楚斋续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转世龙皇传说

    转世龙皇传说

    因为一场意外不甘心逝世的我,在一股神秘的金光帮助下,夺舍了在神界还未孵化出的龙神,开始了异界逍遥之旅。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名门暖婚:BOSS一顾倾心

    名门暖婚:BOSS一顾倾心

    一场意外,将两个人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可惜男有婚约女已嫁。为了不破坏别人的婚姻,选择和渣男离婚的她试图离开他,却被他紧紧禁锢在身边。他紧紧搂她在身畔:“嫁,还是不嫁?”她挣扎抗拒:“我已经有老公了。”“不,是前夫。”末了扬嘴一笑又道:“人都是我的了,还矜持什么?”
  • 东京九流人物系列

    东京九流人物系列

    东京汴梁,河南是开封在宋元明时代的古称。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人情,在八百年的时光里,延续出万千故事和人物传奇。东京九流人物系列攫取了这些传奇中的五个。《横活》鲁耀是东京城里的风流人物,他好交游,急人难,善诙谐,有术智,为人之所不敢为,道人之所不敢道,忤漫不羁,口齿生花,岂曼倩之再现,文长之复生欤!?第无意上进,甘于淡泊,布衣终身,如浑金璞玉,未成大器,惜哉!然快人快事,生死洒脱,亦足不朽矣。
  • 头发里的鬼

    头发里的鬼

    外婆说,女孩的头发一定要留长一点,如果太短,脑袋的灵气就会打开,被邪鬼入侵,最后就会活不成……为什么头发总是能和鬼七拐八拐的扯上关系?那尼姑、和尚则相反吗?
  • 初临大陆

    初临大陆

    混沌初开女娲造人后,首生人类族裔在初临之地的冒险故事
  • 萌动网游:高冷校草快接招

    萌动网游:高冷校草快接招

    游戏中,唐墨古是个连杀怪都会反被虐死的小废材。然而某天走衰运的她不知怎么让大神给杀了,还被大神设计迫害的一无所有……正当人生摆满餐具的唐墨古打算逆袭游戏大神之际,现实中的高冷大神却追上门了……
  • 封清英烈传

    封清英烈传

    千古奇耻剃发辱,泱泱华夏民族恨。可叹世人多健忘,亡国犹唱后庭花。屠戮千万同胞仇,篡改历史太欺人。奸淫掳掠无不做,富贵荣华却逍遥。试问天理何处在,公道真理何处寻。愿梦手提九龙剑,诛灭满妖驱鞑虏。千古奇耻凭空悼!这是一场尊严之战动乱的时刻,屠戮千万炎黄子孙,践踏民族尊严,篡改历史,罪恶罄竹难书。这是一场尊严之战!
  • 等风来暖我心

    等风来暖我心

    他喜欢了她九年跟她告白了三次每次都被拒绝在他的心彻底伤透了之后她突然来找他“风晨轩求你娶我好不好?”风晨轩冷笑“安暖你当我是垃圾么?”他们会不会有未来?
  •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日用与收藏(和谐教育丛书)

    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器具,如筷子、剪刀、梳子、镜子等的发展历史,也说明了如笔墨纸砚等文化收藏品的前世今生,读来贴近生活,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