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7300000013

第13章

经曰如是世人至意不开解者。述云此次释痛也。侥(五雕古绕二反)徼遇也。谓求亲遇也。幸(胡耿反)非其所得而谓得也

经曰大命将终至痛不可言者。述云此后释烧也。命是天地寿三大中之一故云大。窈窕者幽冥貌。浩浩者大水貌。茫茫者冥昧貌。数者理数

经曰是为五大恶至勤苦如是者。述云此第二结也

经曰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述云此第三显过也

经曰人能于中至为大善也者。述云此第二释所持得也。副者助也称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展转相生者。述云第三总释有二。初总释所离后总释所得。初又有二。此初总标也

经曰但作众恶至示众见之者。述云此后别释有二。此初从恶生痛烧也。作众恶者即五恶。入恶趣者即五烧。被殃病者即五痛

经曰身死随行至自相燋然者。述云此后从烧生恶痛有三。此初五烧也。行者业也

经曰至其久后至随以磨灭者。述云此次从烧生恶也。省者察也

经曰身坐劳苦至痛哉可伤者。述云此后从恶生痛也。坐亦由也受也。苦增不止故云久大剧。业果之理更无作者故云天道施张。造恶必彰故自纠举。纠亦纠(唐由反)决疑云三合绳也。非此中意。今约也限也。纠是古体也。身当法网故云纲纪罗网。贵贱勿不从法故上下相应。罪者归之无人伴送故云茕。忪忪者匆也。茕古文儝[惶-王+ㄘ]同臣营反独也单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佛皆哀之者。述云第二释所持有二。此初结彰己悲也

经曰以威神力至涅槃之道者。述云此后正申化益也。灭恶就善者令修世善。弃思受道者修出世善

经曰佛言汝今至苦痛之道者。述云第四劝人修舍有二。初佛劝修舍后弥勒领解。初又有三。初以理正劝次举现化劝后以化灭劝。初又有二。此初正劝修弃也。端守者匡邪守正故

经曰汝等于是至无发毛之恶者。述云此后对叹令修有二。此初对弥陀土叹胜令修也。施等六度即自利得。转化立善即利他行。行善是也。正心斋戒即止善也。此修难成故于一日胜西方国百年之善。而称赞云生彼国疾得无上菩提者彼无时不修故。此修善时。少故不相违也

经曰于此修善至未尝宁息者。述云此后对余佛土叹胜令修也。即望上位所居胜土挍量叹胜令增修意。殆者危也尽也。今此中意存其俗语言欺之也

经曰吾哀汝等至务修礼让者。述云此第二举现化益以劝修有二。此初修善得益也。邑者周礼四井为邑方二里也。九夫为井方一里也。说文八家一井也。聚落者小乡曰聚。广雅落居也。谓人所聚居也。厉(力制反)疫厉也。人病相注也。释名云病气流行中人也。戈(居和反)平头戟长十尺六寸或六尺六寸也

经曰佛言我哀至无为之安者。述云此后灭恶离苦也。灭五恶故获五德离痛烧故升无为之安乐

经曰吾去世后至略言之耳者。述云此第三以灭化损以劝修有二。此初彰去圣后损也。悉者备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无得犯也者。述云此后劝人使修也

经曰于是弥勒至不敢违失者。述云此第二弥勒领解也。甚苦实尔者领解。不敢违失者奉行。不敢者畏也

经曰佛告阿难至无著无碍者。述云第三褒贬得失令物修弃有五。此初佛命阿难礼弥陀佛也。弥勒是影响众之主。阿难为当机宜之首故。佛唯对此二大圣劝物令修净土之因

经曰于是阿难至声闻之众者。述云此第二阿难承命礼佛以求见也。土是所居众是所化故兼之也

经曰说是语已至唯见佛光者。述云此第三彼佛放光应请令见。滉漾者积水貌犹浩荡也。汗者热气所蒸液也(下旦反)。又污(乌卧反)泥着物也。说文秽也。宜从初也。今言浩汗者布水貌

经曰尔时阿难至亦复如是者。述云此第四寻光备见彼土得失也。此众见彼土彼土见娑婆明昧有异如前已解

经曰尔时佛告至对曰已见者。述云此第五彰彼失令求令舍有二。此初彰德令求有三问答也。诸说净土无天地异者即违此文。从地以上至净居天。然帛延经云即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王上至三十六天上诸菩萨阿罗汉天人皆复于虚空中大共作众音伎乐。下云则第一四天王诸天人第二忉利天上诸天人第三天上诸天人第四天上诸天人第五天上诸天人第六天上诸天人第七梵天上诸天人上至第十六天上诸天人上至三十六天上诸天人。支谦经亦云即诸佛国中从第一四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诸天人。后云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皆飞到阿弥陀佛所闻法欢喜。即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上至三十二天上诸天人各持天上万种自然之物来下为阿弥陀佛作礼供养佛及诸菩萨阿罗汉。准此二经。诸世界中皆有三十六天及三十三天。虽复一本译家异故。依密严经有二十六天。谓六欲天梵天有十净居有五无色及有四无想天故。彼颂曰欲色无色界无想等天宫佛超过彼已而依密严住。依本业经有二十八天。即欲界有六禅各有四净居为一不说无想加大静天及无色四也。依华严经有三十二天。谓六欲天初禅有五上三各四净居亦五及四无色不说无想故。总而言之。支谦本即同华严故虽不说无想大静有三十二。而帛延云三十六者盖是讹也。将其谦本捡帛延经。延经多讹故虽有无色天而依欲色住更无别处故。今唯问乃至净居所有庄严。虽有净居天而定性那含必不生净土。而密严云或生欲自在及以色界天乃至无想宫阿迦尼吒处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如是诸地中渐次除贪欲住彼非究竟寻来生密严者。彼密严之土。既十地菩萨所生之处故不相违。前文自云净居诸天与阿加尼吒螺髻梵王同会一处。咸于此土佛及菩萨生希有心。故即知彼天生密严土是菩萨也。傍论且止应释本文

经曰彼国人民至亦皆自然者。述云此后显彼土失令厌令舍有二。初彰彼胎生之失后劝发修舍之意。初又有四。此初寄问彰彼胎生之果也。百由旬者即下辈疑佛所生之宫。五百由旬者即中辈疑智所止之宫。而帛谦经若中若下皆云二千里城者盖是略举不尽之言。不尔中下辈应无参差故此文为胜。量之大小思之可会。五百岁即此方年数故。余本皆云于是间五百岁也

经曰尔时慈氏至胎生化生者。述云此第二对因显果有二。此初问。即正问胎生之因兼其化生也

经曰佛告慈氏至谓之胎生者。唯总别违理过同前解。良亦次第乖诸论故。有说佛智即总标四智区故。大圆镜智名不思议智平等性智名不可称智妙观察智名大乘广智成所作智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亦不然。后之四智如其次第镜等四智随顺圣教不应四智皆名佛智故。平等妙观二智心品菩萨亦得故。故此五智如其次第彼佛地经中五法是也。清净法界名为佛智智处智性皆名智故。有疑弥陀虽有弘誓众生万品。颇能接引十方天人令生彼国故云不了佛智。弥陀既证一真法界无德不圆诸患悉尽。尽当际而不竭称本愿而迎接。故有缘众生皆生彼土。不可以疑网经怀也。大圆镜智名不思议智。有闻经说善恶罪福重者先引便疑称念弥陀佛名必生彼土。言恒作诸恶恶心深重不应十念相续微善能灭诸罪。而往生彼入正定聚毕不退转。故云不了不思议智。不思议智有大威力非思量境故。汝不闻乎一面之镜无像不现。讵疑一智力消诸罪障。又如毫毛万斤少火能焚。故十念称佛念别能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往生净土有何可怪也。平等性智名不可称智。有闻佛智于法悬绝怀疑而言。名必相待。待不觉而名觉有何悬绝念获多福。今释此疑显佛有不可称智。平等性智证二空理境智平等玄绝称说。而以名遣名而诠玄旨。悟旨者亡言。境既不可称智可言不可称。不可称故念者福多。由此不可疑网在怀。妙观察智名大乘广智。有闻念佛皆得往生而起疑言过现诸佛虽复无量济生不尽。一佛能度众生尽不应更有余佛化生。如何念弥陀佛者皆生彼土故云不了大乘广智。妙观察智常含智悲于诸有缘无不运载而入涅槃。但诸众生各有所属。属者虽尽不属犹在。故更有余佛出世化益。由此念佛皆生净土意在兹也。成所作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有闻如来不答十四不可记事便疑于佛。不能遍知一切诸法。既无胜用念有何福故云不了无等伦智。成所作智遍缘六尘。不同凡夫故云无等。虽达万境常在妙定。非如二乘入出不同故云无伦。二障都尽发三业化作四记论。非诸菩萨之所能为故云最上胜。最上胜者如其次第简三祇劫故。如来答难必有利益。答十四事唯有戏论知而不答。故念之者福定非少。由此疑佛智虽生彼国而在边地不被圣化。事若胎生宜之应舍

经曰若有众生至具足成就者。述云此后兼答化生因果也

经曰复次慈氏至智慧胜故者。述云此第三挍量显劣有二。此初叹化生之胜也

经曰其胎生者至疑惑所致者。述云此次显胎生之劣也。惑者执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乐彼处不者。述云此第四寄喻申过有三。此初立喻反问也

经曰对曰不也至欲自免出者。述云此次弥勒顺答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不乐彼处者。述云此第三如来申过也

经曰若此众生至修诸功德者。述云第二劝令修舍有二。此初正劝令修令舍也。识其本罪者识本疑惑佛五智之罪深自悔责即离宝宫之处故

经曰弥勒当知至无上智慧者。述曰此后结劝修学也

经曰弥勒菩萨至彼佛国者。述云第四重申大菩萨往生西方增其往生之意有二。此初问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皆当往生者。述云后答有二。此初显娑婆菩萨生彼土也

经曰佛告弥勒至亦复如是者。述云此后乘申余方往生有三。此初总标也

经曰其第一佛至皆当往生者。述云此次别叙也

经曰佛语弥勒至略说之耳者。述云此后类显往生者多令增欣求之意也。叙十三国而通娑婆故云十四。从初阿难问佛颜终乎如来叙诸菩萨往生之属显问答广说分讫

经曰佛语弥勒至持诵说行者。述云第三闻说喜行分有四。一叹经劝学二彰说利益三示相令信四显众喜行。初又有五。此初叹闻劝行也

经曰佛言吾今为诸众生至复生疑惑者。述云此第二劝物除疑也

经曰当来之世至皆可得度者。述云此第三叹经普济也。有说释迦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岁一切皆过故云灭尽。法虽灭已佛以慈悲怜苦众生独留此经百岁济度此恐不然。非唯法住违诸圣教事亦未尽故。今依法住记云佛灭度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诸眷属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诸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报。所谓宾头卢等如是十六大阿罗汉护持正法饶益有情。至此南赡部州。人寿极长至于十岁。刀兵劫起争相诛戮。佛法尔时当暂灭没。刀兵劫后人寿渐增至百岁位此洲人等厌前刀兵残害苦恼复乐修善。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复来人中称扬显说无上正法。度无量众令其出家为诸有情作饶益事。如是乃至此洲人寿六万岁时无上正法流行世间炽然不息。后至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时此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于此洲地俱来集会。以神通力用诸七宝造窣堵波严丽高广。释迦如来所有遗身都集其内。尔时十六大阿罗汉与诸眷属绕窣堵波。以香华持用供养恭敬赞叹绕百千匝。瞻仰礼已俱升虚空向窣堵波作如是言。敬礼世尊释迦如来应正等觉。我受教敕护持正法及与天人作诸饶益。法藏已没有缘已周今辞灭度。说是语已一时俱入无余涅槃。圣先定愿力火起焚身如灯炎灭骸骨无遗。时窣堵波便陷入地至金轮际方乃停住。尔时世尊释迦牟尼无上正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永灭不现。从此无间此佛土中有七万俱胝独觉一时出现。至人寿量八万岁时独觉圣众复皆灭没。次后弥勒如来出世。以此言之。当人寿七万岁时无上正法方永灭没故云经道灭尽。十六大圣取灭度时窣堵波便陷入地。特者独也。大涅槃经广显佛性。圣教中深。逐圣人而先没。此经唯开净土令人求生济凡中之要。故独留百岁。机宜既异。没灭前后不可致怪。所愿皆得者即留之利益也。法灭尽后闻尚获利往生净土。况亦今闻者矣

经曰是佛语弥勒至无过此难者。述云此第四叹闻而令敬重也

经曰是故我法至如法修行者。述云此第五结劝修学也。我法者即此经也。如是作者即此经说弥陀随愿修行成身成智也。如是说者上为众生之所说也。如是教者前教人令往生也

经曰尔时世尊至正觉之心者。述云第二彰说利益有三。此初发愿益也

经曰万二千那由他人至漏尽意解者。述云此次声闻益也。法眼净者即预流果也。漏尽者障尽。意解者智满众闻此方秽恶可厌故得声闻之果

经曰四十亿菩萨至当成正觉者。述云此后菩萨利也。闻弥陀佛成德广大故得不退转。闻此土多恶誓欲济度故以弘誓德而自庄严

经曰尔时三千至芬芬而降者。述云此第三示相令信也。芬芬者乱坠之状也

经曰佛说经已至靡不欢喜者。述云此第四大众喜行也

同类推荐
  • The Lure of the Dim Trails

    The Lure of the Dim Trai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赋注

    心赋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糖霜谱

    糖霜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官常典给谏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给谏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双灯记

    双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诸天众道

    诸天众道

    混沌之初,演化万物,皆为生灵,本源所化,是为大道,大道之下,众生平等,可当本源大道演化出灵,妄图以天命众生,以万物为刍狗,囚众生为蝼蚁时,众生又该何去何从!且看身负重任的少年,如何在这混乱的时代,帝道争雄,带领众生划破黑暗,迎接那破晓的黎明!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请让我们吃的健康些

    请让我们吃的健康些

    张海君编著的《请让我们吃得健康些》讲述了:打开电视,翻开报纸,假食品、污染食品:黑大米、黑豆腐、黑啤酒、、泔水油、注水牛肉、硫黄熏制的银耳、亚硝酸盐漂白的熟食等消息接二连三,触目所及,皆是惊心之物。我们每个人都在问: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请让我们吃得健康些》编写的目的不是教你怎样鉴别食物,而是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朋友行动起来,认识食物面临的问题,追根究源,一起努力为人类寻求健康饮食和低碳饮食,为了大家的健康和地球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 梦澜谣

    梦澜谣

    燕舞莺歌梦澜瑶,风卷残云暗流起。暗影藏身浮萍处,雪痕雾中乱九霄。
  •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兄弟我在义乌的发财史

    他的生意,从倾其所有,“投资”400元摆地摊卖袜子开始:卖袜子,做点焊,加工手镯,他在创业初期折腾个不停,在各类小生意中寻找机会,一次又一次地倾囊投入,一次又一次地血本无归,一次又一次地重头来过,每次都能汲取新的教训和经验,每次都坚定地东山再起;资金一步步积累直至挣得亿万身家。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误入敌营:腹黑王爷极品妃

    误入敌营:腹黑王爷极品妃

    美女细作迷糊入错敌营,想脱身?难!腹黑皇子牵着你的鼻子走。小娘子,入了我的怀,还想去哪儿呢?
  • 独立韩娱

    独立韩娱

    他曾见过一个渴望复仇的男人甘愿学狗叫;也曾看过一个自私自利的记者壮烈的按下红色按钮!憎恶,凶狠;勇猛,正义!不同于中日两国厚重的文化沉淀,野蛮生长的韩国电影似乎有着独特的气质?--------------------------------------PS:轻松干货向,也可以看作《韩国经典电影备忘录》,想了解韩国电影的书友请抓紧阅读。
  • 劫根

    劫根

    赵三平做梦也没想到,进城刚刚四个月,媳妇月花在家就出了事。这个七月真是怪,半个月了滴雨未下。明晃晃的太阳像个大火球,人好像在蒸笼里。城里的居民疯了似的挤到商店买空调、买电扇。可是建筑工地上就得硬挺。建筑工一个个戴着红色硬塑的安全帽,光着晒黑的膀子在作业面上干活,绑钢筋、浇混凝土。这幢楼设计为二十八层,开工以来,七天长一层。现在干到了十八层。赵三平就站在十八层作业平面上绑着钢筋,这几天他的右眼皮总跳,干活时格外小心。楼的上空有一层薄薄的烟雾,越往远,越朦胧,再往远是淡蓝色的山峦。
  • 难三

    难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