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035

第35章 《外王刍谈录》(5)

再申而言之。从而实之。内圣曰中。外王曰和。中与和非二物。隐显之殊。正名之别。天人合一之处。酝酿於内外者曰中。上下四方。磅礴於外者曰和。此天人所以合一。内外所以贯一。性命所以双修。人身之所以自无而有。君子之所以返有而无者。此中也。天地之道。中而已矣。故曰君子之学。亦中而已矣。惟皇上帝。降衷下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中者、人人之所有也。和者、人人之所能也。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子思子作中庸以垂道统。为天下后世示法守。大学言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者。即身受天地之中以生。以人身之中。合天地之中。天人合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者。此一也。人得一以贞者。此一也。得一而万事备者。此一也。一以贯之之一也。得此一。即所谓允执厥中之中也。君子之学。所以格物者。即此中也。得此中则无有不和。物格者、和也。物格而后知至者、和也。知至而后意诚者、和也。意诚而后心正者、和也。心正而后身修者、和也。此身内之和。统谓之曰内圣。身修而后家齐者、和也。家齐而后国治者、和也。国治而后天下平者、和也。此身外之和。统谓之曰外王。故曰天人合一之处。酝酿於内外者曰中。由此中之上下四方。磅礴於外者曰和。然则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故曰内圣者、不啻外王之本。外王者、不啻内圣之末。世之人有以静坐孤修。调养精神为内圣者。而不知此为命也。非性也。亦非内圣也。内圣者、固内也。而有不内不外者存。故足以言圣也。有以文章法度为外王者。不知外王者和也。中字之磅礴於外者为和。天地之所以生。人民之所以有。万物之所以育。皆和之量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大莫载。而小莫破。凡目所见。耳所闻。有象成形者。莫非和也。岂只文章法度而已哉。是以中和学堂之总章。学分内圣外王。而外王分四科。四科之含系。又若此其多者。职是故也。外王者固外也。而有不外不内者存。方足以言王也。然则外王者和也。和者、内圣之磅礴於外也。内圣者、中也。中者、一也。一以贯之。故内圣外王者。分而二。合而一。无所谓内圣。中而已矣。强名之曰内圣。君子正名之学也。无所谓外王。和而已矣。强名之曰外王。君子正名之学也。亦无所谓和。强名之曰和。君子正名之学也。并无所谓中。强名之曰中。君子正名之学也。名不正。则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民无所措手足。将何以安民而使之大同耶。君子之正名也。君子之仁也。亦道之自然也。学者又有以四科中之德行为内圣者。而不知德者、道得於心之谓也。圣门授受一贯之资。允执厥中之所。为内圣之一部。非中也。亦非和也。德而曰行者和也。外王也。德行者。中字之初磅礴也。和字之初以名也。外王之切近於内圣者。德行也。非内圣也。学者之所以难也。中和非二。一贯万能。无而能有。有而能无。包乎天地之外。察乎天地之中。所以生天地。育万物。穷则变。变则化。无时不新。无新不庸。故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从心所欲不逾矩之为至圣也。今天下舟车已至。人力已通。大道之将行也。三教合源为内圣。万教归儒为外王。三教者、天地之主也。万教者、三教之馀绪也。道主天道。不明天道。则意不诚。释主性道。不明性道。则心不正。儒主人道。不明人道。则身不修。曾子作传。以诚意为首者。其斯而已矣。苟诚其意。则正其心。修其身。是贯三教而一之。即贯天地人物。古今中外而一之者也。又曰、儒则内圣外王。释则内佛外慈。道则内真外时。时则应天道之常序。慈则济天地之不足。王则整天下之不齐。齐者不二也。故曰吾道一以贯之。齐之以礼。儒为万教之始。下学上达。时之以中。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乃儒家之实功。大道之下乘教法。惟人道为然也。故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搁下屠刀。立地成佛。渡尽众生。万物一体。为释之实学。大道之中乘教法。惟性道乃然也。生而知之。困而学之。智谋踊跃。功成则退。斡旋天地。辟阖乾坤。道家之实用。大道之上乘教法。天道然也。今者中外交通。人道伊始。非儒不足以大同。即非内圣不足以言外王也。是故伊尹圣任。伯夷圣清。柳下惠圣和。耶稣圣爱。摩哈墨达圣忍。不得曰内圣。天下之言治术者。不得曰外王。内圣外王者。儒家之事也。若修养家之弃绝人世。又王道之外也。何内圣之足云。

伦礼会启

礼无伦不立。伦无礼不行。一经一纬。一体一用。有经纬而后可以成锦。有体用而后可以成物。人群进化以来。徵诸历史。四千馀年。礼之变态虽多。伦为不磨之典。环球各国。虽政朔不同。风教各殊。而伦礼究为普通要素。此其故何哉。大概伦者。人类自然之发生物。天地生人。不能有男而无女。亦不能生女而不长男。阴阳对待。男女媾精。由是而夫妇之伦以起。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昆弟。天然生化。天然结合。由是而家族以成。时无火食。遑论播种。逐水草而转移。寻天然之果实。甲家遇乙族。或协力以谋生活。或因地利而相聚集。彼此往来。朋友情生。渐演而成部落。由部落而成社会。此部落与彼部落相遇。此社会与彼社会相通。饮食居住。无限冲突。由是而团结御侮。或合力以竞争。政府於焉起点。君臣藉此权舆。斯理也。考诸东西而不谬。质诸古今而无疑。故曰君臣也。父子也。昆弟也。夫妇也。朋友之交也。此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然为人君者。必有人君之礼。为人臣者。必守臣之礼。权限攸分。尊卑有分。方足以见君臣。方足以行政令。君臣如此。他伦可推。大概礼者。事理自然之节文。人有脱帽於我。我亦脱帽於人。人有鞠躬於我。我亦鞠躬於人。起居隐显。随时必需。然必有是事。而后有是礼。如君臣之名定。而后君臣之礼生。父子之实出。而后父子之礼起。故曰礼无伦不立。苟有是伦。而无是礼。则伦亦徒拥虚名。犹大车之无。小车之无。其何以行之哉。又如有刑法而无刑事诉讼法。有民法而无民事诉讼法。有总统之命令。而无行政之官厅。有立法之议会。而无司法之机关。将何以适用。将何以执行。故曰伦无礼不行。礼有千古不变之礼。有随时改革之礼。千古不变之礼者何。如君臣之义。父子之亲。昆弟之敬。夫妇之别。朋友之信是也。随时改革之礼者何。如专制之君主。有最高之权力。赫赫威威。神圣不可侵犯。立宪之君主。遵一定之宪法。守一定之权限。共和之君主。蹈一定方式。行一定之职权。时代变迁。性质不同。则礼节亦因之而各异。此随时改革之礼也。尝考运会。自周公以前。道在君相。周公以后。道在师儒。舜使契为司徒。教民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亘古不刊之礼。於是乎定。周公知道之不行也。发为文章。制礼作乐。以传诸后世。随时改革之礼。即此大备。迄孟子以后。大道失传。后之人惟奉文章。以为金科玉律。汉儒经解。究文章之表面。过於核实。宋儒理学。究文章之里面。过於拘虚。然去圣之世未远。犹享其绪馀。今者民国成立。脱专制而进共和。国体政体。根本变动。人皆怀总统思想。各树旗帜。由是而人心不定。而大局不定。士农工商。各停其业。各怀观望。吾恐文明之世不进。退而成剧乱之世也。豆剖瓜分祸随以起。此其故何哉。果其人之程度有不逮欤。一般心理。皆趋重於法律。而不提倡礼教也。中国国体。历为礼教之邦。三代以上之隆。於今莫及。考其时、非无法律也。主道德而从法律。刑以弼教也。礼教防未然。法律治已然。礼教针心意。法律治行为。不防范於未然之先。而从斤斤於已然之后。不金针於萌芽之内。而徒修除于行为之表。非计之得者。况本为礼教之国。而惟示以权利义务之说。犹阿胶鹿茸之病体。而疗以附片乾姜之药材。非不效也。其愈也缓。夫强邻环伺。勃勃耽耽。有不可缓者存。吾国人曷一思之。孟子不云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礼教之实行。其功效有如此者。且礼之一字。狭言之、仪式也。广言之、宪法职权。包含于内。进言之、人群之有五伦。亦人群自然之节文。是伦亦礼也。今吾国人心。醉时风者。倡平等自由之说。及于父子昆弟之间。自由结婚之风潮。日盛一日。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最野蛮。最不自由之批斥。果是耶。果非耶。抑礼制以时因革。上律天时。下袭水土。当如何折衷耶。是西学东入。有原动而无反动。吾国士子。亦应研究者。以上数端。皆为世道人心之害。伦礼上莫大之动摇。久无定论。影响靡涯。不知伊於胡底。吾恐今时学者。不求其本。而齐其末。不但学乎其上。不得乎其中。将遭人类澌灭之惨祸也。悲夫。同人等发启伦礼一会。招集天下忧时之士。集思讨论。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旨。然后笃行。各为一家之倡。然后求诸国人。庶乎可补法律之所不逮。保存吾国之特质。亦吾人之天职也。区区之意。识者谅之。

人伦道德研究会启

盖闻无极动生太极。太极动生阴阳。阴阳动分天地。有天地即有人。有人即有治法。人伦道德者。治法之善者也。善法含三。三者何。儒、释、道是也。儒家之分定也。王天下有三重焉。曰行同伦。平天下有絜矩之道。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大学之道。所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明德於天下也。今人所谓大同之世也。明伦而已矣。以儒主人道故也。德者释家之分定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人生万物。人与物一本而来。故物我平等。大本慈悲。大学之道。所谓在亲民。儒则亲亲而仁民。释则亲民而仁物。故民胞物与之量。普渡众生以为怀。今人所谓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者。是其发端也。以释主性道故也。道者、道家之分定也。道生天地人。大学之道。所谓在止於至善。不止於至善则不生。不止於至善则不了。止於至善者。天地人神之所以生。所以了。所以法。其理至微。其事不显。其时已往。其世未来。今之人不得与知与闻。而未有言者也。以道主天道故也。故道为儒释之分归。非儒不足以返道。儒者以伦为上达之梯。入德之门。是以万教虽多。要必以儒为正轨。儒固诸教之纲宗。又可统三教而一之者也。一者何。合道之谓也。且道动为德。德生天地而有人。有人自有三教。三教均所以治人。人必先伦而后道德。此天地之化。所以先大同而后进化。而后归化。道所以后释。释所以后儒。盖非儒不足以大同。非大同不足以进化故也。是故人伦道德者。分而三。合而一。一以贯之也。贯三教而一之。即贯天地人物古今中外而一之者也。一者何、中也。宇宙之有道。中而已矣。道动为德。道之中也。德生天地而生人。德之中也。人由伦以进於道德。人之中也。是故人伦道德者、一也。一者、中也。中者、天下之大本也。立天下之大本者。欲拨乱而反之正。进野蛮於文明。由升平而大同。舍此人伦道德。其何以致哉。诚以人伦道德者。又儒之实功也。人伦者、人为体而伦为用。人以知觉为性。运动为灵。君子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功。始於此伦。以三纲为模范。五伦为标准。圣贤下学上达。成真作圣之基。始於此道德者。道为体而德为用。道则语大莫能载。语小莫能破。为天地之主宰。人神之大路。得於心者为德。德本授受一贯之资。允执厥中之所。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而人伦又为后天之用。外王之实。其事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贤者希圣之实功。故孟子云。圣人人伦之至也。道德乃先天之体。内圣之实。其事则穷理尽性。以至於命。由圣希天之实功。故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至诚如神。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然则人伦者。不啻道德之发华。道德者、不啻人伦之根蒂。由人伦以至於道德。归根复命也。由道德以至於人伦。一本万殊也。是故人伦道德者。一而二。二而分。分而化。化而合。合而一。一而神。为上下古今之常理。中外远近之常经。无人可外。亦无人不可企及也。果能尽人伦道德。即升堂入室而至於大成。希贤、希圣而希天也。大同云乎哉。故孔子栖皇车马。孟子传食诸侯。有志而未逮者。无非欲发明人伦道德於天下。俾世界大同。以臻进化而已矣。今者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则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者。将莫不尊亲圣道也。虽然、道非其时不行。见义不为无勇。因时协中。则必设立中和学堂而后可。欲设立中和学堂。必以大成为正宗。欲以大成为正宗。必先知人伦道德之本末先后而后可。欲知人伦道德之本末先后。非先由伦礼。不足以语道德。元年春。设立伦礼一会矣。伦礼而不言道德。下学而自画也。奚足以语伦礼哉。二年春。由伦礼以穷道德。合曰人伦道德。仍持善与人同之旨。故曰人伦道德研究会。有志者。幸留意焉。

同类推荐
  • 陶记略

    陶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

    宪宗章武孝皇帝挽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疫论

    温疫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牟梨曼陀罗咒经

    牟梨曼陀罗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有一种自由叫孤独:享受孤独的生活艺术

    有一种自由叫孤独:享受孤独的生活艺术

    人的一生就犹如一篇优美的文章,但再好的文章也不能从头到尾地连在一起,没有一个标点符号,那样会使人看得头晕眼花。孤独就是人生中的标点符号,不起眼又不可少。
  • 盲愈

    盲愈

    优雅治愈系骷髅死神×思想深邃的猫系少女亲爱的郁西晚小姐×亲爱的尤里卡先生*你若想,我便是。*你永远都不可能是我的永远,但这一刻,我喜欢你喜欢得像是要死掉了。
  • 少年钢琴家和他的爸爸妈妈

    少年钢琴家和他的爸爸妈妈

    郎朗,此时你已经在美国辉煌的音乐殿堂中拥有了自己的钢琴,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荣誉和尊严。听你妈说你来过电话,你还是那么乐颠颠的还是那么自豪,你总是抢话,总是不等妈妈说完一句话你就把话抢过去了。你有太多的喜讯要向母亲汇报,有太多的幸福要让母亲与你分享。可是,你知道吗?你的母亲在接到你的电话时一直在默默流泪。那泪不仅仅是酸楚的,也不仅仅是喜悦的,还有着更多更多的回味吧?
  • 向天传之三国行

    向天传之三国行

    一代纯情宅男意外穿越,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去那些后宫动漫中去享受人生,却偏偏到了三国,且看他如何在三国行走八方!!!求推荐!!求收藏!!!求订阅!!!求票!!!无建群!!!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 如何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如何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教育。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确,每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家长的教育。家庭是全家人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乐园。每个孩子都有其个性特长和潜能,而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人生,那么,从现在开始,只要父母坚定做个有心人,孩子就一定可以活出最好的自己。做孩子的心灵导师吧!
  • 杀手霸宠:神女归来

    杀手霸宠:神女归来

    “你即将上任万经国第一百三十年次的实习土地公。”“我不要,请唤我土地娘娘。”现代的大学生穿越成为了土地娘娘。“不要轻易附身在人类身上,不要随意现真身出去玩,……”土地神嘱咐的一堆东西,她都没有一条是遵守的。“不要碰我。”某男厌恶的抗拒着。“我可没有碰你。”她用嗅的。“撕。”二话不说,她就把男子的裤腿给撕了,白洁的大腿展露无遗。“我不需要你救。”“你不需要是你的事情,医者父母心,我不能看着你在我地盘上死掉!”一次一次的救下他,一次一次的碰触下,这算是日久生情吗?神和人不能在一起?在她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想做的。她要和他在一起,无乱如何。
  • 创新得当论

    创新得当论

    作为人类实践的高级形式,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创新具有两重性:既可造福人类,亦可能对人类造成某些危害。准确预见创新的负面影响是困难的,但又是必须的。由此,从伦理学的角度探索创新之“得当”的应然尺度,研究有利于“创新得当”的文化氛围和制度安排,寻求培育创新主体之品格的有效途径,以抑制或减少“不当创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且又无法回避的课题。
  • 禅说正能量

    禅说正能量

    我们经常提正能量,什么是人生的正能量?延参法师开示我们,对生活不失望就是一种正能量。凡事都往开处想,无论经历怎样坎坷的生活,内心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始终用一颗温暖的心去面对人生。生活中多些包容、理解、豁达、坦荡、坚强、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 反派攻略:末世复仇计划

    反派攻略:末世复仇计划

    或许只有复仇的念想,才能让我有一点活着的妄念吧。——伍寒薇被亲生姐姐以及友人迫害,从地狱深渊里爬出的她,成了人族最不屑的叛徒,身处尸皇的身边为丧尸效力。昔日的恋人,温和的学长,腼腆的龙族少年,双面的尸皇。早已没了爱的权力的她,在这昏暗无光的末世里,该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