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1100000082

第82章 《道德学志》(14)

道德平天下

民国六年丁巳六月二十五日记

人生之遭逢际遇。虽是无常。其中却有定数。故佛云。有因方有果。若无其因。果从何来。年以前结下此因。故今日方有此果。不然、各位多系北方生长。吾等又不在北方遭际。而在此南京聚会者。暗默之中。亦是天道主持。但我此话。今日尚难取信。其中有入吾门者。一旦明心见性。方知这个渊源。大有由来。以地道而论。南北对峙。在卦爻是个坎离。犹如一阴一阳之道。夫道本不可以言说。因其无影无形。无声无臭。视之不可得而见。听之不可得而闻。不过强名之曰道。人欲见道之实境。必先积德。有至德乃可以凝至道。然德由何而积。道由何而凝。即内而诚意正心修身。外而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学问。自来圣圣相传。都有心法。非凭空涉想所能造到。故韩文公云。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秦火而后。所余者残篇断简。一般学士。既无明师传授心法。复无全经以资研究。所以世风日下。人心日偷。政治终不逮唐虞。学问实远逊孔孟。自汉以来。中土学问。不过是模仿修身齐家而已。而治国之道。更不足观。考之欧美各国。讲求富强。研究法律。人人有爱国思想。却适合治国之道。然又无平天下之真学问。今者大地环通。天下二字之实景已见。若只知治国。不求平天下之道。终至争端不息。人类相残。所以圣人不说治天下。说个平天下。是教人使天下和平。相亲相让。跻於荡荡平平之真象。然天下如何而始得平。道德昌明。即足以平之。故孔子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谋闭不兴。盗窃乱贼不作。外户不闭。群相与优游於光天化日之下。顾孔子既立此学说。何以又未见实行得到。盖孔子有平天下之学。而无平天下之时。故叹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有志焉。而未之逮也。未逮者。未及其时也。故立此学说。作后世人之模范。俾有所遵循耳。今者律时考数。大道又将弘开。平天下之学说。亦已发轫露颖。有所谓武装和平者矣。有所谓万国公法者矣。亦有讲平权。讲自由。讲共和。讲大同。讲社会主义者。讲人道主义者。一唱百和。颇近於平天下之理想。但无实行道德之心传。终归於纸上谈兵。梦幻泡影之空想已耳。不然、此等名词。与其事实。发现於欧美有年矣。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致战争不息。穷兵力而困民生。毁公法而贼人道。推原其故。只知讲求富强。各爱其国。不能充之以爱天下。不知天地生人。降之以衷而为性。畀之以中而为命。虽有智愚贤否不同。而性命无一人不同。既同此性命。即同此心思。此以富强感。彼亦必以富强应。强与强相遇。必至竞争不已。此欧洲所以有今日之战祸也。看来富强达到极点。法律纵臻美善。终难觇和平之期。成大同世界。吾人生此时际。虽云世界糜烂之秋。正英雄造世之日。即当放开眼界。揆时审势。上体天心。下悯人穷。万国不宁。天下不平。就要细心思维平天下之学问。按出协和万邦之良策。造成永远太平世界。不然空生一世。与草木同腐。庸夫无异。仍是为天地一弃材矣。但人之成材不成材。虽是自造。而教育实大有关系。譬如丝本素质。染於黄则黄。染於蓝则蓝。故孟子云。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何谓大体。即大学之道也。大学之道。即是性命之学。为人不知性命。即不能实践道德。纵然心欲行道德。却无一定主宰。不能由仁义行。跻於美大圣神之境。道德二字。即是性命之发皇。见诸事实。则为道德。在人身中则为性命。论性命之学。孔孟罕言。然孔子又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今人日夜戴天而居。而天之高也。日月星辰之昭明。四时寒暑之迭运。终身一世。究莫知其所以然者。孟子何以说。知性则知天。盖天地是一大天地。人是一小天地。天与人本一气相贯。一性圆明。不过降生而后。气拘物蔽。则性与天相隔。故气与天相断。不但不知天。即自己一身。耳目口鼻心思之灵。亦不知其究竟也。故欲知天地之理者。必先知自己之真性命。故曰君子之道本诸身。盖人身乃大道之所分寄。性命之所凝结。世人每以凡躯为性命。而不知凡躯是假。纵保养得宜。难逃大限。终归於肉化清风骨化泥。谁能长保其形。永远不死。惟人之真性命。方是不生不死。如欲凡躯不死。必先寻出真性命。故道家云。欲要人不死。先觅不死仁。人本是两个人。有人身之人。有仁德之仁。人身之人。终归於尽。仁德之仁。历久不灭。故孔子云。未见蹈仁而死。这个仁、即人之真性命。真主宰。然此真主宰在人身中。有个地所。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天上有个北辰。为天地之主宰。人身中亦有个北辰。为人之主宰。孟子云。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人身之人。与仁德之仁相合。即是性命一贯。即是合道。人不与仁合。则人心泛滥无归。贪嗔痴爱。循环相生。终日营营逐逐。虚妄著想。无一刻停息。此筹彼算。东奔西驰。一天到晚。所作所为。纯是为一个凡躯。图点安逸快乐。坏良心。灭天理。穷人欲之事。在所必为。不顾名誉。不畏人言。因之把此本性湮没。仁心剥丧。人至无仁心。则与禽兽何异。但仁心有先天之仁心。有后天之仁心。先天之仁心。道心也。至善无恶。浑然粹然。后天之仁心。良心也。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因良心是近於道。尚未纯熟於道。易为无明所障。非若道心澈底澄清。不为情欲污染。故人以道心主事。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若但以良心主事。往往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故良心中。还要有主宰。则所作所为。方能尽善尽美。良心有了主宰。即孟子所谓义精仁熟。然此犹是据理而论。而实功则在明明德。明明德之实功。即在知止。止即受中之所。即人之命也。能知止则意有所诚。心有所正。性有所修。性修矣、纯乎天理。毫无人欲之私。而后乃能立命。命立矣、中立不倚。就不为气数所摇夺。到此境界。性命乃能合一。性命合一。乃能明明德於一身。夫而后由一己之德。推而广之。上律下袭。有教无类。明明德於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能自明其德。咸有一德。天下焉有不平者哉。天下平、则平权自由共和大同。更不言而喻矣。安用执一说以相绳哉。吾人今日研究学问。即当研究天下之学问。这个学问。不必求诸远。亦不必求诸难。就是道德二字。盖道德为万善之原。考之天道。赏善罚恶。质诸鬼神。福善祸淫。验之人心。好善恶恶。故道德平天下之说。实可以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验诸人心而不惑。其功用即本诸身。修性立命而已。凡宇宙绝大事业。俱由性命做起。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孔子赞之曰。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由是言之。舍性命而外。尚有何事业哉。尚有何学问哉。然究非得一法以养气者。所可同日而语。

养生之道

民国六年丁巳六月二十六日记

凡人自有身以来。即莫不欲少病少恼。永享遐龄。人生大抵然也。世固有寿逾期颐。长乐康宁。如松柏之茂。经冬不凋者。此无他、不过得养生之术耳。故孟子曰。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是消长生死之机。实关系於所养之得失。况孟子已明示之曰。至於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弗思甚也。既云所以养之者。必有所以养之之道。特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多可企而不可及耳。是以僧道末流。往往好读书。不求甚解。流於顽空理障者有之。甚或不遇明师。不知就止。一披古人之书。率尔妄揣臆度。影响捉摸。误会丹药养气之词。执著采取烹炼之说。和合金石。谓服之可以长生。搬运气息。谓行之可以不死。不知人之生也。禀阴阳之气。五行之秀。全赖阴阳调和。五行均平。而营卫脏腑。经络气血。得以充畅贯注。以道其生长之机。彼金石丹砂。其味多辛。其气沉重。其性有毒。一旦服之。即入於心肺二经。而有金燥火炎之害。盖入於心者。则心火旺而克肺。后天之气统於肺。肺受制则不生肾。肾水枯、则无液以上潮於心。心火旺、则无液以下交於肾。心肾不交。则烦躁惊悸之病作矣。入於肺者。则金旺太过。肝木受克。人身之血统於肝。肝受克则不能统血。即不能生心火而制金。金旺贪克。而反不生肾矣。肾为后天之命。藏精之府。人之所赖以生也。肾脏虚、则羸弱痿痹之病形矣。即如药本可以疗疾。苟失其君臣佐使之用。性味调剂之妙。厥疾弗瘳。又如菖苓可以引年。参茸可以补气。无病常服。亦现阳盛阴亏之病。盖益於此者。必损於彼。犹以权量物。物重则权轻。物轻则权重。况金石性味。偏胜足以错乱阴阳。颠倒五行。可常服之乎。故凡服金石丹砂者。久则面部发赤。致有肺痈肺痿之病。搬弄运气者。久则血气凝结。致有痞鞭症瘕之病。则是欲求长生。而反以戕生。欲求不死。而反以速死。不诚大可哀哉。夫服丹运气者。即所谓揠苗助长。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早已直揭其弊。世之盲修瞎炼者。盍即孟子之言一深长思耶。而矫其失者。又谓养生之道。长生之说。悉属虚假。皆方士臆造之词。不过藉以惑愚敛财耳。旁门小术。或则然矣。然若一概抹煞。又非智者之言。不见乎禽兽乎。龟有千岁。鹤鹿长春。即蟋蟀虾蟆等类。时当冬令。咸藏伏於土穴之中。至春则出。彼至微至蠢之物。数月之久。并不饮不食。尚至不死。谓人不能长生可乎。虽然、人之种子不一。故於后天之智识心思。遂大相悬殊。谓人不能长生者。是殆浮根分光之流。纵此时成其为人。久而各归其根。终不能独立成一太极。故语以养生长生之道。则格格而不能入也。世有节其饮食。洁其衣服。慎其居处。调养得宜。亦可少病。然根本未加培植。究无以转阴阳造化之玄机。仍不免随气数而波靡。是盖知卫生而不知养生。世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穴居野处。经严寒酷暑而不病。年企耄耋。越山逾岭而自如。或至坐化尸解。神游三界。名虽仙游。亦是享尽还堕。终不能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证如来常住之果。是又如养生之术。而不知养生之道者也。养生之道维何。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是也。夫浩气为天地之元。万物之始。人身之本。可以彻乎天地。通乎神明。无始无终。不生不灭。然又须养者何也。缘人落在后天。由物欲交引。随情意所之。遂将浩然之气障隔。故须用力培养。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乃始充实而光辉。而养之之法。岂有他哉。直捷了当。即在正心。正心即是克己复礼之功夫。克念作圣之效用。譬如心之私念丛生。心一正则一切妄念顿然斩灭。足以证之。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顿教法门。亦不外此。顾浩然之气。从何而生。孟子早明言是集义所生。义何由而集。义者事之宜也。凡所作所为。必求其合天理。顺人情。做得至当恰好。由一事以至於事事。一行以至於百行。则仰不愧天。俯不怍人。自然心旷神怡。纯是一片保合太和之气。始而由勉强。终於成自然。集之既久。可以充塞天地。参赞天地。位育天地。与天地同流。同悠久矣。岂曰长生已哉。故知养浩然之气者。斯真知养生之道者也。

同类推荐
  • 黄庭内景玉经注

    黄庭内景玉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清大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

    上清大渊神龙琼胎乘景上玄玉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纯正蒙求

    纯正蒙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韬晦术

    韬晦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纯情老公矜持点

    纯情老公矜持点

    相恋多年,她的爱情成了一个笑话。阴差阳错,嫁入豪门。交了心动了情,却不想原来在男人的初恋面前,他们的感情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景岚,我们离婚吧。”短短九个字,就抹去了她们一切过往。五年后,她带着儿子强势回来,可他却再也不肯放手。原来,爱情早已深入骨血……
  • 邓天炎

    邓天炎

    都市传说天蛾种的出现使得主角邓天炎具有了死亡轮回的能力。在奇怪的经历后,他被天启学院收录为学生,并被告知是救世主......
  • 墨染之泪1

    墨染之泪1

    这里有幽默、真挚、天马行空,又充满了厚重的这里和感人的温情!这里是灵慧逼人、瑰丽恢宏的国度,让我们共赴想象力的盛宴。 胡伟红加盟新作,180°完美变身。 全新中国奇幻风时尚进化《墨染之泪》!2011年初春,用优美的文字和超凡的想象力带给你心灵的震撼!他的爱如海洋般深邃,他的心如天空般寂寥;而她在宠爱与呵护中陷入了阴谋的旋涡。
  • 喜劫良缘:嫁给东厂都督

    喜劫良缘:嫁给东厂都督

    梁京城最近出了两件怪事。第一件事情,一年多前被御医诊断已经死掉并在众目睽睽之下入殓下葬的安国公嫡女沈青黎竟然又活过来了。第二件事情,这个沈青黎一活着回来,就拦住了东厂大都督陆淮起的去路,自荐枕席,要给他一个公公做妾。陆淮起一直觉得他一个男人冒充公公当上东厂都督已经够奇怪了,可他新收的小妾似乎比他还要奇怪……
  • 深红色童话书

    深红色童话书

    本书是一本32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收录了著名童话《可爱的伊隆卡》《七个西蒙的故事》《小小野蔷薇》《强壮的王子》……那些美丽动人的想像伴随多少人走过他们的童年?那些扬善避恶、催人进取的情节是多少人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在这个集子中安德鲁·兰先生将为我们展现他的彩色神奇世界。
  • 逆天凰后:神帝,宠宠宠!

    逆天凰后:神帝,宠宠宠!

    千隐因为一次任务而丧生。醒来时,她变成了一个被刚卖进灰楼的孩子。灰楼,一个对奴隶来说地狱的存在,这里的人有今天没明天。有人告诉她,想要离开灰楼,也许,你可以变成一个强者,主宰了这里。她要的从来都不是主宰任何地方任何人,只是回想到那人的身边。只可惜,时不待我,当她离开灰楼,终于找到可以回到那人身边的办法时,那人早已经不存在。圣越国六皇子傅苍月,从小死了娘亲,父亲对他不闻不问。好在有个宸妃照着,不过,人宸妃也有个儿子。那高高在上的皇权谁人不爱?“立足之地?我美丽的千隐啊。不如,你帮我创建一个?从此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傅苍月顶着六国通缉令,笑容如只在夜间绽的食人赤蝶舞,致命诱惑中潜藏危险。
  • 天痕剑纵

    天痕剑纵

    “我想体验时间极痛,极苦,即使下地狱也不惜”我只懂冷漠,我只爱剑,一生剑相伴,此生剑相随……
  • 完美神豪在都市

    完美神豪在都市

    他,是人类最伟大的神豪!“钱是什么,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喜欢钱!”陈昊站在小撒的身边,看着他噘起的嘴脸不由得偷偷笑了起来,“额,开个玩笑,好了,下面说正事,我准备捐一千亿用来改善华夏贫困儿童的生活!”
  • 风月无涯

    风月无涯

    在这座城市的西边,有一个硕大的湖,叫团湖。团湖四周是密密匝匝的芦苇,秋风吹来,芦花抖动着,像是秀美的女人在招手。黄昏,常有飞鸟在湖面上徘徊,发出嘎嘎的鸣声。团湖幽静,周围是一层层的白桦林,笔直的树干上刻着无数个类似眼睛的圈圈儿。据史志记载,当年抗日烈士们在这里与日寇奋战三天三夜,最后全部捐躯埋在这里。城里的人都说,白桦树上有多少圈圈儿,就有多少烈士们的眼睛,他们死后不瞑目,注视着变化多端的世界。团湖的湖畔是一排排墩墩实实的楼房,这是建国初期修建的干休所。楼房的颜色发灰,只有楼顶是红色的,远远看去像是一个个老人戴着红帽子。
  • 买时代:消费创造新世界

    买时代:消费创造新世界

    五年前,大部分中国人购买一件衣服的过程还是这样的:首先要穿上外套、拿起包、锁上门,搭乘各式交通工具,忍受无处不在的拥堵,到达某处商场,用脚力丈量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浏览品牌和店名,当终于决定进入某家店铺时,你可能已经略微疲惫了。不过你可不能休息,因为成群的销售人员会顷刻间涌上来,你试着一件又一件衣服,直到头昏脑胀、疲惫不堪,最终你指着其中一件说,好了好了,就这件吧。而在回家的路上,你疑心手里拎着的这堆沉甸甸的玩意儿到底是售货小姐的意愿还是自己的。通常,这样的流程大约最少耗费3—4个小时,即半天时间。而今天,从拿起一部智能手机到完成买卖需要多久呢?9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