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22000000021

第21章

癸卯   大明七年  和平四年

甲辰   大明八年 五月庚申帝崩太子即位  和平五年

废帝

宋太子讳子业。即皇帝位年十六岁。改元景和。又改永光。乙巳年十一月。主衣阮佃夫姜产之等弑帝(前废帝也)。在位一年。湘东王彧即位。

太宗明帝

彧。文帝第十一子。封湘东王。寿寂之等既弑废帝。奉王即位。在位七年。寿三十四岁 泰始(七)泰豫(一)。

乙巳 宋 泰始元年十一月改元即废帝永光年也  魏 和平六年五月帝殂帝度僧尼三万余人兴佛教修旧寺 北史

丙午 泰始二年  显祖献文皇帝弘高宗长子即位年十二凭太后临朝天安元年 六月开酒禁

湘东王既即帝位。袁顗奉表劝晋安王子勋即大位。建牙于桑尾。移檄建康。至是刘琬帅将佐上尊号。晋安王子勋即皇帝位于浔阳(江州)。改元义嘉。四方贡计皆归浔阳。朝廷所保唯丹阳淮南等数郡。朝廷以建安王休仁都督征讨诸军事。沈攸之为浔阳太守。将兵讨子勋。既而刘琬为荆州前军长史。张悦诈而杀之。诸军至浔阳。斩晋安王子勋。传首建康。子勋年十一岁。

宝公大士 讳宝志。世称宝公。尊之也。手足鹰爪。初建康东阳民朱氏之妇。闻儿[口*帚]鹰巢中。梯树得之。举以为子。七岁依钟山僧俭出家。专修禅观。至是显迹。以剪尺拂扇挂杖头。负之行聚落。尝遇食鲙者。从而求食。啖者遗而薄之。志即吐水中皆成活鱼。今江中回鱼是也。居多神异。至梁武帝天监十三年十二月六日入灭。寿九十三岁。梁武皇帝以金二十万易建康钟山之独龙冈葬之。建浮图五级于其上。敕王筠勒碑。葬之日车驾亲临祭奠。道俗奉祀。奇瑞显应为天下第一。凡大士所作偈句。多著南史。为学者述大乘赞十篇科颂十四篇并十二时歌。盛行于世。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帝遣使致斋钟山。亲洒制文赞敬。诏曰。自今宜显尊异。赐号道林真觉菩萨(碑记)。法师昙宗入灭。宋武帝大明二年正旦谓宗曰。朕何罪劳卿忏。宗曰。舜称子违尔弼。禹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陛下宁得有异。帝大悦(统纪)。

丁未 泰始三年  皇兴元年

魏丁未年。凭太后还政。魏主始亲国事。改元勤于为治。赏罚严明。拔清节黜贪污。魏国称治。于长安北台起永宁寺。塔七级高。三十丈。又于天宫寺作佛像。四十三尺。用铜七万斤黄金六百斤(北史帝纪)。

戊申 泰始四年 帝造湘宫寺成  皇兴二年

己酉 泰始五年  皇兴三年

庚戌 宋 泰始六年  魏 皇兴四年

辛亥 泰始七年  魏 高祖孝文皇帝宏献文长子五岁受禅位 延兴元年

魏辛亥年六月。显祖献文皇帝弘。聪慧夙成。刚毅有断。雅好黄老浮图之学。常有遗世之心。欲禅位于叔父中都大官京兆王子推。任城王云子推之弟也。对曰。父子相传其来久矣。若授旁支。恐非先帝之意。乃奉皇帝玺绶。传位于太子宏。太子生五岁。改元延兴。群臣奏曰。昔汉高祖称皇帝。尊其父为太上皇。明不统天下也。今皇帝幼冲。万机大政犹宜陛下总之。谨上尊号曰太上皇帝。徙居崇光宫。宫在北苑中。建鹿野浮图于苑中之西山。与僧居之时谈禅理(魏书帝纪)。

壬子 泰豫元年 四月帝崩太子立方十岁  延兴二年 上皇讨蠕蠕破之柔然也

宋明帝。尝造佛丈六金像。旦食常斋。日诵般若。爰感舍利。造弘普寺(六帖)。

苍梧王

昱。明帝太子。生十岁即位。在位五年。数出游行。小有忤意。即加屠剖。一日不杀则惨然不乐。殿省忧惶食息不保。丁巳年七月戊子夜。帝令左右扬玉夫伺织女渡河。见当报我。不见将杀汝。是夕玉夫伺帝熟寝。与扬万年弑帝。寿十五岁。右卫将军萧道成以皇太后令追封昱为苍梧王。迎安成王准即皇帝位。时年九岁 元徽(五)。

癸丑 元徽元年  魏 延兴三年

甲寅 元徽二年  延兴四年

魏囚狱或积年。群臣颇言之。上皇曰。滞狱诚非善治。不犹愈于仓猝而滥乎。夫人忧苦则思善故。智者以囹圄为福堂。朕特苦之。欲其改悔而加矜恕耳(北史)。

乙卯 元徽三年  延兴五年

丙辰 元徽四年  承明元年 二月太上皇崩冯太后复临朝

魏显祖献文皇帝。云中造建明寺。四方诸寺一千余所。度僧尼七万七千人(北史并弘明集)。

顺帝

准。字仲谋。明帝第三子。封安成王。即位年九岁。以萧道成为司空录尚书事。在位三年。寿十二 升明(三)。

丁巳 宋 升明元年 元徽五年也七月改升明  魏 太和元年

戊午   升明二年  太和二年

升明二年。右长史王俭知萧道成意。乃唱议使中书舍人虞整作诏。进道成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

已未年三月。以太傅萧道成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齐公。加九锡。四户进爵为王。诏禅位于齐王。帝不肯出宫。王敬则勒兵殿庭。以版舆入迎帝。帝泣而禅。誓曰。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宫中大哭。帝乘画轮车出就东邸。司空褚渊等奉玺绶诣斋宫。劝进齐王即皇帝位于南郊。奉宋顺帝为汝阴王。筑宫丹阳置兵守卫。卫士杀王以疾闻。

右宋八主合五十九年禅于齐。

齐(萧姓都建康)

七主合二十三年

太祖高皇帝

讳道成。字绍伯。兰陵人。汉萧何二十四世孙。受宋禅。在位四年。寿五十六 建元(四)。

己未 齐 建元元年 宋升明三年也六月改元  魏 太和三年

庚申   建元二年  太和四年

辛酉   建元三年  太和五年

壬戌   建元四年三月帝殂  太和六年

齐帝诵持般若。书写法华经。四月八日铸佛金像。七月十五日普寺供僧造陟屺正观二寺(方志并弘明集)。

世祖武帝

讳赜。字宣远。高帝长子。壬戊年三月即位。在位十一年。寿五十四岁 永明(十一)。

癸亥 永明元年  太和七年

甲子 永明二年  太和八年

齐以竟陵王子良为护国将军兼司徒。领兵置佐镇西州。子良清尚倾意宾客才俊之士。笃重佛氏。每招致僧侣讲论佛法。尊法之盛。江左未之有也。亲为众僧赋食行水(齐书方志)。

乙丑 齐 永明三年  魏 太和九年

丙寅   永明四年  太和十年

丁卯   永明五年  太和十一年

戊辰   永明六年  太和十二年

己巳   永明七年  太和十三年

庚午   永明八年  太和十四年

辛未   永明九年  太和十五年 文明冯太后崩帝依古礼服丧三年

壬申   永明十年  太和十六年

魏帝命群臣议行次。中书监高间议以为。帝王莫不以中原为正统。不以世数为与夺善恶为是非。故桀纣至虐不废夏商之历。厉惠至昏无害周晋之箓。晋承魏为金。赵承晋为水。燕承赵为木。秦承燕为火。秦之既亡。魏乃称制玄朔。且魏之得姓出于轩辕。臣愚以为宣为土德。秘书丞李彪著作郎崔光等议。以为神元与晋武往来通好。至于桓穆。志辅晋室。是则司马祚终于郏鄏。而拓跋受命于云代。昔秦并天下。汉犹比之共工。卒继周为火德。况刘石符氏地褊世促魏承其弊。岂可舍晋而为土邪。司空穆亮等皆请从彪等议。于是诏承晋为水德丙子年魏太和二十年。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氏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宣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逮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至西魏恭帝廓。去年号但称元年。复姓拓跋氏。凡九十九姓改为单者皆复其旧。甲戌年魏帝南过比干墓。祭以太牢。自为文曰。呜呼介七胡不我臣。

癸酉 齐 永明十一年七月帝殂  魏 太和十七年帝以平城地寒六月下雪十月如邺议迁都洛阳平城今西京路也

齐郁林王 皇太孙也。讳昭业。文惠太子之长子。癸酉年七月立。甲戌年正月改元隆昌。不亲政事狂纵。西昌侯鸾谏之不从。乃欲诛鸾。七月鸾乃引兵入云龙门。弑帝于西弄。以太后令追废为郁林王。迎文惠第二子新安王昭文即帝位。时年十五岁。改元延兴。封鸾为宣城郡公。进爵太傅宣城王。十月太后令曰。太傅宣城王宜入承宝命。帝可降封海陵王十一月海陵殒。

高帝明帝

鸾。太祖兄始安真王之子。少孤高。帝抚育如己子。封西昌侯。在位五年。寿四十建武(四)永泰(一)。

甲戌 建武元年十月改元  太和十八年十一月帝至洛阳

乙亥 建武二年  太和十九年

魏帝如鲁祠孔子。选孔氏宗子一人封崇圣侯。奉孔子祠幸徐州白塔寺。寺有道登法师入灭。下诏伤悼。施绢千疋斋一切僧。京城七日行道(魏书)。

丙子 建武三年  太和二十年魏改姓元氏

齐释慧基。明皇帝两诏不起。就于会邑龟山立宝林精舍。尝为文宣王著法华疏义。十一月入寂。寿八十五岁(高僧传)。

丁丑 建武四年  太和二十一年 帝立子恪为皇太子

魏西竺中印度佛陀禅师(此云觉首)志爱嵩岳。帝敕就少室山立少林寺居。师度弟子僧稠慧光(僧传寺记)。

戌寅 永泰元年 七月帝崩  太和二十二年

齐帝在位。持斋修十善。诵法华般若二经。建归依寺。造千金像。写佛经(方志)。

东昏侯

宝卷。明帝第三子。建武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即帝位而失德。在位二年被弑。寿十九永元(二)。

己卯 永元元年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孝文帝殂

魏帝建寺奉斋造安养寺于邺。六宫侍女持六斋精进诵经慕道者放令出家。帝度僧尼万四千人(北史辩正)。

庚辰 齐 永元二年十二月帝遇害  魏世宗宣武帝恪孝文第二子立 景明元年

是时崔慧景据广陵反。荆州刺史萧懿举兵入援。击斩慧景。以懿为尚书令。嬖臣茹法珍等惮懿威权谮懿。十月赐懿死。懿曰。家弟在雍。深为朝廷忧之。萧衍刺雍州在襄阳。闻兄懿死即日建牙集众。帝使萧颖胃讨之。颖胃乃与衍合。次年辛巳三月奉南康王即皇帝位于江陵。改元中兴。加萧衍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黄钺直抵建康。十二月帝遇害。衍以宣德太后令废为东昏侯。

和帝

讳宝融。明帝第八子。封南康王。出刺荆州。辛巳年春三月即皇帝位。壬午年春正月诏进大司马萧衍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一月进爵为王。帝东归至姑熟(江东太平路也)。下诏禅位于梁王即皇帝位。奉帝为巴陵王寻杀之。在位一年。寿十六岁。

辛巳 中兴元年 帝三月即位明年二月禅于梁  魏 景明二年

右齐七主合二十三年禅于梁。

梁(萧姓都建康)

高祖武帝

讳衍。字叔达。兰陵人。仕齐封梁王。受齐禅。在位四十八年。寿八十六 天监(十八)普通(七)大通(二)中大通(六)大同(十一)中大同(一)天清(三)。

壬午 梁 天监元年 二月改元 诏宝公大士阙下行化不许禁止本传  魏 景明三年

癸未 天监二年  景明四年

建康法云寺云光法师。凡讲经天雨花如雪片。帝于含光殿焚疏讲云光志公。翌日斋志公至焉。帝诏曰大士宝志。迹拘尘垢。神游冥寂。水火不能燋濡。蛇虎不能侵惧。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谈其隐沦则遁仙高者。岂可以俗法常情空相疑忌。自今中外任使宣化(南史又圣感传)。

慈悲忏法 梁帝初为雍州刺史时。夫人郗氏性酷妒既亡。至是。化为巨蟒入后宫。通梦于帝求拯拔。帝阅佛经为制慈悲道场忏法十卷。请僧忏礼。夫人化为天人。空中谢帝而去。其忏法行于世。曰梁皇忏。

甲申 天监三年  魏 正始元年

梁帝四月八日率道俗升重云殿。披露忏悔。亲制愿文。奉佛三宝。于本第立光宅寺。铸金铜佛大像奉祀(弘明集)。

乙酉 梁 天监四年  魏 正始二年

金山水陆大斋 初梁帝梦僧告之曰。六道四生受大苦恼。何不为作水陆大斋而救拔之。帝扣诸沙门。宝志公曰。寻经必有因缘。帝取佛经躬盲披览。创造仪文。三年乃成。于夜捧文停烛白佛曰。若此文理协圣轨。愿拜起时此灯自明。或仪式未详。灯暗如故。言讫投地一礼。灯烛皆明。至是二月十五日于今镇江金山寺依仪修设。帝临地席。诏祐律师宣文。利洽幽明。至今遵行焉(见苇江文集)。

丙戌 天监五年 梁太子统生五岁能遍诵五经  正始三年

丁亥 天监六年  正始四年

梁帝假宝公神力见地狱苦相。问何以止之。宝公曰。唯闻钟声其苦暂息。于是诏天下寺院击钟舒徐其声(本纪)。

戊子 天监七年  永平元年

己丑 天监八年  永平二年

魏西竺沙门菩提流支。此云觉希。诏居紫极殿译论。魏帝于式干殿讲维摩经。时魏朝专尚释氏。洛阳中国沙门之外西域来者三千余人。帝别立永明寺。房舍千余间居之。延昌时。凡郡州佛寺一万三千余所。僧至二百万(北史)。

庚寅 天监九年 帝敕沙门宝唱撰名僧传八十一卷  魏 永平三年

梁帝为太祖文皇帝钟山建大爱敬寺。供给千僧。献太后青溪西岸起大智度寺。诸尼师四时讲诵(弘明集)。

辛卯 天监十年  永平四年

梁帝遣郝骞等。往天竺国迎佛旃檀像。其王模刻一像付骞。是年至建康。帝迎奉太极殿建斋度僧。大赦断杀。帝从是蔬食断欲(感通录)。

壬辰 天监十一年  延昌元年

同类推荐
  •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极至命筌谛

    三极至命筌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兴慈记

    龙兴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eno

    Me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isis Papers

    The Crisis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万年乾坤歌

    万年乾坤歌

    沧海桑田,万物皆自化,唯有日月星辰不变,人心不变,世间道理不变。
  • 庶女神医

    庶女神医

    “娘子,为夫病了,相思病,病入膏肓,药石无医,求治!”“是吗?该不是中毒了吧,我用银针试试。”“银针无用,唯有娘子是为夫的神药,吃下去瞬间就好,娘子,来吧。”“……”她是国医圣手,一朝穿越成相府不受宠的庶女,为了家人,不得不四处周旋。他是最尊贵的少爷,却也是皇帝老儿遗落民间的私生子,表面和善一派,却极为护短。这一生,只有一块逆鳞,就是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来我童年旅行的舅舅

    我妈说,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得努力学习,学习好了那些大个子才不会欺负你。我觉得她说得很对,就努力学习。我的成绩很好,那些大个子的确不怎么欺负我了,因为老师们都喜欢我。全天下的老师都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遗憾的是,尽管他们不欺负我了,可他们也不怎么和我玩耍。这种事情的反复出现与不断叠加,让我无比渴望着长大,我坚信只要我长大了,就会摆脱这种处处劣势的局面,变得高兴和快乐起来。就像那些我羡慕的高年级大个子们一样,我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出门远足、打鸟、游泳以及在大街小巷瞎逛,直到很晚才回家。我梦想中的生活就是那个样子的。如果那样生活了,我觉得即便有烦恼,也是一种快乐的烦恼,就像钱太多不知道该怎么花的烦恼吧。不过,众所周知,待到长大以后,就会发现长大的人也很无聊。这是后话。我现在要讲的是,我是怎么弄丢我的童年的,又是谁来弄丢的。
  • 缘起缘灭终是劫

    缘起缘灭终是劫

    年少无知的我们,在年轻时老是想要冒险,想着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可却不明白世事难料,人心险恶。两次的心动,两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两场撕心裂肺的疼痛……情——世间最毒的毒药,碰不得,求不得,更要不得。轻则身心死亡、堕落无救,重则为之疯狂、粉身碎骨。遇到对的人相守一生,自然是好。若是遇到错的人呢……未来的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 食品真相大揭秘

    食品真相大揭秘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现实似乎越来越印证了这一点。民以食为天。俗有“耳枕妙音,舌食上味”之说。然而发展到今天,我们所追求的“上味”还是古云中的“上味”吗?当一盆猪骨汤端到您面前,它没有猪骨,用的全是“白色粉末”,您相信吗?当您津津有味地品尝鲜美的速食肉丸时,您可曾想过这吞进胃脘里的全是黏糊糊的“废肉”,是厂家煞费苦心用了二三十种添加剂堆积而成的。当化学添加剂摄入过量,身体不适,您是否想知道美食“黑幕”,您是否要求知情?……
  • Little Novice 小沙弥

    Little Novice 小沙弥

    半个世纪前的西藏有着怎样的神秘往事?转世活佛有着怎样不寻常的艰难经历?六百多年前,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创造了什么样的神奇?六百年后,他的法体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劫难?佛法故事、民间传说、艺人说唱……何为活佛,何为马帮,何为藏药,何为唐卡,何为藏族人心中对死的理解……
  • 河东河西(中国好小说)

    河东河西(中国好小说)

    一场百年罕见的瓢泼大雨下了一整夜,导致某一处圩堤倒口,湖水淹没了村子里300多亩稻秧,也夺去了会计童吉喘的小女儿珍珠。痛失爱女的吉喘大叔以大局为重,将悲痛隐藏在心间,和“我”(菱角)一起去为村里去秧苗,最终成功找到了秧苗。但吉喘大叔却在向村里通知完找到秧苗的好消息后遭遇意外。
  • 米虫皇妃

    米虫皇妃

    当睁开双眼,看到眼前人影幢幢时,陶乐儿有短暂的呆愣。在听到那些像极了电视里丫鬟打扮的人在眼前晃动,而且一口一个“王妃“时,她便猜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骨碌碌地转动大眼睛,脑子还有点晕,不过不妨碍她动脑筋啦。穿越小说看得也够多了,不过是主角变成自己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她才不会傻得还像小说里那样,想什么可能是在拍戏,鬼扯。虽然也算上了好几年的血,应该相信那些无神论、没有前……
  • 怪哩古董的事(短篇小说)

    怪哩古董的事(短篇小说)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好像是午后的某个时候,好像是在办公室里,我接过一个电话。我用了好像这个词。我之所以用好像这个词,是因为,我始终不能证明这个电话的存在,甚至,我曾经肯定打过这个电话的人,面对我后来的肯定也一脸无辜,满眼流露出廉价的同情,而我却因为这个电话差点进了某种让人闻之色变的专科医院。我之所以用好像这个词,还因为,午后的某个时候,准确地说,是下午上班之后的时间,而这个时间段里接到类似的电话或者打出类似的电话,是我漫长而无趣的工作过程中的常态。
  • 默庵诗集

    默庵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