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5900000024

第24章

琥又按内台方。附子泻心汤中无黄芩。反云今世本中有黄芩者。乃后人不详其理。而误添之。殊不知附子泻心汤。

本系攻热痞之剂。只因恶寒汗出不得已。而加附子。后人恐其辛热僭上。妙在复添黄芩。使上下之热。得以通彻。则是附子得黄芩之佐。实相制而和表助里。以成莫大之功。虽起仲景于今日。亦应首肯其加药之精。而议方者反以为非。一何不思之甚欤。

(重出例)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云云至)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正文与注见前第四卷五苓散方下)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寒伤于表。表病以汗出而得解者。胃中以汗出而欠和。夫胃为津液之主。汗后。则津液亡故也。胃不和。则脾气困而不运。以故心下痞硬。痞硬者。湿与热结也。噫饱食息也。食臭。嗳馊酸也。伤寒初解。脾胃尚弱。饮食不化。以故干噎食臭也。胁下有水气者。中州土虚。不能渗湿散热。以故成水。而旁渗于胁下也。腹中雷鸣者。脾为阴。胃为阳。阴阳不和。因搏击有声也。夫阴阳不和。则清浊亦不分。湿热下注而为利也。故与泻心汤。以开痞清湿热。兼益脾胃之气。可见痞证。不皆由误下而成。有汗后津液干。脾胃气虚。阴阳不能升降。而成痞者。医人不可以不察也。)

生姜泻心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方。即半夏泻心汤中。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是也。成无己明理论。于此方无注。已于半夏泻心汤方内言之。余因采其论附此。以发明上方之义。

成氏明理论云。陷胸者。攻结也。泻心者。攻痞也。气结而不散。壅而不通。为结胸。陷胸汤为直达之剂。塞而不通。痞而不分。为痞。泻心汤为分解之剂。所以谓之泻心者。谓泻心下之邪也。痞与结胸。有高下焉。结胸者。邪结在胸中。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痞者。邪留在心下。故治痞曰泻心汤。黄连黄芩味苦寒。内经曰。苦先入心。以苦泄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

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草味甘平。人参大枣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琥又按仲景用半夏泻心汤治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乃少阳经有半表半里之邪。误下成痞。故用此汤之苦以泄之。

辛以散之。甘以和之。如上成注云。痞消热已。而汗解者。正此谓也。若生姜泻心汤。乃伤寒汗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之药。其品味虽相同。而治证则大异。成氏不另作注诚缺文也。

或问半夏泻心汤证。为少阳经半表半里之邪未解。何以不用生姜。而反用干姜。生姜泻心汤证。为太阳经在表之邪已解。何以既留干姜而反加生姜。余答云。用干姜者。取其辛热之性能助芩连。挟半夏。从中焦以开痞热。使痞热消。

则表自和。解表之用。即在其中也。加生姜者。取其辛温之性。亦能助芩连。挟半夏。上以和胃。中以开痞。横以散胁下水气。下以平湿热之利。更能同大枣。合参草。内以补脾。且为胃行其津液也。方氏条辩注云。生姜大枣。益胃而健脾。黄芩黄连。清上而坚下。半夏干姜。蠲饮以散痞人参甘草。益气。而和中。此即上成注云。中气得和。上下得通。

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噎臭下利等证自平。斯言诚可以补成注之缺略云。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者。是互言以见二证之皆不可下也。成注云。邪气在表。医反下之。虚其肠胃。则邪气内陷。其人下利。

日十数行。谷不化。腹中雷鸣。肠胃里虚可知。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安。邪热之气。内陷可知。此条痞证硬满。

乃下后中气受伤。而作虚硬虚满。医人不识。犹以为热邪未尽。复误下之。气愈伤。则痞益甚。此非比结胸之实热。但以胃中虚。内陷之客气上逆。客邪之气聚。亦能使心下硬也。由是见腹中雷鸣。总是虚气。非若前条之有水气也。呕烦不安。虽有客热。亦是虚烦。非若前条之干噎食臭也。故与泻心汤。以泄痞热。加甘草。以去虚邪。或问心下痞。且硬且满。何以知是胃中虚。客邪气逆。余答云。其人下利。日数十行。则胃中之物已尽。何由而不为虚。况医复下之而痞益甚。愈可知其非实证矣。若犹是实证。则仲景。当日。必曰硬而痛。不曰硬而满矣。止此满字。而虚实之证了然。

甘草泻心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甘草(四两)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琥按上汤。即生姜泻心汤内。去生姜人参。倍甘草干姜也。伤寒中风。至一再下之。胃中既虚。脾藏亦受伤矣。

若多用生姜散之。徒耗其中州之元气。骤以人参补之。反助其上逆之客邪。故用炙甘草大枣之甘温。以和中补虚。缓逆气。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清中泄热。止呕烦。干姜半夏之辛温。以守中。散痞满。要之痞满散。而硬亦消矣。又合而言之。凡辛甘温之药。皆助阳也。阳气复。则能下交于阴。苦寒之药。皆助阴也。阴气复。则能上交于阳。阴阳相交。升降如常。痞乃成泰。复何病之有哉。

内台方议问曰泻心汤中。一加生姜。一加甘草各立其名。何邪。答曰。发汗后。胃虚。外伤阳气。致成痞者。故加生姜以益阳。太下后。胃虚。内损。阴气。致成痞者。故加甘草以益阴。而缓其中也。愚按上论实本成注之义。

琥又按仲景泻心汤有五。方中皆用黄连。成注云。苦以泻心者。非也。乃泻心下之痞也。海藏老人云。泻心者其实泻脾。实则泻其子也。所以洁古丹溪皆云。黄连去中焦湿热。夫中焦者。即为中州。足太阴经脾藏主之。仲景云。心下痞。谓非中焦病邪。所以泻心汤内用黄连。有同大黄共剂者。泻实热之痞。成注云。泻虚热者误也。有同大黄黄芩。复加附子共剂者。泻寒热交结之痞。内台方议云。泻虚寒者误也。有同黄芩半夏。干生姜大枣人参甘草共剂者。泻湿热不调。虚实相半之痞也。可见伤寒痞证。与结胸相类而稍轻。皆是实热。无所谓虚寒也。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利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汤药者。下药也。伤寒误服下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此与上条之证略同。服泻心汤已。则心下之痞硬既除。其于中焦脾胃之气。已豁然矣。医复以他药下之。其药直走大肠。大肠滑而气脱。利复不止。医以理中丸与之者。彼以下药。皆苦寒。大伤脾胃之剂。故用甘温以补之也。利虽益甚。治不为逆。盖理中者。但理中焦脾胃虚寒。此利在下焦。乃大肠滑脱。圣济经云。滑则气脱。欲其收也。赤石脂禹余粮汤为涩剂。正所以收之。若服涩剂。复利不止。难经云。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下利者。水谷不分也。当利小便以厘清之。则利无余治。而愈可必矣。按此条论云。利其小便。仲景无方。补亡论常器之云。可五苓散。)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属性:赤石脂(一斤碎) 禹余粮(一斤碎)以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三服。

成注引本草云。涩可去脱。石脂之涩。以收敛之。重可去怯。余粮之重。以镇固之。

或问重可以去怯之义。余答云。怯为大肠气馁。馁则不固。故利不止。余粮石脂。皆重剂。一则重而兼能收涩。一则重而专于镇固。收涩镇固。此亦治利之一法也。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成注云。伤寒吐下后。发汗。则表里之气俱虚。以故内生烦热。脉甚微者。正气内虚也。至八九日。正气当复。

邪气当罢。今者。心下痞硬。是太阳之邪。乘虚而入于中焦也。胁下痛者。邪侵少阳之里也。气上冲咽喉。目眩而头冒。

皆正气内虚。邪气上逆所致。经脉动惕者。此因发汗之故。表气虚。不能充养于身故也。若此者。久而成痿。痿者。四肢缓弱而不举也。愚按此条论。仲景云。痿者。当是肉痿之病。推其病因。由吐下而心下痞硬。既伤其中州之阴。复发其汗。经脉动惕。更泄其肌表之阳。脾胃者。中州土也。其主为肌肉。其用在四肢。今者。阴阳衰虚。土失其资生之气。

脾胃邪热壅结。其始也。邪热之气。上冲于头。则眩冒。其继也。邪热之气。下还于经。则痿弱也。尚论篇以痿为两足先废。此即邪热之气下还于足太阳经之义。又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茯苓甘草白术生姜汤。郭白云云。当作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成痿者。振痿汤。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伤寒发汗吐下。大邪解后。而心下痞硬。此与前数条。泻心汤之痞证不同。成注云。胃气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然此噫气。比前生姜泻心汤之干噫不同。是虽噫而不至食臭。故知其为中气虚也。与旋复代赭石汤。以补虚。散痞。下逆气。)

旋复代赭石汤方

属性: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切) 代赭石(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成注云。硬则气坚。咸味可以软之。旋复之咸。以软痞硬。怯则气浮。重剂可以镇之。代赭之重。以镇虚逆。辛者散也。生姜半夏之辛。以散虚痞。甘者。缓也。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胃弱。

琥按上方。仲景未尝云。治水气。成注但云。胃弱虚气上逆。独方氏条辩注云。伏饮为逆。何也。推方氏之意。

以本草经云。旋复花能治结气除水。故以此条之噫气不除。为伏饮为逆耳。殊不知仲景此方。专以人参甘草姜枣半夏等。

为补虚散逆气之剂。其用旋复者。虽云。软坚实以下气也。用赭石者。以镇逆也。

或问前生姜泻心汤证。及甘草泻心汤证。皆心下痞硬。二汤中不闻用软坚之药。今者。伤寒解后。心下痞硬。不过是虚气作痞而硬。反用旋复花之咸以软之。何也。余答云。成注云。咸以软坚。非正解也。夫旋复花味辛气温。乃散气开痞之药。痞气开散。则心下之硬自消。前二条证。泻心汤内有芩连。以泻心下之痞硬。此汤中药味。与泻心汤药味相同。因无芩连。故以旋复为君也。且也。伤寒解后。心下已无邪热。所以不用芩连。又噫气不除。纯系虚气上逆。尚论篇云。胃气全不下行。有升无降。故用代赭领人参下行。以镇安其逆气。因名为旋复代赭石汤也。

(重出例)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正文与注并汤。见前第四卷太阳篇中)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太阳中风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数下者。下非一次也。数下则虚其里。里虚则邪热乘虚而入。遂协热利协。合也。犹言同也。里虚协合外热。故作利也。利下不止。知其利非闭塞。几成洞泄之候矣。心下虽痞硬。此系虚痞虚硬可知。不与实热之证同也。表不解。是在外之风邪不解。里不解。是在内之虚寒不解。故成注云。与桂枝人参汤。以和里解表。愚按此条论。协热利。心下痞硬。虽云。数下里虚。然邪热业已乘虚而入。则是仲景云。里不解。恐系邪热未解。乃实热之证。非虚寒也。桂枝人参汤。大都是叔和撰次时传写之误。愚于上注。虽随文勉强作解。诚恐有误后人。因以其汤表而出之。)

桂枝人参汤方

属性: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肉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成注云。表未解者。辛以散之。里不足者。甘以缓之。此以里气大虚。表里不解。故加桂枝甘草于理中汤中也。

琥按上条证。用上汤。病者十不得一。倘虚证少有未确。服之必至杀人。盖太阳病。外证未除。而用桂枝。此必是风邪在表。下之早。多成结胸。只因数下之故。不能成结胸。热移于大肠之间。邪结于胸膈以下。表不解。是外有风邪。

合用桂枝。里不解。恐内有实热。不当投理中也。况仲景法。心下痞硬者。皆用芩连大黄。协热利。复有白头翁汤。学者宜临证详审虚实寒热。而相参用之可也。

同类推荐
  •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金箓十回度人午朝开收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舍利弗悔过经

    舍利弗悔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佛说大轮金刚总持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入楞伽心玄义

    入楞伽心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e Two

    We Tw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生化之艰苦生存记

    生化之艰苦生存记

    末世突降,丧尸横行,平平凡凡的大三女生苏同同坐在废墟里掰着手指:1.没异能;2.没进化;3.没空间;4.没金手指;5.没英俊有型能力强悍酷毙了的男人做老公;6.……苏同同十指颤抖,忍不住仰天哭嗥,不带这么玩人滴!
  • 联邦论:美国宪法评述

    联邦论:美国宪法评述

    众多支持和赞扬《联邦宪法》的文献中,有一本书脱颖而出,流传至今,成为代表作。这就是汉密尔顿策划并参与撰稿、麦迪逊和杰伊合作的《联邦论》。这本书的一个明显优点,是对联邦宪法基本观点的不厌其烦的反复弘扬。《联邦论》成为述评《美国宪法》的经典著作,声名与年俱增,在美国反复重印,累次畅销,至今不衰。华盛顿说:“危机消失、环境安定后,这本书将得到后世的瞩目。因为,这本书对自由的原理,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坦率精湛的讨论。凡有公民社会存在的地方,人们永远会对这些问题发生兴趣。”
  • 老那

    老那

    老婆从屋里拿出针线,半跪在老那面前,一边垂泪,一边一针一线给老那缝补了挂破的衣裳。老婆叮咛说;“志直,路远,跟你爸走好。”老那和那志直走出家门,他们走得很有劲,很威风,也很吃力,愈走愈远。老那自始至终没回头,他知道,在他的身后,在碾子沟村口,有好多好多的乡亲正在目送着他上路。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wkkk.net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
  • 怂鱼爱上狮子

    怂鱼爱上狮子

    江南有鱼,鱼不可离水。历南鱼天生胆子小,偏偏生的好,刚毕业没多久就跟娃娃亲小哥哥结了婚,谁也没想到事情接下来的发展会让人出乎意料...【对不起,作者文案无能。】
  • 女品烟师的秘密

    女品烟师的秘密

    某知名烟草公司老总邝总晚上于家中被杀,死因是吸烟中毒。而杀人凶手则锁定在当晚来拜访邝总的三位访客之中——烟草生产商郑经天、烟草分销商胡老板、财务经理陶治平。此时刑警大队大队长肖汝宏请到自己前女友,著名女品烟师卢蕴来协助破案,卢蕴到场后,惊奇地发现邝总生前抽的最后一颗烟竟然是假烟。堂堂烟草公司老板为何会抽假烟,邝总的死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秘密?此后又接二连三发生更多诡异的死亡案件,一切事件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 花心皇后

    花心皇后

    为什么别人穿越遇美男,而她偏偏背上了逃婚的罪名,择日便要问斩!她,她可不想逃婚啊,王爷可是美男子,要是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一定要做王妃,当皇后!新书现代言情小说《我的CV》正在连载,大家多多支持新书啊!
  • 剑神龙逍遥

    剑神龙逍遥

    逍遥亦道,道亦逍遥,我道亦逍遥!修真者肖扬无意坠入异界中。无欲无求的肖扬只求逍遥一身轻,但逍遥也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圣级?不,这不是看点!神级?不,那是别人的终点,但这只是肖扬的起点!
  • 一夜之后

    一夜之后

    这是诗人赵晓梦的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他近两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一百余首。全书分为六个章节:《行走大地》《季节词典》《秋天之门》《偶然乡愁》《一夜过后》《南方北方》。这些诗作是作者作为一家大型传媒高管繁忙工作之余的产物,是作者对当下生活的叙写和体悟,关于生命、生存状态、时令季节、故土、乡亲,几乎所有的生活元素都成为这部诗集的内核,而这些,并非游离于诗人之外的隔靴搔痒,而是实实在在的自我抵达。作者以独特的意象、丰富的想象和精巧的构思,叙写自己心中的无限诗情,在平淡的生活中理解生死,理解生命,理解活着的意义,让文字充满了对诗意不懈的追求。
  • 药爱(中)

    药爱(中)

    这本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考青春,回忆青春的方式。青春在这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语言的中介,而是一种情愫,充满哀伤。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说,年少的爱,纯真却注定失去的伤痛;爱她却来不及带她看一场烟火,一切朦胧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