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出例)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云云至)。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正文与注。见前大黄黄连泻心汤方下)(附后例)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条证正文与注并汤。见后第七卷少阳篇中)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此条证。乃仲景议吐法也。成注云。病如桂枝证。为发热汗出恶风。此与太阳病中风无异也。若头不痛。项不强。则邪又不在太阳经中矣。寸脉微浮者。脉经云。寸主射上焦。为上部。主候从胸以上至头。今者寸脉微浮。则风邪当见于上。而头又不痛。知其邪在胸中矣。此所以胸中痞硬。不由误下而成。但因邪蕴于胸。其气必上冲咽喉。喘促而不能自布其鼻息。此为胸有寒也。胸有寒者。乃风寒之邪。蕴蓄于膈间也。仲景法。当吐之。宜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后条辩云。痞硬一证。因吐下者为虚。不因吐下者为实。实邪填塞心胸。中下二焦为之阻绝。自不得不从上焦为出路。所谓在上者。因而越之是也。愚按伤寒一病。吐法不可不讲。华元化云。伤寒至四日在胸。宜吐之。巢元方云。伤寒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满闷当吐之。则愈。仲景以此条论。特出之太阳下编者。以吐不宜迟,与太阳汗证相等。当于两三日间。审其证而用其法也。条辩以胸有寒为痰。亦通。盖胸有风寒。则其人平素饮食之积。必郁而成热。变而为痰。所以瓜蒂散。亦涌痰热之药也。尚论篇以此条证。竟列入痰病中。误矣。)
瓜蒂散方
属性:瓜蒂(一分熬黄) 赤小豆(一分)上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一作熟)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成氏明理论云。华陀曰。四日在胸。则可吐之。此迎而夺之之法也。千金方曰。气浮上部。填塞心胸。胸中满者。
吐之则愈。此随证治之之法也。大约伤寒四五日。邪气客于胸中之时也。加之。胸中烦满。气上冲咽喉。不得息者。则为吐证具。乃可投诸吐药。而万全之功有之矣。瓜蒂味苦寒。内经曰。湿气在上。以苦吐之。寒湿之气。留于胸中。以苦为主。是以瓜蒂为君。赤小豆味酸温。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分涌膈实。必以酸为佐。是以赤小豆为臣。香豉味苦寒。苦以涌泄。寒以胜热。去上膈之热。必以苦寒为辅。是以香豉为使。酸苦相合。则胸中痰热。涌吐而出矣。其于亡血虚家。所以不可与者。以瓜蒂散为驶剂。重亡津液之药。亡血虚家。补养则可。更亡津液。必不可全。用药君子。必偕究焉。
琥按上方后云。煮作稀糜糜。粥也。又烂也。言以汤七合。煮香豉如糜粥之烂也。方氏条辩以稀糜为另是稀粥。乃承载瓜蒂赤小豆香豉三物者之舟航。大谬之极。夫胸中痞硬。烦满邪实。反煮糜粥以调药。吾恐必无是理。方氏又云。
用稀糜。为吐虚风虚寒之对药。殊不知仲景法。虚家不可与瓜蒂散。于上方后。言之已明。未尝言虚家用瓜蒂散。当另煮稀糜粥以调药也。或问云。虚家倘犯上条证。不可与瓜蒂散。当用何药。余答云。仲景方。若栀子豉汤。可以待之。
(重出例)病患胁下素有痞(云云至)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注见前藏结论下)(附后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云云至)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上三条证。(正文与注并汤。俱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
慎勿下之。
上条证。(正文与注。见后第十四卷刺热论中)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此条证。邪在半表半里。虽系太阳病。实与表无涉也。黄芩汤。亦和解半表半里之药。正文与注并)黄芩汤方(俱见后第七卷少阳篇中)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病属伤寒。表不热而胸中有热。此系寒邪之气。已传入于里也。胸为阳。为上焦。故易作郁热。胃附乎脾。脾为阴。为中焦。以其人胃气素虚。故其中虽有寒邪之气。不能作郁热也。腹中痛者。胃有寒也。欲呕吐者。胸有热也。成注云。此伤寒邪气传里。而为下寒上热也。与黄连汤以升降阴阳之气。又按成注云。阴阳不交。阴不得升而独治于下。为下寒。阳不得降而独治于上。为胸中热。此阴阳者。为人身真阴真阳之气。阴阳之气不能升降。而独治于上下。斯其中。方挟外来寒热之邪矣。腹中痛。欲呕吐者。此正阴阳不和。寒热相拒之证。验也。条辩尚论篇。皆以风寒二邪。分阴阳寒热。殊不知风之初来。未必非寒。寒之既入。亦能成热。不可拘也。)
黄连汤方
属性:黄连 甘草(炙) 干姜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成注云。上热者。泄之以苦。黄连之苦以降阳。下寒者。散之以辛。桂姜半夏之辛以升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益胃。按上云。益胃。则知其人胃气素虚。故其中虽有寒邪之气。不能作郁热也。
琥按上方。乃半夏泻心汤内。去黄芩。加桂枝也。内台方议云。加桂枝者。升降阴阳之气也。为下寒腹中痛。故去黄芩。推许氏议方之意。以汤中既有黄连。以清上热。故不须用黄芩。盖黄芩之苦寒。能走大肠。为有碍于寒。腹痛也。
加桂枝而云。升降阴阳之气。不足以尽其用。夫病本太阳伤寒。邪传入里。胃中有寒邪之气。故于麻黄汤中。止取桂枝甘草二味。辛甘相合。以散其寒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用人参大枣以益胃。用半夏者。以其能挟黄连。清胸中热。
止呕吐也。用干姜者。以其能挟桂枝。散胃中寒。除腹中痛也。且也。药分寒热。甘草复有调和相协之义。要之此汤。
病患涉虚者宜用之。否则勿轻投也。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
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此条云。伤寒。乃是中寒病。寒气与风湿相搏。至八九日。经中不作郁热。故不呕不渴。知其非热病也。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此即上条病。复分其候。而出其治也。故即以桂枝附子汤。加减主之。)桂枝附子汤方(正文与注俱见中寒论中)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条病。名为风湿。实系真寒之证也。正文与注并)甘草附子汤方(俱见中寒论中)(附后例)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条系阳明病。正文与注并)白虎汤方(俱见后第六卷阳明篇中)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结代脉名义。详见下文。大抵伤寒之病。见此等脉。成注所云。气血虚衰。不能相续也。悸。心动也。心中动悸。则知营血内虚。真气已馁。而藏神不自宁也。与炙甘草汤。以补血气。而散微邪。愚按此条伤寒。必系发汗过剂。汗多亡阳。阳亡则气馁。又汗为血液。汗多则血虚。血虚气馁。以故心动悸。而脉结代也。夫结者。邪气之结代者。正气之虚。所以炙甘草汤。成注虽云。益虚。而散邪之义。即在其中矣。)
炙甘草汤方
属性: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三两去皮)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斤去心) 麻子仁(半升) 大枣(十二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成注云补可以去弱。人参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不足之气。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圣济经曰。津液耗散为枯。
五脏痿弱。营卫涸流。湿剂所以润之。麻仁阿胶麦门冬地黄之甘。润经益血。复脉通心也。
琥按上注云。桂枝生姜之辛。以益正气。夫姜桂之辛。力能散邪。成氏反云。益气。误矣。又其引圣济经云。津液耗散为枯。夫津液者。气血之所凝聚也。今者。伤寒至脉结代。心动悸。则血耗气散。故云。津液枯。炙甘草汤。本甘温湿润之剂。用之以滋补枯竭。则气血充溢。而结代之脉自复。故一名复脉汤也。方中入清酒者。内台方云。以之为引。
为能通血助气。以复脉。故必欲用之。以煮药也。
脉按之来缓。而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此申明上文结代脉之状也。脉以指按之。来来者。滑伯仁云。自骨肉之分。而出于皮肤之际。气之升者。是也。脉来缓时一止。即复来者。名曰结。成注云。此为邪气留结也。脉来动而中止。更来时。脉小数。中。有一二至反动者。此即其既止而还来之脉。名曰结阴者是也。是为邪气留结更甚。故不比前结脉之缓。其脉来时既动且数。乃真气卒不相续。而脉见止结也。又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不能自还者。言既止之后不能即至。故云。若不能还。因而复动者。言既还之时。脉乃复动。是名曰代阴之脉。滑氏云。寻之良久乃复强起。此善于形容代脉之状者也。成注以代脉为真气衰极。夫真气衰极。亦因邪气久留所致。叔和脉经云。脉结者生。代者死。故云。难治。或问云。仲景既云。难治。何以复立炙甘草汤。余答云。代之与结。不甚悬绝。夫代者。结之甚。结者。代之渐也。仲景言伤寒得此等脉为难治。非云。不治。因立炙甘草汤以救之。叔和言结脉生。代脉死者。以此等止歇之脉。渐减。则邪气退。故生。渐增。则真气亡。故死。又仲景是专指伤寒之脉。叔和是兼指杂证之脉不可一例而论)(琥)按以上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仲景分上中下三篇。王叔和撰次伤寒论。以上编附伤寒例后。为第二卷。中篇为第三卷。下编为第四卷。其第一卷。乃平脉辩脉法也。愚今以伤寒论。特取六经篇而辩注之。以故先述太阳篇例。学人诚能取此书而读之。当知。仲景立法之备。制方之精有是证后用是药。无不效也。后医用其方药而不尽效者。必其见证有未明也。且也。病家脉证。
未必条条与仲景立法之意相合。则用仲景方者。即可以方中药味分两。加减出入。神而明之。不惟冬月之正伤寒。
用其方而大效。即三时之类伤寒。用其方。亦无不效也。粗工临证草率。不知通变。死执仲景之方。用以治三时之类伤寒不见效。即用以治冬月之正伤寒。亦未见效也。列传中。称仲景为医中之圣。其书为诸方之祖。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者也。粗工用其方而少效。遂弃其书而不读。所以王宇泰辑伤寒准绳。窃笑世之医。有终身目不识仲景书者。
而犹自负云。我伤寒科也。善于治伤寒。是为欺世而盗虚名。杀人以养其身。噫抑何昧心之极至欤。
附昔贤治太阳病方论变法
属性:(变法者。言其与仲景之法不同。方论中各有权变也。)葛稚川云。伤寒有数种。庸人不能分别。今取一药兼疗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此葱豉汤。
(肘后)葱豉汤方
属性:葱白(一虎口) 豉(一升绵裹)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若汗不出。更作。加葛根三两一方。更加升麻三两。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徐徐服亦得。必得汗即瘥。若不得汗更作。加麻黄三两。去节煮服。取汗出为效。
琥按上论云。伤寒有数种。则知其病。不但冬时触冒严寒之气。方谓之伤寒。推而广之。凡三时感寒。皆得谓之伤寒也。又云。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则知其外寒不甚。纯是郁热。可见伤寒皆热病也。上方虽出太阳例。实手足阳明。
又手太阴经药也。加麻黄。始为太阳发汗之的药。学人宜通变用之。若上汤者。可代仲景论。太阳中篇。葛根汤方也。
又疗伤寒汗出不歇已三四日胸中恶欲令吐者方
属性:豉(三升绵裹) 盐(一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蜜一升。又煮三沸。顿服一升。安卧。当吐。如不吐。更服一升。取吐为效。
琥按上论云。汗出不歇。不歇者。邪未解也。言伤寒已三四日。曾发汗。汗出后。邪犹未解。胸中恶者。心胸懊而烦闷也。上方即仲景栀子豉汤。稍变其制而用之。
又方
属性:苦参(三分) 甘草(炙一分) 瓜蒂 赤小豆(各二七枚)上四味。以水一升。煮取半升。一服之。当吐。吐不止者。作葱豉粥解之。必息。
琥按上方。即仲景瓜蒂散。用加减法也。
孙真人治伤寒温病。千金方有解肌葛根汤。
(千金)葛根汤方
属性: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 黄芩 芍药 甘草(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饮一升。日三服。三四日不解。脉浮者。宜重服。发汗脉沉实者。以 豉丸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