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5900000039

第39章

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此条病。虽云阳明中风。观其脉弦。胁下痛。时时哕。耳前后肿。少阳之证偏重。故从柴胡例治。其用麻黄汤者。虽除太阳之邪而非专证也。少阳脉弦。太阳脉浮。阳明脉大。三阳之脉齐见。而先曰弦者。少阳之邪居多也。短气者风热甚而气壅逆也。气逆壅甚。故虽以手按抑之。而气愈不能通也。腹满鼻干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潮热者。阳明风热甚也。惟小便难为太阳府证。胁下及心痛者。以本胁痛。而连及于心胸之分。此为少阳经主病。兼之时时哕者。哕即气逆而呕。呕亦少阳之兼证。耳前后肿者。少阳之脉上耳后。其支者。从耳后。人耳中。出走耳前。当其既肿之时。愚以纵有阳明风热。已传入少阳之经矣。条辩注耳前后肿。为三阳见证。殊不知太阳当脑后肿。阳明当面肿。此耳前后肿。当是少阳经证无疑。刺之小瘥者。谓以针刺其肿处。而肿少愈也。外不解者。谓短气胁痛等证未除也。邪传少阳。浮脉当去。今者病过十日而脉续浮。脉续浮者。谓弦脉本在而仍得浮脉也。脉虽续浮。以过十日。则邪不在表。当从少阳例治。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表里之邪。若脉但浮无余证者。谓脉不弦而但浮。且无短气胁痛等证。此邪气欲出而还于表也。故与麻黄汤以汗之。否则少阳证不可汗。岂有更用麻黄汤之理。若不尿云云。是承上短气胁痛等证而言。不尿则比之小便难更甚。腹满加哕。则比之腹部满时时哕。亦更甚矣。真气已衰。邪气又盛。谓非不治之证而何。或云。不尿者。宜五苓散。腹满者。宜大柴胡汤。独不思经云。病深者其声哕。虽治之复何益哉。上三条证俱自阳明篇移附于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成注引经云。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愚以其呕。必兼口苦也。此条病自厥阴篇移附于此)(见后例)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少阳病有三禁。医若不知而妄行吐。下发汗更加温针。损耗津液胃中干燥。以故谵语成注云。此木邪干胃也。最前条云。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今柴胡证罢。此为坏病。正文与注见后第十二卷救逆法中)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条虽系合病。实则少阳之邪居多。故从少阳篇例。成注云。关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大上关上。则知太阳阳明之邪。将并归于少阳经矣。经热。则胆亦热。故多眠睡。目合则汗者月合目。则欲寐。寐属阴。寐则卫气行于里。邪在半表半里。故目暂合。而汗即出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柴胡桂枝汤。庞安时云。脉不言弦者。隐于浮大也。)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条病。乃少阳之邪欲传入阴经也。伤寒六七日。为邪退正复之时。其人身无热而安静者。此为欲愈也。今者。身无大热。是热未尽退也。反加躁。扰烦乱。以邪去阳经而入于阴。故躁烦也。成注云。表为阳。里为阴。少阳之邪。居半表半里之间。邪去少阳。则入三阴经矣。医者可不于六七日之间。而预为调治。以截其入阴之路乎。)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此承上条之病而言。乃少阳之邪自解。不传入于阴经也。伤寒三日者。即素问相传日数。上条言六七日。此止言三日可见日数不可拘也。邪在少阳。原呕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而不呕。可征里气之和。而少阳之邪自解也。既里和而少阳邪解。则其不传三阴。断断可必。故云。三阴不受邪也。此条注本。武陵陈亮斯语)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此条以脉辩少阳病。欲已之法也。少阳伤寒。以脉弦大为病进。今者。脉不弦而且小。乃邪气已退。正气将复也。故云其病欲已。已。止也。)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病欲解注中。)(附例)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

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复入于胃之证。太阳病过经十余日。知其时已传入少阳矣。故以二三下之为反也。下之而四五日后。更无他变。前此之柴胡证仍在者。其时纵有可下之证。须先与小柴胡汤。

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如和解之。而呕止者。表里气和。为已解也。若呕不止。兼之心下急。郁郁微烦。心下者。正当胃府之中。急则满闷已极。郁烦为热结于里。此为未解也。后与大柴胡汤。以下其里热。则愈。上条证并下汤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

大柴胡汤方

属性: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用大黄二两。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也。(许叔微云。若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此系王叔和语。又大黄须酒洗。生用有力。)成氏明理论云。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此言所共知。至如方有峻缓轻重。又当临时消息焉。大满大实。坚有燥屎。非驶剂则不能泄。是以有大小承气汤之峻也。如不至大坚满。邪热甚。而须攻下者。又非承气汤之可投。必也。

轻缓之剂攻之。大柴胡汤用以逐邪热。为下剂之缓者也。柴胡味苦平微寒。伤寒至于可下。则为热气有余。热应火而归心。苦先入心。折热必以苦为主。故以柴胡为君。黄芩味苦寒。王冰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推除邪热。必以寒为助。

故以黄芩为臣。芍药味酸苦微寒。枳实味苦寒。内经曰。酸苦涌泄为阴。泄实折热。必以酸苦。故以枳实芍药为佐。半夏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辛者。散也。散逆气者。必以辛甘者。缓也。缓正气者。必以甘。故用半夏生姜大枣为之使也。一方加大黄。以大黄有将军之号。而功专于荡涤。不加大黄。恐难攻下。必应以大黄。为使也。用汤者审而行之。

十全之功可得矣。

王海藏云。大柴胡汤。治表里内外俱热之证。治有表者。或脉浮。或头痛。或恶风。或恶寒四证中。或有一二尚在者。乃十三日过经不解是也。治有里者。或谵语。或妄语。或掷手扬视。此皆里之急者也。若欲汗之。则里证已急。欲下之。则表证。尚在。通宜大柴胡汤主之。

琥按上海藏言里证已急。表证尚在。用大柴胡汤极是。但表证云。脉浮头痛恶风寒。大抵系太阳经表邪居多。吾恐大柴胡非对证之药。必也。脉浮弦。头角痛或往来寒热。此方是大柴胡汤之表证也。

娄全善云。伤寒至十余日。外用小柴胡。不愈者。若大便硬。看证可下。则用大柴胡下之。以过经其人稍虚。当下者。用大柴胡汤。则稳当。恐承气太紧。病患不禁也。

琥按娄氏之意。因论大柴胡证。偶及承气耳。俗医不察。竟有畏承气之太紧。辄不敢用。以大柴胡汤为稳当。而代之者。噫。是又失仲景之旨矣。

或问大柴胡汤。仲景用以治过经不解。下证具。而病患稍涉虚者宜之。故大柴胡汤。即小柴胡加减。何为乎不留人参也。余答云。小柴胡汤中用人参者。乃辅正气以除邪气也。大柴胡汤证。为邪实而正未虚。云。稍涉虚者。后人之私议也。故去人参而加大黄枳实。并甘草。亦恐其满中而不用。其留大枣者。和诸药之性也。其加芍药者。非酸以涌泄之意。取其和营而助阴也。况病热之人。止虞阴虚勿虑阳损。所以刘河间有当归承气汤方。即仲景于此汤中用芍药之意也。

陶节 制黄龙汤。而以人参加入承气汤中。此与仲景之意。不大相悖谬欤。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此条伤寒乃柴胡证与陷胸证并举。太阳之邪已传少阳。故并入少阳篇例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里者胃府以内也。结胸证邪结于胸。未全入里。此则热结于里。为可下矣。复往来寒热者。太阳之邪。犹留于少阳半表半里之分也。

止可与大柴胡汤以内下其实。外解其邪。曰但结胸者。言结不在里也。无大热者。言表里不甚热也热不甚。故知是水结胸胁。此太阳之邪。连及少阳经也。但头汗出。乃水气上蒸使然。故与大陷胸汤以逐其水。并下其微热。此条证自原论中第四卷太阳下编移附于。此大陷胸汤方见前第五卷太阳篇中)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此条亦太阳病传于少阳兼入胃府之证。伤寒发热者。

寒已成热也。汗出不解。其邪已进于表。当在半表之间心下痞硬。呕吐下利。其邪又进。而入于肠胃之里矣。成注云。

吐利心腹软。软为里虚。今者心下痞硬。是里实也。与大柴胡汤以外解其半表之邪。内攻其在里之实。上条证自太阳下篇移附于此。)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

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此条本系太阳伤寒。过经不解。邪留少阳。

兼入于胃之证。伤寒十三日。邪当解矣。而不解。胸胁满而呕者。少阳之邪正盛也。日晡所发潮热者。胃府之热方结也。

邪热方结。何为热已而即微利。盖此病本大柴胡两解之证。当其未热时。已经下之而不得利。今潮热后。反得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丸药性缓。以故利偏迟也。况丸药大都热毒之物。以热攻热。故其利不通畅而甚微。此非善治之法也。

夫潮热者。胃府热结而实也。然胸胁之邪未已。故先宜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表邪。后即以小柴胡加芒硝汤。以下胃府之热结。或问医以丸药下之。虽非其治。然下之后。大柴胡证。仍在。何以不用大柴胡汤。余答云。医用丸药。此是许学士所云。巴豆小丸子药。强迫溏粪而下。夫巴豆辛烈。大伤胃气。若仍用大柴胡。则枳实大黄之峻。胃中之气。已不堪受其削矣。故易以小柴胡加芒硝汤。用人参甘草以扶胃气。且微利之后。溏者既去。燥者自留。加芒硝者。能胜热攻坚。又其性速下而无碍胃气。乃一举而两得也。)

柴胡加芒硝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小柴胡汤内。加芒硝六两。余根据前法。服不解。更服。

内台方议问曰。潮热者。实也。即实且热。何不用大柴胡。大小承气汤下之。却用芒硝。何也。答曰潮热虽实。

奈何先以丸药。伤动脏腑。再用大黄下之。则脾气伤而复成坏证。只得用芒硝以浸润之而取利也。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此条乃太阳病并于少阳。兼入胃府之证。伤寒八九日。若似乎可下矣。既下之后。而胸满云云者此下之不得其宜。

阳热乘虚入里。而客于胸中。故烦满也。惊者。心恶热而神不安也。小便不利者。膀胱约而水不行也。惟烦满。故热入于胃而谵语。惟小便不利。故湿渍于脾。脾困。则四肢不健运。而身重不可转侧。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者。外以解热邪。

内以除水湿。兼镇浮越之气而补其中州之虚也。上二条证并下方自太阳中篇移附于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属性:半夏(二合洗) 大枣(六枚) 柴胡(四两) 生姜 人参 龙骨 铅丹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熬)上十一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

琥按上方用柴胡为君。专走少阳。以解胸膈之烦满。用人参半夏姜枣茯苓为臣。以健脾利小便而疗身重。用龙骨牡蛎铅丹为佐。以镇心除惊热。辅以大黄者。乃涤胃实而止谵语也。使以桂枝者。兼入太阳而外行肢体也。要是方也。表里齐走补泻兼施。通涩并用。恐非仲景之旧。或系叔和采辑时有差错者。若临是证而用是药。吾不敢也。何也。倘谓胸满谵语。是实证。则当用大黄者。不当用人参。倘谓惊烦小便不利身重是虚证。则当用人参大枣茯苓龙骨等药者。不当用大黄。况龙骨牡蛎铅丹。皆系重坠收涩阴毒之品。恐非小便不利身重所宜。尚论篇称此方有安内攘外。补天浴日之功。

余实愚蒙。不敢信以为是也。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此条系太阳病传入少阳之证。少阳邪多。太阳邪少。故从少阳篇例。伤寒六七日。邪气传里之时。成注云支者。散也。谓邪气之结。虽起于心下。而散于胁旁。后条辩以支字。解作撑。若有物支撑在胸胁间。其义甚明。兼之微呕者。此系少阳之邪正盛也。外证未去。此指上文发热恶寒支节烦疼而言。夫寒热而曰微。支节疼而曰烦。此可征太阳之表邪已轻。其势渐趋于里矣。故以柴胡合桂枝汤以两解之。)

柴胡桂枝汤方

属性:(此方自原论中第十卷采附于此)柴胡(四两)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琥按上方乃柴胡合桂枝汤两方相合之复方。其不曰桂枝柴胡汤者。以柴胡为君也。益可见少阳邪甚。太阳邪微矣。

同类推荐
  •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玄宝典

    太玄宝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徐批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Camille

    Camil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幽梦家园

    幽梦家园

    源自于真实,回归于现实。故事讲述了作者一家四代,太爷,爷爷父亲到自己。从旧社会的太爷忍受挨饿去世到太奶为了养活孩子带领儿子女儿乞讨到爷爷被送人的成长历程、、、、 父亲下关外,回关里,由于家境贫困生活所迫,母亲乞讨,再到 母亲带领孩子打工历经磨难坎坷一步步走来的真实故事。 该故事刻画了社会和人性的诠变
  • 檐醉杂记

    檐醉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实论

    成实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生存之一种

    生存之一种

    卢一萍,原名周锐,1972年10月出生于四川南江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曾就读于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2年开始小说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情王国》,长篇纪实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随笔集《世界屋脊之书》及游记《黄金腹地》、《云南天堂》等,作品曾获天山文艺奖、解放军文艺奖、中国报告文学大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及上海文学奖等。《生存之一种》是作者的一部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笼罩》、《如歌军旅》、《二傻》、《生存之一种》、《远望故乡》等5篇,文章笔端细腻深刻,读起来意境深远,值得品评。
  • 燃犀传:火焰丝

    燃犀传:火焰丝

    火翼和冰鳍是传说中的“燃犀”少年,“燃犀”即是指能够与彼岸世界“沟通”的人,这对长相极其相似的堂姐弟自幼生长在古城香川里。早已被人们遗忘的传说、灵怪、秘仪却很自然地融入姐弟俩的日常生活中……这是火翼、冰鳍姐弟遵照诺言,经历重重困难和种种奇遇,将龙神阳炎送回家乡大海的故事。
  • 我爱你,蓄谋已久

    我爱你,蓄谋已久

    【丛优篇】我叫丛优。我和黎华的爱情,从开始到现在,充斥的全是误会。二十岁,我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他,一次次凝望他的背影,换来他为我转身的机会。可我得到他的心,却守不住他的情。【周问雪篇】我叫周问雪。我和李拜天的爱情,从来都是我爱他,但他爱别人。他泡妞我帮他写情书,他打架我给他递酒瓶,他拍照我给他擦镜头,他赚钱我替他数钞票。【燕小嫦篇】我叫燕小嫦。我和王昭阳的爱情,还没开始,就已注定是不被祝福的爱情。我们之间横亘着的,除了身份、年龄,还有我和他的自尊心。我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想安安静静地爱你,不可以吗?你说我幼稚,说我不懂事。那好,等我长大,我再继续爱你。
  • Ninepercent之沉船

    Ninepercent之沉船

    20世纪初,一艘押送犯人的游船在途中遭遇暴风雨,使得九位少年相遇,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场看似简单的沉船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真相。十七新作,多多包涵。 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明华长公主

    明华长公主

    重生到小姑身上,相貌平平不受宠的皇后摇身一变,成为被所有人捧在掌心,拥有绝色容光的长公主。崭新而光明的人生在她面前展开。
  • 手机控

    手机控

    这世界好像有雾。但在她拾起手机的那一刹那,一切焕发出无限的光明,耀不可视。云开雾散,她叫江心月。江心月欢喜地凝视着手机,像欣赏一个刚出生的娃娃。江心月是独自在商场逛街,只为了摆脱失恋的阴影,那个男生极其厌恶逛街。其实每个女人逛街的时候,其实也都是在逛男人。可惜每个好男人似乎都有女朋友了,而那么多好女人却没有男朋友。江心月望着眼花缭乱的衣服,盲目地选了一件,然后在更衣室发现了这个被落下的手机。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