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但言正经之脉。从头下项挟脊抵腰故也。愚谓太阳受病。凡所过之经。皆当疼痛不利。此为验证要法。胃足阳明之脉。
起于鼻之交 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
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之字疑误。 鼻梁也。一名山根。承浆。任脉穴名。在唇下陷中。却退也。颔中为颐。腮下是也。又腮下骨为下廉。大迎。颊车。本经穴名。客主人足少阳经穴名。发际。囟门以前也。发际前为额颅。此言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两旁。左右相交于 中。过足太阳经。睛明穴之分。故云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两口吻。环绕唇下。左右相交于承浆穴。退循颐后下廉。出本经之大迎穴。循两颊车。上耳前。过足少阳之客主人穴。更上而循发际。至额颅之前也。)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人迎。缺盆。本经穴名。此言支脉之别行者。即接前大迎穴前之脉。下人迎而行。循喉咙两旁。入缺盆穴中。下膈内。当上脘中脘之分。属于胃而络于脾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气街。本经穴名。一名气冲。此言经脉之直行者。从缺盆穴。接上支脉下行。由两乳之内。挟脐而入于气街穴中。乃阳明正经之脉也。)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胃口下发挥中作胃下口。内间内字当作外。股内为髀。髀前膝上起肉处为伏兔。伏兔后交纹处为髀关。膝盖为膑。足茎骨为胫。跗。足面也。此又其支脉之从内而达外者。由属胃处。起胃下口。循腹之里。下至气街中。出而与前支脉之入气街者相合。复下行而至髀关。伏兔。膝膑。胫外。足跗等处。入中指外间。至足大指次指之端而终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下廉。本经穴名。一名下巨虚。此言支脉之小者。由下廉穴三寸之下。别行循胫踝之外。下入中指外间。而与前之支脉相合也。滑氏注下廉云。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行而下者。非马玄台灵枢注从之。其误甚矣。)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此又言其支脉之小者。从足跗上别行。入大指间。循大指之下出其端。以交于足太阴经也。)(琥)按足阳明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二道。其脉之起。自鼻交 (云云)。出大迎。还上至额颅者。二道。其脉屈曲而行。此为正经。乃脉之根也。其别行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云云)。入缺盆。而内连胃与脾者。二道。此由外而入内之第一大支脉。是虽支脉。其上下实接正经而行者也。其直行者。从缺盆(云云)。下入气街中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又其别行者。起于胃下口。下合气街而行于外。复下。而入中指内(当作外)间者。二道。此由内而发外之第二大支脉。乃脉之枝也。又其支者。从大支之下廉穴。三寸而别。亦入于中指外间者。二道。又其支者。别跗上。出大指端者。二道。此又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此亦仅言其略。愚谓凡阳明所过之经。皆当受病。前云目疼者。当是绕目作痛。非目中疼也。盖阳明经络于目。滑氏以络字。作绕字解。愚意以阳明经起于鼻。旁约太阳之脉。绕目而上下行。故云络于目也。凡经中字义。当活看。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目锐。目外角也。一名小 。此言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 。上抵头角。折下而行于耳后。复自耳后。折外上行至两眉头。及目内 之分。复自眉目之分。上行侧头部。下折而循于颈。过手少阳经天牖穴之分。故云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循肩非本经穴名。手足少阳阳维之会。故云。却交出手少阳之后。下肩。而入于缺盆穴之外。与前阳明脉之入缺盆者。实相近而不相合也。按起于目云云。至循颈。发挥中云。自瞳子 至风池。凡二十穴。作三折而行。学人细考铜人等书。侧头部。其经自明。)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后。(此其一小支脉之行于头者)其支者。别锐 。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囗 。目下也。手少阳脉下颊至 。故云合手少阳于 。胸中当两乳之间。膈。膜也。居心肺之下。胁。腋下也。曲骨两旁为毛际。捷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中也。此又其一大支脉。从目锐 别行。下而与前脉之入缺盆者相合。入内而联系肝胆。复出气街。而下入髀厌中也。)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胁之上际为腋。胁下小肋为季胁。俗名软肋是也。髀之外为髀阳。辅骨。膝下内外侧大骨也。外髁上尖骨曰绝骨。足面为跗。小指次指。即无名指。足之第四指也。此言其直行之经脉。即从前入缺盆之脉而起。下行而与前支脉之入髀厌者相合。复下行。而入于足小指次指之间也。)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大指本节后为岐骨。爪甲后为三毛。此又其一小支脉之行于足者。其脉从跗上别行。循岐骨。出大指之端。还贯入爪甲之后。以交于足厥阴经也。)(琥)按足少阳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十道。其脉之起。自目外 。上抵头角(云云)。循颈至肩上。而下入于缺盆穴之外者。二道。此其脉行之最屈曲者。乃脉之根也。其别行者。从耳后入耳中(云云)。至目锐 后者。二道。此为第一小支。又其别行者。从目锐 下大迎(云云)。合缺盆。而下胸贯膈。内连肝胆。复出气街(云云)。入髀厌中者。
又二道。此为第二大支。是虽支脉。实接正经。而并行者也。其直行者。从缺盆下腋(云云)。下合髀厌中(云云)。复下而入小指次指之间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又其支者。从跗上别行。入大指间(云云)。贯爪甲。出三毛者。
又二道。此为第三小支之脉也。前热论中云。胸胁痛而耳聋。此亦仅言其略。医者当以意会之。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囗 骨后。上内踝前廉。上 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
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考此处当有其支者三字。)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囗 骨一作核骨。足大指本节后内侧圆骨。马注承滑氏之误。云是孤拐骨。谬矣。盖孤拐即是踝骨。下文又云。上内踝前廉。岂有重出之理。踝骨注见前。骨在内。为内踝。 内。胫骨。注并见前。髀内为股。大腿是也。脐上为腹。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舌本。舌根也。此言足太阴之脉。起于足大指之端。循大指内侧白肉际。过大指本节内侧核骨之后。上内踝前廉。复上内。过三阴交。本经穴名。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正当足胫骨之内侧。腿肚之下。故云循胫骨之后。上行而交出于足厥阴之前也。复自胫骨之上而行。循膝股内前廉。迤逦入腹。上行至本经之腹哀穴。内行以属脾络胃也。盖足之三阴。其正经之脉。止从足走腹。下文云。上膈挟咽至舌者。乃支脉也。愚今考。正其支者。复自腹哀穴上膈。至乳外上侧之周荣穴。由周荣穴外。曲折向下。至大包穴。皆本经穴名。复自大包而内。发挥中作外误。曲折向上。行人迎之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而终也。)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此又其支脉之行。复从络胃处。别正经而上膈。内注于心之分。以交于手少阴经也。滑氏注云。由腹哀穴别行。再从胃部上膈者非。)(琥)按足太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足大指之端(云云)。入腹。屈曲上行。至腹哀穴。内行而属脾。络胃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其支者。由腹哀穴。接正经。而上行至膈(云云)。散舌下者。又二道。此其二大支脉也。内经中系缺文。诸家亦无明注。遂混入正经之中。又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者。二道此其二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腹满而嗌干。此亦仅举其病热之略耳。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趋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 内。出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趋。走也。跟。足跟也。然谷。本经穴名。此言足少阴经之脉。起足小指之下。斜走足心之涌泉穴。转出足内踝前。至本经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别入足跟中。按别入跟中。活人书。竟作别行之一小支脉者非。还上而循内踝。上出 之内。再上股内后廉。贯脊。会督脉之长强穴。还出于前。循横骨穴而上。至肓俞之所。皆本经穴名。内行而分属两肾。更下脐。过任脉之关元。中极二穴。而络于膀胱也。)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此言其直行之脉。从肓俞穴属肾处。上行历诸穴。至本经之通谷穴。入内贯肝与膈。更入肺中。再上而循喉咙。并足阳明经之人迎穴。挟舌本而终也。)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按心字。当作心包。若系真心。藏肺之内。乌得云出络也。此其支脉之行。即从入肺处。出络心包。注于膻中。正当心胸之间。以交于手厥阴经也。)(琥)按足少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六道其脉之起。自足小指之下云云。别入足跟云云。上股内后廉。贯脊。
还前而出于横骨穴。上至肓俞。内入而属肾。还下脐。而络膀胱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然其行多浅深屈曲之处。活人书以入跟中者。为另一支别之脉。亦以其屈曲故也。其直者。由属肾处。接正经而上贯肝膈。云云。终于舌本者。又二道。此亦正经之脉也。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者。又二道。此其内行之小支脉也。前热论中云。口燥舌干而渴。此亦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少阴之脉。上挟舌本而终。内经云。口燥者。此因舌本病热而干极。故并口亦燥也。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 内廉。循股阴。
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愚按上贯膈以下文。当是另一大支之脉。盖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其与督脉会于巅者。此借诸阳经之气。其支脉始得上升于巅也。故属肝络胆句下。当增其支者三字。又丛字。当作聚。肋字。当作腋。聚毛。足大指后横纹处。阴器。即前阴也。男女通称为器。脐下为小腹。目内深处为系。颃颡。咽颡也。此言足厥阴之脉。起于足大指后横纹处。上循跗。抵本经之中封穴。以其穴远内踝前一寸。故云去也。上踝。过足太阴经三阴交穴。至中都。本经穴名。在内踝上七寸 骨中。复上一寸。故云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循 与股内。入阴毛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至小腹而上。会任脉之中极。关元诸穴。复外而上循季肋端之章门穴。复上而至期门之所。俱本经穴名直两乳下。内行而挟胃属肝。还下而络于胆也。其支者。复自期门穴而上贯膈。横布胁复上腋。此借足少阳之气也。复上循喉咙之后。此借手足阳明。又手太阳与督脉之气也。复上入颃颡。此又借足阳明。手太阳之气也。上行于头。循足阳明之里。即借阳明之气。内行连目。脉深处复上出额。行足少阳之里。又借少阳之气。上交于巅。与督脉相会于项中之百会穴而终也。百会。督脉穴名。足太阳脉亦会于此。此可见厥阴支脉之行。必借诸阳经之气。始得上升于头者如此。)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此言其一小支脉。即从目系处下行。循颊之里而下。左右交环于口唇之内也。)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此言交经之支。从期门属肝处。别上贯膈。注肺中。还下行。至中焦之分。以交于手太阴经也。)(琥)按足厥阴之脉。上下左右分行。共八道。其脉之起。自足大指聚毛之上云云。过阴器。至小腹循章门穴。复上至期门穴之里。上而挟胃。下而属肝络胆者。二道。此为正经。乃脉之本也。其支者。自期门穴之里。上贯膈云云。
复上而内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者。二道。此其支脉之大者也。(上二道支脉。诸家混注入正经之中。予特分出。其说见前。)又其支之逆行者。从目系处。下颊里环唇内者。二道。此其支脉之小者也。又其支之交经者。从期门属肝之处。
别贯膈。上注于肺者。二道。此由正经发出之支脉。从肺而交于手太阴经者也。前热论中云。烦满而囊缩。此亦仅言其病之略耳。又按热论云。烦满而囊缩。仲景伤寒论皆宗之。考活人书别引经义云。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
而脉络于舌本。脉弗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缩。愚以病热之人。其唇色不至于青。所以世俗之医。相传诊视热病法。但言舌卷卵缩。或云舌卷囊缩。为病热深极之候也。
(琥)总按上内经热病论中。辩伤寒。止分足六经证。汉张仲景推展内经热病原文。而着伤寒论云。从霜降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