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85900000045

第45章

辩厥阴病脉证并治法

属性:(此系仲景原文)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条厥阴病。乃总言病热之大纲也。成注云。邪传厥阴。则热已深而成消渴。消渴者。饮水多而小便少也。厥阴属木。肝木过旺。则肾水不足以滋之。故水易消。而渴不止。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者。火生于木。气即是火。火性急速。以故上逆之势如撞。肝相火也。心君火也。以火犯火。火热亢极。心中则疼。饥不欲食者。胃属土。火热。则土偏燥。故饥。木强。则土受制。故不欲食也。食则吐蛔者。蛔胃中长虫也。蛔居胃中。因人不食。则饥而上膈。故一闻食臭。即上逆而吐出也。厥阴经邪热。横逆于脏腑之间。故见以上诸证。实则胃中空虚。无物可下。若漫下之。则木乘所胜。利遂不止。而成土崩之势矣。愚按此条论。乃仲景约言病热之大纲。以故不及治法。设误下之而利不止者。宜以理中汤救之。)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未言伤寒。而先言中风者。亦犹太阳病例。先出中风条也。论例中原云。厥阴受病。尺寸脉俱微缓。愚已校正当是沉弦之误。盖寒为沉。而风为弦也。兹者风已传入。脉见微浮。成注云。此邪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不浮则邪气深入。正多变证。故云。未愈也。或问仲景但云。脉微浮。不言中风形证。何以知。为厥阴病。余答云。病患必见消渴。或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一二证。而后谓之厥阴病也。王宇泰云。仲景立法。凡曰厥阴病者。皆气上撞。心痛吐蛔也。言虽如此。亦不可拘。)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注已见前第三卷太阳上编)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厥阴病渴。传经之邪热已深。欲饮水。则邪热有向外之机。盖木火亢盛。得水济之。则阴阳气和。而病自愈。或问厥阴原有消渴一候。不言自愈。此条渴。何以与之水即愈也。余答云武陵陈氏云。消渴者。热甚而津液消烁。虽饮水。不能胜其燥烈。乃邪气深入。未愈之征也。此渴欲饮水。其热非消渴之比。乃邪气向外。欲解之象也。两者自是不同。)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此言厥阴逆厥之端也。成注云。四逆者。四肢不温。厥者。手足冷也。邪传厥阴阳气内陷。阴气已微阳气内陷。则外不与四肢相接。故逆而厥。阴气已微。则内不能守于脏腑。故不可下。若轻下之。则内陷之阳热未去。将几微之真阴。反随之而亡矣。在仲景于后条。虽云热厥者应下之。然方其逆厥之时。下之一法。不轻试也。诸字。是该下文诸厥之条而言。虚家亦然者。言人于未病之前。气血本虚家。虽病热厥。亦不可下。成注引金匮云。虚者十补。勿一泻之。此是言其平日。若病伤寒。不可取以为例也。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当归四逆汤误矣。当先以四逆散调之。)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先厥后热。乃阴寒也。发热。是阳气自复。故利止。见厥是阴气还胜。故复利。此条病。名为伤寒。而实中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

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索苏故切当作素。此条病。先发热而后厥。乃伤寒传经邪热伏匿之证也。始发热者。邪自三阳经起也。热至六日。邪传厥阴。阳气内陷。因而见厥。协热下利反九日之久者。邪热伏于里。不能还于表也。凡厥利者。多胃气下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是除中之证。除中者。胃中之真气。所余无几。将欲尽除。求救于食。如灯将灭。而复明之意。当以索饼试与食之。以观其发热与否。其不骤发热者。此非除中。知胃中真气尚在。其厥与利。必渐自愈。其发热者。是为暴热。恐其骤来。则能食。出即来也。既来而复骤去者。此胃中真气。得食而尽泄于外。即名除中而必死矣。若然。则是厥利之人。食以索饼。但虑其热之暴耳。使其于九日之后。其热悠悠。又三日脉之。而热续在者。此言诊之。而前已发热六日矣。兹则复热三日。故云续也。此其人。内陷之阳气渐还。而复于四肢之间。可期之于旦日前。夜半后。病当向愈盖自丑至卯。为厥阴欲解之时也。所以然者。以热与厥期。无太过不及而相应。故当愈也。如愈后。又三日。脉之。而脉数仍不罢。此为邪热之气。尚有余留。条辩云。厥阴主血。血热持久。则壅瘀腐化而为痈脓。所不免耳。愚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可服千金漏芦汤。盖此汤即漏芦连翘汤也。治时行热毒。变作赤色痈疽者。若未发痈脓之前。厥利发热。还宜以白头翁汤主之。)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云云至)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此条病。虽名伤寒。实则中寒证也。上条除中是热邪。此条是寒邪。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云云至)便脓血者。其喉不痹。(此条伤寒亦中寒之证。盖先厥后热为真寒。但寒极亦能变热。热气上行。则为喉痹。热气下行。则便脓血。后条辩云。此得毋辛温过剂所致。亦犹热病过用凉药而变成寒证也。愚以既变之后。虽从中寒例。当以治杂病法治之。注详中寒论中。)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此条乃传经邪热。阳极似阴之证。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言伤寒在一二日之时。本发热。至四五日后而厥者。乃邪传厥阴之候也。必发热者。言病患四肢及肌表虽厥。而躯壳以内。必发热也。前热者。后必厥。乃申明一二日为前。四五日为后。以见热极必发厥也。成注云。此为阳气内陷。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内陷之深浅也。阳邪深伏。应须以苦寒之药。下去其热。使阴气得伸。则阴阳平四肢和顺而不厥矣。粗工见厥。认以为寒。而反用辛温之药。以强发其汗。辛温皆升。引热上行。必口伤烂赤。以厥阴之脉循颊里。环唇内故也。补亡论郭白云云。仲景言厥应下之者。谓有当下之厥而误汗。非谓厥皆可下也。故仲景又曰。诸四逆厥者。不可下。或问厥证应下。当用何药。余答云。尚论篇举厥阴篇末下利谵语条。而用小承气汤。因本篇中别无下药故耳。殊不知此条系阳明篇错简。若审证用药。厥时四肢冰冷。过乎肘膝。甚至有肌表皆凉。脉伏匿者。用四逆散。热回脉沉数。大便难者。方宜小承气。如脉沉实。大便不通者。还宜大承气汤下之。口伤烂赤者。宜黄连解毒汤。)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云云至)故知自愈(此条伤寒。先厥后热。是亦中寒证也。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以上数条。皆言厥证。而未详其厥之义。故于此节特申明之。成注云。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指。阳气内陷。不与阴气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愚以人之肢体。皆属阴。气附则温而生。气离则冷而死。阳气主外。阴气主内。成注云。阳气内陷而厥。乃阴气已微。阳热用事。当是热厥。若寒厥。则阴寒用事。阳气将外脱矣。何由而反内陷邪。学人。其试思之。)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云云至)此为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藏寒。蛔上入膈。(云云至)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按上条伤寒曰藏厥。曰蛔厥。藏厥固系无阳证。即蛔厥。亦为藏寒。此非首条厥阴病。心中疼热吐蛔比也。正文与注并。)

乌梅丸方

属性:(并详中寒论中)伤寒热少厥。微指头寒。默默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此条伤寒。乃先热后厥。亦为热厥之证。热少厥微。阳气内陷之浅者也。惟厥微故但手足指头寒。惟热少。故虽烦躁。止默默不欲食也。条辩云。厥阴之脉挟胃。故不欲食。过数日。小便色白。欲得食。此邪热除而胃气复。其病不治而自愈矣。若厥而呕。加之胸胁烦满者。厥阴脉不但挟胃。兼贯膈布胁肋。乃厥深而热亦深也。成注云。厥阴属肝。主血。其后数日。内热不去。迫血下行。必从大便中出也。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郭白云云。热不除而便血。可犀角地黄汤。)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此条系真寒证。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必便脓血。(此条伤寒。先发热。后见厥。亦热厥也。厥后复热。此为真阴气复。阳邪还表。故以厥日少。热日多。为阴阳顺接。其病当愈之征。然热不除。为阳邪过胜。成注云。内搏厥阴之血。其后必大便脓血。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补亡论常器之云。可桃花汤。误矣。愚以仲景黄芩汤。可借用之。)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此条证。与上条相反。乃真寒厥也。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此条伤寒。乃中寒也。脉微厥冷。为真寒。烦躁。是假热。灸法详中寒论中。)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此条及下条。皆厥逆死证也。伤寒发热。则不当下利而厥逆矣。今者。既发热又利而厥。加之躁。不得卧。为阳气扰乱。阴气亦随之而绝矣。阴阳交绝。故主死也。)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此承上文而言。伤寒发热。纵未至于躁不得卧。但利而厥不止。亦是死证。成注引金匮云。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脏腑气绝。故主死也。)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此条乃真阳气脱之证。正文与注详中寒论中。)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亡血。下之死。(濡上演切与软同。此条病。系邪传厥阴。热厥中不可下之证也。伤寒五六日。邪气传里。当作里实之时。不结胸。腹濡者。邪不实也。脉虚者。血自亏也。厥阴之脉。挟胃贯膈。使其邪果实。则其胸必结。而其腹必不濡。厥阴藏血。使其血不亏。则其脉亦不至于虚矣。兹者。胸不结。腹又濡。脉又虚。而其人复厥冷者。不可下。此为阴血素亏。血为阴。无阴。则阳无以附。故发厥也。若误下之。重亡其阴。必主死也。愚按此条证。本系先发热而后发厥。故云复厥。且其厥亦不甚。故云不可下也。若热深仲景应下之矣。又按补亡论常器之云。可当归四逆汤误矣。复云。人参汤。愚意云。汤中宜更加凉药。以清补之。)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发热而厥。阳邪传里也。至七日。则陷内之阳。当回复于外而厥止。在里之阴气。亦当伸而热除矣。今则不惟不止。反加下利。则阴气消亡。故为难治。成注云。邪气胜。里气虚。愚以邪气胜者。阳邪之气胜也。里气虚者。真阴之气虚也。诸家注认以为真阳气虚。大误之极。)伤寒脉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此系真寒证。故宜火灸。正文与注见中寒论中)(重出例)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注已见前第六卷阳明篇中)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方

属性: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上二条皆真寒证。(正文与注并汤见中寒论中。)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濒湖炮炙法

    濒湖炮炙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商务礼仪一本就够

    商务礼仪一本就够

    不知商务礼仪者,难为商也。本书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礼仪秘笈。这是一册商务精英的行为规范。本书鉴于现代商务人士的交往需要,秉持“好懂、好看、好学"的原则,由浅入深地介绍了商务人士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礼仪,并且配以精美、生动的图片进行现场实景说明。力求让内容更加通俗易学,让你的礼仪更加精确规范。
  • 净土决

    净土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临天下为红颜

    君临天下为红颜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本以为自己还在睡梦之中,忽然一个肥婆将自己‘叫’醒。妈妈呀,不会吧?这样也能穿?!穿就穿嘛,竟然自己要被卖身?!天啊,这到底是哪啊?!想让姐姐屈服,没门!一场歌舞,一段邂逅,一个玩笑,一次意外,两个人就这样牵缠在了一起。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面对爱情,面对权利的纷争,她与他能否再次重逢?历经挫折后,她与他的爱情是否依旧?
  •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互联网+:小米案例版

    1835年,达尔文周游到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十三个小岛上同一种雀的喙部有直有弯,这激发他的思考:物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化。达尔文因此提出了著名的“进化论”,这种雀也被称为“达尔文雀”。在商业环境巨变的今天,小米就是“互联网+”的“达尔文雀”。它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实现了创造价值和传递价值的改变,成为“互联网+”的标杆企业。非常幸运,我和小米公司一直有密切的联系,小米的几位联合创始人、高管和同事也都是我的好朋友。我的研究得到了他们很大的支持,在小米高速成长的繁忙工作中,他们依然特意安排时间接受了我的访谈,让我能非常全面地、解剖式地研究小米这个“达尔文雀”。
  • 傲世修神

    傲世修神

    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穷人;一个看透世间的穷人,在他纵身跳下山崖时,却没有死。而且还意外的踏上修神之路。为了替师报仇,而走上一条强者之路。且看他如何成为一代强者的!
  • 狱中上母书

    狱中上母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苍穹九逆

    苍穹九逆

    秦天,身怀皇家血脉,幼年纨绔,直到山河破碎,才幡然醒悟,持玄冰宝剑,携数十万精兵抗敌,担任洛城护城大将!洛城一战,三十万精兵被屠杀殆尽,自身被万箭穿心,不料灵魂穿越异界开始了一次新的旅途!秦天,天罗大陆秦家少主,自幼纨绔,被林家子弟打成重伤,最终不治身亡!却不想被穿越而来的另一个秦天附着了身体,开启了一段不凡之路!(武,修者也,引气入身,逆天而行,夺天地造化融为一身,逆苍穹万物为尊!为“武”!)
  • 星际维修工

    星际维修工

    世界末日,汽车维修工陈阳本以为自己会随妻子儿女一起消失在这茫茫世界,却没想到灵魂意外穿越到未来世界,从此踏上一条寻找回家的路……前世各色各样的平凡武术,到了未来竟然成为了深不可测的武功秘籍,广播体操要不要练习一下……白手起家建立蓝翔集团,一个个超强科技技术令各个势力为之疯狂。当自己的事业被践踏,朋友被胁迫,无助的陈阳发誓建立属于自己的秩序!
  •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娱乐女皇:重生别惹废材

    不小心穿进一本娱乐圈文,成为悲催的美貌炮灰。除了标配的无敌美貌,就是各种圣母被人欺负。还要忍气吞声么?绝不!干翻绿茶女主没商量!高富帅、王牌经纪、大明星什么的,嗯...挺养眼滴;星光属于炮灰,巨星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