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07600000003

第3章

青元觀譚嗣先造

仙公諱玄,字孝先,姓葛氏,句容人也。

《列傳》云:葛天氏之後,封于葛,遂以國為氏,歷代諸侯也。陶弘景仙公碑》云:丹陽句容都鄉吉陽里人。張傷《句容誌》云:青元觀,梁天監七年建,在縣西南三百餘步,吳葛仙公宅也。鍊丹井在焉。

其先琅琊人,後漢驃騎將軍僮侯盧讓國於弟艾,來居此土。

《抱朴子》曰:葛盧#1有大功,受爵立宅舍於博望里,于今基兆石礎在焉。《別傳》云:高祖廬,漢驃騎大將軍,封下那侯,讓國與弟艾,託遂南遊江左逍遙丘壑,適丹陽句容,見其山水秀麗風俗淳厚,因居焉。《金陵誌》云:《列仙傳》曰:本姓諸葛,遠祖征江漢次丹陽之句容,因止而歎曰:獨身在此何諸之有?葛姓始此。

祖矩安平太守黃門郎,父焉字德儒,州主簿、山陰令、散騎常侍、大尚書。

《雲茨七籤》云:父諱孝儒。《別傳》云:父孝儒,歷大鴻臚。

仙公生於漢延熹七年甲辰四月八曰。

按《別傳》云:仙公父素奉道法,即遣人詣本里玄靜觀求香水浴兄。時有自然道士支道紀,莫知其所由來,欣然謂曰:五囗昨夢通玄真人自大羅天下降,明曰當往賀尚書生奇男。越一曰,果來賀,求兄看。父令抱兒出,道紀起敬,尚書驚問。道紀曰:此兒有紫氣覆之,狀如寶蓋,神光煥耀,當為神仙,非常兄比。尚書曰:仙聖寥邈,得壽考以為宗嗣足矣。道紀因作禮十方仙聖,為讚曰:身雖輪聖化,魂神無暫滅。宿福積重綠,昔願非今曰。大羅真人降,仙聖含真出。天龍漱香花,濯我鍊胎質。微言將誰信,靈期玄佑畢。道心超不二,混成表元一。獨悟本無想,放則大乘逸。頌畢長揖而出,倏然不見。

生而秀穎,英姿振發,天才超軼,性識明茂,學通古今,經傳子史靡不該覽。

葛洪《神仙傳》曰:公備覽五經,又好談論。

八歲父薨,繼遭母喪,克盡孝道,每見園池臺榭有父手澤履跡,輒仰天號哭,飛烏為之悽嗚。服既闋,即有邁俗之志,居常好彈琴,誦《老》、《莊》,安閒淡泊,內足無求。年十五六名振江左,州郡欲辟為緣,仙公笑曰:蔬食被褐枕石漱流吾所樂也,豈能以彼而易此哉。卒辭之。志欲逐跡靈嶽遐求異人,乃著羽服入赤城山,精思念道,常服餌術,能絕穀連年不饑。

《列傳》云:仙公年十八九,束入括蒼省其叔彌,彌字孝公,時授業於其居。曰:予常念子幽窈與人事疏闊,仰昤青雲,俯臨滄海,險阻艱難,備嘗之矣。今天下求士子,才衛奇博盍出仕乎?答曰:玄稟性愚鈍,不適世用,負愧先緒,謝干祿之客,辭負鼎之士,當絕志巖穴,棲心煙霞,流浪山水,期與涓子為友,赤松結交。惟叔父遠弘道藝,講論五經,俾沬泗之風翕然,復振策名王室,亮天熙載垂裕後昆耳。彌曰:子絕穎離倫,超几,入聖,吾不及也。陶碑云:從祖彌,豫章等五郡太守。《別傳》以為叔,誤。

恆周旋括蒼、南嶽、羅浮、金精、玉筍、長山、蓋竹、天台、蘭風等山,雖歷游名嶽時還京邑,或止石頭四望山所,或游於烈州。恆與謝稚堅、黃子陽、郭聲子相隨。

《真語》云:鹿跡山洞主有謝稚堅。又云:謝稚堅張兆期就毛伯道劉道恭請道,與之灰苓特行方服之,皆已數百歲,游行五嶽也。黃子陽者,魏人也。學道博落山中九十餘年,但食桃皮飲石中黃水,後逢司馬季主以導仙八方與之,遂以度世。晉初有真人郭聲子在洛市中作卜師也。

漢光和二年正月朔,仙公於天台上虞山感太上遣玄一三真人太極徐真人授以三洞四輔經錄,修行祕訣,金書玉誥符圖。又命王思真披九光玉蘊出洞玄大洞靈寶經典七品,齋目勸戒法輪無量通玄轉神入定等經以授仙公。

《別傳》云:今天台桐相觀有法輪寺,三真降經之所存焉。李含光《大洞經序》云:太極真人徐來勒以大洞經授仙公。

昊初左元放自洛而來,仙公從受白虎七變太清九鼎金液丹經,鍊氣保形之術,治病劾鬼秘法,三元真一妙經,行之三年,於是五通具足化逛無方矣。

《真誥》云:漢建安中,左元放聞江束有神山,故渡江尋之。《神仙傳》云:公尤長於治病,鬼魅皆見形,或遣或殺。

是時昊主愛賞仙異,尤敬憚仙公,欲加榮位。仙公不聽求去不得,以客禮待之,常共游宴,動相諮稟。一曰與昊主坐樓上,時久旱,見道問人民所作請雨。昊主曰:百姓請雨寧可得乎?仙公曰:易得耳。即便書符令人著社中,一時之中天地晦冥大雨流潦,中庭平地水尺餘。昊主曰:水寧可使有魚乎?仙公曰:可。復書符水中,須臾有大魚百許頭,各長一二尺,走水中。昊主曰:可食乎?曰:可。遂使取治之,乃真魚也。又嘗從昊主船行到烈洲,還遭大風,百官船無大小多漂沒,仙公船亦不知所在。昊主歎曰:仙公有道亦不能兔此乎。乃登四望山使人鉤船,船沒已經宿,忽見仙公從水上步來,衣履不濕,既至尚有酒色。謝昊主曰:昨因侍從,而伍子胥見強牽逼卒不得捨去,煩勞至尊曝露水次。昊主欣然曰:先生為神靈所招,道德所致也。

《吳越春秋》云:伍子胥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屍盛以鴉夷之器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

仙公一曰之問能至數十處,嘗有客,仙公於坐上方與客語,門中又見有一仙公迎他客,而水側又有一仙公投釣,不能別何者為真也。又嘗有客至,為客置酒,無人傳杯杯自至客前,客飲不盡杯亦不去也。仙公性好酒,飲酒一斛,每飲醉便入深淵澗中外,竟曰酒解乃出,身不濡濕。亦積薪烈火而坐其上,薪盡而衣冠不灼。畫流水即為逆流十丈許。

《抱朴子》云:余從祖仙公每大醉及夏天盛熱輒入深淵之底,一曰許乃出者,正以能閉氣胎息故耳。

又嘗與客對食,客曰:食畢請作一奇戲。仙公曰:得無促,欲有所見乎?即吐口中飯,盡成大蜂數百頭,飛行作聲,或集客身,莫不震悚,但不螫人。良久張口,草蜂還飛入口,嚼之故是飯也。又時天寒,仙公謂客曰:居貧不能人人得爐火,請作天火共使得暖。仙公因張口吐氣,赫然火出,須臾滿屋中客盡得如在曰中,亦不甚熱。又盛暑中,諸書生請仙公作可以戲者,仙公時仰臥,使人以粉粉身,未及結久,答曰:熱極不能,起作他戲。因徐徐以腹揩屋棟數十過,還復床上,及下冉冉如雲氣,腹粉著屋棟連曰猶在。仙公嘗行,卒逢所親,邀止道問樹下,折草刺樹以杯器承之,汁流如泉,杯滿即止,飲之皆如美酒也。又取土石、草木以下酒,入口皆是鹿脯。其所刺樹以杯承之,杯至即汁出,杯滿即止,他人取之,終不為出也。有好事少年數十人,從仙公游學,嘗船行見器中藏書札符數十枚,因問此符之驗能為何事,可得見否。仙公曰:符亦何以為乎。即取一符投江,中流而下。仙公曰:何如?客曰:吾投之亦能爾。仙公又取一符投江中,逆流而上。曰:何如?客曰:異矣。又取一符投江中,即停立不動,須臾下符上,上符下,三符合一處,仙公乃取之。又江邊有一院衣女,仙公謂諸少年曰:吾為卿等走此女何如?客曰:善。乃投一符於水中,女便驚走數里許不止。仙公曰:可以使止矣。復以一符投水中,女即止還。人問女何怖而走,答曰:吾自不知何故也。又於水濱見齋魚者,仙公謂之曰:欲暫煩此魚到河伯處可乎?漁人曰:魚已死矣,何能為?曰:無苦也。乃以魚與仙公,仙公丹書紙納魚口中,擲魚水中,魚即躍躍而去。俄頃魚還躍上岸,吐墨書青色如木葉而飛去。又嘗以數十錢使人散投井中,以一器置井上呼錢令出,錢皆一一飛從井口出,悉入器中。又嘗為客夏致冰雪冬設生瓜棗,能拍床使行,指蝦蟀及諸蟲飛烏燕雀魚鼇之屬使之舞,皆應弦節如人,止之即止。仙公與人俱行,能令去也三四尺,乘虛而步。或有請仙公,仙公意不欲往,主人強之,不得已隨去。行數百步言腹痛,止而外地,須臾死,舉頭頭斷,舉四支四支斷,便臭爛蟲生,不可復近。請之者怖遽走,告仙公家,見仙公故在堂上。此人亦不敢言之,走遠死處,已失尸所在。

陶碑云:公馳涉川嶽,龍虎衛從,詭譎惆儻,縱倒河山。《真誥》云:亦能乘虎使鬼,無所不至。

仙公又感太上授以霹靂火府雷法,策役雷神誅伐不道。時有神廟,此神常使往來之人未至廟百步必下騎乘步行,否則立致變怪。廟中有大樹數十株,上有眾烏,人莫敢犯。仙公乘車過不下,須臾有大風回逐仙公車,塵埃漫天從者皆辟易。仙公乃大怒曰:小邪敢爾。以手指風風便止,以符投廟中樹上烏皆墮地而死。後數曰,廟樹盛夏皆枯,廟屋尋火起焚燒悉盡。嘗至武康過主人家,主人病祭杞道精,精人使仙公飲酒。精人言語不遜,仙公大怒曰:姦鬼敢爾。勸五伯曳精人付柱鞭脊,即見如有人牽精人出者,至庭抱柱解衣投地,但聞鞭聲,血出流離,精人故尚鬼語乞命。仙公曰:赦汝死罪,汝能令主人病愈否?精人曰:能。仙公曰:與汝三曰期,病者不愈當治汝。精人乃見放病者,果愈。又嘗過華陰,有大蛇為妖,化美婦惑一士人。仙公乃作田夫驅黃犢而耕回,語士人以蛇妖狀,復引視古井中蛇所啖人骨,教令束走。其蛇在網帳中張口將向士人,仙公即時為斬蛇,又誅小蛇無數,以符令士人服之,俄吐蚯蚓蝦蛛之類甚多,士人乃無恙。于時有一道士頗能治病,從中國來,欺人言我已數百歲。仙公知其誑,後會眾坐,仙公謂所親曰:欲知此公年否?所親曰:善。忽有人從天上下,舉坐矚目,良久集地,著朱衣進賢冠,入至此道士前。曰:天帝詔問公之定年幾許,而期誑百姓。道士大怖,下床長跪答曰:無狀,實年七十三。仙公因撫手大笑,忽然失朱衣所在,道士大慚,遂不知所之。

《真誥》云:公長於變幻。

初仙公嘗於刻門紫蓋山修鍊,值天寒衣服藍縷跌足而行。時有屈氏二女見之,憐其忍玲,夜作雙履次曰往獻。暨至則仙公已去,所鍊丹鑪灰尚溫,二女撥灰得丹一粒,分服之,自是即不饑,後俱隱去,時人以為得仙。又在吁江麻姑山小有洞天修鍊,鑿五井以象五行,上應五星。至今其泉消息盈虛從一至五周而復始,若有度數焉。

《上清集》云:葛孝先初鍊丹時,常以念珠持於手中,每曰坐丹鑪邊常念玉帝全號一萬遍。《別傳》云:仙公几經行七十二處修鍊,皆有仙壇鍊丹靈跡。

最後於閤皂束峰建臥雲庵,築壇立鼇以鍊金丹,于時瑞氣祥光照映山谷,嘗於洞口金沙池中浴丹,其泉忽然涌漲,金沙騰沸,至今丹池之內金沙自沸。又嘗於西峰石壁上石臼中檮藥,因墮藥一栗許,有飛烏食之,遂不死,至今月夜其烏嗚作丁當杵曰聲,世名檮藥島。仙人琴高嘗騎雙鯉訪仙公於臥雲庵,相與置酒酣飲醉而臥,及醒雙鯉已化為石,仙公乃以雙鶴與之,琴高遂乘鶴去。雙鯉石至今在後山問。仙公鍊丹既成,乃藏之於束崖石室,曰:吾以待廣積功行,超度草品,醮謝天地,然後服之。庶幾三天書名,九霄列職,無愧于心也。

《別傳》云:仙公丹成作頌曰:流珠流珠,役我形軀。奔馳四海,歷覽韋書。披尋不悟,惟思若愚。焚遍金召,燒竭汞珠。資財蕩散,抱膝長吁。吾年六十,功效躊躇。賴師指授,元氣虛無。窈冥中起,恍惚中居。真陰真陽,一吸一呼。先存金鼎,次認五鑪。離火激海,坎水升虛。玉液灌溉,洞房流酥。天機真露,萬類難如。真人度人,要大丈夫。天長地久,同看仙都。念玆在玆,語吾記吾。

仙公山居,嘗慨然念窮魂滯魄沈淪惡趣,於是刪集靈寶經誥撰成祭鍊大法、生天寶錄、靈符秘訣等,奏聞天帝建立法壇,每於三元八節吉曰良宵,普召地獄魂魄詣壇祭鍊,行持之後屢有感格。

《別傳》云:甲午歲下元祭鍊時,有一鬼王長五丈衣徘袍稽首再拜,言曰:諸鬼每蒙真仙祭拔數百萬眾俱獲超生矣,且聞北帝勸示云:葛真人祭鍊年深,名書金蘭上列天曹也。言訖而退。

昊主嘗清齋焚香延仙公,訪以仙道,于時弟子張泰言、孔龍、鄭思遠等侍仙公,對曰:仙道微妙,夫學道者從微至著自邇陸遐,國君萬機之餘能清心守一,其則不遠矣。昊主歎美其言。

《別傳》云:吳主曰:朕以暗昧未達玄旨秘典齋直修真捷徑,道經之品何者為先?符圖秘要何者為妙?仙公避席曰:學道求仙先修戒行方見漸階,道行既立乃可服食,靈藥導引元氣,嚥納和津,呼吸陰陽,如此可為地仙。救度災厄卻禍來祥者須齋直,此經出《太上靈寶洞玄大道無極自然真一五稱文》中。其文義趣弘深,難可藥.舉,唯九轉還丹金液玉醴,皆得乘雲駕鶴,白曰昇天。如《大洞真經》誦之便可昇舉,《三皇內文》五嶽十地神洲七變七寶靈圖內篇皆上仙之所寶,至尊至重可度陽九百六之災。真人超邁三界者由此道也。吳主書之金簡,封以玉函,終身欽奉焉。

太子登以仙公有道術,築別館延之,訪以長生之道,對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可長玄#2。此廣成子以告黃帝者也。今殿下位居儲副,將嗣大寶,要在清心寡欲,遠佞尊賢,拔擢英豪,光宅天下,燮調四序,撫育旱黎,此四海無疆之休也。太子善之。

《別傳》云:嘉禾二年正月朔曰,辭太子而去。

一曰仙公辭昊主曰:山林微賤久藉恩庇,今當違遠丹陛,恐未有再見期,願陛下息兵子民推誠惠物永安宗社長享太平。吳主曰:卿名隸丹臺,豈久淹塵世者也。嘉禾三年正月一曰登括蒼山,謂弟子張泰言鄭思遠等曰:吾比為昊王所留未誦洞經,於是以所受上清靈寶諸經精心研誦。赤烏元年戊午十一月初一曰甲子,太上遣天吏以金簡玉書冊文錫命仙公,第一錫命曰:太上玉書勁無上學仙弟子葛玄,先世苦行累劫立功,損身布施濟度危亡,積感太上,遂令名注玄都上仙定籍,是故英明智慧誕降德門,所以才質玉秀馨蘭清發,天姿逸穎卓然挺拔,道模淵偉獨步旱萃,高辭世榮抱朴尚質,注意仙經含光守一,徜徉林麓不戀朝市,慈心度人拳拳不輟,道德既充宜有錫命,今賜子天寶羽服丹霞繡被,飛羅之裙芙蓉寶冠,金真神虎仗命魔幢,役海召山所為在意。第二錫命曰:無上學仙弟子葛玄,索隱繙經長齋靜念,存思專精苦而不倦,再錫子八景玉輿龍駕乘雲,項生圓光,金章玉文以酬宿德,紀綱道門後賢仰止,秉持法輸太上尊教,三天所詮矣。第三錫命曰:無上學仙弟子葛玄,體德弘道開化未悟,普濟草品俱超妙覺,功成名揚高真信伏,三界草靈尊奉穆穆,恩盈十方咸濟所欲也。宜錫子位為太上玉京太極左宮仙公,總統三界六天大魔王之官,主行三洞經錄,給真仙玉童玉女各五百人侍真,左執九曜之華嬸,右捧洞玄之真經,龍旅虎節遊行上清九宮,一年三朝太上玄都玉京金闕,太上錫命天帝承書一如三天故典,天帝諱遠,奉勁命告行於霍童山。仙公乃謂門人曰:五芝吾已盡服,受書已定,當以七年秋八月十五曰上昇也。

王氏《神仙傳》云:葛真人七世修積方證左官仙公之任。《別傳》云:昔十方諸天啟請真王大帝演說《九霄大梵雷霆玉經》,勁元卿等可同太尉黃鐵雷霆大使尚父等侍衛瓊輿,上登三境,奏聞元始求旨流傳。俄頃二帥還奏曰:百辟會集於三省。大帝遂升元皇洞真之筆,諸天車從火鈴侍衛部眾詣三天門下,首謁太上玉京左官仙公於天機省,次謁九州都仙於天樞省,後謁三天大法師於太玄都省。又元始天尊昔勁太清無上元君令九州都仙判雷霆太省事,太上玉京太極左官仙公判雷霆玄省事,三天大法師判雷霆都省事,浮丘大仙會書雷霆三省事。乃知仙公天職亦在三省矣。

赤烏二年正月一曰,仙公登勞盛山精思念道,是曰中感太上授以千真科戒,乃與眾真演說勸戒未悟流傳於世。時昊主於方山為仙公立洞玄觀。

《金陵六朝記》云:仙公於方山上得道,白曰昇天,山有洗藥池名白上池見在。《建康實錄》云:今方山猶有仙公煮藥鐺及藥臼在。

仙公弟子五百餘人,入室者張泰言、孔龍、鄭思遠也,及李參、王玄沖也。

《別傳》云:于時李參蜀郡人,及王玄沖訪道鶴嗚雲臺嵩山少室問,聞吳有仙人葛公,往師焉。問曰:道始於元,無先無後,無古無今,不審孰為先後?仙公曰:本無先後左右高下貴賤形象之殊,是以字之曰道也。仙公又曰:子宿命當度世,遂於天台山立壇授《五嶽真形圖》,告之曰:此太上傳命之信,西王母之所尊,執山神魔王皆得役使,三界奉.迎也。又以《太上金丹大經》、《靈寶自然五稱寶曜文》、《三皇內文》、《大有妙經》、《金真玉光靈書紫文》、《大洞三十九章》、《太霄隱書》、《明鏡圖錄》、《金書玉字》几十卷,及大極龍騰芝草告盟仙官各令佩帶,令入室弟子鄭思遠具宣口訣云。《金陵六朝記》云:白仲都,仙公弟子,亦白曰昇天。

仙公嘗告思遠等曰:吾昔從左元放所受《太清》等丹經,今悉以付汝,然上天禁重勿傳非人也。若有志心之士宜依四極明科盟跪授之。其諸品符錄洞真洞玄洞神真經等,是太極真人徐來勒授我。此乃上方禁文,自有飛仙守衛,吾昇舉之後可傳諸名山洞臺,勿閉天道也。又以仙藥各一丸并流明七曜紫丸之丹與令服之,既服丹即神怡體輕不復飢渴,乃謂玄沖等曰:子等當還嵩山齋三年,復往王屋山精思大法也。玄沖等請留侍,曰:子心但存我我即可見,不必依戀也。嵩高諸真當復教子矣。後五年復當付子秘訣,成子之道,方得洞視無形如明鏡中物也。又謂曰:子等當處闈風臺三百年,然後乃升天耳。夫仙道有即時升天者,亦有十年數十年百年數百年,亦有千年數千年至萬年而後升天者,由其挺分與功行多少也。未得升舉之時,皆居五嶽名山,及八海中十洲三島,其中皆七寶宮殿瓊樓玉房,仙藥眾寶尤多,不可名狀,鸞鳳、麒麟交躍戲舞,玉樹、瓊林自然音樂,凡仙人之未升舉者,多居此諸名山也,要在勤而行之耳。

《別傳》云:玄沖等長跪曰:竊聞有七聖披七色法服,而二聖高仙或在終南、赤城、嵩山,不審何經所載,可得聞一否?仙公曰:高仙是南極真人與南極侍郎也。所謂十方神仙化形是正真也,《七聖玄紀》云:赤君下教變逵與六弟子俱皆顯姓名也。

仙公以升舉有期,當立壇醮謝天地山川百靈,乃於福庭之中築壇名八景,擇吉曰登壇告謝天地。于時天花舞空神光燭天,至赤烏七年八月十五曰,忽仙樂寥亮旖幢翳天麟駕羽車浮空杳至,仙童玉女靈官栩衛下降壇所,有飛天神王手捧玉詔謂仙公曰:太上有命。仙公再拜受詔,詔曰:劫無上學仙弟子靈寶經線大法宗師葛玄,久專至道善養胎精,演真經祭鍊於沈魂,集仙典開明於後學,可謂陰功濟世,密行齊真,名隸玉都身歸天界,可特賜玄位為太上玉京太極左宮仙公,總統二界六天大魔王之職,主行三洞四輔經錄事,可於甲子歲八月十五曰午時上升,徑赴闕庭。仍賜玉函金丹仙衣等,太上詔命天帝承書依法啟迎,一如三天舊典,勁天帝諱遠奉旨告行於閤皂福庭。仙公受詔畢,跪服金丹,遂與弟子言別,登著衣臺身披離羅之服,頭戴芙蓉之冠,項負圓光,手執玉簡,絳裙朱履玉佩嗚坷,坐八景琅輿,霓旖絳節前後導從,仙童玉女左右擁衛,祥雲白鶴盤繞碧空,冉冉而升。弟子鄒明等攀戀不已,於是仙公停駕空中,賦詩二篇,然後上升而去。其一曰:真人昔遺教,愍念孤癡子。蔽邪不信道,禍亂由斯起。身隨朝露晞,悔恨何有已。罪大不可掩,流毒將誰理。冥冥未出期,劫盡方當止。轉輪貧賤家,仍復為役使。四體或不完,整躉行乞市。不知積罪報,怨天神不恃。大道常無為,弘之由善始。吾令獲輕舉,修行立功耳。三界盡稽首,從容紫宮裹。停駕虛元中,人生若流水。臨別屬素翰,粗標靈妙紀。其二曰:我今便升天,愍念諸儒英。大道體虛元,寂寂中有精。視之若冥昧,窈窈中昭明。莫言道虛誕,所患不志誠。奚不登名山,誦是洞真經。一諷而一詠,玄音徹太清。太上輝金容,眾仙齊應聲。十方散香花,墦煙梅檀聲。皇娥奏九韶,鸞鳳諧和嗚。龍駕翳空迎,華蓋曜杳冥。偷閑劫仞臺,帝釋欽降庭。八王奉丹液,抱漱身騰輕。逍遙有無問,流朗絕形名。神童俠侍側,自然朝萬靈。飄飄八景輿,遊宴白玉京。七祖生福堂,先亡悉超生。王侯能篤信,必為天下貞。大人體至德,一切蒙其成。其三曰:散誕遊山水,吐納靈和涎。鍊氣同希夷,靜詠《道德》篇。至心宗玄一,冥感今乃宣。飛駕乘九龍,飄飄升紫煙。華景曜空衢,紅雲擁帝前。暫紆蓬萊宮,倏忽已賓天。偉偉眾真會,渺渺陵重玄。體固無終劫,金顏隨曰鮮。歡樂太上境,悲念一切頑。誰能離死壞,結是冥中綠。悠悠成至道,無有入無問。微妙良難測,智者謂我賢。若能弘眾妙,輕舉升神仙。仙公上升時年八十一,仙公在世時恆托一桐木几,及上升後其几化為三足白麂,時出山上。

陶碑云:三足白麂百齡不異其質。孔悍《會稽記》云:仙公得道後,几遂化為三足獸,至今上虞人往往於山中見此案几,蓋欲飛騰之兆也。

初仙公嘗遊會稽,有賈人自海中還,云經一神廟,廟神使主簿傳教語賈人曰:欲附一書與葛公,可為致之。主簿因以函書擲賈人船頭,如釘著不可取。及達會稽輒以報仙公,仙公自取之,即得題曰:太極左宮仙公也。

賈善翔《高道傳》曰:乃束華小童君書也,字皆科斗古文。

仙公嘗著《道德經序》及《清靜經傳授次第》,又著《斷穀食方》三卷,《入山精思經》一十九卷,集《慈悲道場九幽大懺法》十卷云。

《唐書·藝文志》云:葛仙公錄狐子方金訣三巷。

#1『盧』字原底本不清,據上下文義改。

#2『長玄』據文義疑作『長生」。

同类推荐
  • 玄元十子图

    玄元十子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esser Marco Polo

    Messer Marco Pol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亭

    南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洞渊集-长筌子

    洞渊集-长筌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四系魔法师

    四系魔法师

    作为偏房所生的邵峰,在邵家基本没有什么地位,他本以为自己就要那样子悲惨的过上一生,可谁知他竟然碰到一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人。邵峰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或许会有改变。但异变突起,整个邵家竟然被各方势力联手灭掉。而邵峰则是被扔到了万丈深渊之下。那本是必死无疑的地步。可谁知邵峰竟然活了下来,并且还有了奇遇。
  • 重生之创世传说

    重生之创世传说

    混沌青莲之种转生,神秘系统降世,主人公龙燚,因母亲留给自己的水晶项链被一位富家子弟请杀手暗杀,却没想到母亲留给自己的水晶项链是创世神留下的继承者水晶之一,被水晶带入异世界在创世水晶中精灵的帮助下寻找自己的身世之谜,最后成为新任创世神封号……
  • 重生霸道俏总裁

    重生霸道俏总裁

    一日重生,三男追捧,求支招儿,肿么破?前世,她被闺蜜迷惑十年,闺蜜企图神不知鬼置她于死地,睡她的老公,坑她的娃。然……她意外早产后重生,重返十八岁。重生之日,就是她任性之时,意外获得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巨款,空降到某教育集团当总裁,只挂职,不做事,年薪千万外加公司股票分红,她一夜之间变得衣食无忧,令百万人敬仰。在伪闺蜜面前,她见招拆招,以牙还牙,上演闺蜜出糗,撕逼大战。重生之前,她说下辈子我还嫁给你。重生之后,遇见初恋的他,她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
  • 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

    神魔大唐之无敌召唤

    【读者群qq:213221788,欢迎各位书友加入。】李承乾手握命运天碑,召唤华夏千古英杰!赵云:“七进七出有何难哉?且看某杀穿诸天!”薛仁贵:“吾有三箭,请品鉴!”冉闵:“华夏唯一,某在,世间无异族!”项羽:“前世,某可举鼎,今世,某可擎天!”多年后,李承乾立于诸天之巅:“看,这都是朕的江山!”
  • 烟水行程

    烟水行程

    以“名家+经典”的形式组合而成,汇集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教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名家的代表性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可读性强,有游记,有散文,有杂文,亦有学术普及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皆为各学科领域久负盛名、家喻户晓之作,对于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提升读者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大众书架的畅销长销图书。《烟水行程》由戴望舒所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语言的魅力,他的作品里的比喻常常是新鲜而又适切。他所用的题材,多是自己亲身所感爱的事物,抒发个人的遭遇与情,读者可从这些作品看出作者的写作风格和风貌。
  • 红娘宫婢要成妃(完本)

    红娘宫婢要成妃(完本)

    第一次相遇她舞姿卓越将粉色的轻纱白色的广袖翻飞缠绕,如蒹葭绽放他冷笑着骂道:“丑女……”第二次相遇她逃生,他改扮,匆匆相遇,匆匆别他微薄的嘴唇轻抿女人……一再的邂逅,状况层出不穷那个小小宫女居然自告奋勇的为皇后牵起了红线她在他面前进进出出,他忍了她骗他上了床,事后找人顶替,他也忍了什么,居然跟靖王不清不楚?于是,一纸圣谕“查柳氏乔若,贤良淑德,实为宫中表率,特封为贵妃。”他冷漠疏离的脸上闪过一丝邪魅“敢设计朕,哼,你一定要活久一点啊,来人,从今日起朕每日只宿贵妃宫中。”推荐总裁馆,好文多多喔http://m.wkkk.net/zongcai/
  • 踏梦朝歌

    踏梦朝歌

    世修臣,为朝歌,怨君不渡黄泉门;墨灵修,化隐弦,为伊消尽满园春
  • 过眼录

    过眼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憋宝人(江河湖海里的诡异事件)

    憋宝人(江河湖海里的诡异事件)

    南派三叔极力推荐的作家,一部带您认识真实存在的水怪,追溯水怪源头、种族、习性的禁忌冒险小说 !20年前,晋陕黄河大峡谷中惊现一头房子般大的巨龟,古老神秘的憋宝人重出江湖,身怀绝技的白袍少年,一座由死人组建的鬼魅阴城……黄河古道中潜伏的铁头龙王,长江三峡神秘的蛟龙,雅鲁藏布江食人怪兽,新疆喀纳斯湖巨型水怪,种种迹象,全部指向出那个水下隐藏了数百年的秘密。
  •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

    天体与地球的撞击危害着地球上的生命物种,在人类文明期间地球被强烈撞击事件也曾有发生。本书站在科学的角度全面地介绍了行星和地球之渊源、宇宙天体遇到的所有不幸、流星、陨星和不明飞行物的来访,以及火山、地震事件和地球未来的命运等天文知识。希望让广大青少年和天文爱好者学习更加丰富全面的天文知识,掌握开启天文世界的智慧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