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吃着不尽
(东轩笔録)或戏王沂公曰、状元试三场。一生吃着不尽。沂公答曰、平生之志。不在温饱。
三世仕宦。方解着衣吃饭
(明道杂志)载钱文穆公云云。(老学庵笔记)载谚云云。(按)魏武令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实此语所由来。
吃饭处
(五代史晋家人传)耶律徳光谓李太后曰、可无忧。管取一吃饭处。(又安叔千传)魏武令曰、三千曰、汝通诚欸。吾当与汝一吃饭处。
家常饭
(独醉杂志)范文正云、家常饭好吃。(五灯会元)道楷云、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齐己诗)应笑晨持一杯苦。腥膻市里叫家常。(陆游诗)茅檐唤客家常饭。竹院随僧自在茶。
粗茶淡饭
(杨万里诗)粗茶淡饭终残年。
长囗冷饭
(五灯会元)僧问和尚家风。奉[王+(磷-火)]曰、长囗冷饭。
饭来开口
(元[禾+眞]方言)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白居易有感)食来即开口。睡来即合眼。二事最关身。安寝加餐饭。(按)管子揆度篇、百乘耕田万顷。为戸万戸。开口十万人。千乘耕田十万顷。为戸十万。开口百万人。乃开口二字所出。
把饭叫饥
(东坡集答程彝仲尺牍)所示自是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又(五灯会元)通慧珪。有棒饭称。临河叫渇语。
一饭未尝留俗客
(杜甫诗)。(按)俚俗句、淡饭须留有意人、本于此。
吃鸟饭。[尸<阿]黑屎
见(元曲选)东坡梦剧。
老米饭捏杀不成圆
(又)神奴儿剧。
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五灯会元)泗州用元举此语。(苏轼诗)虽知灯是火。不悟钟非饭。(刘因诗)此去要知灯是火。向来空指雁为羹。皆用之。
逢茶即茶。逢饭即饭
(又)道匡答僧问、具大惭愧人云。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传灯録)或问慧海如何用功。海云云。或曰、一切人总如是。曰、不同也。他吃饭时不肯吃。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设计较。所以不同。(黄山谷集)赠刘静翁颂、困便横眠饥吃饭。十方无壁又无门。
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汉书景帝纪)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东坡集)喜雨亭记用此。
自饱不知人饥
(晏子春秋)景公时、雨雪三日。公被狐白之裘。见晏子曰、怪哉。雪三日不寒。晏子曰、古之贤君。饱而知人饥。温而知人寒。公何不然也。(按)元人冻苏秦、玉壶春等曲。倶有坐儿不觉立儿饥语。同此意。
美食不中饱人吃
(五灯会元)义靑、善孜皆举此语。
不知饥饱
(论衡率性篇)有痴狂之疾者。歌啼于路。不暁东西。不睹燥湿。不知饥饱。(朱子语録)王荆公吃物不知饥饱。
饥不择食
即(孟子)饥者易为食义。(传灯録)[广<龙]居士对丹霞然、有饥不择食语。
因噎废食
(淮南子说林训)有以噎死者、而禁天下之食、则悖矣。
不吃烟火食
(王直方诗话)张文潜来饮予家。作长句。后东坡来。读之曰、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吃食讳食
见(元曲选)鸳鸯被剧。
坐吃山空
(又)秦简夫东堂老有坐吃山空。立吃地陷语。
多吃坏肚皮
(元典章)如今但是勾当里行的官人多吃。祗应教百姓生受。要肚皮坏了。(按)当时所云肚皮。乃取受钱物之辞。今谚则实谓腹。
火食
(礼王制)夷蛮之俗。有不火食者矣。(庄子让王篇)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火食。(北史张簒传)见士卒饥冻者。开门纳之。分寄人家。给其火食。
举火
(晏子杂上篇)国之闲士。待臣而举火者数百家。(北史杨[(情-青)+音]传)亲族羣从。并待而举火。
柴米油盐醤醋茶
(梦梁録)人家毎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醤醋茶。(按)今去酒一事。谓之开门七件。元人玉壶春、度柳翠、百花亭等剧。倶有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醤酢茶句。周徳淸以七件皆无。作折桂令纪之。见叶儿乐府。
米盐
(黑子非命篇)吾尝米盐数天下书。(韩非子说难篇)米盐博辨。则以为多而交之。(史记天官书)其所占验。凌杂米盐。(又减宣传)其治米盐事。大小皆关其手。(汉书黄覇传)米盐靡密。初若烦碎。颜注曰、言杂而且细。(王僧孺与何炯书)委曲同之针缕。烦碎譬之米盐。(按)今人恒语、犹曰米盐琐屑。
数米而炊
(庄子庚桑楚)简髪而栉。数米而炊。(淮南子泰族训)秤薪而[(爨-火)/衣]。数米而炊。(诠言训)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不可以治国。
膏梁子弟
(天香楼偶得)今人谓富贵家曰膏梁子弟。言但知饱食。不谱他务也。后魏孝文帝迁洛。差第士人阀阅姓氏。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之制。凡三世有三公者曰膏梁。有令仆者曰华腴。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伯者为乙姓。据此。则膏梁之称。乃极尊贵。未可以是为相诋也。
馆谷
(左传成十六年)晋入楚军三日谷。音义曰、本或作三日馆谷。谓食楚粟三日也。(南史宋高帝纪)帝讨慕容超克广固城。馆谷于靑土。(唐书马燧传)讨田悦。斩首百万。俘千余。馆谷三十万斛。(按)流俗解此义。如诗之适馆授粲。误矣。
饮啄有定分
(玉堂闲话)引谚云、一饮一啄。繋之于分。此言虽小。亦不徒然。(北梦琐言)夏侯生示人行止。事无不验。葢饮啄之有分也。(传灯録)普岸偈云、随縁饮啄。更复可为。
君子略尝滋味
见(元曲选)举案斋眉剧。
未有不散之筵
(倪思[金+且]经堂杂志)凡筵三杯亦散。五杯亦散。极于百杯亦散。谚云、未有不散之筵。余于是有深感。
肉山酒海
(帝王世纪)夏桀为肉山脯林。殷纣为酒池肉林。(文选曹植与呉质书)愿举泰山以为肉、倾东海以为酒。
有酒有肉
(淮南子说林训)视书上有酒者、下必有肉。上有年者。下必有月。
酒嚢饭袋
(论衡别通篇)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嚢。(金楼子)祢衡云、荀彧可与强言。余皆酒瓮饭嚢。(颜氏家训诫兵篇)今世士夫。但不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嚢酒瓮也。(荆湘近事)马氏僭奢。诸院王子。仆从[火+亘]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嚢饭袋。
酒徒
(汉书[丽+(都-者)]食其传)初见沛公。称高阳酒徒。(魏志常林传注)蒋济素嗜酒。会醉。不时见苗。苗恚恨。还刻木为人。署曰酒徒蒋济。置之墙下射之。(按)今云酒徒者。皆属诋辞。葢独本于魏志。
酒客
(北史李元忠传)齐神武东出。元忠载素筝浊酒本奉迎。神武闻其酒客。未即见之。(又郭衍传)晋王有夺宗之谋。托衍心腹。衍曰、副君酒客。其如我何。
汤酒
(山海经)华山首说祠祀礼云、汤其酒百壶。郭注、汤或作温。(按)汤、读去声。与礼月令如以热汤之汤同音。即温酒也。宋人加皿。拟老餐赋、有荡三杯之卯酒句。其实为赘。
整酒
(仪礼士冠礼)再[酉+焦]摄酒。注、摄犹整也。整酒谓挠之。疏云、案有司彻司摄酒。注云、更洗益整顿之。不可云洗。亦当为挠。谓更挠搅添益整顿。示新也。
洪量
(南史)梁元帝妃徐氏。性嗜酒。多洪醉。(燕在阁知新録)今因谓酒量大曰洪量。
雅量
(小尔雅)[疋/皿]、音雅。杯也。通作雅。(典论)刘表制酒器三。大曰伯雅。容七升。次曰仲雅。容六升。小曰季雅。容五升。(按)世称雅量。谓能饮此器中酒。不及醉也。
醉汉
(开天遗事)张曲江曰、李林甫议事如醉汉脑语。(刘克庄诗)乍可生前称醉汉。也胜死后谥愚公。
醉如泥
(异物志)南海有虫无骨。名曰泥。在水则活。失水则醉。如一堆泥。(独醉杂志)汉时人讥周泽。一日不斋醉如泥。谓此。
酩酊
(集韵)酩酊、醉甚。(按)凡事物至极流俗。辄曰酩酊。假借言耳。
逃席
(醉郷日月)酒徒有逃席之病。弃之如脱[尸<徙]。(李廓诗)不乐还逃席。多狂惯[(衫-彡)+叉]衣。(唐彦谦诗)众饮不欢逃酒席。独行无味放游[革+(强-弓)]。
撞席
见(王子一[(悦-兑)+呉]入桃源曲)。
酒令
(后汉书贾逵传)逵作酒令。学者宗之。(梁书王规传)湘东王为京兆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皇甫松醉郷日月)载有骰子、旗旙、闪囗、抛打等令。(五代史史弘肇传)会饮王章第。酒酣为手势令。(按)韩诗外传。齐侯置酒令曰、后者罚饮一经程。此酒令字见载籍之始。其在诗曰、既立之监。或佐之史。监史犹今所谓令官。葢早开其风矣。
文字不鲜明
酒令严如军令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高后令刘章为酒吏。请以军法行酒。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仗剑斩之。(按)流俗此谚及谓难与之席曰、吕太后筵席、皆本此。
饮酒不谈公事
(南史徐勉传)勉与门人夜宴。客有虞暠者。因求詹事五品官。勉正色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冝及公事。
使酒骂坐
(史记灌夫传)为人刚直使酒。武安侯劾其骂坐不敬。繋居室。(南唐书)徐知训因使骂座。(山谷题跋)兪淸老资性卞急。少不当意。使酒呵骂。
[酉+凶]酒
(书泰誓注)[酉+凶]、醉怒也。(史记呉王[シ+鼻]传)下[(胚-月)+(都-者)]周邱。无行[酉+凶]酒。(北史梁彦光传)有[シ+釜]阳人焦通。性[酉+凶]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
茶当酒
(三国呉韦曜传)曜素饮酒。时复裁减。或蜜赐茶[(花-化)/舛]以当酒。(白居易诗)淸景不宜昏。聊将茶当酒。(柳宗元诗)劝策扶危杖。聊持当酒茶。
酒有别肠
(五代史)[门<虫]主曦谓周维岳曰、岳身甚小。何能饮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曦命[(払-ム)+卒]维岳下殿。欲剖视其酒肠。(王巩闻见近録)眞宗饮酒至三斗。复进巨[角+光]。[角+光]退而酒出。诏贮之瓶。杂未饮酒。不能辨也。笑曰、故人云、酒有别肠。兄虚言哉。
酒逢知己饮
(五灯会元)文准有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语。
酒醉酒解
(后汉书第五伦传)以贵戚废锢。复以贵戚浣濯之。犹解酲当以酒也。
天子避酒客
(画[土+曼]録)煕宁以前郊祀。大驾还内。至朱雀门。忽有绿衣人出道。[足+番]跚潦倒。如醉状。乘舆为之少[(払-ム)+尼]。时谓天子避酒客。
酒食地狱
(可谈)东坡倅杭。不胜杯酌。部使者知公颇有才望。朝夕燕会。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其后袁谷倅杭。适郡将不协。诸司此亦相疎。袁语所亲曰、酒食地狱。正値狱空。传以为笑。
薄薄酒。胜茶汤
(东坡集)有薄薄酒诗云、薄薄酒。胜茶汤。[鹿/(鹿+鹿)][鹿/(鹿+鹿)]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醉翁之意不在酒
见(欧阳文忠集)。(按)梁昭明曰、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欧公文乃用此。
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旅/鸟]耳目记)则天时、谣言云云。张公者易之兄弟。李公言王室也。(北里志)载张住住事。策李公颠。(墨客挥犀)泉州郭朏夜出。为醉人所诬。太守诘之。笑曰、此谚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也。太守怪其不服。命取纸笔。使作张公吃酒李公醉赋。
断送一生惟有酒
(韩退之诗)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黄庭坚词)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按)破除万事无过酒。亦韩句也。山谷各去一酒字。集为偶语。说者谓眞天造地设。
今宵有酒今宵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唐人权审絶句)囗又入罗隐集。
饮酒不醉。甚于活埋
(晋书刘伶传)尝携一壶酒。使人荷插随之。曰、死便埋我。(按)鄙谚云云。乃借其言而反之。
将酒劝人。终无恶意
(李昌龄乐善録)劝人以酒。固无恶意。然当随人之量以劝之。
没酒没浆。不成道场
见(元曲选)桃花女剧。
醉后添杯不如无
(五灯会元)雪峯悦举扬此语。
来迟饮三杯
(石林燕语)酒律、谓酒巡一匝。末座者连饮三杯为蓝尾。葢末座远。酒行常到迟。故连饮以慰之。(按)此是酒来迟。非谓人之来迟也。古凡罚饮之数。多限以三。韩安国作几赋不成。罚三升。兰亭之会。王子敬诗不成。罚三[角+光]。景龙文馆记序。人题四韵。后者罚三杯。李白宴桃李园序。罚依金谷酒数。又是三斗。
劝双杯
(北史杨[(忖-寸)+音]传)长广王伏家僮数十于后室。仍与席上诸勋冑约。行酒至[(忖-寸)+音]等。我各劝双杯。彼必致辞。我一曰捉酒。二曰捉酒。三曰何不捉。尔辈即捉。及宴如之。(按)此又谚所谓席上擒人也。
庆贺杯
(礼记投壶)庆礼曰、三马既备。请庆多马。注疏言、饮不胜者。既毕。立马算之。三马备具。酌酒庆贺。
上马杯
(名臣言行録)眞宗次[シ+亶]渊。寇准荐王钦若守。遽酌大白饮之。命曰上马杯。又[(払-ム)+阑]门锺。见(元人举案齐眉剧)。
杯中物
(事类合璧)呉衍戒饮。阮修以拳駆其背曰、看看老逼痴汉、忍断杯中物耶。(陶潜责子诗)天运苟如此。且尽杯中物。(孟浩然诗)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杜甫诗)頼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鴎。(高适诗)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三友
(何[炎+リ]酒尔雅)乐天以诗酒琴为三とも。今人指三友为酒。音同之讹。(留靑日札)今称酒曰三酉。皆言三点水加酉也。然当作三友。(按)酒虽三友之一。未可以一该三。俗情自拆酒字为辞。未必本乐天事。
福水
(留青日札)酒曰福水。而陶翰林名曰祸泉。(按)晋书地理志。有福禄县、属酒泉郡。水经注所谓福禄水。由是县出也。俗呼酒为福水。当因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