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周礼职方掌天下之地,人民材畜有辨,九谷六畜有别。管子师其意,以五施别五土。凡五种之宜与不宜,若草木鸟畜又熟宜;又分五土而三,而各其六也;土物九十而种三十六也。古人之尽地利、穷物性,精知博究以导民如此。诚以贡赋、财用、饮食、宫室、养生、送死之所由藉也。土物之所系,不綦重哉!然而雍州之粱、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秔,与夫璆球裕于西北、金锡盛于东南,以至于橘不植淮、雊不踰济,物产于土而域于土者,亦与宋斤、鲁削、粤鎛同;一迁其地,而弗能为良之意也。太史公曰:原大则饶,原小则鲜。岂虚语耶?昌黎称闽地肥衍,有山川禽鱼之乐,固不仅旁梃龙眼、侧生荔枝焜煌中土已也!夫圣人因地布利,不患其产之不丰,而患其本之弗尚;苜蓿蒲桃、囗〈〈崖,炎代圭〉刂〉宾焜竹,固不得与丝、麻、菽、粟而比隆也。今澎湖虽无珍禽、异兽、美果、奇花之饶,而人勤于职,无旷土、无游民,日耕于山、夜钓于水,饱食煖衣,含哺鼓腹,以乐太平,奚事侈陈异物以珍富美也哉!
陆产
澎湖乃海心孤岛,率皆平衍,并无崇岭密林、飞鸟走兽。即如草木,乃大地之毛,而澎湖独无木焉;道上行人求一休息之处,亦不可得。惟衙署及屋舍之有围墙可以避风者,内中间植一、二株,以资荫庇。其树亦仅随墙高下,不能高出于墙之外。然亦只有榕、柳二种而已,余则不能活矣;草更贱卉;而澎地之草,长不满尺,并未睹所谓白苇黄茅芃芃勃勃者。至于花木,纵有从内地带来,不久亦即萎落焉。余履任时,携有剑兰二盆。到署初年,尚觉青翠开花;次年即减,三年则根苗俱殒。非人事之不齐,实水土之各别也。今民所最重者五谷,而稻麦黍稷菽之不全,仅以高梁、小米、地瓜、杂粮为种植之本、养命之源。盖土地既已硗瘠,而风多雨少,又无沾足之润,虽有上农,亦何所施其力也哉!
谷之属
稻:其名品甚多,且各处所呼又各不同。有红、白二色,早、晚两种。糯米可以酿酒,占米即人家常用之饭米。稻田,澎湖惟大城北、西溪二社约有十数亩。遇雨水调匀之岁,则能种莳;否则,种杂粮。澎虽有稻,实无稻也。
黍:即俗呼为小米者是也。种原出北地,名品亦甚多。粒小于粱,结穗如狗尾者,名狗尾粟;如鸭脚者,名鸭脚粟。内地两种俱有,澎湖只有狗尾粟一种。
秫:即俗名黄小米是也。其性与稻之糯米相同,可以酿酒。澎人独不晓酿酒,只做粘糕等用。
番薯:俗名地瓜。闽书云:皮紫,味甘于芋。自明万历甲午岁荒,巡抚金学曾从外番忙种归,教民种之,后乃蕃衍。何乔远有番薯颂,序云:来自吕宋,可生熟食,亦可酿酒。今澎人遍地皆种,获而切片晒干,名曰薯米。其藤可饲羊牛、可供炊爨,利亦普矣哉。
落花生:俗名地豆,又名番豆。蔓生,黄花。花谢时,花心如针入地,即成子,故名落花生。形如荚豆,以一荚三、四子为美。性宜沙土。炒食,气甚香美适口,人多嗜焉。但其性太热,多食非宜。汪訒庵本草,称其辛能润肺、香能舒脾;吾则不敢知也。今各处皆用以榨油,利益甚广。其藤亦可饲牛羊、供爨。澎地遍处皆种焉。
芝麻:一名胡麻、一名巨胜;一名油麻、一名脂麻,谓其脂多油也。有黑、白二种。沈存中云:胡麻即今油麻。古时中国只有大麻,其实为蕡。自张骞从大宛国得种来,故名胡麻。余考麻乃五谷之一,邠诗有禾麻菽麦;周礼三农生九谷,亦有麻。是时,大宛未通中国,安得有胡麻乎?张骞之说,似亦好事者附会耳,存而不论可也。澎人多植,收子以榨油,为利亦普。
高粱:一名芦粟,本草名蜀黍。高粱注云:春种秋收,茎高丈许,状似芦荻,而内实穗大如帚,粒大如椒。有二种,粘者可以作酒,不粘者可供饮食;梢可作帚,茎可供爨、编篱:最有利于人者。澎人以此为周岁之粮。
绿豆:绿以色名也。豆肉平;皮寒,能解金石、砒礝、草木一切诸毒。澎人和米煮饭供食,亦可作芽菜。
米豆:皮色俱白。澎人和米煮饭供食,故名为米豆;亦可作饼馅。春种,秋收。
扁豆:一名娥眉豆,又名沿篱豆。蔓生,花如小蛾,荚生花下。荚软,连荚可食;硬者取其子晒干为扁豆,白者入药,性得中脾之气也。凡女人服草毒堕胎腹痛者,生白扁豆去皮为末,和米饮服,浓煎汁饮亦可。血崩不止,取白扁豆花焙干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炒米煮饮,入盐少许调下,奇效。亦能解砒毒。
蔬之属
芥菜:农书云:气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也。食之有刚介之气,故字从「介」;比之人为烈士,当举以首蔬云。经霜,味益甘美。心挺出,谓之薹。结子大如苏子,色紫味辛,研末泡过为芥末,辛辣可爱。亦有为酱者。本草云:其气辛,能利九窍通经络,治口噤、耳聋等症。取芥心作辣菜,食亦可爱,乃菜上美者也。
白菜:本出北地,近日到处皆有。然出北方者脆美无滓,名曰黄芽白;一本有十余斤、数斤不等。安肃白菜,竟有重至五十斤一本者;其脆美,实非他处可比也。闽地,北船带来之山东白虽美,大不如安肃矣。
芥蓝:菜如蓝而厚,青碧色,亦菜之美者。薹心尤佳。一名灰菜。北方人掘其头腌之,谓之大头菜。
菠薐:刘禹锡佳话录:此本出西域颇棱国;有携其子来,讹颇为「波」。闽中记,以叶纹如波有棱。岂以义求之欤?今尽呼为波菜。
莱菔:即萝卜。本音来。郭璞云:芦萉音罗北,色白,性能消食,尤制面毒。故北人食面必啖萝卜。又有紫色,名水萝卜。有一种黄色者,名胡萝卜;闽、粤人和槟榔食之。澎湖只有白色,并无紫、黄二种。
芹菜:泉郡志云:叶厚而柔,晒之不干;盖载阴气之多者。闽中记云:去头风,利五脏。茎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此乃菜之贱者。
芹菜:诗曰:思乐泮水,言采其芹。芹生于泮,故今丁祭必用焉。有赤、白两种。荻芹根之白者可葅。赤芹则茎叶皆可葅。白芹谓水芹;赤芹生于陆地,谓之旱芹。澎湖有旱芹,而无水芹。
韭菜:一名草钟乳,一名起阳草。说文,「韭」字从叶出地上形。又因种而久,故谓之韭。一岁可以四、五割。性极煖,故号钟乳云。
葱:一名芤,一名菜伯,一名和事草。初生曰葱针,叶曰葱,青衣曰葱袍,茎曰葱白,叶中涕曰葱苒。诸物皆宜,故云「菜伯和事」。生辛、散熟、甘温,有发散通气之功。内则:脍脊用葱,又脂用葱。曲礼:凡进饮食之道,葱囗〈氵弃〉处末。注:囗〈氵弃〉蒸葱也。药性用之尤多,兹不具载。
蒜:小蒜也。外国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谓之大蒜。说文谓之荤菜,释道家谓为五荤之一也。又谓生食增恚、熟食发婬,有损性灵;故绝之。尔雅云:蒚山蒜也(蒚音力)。今人多生食之。
胡荽:湘山集云:即园荽也。茎叶柔细而根多须,绥绥然也。相传张骞使西域得其种而归,故名胡荽云。幼幼新书云:即鹅不食草。
同蒿:时珍云:气同蓬蒿,故名。叶似艾,花如单瓣菊;一花结子近二百成球。学圃杂蔬谓之蕫蒿。
蕹菜:蔓生,花白。茎中虚,摘其茵以土壅之,即活。遯斋闲觉云:本生东夷古伦国,番舶以瓮盛之归,故又名瓮菜。粤中有水瓮菜,沿水面而生。其茎叶更肥脆可啖,能解野葛毒。其汁滴葛根,立萎。
苋菜:有紫、白各种。易曰苋陆,乃马齿苋,非今之苋菜也。吴允睿云:苋性解毒,通窍,利大小肠;人受三春湿郁之气,积热在内,适生此菜解散除治之。此真造化之仁也,最宜食之。此说非本草所有,而言之有理可信。但不可与鳖同食,令人生鳖瘕不可治。
豆角:有红、白各种。世人目为裙带菜。豆荚长尺余,亦菜中之美者。福州人名为豆结。
蓏之属
番瓜:种出南番,故名番瓜,又名南瓜。形如壶卢者,名北瓜。黄色者,又名金瓜。叶如蜀葵,花黄。澎湖之番瓜,开花时带子之花,谓之公花;土人取公花之心插在母花心之中,方能结瓜。盖瓜亦有雌雄。此澎地之所独异也。
冬瓜:广雅:一名地芝。本草注:经霜,而上白衣如粉。又曰冬瓜。益气奈囗老,除心胸满,去头肉热。热人食之佳。冷人食之瘦。瓜大可数拱,长二、三尺不等。小者名为节瓜,性味亦同。
菜瓜:蔓生,有青、白二色。澎地独无白瓜。酱豉糖醋皆宜。凡病后不可食,又不得与牛乳酪同食。萧子真云:菜瓜能暗人耳目,观驴马食之即眼烂可知矣。
壶卢:壶,酒器也;卢,饭器也。是物各象其形,可为酒饭之器也。俗作葫芦,非矣。世以壶、匏、瓠三物通称,不知本草明分三种:长如越瓜,首尾如一者为瓠;无柄而圆大、形扁者为匏;颈短而小、腹大而圆者为壶。味虽不殊,而形则各别也。鶡冠子曰:「中流失船,一壶千金」;即此也。今近海之孩,皆背负一壶,亦以防溺也。
丝瓜:天罗、布瓜、蛮瓜、鱼囗〈鱼兹〉,一物五名。瓜老,则筋丝罗织,故有丝、罗二名。世人呼为乱织。又有鱼囗〈鱼兹〉之名,或云虞刺。来自南方,故曰蛮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以为常蔬。叶如蜀葵,汁可染绿。老瓜筋络可以涤器,又呼为洗锅瓜云。
苦瓜:学圃:杂蔬,种出南番,今粤、闽皆种焉。皮上痱囗〈疒畾〉如荔枝壳,故北人呼为癞蒲菊锦荔枝。味苦,熟则色黄。广州人呼为蒲薘。食物皆宜,亦名为菜中国老。
香瓜:有青、黄二种。味香,性冷,宜生食。暑月食之,可消暑气。本草:甜瓜有十余种;此其一也。粤中香瓜有大至二、三十斤者,亦香甜可嗜。澎地大不及斤,各处俱有,总不如哈密产者之为佳也。
西瓜:草木子谓:自元太祖征西域,始得此种。松漠记又云:洪皓使虏携归。胡峤陷卢记言:峤征回纥得此种。则自五代时已入中国矣。然刘桢、陆机、吴淑诸人皆有瓜赋,则西瓜亦由来久矣。瓜之所出,以炖煌为美。炖煌,古瓜州地也。各处皆生,长于夏月。惟台湾贡瓜,则八月下种、十一月收瓜,每年定例正月贡瓜二十枚。澎地亦长于夏,味不如台地。本草云:性甘寒,解暑、除烦、利便,名天生白虎汤。稽食赋云:瓜曝则寒,油煎则冷。亦物性之异也。
花之属
兰:草木疏曰:兰为王者香。黄山谷云: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谓之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谓之蕙。此说本之尔雅翼,世人皆耳食信之。今闽地山中,一干一花者甚多;且有并头者,一干数花而高出叶上者。山中人皆以意名之,总谓之兰。如山谷所云,诸种将谓之兰乎?蕙乎?可谓强作解事矣。闽兰,总以素心为第一品,然亦一干数花也。澎本不产兰,乃从内地携来。然水土不合,三、二年根苗俱萎矣。
菊:尔雅云:蘜治蘠。埤雅曰:鞠名聚金,聚而不落,故名。礼记:季秋,菊有黄花。今黄、白、红、紫诸色俱备,独以黄为正色耳;刘蒙泉菊谱三十五品、范石湖菊谱七十一种,亦不能尽收。本草名更生,味兼甘苦,性禀和平,饱经霜露,得金水之精居多;能益肺肾,治目疾头眩。可药可饵、可酿可枕,仙经重之。野菊名苦薏,不可入药。澎湖并无野菊。
茉莉:开花色白,妙丽而香;方言谓之末利。又有红茉莉,藤生,亦香。闽书云:原出波斯国,移种南海。洛阳名园记作抹厉,佛经作抹利,王十朋作没利,洪迈作末丽,泉州志作木丽,亦随人意会而已。香浊不如素馨。
木芙蓉:一名拒霜。秋开,色淡红。一种百叶,朝开纯白,午后则渐红如醉,谓之醉芙蓉。菊亦名拒霜芙蓉,陆生荷亦名芙蓉。楚词:集芙蓉以为裳;古诗:涉江采芙蓉。皆指芙渠而言也。
老少年:一名秋红,一名雁来红。初生时叶绿,与苋无异。秋深,秀出新叶,红黄相间,俗呼为十样锦;亦花中之佳卉也。
鸡冠:佛书谓之波罗奢。闽中记曰:秋生,紫色,如绣画鸡冠之状。亦有白色者。又有一种,中间花最大,旁枝之花四面环供,名百鸟朝阳。又有错出五色者,亦佳。又一种称寿星鸡冠,亦有红、白二种;或云即后庭花也。本草谓坐种则矮,立种则高。盖矮者另是一种,非「坐种」之谓也。
百日红:一名千日娇。春种、秋花,紫红色。花结如球,大如弹子;其中仁如苋菜仁。采摘经久亦不变色,故名为百日红云。
玉芙蓉:又名满台香。叶粉红色,其气清香,簪于妇人笄内,香越胜于树。树属草本,然植之年久,亦有高二、三尺者。开花黄色,如菊花心。但此花香美不在于花,而在于叶。
美人蕉:图经曰:花出瓣中,极繁盛,红如火炬;又谓之红蕉。四时俱茂。闽部疏曰:秋发一红瓣,上抽绿苗;三、四日间齐放簇若朱莲,经月不散,大是佳卉。
凤仙花:又名金凤花。有红、黄、白、紫之色,亦有五色相间者。春间开,至秋尽;开与谢相续。子名急性子,可入药用。宋光宗李后名凤,宫中避后讳,呼为好儿女花。张宛邱呼为菊婢,唐韦后呼为羽客。此草不生蠹,即蜂蝶亦不敢近焉。女子捶其花以染指甲。又名指甲花。
水仙花:丛生,宜湿地。根似蒜,叶如萱草。叶中生茎,茎端开花,瓣白、心黄,谓之金盏银盆;香韵清幽。花种出福清之海坛山上。澎地本无此种,乃从内地携来者。
佛桑花:即木槿,叶似桑。四时长开,朝开夕谢,有朱、白、黄、紫各色。又云扶桑花折枝插土即活,内地人种以作篱。此亦花之最粗者也。
萱花:一名鹿葱,一名忘忧。诗: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忘也,谓食之令人忘忧。周处风土记云:妊妇佩之则生男;又谓之宜男草。根名郁金,花名金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