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38100000015

第15章 利湿之剂

五苓散

(仲景)治太阳府,(太阳经热传入膀胱府者用之。)白术泽泻猪茯苓。膀胱化气添官桂,利便消暑烦渴清。〔猪苓、茯苓、白术(炒)各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桂枝半两,每服三钱。二苓甘淡利水,泽泻甘咸泻水,能入肺肾而通膀胱,导水以泄火邪。加白术者,补土所以制水;加官桂者,气化乃能出也。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除桂名为四苓散,无寒但渴服之灵。(湿胜则气不得施化,故渴,利其湿则渴自止。)猪苓汤(仲景)除桂与术,加入阿胶滑石停。(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一两。滑石泻火解肌,最能行水。吴鹤皋曰∶以诸药过燥,故加阿胶以存津液。)此为利湿兼泻热,黄胆(小)便闭渴呕宁。(五苓治湿胜,猪苓兼热胜。)

小半夏加茯苓汤

(仲景)。行水散痞有生姜。(半夏一升,茯苓三钱,生姜半斤。除茯苓,名小半夏汤。)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汤名彰。(加桂枝、甘草,除半夏,名茯苓甘草汤,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却治其厥。火因水而下行,则眩悸止而痞满治矣。)

肾着汤

(《金匮》)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伤湿身痛与腰冷,亦名甘姜苓术汤。〔、茯苓各四两,炙甘草、白术(炒)各二两。数药行水补土,此湿邪在经而未入腑脏者。〕黄防己(汤,《金匮》)除姜茯,术甘姜枣共煎尝。此治风水与诸湿,身重汗出服之良。〔黄、防己各一两,白术七钱半,甘草(炙)五钱,加姜、枣煎。防己大辛苦寒,通行十二经,开窍行水;黄生用达表,白术燥湿强脾,并能止汗。加甘草者,益土所以制水,又以缓防己之峻急也。〕

舟车

(丸,河间)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又木香。青皮橘皮加轻粉,燥实阳水却相当。〔口渴面赤,气粗便秘而肿胀者,为阳水。黑牵牛四两炒,大黄二两(酒浸),甘遂(面里煨)、芫花(醋炒)、大戟(面里煨)、青皮(炒)、橘红各一两,木香五钱,轻粉一钱,水丸。牵牛、大黄、遂、戟、芫花行水厉药,木香、青、陈以行气,少加轻粉以透经络,然非实证不可轻投。〕

疏凿

(饮)槟榔及商陆,苓皮大腹同椒目。赤豆艽羌泻木通,煎益姜皮阳水服。(槟榔、商陆、茯苓皮、大腹皮、椒目、赤小豆、秦艽、羌活、泽泻、木通等分,加姜皮、枣煎。艽、羌散湿上升,通、泻泄湿下降,苓、腹、姜皮行水于皮肤,椒、豆、商、槟攻水于腹里,亦上下表里分消之意。)

实脾

(汤,《严氏》)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蔻附姜兼浓朴,虚寒阴水效堪夸。〔便利不渴而肿胀者,为阴水。茯苓、白术(土炒)、木瓜、甘草、木香、大腹皮、草豆蔻(煨)、附子(炒)、黑姜、浓朴(炒),加姜、枣煎。脾虚,补以苓、术、甘草;脾寒,温以蔻、附、黑姜;脾湿,利以茯苓、大腹;脾滞,导以浓朴,木香。又土之不足,由于木之有余,木瓜、木香皆能平肝泻木,使木不克土而脾和,则土能制水而脾实矣。经曰∶湿胜则地泥,实土正所以制水也。〕

五皮饮

(澹寮)用五般皮,陈茯姜桑大腹奇。(陈皮、茯苓皮、姜皮、桑白皮、大腹皮)。或用五加(皮)易桑白,脾虚肤胀此方司。(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水肿。半身以上,宜汗;半身以下,宜利小便。此为于泻水之中,仍寓调补之意。皆用皮者,水溢皮肤,以皮行皮也。)

羌活胜湿

(汤,《局方》)羌独芎,甘蔓木与防风。湿气在表头腰重(痛),发汗升阳有异功。

风能胜湿升能降,(气升则水自降。)不与行水渗湿同。〔湿气在表宜汗。又风能胜湿,故用风药上升,使湿从汗散。羌活、独活各一钱,川芎、甘草(炙)、本、防风各五分,蔓荆子三分。如有寒湿,加附子、防己。〕若除独活芎蔓草,除湿(汤)升麻苍术充。(除独活、川芎、蔓荆子、甘草,加升麻、苍术,名羌活除湿汤,治风湿身痛。)

大橘皮汤

治湿热,五苓六一二方缀。陈皮木香槟榔增,能消水肿及泄泻。(用五苓散,赤茯苓一钱,猪苓、泽泻、白术、桂各五分;用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加陈皮钱半,木香、槟榔各三分,每服五钱,加姜煎。小水并入大肠,致小肠不利而大便泄泻。二散皆行水泄热之药,加槟榔峻下,陈皮、木香理气,以利小便而实大便也。水肿亦湿热为病,故皆治之。)

茵陈蒿汤

(仲景)治疸黄,阴阳寒热细推详。阳黄大黄栀子入,〔瘀热在里,口渴便闭,色,脉沉实者,为阳黄。茵陈六两,大黄二两(酒浸),栀子十四枚。茵陈发汗利水,能泄太栀子十五枚,甘草一两。按∶阳黄胃有瘀热者,宜下之。如发热者,则势外出而不内入,不必汗下,惟用栀子、黄柏,清热利湿以和解之。若小便利,色白无热者,仲景作虚劳治,用小建中汤。)

八正

(散,《局方》)木通与车前,蓄大黄滑石研。(甘)草梢瞿麦兼栀子,煎加灯草痛淋蠲。(一方有木香,治湿热下注,口渴咽干,淋痛尿血,小腹急满。木通、灯草、瞿麦降心火人小肠,车前清肝火入膀胱,栀子泻三焦郁火,大黄、滑石泻火利水之捷药,蓄利便涌淋,草梢入茎止痛。虽治下焦,而不专于治下,必三焦通利,水乃下行也。)

萆厘清

(饮)石菖蒲,(甘)草梢乌药益智俱。(甘草梢减半,余药等分。)或益茯苓盐煎服,(加盐少许。)通心固肾浊精驱(遗精、白浊。萆能泄厥阴、阳明湿热,去浊厘清;乌药疏逆气而止便数,益智固脾胃而开郁结,石菖蒲开九窍而通心,甘草梢达肾茎而止痛,使温热去而心肾通,则气化行而淋浊止矣。此以疏泄为禁止者也。)

缩泉(丸)

益智同乌药(等分),山药(为)糊丸便数需。(盐汤下,治便数遗尿。)

当归拈痛

(汤,东垣)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朋。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洗)、羌活、防风、升麻、猪苓、泽泻、茵陈、黄芩(酒炒)、葛根、苍术、白术(土炒)、苦参、知母(并酒炒)、甘草(炙)。羌活通关节,防风散留湿,苦参、黄芩、茵陈、知母以泄热,当归以和气血,升、葛助阳而升清,芩、泻泄湿而降浊,参、甘、二术补正固中,使苦寒不伤胃,疏泄不损气也。刘宗浓曰∶此方东垣本治湿热香港脚,后人用治诸疮,甚验。〕

同类推荐
  • 周朝秘史

    周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左忠毅公集

    左忠毅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花岭遗事

    梅花岭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on

    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 复阴

    复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简兮,小颜

    简兮,小颜

    商家小姐到阶下囚的虐恋。为什么男人的争夺要让女人去牺牲!每一个口口声声说爱的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巧取豪夺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让罪恶归去吧,我不再醒!
  • 追妻有道:总裁的独家专宠

    追妻有道:总裁的独家专宠

    他很早以前便见过她,再次遇见她时便霸道的宠着她。一宠入婚。
  •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美术面面观(生命百科)

    中国绘画溯源美术面面观我国绘画的最初表现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遥远的史前时期,考古发掘发现的中国最早绘画形式有岩画和刻绘、彩陶纹饰、地画、壁画与帛画等。
  • 培根论人生

    培根论人生

    培根一生留下了多部著作,最为读者熟知的就是这部《培根论人生》。400年来,这部哲理散文经典一直畅销全世界,早已“震撼了那些震撼世界的人们”。《培根论人生》的内容贵在其角度的不同,其中探讨的,有很多都是关于健康、完善、和谐的人生的认识及其建立的根基。其中有知识的内容,也有价值观和信念的取向。
  •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
  • 梼杌闲评

    梼杌闲评

    书叙明朝万历年间黄淮水患严重,朝廷派朱衡治理,误杀为治水献策出力的蛇精。二蛇(魏忠贤与客印月的前身)于是率族类投胎,寻求机会报复那些河工转世的人。它的语言清丽典雅,非一般通俗小说可比。总之,不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来说,它都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
  •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天皇巨星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一本指导大家如何从籍籍无名成长为天皇巨星的标准教科书。
  • 神相天女

    神相天女

    这是一篇很正经的女强非言情风水文。平凡农家女虞夏自小便觉得自己有些异常,脑子里总是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一脚踏进玄门,虞夏眼中的世界变得不一样起来……